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德林老和尚講法華經》第015集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妙玄節要》:

但半滿五味。既通約諸經。諸經不同。今當辨其開合。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後分則有。雖復在座。如聾如瘂。非其境界。爾時尚未有半。何所論合。次開三乘。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既不論滿何所可合。若方等教。或半滿雙明。或半滿相對。或以滿彈半。稟半聞滿。雖知恥小。猶未入大。故云止宿草庵。下劣之心猶未能改。則半滿不合。

大乘妙法蓮華經!

現在大家翻到《妙玄節要》第五十一頁,第五行。昨天,我們介紹到,這個「如來殷勤稱嘆方便者。半有成滿之功。意在此也。」

但半滿五味。既通約諸經。

既然是「通約諸經」,諸經中都有,有半有滿,五味都有。那麼諸經不同。

諸經不同。今當辨其開合。

這「開合」的意思呢,下文,這個順著文下去,大家就會了解哦。什麼叫開?什麼叫合?「開」就是方便,「合」就是真實,一切方便都是為了合其真實。所以說是,「半」有成滿之功,而且「如來殷勤稱嘆方便。」

要是在諸經,除了法華以外,要講方便,那個方便就是方便。到了法華會上,方便即是真實。

若華嚴正隔小明大。於彼初分。永無聲聞。

華嚴的當機眾,是別,圓兩教的菩薩。華嚴會上是沒有小乘的,「隔小明大」,把這個「小」隔離開來,演大華嚴。《華嚴經》有那麼長呢,「七處九會」。開始的時候,一直到中間,都沒有二乘與會的,一直到了後面,那個《華嚴經》入《法界品》,才有聲聞。所以說是,「於彼初分。永無聲聞。」不是華嚴所被之機。都是法身大士,那是界外的。

後分則有。雖復在座。如聾如瘂。

「後分則有」啊,入《法界品》後,聲聞就有了,舍利弗啊。雖然有,雖然也在座,「如聾如瘂」。這是「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

雖然他在那個地方,坐在那個地方,什麼叫聾子呢?他耳朵並不聾。啞呢,二乘人也是會說話的,他並不是個啞巴。他就是因為他不能夠聞到大乘法,這個叫「如聾如瘂」。為什麼呢?

非其境界。

就是我們現在在座的,聽這個《法華經》啊,也未免,也有其人呢。你這個地方說大乘法,什麼妙,什麼妙,他聽到呢,它並不妙。那也等於是「如聾若啞」的,一樣。

爾時尚未有半。

它沒有「半」呢,那麼現在底下講這個「開合」,「合」什麼東西呢?

何所論合。

拿什麼「合」呢?如果有「半」,那我可以這個「半有成滿之功」,那就是「合」了,「合」到滿字上來。底下。

次開三乘。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

釋迦牟尼佛從菩提樹下,入鹿野苑,開三乘法,為聲聞,緣覺,菩薩,說這個四阿含教。那是「引接小機」的。那個小機當中,就是沒有大機的,是純粹說這個漸教的初門,「以小隔大」。上來華嚴呢,是沒有小。那麼阿含會上呢,是沒有大。說是「令斷見思。以小隔大」。

既不論滿。何所可合。

合什麼呢?合什麼東西呢?沒有滿,合什麼東西呢?純粹是小。

一個是大,一個是小,這個現在呢,我們講,這個《法華玄義》,名體宗用教,如來設教的大綱都在裡面,現在已經到了最後講這個教相。這是第二時。到了第三時,方等教,半滿雙用,有半有滿,那是半滿相對的,而且是以滿斥半。

若方等教。或半滿雙明。或半滿相對。或以滿彈半。稟半聞滿。

因為他是一個二乘人,二乘人證了小果的,這叫「稟半」。到了方等會上,他能夠聞到滿字大乘教,這叫作,「稟半聞滿」。

雖知恥小。猶未入大。

他過去沒有聞過大乘法,現在聞到大乘法了,心裡也感覺到懺愧,懺愧,懺愧。我自己啊,不能像菩薩發大心,不但是自利,而且利他。我是不能夠發大心的,甘心落後,位居小果,這叫作「恥小」。雖然是「恥小,猶未入大。」他還不發大心。

你看那個證了果啊,那個固執的心呢,非常固執的。甚至於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先入為主」,你大你就大好了,我就甘願我就小,你發菩薩心你就發你的,我就這麼做個小乘,不是蠻好嘛,這不發大心。自己也感覺到呢,心裡也感覺到人家是大乘,我是小乘,我就願意做小乘。

「猶未入大」。

你看佛度眾生啊,那可以說是先人講的「誨人不倦」呢,也並不是說你不發大心,我就丟忒你了,隨他去吧,我不要你了,不度了。佛就沒有這樣過,我今生度不了你,我來生還要度你,只要你不能夠成就,我就老是跟到你,「鍥而不捨」的。現在人也是這個樣子啊,我們也是一天到晚發大心呢,「眾生無邊誓願度」哦,你看看我們自己能度不能度啊?我們自己衡量衡量看,都是說的不老實話。

