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辭彙理論看中式英語成因1學術英語論文
摘 要:中式英語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大家廣為探討的問題。長期以來,它不僅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語言習得中的障礙,而且也給與英語本族語的交流帶來了許多困難。如不認識它的形成原因,就很難加以注意並糾正。 關鍵詞:中式英語;聯結主義理論;心理辭彙、 一、 中式英語的提出 葛傳(1980)在《漫談由漢譯英的問題》中首次提出了Chinglish與 China En ish的概念。但並未給出中式英語的定義。鄧炎昌(1989)認 為,中式英語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由於受到母語的影響和干擾而生成的口語和書面語 ,是一種符合語法規範的,卻不符合標準或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的表達方式,儘管有時能被理解卻不能被本族語者接受,而後李文中(1993)也給出了幾乎相同的定義。 從上述定義不難看出,中式英語是深受漢語影響並且有損於交際有效性的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語言。它表現為一種典型的「不地道(nonnative—likeness)」現象。 正如姜孟(2006)所言,「不地道」這一概念與母語緊密相關,它是由於受母語的影響所造成的學習者不符合外語表達規範的外語產出現象,包括顯性不地道現象和隱性不地道現象。顯性不地道現象常表現為學習者依據母語對應詞的意義誤用外語詞語,如 I amwriting thisletter to reflect some problems I came across re—cenfly。其中 reflect一詞,英語本族語者不會這樣使用。另外,學習者在外語使用中還存在一種雖帶有母語痕迹卻符合外語表達規範的隱性 不地道現象 ,如 Themayor』will lead a business delegation to visit USA in personnext month.但英語本族語者會較多地使用 head而不是lead來體現一種隱喻性概念化方式。因此,中式英語,作為學習者生成的不地道的語言,它有別於我們所看 到的語法錯誤。語法錯誤通過學習者的注意是可以改 正和克服的,它不像中式英語這一頑疾難以對付。 二、從心理語言學角度分析中式英語 就中式英語的生成原因,儘管有人從中介語(in. terlanguage)、對 比分 析 (contrastiveanalysis)、語 言 遷移 (1anguage transfer),以及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等多方面 討論過,但此問題並未解決,也並非一兩篇學術論文所能解決的。因此,本文試圖從聯結主義理論和心理語言學中的心理詞 [理論這一視角探討這一問題。1.聯結主義理論聯結主義是神經網路實現平行分散式知識表徵和計算的理論框架的總稱,是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領域 中的一個重要理論,也被稱之為平行分布加工(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或簡稱為 PDP0聯結主義將人的認知結構看成一個由類似於神經元的基本單元 (units)或結點 (nodes)構成的網路(net. work)的整體活動。所以也被稱之為神經網路模型 (neural network mode1),(葛魯嘉,1994)。這種神經網路模型模擬人腦神經系統連接的一組相互聯結的神經元 ,構建一種具有三類單元類型——輸人單元、輸出單元和中間單元 的「思維」系統。 一個人的母語能力是同他的思維能力結合在一起發展起來的,母語是一個人思維活動的第一語言反應系統。任何人學習新的知識技能總是傾向於從 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母語知識以及通過母語獲得的各種信息和抽象思維能力交織在一起就構成了二語習得者的原有認知結構,也是二語進行信息加工的源泉。因此,二語習得者在學習 目的語時必然會自覺或不 自 覺地使用自身原有信息進行思考、分析、比較、綜合,並利用原來學習母語時獲得的經驗來指導 自己掌握新的語言。 2.