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心的解讀

【讀書筆記】心的解讀  一、心性者,佛學的核心。  二、佛法即是心法。  三、心之本體-自性本心。  惠能大師說自性  自性的三個特徵  凈空老法師說性德  一則比喻  四、心之作用-識。  五、如何驗取自性本心?  六、關於生命問題的思索  人的生命由身心組合而成。「生命是珍貴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句話是對身而言的。還有一句鮮為人知的話:「生命是無盡的」,這是對心而言。由於我們對自己的「心」,不甚了解,所以就被困在六道輪迴中流浪生死。「心為何物?」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故,下文切莫匆匆看過。  一、心性者,佛學的核心。  佛學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學問與方法。宇宙原本複雜,人生亦原本複雜,複雜即難說難解。雖如此,宇宙的主體是人,人的主體是心,將心的問題解決了,人生的問題,繼而宇宙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說,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佛學的前提,那麼明了心為何物就是佛學的核心了。  先講幾個小故事:  ◎在禪宗的公案中,有一則四祖點化牛頭法融的故事。  法融者,鎮江武進人,十九歲便學通經史。後來讀到《大般若經》,了解真空玄奧,就隱遁到茅山出家去了。後又獨自一人到金陵牛頭山幽棲寺石室中修禪定,相傳有百鳥御花供養他的奇蹟。四祖道信大師走到山裡,法融端坐習禪,旁若無人。四祖就先開口了,問:「你在這裡做什麼?」法融答:「觀心」。當時法融修的是止觀法門,「止於一」,「心一境性」。上座以後,萬事放下,靜靜地聽自己的呼吸。非耳聽,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聽其自然,隨其息而明明了了。當那個能知之心與呼吸完全統一時,即為「心息相依」。這是一種發展注意力以達到非常高的禪定境界的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四祖於是再問:「觀是何人?心為何物?」這一問,將法融問倒了,他答不上來,就馬上起來作禮。後經四祖點化而開悟。  ◎在《楞嚴經》中,佛問能夠憶持十二部大經被稱為多聞第一的堂弟阿難,問他為何出家學佛?阿難答:看見如來相好,故此出家。佛又問:能知色相美妙者,究為何物?阿難毫不思索地回答:因目看見,心生愛好(常人均為如此)。誰知佛進一步追問:「這能看的眼與能愛好的心,究竟在哪裡?」下面阿難的回答,先後講了心在身內、身外、在根里、內外兩在、隨合隨有(思維)、在中間、在無著處等,七處征心(阿難確實聰明,能想出七個地方來),無一是處。最後又說自己這個能夠推導尋思的即是自心。佛當即訶斥:「咄!阿難,此非汝心。」  ◎禪宗二祖神光大師當初到少林達摩大師處求法,在立雪(一個晚上)斷臂(左臂)以後,神光講:「我心未寧,求師給我安心。」達摩大師講:你把心拿出來,我來給你安好。良久,神光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大師講:我已經將你的心安好了。二祖神光忽然省悟,他省悟到了什麼?  二、佛法即是心法。  1、佛法決定是唯心的。  佛法講修行,修行即是修正行為,就是將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行為,實在是太多了。這太多的行為歸納起來分為身、口、意三類。其中起心動念是根本,心正,言行一定正。所以,「修行要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即是根本。中國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學佛是一個轉迷為悟、轉識成智、轉凡為聖、轉苦為樂、轉煩惱為菩提的過程,這個轉字,是從心上轉,「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真的從心上轉過來了,外面的境界也就跟著轉過來了,這就是經上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  所以佛法決定是唯心的。佛教是關於心的教育,佛學是心的學問,佛法是心地法門,佛則是心的覺悟。  2、佛法之唯心,唯的什麼心?  既然佛法是唯心的,那不是唯心主義又是什麼?不然,問題就在這個『心』字上。「心為何物?」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必須搞清楚。  世人對於『心』的認識,只是局限於意識。現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研究很了不起,講『潛意識』,講快樂原則的『本我』、現實原則的『自我』、理想原則的『超我』等等,然而這些還是在意識的範疇之內。  儘管現代哲學討論中有一個中心命題,那就是本體論和現象論。其實,這個命題在古代就有論述。古人認為,世上萬事萬物既有本體,也有作用。「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體。因體起用,由用顯體。」然而,現代哲學對於心,僅僅是從物質與意識的關係這個角度進行分析,講意識是物質的屬性,等等。似乎本體和現象的命題,不適合於對『心』的研究。  佛法中對於心的認識,直截了當。心者,有體有用。體者,自性智慧;用者,心識、神識。  佛法是讓我們去了解心的本體、認識心的本體、覺悟心的本體、證得心的本體,也即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佛法之難,由於不明心有體用故,所以許多經典文獻資料都看了不懂。  