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筆注華夏-酈道元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太和中,為尚書主客郎。累遷治書侍御史、輔國將軍、東荊州刺史,免。起為河南尹。孝明時,除安南將軍、御史中尉。孝昌三年,出為關右大使,至陰盤驛亭,為蕭寶夤所害。有《水經注》四十卷。1 人物簡介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魏孝文帝延興二年壬子(472年)生於涿州酈亭(今河北省涿州市道元村),酈范的長子,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九十八世。少年時期,因父親酈范擔任青州刺史,跟隨父母居住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父親去世後,酈道元繼承爵位,被封為永寧伯,擔任太傅掾。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王朝遷都洛陽,酈道元擔任尚書郎。十八年(494年),跟隨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執法清正,被提拔為治書侍御史。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酈道元擔任冀州鎮(今河北省冀州市)東府長史,採取嚴厲手段,打擊邪惡勢力。為政嚴酷,奸匪盜賊聞風喪膽,紛紛逃往他鄉,冀州境內大治。正始元年(504年),酈道元調任穎川(今河南省許昌市)太守。永平元年(508年),又調任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上表請求在當地建立學府,教化鄉民。蠻人服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二年(513年),升任輔國將軍、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其後,蠻人向朝廷訴訟酈道元為官嚴厲,朝廷召酈道元返回洛陽。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酈道元擔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陽。其後,奉詔前往北方各鎮,整編相關的官吏,籌備軍糧,作好防守邊關的必要準備。孝昌元年(525年),徐州刺史元法僧背叛北魏,投降南梁。酈道元奉詔率軍征討,全軍在渦陽(今安徽省渦陽縣)奮勇拼殺,多有斬獲。返回京城後,升任御史中尉。皇親元微誣陷叔父元淵,酈道元力陳事實真相,元淵得以昭雪;元微因此嫉恨酈道元。皇族元悅之親信丘念仗勢操縱州官選用大權,酈道元密訪其行蹤,將其捕獲入獄。元悅請皇太后胡仙真說情,酈道元堅決依法處死丘念,並以此彈劾元悅。元悅從此懷恨在心。孝昌三年丁未十月(527年11月),南齊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蕭寶夤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發動叛亂,元微、元悅使出借刀殺人之計,竭力慫恿胡太后任命酈道元為關右大使,去監視蕭寶夤。蕭寶夤得知情況,立即發兵包圍酈道元。賊兵攻入陰盤驛亭,酈道元怒目罵賊,被叛賊殺害,終年五十六歲;其弟酈道峻、酈道博,長子酈伯友、次子酈仲友,都被叛賊殺害。蕭寶夤下令收殮酈道元,殯於長安城東。武泰元年(528年)春,魏軍收復長安,酈道元還葬洛陽,被朝廷追封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三子酈孝友承襲爵位。酈道元生五子:酈伯友、酈仲友、酈孝友、酈繼方、酈紹方。目前全國各地的酈姓族人,都是酈道元的四子酈繼方一支延續的後代。附酈紹至酈道元的世系傳承:95、紹(濮陽太守)→ 96、嵩(天水太守)→ 97、范(北魏重臣)→ 98、道元(北魏忠臣、地理學家)→ 99、繼方2 生平經歷酈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立志要為西漢後期桑欽編寫的地理書籍《水經》作注。他引用的文獻多達480種,其中屬於地理類的就有109種。經過多年辛苦,終於寫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經注》。作為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的序言中對前代的著名地理著作進行了許多點評。秦朝以前,我國已有許多地理類書籍,但當時國家不統一,生產力水平不發達,人們對地理的概念還比較模糊,這些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虛構,如《山海經》、《穆天子傳》、《禹貢》等。酈道元堅決反對「虛構地理學」,他在《水經注》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法,那就是重視野外考察的重要性。《水經注》一書中記載了酈道元在野外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成果,這表明他為了獲得真實的地理信息,到過許多地方考察,足跡踏遍長城以南、秦嶺以東的中原大地,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地理資料。《水經》記錄河流137條,而《水經注》則記錄河流1252條。《水經》只有1.5萬字,而《水經注》竟達30萬字!酈道元在實地調查中原地形的同時,又廣泛搜求南方的地理著作,進行對比研究,得出自己的結論。例如江南會稽郡的諸暨縣,有五泄瀑布,景色壯麗,向來不為世人所知。酈道元在《水經注》裡面首次記載了五泄飛瀑壯觀的氣勢:「浙江又東,合浦陽江,江水導源烏傷縣,東經諸暨縣,與泄溪合。溪廣數丈,中道有兩高山夾溪,造雲壁立,凡有五泄:下泄懸三十餘丈,廣十丈;中三泄不可得至,登他山遠望,乃得見之,懸百餘丈,水勢高急,聲震林外;上泄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垂。此是瀑布,土人號為泄也。」從此,世人方知五泄的山水景觀。在漫長的中世紀,西方世界正處在基督教會統治的黑暗時代,全歐洲在地理學界都找不出一位傑出的學者。東方的酈道元留下了不朽的地理巨著《水經注》四十卷,不僅開創了我國古代「寫實地理學」的歷史,而且在世界地理學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不愧為中世紀最偉大的世界級地理學家。3 相關資料皇帝詔曰:王化之成,興於文教;民俗之厚,繫於郡守。欲其上答天心、下安民命,詎能多得?魯陽郡地僻山隅,俗染剽悍,火種刀耕,人鮮知學。爾道元先任冀州刺史,化行政浹,盜息民安;今守魯陽,特建黌序,闡揚聖教,釋金革而誦弦歌,家詩書而戶禮樂。克副朕命,用嘉爾功,爰晉爵三品,封安定縣男,加祿五千石,咨爾久任,以厲官箴,尚其懋哉!3.1 《北史·酈道元傳》酈道元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僕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於勁,順皇后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詣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御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准古城邑。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孝昌初,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台尚書,節度諸軍,依僕射李平故事。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後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卧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后,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時雍州刺史蕭寶夤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夤慮道元圖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亭在岡下,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餘丈不得水。水儘力屈,賊遂逾牆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道元瞋目叱賊,厲聲而死。寶夤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子孝友襲。3.2 《水經注》節選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其峽蓋自昔禹鑿以通江,郭景純所謂巴東之峽,夏後疏鑿者也。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江水又東,逕流頭灘。