止宿草庵。下劣之心猶未能改。

「止宿草庵」,那個窮子,到了大富長者家裡,作為一個打工的。人家是大富長者,是主人啊,我是傭人呢。他住的地方呢,他也不能登堂入室,他就住在草棚裡頭,「止宿草庵」。

「下劣之心猶未能改」,這個眾生也是這個樣子。那麼既然不改,「則半滿不合。」

則半滿不合。

半不能合滿,滿也不能為半所合,「則半滿不合」。這個論教相來講,都是法華以前的,阿含,方等,般若,這種教相。

《妙玄節要》

般若以滿洮練於半。命領家業。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字法門。皆是摩訶衍。是合其法。而不希取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是故半滿不合。若至法華。覺悟化城。雲非真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是合法。汝實我子。即是合人。人法俱合。自鹿苑開權。歷經諸教。來至法華。始得合實。然聲聞有二種。一秘密合。二顯露合。秘密合者。初為提謂說五戒法。已有密悟無生忍者。況修多羅方等般若。豈無密悟。此則不論。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亦隨處得合。例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若住果聲聞。決至法華敦信令合。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簡眾起去。到涅槃中。方復得合。總就諸教。通作四句。華嚴三藏。非合非不合。方等般若。一向不合。法華一向合。涅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為末代更開諸權。引後代鈍根。故言亦不合也。

般若以滿洮練於半。命領家業。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字法門。皆是摩訶衍。

那個二乘人呢,這個佛在一代時教里,什麼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把那個二乘人罵得是,那可是不像人樣子,是「焦芽敗種」,「陸地不生蓮華」,這都是罵小乘人的。

「焦芽敗種」,你看看,我們種稻子也好,種小麥也好,那個種子放到鍋里炒炒,燒熟了它,燒焦了它,放在地下能長不能長啊?是不能長的。就像那個二乘人一樣,就這種樣子,「焦芽敗種」。「陸地不生蓮華」,這蓮華要在水裡廂才能長啊。

到了般若會上,那個彈偏斥小,只有他證了小果以後才能彈呢,如果他要沒證小果,沒有能夠證到聲聞緣覺這個果位,你要是彈偏斥小,他就有煩惱。跟現在的人一樣,你要跟他講規矩,他就有煩惱,他不能接受。那麼雖然彈偏斥小,但是他有一個「恥小慕大」之心。到了般若會上,「洮練於半」,怎麼「洮練」法子?佛在這個般若會上,叫這個聲聞二乘人給菩薩說法,用這個辦法,「洮練於半」,你們要是看過經,你們就知道了。那你說這個二乘人,他怎麼能夠跟大乘菩薩說法呢?這有個道理的。佛說法,特別是經過方等會上,有大乘教,有小乘教,叫「四教並談」。小乘人雖然聞大乘不生好樂之心,但他聽,聽到了,他聽到了。他聽到呢,他也能記,他也還能講。這個二乘人給菩薩說法,這叫作什麼呢?這叫作「命領家業」。二乘人給菩薩說大乘法呢,是聽到佛說的,就像我們現在覆小座一樣。佛叫那個二乘人,你給那個大乘菩薩說法,我怎麼給他說的,你學著跟他說。佛給大乘菩薩說法,這是如來的家業啊。叫二乘人給菩薩說法,這叫作「命領家業」。什麼家業呢?如來的,如來有什麼家業啊?如來的家業,就是佛成道的,一切教化眾生的這些個方式方法,自利利他的,家業就大了,佛的家業就大了。

明半方便。通入無生。半字法門。皆是摩訶衍。是合其法。

他能夠代佛宣揚,這就是法是「合」了。

而不希取一餐之物。

那個家業是大富長者的,我是一個打工的,這個與我不相關。你叫我搬搬弄弄,我給你搬搬。反正我曉得,你家裡有什麼東西我都曉得了,倉庫里有什麼東西都曉得,對不對啊?你看這個傭人,大富長者家裡的東西,他都曉得。但是呢,他說這是長者的,不是我的。「而無希取一餐之意」。

而不希取一餐之物。即是未合其人。

所以到了般若會上呢,是只合其法,不合其人。

是故半滿不合。若至法華。覺悟化城。雲非真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即是合法。汝實我子。即是合人。人法俱合。

「若至法華,覺悟化城」,二乘怎麼覺悟化城呢?是佛給予應機說法,說是你現在證了小果進入化城了,佛就跟他說了。你沒有進入化城的時候,佛不說的,進入了化城以後,走了三百里了,佛就說了,這個地方是我給你歇歇的,走辛苦啦,歇歇腳的,這個地方不是你的家呀,還要朝前走,

「雲非真實」,這個不是真的,這個不是寶所。雖然不是寶所,你能夠走了三百由旬,這叫什麼呢?這叫菩薩道。原來你所修行的是小乘道,而不是菩薩道,現在呢給你指明了,你那個就都叫作菩薩道。你看看,從他的行來說,你說這個菩薩道怎麼修法子?菩薩道也有漸,一步一步的,也有淺,也有深,也把他這個二乘所修行之道,也算在菩薩道里。如果說是經過般若會上,為菩薩說法,那更加是菩薩道嘍。既是菩薩道,那你所行就是「合法」。原來你說我是傭人,現在長者呢正式給你承認了,「汝實我子」啊。上來我沒跟你說,現在跟你說明白了,「汝實我子」,即是「合人」。法也合了,人也合了,人法俱合。這個呢就要到法華會上,「人法俱合」。

