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技術僅次於美國?現在很可能向這個小國買一項關鍵技術
登
陸
月
球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呆在搖籃里。
——齊奧爾科夫斯基
和我一樣,很多網友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中國什麼時候才能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下目前中國在探月方面的最新進展:
2013年12月14日,中國第一個月球無人探測器——嫦娥三號,在月面軟著陸成功。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可以簡單梳理下蘇聯在探月方面的進程,然後對比下就知道中國走到了哪一步:
1956年1月2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器,並首次使其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第二天,蘇聯政府宣布,它成功發射的人類首枚月球探測器已經從月球近旁飛過,這一消息震驚了西方,轟動了世界,成為全球媒體的頭版頭條,蘇聯在美蘇月球競賽中成功地打響了第一槍。
1956年9月,蘇聯第二顆月球探測器伴隨著火箭的呼嘯聲再次升空,並最終成功硬著陸在月球兩座環形山之間。這是人類文明第一次將人造物體降落在月球上。三個星期後,第三顆月球發射器成功起飛。它不但成為人類近距離拍攝月球照片的首枚探測器,也第一次讓人類看到了月球的背面。
1966年1月31日,蘇聯月球-9號在借鑒前幾顆的失敗教訓下,經過一番周折,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這一次,它向地球傳回了清晰的月球表面黑白照,並探測了一個重要信息——月球表面足以支撐100千克的載荷而不會產生其它明顯的效應,也就是說,宇航員登月不必擔心會陷入月壤之中。
1966年3月31日,蘇聯發射的月球-10號攜帶月球衛星,進入月球軌道,並成功將其釋放,人類自此以來首次實現環繞月球探測。
1966年12月21日,攜帶有成像系統的月球-13號開始了3.5天的奔月飛行。12月24日,月球-13號成功地在月球表面軟著陸。4分鐘後,著陸艙打開,開始向地球發射無線電信號。
1970年9月12日,在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後,蘇聯在無人探月領域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由質子火箭承載的月球-16號發射成功後不到2個月,蘇聯成功發射了月球17號,首次實現了無人月球漫遊車探月,又一次震驚了世界。
1970年12月2日,蘇聯發射了宇宙382號,實行大範圍的地球軌道機動,據一些西方專家的分析,該飛行試驗與蘇聯的載人登月有關。
其間,蘇聯也多次發射各型探測器,為人類探測深空打下了堅實的數據與寶貴的實踐經驗。
所以,很多網友對比蘇聯的探月進程,便認為中國落後俄羅斯(前蘇聯)47年(2013-1966=47),其實這並不準確。
中國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繞月探測工程、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建培表示:中國現有航天技術與當時的蘇聯不能劃等號,兩者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就拿「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與楊利偉進行對比,加加林只飛了一個小時,並且降落的時候是傘降。而楊利偉飛了一天,是軟著陸,且返回艙已達到「容3個人7天往返」標準。楊利偉落地地點精度也比加加林準確40倍。
讓我們再回到中國登月這個話題上來,日前,據中俄資訊網、俄羅斯連塔網報道:烏克蘭將向中國出售前蘇聯登月艙「Block-E」技術。蘇聯曾計劃使用L3月球飛船將宇航員送往月球表面。它由軌道飛行器和登月艙組成,由超重型火箭N-1從地球上發射。蘇聯L3飛船的設計與美國「阿波羅」號飛船不同。首先,美國的登月艙可容納兩人。而蘇聯飛船只能容納一人。其次,蘇聯飛船的起飛和著陸只用同一個「Block-E",而美國飛船在起飛和著陸階段使用不同的模塊。
▲蘇聯N-1火箭
讓我們再看一下這個「Block-E究竟是什麼」。
▲蘇聯「月球號」(左)
與美國阿波羅號(右)
「Block—E」的主要設計者是南方設計局,製造工作在1965年啟動。在「Block-E」的動力裝置基礎上,南方設計局為歐洲「織女星」輕型火箭製造了發動機。
「Block-E」可以說是L3飛船上最複雜的部分之一,購買其生產技術將為中國節省大量研發類似裝置的成本,並為最終加快載人登月贏得時間。
「Block-E」高1.72米,直徑2.38米,重525公斤。「Block—E」成功通過了地面測試,在L3飛船上的所有三次飛行測試也成功了。到1974年時共製造了約20個「Block—E」。
▲蘇聯L3飛船
所以烏克蘭所提供的蘇聯動力技術無疑會大大加快中國登月進程。同時,雖然不清楚中國究竟要利用」Block-E」上的什麼技術,但獲取這一技術,的確能節省中國工程師多年的開發進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烏國家科學院院士雅羅斯拉夫·亞茨基夫說:「烏克蘭沒有足夠能力獨自開發月球。我們應當與中國、美國或歐洲航天局在國際航天界展開合作」。烏克蘭人表示:曾製造「Block-E」的國家早已不復存在,只需觀察蘇聯工程師的勞動結晶如何在中國人手裡獲得新生。
從「早已不復存在」這句話可以看出:二毛對大毛,看來還是有深深的怨念啊。
除了探月工程,中國在空間站的建設方面,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想當年,中國一直對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抱有期望,"但國際空間站絕對控制權依舊掌握在美國的手裡。美國對中國航天技術的崛起一直深感憂慮並懷有戒心。為了防止航天技術的擴散,美國一直拒絕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
現在好了,預計2020年,中國將建成60噸級的空間站。屆時,美國等國家現有空間站已經超出使用壽命,而新興國家還沒有能力建立宇宙空間站,中國將成為唯一有大型空間站的國家。
到那個時候,可以想像這樣的場景:美國(如果臉皮夠厚的話)請求登上中國空間站,以參與科研合作,然後被中國拒絕,那場景,真乃妙不可言啊......
本文為軍武特約作者供稿
也有些國家,即便買來裝備,也成不了什麼事,例如南亞某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今日福利
推薦閱讀:
※如何使用第二本護照/出行圖例
※二百多年的強盛王朝,面對一個新興小國為何屢戰屢敗?
※李光耀:鐵腕「烹制」小國大教育
※一天之內遭七國斷交,這個中東小國會服軟嗎?
※一小國拋棄中國獨立發展,拋棄中國文字和姓氏,僅存活1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