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二交響曲
或許大家從很多正面或者側面的資料中會了解到,貝多芬是一個失聰者,通俗的說就是「聾子」。其實這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疾病引起的,而且是逐漸加重,最終導致全聾。就在貝多芬在維也納立足穩定,並且創作了一系列出色音樂作品,包括《第一交響曲》之後,他的健康狀況開始出現問題,主要是聽覺的衰弱以及嚴重的腹瀉。其實在貝多芬30歲不到的時候,他就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聽力越來越差,經歷了數年的痛苦,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在求醫問葯的過程中,醫生的治療手段並沒有改觀貝多芬耳疾的病情。他需要和人用很大的音量來進行交流,對於微弱的聲響很不敏感。尤其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這其中的痛苦,是常人所難以體味的。但是在這段時間,貝多芬並沒有被病痛的折磨所制伏,他依然堅持創作,足見其內心深處具備的堅忍不拔的意志。而且這段時間內湧現出了一大批以後流傳廣泛的名作,包括鋼琴奏鳴曲《月光》、《暴風雨》以及小提琴奏鳴曲《春天》。所以有人說,這段時期貝多芬的創作功底又提升了一個層次,力量卻是來自同病痛的對抗。但是病魔是無情的,它一直在不斷折磨著貝多芬,因此在1802年4月份,作曲家接受了醫生的勸告,離開了鬧市區,來到位於維也納郊區的海利根施塔特休養。雖然腹瀉病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耳疾依舊越發加重,貝多芬甚至時常有預感,自己將很快會告別這個有聲世界,而變成一個徹底的失聰者。在來到海利根施塔特半年後,貝多芬開始感到寂寞與絕望,以至於寫下了一份遺書,向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交待了後事,這份文獻後來被稱之為《Heiligenstadt Testament(海利根施塔特遺囑)》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貝多芬並沒有為此尋短見。相反這紙遺書反而激發了他尚未爆發的潛能。有人說,這正是貝多芬被稱為偉人的最好理由。在強大的病魔以及精神壓力下,雖然一度絕望過,但是最終作曲家沒有被這些負面的東西壓垮,他最終還是站起來了,挺過來了。可以這麼說,通過這份遺書,貝多芬實際上重新審視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成為了後來繼續大踏步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強大動力。最終這份遺書並沒有交給親屬或者朋友,而是一直由他本人保存,直到貝多芬真正去世之後才被人們發現。從死亡陰影中走出來的貝多芬,在1802年10月左右回到了維也納,並馬上創作了《第二交響曲》。所以讀到這裡,你應該了解我為什麼在前面花了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貝多芬與病魔、死亡作鬥爭的經歷——因為《第二交響曲》是貝多芬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一首讚歌,同時也可以將其看成對《海利根施塔特遺囑》精神內涵的音樂化提煉和總結。或許貝多芬的這部《第二交響曲》是他所有九首交響作品中最不起眼的,但我們決不能就此忽略它的藝術價值,其實只要仔細看了前面的篇章,您就應該意識到它對貝多芬而言重大的意義。對於這部作品的看法,不同的評論家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認為整部作品洋溢著樂觀向上的「青春氣息」以及對生活的渴望。但也有人認為,《第二交響曲》的前兩個樂章「光明與黑暗始終在進行著搏鬥,黑暗似乎取得了暫時的勝利」,直到第三、第四樂章才是真正的屬於歡樂、勝利的旋律,他們稱這部作品走了兩個極端。但無論如何,在思想性上《第二交響曲》已經超越了《第一交響曲》,他更富有內涵和哲理。而在藝術性上,則依然稍稍帶有莫扎特、海頓時期的影子,但屬於貝多芬自己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了。在經歷了死亡的陰影后,作曲家對人生有了更加透徹的認識,所以在獨創性方面也顯得越加個性化和大膽。總之我覺得,《第二交響曲》雖無出名的樂章和段落,也沒有很大名氣,但其將思想和旋律的衝突性融為一體,很能體現貝多芬堅韌的個性風範!(轉自古典音樂沙龍,謹向文章作者致謝!)
推薦閱讀:
※春江花月夜:交響曲的五個樂章
※沃恩·威廉斯《田園交響曲》
※賽樂爾帝王鋼琴帶您重溫不一樣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Symphony No5》
※《倫敦交響曲》—沃恩·威廉斯眼中的英倫
※【男士特輯】| DIOR HOMME 夜色少年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