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谷的迴音 與蘇州居士對話錄

與蘇州居士對話錄

一、問:我現在有家庭,受各方面的影響,我現在想問,印祖說,生死心切,這種真實的心愿該如何發起?因為自己還是個年輕人,沒想到死這麼心切。而到死的時候,因為沒有真實念佛,結果會不好。

答:其實說,在現代社會裡,一個學佛的人,重點在於用自己的智慧,來洞晰人生,了悟萬法的真實意義。然後,就如是觀照因果緣起,以及人生的價值各方面。導向於一種自覺的行為,就是對人類,對社會有意義的,有作用的一種行為,這對現代人來講是一種最好的修持。那麼,為什麼印祖,或者說很多大師們都要提倡生死心切呢?因為人沉淪在世俗的五欲當中,在各種煩惱的拼搏當中,慾望、追求,無明顛倒,充斥著內心世界,因為不了生死的痛苦,不了輪迴不息茫茫無際,永無出頭解脫之日,所以祖師就要提醒大家,無論在世俗上獲得功名的成就,或者慾望的滿足,都是過眼雲煙,是暫時現象,所以要了生死。把生死貼在額頭,就是為了生死大事而修行,這是歷代祖師們的提倡。就是通過對三惡道的一種警告,使你對造業墮落的悲慘下場有一種清晰的認識,要積極向上。那麼從這個角度講,它的作用在哪裡呢?不要再沉淪下去,不要再迷惑顛倒,要精進用功,努力向上。然而,我們作為現代人,通過對古代祖師的用心良苦的透徹明白,也知道生死輪迴的可怕,也知道墮落的危險性,但是我們再一步站在菩薩的角度來看人生、看自己,因為菩薩是覺有情,自覺覺他,利他自利,自度度他的,是無我的一種慈悲願力的行持。既然這樣子的話,我們個人的生死又算什麼呢?個人的憂患算什麼呢?而現在的存在,我們的所學、所行、所為一切都是為了眾生的,既然我們現在這樣做,眾生覺得不滿意,那麼,我們換一種做法,使眾生不煩惱,使家人、親戚、朋友、同事覺得對您非常歡喜,您和他們非常契合,使他們覺得非常幸福,那麼,這本身體現出的就是菩薩行。這是第二方面。那麼,再進一步來講,當悟性高的時候,用智慧來觀照生死、觀照人生、觀照各種因緣,知道這一切的存在都如化如幻的,生死不可得的,真了生死就在生死中了。因為什麼叫生死?這個肉體、四大、五蘊,這個生生滅滅心物萬有都是假象。我們的思想念念生滅、來來去去也是虛幻的,都是識心的分別作用。一切境界無常變易,本來就是空花幻影。那麼生死在哪裡呢?生死存在於人的觀念當中,存在於人的執著當中,存在於自己對境界的一種誤解、一種實有觀。比如說人生病死了,覺得這個人就沒有了,死掉了,或者真有個東西墮落了,靈魂啊,什麼的,其實,這些都是人在做夢時對夢境中的執著,並不是真實有的。如果你能夠悟到我法本空,即生死而了生死,即煩惱而無煩惱;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的話,那麼您行於世道就是佛道,行於無常就是真常,在痛苦裡面就是你的道用。這樣修行,就體現了佛與祖師們所悟證的道。那麼你所遇到的困難、煩惱,如果你能轉變他們,用智慧來觀照他們的時候,就成為了你的一種力量。就是人生一旦經歷了風浪,經歷了魔障,經歷了生死的拼搏之後,他從這裡闖出來了,他不受惑於他所面對的人生世界的種種問題。那麼他是一個經得起風浪的、解脫的自在人,菩薩通過這些解脫自心的束縛之後,反過來解脫眾生,那麼就是大悲入世的精神。所以我們不必老是把生死問題放在心上,用自己的智慧去觀照超越生死、超越煩惱、超越家庭、超越緣份、超越名利、男女種種私利。一切的存在它本身就是平等的,像祖師說,黃金不會說它有多貴重,石頭也不會說它有多賤,人對事物的取捨,好惡之心的產生是由分別來的,當領悟到無分別的時候,那麼一切事物都是空,都是了不可得,無取無舍。以無取捨的心,安住於你的當下,去體現人生的實相,恰到好處地實現你的人生,實現人的價值,那麼這樣的人已經和佛道相應了,不要另外去了生死,不要另外去斷煩惱。這樣的話,在你心中就會安心。所以安心或者歡喜,這本身就是契入道的關鍵,心不安,沒有歡喜,沒有如實的智慧與真實的行持,即與道不會相應,違緣逆道。