自鹿苑開權。歷經諸教。來至法華。始得合實。

「合實」呢,就是以半合滿,以權合實。上來都是權,說開權顯實嘛。到了法華會上,「合實」呢,就是開權顯實,「顯實」就是「合實」。

下面呢,論這個教相。

然聲聞有二種。一秘密合。二顯露合。

這個合啊。「顯露合」,這是與會的人呢,都看得到的。「秘密合」呢,那是看不到的。一會說法,得益不同。

秘密合者。初為提謂說五戒法。

上次我們講的,那兩個商人,釋迦牟尼佛成佛了,成佛了要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的時候,這個路上呢,就遇到提謂,波利這兩個人,以這個炒麥供佛,佛只跟他說的五戒法啊。說的五戒法,以此為因,那麼他的果報呢是人天果報。但是當時,聽佛說法的不僅僅乎是提謂,波利所領導的那五百商人,還有很多的天龍八部,跟其他世間來的諸大菩薩,這個呢,顯呢是看不到的,那是「秘密合」的。

已有密悟無生忍者。

這就是「秘密合」啊,顯露教呢,就是那兩個商主聞佛說法,就這麼個道理。

況修多羅方等般若。豈無密悟。

這個「修多羅」呢,就是指這個三藏教,阿含時,底下就是方等教,一直到般若,這個三個漸次,都有密合的,密入的。

此則不論。

既然是秘密的,這是佛在說《法華經》中這樣說啊。當時,那個顯露之機呢,是見不到這個秘密得益的情況的。

若就顯露。未入位聲聞。

這個講這個教啊,「顯露教」。「未入位聲聞」,就是沒有證聲聞果的,沒入位的。雖然是行小乘教,沒有證小乘果的。

亦隨處得合。

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證了這個聲聞果,入了聲聞位,很難改變。要經過方等,般若的淘汰,呵斥,他才到了法華會上呢,才開權顯實,才合的。就是到了法華會上也不是那麼一下子就能夠開權顯實的,還有「三請四止」啊。

所以入了聲聞位,就比較麻煩。沒有入聲聞位呢,那是不定性眾生。入了聲聞位呢,是定性眾生。三聚么,這個眾生有三聚么,有不定聚,有正定聚,還有邪定聚。就像我們現在凡夫位上,用功辦道,如果說他要是得了一點好處,有了點境界,你說你這個不對,沒到究竟叫你改變,還困難呢!他捨不得,那難過的不得了。

例如般若三百比丘得記者是也。

般若經里,不但是法華會上是可以合,般若會上也能合,「三百比丘得記」,這就是合相。

若住果聲聞。決至法華敦信令合。

「住果聲聞」,就是證了這個聲聞果的,那必須到法華會上,他這個根基才成熟。

若住果不合。是增上慢未入位。五千簡眾起去。

到了法華會上還不能合的,什麼人呢?增上慢,「五千退席」。你看佛這個說法啊,也跟現在一樣,佛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根基也是千差萬別的。他證了小果了,他還起增上慢,「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叫增上慢呢。他說我現在已經證了小乘果了,還有什麼可以再證的啦?你說還有什麼妙法妙法,我不相信,他起這種增上慢。所以呢,這種人呢,不能夠給他聽《法華經》,那他聽的話,他要起謗,起謗就遭墮。所以呢,「五千退席」。說《法華經》也不是隨隨便便,要說就說的,佛是觀機設教。是增上慢,所以「五千簡眾起去」。那也是佛的威德「簡眾起去」。為防「未證謂證,未得謂得」,那他要起謗心,要造墮。那麼這種人呢,「起去」以後呢。

到涅槃中。方復得合。

到了涅槃,是捃拾教,是法華會上沒能得度的,這個機緣呢是在涅槃會上,到那個時候呢「方復得合」。

總就諸教。通作四句。華嚴三藏。非合非不合。

華嚴是合大乘,不合小乘,這是「非合」。「非不合」呢,不是不合大乘,是合大乘的,「非合非不合」。

方等般若。一向不合。

二乘人到了方等,方等會上,到了般若會上呢,他不能合的,因為那個他是屬於漸教,正在為法華合作前方便的。所以他不合。

法華一向合。涅槃。亦合亦不合。何者。涅槃為末代更開諸權。

「更開諸權」,就不合了。

引後代鈍根。故言亦不合也。

《妙玄節要》

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別但在初。通則至後。故無量義雲。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經。又像法決疑經雲。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徧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

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暉峻岭。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況前教耶。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釋論雲。從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說戒定慧。結為修妬路等藏。當知三藏通至於後。若方等半滿相對生酥教。別論是第三時。通論亦至於後。陀羅尼雲。先於王舍城。授諸聲聞記。今復於舍衛國祇陀林中。復授聲聞記。故知方等至法華後。般若帶半論滿熟酥教。別論在第四時。通論亦至初後。何者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般若。若涅槃醍醐滿教。別論在第五時。通論亦至於初。釋論雲。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前來諸教。豈無發心菩薩觀涅槃耶。大經雲。我坐道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無量阿僧祇恆沙世界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然其所問句義。亦皆如是。等無有異。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此則通至於前。若法華顯露邊論。不見在前秘密邊論。理無障礙。故身子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豈非證昔通記之文。

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若華嚴頓乳。

華嚴是乳,從牛出乳。說《華嚴經》是頓,為什麼叫頓呢?不假方便,直說大乘,這叫作頓。

別但在初。

從別來講呢,這《華嚴經》是在最初講的,這是教相,華嚴在初。若言通呢,「通則至後」。

通則至後。

《華嚴經》不是說都是釋迦牟尼佛最初成道說的,釋迦牟尼佛一直到現在還說《華嚴經》,就像《法華經》一樣啊,說是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是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前說的,現在還在說呢,智者大師不是親見靈山一會嗎?所以約通,都通前通後。這個五時呢,都通前通後。

