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三集)
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三集)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我們上一次將本經的經題介紹圓滿了,這個經題裡面的意思可以說是深廣無際。把這個經題弄明白了,本經的大意也就弄明白了,也就是對凈土法門有一定的認知了,然後我們來學習經文就會非常的順。今天我們就開始正式學習經文。我們先看第一品,大家手上都有經本,我們來看第一品:
【法會聖眾第一】
這是第一品的品題。夏蓮居老居士在會集這一部經的時候,是根據五種原譯本來會集,會集得非常的好。在他會集完之後,這個經本是一九四五年出版流通,當時佛門的大德慈舟老法師曾經就講過這部經,並且有科判。梅光曦老居士也在中央廣播電台講過這部經,而且這些大德們都肯定這個本子是最完善的版本。這個品題是夏蓮居老居士他根據經的意思定的,定得非常好,可以說是提綱挈領。這部經總共有四十八品,我們很容易體會,把經分成四十八品,是契合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品,第一品到第三品是屬於本經的序分,其中前面兩品是屬於通序,第三品屬於別序,特別的別。這個序分就很長,有三章的經文。從第四品到第四十二品是屬於本經的正宗分,也就是主要的內容。流通分是四十三到四十八品,末後的六品經文,也是很長。序分、流通分相當長,這是有大經的味道,像《華嚴經》、《法華經》,這三分都是相當有分量,不像其它一般的經典,序分和流通分都很短,經文也很短。
我們來看這一品,主要是介紹來參與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的法會的這些聖眾、這些人,『法會聖眾』。第一品經文裡面主要就講到了六種成就,這是佛經每一部經都必須有的,如果缺少這六種成就,這就不是佛經,這也可以區分佛經與其它一般的經典文章一個特點。我們看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先看到這裡。這一小段經文就把六種成就說出來了。『如是』是信成就,相信的信。『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時間。『佛』是主成就,也就是講這部經的老師,佛是老師,他是教主。『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這個法會的地點。『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屬於眾成就。下面會列舉這些大比丘有哪些人,上首的弟子有哪些。本經第二品也列舉到,除了比丘,這是出家弟子以外,還有菩薩,出家的菩薩,在家的菩薩。還有清信士、清信女,就是在家的信男信女等等。人數目總共有兩萬人,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加上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這是男眾在家的,清信女是在家女眾,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加上清信女五百人,總共人數有兩萬人。除了人以外,還有諸天大眾,還有各界的菩薩,十方法界一切的佛菩薩都來集會。可見得本次的法會那是莊嚴無比!
我們來細細的讀這個經文,首先看「如是」,這如是兩個字,「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所有的經開頭都用的。這個緣故實際上大家可能都明白,因為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他並沒有記錄,並沒有用文字來傳世。這些經典怎麼記錄下來的?是世尊的侍者阿難尊者他發心集結經典,跟他的這些師兄弟們,都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大弟子,五百羅漢,一起集結經典,就是把世尊生前所說過的這些經都把它記錄下來。世尊在入滅度之前,阿難尊者就已經發心要集結,所以他來請問世尊,經典一開端應該用什麼開頭語?世尊就告訴他「如是我聞」四個字。這四個字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簡單的來說,就是正如我所聽到的那樣。這是什麼?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親耳聽來的,不是傳聞,也不是聽其它的什麼天、鬼神那裡轉述,是阿難尊者親自從佛那裡聽來的,這取信於後世。所以每部經前面都有如是我聞。有些經寫「聞如是」,意思都是一樣。這是一般普通來講的意思。
可是「如是」兩個字裡頭有很深的含義,我們必須要把這個義理給大家揭示出來。「如是」兩個字是什麼意思?這是講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諸法是指宇宙的一切現象,這一切現象的真實相就用一個「如是」來代表。佛給一切眾生講的經典,實際上都是講一切諸法的實相,換句話說,「如是」兩個字也代表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所有的內容。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宣說的一切經典,都可以用「如是」兩個字代表。這讓我們感覺到這兩個字的意思簡直就是無量無邊!