二、請問婚姻、家庭、孩子以及婚姻內在的行為,這些東西在修行的過程中,是否要故意的拒絕。請老師開示一下。

答:眾生為什麼有眾生,就是因為無始以來,有無明的執著,有種種的貪愛,產生了內外的分別。人與人的差異,互相之間又有了一種利用。或者說一種執著、染污等等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對立面。任何一個對立面都是從人的分別和執著派生出來的,通過矛盾的轉化派生出來的,但它的本身是性空的,是因為緣起,是一種不好的煩惱、執著的緣起。在大道理上講,既然有了這樣一種煩惱,執著的緣起,人因為有慾望,就需要對方。人餓了,需要吃東西,人生理的需要,需要男女的性。一個人需要陽光和空氣,還需要房子和衣服等等,這些都是人的需要。那麼,人為什麼有需要呢?因為他內在有一種不滿足,有渴望,這是人性的弱點。人是有弱點的,人沒有名與勢力,他可能被人欺負,因而,他要追求名與勢力。沒有金錢,可能會很窮,難以過日子,他要追求金錢。這些是人性中的弱點。為什麼有這些弱點,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無明、貪執的關係造業,受了這個報,有共業和別業,就有正報和依報。受了報,在這個報當中,他不得自由,他受自身因素的制約和客觀環境的制約,他擺脫不了這種制約。擺脫不了的時候,一方面他受制於環境、受制於自身的條件,自身智力、他的福報、他們的不平衡性,他的自心慾望的擴張、或者一種煩惱性向外的作用。等等方面構成自身的制約、環境又不斷地制約他,引誘他,所以他內在產生了一種變化,產生了慾望、追求,向外的東西,就是外面引起內在不平衡性,內在的不平衡又需要得到外在事物的補充,這就形成了人類社會幾萬年以來的一直發展。人類社會就是以這個發展來推動的,不斷的需要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又回到人的男女的問題上來,因為人在最初的無明的關係,彼此之間的安慰。象《樓碳經》所講的,原來都是無性的,因為某個人生了病,一個朋友對他特別關心,給他燒飯,撫摸他,結果呢,時間一長,那個被愛的人,就變成了女的,她要感受到溫暖,她漸漸地變成了異性。這樣就有了男女。這說明男女是煩惱性的,執著性的,所以在佛教里,在這層次上講是要「破」的。經中說男女性慾是墮落的,男的看女的是毒蛇,是猛虎,是妖惑人心的,使人無法修行的。其中的真義是使你把慾望這種向外追求的心轉移到道上來,不然有這個在,就是顛倒不安,是不可能修道的。《圓覺經》上講眾生有愛欲,所以眾生要造業,系縛於三界輪迴當中,如果世界上還有第二種,象男女的愛一樣重的話,那就沒有一個人可以超越的。人的子子孫孫的延續下去,就是因為愛欲的關係。愛欲是以貪為本的,沒有貪就沒有愛,貪身體的柔軟、貪聲音的好聽,所以說從一開始來就要破的。要做一些觀,觀男女的染污性、危險性、墮落性、它是眾苦之因,使你清醒過來,這是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從人的角度講,是正常的,人的家庭、夫妻是維繫社會安定,人類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男女,沒有家庭,社會不可能成為社會,人類社會不可能發展,沒有子子孫孫。一個沒有父母的孩子,不可能成為有教養的孩子,通過夫妻的恩愛,對家庭的責任,社會才能成為社會,才能向美好的、幸福的方向發展。家庭、夫妻是社會的基本要素,這是非常正常的,符合道德、倫理的,非常好的事情,沒有這件事情不可能有子孫,沒有子孫,怎麼有出家人,就沒有人可以修道了。活佛也是人生的,佛祖也有母親啊!所以在這個層次上講,佛教是肯定夫妻關係的,性生活是美好的,是要立的,是社會必然的東西。第一層次的破和第二層次的立是同時成立,在修道的本質上講是要破的,在人乘上講是要立的。第三層次,同時存在破和立,有一種修行的居士,他們已經懂得慾望的危害性,這是煩惱的根本,但同時他們不可能離開家庭、夫妻、社會、工作、人際關係,所以他們用智慧,以清凈的心,行於世道。在工作中干好工作,在家庭中照顧好家人,在朋友中照顧好朋友。在社會上不妨有地位,不妨有金錢,只要用好你的地位,用好你的錢。將兩者結合好,自己是清凈的,夫妻生活也照舊,不貪著,滿足對方的要求。使對方慢慢地明白,漸漸地超越出來。自己超越需要,他不是以慾望來的,不是以執著心而行事,在需要的當中不執著於這個需要,不是以需要為最終目標,心裡是清凈的,這個轉變過程有的人快,有的人慢。如果是出家僧人,則完全離欲清凈,把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修證佛道與弘法事業中去,則以自心的解脫無礙中去攝受一切有情。如是獨身的居士則身居紅塵其行清凈,就與出家無異了。第四個層次,通過他的修證、他完全超越了男女、超越了世俗、通達了世俗、通達了眾生的生理、心理、社會現象。對一切的存在都以道的智慧去顯現。他非常明白你是怎麼一個人,有怎樣的需求。他自己成為一片空、一片明朗、一片觀照、一片慈悲,他內在的需要沒有了,所以到這時他可以超越生理的,可以超越睡眠、飲食的執著。這些境界他都可以超越,但是他可以在這世上做遊戲,來應化眾生。這是第四階段,道的階段。道的階段,講到男女都是妙用,他就是度眾生的方式,一般人是到不了的,象密宗講的雙修,就是這個階段的產物,這不是可以隨便提倡的境界。以上四個層次,既可以分開,也可以融和,四個就是一個,這取決於你的智慧,最終這四層次都要超越的,要在波浪中還能清凈的那才是真正的清凈。

