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集)

2002/7/11  華藏凈宗學會  檔名:WD15-002-0010

  請看經文第二十一頁,後面數過來第四行,第三句看起:

  【是故應舍利養。修於少欲。舍諸憒鬧樂於寂靜。舍諸世話觀於實義。初夜後夜遠離睡眠。觀察思惟隨行修習。舍於眾務及諸戲論。修出世道慈念眾生。】

  前面第一個教我們要修「少欲知足」,你才可以離開利養,決定不能貪圖享受。第二要修『寂靜』,就是離諸憒鬧,要舍憒鬧,要歡喜寂靜,心清凈,環境也要清凈。現在這個社會跟以前不一樣,像過去那一種清凈的環境,現在已經不可多得了,現在要找那個環境,已經很少了。可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雖然現在的環境沒有以前那麼安靜,但是我們在熱鬧當中(譬如住在市區),也要知道鬧中取靜,盡量避免外面環境的干擾,這個要懂。

  第三要『舍諸世話觀於實義』。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六根要知道觀照外境,不是眼觀,不是只有眼要觀,耳也要觀,用智慧就是觀,觀照外面境界。要怎麼觀法?《金剛經》跟我們說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們要觀察一切法,什麼是一切法?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的、身體接觸的、我們心想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塵境界是什麼?就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的,有生滅的,有變化的。有生滅、有變化的是什麼?就跟晚上做夢一樣,「夢」我們知道不是真的,夢一醒來,知道是一場夢,原來不是真的,夢幻泡影。「幻」就像變魔術的,虛幻的,大家知道變魔術那是假的,做夢也不是真的,變魔術也是假的。「泡」就是水泡,我們在水底、海中看到水泡,水泡一下子就不見了,就像露水,太陽出來就不見了。像我們現在看電影一樣,一個影,那也不是真的,所以說「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露」是露水,「電」就像閃電,下西北雨,打雷先閃電,你看閃電閃一下就不見了。

  這個就是《金剛經》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看到這所有的,就是都叫做有為法,我們心裡想的,外面接觸的,這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下子就不見了,不存在了,就像看電影一樣、看電視一樣。「應作如是觀」,一切時、一切處常常作如是觀,你就會開智慧了。你一天到晚一直看,看這些從早到晚,這些形形色色,你看都是有為法,有生有滅,都是夢幻泡影,像露水、像閃電。你如果常常這樣觀察,你就會開智慧,就不會被外面境界污染,不會被外面境界迷惑了。

  我們為什麼迷?把這些夢幻泡影的境界看作是真的,就像我們人在看電視一樣,看電視為什麼會看得很激動?看到高興就笑得要死,看得生氣就甚至電視都要將它打破,為什麼?把它當真了,你把演戲已經當作真的,所以你在裡面起分別、妄想、執著,起貪瞋痴煩惱。我們再看現實生活,看我們現實這個世界,你冷靜觀察,跟電視、電影演的一樣,跟電影一樣,一幕幕一直過去,這幕出來就生,過去就又不見,就滅了,這就是有為法。

  你每天所接觸的都是這個有為法,每天時時刻刻都是生滅,滅了再生,生了再滅,這當中跟演電影一樣,跟變魔術一樣,就像露水,就像閃電,你看是不是這樣!我們早上起來到晚上,我們接觸多少事情、多少人?現在跟這個接觸,生了,等一下分開,又散了,就沒有了,就滅了。你再想想今天跟什麼人說話?辦什麼事情?你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境界已經不存在了,你想起來是不是像演電影!夢幻泡影,你如果每天去觀察,這樣想,慢慢事實真相你就看出來了。

  無論是人,無論是事、是物,皆是夢幻泡影,它存在的時間很短暫,相續相,那是一個相續相而已,實際上剎那不停,沒停下來,不存在,「如露」。真實相「如電」。你如果把這些事實看清楚,就是這裡講的「觀於實義」,「實義」就是事實真相,真相你看清楚了,看清楚你怎麼會染著!你就不會染了,你就不會迷惑,當然就不會了。所以在一切事物當中,要觀察它的真相,這就是實義了,觀於實義。