在我們凈宗這個法門裡面來說,「如是」是什麼意思?最簡單的來說,就是阿彌陀佛,如是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說阿彌陀佛?我們知道,阿彌陀佛這是梵文,阿是代表無,彌陀是量,佛是覺,無量覺。所以你看,這一切佛所說的是不是教我們無量覺?教我們一切真理?如是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也是含義無量無邊。
我們落實到凈宗法門的修行來講,我們可以用《觀無量壽經》裡面的一句經文來講,那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就是如是。如是是心是佛,「是」就是是心作佛,這兩句,一個說如,一個說是。我們聽到是心是佛,就是我們的真心本來是佛,我們聽到這一句,你就不要死在句下,認為只是佛,其它都不是。其它是不是?也是,是心也是菩薩,是心也是聲聞,是心也是人,是心也是餓鬼,也是畜生,也是地獄,這是有情眾生。那無情眾生也是,是心作茶杯,是心作桌子,是心是桌子,這些都是。這說明什麼?一切法都是這個是心所變現的,講這個意思,這是《華嚴經》里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不離開我們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是一切法的本體。這一切法離了心,怎麼能變現得出來?就像人作夢一樣,我們作夢是夢中有這些境界,山河大地,有情無情,這都是我們作夢的心所變現出來的。這一切夢境就是我們的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作夢這好理解,現前的境界?也是,也是我們這個能變現的心所作出來的,所以萬法由心。所以這就是講的如的意思,所謂萬法皆如,就是萬法都是心變現的,無一法不如,法法皆如。
這個「如」在《法華經》裡面講得非常的圓滿,就是《法華經》和《華嚴經》都可以用來詮釋本經。《法華》、《華嚴》叫一乘了義的經典,你看這裡面講的「十如是」,這是《法華》講的,所謂體如、相如、作用如,這個如是體、如是相、如是作,還有如是因、如是果,到最後如是本末究竟,哪一法不如?所以如就是唯心所現。這個理我們一般覺得難理解,我們可以舉個比喻,譬如說黃金,用黃金我們可以做很多形像,可以做一個佛像,可以做一個天人的像,可以做一個人的樣子,也可以做個小貓、小狗,畜生的樣子,甚至做一個餓鬼的樣子,還有地獄的樣子,十法界都可以用黃金來做出那個形像。那做這個樣子出來了,我們問一問,做佛的像是很清凈的像,那做那個餓鬼、畜生、地獄的像,是不是就不清凈了?它也清凈,因為它的本質還是黃金,這個金九九九九,足金。你不管做什麼樣的樣子,你做一個佛像和做一個餓鬼的像,實際上它們的價值都是相同,只要重量相同,譬如說拿個
知道這樣的一個道理,我們知道,是心作佛,是心作極樂世界,和我們這個心來作娑婆世界,作凡夫,我們現在是娑婆世界的凡夫,這個性上來講都平等,都是出自於這一心。我們的真心本性里什麼都具足,六祖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什麼都有,佛有,凡夫也有,極樂世界有,娑婆世界也有,能生萬法。所以我們明白之後,既然我們知道我們現在所生的娑婆世界有,我們現在就活在這個地球上,天天就在這裡,這是五濁惡世,很多災難,眾生的心並不很善良,並不清凈,這是五濁惡世,有,我們看到了,我們感受到了。既然有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也應該相信有極樂世界,都是這個心所現。
知道了是心是佛,這是從性上來講,我們為什麼現在活在娑婆世界裡頭,不在極樂世界裡面?因為我們的心迷了,就是我們心沒有作佛,我們是作凡夫,作凡夫是迷,心裡有貪瞋痴,有我見、人見,有分別執著,這是迷的樣子。那我們現在要是作佛?我們就能夠成佛,這個作就是念,我們的起心動念是造作什麼?佛教我們不要念貪瞋痴,不要念分別執著,要念阿彌陀佛,你能念阿彌陀佛,這就是是心作佛,作佛是講修得。這是一開始來講,我們有起心動念,我們現在起心念佛了,凡夫不能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的人只有佛。所以大乘經裡面圓教講的四諦法門,叫無作四諦,無作就是沒有起心動念。有起心動念就有法界莊嚴存在,這相就有了,相是你的念頭變現出來的。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得不起心動念,我們不可能,還得起心動念,那我們要把這個念頭做到最善,就是轉我們的念頭。
我們現在本來的念頭是貪的、瞋的、痴的,那是墮三惡道的念頭,那叫是心作三惡道。如果貪心那是心作餓鬼;如果是瞋恚心,整天發脾氣的,罵人、不滿、怨恨、對立、挑人毛病、嫉妒,這個是是心作地獄;愚痴顛倒、不信因果、胡裡胡塗過日子,是心作畜生。我們原來都是這樣,現在把它轉一下,你說一下讓你把念頭放下不可能,先轉比較容易,就好像我們開著車,前面是懸崖,我們車速很快,馬上就衝下去了,停都停不下來,怎麼辦?我們就可以轉一下方向盤,就可以拐個彎,從懸崖的邊上拐走了,就不要直接往下沖。所以我們轉念頭,我們停不下這個念頭就轉念頭,轉成什麼?轉最好的,就是阿彌陀佛。是心作佛,作極樂世界。我們念佛就能往生不退成佛,往生不退成佛,成佛了就是無念無作。
所以往生極樂世界,很多人覺得好像不理解,跟大乘經好像有很大的差距,大乘經里教我們放下起心動念,為什麼你還要念?這個他不明白。我們修凈土就是從有念修到無念,我們往生凈土就是從往生修到無生,你到無生這個境界,你就成佛了。這個境界必須在極樂世界完成比較容易,在這裡很難。
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對佛所說的一切法,道理要清楚,然後我們選擇這個念佛求生凈土的法門,也就不會有懷疑。這個法門也是根據諸法實相來說明的,也是根據事實來說的,不是妄想說出來的。所以佛講這部經是根據諸法實相,這是如是。所以如是叫信成就。這個信是建立在相信諸法實相的基礎上,不是信別的,最關鍵的你要信實相,信真理。《華嚴經》上講的,「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首先第一個信就是信這個實相。