例如南北朝時浙江義烏的善慧(傅大士)有一首名偈,「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  又例如永嘉禪師有一首偈,「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以上二首禪詩,剛開始時讀時,簡直感到莫明其妙。  三、心之本體—自性本心。  心者,人人皆有,個個不無。然而,你知道嗎?宇宙人生的秘密竟然就深藏在這個『心』字之中。有古詩曰:「三點如星布,橫鉤似斜月,披毛從此出,作佛也由他。」  人人皆知自己有心,奇怪的是,人人皆不了解自己的心。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講,「百姓日用而不知」。  要探索宇宙人生的奧秘,對心,不可不研究。要對心進行研究,心者有體有用,不可不了解。  心的本體,給它一個標籤,稱之為『性』,又稱『佛性』、『自性本心』。還有許多別稱:實相、法身、本覺、本來(面目)、本真、真如、真心、真我、真佛、自如、自在、自佛、妙覺、妙明、無位真人、……等等等等。有大德進行統計,佛經中的別稱有七十多個。  所謂本體,指的就是性質。性為屬性,質是本質。  究之,世上萬事萬物(萬法)都有其本體。繼而深究,萬法的本體(性質)只有屬性,並無本質。  我們眼前見到的東西,依現代科學中物理世界的量子力學,其對物質的分析,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波動性和顆粒性---顆粒是能量集中的地方---顆粒打破,成許許多多的子。有些子忽然沒有了,有些子忽然生出來。所以,任何物質說到底,只是波動和作用而已。我們見到的物質,只是一種錯覺。萬物的本質都是一個『空』字。  對於屬性,如生薑之性熱、黃連之性寒,水煮的花生、瓜子吃了不上火,而油炸的、炒的花生瓜子吃了會上火。如果將生薑、黃連、花生、瓜子磨成粉末,再也找不到所謂的熱和寒,所以熱和寒的屬性是有,而其本質卻無法找到。  由此可見,萬事萬物皆有其屬性,並無其本質。  佛法中,將萬事萬物的屬性總稱為『法性』。其中,一類是無情的山河大地、礦物、植物,統稱『法性』;另一類是包括動物在內的一切有情眾生,統稱『佛性』。  佛者,覺也!佛是一個覺悟的人。而覺之原因,就在智慧二字。人之所以有智慧能覺悟,就在一個『心』字。所以,一切眾生的屬性均依心而立,都是智慧二字。  稱『自性本心』者,是明確告訴我們,如佛一樣的無上智慧,是自己本有的,根本無須外求,如若外求,求不到。本心者,原本的心,我們原本的心是大智慧,是佛。言下之意,我們現在的心不是原來的大智慧了,是什麼?是常生煩惱,是煩惱習氣的心。正因為如此,就必須修行。如何修?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有講,「弟子自心常生智慧」。這就告訴我們,要在心中將常生煩惱轉過來,成為常生智慧。這也就是佛教中所講的「轉識成智」。  1、惠能大師說自性。  對於自性本心,佛教中有「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之說。中國歷史上有誰成功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大師悟了以後對五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個『何期』是對自性本心的真實描述。所以,這五個『何期』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2、自性的三個特徵。  對於自性本心,我們還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  ①心體。我們的心體是無跡無相的存在。它看不見、摸不著、抓不住、拿不出、無蹤跡、找不到,是一種空寂的狀態,一種空相。雖為空相,卻不是空無所有,因為有作用存在,通過現前的一念而顯現(由用見體)。所以,我們當前的這一念之心,它的本體,也就是自性本心,與諸佛相同,沒有絲毫的差別。雖如是,諸佛是常悟不迷、背塵合覺、清凈無染;我們是常迷不悟、背覺合塵、染污不堪。  特別指出,自性本心,是一種寂和照的狀態。寂是空寂、清凈,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講五個何期中的第一個,「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你的心入不了空寂狀態,不清凈,就不能照,自性智慧也就不能現前。  打開宇宙人生奧秘之門的鑰匙就是清凈心!  ②心量。我們現前的一念之心,其心量是廣大無邊,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之一,一切眾生的心性都同佛一樣,都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遍一切處。無量壽,遍一切時。這是什麼境界?是超時空的存在。是故生命的起源不可窮盡,是無始的。無始,既沒有開始,也永遠沒有結束。換句話說,一切眾生的生命沒有生滅,只有升降。沒有生滅者,六祖惠能大師所講五個何期中的第二個,「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只有升降者,身相隨心的善惡程度而有升降,或得人身、天人身,或得畜生、餓鬼身。  不可思議之二,佛在經上有講:「心包太虛,量同沙界」。對於太虛,經中講到,在太虛里有不可說的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種,中央有一個世界種名叫普照十方熾然光明。這個世界種有二十層世界,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以及十萬億佛土外的極樂世界同在十三層。