通則至後。故無量義雲。次說般若。歷劫修行華嚴海空。法華會入佛慧。

這就是《華嚴經》通後的意思。

即是通至二經。

《華嚴經》通般若,通法華。

佛說法,佛是法王,於法自在。如果說,在初,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演大華嚴,說《華嚴經》的時候是對大乘人說的,那就不被小機嗎?「雙垂兩相,二始同時」啊。隨便哪一座說法,是有顯有密,通前通後。《法華經》也不是最後說的,釋迦牟尼佛初成正覺就不說《法華經》啊?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一直沒有斷過啦。從成了佛到現在,都在那兒說《法華經》。你什麼機現了,成熟了,佛就說什麼法。

又像法決疑經雲。今日坐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

「今日坐中」,這是佛說《像法決疑經》那個時候。

「無央數眾」,那個就是當機眾。

「各見不同」,見什麼東西呢?見佛不同。

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若無量劫。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

這個字念什麼東西呢?見不念jian字,念xian(現)字。

蓮華藏世界海。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無相無礙。徧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七寶。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

你看看,佛就坐在那個地方,就坐在那個地方啊,佛的這個法會當中,「無央數眾。各見不同」。人人見的這個佛身也好,佛的這個依報國土也好,都不一樣。

「或見如來入涅槃。或見如來住世一劫。」你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次到娑婆世界來,示現成佛,他住世多少啊?住世八十年,他這裡「住世一劫」。

「若減一劫」,什麼叫「若減一劫」呢?就是不滿一劫,或是半劫,或者是70%啊,「若減一劫」。

「若無量劫」,從佛的神通自在,這個時間呢,「劫」就是論時間的,「時無實法」啊!時間是什麼樣子呢?時間是什麼東西啊?「時無實法」!就是我們人間,我們日常生活都講一個時間,那「劫」也是個時間的名字。我們說我們這個講經,兩點鐘。這個兩點鐘什麼樣子?說兩點鐘么,看鐘哎!那個鐘是鍾哎,時間是什麼樣子呢?沒有實法。「時無實法,依於色心分位假立」,所以有了時間。「色心分位假立」,你比如說太陽從東邊出來了,哦這是早晨。太陽到了中午了,哦這是到了午時了。太陽落下去了,哦這到了晚上了。這是「依色心分位假立」,成為這時間,那麼這個時間沒有實法。佛呢,對時間呢,有自在神通之力,他能夠促,能夠延。把無量劫促為一劫,把一劫延為無量劫。這個經文當中,那個釋迦牟尼佛,那個入定六十小劫,「六十小劫」這個時間太長了,實際上呢,這個「六十小劫」呢一會兒功夫。

「或見如來丈六之身」,這我們都懂的。

「或見小身。或見大身。或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佛的這個報身,微塵相好啊,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丈六老比丘相。真正佛的報身,佛,你想想看,無量劫來行菩薩道,難道說就成這麼一個果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佛的這個報身,「蓮華藏世界海」,那麼多的莊嚴功德。

「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

這個見《梵網經》。爾時,「盧舍那,方坐蓮華台,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這是千百億釋迦。

釋迦牟尼佛,盧舍那佛坐這個蓮華台上,說什麼法呢?「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你看看,這佛還為佛說法的,這不是我所說的吧,「為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心地法門」。

「或見法身同於虛空,無有分別。徧同法界。或見此處。山林地土沙。或見七寶。」

「山林地土沙」呢,這是我們娑婆世界。

「或見七寶」,如果說就凡聖同居土,西方極樂世界,那也都是七寶世界。就四土來說,方便有餘土也是七寶世界。

「或見此處。乃是三世諸佛所行之處。」所見不同嘛。機不同,所以所見不同。

「或見此處。即是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真實之法。」

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暉峻岭。故蓮華藏海。通至涅槃之後。

這裡說的這個相呢,就是說的《華嚴經》,通之於後的。這個《像法決疑經》,它也不是最初說的哦,對吧。

況前教耶。

這是講,最初華嚴。

若修多羅半酪之教。別論在第二時。通論亦至於後。

「修多羅半酪之教」就是指這個九部,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這個修多羅就是九部,別指小乘的九部。

「別論在第二時。」二時是阿含時。

「通論亦至於後。」阿含也至於後。

釋論雲。

《大智度論》說的

從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說戒定慧。結為修妬路等藏。

從最初鹿野苑,一直到涅槃,經過中間的方等,般若,甚至於法華,所說的戒定慧,這個戒定慧呢是指小乘的戒定慧,三無漏學。「結為修妬路等藏」。

當知三藏通至於後。

三藏教也「通至於後」,不是在第二時。

若方等半滿相對生酥教。別論是第三時。通論亦至於後。

怎麼知道呢?

陀羅尼雲。先於王舍城。授諸聲聞記。今復於舍衛國祇陀林中。復授聲聞記。

就是說這個第三時,方等教,也通前通後。

故知方等至法華後。般若帶半論滿熟酥教。別論在第四時。通論亦至初後。何者從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說般若。

那還不是通前通後嘛。

若涅槃醍醐滿教。別論在第五時。

《涅槃經》跟《法華經》呢,劃在一時,這是第五時。

通論亦至於初。釋論雲。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

《涅槃經》也通於初,不是說《涅槃經》是釋迦牟尼佛在臨終一日一夜說的。

前來諸教。豈無發心菩薩觀涅槃耶。

「觀涅槃行道」,那我們這些個,修一心三觀,那就是「觀涅槃行道」。我們參念佛是誰,也是「觀涅槃行道」啊。名字不一樣啊。

大經雲。我坐道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無量阿僧祇恆沙世界菩薩。亦曾問我是甚深義。然其所問句義。亦皆如是。等無有異。如是問者。則能利益無量眾生。此則通至於前。若法華顯露邊論。不見在前秘密邊論。理無障礙。故身子云。我昔從佛聞如是法。