  『初夜後夜遠離睡眠』,我們現在業障很重,雖然做不到,也儘可能減少。古時候印度夜三時、晝三時,晝夜總共是六時,他說六個時。古代印度把一日一夜分做六時,晝三時、夜三時,日間分做三個時辰,晚上分做三個時辰,夜三時。

  「初夜」就是下午六點到晚上十點,這個就是初夜分。古代印度一時等於我們現在四小時,在中國過去說兩個時辰,中國兩個時辰就是現在四小時。印度一個時,是中國兩個時辰,現在西洋四個小時。這是初夜,下午六點到晚上十點,這是初夜。「後夜」是隔天早上兩點到早上六點,清晨兩點到早上六點,這是後夜。「中夜」就是晚上十點到清晨兩點,這就叫中夜。

  換句話說,照這些經文,世尊當時那個時代規定佛弟子睡的時間,就是晚上十點睡,清晨兩點就要起來了,睡四個鐘頭,中夜睡眠,初夜跟後夜就不能睡了。晚上十點睡,清晨兩點起床,對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太早了,這是說中夜。我們現代人業障比較重,實在四個小時稍微不夠,我們現在能夠晚上十點睡,能夠四點、五點起來,這樣就很好了。就是睡的時間,不要睡得太久,我們的身體需要休息,夠就好了,不要超過,不可睡太多。

  有很多人,特別是富貴人家,有錢的人,你看有一些信徒、有錢人,跟我們聯絡的時候,早上九點還沒起床,九點還沒起床。尤其現在有些夜生活的人,晚上都不睡覺,都睡早上,都睡到中午,甚至睡到過午,這修行就有困難,修行就有障礙,所以在佛門裡面雖然信佛,只是能夠種一點福而已,了生死、念佛往生太困難了。貪睡,晚上過夜生活,晚上不睡覺,這是歡喜熱鬧,歡喜名聞利養,貪睡。貪睡當然就會貪吃、愛吃,這是一定的道理,這是連帶關係的,這是大毛病。「初夜後夜遠離睡眠」。

  『觀察思惟隨行修習』,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動念,在一切時、一切處,在這些地方用功夫,用功夫就是可以提起觀照功夫,提得起觀照功夫。好處在哪裡?好處在可以放下萬緣,放下然後提起正念,一心念佛,這樣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念佛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你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你沒看破,不知道事實真相,不知道。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哪有看不破的道理!

  另外就是要舍,舍『眾務及諸戲論』。因為眾務、戲論我們佛門就有,道場本身就有,特別是在末法時期。道場原本是學校,跟學校一樣,原本是佛陀教育的機構,現在我們這個教育不辦了,辦其他的事業,這就錯了,這就有大的過失,所謂是「捨本逐末」,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值得我們反省的。

  『修出世道』這一句是總結,前面都是屬於自利。末後一句是利他,『慈念眾生』,大慈悲心護念一切眾生。以上佛把綱領先說出來,我們要修些什麼,我們要舍些什麼,先說出來,下面一樁一樁再詳細說明。請看經文:

  【彌勒。初業菩薩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是法應舍。是法應修。】

  這一段承先啟後,總結前面,再開啟後面。

  【何以故。彌勒。彼諸菩薩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不舍利養。不修少欲。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無有是處。】

  這一句話說得非常清楚,就是說沒有這個道理,『無有是處』,就是說沒有這個事情,沒有這個道理。菩薩既然出家,你如果還沒得到智慧,想要得到智慧;已經有智慧,想要讓智慧增長,你若『不舍利養』,你沒放下這些名聞利養,你沒有修少欲知足,你沒智慧要得到智慧,有智慧要增長,這不可能,做不到!「無有是處」就是沒有這個事情,這個做不到,這句話說得非常肯定,這是我們一定要記得的。