一個世界種已經這樣大了,何況有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種!在佛學中,宏觀宇宙之大,不可思議。這許許多多的世界種只是在太虛里,而太虛又在我們一念之心的心量里。是故,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真的是不可思議。  有人對佛教中往生西方極樂凈土有疑慮:西方凈土在十萬億佛土外,按光年計算,不知道要有多少,怎麼去得了?佛法告訴我們,一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前接引,所以能去;二是西方凈土不出心外。所以古大德有一個四料簡,「生則者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以事言,有去往生之事。以心性之理言,西方凈土不出心外,故言不去不生。  雖然我們的心量原本是盡虛空遍法界,廣大無邊、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卻把它用小了,以至於兩人相處都不能相容。  所以,佛法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轉變觀念、將自己的心量不斷擴大的過程。  ③心具。我們現前的一念之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者:佛、菩薩、緣覺、聲聞、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所謂「心佛則佛,心魔則魔」。佛以及其他九法界的眾生,都是由心而成,都是心的變現。  就以我們這一生為人而言之,我們的心有本性,也有習性。本性現前,就是善道、聖道。習性現前,就入惡道。發心求生西方凈土、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此時就是人中之佛;廣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般若),是人中之菩薩;依「空、苦、無常、無我」而修禪定者,是人中之羅漢;修十善是人中之天人;能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方為人中之人;好鬥者,人中之阿修羅;昏沉愚昧,與畜生道相應;好貪者,人中之餓鬼;正當發脾氣嗔恨之時,已是地獄眾生。  心者,即是念頭。我人的念頭是多變不停的狀態。多變,時善時惡、時佛時魔、時人時畜生、時天人時地獄。當我們失去理智時,醜陋不堪。  理智是什麼?就是能夠將自己的念頭控制在一個善的境界或一個清凈的境界、一個符合自己本有性德的境界。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3、凈空老法師說性德。  當今社會,凈空老法師講經的影音、書刊被大量流通,佛教是教育的觀點被更多的人接受,學佛念佛的人群遍及城鄉。  學佛念佛,自然少不了佛像、念佛機等法物。在眾多阿彌陀佛的佛像上,兩邊被印上如對聯般的二十個字。右邊是: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左邊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二十個字是凈空老法師的心法,右邊是性德,左邊是修德。  性德者,是自性中原本就有的德能。人者,仁也。這個仁字,表現在天生就有「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的品質,也就是《三字經》中的開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然而,人在以後長大過程中,習性(習氣)跟著漸長,淹沒了本性。所以,人的這一生,論其心,不善的多,惡道的多。《地藏經》中有講,「閻浮堤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如此現狀,所感得的人生,必然的是苦多樂少。  修德者,修而得(德)也。祖師大德有講,「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左邊的十個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針對習氣的一劑良藥。我們要想離苦得樂,要使自己有一個美滿幸福的人生,就應該從自己的心上開始轉變自己。要努力克服習性,回歸本性,讓自性中本具的聖道、善道的種子發芽成長、開花結果。  4、一則比喻。  佛法中,對於心的本體—自性智慧—佛性,是最最難講、難懂、難理解的。它非物質、非精神,物質與精神卻由此而生(是宇宙人生的本源)。非物質,你無法找到它;非精神,你怎麼想也想不出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它只在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種種煩惱以後,自然現前。所以,《楞嚴經》中有講:「但除凡情,別無聖解」。  比喻是幫助理解的很好方法。  有大德以磁性為喻,磁性是什麼?你拿不出來,因為『磁』是一種無相的存在。我們是如何去認識它的呢?它有吸鐵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吸鐵的現象,確確實實地知道磁性決定是有。這就是古人講的「因體起用,由用顯體」。  再進一步講,一塊普通的鐵,似乎沒有磁性,究其原因,原來它內里的電子排列呈無序狀態。只要改變這種狀態,使之有序化,這塊普普通通的頑鐵也就成了磁鐵。  是故,我們凡夫眾生的心,只要改變混亂無序的狀態,使之有序清凈,本性中的智慧之光也就現前,凡夫也將成為一名智者、覺者。  