三、問:當這種感情出來特彆強烈的時候,怎樣轉變?

答: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轉過來:1,用理智,知道這種感情最終會導致造業,會墮落,將其轉出來。2,了知心念本身是空的,是自己作意引起的,不能執著在這上面。3,通過對治,將女的(異性)觀成毒蛇。4,轉移這個念頭,比如散步,看書,聽音樂,誦經等。5,把女的觀成菩薩,因而不能這樣的。6,持咒,持楞嚴咒效果很好。7,加強身體的鍛煉,精神內向的人容易產生這種念頭。總之,要將集中的這一點分散開來,分散開來以後,就超越了。

四、問:當打坐覺得有個「空」之後,該如何修行?

答:當你打坐,慢慢地契入「空」的時候,你不要注意這個空,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在空的背後,「覺」的地方,是誰知道空?或者講誰知道這個地方。不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也不在虛空中,不要加以任何有為的作意。這樣去體會,深入地觀照,直到以後,那個空會突然地消失,「空」空以後,還有個靈明湛然的「知」,知也不要,方到法身正位。打坐的時候,先到空,然後再按上面講的做,如果沒到「空」,那樣做是沒有用的。

五、問:平時工作很忙,是念佛,還是怎樣修比較好?

答:在工作中要以修心養性的方式去工作,用意不要太重,用智慧才能去體現,要將工作分段,工作中間要有休息,不能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用一個一個的小段來將工作分開,小段分得越多,你的精神越好,再以不動之心去應付一切事緣,方能輕鬆自如。如果你能在事上修行出來的話,你的力量很大。還可以在工作中間補充一些營養(包括一些食物的營養)

六、問:何為「一把擒來」?

答:沒有如理觀照,依法行持的人獲得一個當下無念的覺知,是不可能的。所謂真正「一把擒來」的人,他在平時修行中已經將本性上的執著等方面破了,到時不擒而擒,所以平時的修行很重要。當然,剛開始的時候,有機緣性的呈現,而且,他也不以為是「一把擒來」,只是如是。有過「一把擒來」之後,他時時都是,時時都在,不用再去擒來。所以平時的修行很重要。

七、問:運動員「出神入化」的表現是不是本性的出現?

答:不是,這是習慣,是妄念太集中,太熟練,而到達身心一致與技巧的自然化。

八、問:妄想是否海印放光?

答:不是,當你把妄念當做妄念,把妄念當做一個對象,然後用一覺察去覺察它的時候,這個覺察也是妄的。不是海印放光。當你妄念和真心都消融的時候,沒有妄和真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是海印放光,離真也離妄,即妄即真,才是海印放光。

九、問:請老師關於「對照」作一下開示。

答:當你與不同的事物做對照的時候,看你的心動不動,如果你的心隨著你的對照動心的話,那就是凡夫的煩惱的執著。能夠照一切而明明白白,而且這裡面沒有彼此的區分、對立的感受,那麼,這個就是我們的智慧。

十、問:對境心數起,和妄念有什麼區別?

答:對境心數起,就是鏡子,時時照物,不是妄念。妄念是上面的灰塵,鏡子上的灰塵,你要去掉,說明你還沒有見到鏡子。如果你見到鏡子,那麼,也就沒有灰塵,鏡子是不動、透明、靈活的,它要起照,所以對境心數起。

十一、問:心起和妄念的區別?