  初發心的菩薩既然出家了,想開智慧,又不肯放下利養,又不肯修少欲知足,你希望開智慧,希望智慧不會退失,要增長,沒這道理。這話是佛說的,說得非常肯定。這是第一,所以要舍利養,要修少欲。再看第二:

  【不舍憒鬧。不住寂靜。】

  熱鬧的地方,你若不能捨棄,你還要趕熱鬧、看熱鬧,『不住寂靜』,你沒辦法安住在寂靜的環境。

  【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亦無是處。】

  這是說也沒有這個道理,你如果很愛熱鬧,心沒辦法安住在寂靜的環境當中,你想要開智慧,這沒辦法。智慧從哪裡開?從清凈心開,你看佛法裡面講的三學,三學是總綱領、總原則,因戒生定,因定得慧。你有定才會開智慧,定就是清凈心,心愈清凈,智慧往外面透露愈多。

  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為了要求開智慧,你要讀誦一切經典,你只有讀經還是辦不到。不要以為我讀很多、聽很多就開智慧了,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辯聰,不是真正智慧。聽多,記很多,看很多,讀很多,那不是真正智慧,那就是孔老夫子講的「記問之學」。真正智慧是從自性裡面開發出來,從自己自性裡面流露出來,自性的智慧一定是從定裡面流露出來的,你有定才有智慧。你的心不定,亂七八糟,那個智慧不是真智慧,是世智辯聰。如果從定當中流露,那是真的智慧。

  但是也有很多人讀經開智慧,那沒錯,讀經就看怎麼讀,那是把讀經用修定這個方法來讀,可以開智慧。這是我們導師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講的,他勸人讀經,讀經不可以一面讀一面去想經裡面的意思,就是恭恭敬敬從「如是我聞」一直讀到「信受奉行」,這當中不起妄想、分別、執著。不可以邊讀邊想這句什麼意思,讀到下面那句什麼意思,邊讀邊打妄想,那就不是在修定了,定就破壞了。如果恭恭敬敬,讀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都沒有讀錯,沒有讀漏掉,這當中不起分別、執著、妄想,這樣讀經會開智慧。這種讀經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同時修學,要用這個方法讀經才會開智慧。

  譬如大家讀《無量壽經》,讀兩個小時,非常好,不可以讀太快,也不要念太慢,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這時間是很剛好。從頭到尾念一遍,念的時候專心讀經、讀誦,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裡面的意思。從「如是我聞」讀到「信受奉行」,一心專註,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錯誤,沒有顛倒,沒有漏掉,這裡面戒就圓滿了。戒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看你讀經,心專註在經文上,沒有一個雜念,沒有一個妄念,這豈不是「諸惡莫作」!你讀經的時候就不會做惡業了,心就不會起惡念,身當然不會做惡業,小乘戒具足了。經文是世尊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善中之善,一切善法不能跟它相比,第一大善,所以你專心讀經就「眾善奉行」。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律精神就具足了,圓滿了。

  讀經要專心,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心專註那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念錯,也沒有念顛倒,這是智慧,這是根本智。所以這樣讀經是修行,可以開智慧,可以得禪定,在禪宗裡面說可以得一心,能開智慧。所以你要這樣念,要會念。如果你念經一邊念一邊打妄想,這句什麼意思,那段什麼意思,胡思亂想,戒定慧三學就破壞了,就不見了,那就不能開智慧了。所以讀經不能打妄想,不可以一邊讀一邊打妄想。

  縱然在讀經的時候,有時候這個意思我們沒有刻意去想,自然會現前,相信有很多同修有這個經驗,突然有意思出來了,明白了,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不要去理它。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有悟處,趕快記下來,怕等一下忘記了,你記又是起了妄想。你現在有一處的悟處,將來比這個悟處還要多,還要深廣,所以不要理它,繼續再讀。縱然有意思現前,也不要理它,你就專心繼續再讀下去,把這些經文一直念下去,這樣就對了。這當中不要再夾雜,這樣我們修的是戒定慧,這樣讀經是真正在修行,當然時間愈長愈好。一天可以念二部,四小時;三部,六小時,時間愈長,我們薰習的時間愈久,薰習的力量就愈大,這效果利益就很大,所以我們要知道。

