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鄞縣天童寺 恩威文化網

鄞縣天童寺——禪宗名剎天童寺位於浙江寧波市東20公里的鄞縣東鄉太白山麓,是中外馳名的遊覽勝地,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從太白山下進入天童寺,首先看到的是小白嶺上五佛鎮蟒塔。相傳為唐建。塔七層,高約30米,六角玲瓏,十分古樸挺拔。至今塔前有許多圓形石頭,外白內黑,傳說是巨蟒所食饅頭的化石,當地人稱之為「石饅頭」。從小白嶺到寺前,道路兩旁古木參天,蒼松成屏,翠蓋蔽空,延綿十餘里,這就是天童寺十景之一——深徑回松,又稱「萬松關」。在這深幽松徑中,有一片翠綠的竹林,山風吹過,秀竹婆娑,正是「滿山筍老都成竹,一路花香半是茶。」這就是天童寺十景之一的「風崗修竹」。再往前行,就到了「清關橋」。清關橋下,溪水潺潺。如雨後觀之,溪水從橋上直瀉而下,如素練倒掛,「不知多少游山客,認作匡廬瀑布看。」這就是十景中的「清關噴雪。」過松徑,穿竹林,跨關橋,眼界豁然開闊,「煙波淡盪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的天童寺就呈現在眼前了。天童寺創建於晉朝,距今已有近一千七百年的歷史。據記載,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僧人義興雲遊南山之東谷,見此地山明水透,就結茅修持。相傳,當時,四周了無人煙,卻時有童子日奉薪水,臨辭時自稱是「太白金星」的化身,是玉帝派遣來護持義興法師,說畢乃去。自此山名太白,寺曰天童。唐朝時,宗弼禪師將天童寺遷到離東谷一公里之遙的太白峰下,即今天的寺址。乾元二年(759年),肅宗賜名為「天童玲瓏寺。」咸通十年(869年),唐懿宗又敕賜「天壽寺」名。天童寺在宋代成為禪宗名剎。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敕賜「天童景德禪寺」額。寺僧惟白多次與神宗皇帝研討佛理;宋徽宗敕賜他「佛國禪師」稱號。建炎三年(1129年),禪宗五宗之一曹洞宗著名禪師正覺(109l-1157年)任寺住持,住山30年,他弘傳曹洞宗教義,他倡導「看話禪」、「默照禪」,著《頌古百則》、《宏智禪師廣錄》。1134年,寺內修建了容納千人的僧堂,繼而擴大山門為佛閣,內供千拂。又建盧舍那閣,置五十三善智識像,稱千佛閣。寺內常住僧人上千,被稱為中興時期。宋淳熙五年(1178年),宋孝宗賜「太白名山」四字。紹光四年(1134年),虛庵法師擴建千佛閣,高3層12丈,成為東南第一大殿。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天童寺被列為「禪院五山十剎」之第三山。1125年,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凈(1163一l128年)禪師住持天童,弘揚宗風。他在修持上偏重打座。認為參禪是身心脫落,只要打座,離五欲、除五蓋,便是和佛祖相見,不用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當時,日本僧人道元漂洋過海,來天童寺參學,從如凈禪師受曹洞宗經,回國後創立了日本曹洞宗,至今不衰。日本佛教界奉天童寺為日本曹洞宗祖庭。元朝時,千佛閣改稱元寶閣,後毀。至正十九年(1359年),元良禪師重建,供奉萬銅佛,左為鴻鐘樓,右為輪藏樓。有詩讚道:「雲從太白山頭起,香自朝元閣上飄。」順帝敕賜元良禪師「善覺普光禪師」號。明太祖冊封天下名寺,賜天童禪寺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二山。萬曆十五年(1587年),鄞縣發生特大水災,山洪把天童寺沖成一片廢墟。祟禎四年(1631年),臨濟宗第三十世圓悟禪師(號密雲,1566一1642年)住持天童寺,大興土木,重建殿堂。經過了十年經營,先後修建了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覺堂、慈經閣、方丈室、雲水堂,應供堂、延壽堂、東西禪堂、新新堂、回光閣、返照樓和客堂等,重開萬工池,修造七寶塔,奠定了今天寺廟的布局和規模,被稱為天童寺的鼎盛時期。