心理辭彙的理論 英國語言學家 wil (1972)說過:「沒有語法而能傳遞的東西很少,沒有辭彙則仕么東西都不能傳遞。」中式英語不同於我們所說的語法錯誤,它更多地 體現為辭彙上的「不地道」,因此它並不能通過對語法錯誤的糾正來減少其生成與出現。我們由此可以從心理辭彙中二語心理辭彙的表徵與提取來解釋中式英語的生成。 心理詞 [(mental lexicon或 internal lexicon)是指詞在永久記憶中的表徵,又叫做內部詞庫或心理詞典。心理詞典和書本詞典或電子詞典是完全不同的。心理辭彙中所包含的信息要遠遠超過普通詞典。它不僅包含了詞的意義、拼寫、發音,搭配關係等語言知識,還包含了百科知識、個人經驗等非語言體系的信息(Carroll, 2000)。 在心理辭彙中佔中心位置的是詞的意義表徵。詞在人腦中不是隨意堆放的,而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它不是像詞典那樣按字母排列 ,而是按語義網路的方式把片語織在.起的。在這一網路中,每個節點之間通過語義關係相互連接,在大腦中構成一個整體的網路並相互激活。例如爸爸激活媽媽,學生激活老師的時間要短於爸爸激活學生的時間,因為在語義網路中這些詞的距離不同。 二語心理辭彙的表徵不同於母語心理辭彙的表徵。二語習得的主要學習方式一開始就不同於母語習 得的學習方式,前者傾向於採用在母語基礎上進行擴展的方式 ,後者採用創新的方式這可以從聯結主義的語言習得觀中得到印證。 3.中式英語的生成 中國學習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先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母語系統,然後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其二語系統處於建立過程中,是較不完整並寄生在母語系統上的,學習者大腦的表徵已經打上了母語的烙印,隨時都在向二語滲透。 張淑靜(2OO4)通過調查第二語言學習者對某些詞的反應來透視辭彙在大腦中表徵,以及這種表徵所反映出的辭彙習得方面的問題。實驗結果表明,二語學習者產出的語音反應比例最高,語音聯繫在二語心理辭彙中起著主導作用。二語學習者還沒有在二語辭彙之間建立起語義聯繫,或者說 ,即使有了某種語義聯 系,這種聯繫也還不夠強,導致受試者一時想不起語義 上相關的聯想詞。語義聯繫的缺乏或聯繫強度不夠會 導致辭彙提取失敗,或者提取過程緩慢,從而導致其借 助於第一語言翻譯對等詞。 然而多數翻譯對等詞在意義上並不完全相等,像danger這個概念和英文的 red的聯繫就強於和中文紅 色的聯繫。又像在漢語里,「度」這個單位可以和溫度、 酒、眼鏡、電力聯繫起來,我們學了英語 at five degrt~ centigrade,知道這就是「在攝氏 5度」,就把 degree和母 語的心理辭彙的度聯繫在一起。但是漢語中眼鏡的度 在英語應為 strength,酒精的度應為 pnx~或 strength,而 且演算法也不相 同。漢語 一發 電指 l 000瓦小時的電 量,故應為 Elowaa—hour。這說明詞語存在於語義空 間之中,但兩種語言的語義空間不完全相同。因此二 語學習者生成語言時,由於語義聯繫的缺乏或強度不 就導致其辭彙提取失敗,從而藉助於第一語言中的語義概念,就生成了中式英語。 三、結束語 中式英語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生成語言的一個 主要特徵。儘管有時這一特徵常被與生成語言中的句 法語法錯誤相混淆 ,但是中式英語不同於句法語法錯誤,它更應被看是一種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生成的語義 「不地道」現象。學習者在學習英語辭彙時應該清楚隊識到英漢兩種語言之間,除了一些單義的科技術語和專有名詞之外,基本不存在完全對等的辭彙。因此學習者在掌握英語辭彙拼寫和發音的同時,要加強其 他方面的輸入,減少對漢語語義的依賴,促進英語辭彙 語義、句法形態和形式等各方面知識的均衡發展。只 有當不同的辭彙知識高度融合為一體,英語辭彙與共享概念的聯繫才能真正得到加強和發展,在二語使用 時才能做到快速的激活和準確的提取,才能不依賴於母語
推薦閱讀:
※曾憲通陳煒湛追憶商承祚學術精神:做人「書生痴氣」, 做學術「與時俱進」
※八宅學乃是天星風水在陽宅中運用的一個學術分支
※論中國法學的學術尊重
※九十年代以來的學術紛爭
※想發表頂級期刊論文,你認識編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