除了信實相以外,還要信老師。這個經是佛講的,我們得信佛,佛是大成就者,佛不會騙人,不會打妄語,他有人格在,我們對他人格相信,所以很好,信他的人格,所以他說的話我們堅信不疑。除了信佛以外,佛講的經,經有時候我們看不懂,那就需要有法師來講,講法的老師叫法師,在家、出家都可以稱為法師。我們對老師也要有信心,老師再有德行、再有學問,如果我們對他不信,這我們也學不到東西。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是對老師要有誠敬的心,然後我們信他講的話,我們能夠從他那裡受益。這是講到信成就。
這部經,佛給我們親口宣說,凈土法門是佛直接傳授下來的,阿難給我們轉述,我們信得過。阿難是我們的老師,第一個老師,復講釋迦牟尼佛講的。然後就從阿難尊者那裡下來,祖祖相傳,一直傳到現在。所以阿難尊者這裡講「我聞」,這個是聞成就。經典我們知道不是佛寫的,是佛在世的時候他講經說法,阿難集結。很多聖人都是這樣的,像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他講了很多話,弟子們在他往生以後,把他話集結下來,就是成了一部《論語》,現在我們講《論語》都是「子曰、子曰」,那是誰講的?弟子寫的,寫孔老夫子是如是說的,子曰就好比是如是我聞,一個意思。
那麼集結經典的工作在佛門裡面跟孔門又不一樣,孔門弟子他把孔老夫子講的話個別記錄,你記一句我記一句,然後大家匯齊,成為一部《論語》。可是佛門的弟子集結佛經典,這個工作就嚴謹太多了。當時集結經典是怎麼集結的?是阿難尊者他復講的,復講之後,由五百阿羅漢來聽,聽了之後底下做記錄,然後大家全部同意通過,這才能夠做為經典流傳。如果這五百羅漢當中有一個人持不同意見,說「阿難,你這句話,我當時好像聽佛沒有這樣說過,不應該是佛的意思。」有一個人反對,這句話就不能寫在經典裡面。必須是五百羅漢大家全部同意通過,才能夠寫入經典。所以這不是說少數服從多數的問題,是可以一票否決的。所以這個經典確實會集起來是非常的嚴謹,這是為了取信於後世,沒有絲毫的差錯。
為什麼選阿難來複講?因為阿難記憶力是最強的,他生前是博聞強記,他的頭腦就像我們現在的計算機一樣,佛只要講過一句,他就能夠記住,永世不忘。這是他宿世善根深厚,經典裡面也講他的前生,他過去生生世世都是深入經教的人,所以他原來就跟釋迦牟尼佛在一起修學,是師兄弟,阿難注重在多聞,他是注重教理的學習,研究經教。釋迦牟尼佛注重力行,真修真干。所以釋迦牟尼佛成就得就快,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阿難示現來做他的弟子。阿難也不是普通人,都是大菩薩來示現的,來給釋迦牟尼佛做傳法人,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
傳法所用的方法,就是復講。所以佛門培養講經說法的人才,用的方法就是用復講,老師講過了,學生上台照著老師這樣的講法再講一遍。這個方法就是阿難開始,阿難是第一個復講,然後阿難以下祖祖相傳,培養講經教學的人才都是用復講。一直到我們的師父凈空老法師,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的時候也是復講,李炳老是跟印光大師學習。所以我們師父,你看他的這個法脈從印光大師那裡傳下來,都是用復講。復講什麼?不準加自己的意思,老師怎麼講,我就怎麼講。即使是我對這個經典有悟處,有自己的意思,不準講。這是什麼?練你的定功,你得忍住,不能夠胡亂髮揮。所以這是真正培養人才。
我自己現在跟師父學習,講《無量壽經》也是復講,依師父的一九八九年在台灣台北景美的華藏圖書館講的第二次《無量壽經》,這些字幕全部現在做成文字了,我就用這個來做為我復講,不敢添加自己的意思,這是真正培養人才很有效果。所以佛門裡面都是用這種復小座,很少聽說用什麼現在的大學的方法教這種課程,一個老師教一個課,然後你聽很多很多的課,這樣來學的,沒有。在佛門裡都是什麼?學生跟著師父學,聽一家之言,這是佛門所說的師承,師承就是首先你跟一個老師學,你把這個老師的學問學到手了,你才能出山,到其它老師會下學。老師沒同意你出山之前,就是你還沒畢業,你絕對不能夠隨便聽其它人講的話。
我們師父原來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的時候,有人來引見,見了李炳老想拜他為師,李炳老開出三個條件,說你要做我的學生必須遵守三個條件,你要能夠遵守,我就來教你;你要不遵守,你還是另請高明,別來我這。哪三個條件?第一個,你過去所學的統統不算,現在從頭開始學起,從零開始。第二個條件,你過去聽過的大德講的,現在都不算了。還有,現在任何的大德講課,你都不許聽,你只能聽我一個人的,我不同意你聽的,你不能聽。第三個,我不同意你看的書,你絕對不能看,只能看我規定你看的。三個條件,能不能符合?當時我們師父聽到這三個條件,還真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從來沒聽過,哪有老師這樣來限制學生的。但是我們師父很難得,善根深厚,也跟我們李師公有緣,所以就接受了,老老實實按這三個條件來做。過去學的都不算,那就從頭學起,老實了,你也不能夠計較任何的,從頭學起,老師教你什麼,你就得學什麼。不準看任何的書,不準聽其它大德講的,眼睛、耳朵全捂住,你的心清凈了。所以我們師父講,半年下來,整個心清凈,定下來了。我們師公講說,這個條件也不是永遠規定你,只能是五年,你跟我學就五年,叫五年學戒,守這個規矩,叫學戒,五年之後可以放開。我們師父很難得,他講說,說五年我感覺到還不夠。他自己主動又延長了五年,十年。這也給我們做好樣子。
為什麼古人五年就夠了?古人根基好,心清凈,五年他就得定了,他就開智慧了。我們現代人真的心不如古人定,不如古人清凈。所以師父是大根機,他都尚且要延長至十年,對於我們這些後輩來講,更需要十年以上。我感覺真的二十年恐怕對我才夠。我學佛以來,剛學佛不久就接觸到師父的經教,真的也是很幸運,也特別跟師父有緣。聽師父講了之後,其它大德老師都不聽,就聽一個人,聽到現在,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十八年。當然這十八年也是,前面那些都是很馬馬虎虎的,真正開始學,我應該從什麼時候算?從我辭職以後,二00六年底,過去都不算,過去這個十四年,就當前期準備。二00六年底,真正辭職以後,專心跟師父老人家學教開始,到現在四年,還需要至少六年時間,十年,那才能夠說把這根基打好。這是叫師承,聽一家之言,在一家老師之會下開悟了,才能夠出去參學,廣學多聞,那是得到根本智以後,出去參學是修後得智。所以我這根性只能是這樣。這是祖祖相傳用的方法,很有成效的,自己不用再摸索了,老實、聽話、真干就好。