  所以心要常住在寂靜之中,心常在定中,心都要定下來。我們念佛的人,尤其年紀較大的老菩薩,讀經比較困難,念佛更好。念佛的人把心住在佛的名號之中,這是方便法,這對於我們一般初學的人來說,非常有效果。如果我們什麼都不要想,都不要有一個妄念起來,也不要讀經、不要念咒、不要念佛,這個比較困難,你坐在那裡,妄想自自然然就起來,一定有妄念會起來。

  所以讀經不要去想經里的意思,我們念佛一定心專註在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想這句佛號就好,執持六字的名號或是四字的名號都可以,這個方法就很好。念佛當然是最方便的,時間可以長,可以短,行、住、坐、卧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念,比起念經、念咒,當然方便很多。下面經文說:

  【不舍世話。不觀實義。】

  這兩條你也做不到。

  【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無有是處。】

  就是說不舍世話(世間話,凡是與了生死、出三界不相關的這些都屬於世話),不去觀察這個世間的真實相,這兩條你如果做不到,你要開智慧或者智慧要增長,就沒這個事情,這也是做不到,也沒有這個道理。

  【初夜後夜。耽著睡眠曾不覺悟。】

  睡眠是昏沈,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就昏沈,怎麼會覺悟!

  【繫念思惟不舍眾務。】

  這就是心裡常想搞很多事情,一天到晚在想「這個事情還沒做完,那個事情還沒做完」,每天頭腦裡面都在想這些,事情搞了很多,搞得很複雜,心怎麼會清凈!佛在經上的教誨,早就已經忘記一乾二淨了,每天去搞這些不相干的事情、不要緊的事情,與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這些事情我們應當要放下。不但沒放下,還每天打妄想,還在搞這些,你想這樣要開智慧、智慧增長,沒這種事情,亦無是處,沒這種道理,這一定是障礙。

  【好諸戲論。】

  『戲論』包括世間一切娛樂在其中,他歡喜這個。

  【於出世道不能修行。於諸眾生不生慈念。】

  對於了生死、出三界,他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來辦,不能認真的修學,對眾生沒有慈悲心。怎麼知道對眾生沒有慈悲心?你自己若不認真辦道,就是對眾生沒有慈悲心,為什麼?如果對眾生有慈悲心,自己一定勇猛精進,你的道業成就了,你才能夠去度眾生。我為什麼這麼認真?我為什麼這麼努力?為什麼要發奮?為什麼要一切放下,求生凈土?就是為了要度眾生,這就是大慈悲心,為了廣度一切眾生,要度眾生。這些毛病如果不能舍掉,正當的修學,不能認真努力來修:

  【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亦無是處。】

  你若不能這樣修,沒智慧想要開智慧,想要智慧增長,沒這事情。佛一樁一樁都給我們否定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短短數十年想要成就,這些大障礙物要不能一項一項清除,怎麼會成就!所以古今中外,我們細心觀察,修行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也有很多人他很精進,也很用功,為什麼也不能成就?讀了這一段經文,這才悟然大悟,這裡面有一條、兩條他若不能做到,那就是嚴重的障礙,就是他修行不能成就的原因。再看下面這段結論:

  【彌勒。是故菩薩。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應舍諸法。當須舍離。】

  哪些應該舍?剛才前面說過了,利養要舍,憒鬧要舍,世話要舍,睡眠要舍,眾務要舍,戲論要舍,要舍的,你統統舍,要放下了。

  【應修諸法。當須修習。】

  佛在這裡說得很清楚,少欲知足要修,寂靜要修,觀實義要修(觀實義簡單說,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少睡眠要修,離眾務要修,出世道、慈念眾生,這是佛教給我們應當要修學的,『當須修習』。