其水並峻急奔暴,魚鱉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灘頭白勃堅相持,倏忽淪沒別無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江水又東,逕宜昌縣北,縣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東,逕狼尾灘,而歷人灘。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3.3 《水經注》的地位酈道元第一部完整記錄華夏河流山川地貌的書,名為《水經注》。這部在歷史上被稱為「聖經賢傳」、「宇宙未有之奇書」的作者酈道元(約470—527),是北魏後期范陽郡涿州人,涿州城南的道元村有酈道元故居。《水經注》使其作者酈道元成為山水遊記文學的鼻祖。唐宋詩人陸龜蒙、蘇東坡都有閱讀《水經注》的嗜好。清初學者張岱說:「古人記山水,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則袁中郎。」稱酈道元是山水遊記文學的巨擘,世人所公認。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述了全國1252條河流及其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建制沿革、歷史事件及民間傳說,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古今中外對《水經注》的研究形成了專門的學問——酈學。原德國柏林大學校長、國際地理學會會長李希霍芬(1833—1905)稱酈道元《水經注》是「世界地理學的先導」;東南亞學者認為酈道元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地理學家」。正如毛澤東所說:「《水經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4 後人評價4.1 後魏名賢贊·善長公文章博洽,為儒者宗。水經有注,禹貢同功。考據天官,經緯融通。魯陽安定,勛奇績雄。流輝史乘,俎豆攸崇。4.2 現代評價酈道元生活在南北朝時期,北方為北魏、北齊、北周政權,南方先後為劉宋、南齊、南梁、南陳政權。酈道元雖然只是活動在北魏統治的地區之內,但他的著作並沒有受政權和地域的限制,他的視野遠遠地超出了北魏政權統治的範圍,反映了他盼望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心情。在《水經注》中,酈道元所記述的內容包括了全國各地的地理情況,還記述了一些國外的地理情況,其涉及地域東北至朝鮮的壩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頭河 (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蘇聯鹹海),北到流沙 (今蒙古沙漠)。可以說,《水經注》是北魏以前中國及其周圍地區的地理學的總結。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突破了《水經》只記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為綱,詳細地記述了河流流經區域的地理情況,包括山脈、土地、物產、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興衰、水利工程、歷史遺迹等古今情況,並且具有明確的地理方位和距離的觀念。像這樣寫作嚴謹、內容豐富的地理著作,在當時的中國,以至世界上都是無與倫比的。從《水經注》中我們可以看到,酈道元以其飽滿的筆觸,為我們展現了一千四百年前中國的地理面貌,使人們讀後可以對各地的地理狀態及其歷史變遷有較清晰的了解。例如從關於北京地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歷史遺迹、河流以及湖泊的分布等,還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區人們早期進行的一些大規模改變自然環境的活動,像攔河堰的修築、天然河流的導引和人工渠道的開鑿等。這是我們現在所能得到的關於北京地區最早的地理資料,也是我們研究北京地區歷史地理變遷的一個重要地點。這些資料對於我們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水經注》中的內容,除酈道元親身考察所得到的資料外,還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其中引用前人的著作達437種之多,還有不少兩漢、曹魏時代的碑刻材料。這些書籍和碑刻,後來在歷史的變遷中大都已經散佚了,幸而有酈道元的引用轉錄,才尚存一斑,使我們能夠知道這些書籍和碑刻的部分內容。這又是我們研究我國文明發展歷史的極其寶貴的資料。酈道元對地理學的貢獻和歷史功績,是值得人們尊崇的。因此,酈道元被後人尊為中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家,是當之無愧的。5 著作歷程酈道元酈道元在給《水經》作注過程中,十分注重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同時還博覽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確詳細的地圖。據統計,酈道元寫《水經注》一共參閱了四百三十七種書籍。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酈道元終於完成了他的《水經注》這一名著。《水經注》共四十卷(原書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經後人改編而成的),三十多萬字,是當時一部空前的地理學巨著。它名義上是注釋《水經》,實際上是在《水經》基礎上的再創作。全書記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迹、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條,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內容比《水經》原著要豐富得多。是我國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6 歷史詳解酈道元酈道元(約470—527),少年時代就喜愛遊覽。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遊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迹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準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注。為了寫《水經注》,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酈道元,字善長,我國古代的地理學家,散文家,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御史。彪為僕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刺史於勁,順皇后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酈道元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御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准古城邑。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 孝昌初,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台尚書,節度諸軍,依僕射李平故事。梁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後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卧起。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后,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時雍州刺史蕭寶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慮道元圖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亭在岡上,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餘丈不得水。水儘力屈,賊遂逾牆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賊,厲聲而死。寶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7 其他著作著作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傳。
推薦閱讀:

張正明:勾勒楚國從蠻夷到華夏之路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先進太廟,再展國禮!漢服&雅樂再寫華夏!!
華夏書劍樓達摩易筋經
華夏之七夕

TAG: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