佛在《大方等如來藏經》中講:「如是善男子,我從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慾恚疑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當我們真的理解了以上的比喻,這一段佛經也就容易理解。當然,僅僅理解是不夠的,要通過修行,修清凈心,從而實證自性智慧(讓自己本有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現前)。  四、心之作用--識。  有體必有用,心在作用的狀態下,給它另一個標籤,稱之為『識』,也稱『心識』、『神識』。按功能而言之,共有八種。前五識為眼耳鼻舌身,第六識為意識(意識僅僅是心的八種功用之一),還有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唯人,八識齊全。  「唯人,八識齊全」這一句話很重要。人之所以被稱為萬物之靈,就在於人有意識,能思惟,明事理,知進退,可以理智從事。  通常,在六道輪迴中的其他眾生,只有在得到人身以後才能夠通過修行脫離輪迴之苦。唯獨念佛法門,一切眾生都可以直接往生西方凈土,這正顯念佛法門的無比殊勝。(所以,對亡靈超度,一般最多只能將其超度到天道,仍在三界之內六道之中。而中峰三時繫念法會,有望直接超度到西方凈土而永脫輪迴之苦。)  『識』是什麼?識就是識別。在識別時,如果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佛菩薩的境界。所以祖師大德講,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再放下分別就是菩薩,再將妄想放下就是佛。  我等之所以是凡夫一個,就在於每當用心之時,有妄想分別執著。尤其對於一個『我』字,非常執著,於是就產生如凈空老法師所講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痴慢」,一切煩惱也就由此而生,一切痛苦也就由此而受。  再來看心的作用,心的作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動相,心動成意。  另一種是靜相。祖師大德在對自性本心的描述中經常有講『空寂』和『如如不動』。然而,倘若我們因此而將心置於空,置於不動的狀態,能不能見性?不能。為什麼?因為將心置於靜相,也是作用,並非本體。所以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將自己處於百物不思的狀態,如同草木瓦石一般,也是錯。如此靜坐,對健康可能有好處。對於明心見性而言,是盲修瞎煉!  在《了凡四訓》里,袁了凡先生到南京棲霞山訪問雲谷禪師,禪師平常不管誰去訪問,一句話都不說,丟一個蒲團叫你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袁了凡去參訪,與禪師對坐了三天三夜。之後,雲谷禪師問了,「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了凡先生回答說自己的命運被孔老先生算定,二十年沒有絲毫差誤,「榮辱死生皆有定數」,心想什麼也是枉然,因此把心定下來了。禪師聽了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一個豪傑,「原來只是凡夫」。  能夠連續坐三天三夜,這中間又不起一個妄念,現代社會有誰能夠做到?  了凡先生做到了,智慧開了沒有?沒有,「原來只是凡夫」!  對於自性智慧而言,動也錯、靜也錯,那如何才是對?佛就告訴我們「般若」兩個字。何為般若?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智慧。但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專門針對自性本心而言的,是一種通達於自性本心的智慧。  正當我們或處於動相之時,或處於靜相之際,追究一下,那個知道自己處於動相的是誰?那個知道自己處於靜相的又是誰?直至有那麼一天,恍然大悟,原來因體起用、由用顯體。這才對於經上所講,於相離相,於境離境,動靜兩相,瞭然不生,等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雖然我們不能夠將心離開動靜兩相(於相),但是我們可以於此覺悟到自性本心(離相)。由此可見,對於佛法,我們還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佛法是讓我們透過心的作用去覺悟自性本心的方法。  試以「塵覺示意圖」說明:  自性本心心的作用外在事物  ←————————→  本覺(背塵合覺)心意識(背覺合塵)六塵  五、如何驗取自性本心?  就心的本體而言,它不能離開作用而單獨存在。離開作用另覓本體,根本不可能。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通過心的作用(或動相、或靜相)來驗取自性本心。  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之前,在南天竺尚未出發,派弟子波羅提去見異見王。這位異見王是祖師的侄子,而且破佛。波羅提去了以後:  王問:何者是佛?波羅提:見性是佛。  師見性否?我見佛性。  性在何處?性在作用。  是何作用,我今不見?今現作用,王自不見。  於我有否?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  若當用時,如何出現?  波羅提以頌答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即見,在耳必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奔運。