  【何以故。菩薩智慧從因緣生。若無因緣終不能生。因緣和合爾乃得生。】

  這個開示很清楚、很明白,開智慧要有因緣,什麼因緣?就是成就我們開智慧這些種種的因緣,就是前面說的,哪些要舍,哪些要修,這就是因緣。以這個因緣生起智慧,若沒有這個因緣,智慧是有,遮住了。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的經文,這是詳細說利養有二十二種過失,你如果明了了,怎麼會不舍!明了一定會舍。請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

  那個時候彌勒菩薩又再向佛請教,說:

  【云何名為利養中過。若觀察時。能令菩薩樂於少欲不生熱惱。】

  彌勒菩薩很慈悲,對我們非常愛護,這是他老人家明知故問,不是他不知道,他是代我們啟請。佛前面說了,利養是過失,利養到底有哪一些過失?如果我們可以觀察這些過失,就可以教這些初學的菩薩歡喜少欲,不生熱惱。『熱惱』就是煩惱,「惱」是熱心。你看人,一生煩惱,血氣、火氣就向上升了,臉就紅起來,滿臉就通紅。人在生氣的時候,起煩惱的時候,這就是熱惱的現象。彌勒菩薩既然啟請了,佛當然要開導。請看經文:

  【佛言彌勒。】

  叫到彌勒菩薩。

  【初業菩薩當觀利養。生貪慾故。】

  這是第一種過失。『初業菩薩』一直貫到下面二十二句,所以只有第一句裡面有「初業菩薩」,後面都省略了。第一種過失,『生貪慾』。「貪慾」是最大的煩惱,「貪」是三毒之首,「欲」是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這是利養之事。外面這些事相,一定要清楚、要明白。

  如果不能舍離外面的利養,增長貪瞋痴三毒,一定增長我們內心貪瞋痴三毒煩惱,煩惱增長,不但所有一切行門都不能成就,實在說,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這個世間貪愛斷不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還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貪戀這個世界,那怎麼可以,你說這個過失有多大!所以第一種「生貪慾故」,這是很嚴重的一個障礙。第二:

  【當觀利養。壞失正念生瞋恚故。】

  前面是說生貪心,對名聞利養生貪慾。第二生瞋恚心,為了利養生瞋恚心。利養得到了,生貪心;得不到的時候,生瞋恚心,我看別人得到,我得不到,那個瞋恚就更大了,嫉妒、障礙,甚至陷害、殺害的心都起來了,那就會造極重的罪業了。所以破壞了正念生瞋恚故。第三:

  【當觀利養。念其得失生愚痴故。】

  『愚痴』是患得患失,沒得到,想盡辦法、用盡心機希望可以得到;得到之後,又要費心機要怎樣來保持,我們得到才不會失掉,你說這有多苦、多可憐!患得患失。你可以把它舍掉,你的心多清凈、多快樂!哪有那麼沈重的負擔,這是自己自找苦吃,自己找苦來自己吃。你看這一開端是三毒煩惱,多可怕!第四:

  【當觀利養。能生高下嫉妒心故。】

  利養當然會跟別人比較,他所得的利養比別人還多,驕慢就起來了;如果自己得的沒有別人那麼多,嫉妒心就生起來,總是麻煩。這都是利養在作祟。第五:

  【當觀利養。於親友家慳吝耽著生誑惑故。】

  這一句是第五句,是說出家的菩薩。『親友』就是指信徒,信徒當中特別有緣、特別擁護的,與親友沒兩樣,跟我們的親戚朋友一樣,他也很照顧你。於是你對這些信徒也特別重視,為什麼?怕他跑掉,想盡方法要障礙他,不要讓他親近別的法師,不可以跑其他的道場,恐怕信徒跑掉,生起『慳吝耽著』。這裡面免不了要欺騙信徒,要破壞別的法師,讓他不要去親近,造這些業障,那是什麼原因?都是為了利養。第六:

  【當觀利養。成就愛味生諂曲故。】

  『愛味』就是貪圖享受利養的滋味,實在說,這裡面決定不清凈,決定是污染。『生諂曲故』就是心不正直,心委曲婉轉,世間人所說的機心。第七句:

  【當觀利養。舍四聖種無慚愧故。】

  你的修道生活不如法。佛在經上跟弟子說(這是指出家弟子),生活我們不能離開衣服、飲食,衣食卧具是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所以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在家的弟子對於出家人的照顧供養,只限於四事供養,四種供養。

  第一種是飲食,在佛陀那個時候是托缽的制度,出家人自己沒設爐灶,一人一個缽,要吃飯的時候出去跟人家乞食。在家人看到出家人來托缽,供養他一缽的飯菜,那時候出家人一天只有吃一頓,一天供養一缽飯菜給他。他的衣服如果破了,沒有衣服穿,在家居士應當供養一件衣服,供養衣服給他穿。晚上睡覺雖然是樹下一宿,是打坐,也要一件毯子,要一件卧具,像我們現在說的棉被、墊被這種。這個卧具是第三種。卧具也是很簡單,因為印度是熱帶地,不是像中國有的地方很寒冷,當然這就不夠。衣服就是三件,三衣,三件衣服,晚上睡覺當棉被蓋,有一個具就像毯子,鋪在地上,所以那時候印度出家人生活非常簡單。卧具,睡覺用的也是要供養。生病的時候要供養醫藥。這是佛陀規定在家信徒供養出家人只限於這四種而已,所以叫做四事供養。

  而出家人除了醫藥之外,衣、食、卧具要隨緣,這叫『聖種』,「四聖種」裡頭,這三個是隨所得,隨緣不強求,不去向人化緣,隨緣。隨所得的衣,隨所得的食,隨所得的卧具,隨緣而不攀緣,對治貪心,這是無貪。另外一種聖種就是歡喜修行、歡喜斷惡,這是對治放逸。所以這稱之為四聖種。如果你要是貪圖享受、貪圖利養,這四條就都沒有了。所以舍四聖種,違背佛的教誨,『無慚愧故』。「慚愧」是善心所,「慚愧」兩個都沒了,這就變成煩惱,無慚、無愧在百法裡面,是煩惱裡面當中的中隨煩惱,這兩條是中隨煩惱。下面一句:

  【當觀利養。一切諸佛所不許可。數習憍逸生高慢故。】

  利養如果多了,確確實實是這個現象,這我們親眼看到的就很多,這一件事情是佛決定不許可的。你看佛在經上所講的這麼多的過失,怎麼可以貪圖利養!再看下面,第九句:

  【當觀利養。於勝福田起於輕慢為魔黨故。】

  這個損失就更大了,貪圖利養的人把最殊勝的福田錯過了。對於最勝的福田,他看輕了,他怠慢了,他不是佛弟子,變成魔王的黨羽。最勝福田在哪裡?就在我們的身邊,為了貪圖利養,不肯在最殊勝的福田裡面去種福。機緣非常難得,佛在《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也套這一句話來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種勝福,最勝的福報、福田,你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沒有因緣,也培不到福。

  真正福田是護持正法、弘揚正法、利益眾生。正法裡面尤其是凈宗法門,因為這個法門能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不退成佛,你說這個福田有多大!世出世間哪一個福田能跟這個福田相比!這個我們要認識清楚。我們要來推動凈土法門,在這個地方來推動,讓這些念佛的菩薩身心安穩,可以念佛往生西方,幫助人家念佛往生西方,這是最殊勝的福田。

  所以不可只顧自己的利養,殊勝功德利益的事情反過來看輕,不去做。所以利養要舍,舍就得了,你有舍就有得,得了還要再舍,決定不能保持。舍是因,得是果,大舍大得,小舍小得,得到之後趕緊要再舍,決定不能據為己有,愈舍愈多,到最後像諸佛菩薩一樣,為盡虛空遍法界的大施主。

  你看我們念《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是大施主,他的財物從哪裡來的?從布施來的,愈布施愈多,這個非常現實,你肯修,馬上就有回報。但是你如果存了僥倖之心,投機取巧之心,布施比做什麼生意都好,利息這麼厚,你若存這個心,是不是有得報?也會得報,但是得到的就很有限、很少。你若沒有這個心,盡量舍,那得的是無量無邊。

