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漢人血統的四大民族,你知道幾個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就有所謂專指「漢」族的說法。漢人血統基本上屬於亞洲蒙古利亞人,而影響漢人血統的主要是四大民族:一、古漢人
古漢人,即秦漢時代漢人,屬漢藏語系。漢人也叫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漢族歷來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而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客家人繼承了當時中原漢人的文化傳統,比如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迹。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佔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佔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佔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二、韃靼人
韃靼人,主要包括匈奴人、契丹人,屬阿爾泰語系。韃靼或韃靼人(Tatar或Tartar)是不同地區不同時代對出現在歐亞大草原的不同的游牧民族的泛稱,不是一個具體的民族或團體。[2-3]在東亞最早見於唐代突厥文碑銘和某些漢文記載,先後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諸譯,其指稱範圍隨時代不同而有異,遼金時指蒙古高原東邊的塔塔爾部;明代僅指蒙古高原東部建立的韃靼政權;歐洲則最早用來稱呼保加爾人,後成為俄國對亞歐大陸各國使用突厥語各族的統稱,現代指在歐洲曾經被金帳汗國統治的部分突厥和蒙古民族及其後裔。
韃靼人一名,最早於公元5世紀出現於游牧部落中,其活動範圍在蒙古東北及貝加爾湖周圍一帶。9世紀前後指陰山南北沿邊塞直到河西出現的與遼夏有交往,並被稱為阻卜的韃靼人;金代指主要游牧於呼倫,貝爾兩湖以西的塔塔爾部(韃靼聯盟);南宋稱蒙古人為黑韃或蒙韃,稱汪古人(後成為蒙古部族之一)為白韃,或依其開化程度區別為熟韃靼與生韃靼。
13世紀初,這些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不同群體成為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部隊的一部分,其後蒙古人與突厥人互相混雜在一起,因而入侵俄羅斯和匈牙利的蒙古軍隊,也被歐洲人統稱為韃靼人。13世紀蒙古人建立金帳汗國而統治了歐洲部分突厥民族及其後裔(包括此前未併入蒙古人的操突厥語的韃靼人);受此影響俄國亦將境內操突厥語諸族稱為韃靼人。而女真(滿洲)因為與游牧民族的差異很少被稱為韃靼,只在明清鼎革時期被當時歐洲人短暫的稱為韃靼。三、東湖人
東胡人,主要有鮮卑人,屬通古斯語系;東胡是中國東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東胡、濊貊、肅慎被稱為古東北三大民族。東胡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東胡是一個部落聯盟,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由於中原史家並不注意歷史詞語的民族含義,因而往往把漢語與其他民族語言混淆記載,因此,在理解北方民族名稱的時候不能不考慮這種歷史原因。事實上,從《史記》開始史界都把典籍中的一個民族族稱誤讀了,這就是「東胡」,絕大多數甚至於全部歷史學家都把這個語詞看作是漢語辭彙,理解為匈奴東面之「胡」。其實「東胡 」應該是一個古阿爾泰語詞(蒙古-通古斯語)Toung-gu(s)的音譯,讀法應該是「通古(斯)」,也就是說,「東胡」實際上是「通古(斯)」一詞的異寫。在古阿爾泰蒙語中t、d;h、g往往不分,互相通用,因此「通古」被讀成了「東胡」是有著一定的語言學基礎的。
而「通古」的「通」意為柳樹叢,「古」為河流,「通古」的直譯意為「柳條河」或「河岸上長滿柳樹的河」,加上表示多數詞性的詞尾「s」後就演化為居住在河邊的族群的族稱——「通古斯」,作為族稱,意思是居住在河岸長滿柳樹河流邊的族群,或者可以理解為是「住在柳河流域的人們」,事實上,一開始是指居住在遼河上游柳河流域的族群,是在匈奴東進之前就已經獲得了這一稱謂,這個稱謂應該是他們的自稱,就是自稱為「住在柳河邊的人」。
匈奴東進後才成為匈奴的近鄰,並被匈奴所滅。東胡並非因為在匈奴東而被稱為東胡。「東胡」至少包含兩個語族的族群:其一是蒙古語族;其二是通古斯語族。因而,敗走後逐漸分化出兩個或三個(甚至更多)與現代有關的民族。即蒙古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和滿族。近代以後,「通古斯」(東胡)一詞,則專指現代的鄂溫克民族,鄂溫克族又可稱為通古斯族。事實上,「東胡」就是「通古」,也是「通古斯」的簡稱。四、古越人
古越人,古越人可能有馬來亞語系,也可能有漢藏語系。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先秦時期居住在長江下及其以南地區的古部落,社會發展不平衡、部落繁多,歷史上稱為「百越」或「諸越」。《漢書·地理志》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姓」。它們在華夏民族形成的過程中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自今浙江、安徽、江蘇、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以至越南,分別稱作于越(楊越)、東越(東甌)、閩越、南越、甌越(西甌)、駱越(今廣西東西部地區)等。他們使用雙肩石斧、有段石錛和幾何印紋陶器,從事稻作農業和漁獵,住「干欄式」房屋,尚銅鼓,精於劍,熟水性,善舟船,有鑿齒和斷髮文身習俗等等。這是在古書中有記載並為考古學資料所證明了的。一般是北方的越人比南方的越人先進。古越族中最先進的代表是曾經雄踞長江下游,春秋戰國時敢於抗衡強楚並爭霸中原的越國(屬於越),但終被強楚所吞併。而在嶺南的南越族,直至春秋戰國時還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向青銅和鐵器時代過渡階段。所謂的「古越族」只是近代學者編造出來的族群,「越」或「百越」都只是一種泛稱,並沒有形成過統一的民族,泛指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的古代部落。今天的漢族吳越民系、廣府民系、閩民系和壯族、京族、高山族等少數民族,是古越部落後裔。
從相貌、體質上看,古漢人方臉,面貌中正;韃靼人圓臉,面龐較大、粗放;東胡人長臉或瓜子臉,前額大,鰓及下巴較窄,小眼;古越人膚色稍黑,眼球突出,體毛少。所以今天漢人相貌千變萬化,有人博眾家之長,俊美;有人集眾家之短,醜陋。此外,漢人血統中還有大量的同屬漢藏語系的羌、氐、党項血統,有部分不知源頭的白人血統,以及部分突厥血統,極少量黑人血統。漢人的周邊,北方有匈奴;東北有東胡;西北有白人,其中大部分與突厥同源,小部分是波斯人;南方有越人;西南有苗、彝等蠻族,苗人是黎人最後的後裔。至宋代,韃靼人和東胡人重新在北方崛起,契丹、女真、蒙古一步步深入中國內部直至完全滅亡中國。契丹人和党項人一部融入蒙古,一部融入漢。蒙古退回漠北後,漢人已經和現在沒有什麼差別了。
推薦閱讀:
※想知道你是不是好命數,只需看臉全都知道!真准!
※易學探秘---招財進寶 你知道家中財位在哪裡嗎
※你知道皈依要注意什麼嗎?
※男人最不想知道女人這七件事-
※看面相知道女人桃花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