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如何分辨、選擇明師
智隨法師:如何分辨、選擇明師問:怎麼分辨真正的明師、善知識?答:可能很多學佛的人都會面對這個問題,分辨、選擇明師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從修行講,修行證果的聖人,稱為明師,如小乘的四果羅漢、大乘的三賢十聖。這是修證上的明師。第二、雖然沒有證果,但是明教理,能夠依照佛的理論來講佛法,也可以稱為明師。這是教理上的明師。一般在修學當中,有兩種類型的人:一個是注重實修,一個就是研究理論。很多人是各有所偏,理論和實修都兼有的,這種人不多。如果是靠自力修行的人,要自己求解脫走聖道門修行,明師非常重要。密宗裡面有上師,上師要成就,上師如果自己沒有成就,他的弟子是不可能成就的。修學禪宗的,你要拜一個禪宗的老師。如果你拜的老師沒有開悟,他不可能讓你開悟的。沒有開悟的人,不可能讓我們開悟。除非你是上上根人,可以不依靠外人,自己開悟,如獨覺之人。學教理的人,要找一個通達教理的作老師。如果這位師父教理都不懂,他也不可能讓你懂。不同的法門,對明師的要求各有不同。我們學哪一個法門,可以去了解一下這個法門對明師的一些基本要求。現在是末法時代,真有修證的人很少,要找到聖人一樣的明師已經很困難。那麼我們現在人找明師,只能從「理」上看他是否通達教理,是否能夠依照佛的經典來解釋佛法,傳播佛法。這可以從「理」上做為對明師的判斷。那麼從理上判斷,我們一般人也沒有這種智慧。到底誰講得對?誰講得錯?我們普通的人、沒有智慧的人,無法分辨誰是誰非。所以學佛的人,就要看我們個人的福報了。如果福報好,你遇到的就是個善知識。你不用去分辨,他就是善知識,那你就不會走錯路。如果我們沒有福報,遇到的就是一個理不明,他自己對教理還不清晰的人,那你就跟著要倒霉了。這是我們個人的福報因緣感召的。那麼我們凡夫眾生怎麼來判斷?怎麼來尋找善知識?這裡,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參考的意見,大家如果在找善知識可以去考慮。我們要知道,學佛法找明師,有幾個層次:首先要依據佛經,佛經是第一明師。佛經是佛親口所講的,這是最值得所有人依靠的。你不用選擇,佛經是正確的。佛法是引導我們所有人走向正道的最好的依據。那麼佛經無量無邊,我們每個人學的法門不同,就會喜歡不同的經典。這個就看我們自己學哪一個法門。學禪宗的,你就找禪宗的經典;學凈土的,就要依據凈土的經典。我們學凈土法門,第一個明師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凈土三經。但是凈土三經我們讀不懂,怎麼辦呢?有些人說大家都在讀凈土三經,都在講凈土三經,但是每個人講的又不一樣,這個時候以誰為準呢?找祖師。第二個明師就是祖師,這是其次的。佛放在第一位,祖師放在第二位。弘揚凈土宗的祖師,從古到今很多,中國大致有定位十三位祖師。在十三位祖師裡面,我們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智慧、學識,當然你都可以去了解,然後再作選擇。我們一般人的時間、精力、智商如果都有限的情況下,你就找一個有緣的依止。比如你喜歡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就是你的明師;你喜歡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就是你的明師;那麼我們如果依止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就是我們的明師,是我們依止的地方。那善導大師對凈土三經的解釋,就是我們所依據的。我們選擇了一位祖師,就要依照他的教理來理解凈土三經、理解凈土法義。當然,這樣另外一個問題又出來了,當我們依據善導大師之時,同樣是善導大師思想,不同的人來看又有不同的理解了。那到底誰講的更符合善導大師思想呢?找善知識。第三個明師就是身邊的善知識,這是第三位的。我們選擇了凈土經典,又選擇了善導大師,這時你還要有選擇,在現代的弘揚者當中,選擇吻合善導大師思想的善知識。當然,如何來選擇善知識,這又要看個人的眼光、福報、智慧了。所以明師的標準,沒有完全統一的。法門不同,標準就有所不同。總的講:要知見正。符合佛的知見,這就基本可以說是明師了——法眼明了。當然要完全符合佛的知見,可能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非常難以遇到的。站在一個法門講,只要大方向能夠引導我們正確修學,就可以做為依止。我們學凈土法門的,可以從《觀經》裡面看到關於善知識的標準。《觀經》下品下生講一個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這裡講的善知識是一個什麼樣的善知識?印光大師有解釋:勸人念佛,就是善知識。從經典里可以知道,這裡所講的念佛,不是其他種種意義上的念佛,而是「稱名念佛」,能夠叫人稱名念佛,求生西方的,這就是凈土宗的善知識。這個標準看似很低,其實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凈土法門對善知識的評判不是以個人的行持為標準,而是以是否符合佛法為標準,能夠以佛知見為己知見,就是善知識。現代的人往往會追求一些高深玄妙的東西,其實能夠引導我們來安心念佛,乘願往生,這樣的善知識就可以依止了。因為從佛法所有的行法講,念佛是功德最殊勝,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同時念佛是有利而無弊,理論上我們可能會有理解錯誤的地方,但是念佛不會有錯。所以,我們如果找不到依止,從理論上我們沒有辦法去親近、選擇哪一個明師。那麼,我們就只管念佛。至於理論方面,可以慢慢通過周圍這些善知識、這些弘法者去了解他們的思想,然後通過他們去了解祖師,再通過祖師去了解凈土三經,一步步往上走,理路就會慢慢清晰。我們學佛要有兩種思路:一是從上到下,二是由淺入深。從依止講,佛經在最高的地方,是我們依止的根本、核心,其次是祖師,其次是善知識,這是從上到下。從修學入手講,要從最淺的地方入手,先善知識,其次是祖師,最後是經典,這是由淺入深。當然,這只是就大體而言,未必一概。有些人說佛經是最值得依靠,淺的東西就不值得學習了,那也是一種錯誤。因為不同的人來理解佛經,會有不同的知見。我們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你要通過對比才知道,你可以先去看別人是怎麼理解善導大師思想、凈土三經的。別人在弘揚善導大師思想,那麼他已經是有學修、有了解、有對照,我們再依著他去學習、去了解,就會省很多力。同時可以糾正我們的不足,避免很多失誤。當然,站在凈土法門講,學習凈土門的,在選擇方面,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的緣分。但是如果與善導大師有緣的,我們依止善導大師之後,就不用改變了。善導大師稱為彌陀再來,是凈土法門的集大成者,是凈土宗的實際開宗人。他的思想可以說就是代表了佛的思想,如印光大師所讚歎的:「所說當作佛說看」。我們通過善導大師來了解凈土法門,以凈土三經為依據,以善導大師思想為指導,然後再來依從弘揚善導大師的如慧凈上人、凈宗法師等善知識。這樣就成為一個整體,有佛、有祖師、有善知識。從善知識來了解祖師的思想,從祖師的思想再來了解佛經的意義。這樣從淺入深,我們在學習方面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不致出太大的偏差。隨喜恭請本圖文轉載佛教導航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八運怎樣選擇旺運旺宅
※怎樣選擇造葬日課? (十九)
※宋華琳 | 選擇怎樣的題目做研究
※純男&熟男,我們選擇誰?
※被誤解的命題:選擇比努力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