答:心起是起而無起,是妙用。它的起是全體起,它的滅是全體滅。它的起是針對滅來講的,如果你不要滅妄念,那麼,起也不要起了。起是本來起,滅是來本滅。所以,菩提那來長不長。

十二、問:分別和無分別是二種嗎?答:信心銘不是講么,「二種」要去掉。「一種」也不立。明白二種已經不了義了,但是明白二種之後一種也要去掉,才是實相妙明真心。

十三、問:在《金剛經》上說無四相,在《涅槃經》上又說常樂我凈。這種無我和我怎麼區別?答:眾生執著於世俗的常樂我凈,產生了顛倒,所以《金剛經》通過智慧的觀照,來破四相,在這之後內在的世界變得清凈了。不再隨著無常而無常,也不再隨著常見而落常見,超越兩頭的。超越兩頭之後,它的常才是真常。離開了有我和無我之後,這個我才是真我。超越清凈和染污之後,達到的凈才是真凈。離開了苦和樂之後,才是真樂。究竟的樂不以感知為樂。真實的我不以分別為我。真正的凈不以比量為凈。究竟的常樂我凈是對無常或者說無四相來講的。因為落在智慧的空的方面,會形成佛果上功德的缺陷。認為沒有四相就行了,悟得沒有四相之後,還要行一切善法,還要具足佛的一切莊嚴。在離四相、具莊嚴的當下,就是常樂我凈的境界。常樂我凈的境界上本來是不可說的,因為有無常所以要講常,因為有無我所以要講這個我。

十四、問:修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大家覺得我與他們不一樣。存在一種「不同」,能否請老師開示一下?

答:因為你是在世俗角度去修行的,你沒有擺脫它來追求佛法,所以眾生覺得你和他們不同。而且就本身而言,眾生界也是不同的,但是因為共業的關係,他們模糊了這種不同。但是,你學佛法以後,你依據他們的共同又出現了不同,而這種不同,在他們來講,你想擺脫他們的不同、他們的一致,在他們認為你就不同了。當你不用擺脫的時候,在你內心裡既超越了它,又融和了它,你不表現為特別的時候,同和不同都消失了,離開了同和不同。這個同和不同都是你造成的,不是眾生造成的。因為你想不同,所以你就成為了不同。當你超越了這些之後,你就沒有不同,但又有不同,這種不同非常地親切,你既和他一致又不一致,個中的味道要細細地品味,和你處得越久越覺得歡喜。但這是不自覺的,他會覺得你有一個修養性的東西,但又找不到,這才成為你的道行。不然的話,你以一種標新立異,一種不同的東西來影響他的話,他會找一個東西來和你對立,他要接近你有點困難。如果你一切同,而你的心不同,他的心接近你的時候被你融化了。這種同和不同才成立微妙的境界。

十五、問: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接受你的幫助,覺得有點開心,別人不接受你的幫助,就覺得不太開心?答:其實不是幫助別人,也不是別人幫助你,這是因緣,在因緣中沒有能幫助和所幫助。現在你問我答,不是我幫助你,也不是你幫助我,你的問是空谷的響音。空谷的響音,它會回應,這種回應成為自然。如果菩薩有我幫助你在,就有我在,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與壽者相。因緣法是空,既然空的就沒有這個在。沒有能幫助和所幫助。不建立這個東西。不建立這個東西,就沒有功勛、就沒有功利思想,沒有地位、沒有高高在上等習氣,沒有我慢,沒有任何個人的東西存在,那就形成自然的道。

十六、問:我們所見到的相,都是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既然是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為什麼還要修行佛道呢,還要回歸這個自性?答:因為自性被你所作用的妄心、被你煩惱的感知、你的無明的執取所覆蓋了,產生了分離,所以你要認一個自性,然後來開發它,或者說來顯現它的功德和作用,所以說這裡有一個無明在,因此需要修行來消融一切覆蓋。

