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唄意義
梵唄是佛門中讚詠歌頌佛德的音聲。「梵」乃古印度語「梵展摩」之略,意為清淨;「唄」則為古印度語「唄匿」之略,意為贊頌或歌詠。梵唄有別於世間歌曲,如《長阿含經》中記載,音聲具足五種清淨,乃名梵音: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三、其音清徹。四、其音深滿。五、周遍遠聞。微妙清淨的梵音是從清淨心、慈悲心中所流露,所以其聲和雅、正直、清澈深滿、周遍遠聞。
「梵唄」是以微妙音聲歌頌於佛德,讚歎三寶的音調。學習及演唱梵唄即有功德,亦是一種修行途徑。梵唄主要應用於「修行法事」、「紀念法事」和「普濟法事」。「梵唄」的演唱速度極慢,一般為每分鐘25至30拍,曲調平緩抒徐圓潤,腔多字少,兼有莊嚴肅穆與清暢哀雅的氣氛。
中國佛教音樂通稱「中國梵樂」,包括:梵音、唱導、俗講、變文、讚偈、佛曲等,凡一切法事活動中之唸唱頌讚與器樂演奏,以及節期法會中為隨順民間習俗擴大宣法效果而編創之種種演唱藝術,籍以引導眾生信仰佛法諸般音樂活動階屬之。歷史上統稱為「梵唄」。廣義而言,從一心至誠的唱頌到歡喜虔敬的伎樂供養,皆屬梵唄的範疇。
《鳩摩羅什傳》:天竺國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八弦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讚德,見佛之儀,以歌讚為貴,經中偈讚階其式。「梵唄」亦有止斷外緣,莊嚴法事之作用,因此任何法事都必唱「梵唄」。
梵唄利人天
殊勝的梵唄又名「音聲佛事」,能夠感通萬物、利益人天,和世間上的絲竹、靡靡之音,大相逕庭。所以梵唄之聲,無論是誦者、聞者皆能獲大利益。
《南海寄歸內法傳》載:清淨的梵唄,能獲六種殊勝功德:(1)能知佛德深遠 (2)體制文之次第 (3)令舌根清淨 (4)得胸臟開通 (5)處眾不惶(6)長命無病
《十誦律》云:如聽梵唄,其利有五:一者身體不疲,二者不忘所憶,三者心不懈怠,四者音聲不壞,五者諸天歡喜。 相傳昔時有僧諷誦《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天上的天神聞聲,長跪合掌恭敬諦聽,直待咒文誦完始起身離去。
《百緣經》中記載:在佛世時,舍衛城的人民見佛威儀寂靜、百福相好,心大歡喜即作伎樂供養佛陀,發願而去。佛陀微笑的告訴阿難:「這些人由於作諸伎樂供養佛陀的功德,在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間往返受樂。」
因此,虔誠的唱誦諷詠,不僅清淨舌根、清淨口業,專注讚佛的恭敬心,更能令意業清淨、乃至一念相應頓捐凡情,所以清朝玉琳國師勉勵後學早晚課誦宜當恭敬慎重:「凡在報恩者,切莫以課誦出坡為虛應故事。須知無不是佛祖秘密法門,無不是佛祖之總持門,無不是佛祖之不傳心要,無不是佛祖之自利利人捷徑!」
梵唄比丘
《法華經》云:「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賢愚經》記載:一次,波斯匿王率領百萬軍隊行經祇洹精舍時,耳際忽傳來一比丘陣陣悠揚悅耳的梵唄聲,頓時百萬軍眾象馬皆為梵音所攝,猶如入定般,駐足諦聽,不肯前進。直至梵音止,百萬軍隊才如夢初醒。波斯匿王即入精舍問佛因緣,佛告波斯匿王,此梵唄比丘,前世曾持鈴供養懸於迦葉佛塔,並發願來世得能見佛,度脫生死,得好音聲,令一切眾生莫不樂聞。以此因緣,故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得銅鈴般的殊妙音聲,復證阿羅漢果。
由此可知,梵唄意義深遠,功德更是不可思議!
梵唄起源
後漢明帝名莊乃光武帝第四子夜夢金人或日西方之神日佛因遣使者蔡愔等人往天竺取經。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隨使者東來傳播佛法譯經。白馬東來首建寺院同時開啟了梵唄音樂在華流傳之間。(永平十八年洛陽白馬寺創建)
魏文帝黃初六年,陳思王曹植遊於山東漁山時,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深有體會乃摹其音節寫其「梵唄」,撰文制音,傳為後式《法苑珠林,贊唄第三十四》
高僧支謙,深諳音律,於獻帝末年至吳譯經數卷,曾就《無量壽經》、《中本起經》率先創作了《贊菩薩連句梵唄》三契。
隋書音樂誌:「西涼者,起於聰氏之末,呂光及沮渠蒙遜,佔據河西涼州時,變西域龜茲聲為之,就秦漢伎常與清商樂融合演出,其歌曲有永世樂,解曲有萬世年,舞曲有於闐佛曲」。
龜茲高僧鳩摩羅什隨呂光至漢地後,大肆翻譯佛經,並且推廣了其所作十首佛曲,因此眾生愜服,莫不欣賞。
繼曹植之後,南齊武帝永明七年,竟凌文宣王簫子良大集善沙門於京邸,創經唄新聲。
梁武帝蕭衍棄道皈佛,親創佛曲,且正式引佛曲入宮,據隋書者音樂志載:「帝(蕭衍)既篤敬佛法,又制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
梁武帝在中國首創「無遮大會」、「孟蘭盆會」等佛教節日,並以童子歌詠「梵唄」,號為「法樂童子伎」。
法會
新春千佛法會 彌陀佛七
平安燈法會 萬緣法會
供佛齋天 水陸法會
信待大會 報恩會
大悲懺法會 皈 依
觀音法會 剃 度
浴佛法會 傳戒:三壇大戒
孟蘭盆法會 短期出家
供僧法會 八關齋戒
藥師法會 在家五戒菩薩戒
佛事常用經懺類書
佛說阿彌陀經 金光明懺齋天科儀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般若心經 大乘金剛寶懺
普門品 慈悲三昧水懺
水陸儀規會本4冊 慈悲藥師寶懺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供佛齋天科儀
藥師經 梁皇寶懺十卷
大悲懺儀合節 中峰三時繫念
推薦閱讀:
※22,七殺現各柱之意義
※更年期激素六項的意義和檢測方法
※讀者稿件 | 死亡與意義
※【《活著》里福貴最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皈依三寶的意義《二》什麼是歸依三寶
TAG: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