復講經典,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它包括三學、三慧,三學是戒定慧,三慧是聞思修,這是三學、三慧一次完成。所謂三學,首先一個戒,我們在復講的時候認真備課,不敢打妄想,為什麼?要是打妄想,恐怕經讀不懂,聽不懂,講不出來,會講錯,這不行,這個因果可不得了。所以認認真真、全神貫注的來備課,這是戒。我們現在每天晚上都要講兩個小時,備兩個小時的課,一天也很緊張。這一緊張也好,逼著自己不能打妄想,全神貫注在這個經教上,不能搞其它事,電話都不接了,這個好,修戒。
定是什麼?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就按照師父的講記來複講,我們現在比師父那時候學起來方便很多,師父那時候沒這些講記,他當時就是聽老師怎麼講,第二天就上台復講。我們師父記憶力好,能夠復講出百分之九十五,我就沒有他這個記性,我記性比較差,真的恐怕復講只能講出個百分之二、三十,如果沒有這些講記的話。現在有講記好了,很簡單,在網路上都可以下載,你要真想學經教,就用這個方法,下載下來就認真學習,然後上台復講,這個是什麼?現在根性差一點的人用現在的工具來輔助,也能夠學出來。我們就依師父一家之言,心定在這,守住規矩,不準加自己的意思,老實,這是定。復講的時候也不用自己查資料,這是老師講過的,就按照原原本本講就行,把這意思講得沒錯就可以。
所以我自己感覺到,講《論語》和講《無量壽經》,講《無量壽經》心就更定,因為什麼?我用復講。講《論語》,因為師父沒講過,當然李炳老,李炳南老居士講過,他有《論語講要》,他有批註在,我們依他的批註和蕅益大師的批註,就等於依他們兩位大德的批註。當然他們有時候注的可能我自己未必能看得懂,我還得要參考其它的,因為他們注得非常的簡要,不像我們師父講得這麼明明白白,不用自己再查數據。所以你一查數據,你就要用精神,你就要思考,這是用意識心。用意識心就是妄念,意識心是妄心,不像看講記,就這樣看。反正現在我們可以用講記,也不用太努力去記,就這樣看,把它看明白就行,這樣可以不需要太多的分精神。所以這個可以一心的專註,能夠多用自己的真心,真心可以不需要思考,這是用真心。所以我自己更喜歡復講的方法,確實這是修行。
講得清清楚楚,你讀講記的時候你讀得很清楚,這就是慧。其實聽經也是一樣,聽經也是修戒定慧。你們坐在講堂裡面,什麼妄想都不打,專心聽課。不打妄想,這就是戒;專註的聽課,這是定;聽得很清楚、很明白,這就是慧。你看戒定慧一次完成,聽經是這樣,讀經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善用這個方法。所以你聽經也好,讀經也好,不要用思考,你就聽講,聽了懂就懂,聽不懂,隨它去,可以第二次再聽,現在有光碟,好,聽一遍不懂的再聽第二遍,二遍不懂聽十遍,十遍不懂聽一百遍,總有聽懂的時候。所以這是不打妄想,不思考,直下來接受,這個就是修戒定慧。
聽法本身也是三慧,戒定慧的慧,分開三個講就是三慧,這是菩薩三慧。戒定慧它屬於小乘人,沒成就的凡夫他要修;成就了,菩薩了,他直接就是三慧,他戒定都已經圓滿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他這三慧是什麼?聞思修。什麼叫聞慧?一聽就覺悟,這叫聞慧。一覺悟,這個覺悟了,這是思慧。聽的同時,你看聞慧、還有思慧都成就了。然後你一覺悟,你就能夠把煩惱習氣給斷掉,煩惱包括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就是我們講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這叫修慧。所以這三慧你得到了,你就開悟證果了,你就成佛了。
我們看到佛在講經的時候,譬如說《楞嚴經》,《楞嚴經》一部經講下來,甚至沒講完,講了一半,就有不少的弟子開悟了,證果了,得到三慧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聽的時候能夠有戒、有定。所以聽咱們就要會聽,會聽的人不需要去打妄想,佛講了一句話,你聽得懂很好,聽不懂也很好,始終是不起妄念,聽得清清楚楚。也不打瞌睡,打瞌睡不行,打瞌睡是無明;也不動妄念,不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叫掉舉。把這二邊煩惱放下,專心聽,這容易開智慧,容易開悟。
講到如是我聞,我聞主要是講師承,所用的方法,教下的培養就是復講。這是真正歷代人才輩出,都是用這種方法來培訓。
我們來看下面的時成就,就是「一時」,一時是什麼時候?印度他們不太注重年代,不像我們,你看中國人寫歷史,把年代都寫得很清楚,某年某月某日。他們全都用一時,所有的經都講一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說一時,是不是講得太含糊籠統?有很多人就有這種疑問。但是真正明白佛經道理的時候,你對這個一時就感覺到這兩個字用得太好!這才是真正講到實相,為什麼?時間本身它就是一個虛幻的概念,在佛法裡面稱為不相應行法,就是抽象的概念,實際上沒有。你看現在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他都知道,他就講過,時間、空間是人的錯覺。他用相對論就證明了,時間是可變的,時間怎麼決定的?是兩個物體運動相對速度不同才有這個時間,那相對速度改變了,時間也就跟著改變。證明這時間根本不固定,沒有一個真正的哪個年代、哪個時間,沒有。
所以這一時是講什麼時候?是眾生機緣成熟、感應道交之時,這個時間。這個時間是什麼時間?你什麼時候機緣成熟,什麼時候你能感應道交,就是那個時間。像智者大師,這是天台宗的開山祖師,他在講《法華經》的時候,講著講著就入定了,入定以後,他就上哪兒了?他的神識到了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法華經》講的地點,就跟《無量壽經》是一樣的,都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就聽釋迦牟尼佛講了一座《法華經》。然後他出定的時候跟台下的人講說,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的這個會還沒散,現在還在講。釋迦牟尼佛離智者大師相距一千年,竟然智者大師能夠超越一千年的時間,回到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當下,你看這是不是一時?這個時間就是感應道交、師資道合之時。所以用一時用得好。如果你記錄一個年代,過去的某年某月某日,那你定了,死了,它不是活的,活的是什麼?當下你什麼時候入這個境界,什麼時候你就能參與世尊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的法會。