十七、問:我們本身都具有佛性的,為什麼有無明煩惱及一切輪迴的眾生?答:這是無始的,這不可以理論來探究的。所以在大乘的經論中有這樣的意思,雖然自性本有具足一切功德,但是它是空明無相的靈知。只能說它具,不能說它已經曾經擁有。當消融了無明以後,才能顯現為真實的功德。這個消融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必須消融它,因為無明也是無始的,無明和自性不相分離。從理上來講,無明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無明,因為你被無明覆蓋。從究竟的佛的功德上來講,佛的功德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功德,就是光明,就是智慧。看你處在那個角度。作用在那裡就在那裡。當你認為你有一個本性,外面有種種法相的時候,你已經分離了。因為相就是本性,不能在相以外再找一個源頭來顯現它。至於禪宗為什麼要脫落根塵,見到本性,也只是一時的方便,而他見到的當下是空的,空的靈知並不究竟,並不能完全包容道,只是道的一個階段或者說一個成份,一個顯現的階梯,才認識了它不再認相。但是認識到它不再認相還是有距離的,還不是大徹大悟的境界。如果你見到任何相,當然我們講的見,也是分別說,其實見無所見,相無所相。沒有一個整體,但是又沒有一個沒整體,成為一種不可思議。所以,禪宗到這裡無法開口,不可說。當你的智慧,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一切時候都在修行。一切時候都沒有障礙,雖然肉體還有障礙。肉體是你的一個報,可能肚子餓了還要吃飯,佛還有頭痛的時候,這僅僅示現了報。在本性、智慧上已經沒有了障礙。雖然任何東西都能破壞,但是般若智慧不可破壞。唯有智慧常在,這才是真實的道。所以有些人講我有什麼境界,講境界都不真實,象清凈,光明,也不要落在這上面。只是在那個時候,因為某種觸動,產生了某種智慧,我明白了,這是最重要的。這種對境界的超越是最重要的,當然這種超越必須要通過智慧,而沒有定力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不能破惑。人為什麼不能顯現為本性,就是因為有迷惑,有迷惑在,佛道、佛性就不會顯現。佛性是本然自性,但是始終被那些迷惑覆蓋著。所以境界都是本然的,不是追求的。一旦追求,就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就成為了外道。在真實道裡面它不建立,也不否定,它始終處於一種原本-真實的地方。但這種原本-真實的地方是通過觀照、破除迷惑之後自然回歸的,不是有意追求的,有意是求不到的。所以問題越多困惑越多,而且很多問題都是來自於書本。最好是直接涉及自已的心靈,自已心靈上所現起的煩惱、障礙、無知,把它化掉,回到真實的地方來。以這個真實來顯現智慧,顯現觀照,才能透徹一切。這樣是一條直接的路。不用拐彎。有很多問題的研究、很多的學習都是節外生枝。 空是法體,一切法以空來顯現,但這個空不是分別的空,是離分別的空,不以空為空的空。那麼,一個見到這個法體之後,他就自然消融對世界的執著。對世界相對的概念。消融對自身存在的分別、負擔。他突然之間會覺得脫開了這種任何的沉重任何的影響。生活在當下的空裡面。這種解脫、清醒的感覺是沒法形容的。只有內在的明白,當然這裡面有歡喜,但又不執著於這種歡喜。在這個明白之後,他要在緣起上起明了的覺照。朗照一切,明明白白的說話,清清爽爽啊,就是這樣,但,這是實有的嗎,不是。由緣而生,是明分,就是明體所現,象鏡子照物一樣啊,來來去去。空分裡面得根本智,明分裡面顯現為差別智。如果這個空分和這個世界相對的話,那麼,這個空分是有分別的。這要注意,如果你感覺我的空很凈,但是看到這個世界很煩,這個世界不清凈,這個空分是不正確的。這個不是真的見到空性,這個空是感覺的空,覺受的空,不是真空。如果不真空的話,他對世界會產生一種厭惡,會退到自己這個圈子裡面來,一直保著它。很多修行人見到的空是這個空。這個空沒有用,這個空會產生另一種煩惱,甚至不願意起悲心,利益眾生,這個空執的障礙非常大。甚至入魔,因為不具備正法、不具備現量、不具備菩提心的功德。所以說一定見聞到離空之空,無分別的空,靈知活潑的,而且和萬物融和的,沒有彼此之分的,不是裡面好象是空,外面好象是有的。不建立這個對待。這個空是真空。然後,因為有真空之故,它肯定要起照。朗照萬物,它是圓周的,不是說我看你只有你,執著在這裡,不是的,看到你,看而沒有看,這一切也是朗照的。所以說在一切法上,一切緣上都是圓覺的,一切皆圓,一切皆覺。時時刻刻都是如此,那就是明分。有了明分的時候,就能產生智慧、方便、慈悲、大用。都在這裡面顯現。這裡所講的明分不是當時見到體性的明分,是起照的明分。不再是修行的問題,是啟用的問題。所以一旦見到空性,他的明分就會出來。如果真的明白這個,不用執著於法。崗波巴大師也講,一個真正見到本性的人,不能斤斤於計較修行的精進或者不精進,精進和不精進是一致的。開悟不在聞思上作功夫。不在這上面努力,意思說你真的明白就是了。但是修和不修都是無礙的,而不要另外有所修,有所求。求一個法,或者求一個什麼東西,其實不需要再去求。就這樣子保任,這樣子覺照,這樣子下去。因為所有的修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這個,而你已經達到這個了,還要再去修個什麼?不需要修,但你,也沒有離開修,行住坐卧,念念即空又明,即明又空,空明不二就是真修。無為真修就是大道。它是趨向於真實的菩提大道的。不求更好,很多人修行不成就是因為被法所障。其實,一絲不掛,什麼都沒有,但是也不妨打坐,不妨念佛。行住坐卧都是如此,更容易成就,更真實。有些人世俗的東西能超越,佛法沒有超越,總是要修一個法,總是要得到什麼,總是要努力,其實越努力,離道越遠。它是要你息下來,要你回到原來的地方,原來的地方什麼都不是。 法身就是我們的靈知,但我們初見到的靈知,由空來現,離知解、離分別、離感受的當下,了了分明,這個靈知的本身就是法身。但是這個法身在沒有透脫萬物之前。沒有超越我們微細的煩惱之前,這個法身不是廣大圓明的,它是一點靈光。而法身的圓滿它要藉助智慧,通過智慧了達一切之後,法身才能圓滿。而在了達一切的時候,必須藉助解脫,解脫一切束縛,解脫一切微細的煩惱,之後般若才能清凈,所以三個是一體的。法身是體性,般若是觀照,解脫是事用。沒有法身你觀照什麼,你觀照的是有為的;你有觀照,但你不去解脫,而觀照又起什麼用呢?觀照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解脫煩惱,解脫執著,解脫習氣。解脫任何對你的影響的方面,只有解脫法身才能圓滿。不解脫法身怎麼圓滿呢?所以不要小看這一點靈光,而且這一點靈光沒有什麼非常奇特,沒有什麼神通,但把握這一點靈光,而且這一點靈光非常正確,它是真實性的,離分別的,本然性的,這一點一旦明白,禪宗來講,就是明心見性了。道上已經開始了,是真實的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從這時開發了。然後依這個來起照,而不是另外有一個法,有一個什麼東西來起照。依這法身體性起觀照。依這法身體性的觀照來了一切。而不了而了,知道什麼都是自性的顯現,都是空化幻影。以不了的心來了一切法的執著,然後以這個了的功德來莊嚴這個法身,而法身才能圓滿。修道沒有離開這三點。明白這三點佛法都在裡面了。十八、問:有一隻蚊子飛過,我把它拍死了,這是第一念。第二念,我怎麼殺生呢?第三念,別管它,不要住在這上面。