「聞如是法」,就是聞《法華經》。

「我昔從佛」,就是過去,那就是說,我這個《法華經》也通之於前的。

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豈非證昔通記之文。

上來呢,我們大概把這個五重玄義,名體宗用教,介紹到這個地方。時間已經耽誤了很長,那麼從這個講經的程序來講,在講經之前,既然要曉得這個一經的玄義,玄義就是見不到的。你這個經中哪有十妙啊?哪有個本門十妙啊?哪有個跡門十妙啊?這個經里廂也沒有無記化化禪,什麼都沒有的。這個意義呢,是過去的祖師大德,都是過來人,代佛行化,所以疏經作論,我們可以對《法華經》的玄義呢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僅是這個經題,有智慧的人,看到《妙法蓮華經》這五個字,這一經的大意呢他就都了解了。

那麼底下要入文了,文有七卷,二十八品。有三周說法,有開權顯實,開跡顯本。在沒有入文之前,那是藕益大師,把這個《法華經》的前前後後,寫了一個《綸貫》。綸貫呢,就是一個,就我們這個念佛珠子一樣,這個念佛珠子是散的,散的這個東西就不能成為一個念佛珠子,也不能派用場啊,用個東西把它串起來。他也就是說呢,用這個二十八品,把它前後呢給它連貫起來,貫就是貫穿。我們假使今後不能聽《法華經》,你把這個《法華綸貫》能夠順一順,這個《法華經》這個大意你就曉得了。

這個講這個經,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有長行,有重頌呢?就是說這個聽經啊,有先來的,還有後到的。講經,經講過了,還有後到的呢,我這個講的什麼沒有聽到,佛用重頌再講一遍,有這麼個意思。

要想講經之前,把這個《綸貫》給大家,也只能是讀一讀啊。讀一讀一樣啊,讀比講還好,講還有的時候講得走板,讀呢不會走板的。你這個講,這個《法華綸貫》也蠻多的,有這麼多呢,有一二十頁呢。

《妙法蓮華經綸貫》古吳藕益道人智旭述

《妙法蓮華經》者,諸佛究竟之極談也。(不但是我本師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這個成佛說法都一樣,都是為了說這個《法華經》的。那麼既然是為了說《法華經》的,那你說就罷了嘛,不行,機緣不成熟。所以必須經過,特別是這個漸根人,經過四時的淘汰,到了法華會上,開權顯實,開跡顯本。說過《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沒有事了,沒事了就入涅槃了。這麼幾句話就說了了,但是呢,這個幾句話里廂呢,文字還蠻長。我給大家讀一讀,大家就是依照我這個讀的文字,大家進行理解。上來已經「妙法」講過了,「蓮華」也講過了,「經」字也講過了,應該說是,就是這麼一讀呢,就可以理解了,不需要再講。)

原夫釋迦牟尼如來,實成佛道以來,已經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為度眾生,無有休息。(佛既然成佛了,沒有休息過啊,那比我們辛苦,沒有休息過。按照我們要學佛來說,我們就非常懺愧,我一天到晚喊辛苦,我一天到晚喊辛苦,喊吃不消。佛也沒說喊吃不消啊。「無有休息」,從來沒有休息過。)

數數示生,數數示滅。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其成熟;已經成熟者,令得解脫。(這是「凡凡種,凡凡熟,凡凡脫」,就這麼一句話。)

所有法味,(佛度一切眾生,這個法味,有濃有淡,有深有淺。概括說起來),不出藏、通、別、圓等四種;(這是叫作「法味」。我們上次講的,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化儀四教」,像醫生給病人看病這個藥方子。「化法四教」,就是開病人的藥方的葯,要吃藥,那個藥味,四種。)

所有化儀,不出頓、漸、秘密、不定等四種。且據此番八相成道,(「此番」,就是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以前在印度,上升兜率下降王宮,游四門,出家成道,有「八相」。上升兜率下降王宮,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一共有八相,這「小乘八相」。)

說法四十九年,略為五時:初坐菩提道場,為大根眾生說大乘法,(這是演大華嚴。)名第一華嚴時。於化儀為頓,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又如從牛出乳。於化法為圓兼別,圓被界外利根,別被界外鈍根。此則小機絕分,不見不聞。所以不動寂場,而游鹿苑,(這叫作「不動寂場,而游鹿苑」。所以我們常說的,佛的教法是「雙垂兩相,二始同時」。就是這個道理,就從這兒來的。)為五比丘等,說四諦法,詮生滅理;及說十二因緣,事六度等,名第二阿含時。(說十二因緣是給緣覺說的。「事六度」呢,是給藏教的菩薩說的,名為第二阿含時。四阿含。)

於化儀為漸之始,譬如日照幽谷,(太陽出來,是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又如從乳出酪。(約這個五味,就是「從乳出酪」。我們吃的這個牛奶,從牛擠出這個牛奶,這是生的。經過提煉以後,第一步,這叫酪,乳酪,我看到現在市面上有的,賣的乳酪,比這個奶呢,味道就濃厚一些了。再提煉,叫個生酥。再提煉呢,叫個熟酥。最後提煉呢,這叫醍醐。醍醐像現在的奶油那種東西,味中之上味。這個此中呢,佛把這個一代時教的前後,從教理來講的這個深淺,用這個「五味」來比喻的,「五時五味」。)於化法為藏,但被界內鈍根,令其轉凡成聖。