在我們凈土宗來講,這個一時,機緣成熟,什麼時候機緣成熟?就是眾生的信願行這三資糧同時具足的時候。資糧也叫條件,古代人上路他都準備一些錢,這是資,準備一些糧食,這是上路要準備這個,這是講條件。那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什麼資糧、什麼條件?一個是信,一個是願,一個是行。信是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接引一切眾生往生成佛,你得信這個,對這個深信不疑。信了以後,你肯定很嚮往、很歡喜往生,這是願,你要有。有信有願了,你還得行,行是什麼?二六時中念這句佛號不間斷、不夾雜,這是行。
所以當佛看到眾生這三個條件成熟了,可以跟他們講這部經了,就在此時,佛就講出這一部《無量壽經》。如果是眾生根機、機緣沒成熟,佛就不會講這個經。佛是大覺者,無所不知,他知道眾生什麼時候機會成熟。換句話說,你聽了佛講的你能接受,佛就跟你講。佛講這經的時候是最歡喜的,為什麼?眾生成佛的機緣來了,他能相信這個凈土大法,他這一生就能往生不退成佛。所以能夠相信這個法門的人,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弟子,最了不起的學生。
這是講到時成就。說老實話,我們如果現在聽聞這部經,雖然不是佛講,是我鍾茂森講,我鍾茂森是凡夫,可是我講完全是按照佛的理來講,復講我們師父上人的,師父上人也是講佛的理。把這理講出來了,我們能夠深信不疑,那恭喜你,你也能夠感應道交,你這一生也就能夠具足三資糧,你能夠得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你接受了。所以這對你來講,就是一時,此時此刻你機緣成熟了。
底下是講主成就,主是「佛」,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之前在介紹經題的時候,把這佛字也講了,釋迦牟尼佛其人其事我們也要有個大概的了解。他是一位教育家,他不是神,他是人,他是一位大覺的人,對宇宙人生真相完全徹底明了了,為我們來介紹、來說明,勸導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底下是處成就,處所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王舍城,根據黃念祖老居士批註裡面講,這是一個大城,當時古印度有很多城,這個城屬於很大的一個,而且經濟、文化都相當發達,所有城中是最勝的。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城外的五座山之一,這也是這五山當中最勝的。城也是最勝的,山也是最勝的,表這個法門也是最勝的,佛選擇在這個地方來講,那是有他深刻的意義,這講的是殊勝法門。
底下是講眾成就,這是聽法的大眾,「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比丘是梵語,是指出家人受了比丘戒。眾就是團體的意思。比丘眾就是指出家的僧團。僧不是一個人,它是一個團體,只要有四個人以上在一起遵守六和敬,這樣的一個團體就叫僧團。如果是出家的僧團就叫比丘眾,或者比丘僧。在家修六和敬的呢?四人以上也能稱僧團,僧團不一定是在家、出家。
佛當年的僧團真的是六和僧團,在一起依六和敬而行,所謂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現在我們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在師父上人的倡導下也來修六和敬,也是在學習如何來落實六和,我們希望能夠有這個僧團出現。果然這個地方有一個僧團出現,這個地方消災免難,為什麼?這個僧團得到諸佛加持,龍天護佑,所以這個地方的眾生就有福了,佛法也能因僧團而興旺起來,法賴僧傳。
比丘這個意思,在一般批註裡面都講三個意思,第一個是乞士,乞是乞討。這是出家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自己不用工作,不生產,而是靠乞討為生,這是佛當年制定的生活方式,他自己也是這樣做。他本來是太子,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是過著最清苦的生活,以苦為師,這增長自己的道心。生活太享受,往往道心就沒有了,所謂富貴學道難。所以我們真想修行,生活盡量的要艱苦一點,房子住小一點,盡量的小,一來你打掃就容易,開支費用都比較少,身心安定,東西愈少愈好,衣服夠穿夠用就好,千萬不要去追求什麼時髦、潮流,這都是愚痴顛倒的人他們才去追求這些東西,覺悟的人他們是安貧樂道的。所以佛當年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樣子,他的所有的財產三衣一缽,除了這三衣一缽,沒有任何東西了。住哪兒?樹下一宿,就住在大樹底下,房子都沒有,我們現在住房子,比佛都好,條件真是很優越。所以真的,師父常講,真正修行人只要有個小房子避避風雨足矣,何求呢?求什麼呢?這一生要求的,就求我們早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我們所求。
比丘叫乞士,乞是討飯,中國人看不起討飯的,但是中國人看得起是士,士是士人,讀書人是士,這種人有道德、有學問,得到社會大眾的恭敬。中國社會都分為四個等級,所謂士農工商,把士人(讀書人)放在首位。一個讀書人即使是到他再貧窮,沒有官位,大家對他都尊重,為什麼?這個人讀書明理,所以都稱他叫先生,把他當作老師,恭敬他。中國有一句古話講,「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對讀書人非常尊敬,這是中國人社會的特點,尊重知識分子。
所以有一位歷史學家,台灣有一位胡秋源先生,他說中國的歷史一般人都看成好像是帝王專制的制度,這樣的一個歷史,胡秋源先生他認為其實不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是知識分子來統治、來主宰,就是士人他是社會的主導。這個很有道理。連帝王他對於大臣、對於知識分子都非常尊重,他不是一個人就隨意說了算,他都要尊重這些知識分子、大臣們的意見。