答:第一念,可以說是無心,也可以說是無記,第二念,是過去聽經,或者看書看來的。第三念,是一種破的智慧。這在三個念頭,其實都有落處的。應該不作意,在大悲的作用下,雖然把蚊子拍死了,不要作意想,但是不是不知道。正在知道的時候,充滿大悲,但是不作大悲想。這可以是一種修養,在平時養成一種大悲的心。你所有的心都是清凈的。那麼,在你作用的時候,就是放光。如果沒有到這裡,千萬不要輕易殺生!十九、問:請開示一心。

答:很多人對待一心並不是很明白,不是你的思想「一心」,這個所謂的一心遍法界都是一心,一切眾生,一切萬物都是用一心來顯現的。都是同一個心,同一個源。所以這個心不是唯心的心,不是和唯物相對的心。不是你的精神和感覺的心,這個心要通過你的修行才能知道。雖然你不知道,但是你還是沒有離開這個一心。任何一眾生,無論是天上眾生,還是地下的眾生都沒有離開這個一心。

二十、問:修行人怎樣不受世俗業氣的影響?答:修行人入定,降服煩惱之後,他的身體、生理現象得到相對的凈化的時候,就會發現一些敏感性的現象,別人的病氣會到他的身上來,那麼怎樣處理呢?第一個階段,應該迴避,因為它的力量不夠要保護,保護自已的定,自己的清凈,使自已的定和力量更加深化,使自己的覺受更加空,更加明了。養到一定的時候,以一定的方式,以悲願轉化眾生。這時他有一種不再受染污的力量產生。因為力量懸殊很大,現在的清凈是弱清凈,不是強清凈。而凡夫的力量是強力,凡夫的慾望,他的業力,凡夫的力量比修行人的力量大得多,我們把世俗的力量去掉了,我們新的力量剛剛產生,還很弱。這個弱正好受到他的侵襲,所以修行人有時覺得他消融了世俗的東西,他反而沒有了力量。其實這是正常的,你要養這一點清凈,養這一點輕安,養護到一定的時候,整天都是這麼清凈,都是這麼輕安,後來慢慢地力量才會增長。這個養出來的才是接近於道的東西,有這個在還不是道,接近於正定的東西。真正的好的能量,開始產生了。修道的人的氣是清凈的,因為他發心清凈,不生煩惱。如果他在定中就養成了這種氣,這些在成道不成道兩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個時候不能隨便地給人治病,有個祖師說,你隨便給人治病,就好比把家中的無價寶,拿出去換錢用了。得不償失了。這就是定氣,會由此產生智慧氣,產生空。沒有這股氣,是空不掉的,空也是無記空。

