實驗證實滴血認親不靠譜:陌生人血液也相融
影視劇中滴血認親的場景
胡女士和兒子的血漸漸融到水裡,合為一體。
揚子晚報記者和朱小姐沒有血緣關係,血液也融了。
先加清油再滴入血液,相融速度變慢。
這個長假,除了堵在路上、擠在景點的人們外,還有一部分人相當「聰明」地選擇了宅在家,守著電視過長假。在古裝劇熱播的幾天里,古人往往具有現代人無法想像的智慧和超能力:食物是否有毒,一根銀針就能搞定;兩人是否父子,兩滴血就能證明……
這些古裝片中的「真理」,在現實生活中真的靠譜嗎揚子晚報的一系列實驗告訴我們:導演很強大,傳說很可怕。
》》影視劇中的「滴血認親」
A
《甄嬛傳》中,甄嬛被告發與太醫溫實初有姦情。滴血認親的水碗里被摻了明礬,滴血後溫實初與皇子血液相融,甄嬛提出水有問題。
B
電視劇《尋秦記》中,大殿滴血認親一幕,穿越到古代的項少龍也是利用「加料」的小動作,證明了假嬴政與秦王的親子關係。
C
《九品芝麻官》結尾,惡霸常威不肯招供強姦戚秦氏的事實,包大人掉包讓其與自己兒子滴血認親,兩滴血相融,騙得常威招供。
滴血認親
記者和陌生人都相融
靠這認親太「坑爹」
一個裝著水的碗,兩滴血滴入,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瞧著,如果兩滴血沒有相融,定要有人勃然大怒——這樣經典的鏡頭,出現在很多電視劇中。與滴血認親橋段經常同時出現的還有劇中人物的「小動作」,加白礬、加清油,總之總有方法讓主角化險為夷,在電視劇中流傳甚廣的滴血認親究竟靠譜么揚子晚報記者也通過實驗驗證了一番。通訊員 吳倪娜 實習生 朱悅 揚子晚報記者 楊彥 文/攝
》》實驗
●實驗對象:揚子晚報記者(O型血)、志願者母子(胡女士53歲,A型血;陳先生26歲,O型血),志願者朱小姐(A型血),志願者何小姐(B型血)
●實驗器材:醫用針頭、燒杯、清水、白礬、清油
>>只有血親的血液才會相融
答案:誰的血都會先「各自為政」,再慢慢化到水裡
實驗1
親生母子——融了
記者在玻璃杯中裝入約2厘米高的清水,胡女士母子分別刺破手指將血液滴入。與電視劇中鏡頭完全不一樣的是,兩滴血滴入水中後並沒有保持「血珠」狀,更沒有互相靠近,而是散成不規則的形狀,水中可以看到血液沉降時拉出的「血絲」。沉到杯底後兩滴血也似乎「各自為政」。隨著時間的推移,淡紅色的暈染逐漸加大。隨後揚子晚報記者緩緩搖動燒杯,兩滴血液慢慢化開,將杯中水染成了淡紅色。
實驗2
非血緣關係——融了
非親血液又如何呢揚子晚報記者將自己的血液與朱小姐的血液滴入燒杯中。記者與朱小姐並無親緣關係,不過滴入燒杯的血滴除了形狀與剛才的實驗不一樣外,血液的狀態幾乎一模一樣:先「各自為政」,然後慢慢擴散,漸漸燒杯中水變淡紅色——電視中「無血緣關係的血液不相融,凝結成固態的小顆粒沉在杯底」的情景完全沒見著。
>>「加料」是不是真有效
答案:有一點暫時的功效,但到最後依然是相融的
實驗1
水加白礬——加速相融
《甄嬛傳》中溫太醫稱若水中含清油,無論兩人是否有血緣關係,血液都不可相融;若水中加有白礬,則任何血液都可以相融。
為了驗證這一點,記者又做了兩個實驗。沒有親緣關係且血型不同的志願者朱小姐與何小姐,各將一滴血滴入杯中,記者立即投入了一粒米粒大小的白礬,白礬很快融解,杯中血液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在沒加白礬時,血滴在水中會有一段時間相對「靜止」,即血滴和水的界限比較清楚,還能看見零散的小血滴或血絲;但是加入白礬後,兩滴血液幾乎瞬間就暈染開來,從肉眼看來是真的融在了一起。
實驗2
水加清油——依舊相融
那麼,水裡加入清油後,任何人的血液都變得不相融了嗎
揚子晚報記者與志願者朱小姐分別將兩滴血滴入燒杯後,記者在水中加入了一滴清油:油入水後,隨即浮到了水面上,幾乎沒與水中的血液有任何關係,這兩滴血液最終還是化到了水裡。
揚子晚報記者再次實驗:先在水中加入了清油,這次能看見血滴入水後,似乎受到了油的阻礙,有小部分浮在了水面上,不過大部分也沉到了水底,最後依舊相融了。
需要說明的是,水中加了清油其實很容易被發現:一層油花非常明顯。