  所以把得報這個念頭舍掉,你的果報自自然然就大,大再大舍,再修更大的福報,一定要修到成佛。佛是福、慧兩足尊,福報圓滿了,就成佛了;福圓滿,你的智慧也圓滿,兩方面都圓滿,為什麼?你肯布施是智慧。為什麼貪圖利養?沒智慧,迷惑顛倒才會貪圖利養,有智慧的人怎麼會貪圖利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殊勝的福田,他輕視了,他怠慢了,這是『魔黨』,「魔」是折磨。下面一句是:

  【當觀利養。眾惡根本諸善壞故。】

  利養是一切惡法的根源,絕對不是一個好東西,有大智慧的人,有大福報的人,都會把它捨得乾乾淨淨,像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都是大福報的人、大智慧的人。再看下面,第十一句:

  【當觀利養。多所貪著猶霜雹故。】

  利養,不舍利養的人,所謂是貪而無厭。『霜雹』是比喻它的寒冷,一點溫暖都沒有,這譬如什麼?一點愛心也沒有,他的心像冰霜一樣,「雹」就是冰雹,冬天下冰雹。心是冷的,不是熱的,意思就是說他不能去利益眾生,沒有愛心,自私自利。

  【當觀利養。於親友家瞻候顏色生憂惱故。】

  貪著利養的人,為了利養總是要看別人的眼色,常常侍候『親友家』。「親友家」,也就是出家人對在家的信徒,特別是豪門富貴的人家,總是不敢怠慢,總是要小心,讓他高興,他才會供養你,不敢得罪,這是自然就生憂惱,要怎樣讓人家高興?你看這哪有道心!哪有清凈心!下面一句:

  【當觀利養。愛物損壞憂心亂故。】

  不舍利養的人,大概他所用的東西都很講究,如果有人損壞了,他就非常煩惱,就生懊惱,『憂心亂故』。他的心時時刻刻牽掛著他所愛的人、他所愛的物、他所歡喜的事,總是放不下,常為這些事情擔憂。

  【當觀利養。於四念處多所忘失白法羸故。】

  『四念處』大家都很熟悉,「四念處」是智慧,佛是教我們初學的人一個正確的觀念。教我們「觀身不凈」,對這個身體就不會過分的貪愛了,不可貪戀這個身,世間人哪一個不貪戀這個身體!想盡辦法去保養這個身,吃一些補藥,吃補品,打補針,結果搞得一身全是毛病,病就是這樣來的,都是補出來的。你看貧窮人不生病,窮人沒有這種東西,所以他不會生病。愈富貴的人病就愈多,每天在進補,就是每天在進病,那不是在進補,是進毒。再化妝,怎樣化妝流出來的汗也是臭的,它不會變香的,你看那有什麼用!所以佛教我們的正確觀念,「觀身不凈」。「觀受是苦」,不要以為貪圖利養這是樂,佛說這是苦,利養帶給人是苦,沒有樂,這「受」真正是苦,不是享受。「觀心無常」,心念頭一生一滅,妄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一切法沒有實體,因緣所生,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所以四念處是觀慧,改進我們錯誤的觀念。貪圖利養的人,把佛這些寶貴教訓都忘記了,『多所忘失白法羸故』,「白法」就是善法,善法就衰微了。

來源:http://ft.amtb.tw/dv.php?sn=WD15-002-0010&lang=zh_CN
推薦閱讀:

殊勝的咒輪8
在三寶門中、生活中積累功德的方法及殊勝利益
1 佛門四眾同學,有很多確實很發心,布施財物、做義工(內財布施),可是沒有獲得像經上所講的那麼殊勝的果報,這是什麼原因?他布施修福,疏忽了戒律。
越煩惱的時候越要念佛 ▌持名妙法,服斷煩惱,殊勝快捷
《准提咒》的殊勝

TAG:菩薩 | 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