次借維摩等諸大士,互相酬唱,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名第三方等時。於化儀為漸之中,譬如食時,(吃飯的時候。)又如從酪出生酥。於化法為四教並談,(方等會上,藏,通,別,圓,四教並談。)對半明滿,藏為半字教。通、別、圓為滿字教。使利根得滿益,鈍根得半益。先成聖者,密得通益。

次與四大弟子共轉法輪,會一切法皆摩訶衍,名第四般若時。於化儀為漸之終,譬如禺中,(禺中呢,就是下午。要是按照時間呢,這在這個時候,這個三點鐘,下午。)又如從生酥出熟酥。於化法為帶通別,正明圓教。使界內機,得通教三乘共般若益;界外機,得別圓不共般若益。先成聖者,密得別益。

次乃於靈山會上,開權顯實,(說這個《法華經》,到了第五時。)開近顯遠,(就是開跡顯本。)名第五法華時。於化儀為會漸歸頓,亦名非頓非漸,譬如日輪當午,大地普照,罄無側影,又如從熟酥出醍醐。於化法為純圓。無有一人不得作佛,(進入法華會,人家說法華是「成佛的法華」,就這麼來的,沒有一個人不做佛的。凡是聽《法華經》,都做佛。那看來,我們今天雖然不是佛說的《法華經》我們在聽啊,反正這經是佛說的,你聽到你想不成佛還不行呢,都要成佛的。這叫作,「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但是這句話呢,也有個深淺,那個「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那一歷耳根這個理呢,你要真能夠聽出個道理出來,而不是人家講,哇啦哇啦,反正講沒講什麼東西,這個還不行哎。你要聽到有個道理,哦這個道理,是成佛的道理,那你才行哎。)出世本懷,於茲始暢。舉凡如來化度眾生之方便,施設教網之宏綱,咸於此經開發顯示。(凡是釋迦牟尼佛出世教化眾生的方便,施設,都在這個經里,就是此《法華經》上說的。所以《法華經》不是講經,這《法華經》是講教的,特點就是這個地方。)所以獨名為妙。

至於涅槃扶律談常,不過曲為末世鈍根,重施方便,令同會真實耳。其秘密、不定二種化儀,在前之四時。惟法華是顯露,非秘密;是決定,非不定也。

《法華綸貫》

此經(就是此《法華經》)靈山演說,(釋迦牟尼佛靈山會上啊,說《法華經》。馬上我們就講經了,耆闍崛山,那就是靈鷲山,靈山。)凡有八年(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說了八年呢);貝葉傳持,積至八里。(有這麼多呢。)流入震旦者,(傳到我們中國來,有三種翻譯,一個是敦煌菩薩翻的,一個是闍那笈多翻的,一個是鳩摩羅什翻的,有三種譯本。我們現在所印的這個譯本就是鳩摩羅什翻的。)凡有三譯。

今鳩摩羅什所譯,共七卷,二十八品。自古注家,紛紛不一,或簡或繁,莫得真要。(《法華經》翻譯到我們中國來,這個解釋《法華經》的人多了,幾十家,幾百家都有。「或簡或繁,莫得真要」,都不能夠得到法華真正的要理。)

惟天台智者大師,初見南嶽慧思大師(那是智者大師的師父。)於光州大蘇山,思授以普賢道場,令修法華三昧,(在這個道場當中)誦經(誦這個《法華經》)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豁然大悟,寂而入定,(哎,他這個開了悟才入定的,並不是說我們入了定才開悟的,你們看看,哎都要學習啊。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親見靈山一會,(釋迦牟尼佛三千多年前都入涅槃了,你看看,智者大師看到靈山會上還在說《法華經》呢。)儼然未散,獲一旋陀羅尼。

自是以後,照了法華,如曦和之臨萬象;(「曦」,是早上出來的太陽。太陽出來了,太陽不出來,我們這個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什麼都看不到。太陽出來了,什麼都看得清清爽爽的。)達諸法相,似清風之游太虛。(「法相」,就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不是說什麼都沒有的,是一切法都具足。「似清風之游太虛」,什麼意思啊?沒有障礙,辯才無礙。我們現在講經,障礙就多了,這字也認不得,句子也斷不好,名相也不懂,都是障礙。那智者大師,「達諸法相,似清風之游太虛」,是風在太虛里走,哪有障礙啊?沒有障礙。)遂以五重玄義,解釋總題,章安尊者記成《玄義》十卷。(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法,並不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人像現在弄個什麼錄音機在錄,沒有錄的。那都是諸大菩薩,諸大弟子,他那些人呢都有智慧。佛說的法,你像阿難尊者,佛所說的法,無論什麼法,他聽了都記到,一字都不漏。說是「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如瓶泄水,就像把這個瓶子的水倒到那個瓶子里,一滴都不漏。那是釋迦牟尼佛去世以後才結集起來的。至於智者大師在世所說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哪個記的?也不是當時記錄下來的。那是章安大師,那可以說是智者大師得意的門生,他聽到以後,智者大師都去世啦,他也要去世了。他說我要去世了,說這些個法怎麼辦呢?那是智者大師去世三十年以後記下來的。你看看我們現在都喊自己本事大,你們有這個本事沒這個本事啊?有沒有這個本事啊?我們要是沒有這些個祖師大德,我們今天說是,「願解如來真實意」,怎麼解法子?靠我們自己這瞎鑽,是鑽不通的。)復以四意消釋經文,章安尊者記成《文句》十卷。

