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母親造福五代的真實故事_吳永麟
本報記者翟蘭蘭 通訊員郭勁據報載,昨天,家住新洲區邾城街常陽小區的李英蘭,將一塊包裹著一層又一層的粗布家訓從抽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來,看了又看。時間拉回到47年前,她嫁到徐家時,奶奶給她的唯一嫁妝就是這塊粗布家訓。近半世紀以來,她珍藏著這塊粗布,彷彿珍藏著奶奶和父母對自己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不識字母親綉「粗布家訓」勵志,五代人出七個教授,這說明什麼呢?筆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在此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一、母親為這個家庭種下了熱愛知識的種子,讓這個家庭盛開教育之花。據悉,上世紀20年代,李英蘭的奶奶嫁到新洲三店李旻村的李家,唯一的兒子出世後,為了激勵兒子努力讀書,便一針一線地綉成了這塊家訓。「奶奶一生不識字,上面的字是她找人描上去後,一針一線綉成的。」李英蘭回憶,奶奶擅長女工,她想好內容後,從村裡找了個識字的人描在布上,「布是奶奶織的,字是奶奶繡的」。在老太太的精心培養下,兒子李悔吾自幼聰穎、飽讀詩書,最終跳出農門,成為全村的第一個知識分子,後來擔任武漢師範學院(今湖北大學)中文系主任,成為我國名噪一時的傑出古代文學專家。這個早已過世的老太太怎麼也不會想到,她用心激勵兒子的一塊粗布竟一直流傳到第五代人手中,成為真正的「傳家之寶」。二、把「知識改變命運」當成一種信仰,熱愛知識的價值觀在這個家庭中代際傳承。據悉,「知識改變命運」,從此成為這個家庭的價值觀。李悔吾後來結婚生子,先後育有5個子女。如今,這5個孩子又各自成家,有的已經當了爺爺奶奶,五代人歷經近百年時間,迄今已經走出七個大學教授,涵蓋文學、物理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在我小時候,外公不管多忙,幾乎每周都會寄來家書『檢閱』我們的學習,從不間斷。」如今已是湖北大學副教授的徐俊武已是受家訓影響的第四代人。憶起外公李悔吾,他說,外公對後輩的要求非常嚴格,很早就跟他們探討人生規劃和學習方向,在他整個中小學期間,甚至會定期通過家書檢驗學習成果,時時加以勉勵,幾十年來從未中斷。三、新兒媳過門要學家訓,讓媳婦成為一位熱愛知識的母親。據悉,學習家訓並不僅僅是本家後代的分內事,嫁過來的媳婦在成為家庭一分子之後,也一樣會受到家訓的熏陶。2014年,李英蘭的小兒子結婚,兒媳自進入徐家第一天起,婆婆就拿出這塊珍貴的家訓,給她講這塊粗麻布的「前世今生」,勉勵她也能像長輩們那樣,努力做事做人,用心培養後代。「長輩們探索出來的治家方略,對我們後代的指導意義很大,這種家風是沉澱在家庭里的魂,是一支血脈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兒媳說,這一課上得有價值,以後有了孩子,也將會用這樣的理念來教育。筆者認為,以「知識改變命運」為家訓,是一種積極正面的家庭教育。「知識改變命運」在這個家庭里,成為一種信仰,成為一種引導家風的航標燈。這其實是一個新版「孟母教子」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的母親是一位卓有遠見,富有智慧的母親。這說明,一個好母親,她的教育理念、價值觀、修養、遠見會正面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好母親,會造就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值得尊敬的好母親,會潛移默化地留下一個好的家風。好母親會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會改變孩子的命運。好母親不只是一種愛,而是一種對前途的信仰,對於改變命運的教育方法。爸爸如何培養女兒愛的能力鄭州開通女性專車是給男性戴綠帽嗎中國「單戀」日本為何沒有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