乞士,就是這些比丘、這些出家人,他們雖然是要飯的,但是很有道德、很有學問,也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所以大眾也供養他們,他們的生活所需是大眾來供養,不需要自己去工作勞動,能夠把時間專註於修學之上。他們修學成就了,這個功德是大眾的,大眾也因此而得福。所以供養出家人,他們說這是種福田,這是什麼?種福得福。
出家人的生活也非常的簡單,只接受信眾四事供養,四樁事。第一個是衣服,衣服是三衣,古印度就三衣,中國的氣候比印度要寒冷一些,印度是熱帶,中國北方那都是寒帶,冬天冷,三衣不夠,需要多穿一些棉襖什麼的,但是都是很簡單,衣服。還有飲食供養,還有卧具,卧具就是在古代印度當時出家的人,他們有一塊布鋪在地上,就睡在布上,叫樹下一宿,這叫卧具。現在在中國出家人住的寺廟,住處這都屬於卧具。但是出家人他不需要有房產,你供養他一個地方他能夠睡,他能夠修行,能夠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他沒有任何的所求。第四個醫藥,就是生病了接受醫療。這四事供養都非常的簡單。飲食,出家人那時候是日中一食,一天就吃一頓飯,現代我們一般人吃一頓飯那不可能,三頓都不夠,吃完三頓正餐還得吃點點心,晚上吃點夜宵,一天四、五頓。為什麼吃這麼多?你要知道,人的營養它要補充,如果人消耗得多,就得補充多。人的營養消耗多半是消耗在妄想上。我們成天都胡思亂想,消耗多,那就得補充多。假如人沒有什麼妄想,心很清凈,他真的不需要那麼多補充。
這個事我以前聽師父講,我感覺到真的自己妄想很多,為什麼?吃的也很多,三餐飯少吃一頓覺得餓。有時候我在以前留學讀書,在自己的宿舍,到每個禮拜周末的時候自己做一場八關齋戒,那晚上也不好過,為什麼?晚上不吃一頓,覺得很難過,只是忍著。現在學著學著,心也確實比以前清凈了不少,念頭少了,心裡空一些了,這時覺得真的不需要這麼多的補充。所以現在我天天晚上都不吃。像今天因為我要送師父去機場,我是今天持八關齋,過午不吃,我午餐也沒用,早餐喝了點稀粥,中午之前吃了點麵包,吃了個蘋果,到現在一點不餓,而且精神也挺好,就感覺到什麼?你全心投入到經教上,真的那個妄想少了。雖然你現在工作量並不比以前少,我睡眠比以前少,一天就睡五、六個小時,成天都得看書,成天都得備課,還得講,講比以前在大學裡面講得更多,以前大學一周才上六個小時課,現在我一天能上四個小時。這是工作量大了,但是消耗少了,真的這是從側面也證明師父講得沒錯,只要心清凈,你不需要吃這麼多。過去出家人真的日中一食,我們相信真的是夠了。這是講到第一個意思,是乞士。
比丘第二個意思是破惡,惡是惡見惡行,惡見是錯誤的思想,惡行是錯誤的行為,比丘都沒有,他們聽佛的話,聽佛的教導,是佛的好學生,所以不會有任何的惡見惡行。
第三個意思叫怖魔,怖是恐怖,魔是魔王,令魔王恐怖。當一個修行人發心出家的時候,這個人真修行,真發心出家、出世,出離三界,魔宮會震動,魔王會恐怖。為什麼恐怖?因為魔王他這個心量不大,他雖然統治三界,但是他會有那種嫉妒心,看見修行人超越三界走了,他感覺到自己統治下的人民少了,他會煩惱,這是他有很強的控制欲、佔有慾。所以一個修行人學佛出家,修行證果,超越三界,這會讓魔王恐怖。這是比丘三個意思。
這裡講到的比丘叫大比丘,這個「大」字意思就很深了,一般我們來講,佛的這些教育裡頭分為大乘、小乘,小乘、大乘是從什麼上分的?從心量上分的。小乘人他的心量比較小,用我們現在話來講,他的思想比較保守,他就不能夠很大量能夠容,他就比較拘謹。大乘的思想很開放、很自由,心量很廣大。這都是對不同根性的眾生而言。小乘人他執著比較多,他不能夠見性,他放不下,他修得最高是什麼?是聲聞、緣覺,這是最高的,他能夠出三界就很不錯了。可是他不能夠入一真法界,為什麼?因為他還是要用阿賴耶識,他還要用意識心,他用意識的這種執著,他放不下,他堅持不能舍掉。所以即使是他出三界了,煩惱障斷了,可是還有所知障。大乘人就不一樣了,思想開放,他統統都能舍掉,什麼事情大而化之,不在乎,心量廣大,他不僅心量突破了六道,而且突破十法界,所以他能夠明心見性,入一真法界。
這些大比丘雖然是出家人,但是他們不是小乘,他們是大乘的根性,人數有多少?一萬二千人。這個跟普通經典上不一樣,一般我們看到佛的常隨出家弟子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可是這部經是一萬二千人,人數十倍,這不一樣。它人數跟《法華經》相同,《法華經》你看一開端也是講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地點是一樣,也是萬二千人俱,這個人數是一樣的。而且表法的弟子裡面第一個也是憍陳如尊者。所以這部經跟《法華經》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蕅益大師在他的《彌陀經要解》裡面就講,說凈宗這個法門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華嚴經》奧妙的這個奧藏,藏就是很深的義理,就在這部經。法華秘髓,髓是精髓,也在這部經。
底下我們來看經文,『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兩句讚歎這些比丘眾,可以說是讚歎到極處,這兩句不是讚歎小乘人,是讚歎大乘菩薩,這是「大聖」。聖是什麼人?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三賢十聖」,三賢是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這都是法身大士,叫三賢位。十聖就是指初地到十地這十位聖地的菩薩。所以聖,嚴格來講是初地以上的菩薩,這叫聖人。聖前面還加個大字,那更了不得了,大聖人。大聖是誰?嚴格來說是指等覺菩薩,這叫大聖。勉勉強強來講,說地上菩薩還可以說得過去。所以這一類比丘眾可不是一般等閑之輩,是地上菩薩、等覺菩薩,甚至很多是古佛再來。
「神通已達」,這個神通,通是通達無礙,神是神奇莫測,是講什麼?講這一些大比丘他們所修的法門,在這部經他們修什麼法門?修凈土法門,聽佛教誨,他修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的法門。這才是真正的神通。所以神通不是說想那個你能放光、你能動地、你能穿牆,那個叫神通,那叫小神通。大神通是指你能夠對這部經的理論、方法、境界都能夠清楚明了,你完全接受,你依教奉行,你這是真正的神通,為什麼?你接受這個法門,修這個法門,你就能往生不退成佛,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你說這不是神通是什麼?