言五重玄義者:一法喻為名,二實相為體,三一乘因果為宗,四斷疑生信為用,五無上醍醐為教相也。言四意消文者:(下面我們入文以後呢,就是解釋這個《妙法蓮華經》有「四意消文」)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也。(這是交代在前啊,到了講經的時候就有的啦。)消文浩博,未暇委悉,今略出五重玄義:(底下呢,把這個拎一拎。)

一法喻為名者。妙法二字謂之法,蓮華二字謂之喻。法者,略而言之,眾生法、佛法、心法也。妙者,略而言之,相待妙、絕待妙也。

經云:「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故眾生法妙也。(我們這眾生法妙啊,有些人呢,老喊我自己懺愧啊,我苦惱啊,我業障重啊!你怎麼不說我自己法妙呢?是吧。)

佛法不出權實,經云:「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即是嘆實智妙。又云:「及佛諸餘法,亦無能測者。」即是嘆權智妙。「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諸法是即實之權,實相是即權之實,故佛法妙也。

《安樂行品》云:「修攝其心,觀一切法不動不退。」《普賢觀》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這個道理都非常好的。)《凈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這不是說的很清楚嗎?諸佛解脫,到什麼地方求呢?說是我們這個《妙觀初機》,立一個以識陰為境,大家感覺到就有點麻煩了。這說得清清楚楚的,「眾生心行中求」,什麼叫眾生心行?是妄想心!眾生什麼心呢?妄想心呢!)《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心法妙也。

相待妙者,待半字為粗,明滿字為妙。三藏但半字生滅門,不能通滿理,故粗;滿字是不生不滅門,能通滿理,故妙。又方等、般若,帶方便通滿理,故粗;今經(《法華經》)直顯滿理,(開權顯實)故妙。

絕待妙者,說無分別法。即邊而中,無非佛法。亡泯清凈,無復有法可相形比。待誰為粗?形誰為妙?無所可待,亦無可絕。不知何名,強言為絕,(「絕」呢並不是有個東西叫作絕。沒有個東西,沒有個東西怎麼說呢?叫個絕。)妙名不可思議,不因乎粗而名為妙。若謂獨有法界廣大獨絕者,此則大有所有,(如果有個「絕」,那麼有個「絕」就有了東西,實在是沒有這個東西。)何謂為絕?今法界清凈,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絕示,(六祖大師說得是最簡單啦,「本來無一物」,什麼相待妙?什麼絕待妙?沒有的。沒有,連沒有,它也沒有,所以他用了個「絕待」來形容這個是「本來無一物」。)滅待滅絕,(相待也不存在,絕待也不存在,這叫什麼東西呢?)故言寂滅。(那個《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二十五圓通,最後就說了,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間,得二殊勝,十方圓明。就是這個寂滅,到頂了,這叫寂滅。佛所成的那個五忍當中的寂滅忍,就是這個樣子。)

用是兩妙,(用這個相待妙與絕待妙。)妙上三法(眾生法,佛法,心法,這個三法當中呢,每一法都有兩妙。)。眾生之法,亦具二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故稱妙法。

《法華綸貫》

又廣釋妙者:有跡門十妙,本門十妙,觀心十妙。(我看呢,就是不講,就念念聽聽,這個耳根都是清凈的,都是種善根的。比那個一天到晚呢,張三李四啊,嫉妒障礙啊,是非煩惱,我看要好的多。)

跡門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所以說,實相是非因非果,「本自有之」么,「非適今也。」這個我們要知道啊,學習佛法,對我們現在這個中下根人來講,這是要一步步熏呢,「大眾熏修希勝進」。天天早上啊不是念么,要熏。同是一個道理天天講,理解呢逐步就可以就加深了,加深理解。四諦,你想想一天到晚講四諦啊,你多想想看,今天想的跟明天想的就不一樣,今年想的和後年想就不一樣。那個講經的法師也是一樣啊,我今年講《法華經》,過了明年我們再講又一個樣子,後年我們再講,又一個樣子,那麼你聽的人呢也是加深理解。)非適今也。故居最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登於諸位。位何所住?住於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界機,機來必應。若赴機垂應,先用身輪,神通駭動。次以口輪,宣示開導。既沾法雨,稟教受道,成法眷屬,拔生死本。開佛知見,得大利益。前五約自行,(跡門十妙的前五,約自行因果。)因果具足;後五約化他,(後五妙呢,要化它能所。)能所具足。

經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境妙也。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以此妙慧,求無上道,即智妙也。(底下引經作證。)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即行妙也。(為什麼行妙呢?他行的都是佛道,能成佛,這還不妙嗎?)

天雨四華,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亦是位義。「乘是寶乘,游於四方,(游於四方么,就是游於這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表住,行,向,地。開示悟入。)直至道場。」四方,是因位;道場,是果位。即位妙也。

「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大乘,即真性軌;定,即資成軌;慧,即觀照軌。是三法妙也。

「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等,即感應妙也。入定、雨華、動地、放光等,即神通妙也。

「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已今當說,最為難信難解」等。即說法妙也。「但教化菩薩,無聲聞弟子。」即眷屬妙也。

「現在未來若聞一句一偈,我皆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須臾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不令一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即功德利益妙也。(這是跡門,底下是本門十妙。)

本門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國土妙,四本感應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壽命妙,十本利益妙。

本因妙者:本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修因也。若十六王子,在大通佛時,宏經結緣,皆是中間所作,非本因也。過是塵點劫前所行道者,名本因妙。