》》專家解析
滴血認親是名副其實的「坑爹」
周惠英是江蘇省人民醫院司法鑒定所高級實驗師、法醫物證室主任,日常主要負責親子鑒定工作。
在揚子晚報記者實驗的過程中,周主任都一直在旁邊。對只有親緣關係的兩人的血液才能在水中相融的說法,周主任很有「微詞」:「血液中含有很多成分,但其中很大的比例是水。所以血液滴入水中,很快就會『散』了,哪有血液融不融的說法從常識來看,無論加什麼血,在水中都可以溶在一起。」周主任表示,如果要說不融的話,有種驗血型的方法是有可能做到的。那就是在通過血液與不同試劑發生反應來辨別,這種鑒定方法中會出現血液凝結,看起來是「不融」,但必須得是加試劑才行,而這些試劑在古代肯定是沒有的。
「搞小動作」沒太大作用
加清油、加白礬是不是可以干預「滴血認親」的結果呢揚子晚報記者就此請教了江蘇省人民醫院血液科範磊醫生。
范醫生也同樣認為,血液在水中是絕對可以相融的,滴血認親本來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因此很難說加清油或是白礬會對滴血認親的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就像白礬,無論加與不加,血滴最後都會溶在一起——白礬的化學作用只是加快了這一過程而已。
而清油則是更不靠譜。「如果硬要說道理的話,可能是油和水的密度不一樣,油會包裹住一部分的血液,但是血滴會沉入水中,油浮在水面上,兩者甚至很難發生作用。」周惠英說。而范磊醫生也表示,即使血滴出現凝結,那也是血液的自然反應,與清油並沒有關係。
「同血型相融」也不靠譜
揚子晚報記者在網上發現,關於「滴血認親」,很多網友都認為「不靠譜」,但也有一種觀點「科學」地分析稱:滴血認親大部分時候不靠譜,只有在與「血型相融」時才靠譜。
這種理論和大家熟悉的輸血禁忌有關係:O型血是萬能供血者,所以O型血能和任何血型都能相融,而A、B型血不能互相輸血,因此這兩種血液不相融。這套理論聽起來有些道理,那實情是不是這樣呢
范醫生告訴記者,血液相不相融,與血型完全沒有關係。「我們平時說的A、B型血液不能互相輸血,是因為會發生溶血反應。」不過這個反應和滴血認親中的「相融」、「凝結」也完全沒有關係。「融血反應必須是大量血液時才會發生。」范醫生說,如果是兩滴血的話,不論血型如何,是否加水,一定可以相融。
》》各種認親方法準確指數
滴血認親 準確指數:0
在碗中盛清水,將兩滴血滴入碗中,融則為親生,不融則沒有血緣關係。實驗與專家都證實,這種方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任何人血液都可以在水中相融。
滴骨認親 準確指數:0
《洗冤集錄》中有記載,取子女血液滴在父母骸骨上,如血浸入骨內則為親生,否則沒有血緣關係。周惠英主任表示這種親子鑒定方法也完全不靠譜:「骸骨時間一久表層常腐蝕發酥,滴注任何人的血液都會浸入。」
血型認親 準確指數:50%
「根據血型認親分兩種情況。」周主任說,如果父母是A型,那生出的孩子有可能是A型和O型。「如果孩子是B型或AB型,那幾乎可以100%肯定非親生。」但如果孩子血型為A型或O型,理論上親生或是非親生都可能。
DNA認親 準確指數:100%
「親子鑒定準確率最高的是DNA分型檢測法。」周主任告訴記者,人的每個DNA的一對等位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該方法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親子關係,而確認親子關係的準確性高達99.999999%,幾乎零誤差。
推薦閱讀:
※高段位社交術:如何與討厭的人、陌生人相處?
※為什麼男生總愛問陌生女網友要照片?
※女生和陌生人拼車旅行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那晚,我和陌生人在車裡發生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