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迫賜「慧定禪師」送號。清朝時,天童寺與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常州天寧寺共稱為禪宗四大叢林。清朝政府給天童寺大批賞賜,如順治十六年(1659年),賜三衣、黃衣、緣雲緞袍各一襲,帑金千兩,重40兩銀印一枚及沉香色道袍及千針納衣等物。康熙四十四年(1709年),敕賜御書金字《心經》寶塔一幅、金字《心經》一卷、僧詩一幅、白綾四條。雍正皇帝賜御書「慈雲密布」匾額及柱聯、釋迦、觀音像各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敬安法師(185l一1913年)任天童寺住持,將十方叢林住持繼承製度改為十方選賢制度,天童被稱為選賢叢林,這是佛教叢林制度的一個進步。1930年至1936年,現代著名僧人圓瑛法師任天童寺住持,他在升座時宣布了「十二不」,即不貪名、不圖利、不營私,不舞弊、不苟安、不放逸、不畏強、不欺弱、不居功、不卸責、不徇情、不背理,並著手整肅寺規,樹立道風,修葺殿堂,建樹頗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天童寺得到人民政府的保護,僧眾殿堂功課,威儀整肅,參禪修持,不廢古規。「文化大革命」中,天童寺和其他寺廟一樣,停止了宗教活動,僧眾離散;佛像被毀。1979年起,國家撥款修復天童寺。廣修法師(1922一 )任住持,經過幾年的努力,古剎重輝,法炬復燃。1987年,廣修法師因積勞成疾而退居。現任住持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暘法師。明暘(1916一 )幼年在天童寺剃度、受戒,是圓瑛法師的入門弟子,臨濟宗第四十一世傳人。今日的天童寺佔地面積7.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88萬平方米,有殿、堂、樓、閣、軒、寮、居30餘所計999間。人稱:「山外青山翠滿峰,叢林禪院九州國。樓堂仙閣難相數,廣廈千間是天童。」天童寺現存的規模,基本上保持著明代格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雄偉高大的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經樓、羅漢堂等主體殿堂,依山勢而建,逐級高升,氣勢磅礴。東邊是新客堂、伽藍殿、雲水堂、自得齋、立雪軒;西邊相對稱地分布著客堂、祖師殿、應供堂、靜觀堂、面壁居等僧房殿堂,與主體殿堂互相呼應。另外按照地形還建有鐘樓、東西禪堂、戒堂、如意寮、御書樓、庫房、先覺堂、長庚樓、東柱堂等十餘處建築。所有建築都按照古寺廟建築形式,重檐疊閣,雕樑畫棟,古樸莊嚴。每座殿堂樓閣均以長廊相連,一入寺門,可通過長廊到達任何一處。這座蔚為壯觀的古建築群,布局嚴謹,結構精緻,主次分明;疏密得體;是漢地寺院中規模較大的一座。天童寺寺前和山門內,各有一泓澄清如鏡的池水,是寺里的放生池。因花費兩萬多人工開掘而成,稱為「萬工池」。內外雙池水澈見底,鬚眉可鑒,故名「雙鏡池」,是天童十景中的「雙池印景」。寺照壁上有「海天佛國」四個大字,引入注目。照壁後即天王殿。天王殿屢建屢毀,現存建築由圓瑛法師主持重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落成,近幾年重修。廣7間32米,深6間24米,高18米。殿正中供奉著歡天喜地的彌勒佛。佛龕的門柱上有一幅由明暘法師書寫的對聯:深具慈忍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諸事;廣結歡喜緣,滿腮含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殿內左右兩旁分列著高達7.8米的四大天王塑像。