偏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異見王聞之,即悟其說,悔謝前非,並從波羅提尊者求聞法要,凡三月奉其討論。  以上波羅提尊者所答,非常明確:心有體用,因體起用,由用顯體。倘若不用,體亦難見。但是正當用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雖如此,還得通過心的作用來認識心的本體。  觀世音菩薩當初在海邊修禪定,潮來,聽到了聲音,潮去,一片寂靜。海潮聲有來有去、有生有滅。聲來了,我知道;聲去了,我也知道。這個知道聲音來去的我一直在那裡,並無來去,並無生滅,他是誰?  推而廣之,眼能見色,色有變化,那個知明知暗知變化的我並無變化,他是誰?  鼻能聞香臭,香也知,臭也知,那個知香知臭知變化的我並無變化,他是誰?  舌能辨味,那個知道甜酸苦辣的我,他是誰?  身能觸知冷暖痛癢,那個知道冷暖痛癢變化的我並無變化,他是誰?  我們打坐,雜念來了能知道,雜念沒有了也能知道,念頭有來有去,知道念頭來去的我始終沒有來去、沒有生滅,一直定在那裡沒有動,他是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六根透光處驗取自性本心。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分別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對)有生滅、有來去、有變化,時而動相,時而靜相。我們不能離此而存在(於境、於相),但是那個能夠知道生滅、來去、動靜變化的我並沒有生滅、來去、變化(離境離相),他始終清清凈凈的定在那裡,他是誰?  六、關於生命問題的思索。  1、心是生命的活力。  生命是活的,死了,一期生命也就宣告結束。生命包括身心兩個方面,生命的活力源於心。離開了心,眼不能見、耳不能聞、鼻不能嗅、舌不能味、手不能持、足不能行,身體只是一具死屍。  生命兩字,是現代名詞,古人稱之為性命,並有『盡性了命』之說。性是心的本體,不生不滅,是清凈之心、至善之心。命是對身而言的,有吉有凶,有生有死。『盡性』,當一個人心善至極,清凈至極,就可以了斷生死。『了命』指的就是了斷生死。  綜合起來說,生命因有性而無生滅,因有命而有變化。所以,一切生命都是無生滅有變化的存在。有變化,就有吉凶禍福,就有喜哀苦樂,就有不同的生命形態。  在歷史的長河中,以性而言,是同一個演員;以命而言,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想要扮演一個好角色而不是丑角,那就必須努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2、心是智慧的能力。  心是生命的活力,同時,心又是智慧的能力。這種能力之強大,無量無邊,不可說盡。其實,人生在世,對於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能力、無盡的活力,誰不罕之?豈知,這些乃是自家本有,不用慕他。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將自己的本有開發出來!  依佛教誨,障礙自性智慧的是妄想分別執著,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就在放下二字。心上將執著放下,得一切智;再將分別放下,得道種智;再將妄想放下,得一切道種智。  3、切莫錯用其心。  ○隨緣不攀緣。  人不能無心,對於心的作用,佛只是講我們世人將其用錯了。錯在什麼地方?錯在用之於攀緣。我們是「見境生心,心隨境遷,境上生境,化衍無窮」。其結果,心被物轉,心被境轉,無法自主自在。  如何才是隨緣?凈空老法師的墨寶寫道:「處逆境隨惡緣無嗔恚業障盡消,隨順境處善緣無貪痴福慧全現,心凈生慧,行善生福,純凈純善可矣。」  行善也要體現一個『隨』字,老法師在講經中特意指出了「好人好事」,意思是好人者喜歡多事,『好事』是多事的意思,這是攀緣,不是隨緣。攀緣行善,有福德而無功德。功德是什麼?是清凈心,是在任何境緣中,無嗔恚無貪痴,其心清凈不變。所以,行善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既有福德,更有功德。應知,唯功德才是了生死的資糧。  有人在行善之後,其心念念不忘,甚至喜歡對人宣說。對人說者,說一次,福德就用掉一次,說二次就用二次,直至將福德消盡無剩,再過則反欠。多麼可惜!  德要積,不要用。積則越積越多,用則越用越少。  ○放下自我除煩惱。  人,因有身體則有頭腦,因有頭腦則有思想,因有思想則有自我。自我是頭腦的一個影子,趕不走滅不盡,非常頑固。豈不知,心中一個『我』字,恰恰是煩惱的根由,惡業的起因。是故,老子在《道德經》中有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現代社會,張揚自我,最終是將自己與煩惱痛苦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人的生命,由於有一個『我』字而患得患失,招來了負面的心情,破壞了身心的安寧。  依凈空老法師開示中講的經驗,一下子全部放下我們做不到,那可以一點一點的去做。可以先從學布施開始,先外後內,印經、放生、施藥、做義工……等等,行之久久,定有收穫。  試著忘掉自己。凡起心動念,先不想自己,想別人,想整體(集體)。如此久久,於無意中,是在將『我』字逐步放下。  試著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離自心,功夫純熟,一個『我』字在心中就無處歇腳。  ○生命需要理智。  人生不理智的言行會經常發生。