本果妙者:本初所行圓妙之因,契得究竟常樂我凈,乃是本果,不取寂場舍那成佛為本果也。(「不取寂場」,就是我們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菩提樹下成佛,那個不是本,那是跡中之跡。)但取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初證之果,(「初證之果」,釋迦牟尼佛開跡顯本,聞到佛說這個說佛的壽量,你看多少菩薩增道損生啊?)名本果妙。

本國土妙者:本既成果,必有依國。今既跡在同居,或在三土,中間亦有四土。本佛亦有四土,(那麼佛成了佛了,佛的依國不是像我們一般說的,佛成佛了么,佛有佛待的地方,我們眾生有眾生待的地方。佛成佛了,「四土」都是佛的國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復居何處?文云:「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按此文者,實非今日跡中娑婆;亦非中間權跡處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土妙也。(我本師釋迦牟尼佛成佛,佛的化土,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凡聖同居土。那麼這個佛,難道說就這麼個凡聖同居土啊?同時具足四土啊!那個四土,我們看不到的,因為不是我們的這個因果感應,看不到。方便有餘土,我看不到啊,我們沒有破見思惑,沒有出三界,那我們就看不到的。那麼這個方便有餘土,在什麼地方呢?並不是說離開這個地方,另外有個地方啊!你說在什麼地方啊?在什麼地方?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四土非方域,情生礙不通,悟迷分大小,凈穢隔西東。萬有形雖別,千機理自同,春風俱一拂,何處不花紅。」我們看的呢,想的呢,揚州就是揚州啊,南京那個南京啊,那是不能融通的,佛法就不是這個樣子。「情深」,都是我們情見,你開了智慧了,你再看看佛的世界,再看看佛的境界。我們也多多少少學一點佛呢,慢慢來,學一點好一點哦。)

本感應者,既已成果,即有本時所證二十五王三昧,慈悲誓願,機感相關,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應也。

本神通者:亦是昔時所得無記化化禪,(把這個「無記化化禪」也要記到,你到別的地方是找不到「無記化化禪」的,只有聽《法華經》。我查那個《佛教大辭典》,我都翻遍了,也沒有「無記化化禪」,哪兒有個「無記化化禪」呢?)與本因時諸慈悲合,施化所作,神通駭動,可度眾生。故言本神通也。

本說法者:即是往昔初坐道場,始成正覺,初轉法輪,四辯所說之法。名本說法也。

本眷屬者;本時說法所被之人。如下方住者,彌勒不識。即本之眷屬也。

本涅槃者,本時所證斷德涅槃;亦是本時應處同居方便二土。有緣既盡,唱言入滅。即本涅槃也。

本壽命者:既唱入滅,則有長短遠近壽命也。

本利益者:本時眷屬所獲諸功德也。

《法華綸貫》

觀心十妙者:跡門本門,皆論觀心。跡門觀心散在諸文。本門觀心者: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佛既觀心,得此本妙,跡用廣大,不可稱說。我如如佛如,亦當觀心,(佛是觀心,得的那麼多的妙,那我們現在也想得那麼多的妙啊,也要觀心。佛是觀心得的,我「亦當觀心,出此大利。」)出此大利。亦願我如速如佛如。故文云:「聞佛壽無量,深心須臾信,其福過於彼。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於未來,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這段文是非常好的,也是我們自己等於說是發願的,「亦願我如速如佛如」,)此即觀心本妙,得「六即」利益之相也。

次明蓮華者,譬喻妙法也。華有多種:或狂華無果,可喻外道空修梵行,無所克獲;或一華多果,可喻凡夫供養父母,報在梵天;(這一華多果呢,就是你修的很微少的好事,供養父母,它報在梵天,這果就大了,這一華多果。)或多華一果,可喻聲聞,(聲聞么,在因地當中種種苦行啊,那就是華多,證呢只證一個偏真涅槃。)或一華一果,可喻緣覺一遠離行,亦得涅槃;或前果後華,可喻須陀洹卻後修道;或前華後果,可喻菩薩先藉緣修,生後真修。此皆粗華不可以喻妙法。

惟此蓮華,華果俱多,可譬因含萬行,果圓萬德。又為蓮故華,華實具足,可喻即實而權。華開蓮現,可喻即權而實。華落蓮成,蓮成亦落,可喻非權非實。故以蓮華喻於妙法。

又以此華喻跡本兩門,各有三喻。跡門三者:一華生必有於蓮,為蓮故華,而蓮不可見。此譬為實施權,意在於實,無能知者。二華開蓮現,而須以華養蓮。譬權中有實,昔無人知。今開權顯實,意須於權,廣識恆沙佛法者,只為成實,使深識佛知見耳。三華落蓮成,譬廢權立實,唯一佛乘,直至道場。菩薩有行,見不了了,但如華開。諸佛以不行故,見則了了,譬如華落蓮成也。

本門三者:一華必有蓮,譬跡必有本。跡含於本,意雖在本,佛旨難知,彌勒不識。二華開蓮現,譬開跡顯本,意在於跡,能令菩薩識佛方便。既識跡已,還識於本,增道損生。三華落蓮成,譬廢跡顯本。既識本已,不復迷跡,但於法身修道圓滿上地也。

又經中凡有七喻,皆喻權實。今以蓮華而總喻之。(這個蓮華譬喻,底下呢,我們就明天再介紹。)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第三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德林長老講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如來稱嘆方便】323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七)
《法華經》的「如來使」
法華經概說

TAG:法華經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