多聞天王、增長天王面深藍色、廣目天王面紅色、持國天王懷抱琵琶,面如常人,身著金盔鐵甲,神態威武。彌勒佛背面是護法神韋馱。大雄寶殿前有兩株與殿並壽的蒼挺古柏。該殿是明代密雲禪師祟禎八年(1635年)重建,高20米,廣7間36米,深6間27米,重檐歇山式,是寺內規模最大的殿堂。殿正中供奉著三世佛,中間為釋迦牟尼,左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有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佛高達13.5米,泥塑金身,結跏趺坐在蓮花座上,雙手向上置於膝上,面容和藹。迦葉、阿難二尊者侍立在釋迦佛兩側。大殿兩側是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泥塑渡金坐像。殿正中懸掛著雍正皇帝御書「慈雲密布」匾額。背後是海島觀音壁雕像。方丈殿又名大鑒堂,供方丈升座和設大型佛事壇場之用。東邊為先覺堂,西為方丈住所——小方丈(又名寶積樓)。法堂為講經說法的場所,高17米,廣9間37米,深6間20米,僅次於大雄寶殿。1932年翻建成兩層樓,樓上為藏經樓,珍藏經書,供奉清順治皇帝賜鎏金藥師佛銅像。藏經樓和法堂匾額由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手書。東禪堂現闢為文物藏品陳列室,陳列著歷代佛教文物和國外佛教徒所贈禮品。西禪堂為全寺僧人參禪修持場所,廣7間27.7米,深5間16.2米,中供佛大弟子忄喬陳如尊者,兩頭設廣單,規模之大為各禪寺中少有。羅漢堂內有1918年刻制的十八羅漢石刻像,畫像出自竹禪和尚之手,摹五代前蜀畫家、詩僧貫休《十六羅漢圖》,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寺內的宋碑和八指頭陀石刻畫像等文物保存完好。還有一口明代祟禎十四年(1641年)鑄造的千僧銅鍋,直徑2.36米,深1.07米,重兩噸。另有「玲成天鑿」、「太白生雲」、「南山晚翠」、「東谷秋紅」、「西潤分鐘」、「平台鋪月」等景觀。近年來,天童寺與日本佛教界的交往也很密切。日本佛教曹洞宗尊天童寺為祖庭,目前日本曹洞宗有信徒八百萬,有寺廟15000座,該宗每年組團前來天童寺朝拜祖庭,促進中日佛教界的文化交流。1980年11月,天童寺雲水堂後院內落成了《日本道元禪師得法靈跡碑》,碑由質地細膩、青中透紅的梅圓石製成,高3米,闊1.3米。碑正面刻著趙朴初會長題的碑額及碑頌。碑背面是日本曹洞宗管長、永平寺貫首秦慧玉的碑銘,這一碑刻成為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的見證。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圓瑛法師(1878一1953年),曾於1930年至1935年任天童寺方丈。1953年圓瑛法師在上海病重後,決意要回天童寺。當他抵天童時,瞻顧松風尚在,泉壑依然,參觀全寺,巍峨廟貌,清凈莊嚴,心中喜慰非常。9月18日,安然圓寂,靈骨於寺側建塔供奉。1988年5月30日,明暘法師兼任天童寺方丈,將圓瑛靈塔修繕一新。趙朴初先生撰寫了塔銘:乘大願舟,來茲忍土;廣宣妙法,力拔眾苦。抗日救國,威武不屈;志興中華,化被異域。亞太和會,欣預其成;佛協創立,首秉其鈞。應化將終,安返天童;塔留千劫,垂範無窮。今日的天童寺以它悠久的歷史,優美的景色吸引著眾多的來賓,每年來此參觀朝拜的遊人香客達五、六十萬人。天童寺僧人發揚農禪並重的傳統,以它優良的道風、深邃的禪學,贏得海內外遊人香客的讚賞。


推薦閱讀:

孫藝珍在韓國女演員中長相和演技分別是什麼水平?
「呵呵」一詞的含義為什麼會在數年內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文化]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
能否介紹一下韓國SBS KBS和MBC三個電視台各自的特點以及民間的評價?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