已達,這個達就是圓滿的通達,沒有絲毫障礙。所以這些出家弟子那真的是了不起的人物。正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釋迦牟尼佛來這個世間示現成佛,講經說法,很多古佛也跟著來。這好像唱一台戲一樣,釋迦牟尼佛是唱主角的,其它的古佛是唱配角,配合釋迦牟尼佛唱好這台戲,教化一切眾生。那個配角,說不定在後台那是主角的老師。釋迦牟尼佛是在這兒扮演佛,扮演老師的角色,這些其它的佛來這裡隨喜功德,來扮演佛的學生。諸佛互相之間沒有嫉妒,不說你怎麼能高過我?他不能夠謙虛下來。諸佛他們沒有這種高下心,一律平等,你跟這個世界有緣,你能度化這些眾生,我來配合你,我甚至來做你的學生,跟你把這台戲唱好。你看這個心完全無我,只是為了利益眾生,這個功德平等,主角和配角一起唱戲功德平等,少一個都不行,光有主角沒配角,他一個人怎麼唱戲?所以功德都平等,不一定非要自己唱主角,學會隨喜功德,這個功德是一樣的。這是講到神通已達這些大聖。
底下列舉上首的名字,第一個,『其名曰:尊者憍陳如』。這位學生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個開悟證果的學生,所以他是第一個成就的。世尊他開悟以後,證得佛果,開始教化,在鹿野苑教化五比丘,第一個開悟證果的就是憍陳如尊者,他證得阿羅漢果。這部經把這個人放在第一位,說明什麼?他是表法的意思。表什麼法?表第一得度的法門。佛講經,要知道他直接就講,他不會講這些弟子們的名字,這些名字是集結經典的人他們來記錄的。記錄這些弟子不同的名稱,就有表法的意義,哪個弟子有特殊的成就,或者有哪一個專長,把這個弟子名字列在這,他就有他的特殊意義所在。
所以不同的經,我們看到列舉不同的弟子,這是集結經典阿難尊者他們的用心,也是用心良苦。在這裡就是告訴我們,把憍陳如尊者列為第一個,就告訴我們第一弟子來學的這個法門是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我們也跟釋迦牟尼佛學這個法門,也像憍陳如尊者一樣,也屬於世尊第一弟子。
第二位弟子是『舍利弗』,『尊者』是對他的尊稱,就像我們現在說「尊敬的長老」這樣的意思,因為這些弟子們都是很有成就的,而且很有威望。「舍利弗」是釋迦牟尼佛眾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最有智慧。
『尊者大目犍連』,「目犍連」是代表神通第一,最有神通。這個法門如果不是智慧第一、神通第一的弟子,怎麼能夠接受這樣的法門?什麼叫智慧第一?你聽了這個法門能相信、能接受,你是智慧第一,你沒有智慧你就不能接受,不認識它。你能夠接受以後你依教奉行,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神通第一,確實你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了。所以這個表法的意思非常的明顯。
而我們師父在講這部經的時候又特別提到,一般人還可能疏漏了,這個憍陳如是第一弟子,第一得度的弟子,他排在舍利弗、目犍連之前,這個意思就更深。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第一,這個第一不是普通的第一,而是在憍陳如之後,是第一的第一,他不是普通的第一。所以這講的智慧、講的神通,那真的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你想想,你現在接受凈土法門,你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幾天佛就往生了。現在是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是圓證三不退的阿惟越致菩薩。你想想,一般的聲聞、緣覺、菩薩,哪個不佩服你,你真有智慧。你能接受這個法門,他們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且你真往生,你真神通第一,阿彌陀佛加持你,你能夠遍游十方國土,度化一切有情眾生。所以你得真干。
真干,這些佛菩薩、天龍鬼神沒有一個不佩服你,沒有一個不護持你的。你的冤親債主見到你也會歡喜,你修行成就了,他們也沾光,你往生了,他們將來能得度。所以他們也不跟你計較了,他們會護持你。如果你不是真干,你是假冒的,那這些鬼神們看了之後他瞧不起你,那冤親債主也就會報復你。所以只要你肯真干,你真正就消業障,把宿世的冤業都消除。
況且你學這部經,這部經我們看到《阿彌陀經》上面講,《阿彌陀經》跟這部經是一部,大小本不同。這部經是十方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你能修這部經,按這個法門修行,你能得十方諸佛之所護念,你能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決定往生成佛。只要你肯真干,沒有說去不了的。這是講到這三個人,憍陳如、舍利弗、目犍連。
底下,『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這兩位也很不得了,「迦葉」是傳佛心印之人,用我們現在話來講,他是禪宗的初祖,第一個得佛衣缽的人。「阿難」是代表教下,宗門教下,由迦葉、阿難兩位做代表。這是禪宗以外的大乘、小乘、其它的九個宗,都是阿難來傳;當然阿難他也是傳禪宗,他是二祖;阿難也傳密。換句話說,整個佛法這兩個人都能做代表。他們倆來這裡修,來這裡聽經,也顯示出這個法門是代表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法。