二十一、問:怎麼樣「觀想」,我不是太清楚,能否請老師作個開示。

答:這有一個階段的。第一步,你看這個杯子,不要有意去想,讓它自然呈現,就是看,不要想著看,然後,把眼睛閉上,有沒有,如果沒有,再看,如果有的話,不用再看。第二步,如果不用想它也出現,但那個空不在腦裡面,它在空裡面。你不能放得太近,要在虛空裡面,虛空裡面是原物。你就定在上面,不再注意身體,不再注意妄想,不再注意其它東西。第三步,你不用想,它自然會出現。出現的很自然,而且很長時間能保持住,再起變,這個茶杯,不再是這麼小,茶杯變得很大,或者你觀的是水,遍虛空都是水,你也是水,任何東西都是水,如果你觀的是佛,那麼,任何東西都是佛,你融化了,這是第三步。第四步,當這個虛擬之象出現的時候,你就入定了。定到極處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沒有了,這個虛象就沒有了。一片清朗,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也沒有你,也沒有我,不可言表,就進入根本道了。第五步,根本智就來了。進去之後,有時這樣,有時不這樣,平時也這樣,平時是一種因緣的這樣。後來慢慢地不是那麼地清晰。但是它的利用,越來越大,不是停留在這裡。這是第五步。它和你的行為構成一體,但是沒有動心處。當你有動心時候,把它拿掉就是了,這是悟後真修。第六步,悟後真修到一定的時候,能夠成片,二十四小時都是這樣,然後起神通妙用了,從小到大,開始從他心通開始,別人起念就知道,別人的念頭都明白。知道別人的根性怎麼樣,怎樣對別人說法,對別人說法都是自然流露,這是第六步。第七步,起變化,身體可以一個變二個,二個變三個,身體可以到紙裡面去,可以到花裡面去。宇宙的能量可以產生變化了。第八步,即心能轉物,智入無間,百八三昧,開始契證。到後來,變化自在,神變自在,入一切三昧自在,有無量自在,無量成就,無量方便,到後來,有圓滿自在。第八步,成佛。每一種修行,都是這樣的,但是有的方便只能走到幾步為止,有的能走到究竟。

二十二、問:宗教與佛法。答:在你了解宗教之後,才能肯定宗教的積極意義,但是,進一步講,一個真正修行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通過他的學習,他的觀照,他就超越了宗教的本身。宗教是一種形式或者說是一種存在,或者是某種人生的理論,但是它本身是超越宗教的。宗教有社會的利益,社會存在的條件。有幾方面構成的,象教主,教典,教法、儀規等等因素來構成。這裡面包含了真理,包含了宗教的美德。但,你見到的是外在的,沒有見到內在的。因而你也許會產生誤解。當你見到外在的東西的同時,如果你見到了內在的美德,真實的精華,你會覺得原來這一切是這麼的好啊!你改變了你的自身,同時,你見到人間也是天堂。人間也是凈土,是人把自己搞糟的了,把自己困住了。你會有這個體會,原來一切都是好的。那麼原來為什麼覺得不好呢?哦,原來不明白,沒有智慧,我原來沒有這樣的修養。通過宗教的說理,通過不斷的熏陶,經過一種方法的鍛煉,我提升了,我心裡有天堂,心裏面有凈土,我再看人間都是天堂,都是凈土。沒有宗教,你得不到這個,在社會上怎麼樣的教育,在這方面來講都是沒有用的。因為你是作意的,有影響的,人與人之間都有功利。你有這個在,你去不了這個。而宗教開始時要遠離人間那種追求的,它首先要追求一個解脫,追求清凈、智慧,追求一種非常美妙的境界。先把你的煩惱、迷執、困惑放下來,當你丟掉了這些之後,你內在就莊嚴了,就清凈了,解脫了。那你的心透明了,不再戴著有色眼鏡,不再憤世嫉俗地看問題了,不去鬥爭。當你學法後的心,再次進入這世界,然後你發現這些都非常美。一切都是很美的,一切都是很真,然後你以大悲心來做人,來利益眾生,這個世界改變了。改變不是因宗教,是因為通過宗教而改變,是人通過宗教而改變了自己。改變了自己,就是改變了一切,因為一切都是你自己構成的。你看到好,看到壞,都是你自己。沒有你自己,你怎麼會知道好和壞呢!因為你莊嚴,所以世界莊嚴,你不莊嚴,世界一塌糊塗。因為你有好口味,所以吃東西才有滋味,你口味不好,吃再好的東西也不好吃。宗教就是使你有好口味、好心情,這就是真正的意義,哈哈!在你修行的道路上,你要借一副眼鏡給自己戴。佛經,善知識的指導就是眼鏡,你眼鏡近視看得不遠,通過佛法,佛經,通過善知識的指導,這就是眼鏡。先借一副眼鏡來看看。我們不探索與我們無關的東西,探索你的現在。你有什麼煩惱,我不知道你有什麼煩惱,但你知道自己有什麼煩惱。煩惱是從那裡來的,當然你問你自己和問別人不一樣。問自己是明智的,問別人是無知的,沒有智慧的。你希望別人有一種神通或者有一種恩惠,或者有一種特殊的大法,解決你的煩惱,如果別人能解決你現在的這些煩惱,但也解決不了你這一生的煩惱。要用你智慧去認識煩惱的源頭是什麼,用自己的智慧,方便去解決它,他才可以有自己的功德和修行。你要明白就真受用不盡了。在修行上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所歸,這樣你才會不斷地進步。這個找不到,幾年很快就會過去。