其中最為普遍的是,只顧眼前不顧將來,只顧局部不顧整體,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只顧享樂不顧樂極生悲。任何不理智的行為,終將自受禍害。  人屬於有情眾生,自然就有親情、愛情、友情、感情等等,總之一個『情』字在所難免。  豈不知,正是一個『情字』,往往會使人失去理智而沉淪墮落。  《楞嚴經》中講,生命的形態有一個「想升情墮」的規律: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凈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凈土,隨願往生。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游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純情即沈,入阿鼻獄。  以上經文中的『想』字,可以釋為『理智』。也就是說,人不能停留在感情層面,而是要上升到理智層面。我們想想,人的一生,由於不夠理智而做了多少愚蠢的事情。  對生命而言,最為至關緊要的是,如果不能超越一個『情』字,就不能出離三界六道,就還得輪迴。念佛求生西方凈土者,在臨命終時,如果對老伴、子女(此為命終二大關)稍有放心不下,就不能往生。必須要用理智將一切放下,才能成功。  凈空老法師在《認識佛教》中講到中國的四大菩薩,要學習地藏菩薩的『孝』。將『孝』發揚光大至一切眾生,就是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孝和慈不能感情用事,要依止於理智,這就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將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違背,就是普賢菩薩。  佛法修行,完全是理智行事。佛法將情將愛,升華成慈(給喜)和悲(拔苦)。  4、《心經》,生命質量的保障。  現代社會,提出了『生活質量』這個名詞。其內容包括了物質方面的方便舒適、身體方面的健康體質、心理情緒方面的愉悅快樂。  其實,生命也存在一個質量問題。如果說生活質量是對這一生而言的,那麼生命質量是對多生多世而言的。  上面講了,一切生命因有性而無生滅,因有命而有變化。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佛法中講是無量劫以來),是同一個演員,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生命形態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有的高尚,有的醜陋。從丑角到高尚,就是生命質量的提升。這種提升,靠一個『善』字。從凡夫眾生的角色到入聖賢之流,從而出離六道輪迴,更是生命質量的提升,這種提升,靠『清凈』二字。  《心經》的經文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經》告訴我們,我們之所以有一切苦厄,就在於心有掛礙,有恐怖,有顛倒夢想。總而言之,心清凈不了。是故,要用觀照功夫,讓心清凈,讓自性智慧現前,這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生命質量的最高。  5、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切生命的歸宿。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清凈心。清凈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而不雜。什麼叫有而不雜?從一從止。從一,一念單提,是有。從止,萬緣放下,就不雜、不亂。我們做功課時,要一念單提、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一念單提,這才能得清凈心。  佛法中凈土宗的念佛法門,一者,一句佛號。萬緣放下念佛號,專註於一句佛號中,萬緣自然就被放下。  從一從止,這是個什麼字?一個『正』字。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聯起來:般若波羅蜜多--清凈心--正覺。  有一個比喻講,無始劫來一切眾生的屬性都是金子。不是純金,是含有雜質的金子。一定要經過提煉,將礦石中的雜質去盡,才成為24K的金子。經過提煉以後的金子,會不會退轉成原來含有雜質的金礦?不會,永遠不會。  學佛就是要將自己心中的雜質去盡。  在這個世界將礦中雜質去盡,難!佛告訴我們,可以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在那裡任何金礦一定能夠提煉成24K的純金。如何移民到西方凈土?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心求生西方凈土就能夠實現。  生命的最高目標,最終歸宿是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凈空老法師講了,佛法八萬四千門,都能成就正覺,但是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一定要修念佛法門。  由此可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即是一切生命的真正歸宿。
推薦閱讀:

歷術寶典《歷術甲子篇》解讀
莫礪鋒教授《唐宋詩詞的現代解讀》的講座
深刻解讀《道德經》——什麼是道?
八字命理奇書《子平真詮》解讀釋義
用象形文字打開易經解讀的桎梏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