二十三、問:請老師給我一些開示,是否不用急於學完一個宗派。

答:其實對一個宗派,一本佛經的學習,不可能一次到位的,一次到位的概念是虛假的概念,虛假的認識。當你成熟的時候,你的契入雖然不多,但是很深很廣,很真實。這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急於要學完一個宗派。關鍵是你在這個宗派里你獲得了什麼,或者說你會有什麼體會。或者說一種機緣使我們進步了,這是最重要。有的人學了很多,幾年來沒有進步,那麼這個法對你而言就沒有價值。所以,關鍵是不要錯過目前,錯過目前就錯過了永遠。

二十四、問:修學的計劃與不求而求。

答:不以計劃為計劃,不執著於計劃,不是說不要計劃,零亂的修行是不可取的。在自己的心靈上不落於求,不執著追求。所以《華嚴經》上講「善法愛者,諸菩薩求」。但是這個求不是一種執著地求,是自然地向這個方向前進地求,有這個如理的方向,我走向這個方向就是求。

二十五、問:有為和無為。

答:你念佛,念而無念,即不作意,不造作,不執取,如是心無所住,無念而念,那麼念佛就是無為。有的人說我什麼事都不做,什麼願都不發,這不是無為。這是你故意去這樣做,這更有為。有意這樣做,還是有為法。所以不能在事上去論,要看你的心是有為還是無為。事上是講不清楚的。

二十六、問:理論和智慧?

答:任何一種理論,一種道理,當你看到它的真實意義的時候,才是智慧。你明白了,你的明白就是智慧,然而能夠解決問題,增加你的修養、增加你的品味,理論不再存在,理論是講給別人聽的,別人聽了你的理論覺得是理論那就是理論,如果別人明白了,那就是智慧,如果別人記住了你的話,啊!你的講法很好,這就是理論。

二十七、問:我們看理論的時候,不一定馬上變成智慧。

答:那這就是理論,不是你所需要的。這種理論是別人需要的,是另一類人的需要,或者說不是你目前的需要。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存在理論,因為要說明一個問題,解釋一個問題,但是解釋的人是用智慧來解釋這個問題的,那麼,聽的人同樣也應該以智慧去聽,去明白它,那麼就超越了理論。

二十八、問:理論的對與錯?

答:對和錯是比較的,如果沒有比較就沒有對錯,所以沒有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任何的理論都是為了宣揚一種自己的觀點或者解釋一個問題,所以理論在一個時期可能是對的,另一個時期可能是錯的。

二十九、問:是否一種理論對不同人也會有對有錯?

答:對的。對某些人,這種理論可能是對的,對另一些人可能就不適合了,因此對與錯存在著主客的相對關係。但是,作用如何,還要來看這個人實現之後,才可以說,實現這個理論之後得到什麼,得到進步,得到了一種美好的東西,這說明了你運用這個理論是對的,醫學中的很多理論,如:溫熱派……等等,能把病治好了的,那麼就是對的,不對症,就是錯的。這個理論可以是相互關聯,但,也存在相互攻擊、相互容納,那都是人在這裡起作用的。有地位的人,有自己高見的人,在理論與理論之間起了一些調和或者排斥的作用。理論是死的,人是活的,看你是怎樣用好這個理論。而當你有智慧的時候,不但佛經是佛法,世法也是佛法。你超越了理論的時候,用你的智慧來看一切問題的時候,一切萬法,都是真理的如實呈現。

三十、問:悟?

答:所謂的悟,是在他的實踐過程中超越了他內在的困惑和束縛,超越了他對外部世界的困惑和束縛。你獲得了一種悟,你獲得了矛盾的統一,獲得了內外的統一,獲得了一切實踐中的統一,用你悟境的真實的智慧,再觀照在你的認知當中,你就超越了理論概念、煩惱執著的束縛,以「無」的心智自自然然地能夠體現你的那種作用,是自然的。因為你的悟不是作意來的,不是空白的,悟是在實踐當中的,在你忽然而悟,頓然而超,脫落了根塵與對立之後。你站在高空中看下界看得很清楚。下界的問題、下界的現象你用高空上的智慧面對它來顯現它,你怎麼能看不清楚呢!!!


推薦閱讀:

橫錦姑蘇·劉洪彪 錢玉清書法聯展在蘇州隆重開幕!
圍棋與蘇州
蘇州最不應該忘了伍子胥
湯家巷這家22歲的蘇式麵館,有人一吃就是22年。
不用去加州一號公路,在蘇州就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最美環湖環山自駕游!

TAG:蘇州 | 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