宗門也好,教下也好,密宗也好,這都是對不同根性的人,佛講不同的法門,其實法法平等,沒有高下之分。禪宗是屬於接那個上根利智的人,這個人根性很利,煩惱很輕,智慧很高,這個人他有能力修這個法門,他能成就。中等根性的人,或者是下等根性的人,這就修不了這個法門了,他只能是修教下。教下是按照這些理論來學,讀教科書,由淺而深,由事而理,由相而性,循序漸進,有次第的。像佛當年講的《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盤》,一步步往上走。《阿含》就好比是佛教的小學,《方等》好比是中學,《般若》好比是大學,《法華》、《華嚴》這好比是研究所,逐步往上提升。一般人都是教下的根性,法門很多,我們該學哪一樣?這個我們要了解。佛講八萬四千法門,不是說都要給我們學的,我們只要選一個法門就行,那一定要選擇符合自己根性的,符合自己程度的法門,你才能夠開悟證果。
那你應該選什麼法門,你自己知不知道?你是什麼樣的根性的人?如果自己不知道,你要去請教別人,別人能知道嗎?他沒有開悟,他沒有觀機的能力,他不知道你前生修什麼法門,他可能說不出來,指點你的未必是對的。就好像醫生開藥方一樣,法門就是藥方,你害了不同的病,他就用不同的葯。你要是不知道自己害什麼病,你當然不知道應該選什麼葯。如果你說我哪個葯都嘗嘗,那很麻煩,如果是葯不對症,說不定會使你的病更加重,所以這個不能夠不謹慎。
佛知道末法時代根機,末法眾生很可憐,自己不知道自己,也不認識善知識,不知道自己該修什麼法門,所以佛特別開出凈土法門,讓所有根性的人都能夠成就。所以這個藥方可以說是統統對症,無論你害的什麼病都能幫你治好。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堅定不移的選擇這個法門,這是我們所謂的善根成熟。這部經,要選這個法門,要知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什麼叫善根?你聽了你能接受,這叫善根。如果聽了之後半信半疑,或者說佛不是對我說的吧?是對那些弟子們說的,是對別人說的。我們真的有不少同修有這個現象,聽到佛講的經,或者聽到師父講的這些道理,這個應該他來聽聽好,這個很適合他聽。都讓別人來聽,就自己不聽,這是什麼?沒有善根。真正有善根是,你直下承當,佛對我講的,老師就是講給我聽的,我要自己依教奉行,這你就善根深厚。所以你讀這部經,那是釋迦牟尼佛直接對你的開示,你能這樣承當,那恭喜你,你善根成熟,你這一生有指望能夠往生不退成佛。底下是講菩薩眾。
【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這裡舉出三位上首菩薩,這三位菩薩都是出家的菩薩,後面第二品所列的十六位上首菩薩是在家的菩薩。這三位菩薩寓意都很深,頭兩位『普賢菩薩』和『文殊師利菩薩』他們倆是華嚴三聖,他們跟毘盧遮那佛合起來是華嚴三聖。《華嚴經》講到體和相和用,體是清凈法身,真如本性,用毘盧遮那佛代表,像我們後面這幅畫,這背景,這是師父上人說讓我們用這個做背景。我們當時還想,為什麼不用西方三聖,用華嚴三聖?現在想有道理,因為這部經是中本《華嚴》,是華嚴奧藏。你看中間這位,這是毘盧遮那佛,這個佛代表著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由體起用,大用無方。這個用一般來講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思想上的,一類是行為上的。這個思想是智慧,以文殊師利菩薩代表;行為就是指生活,以普賢菩薩做代表。華嚴會上普賢菩薩排名第一,這說明什麼?佛法重生活,重力行。這個生活裡面當然要依據理論,力行要依據理論,文殊是代表理論、代表思想、代表智慧。整個佛法,華嚴三聖就代表了。你看華嚴三聖,毘盧遮那佛右手是普賢菩薩,騎著白象,左手的這個是文殊師利菩薩,騎著獅子。右手的是第一,普賢是第一。在本經也不例外,普賢菩薩排第一。所以普賢菩薩代表《華嚴》行門,本經也顯示出《華嚴》全體大用。
普賢菩薩不僅代表《華嚴》行門,還代表密宗的行門,因為普賢菩薩是密宗開山祖師。密法裡面,我們看到龍樹菩薩傳密法,他開鐵塔遇到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將密法傳授給他,他再傳到人間來。金剛薩埵是誰?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換句話說,這個經也是密宗的顯說,正如《華嚴》一樣,《華嚴》是密宗顯說,顯密不二。批註這部經的黃念祖老居士他本人就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傳授密法。你看他傳授密法,教人讀《無量壽經》,自己批註《無量壽經》,自己念佛求生凈土。你從這裡就可以看到,這個法門真的也是密法的一個綱領,阿彌陀佛就是無上的密咒。這個法門教我們往生不退成佛,也是教我們即身成佛的法門。文殊菩薩代表智慧,禪宗里往往供奉第一位就是文殊,所以這個法門也代表禪凈不二。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包括了禪、凈、密,統統包括。
第三位『彌勒菩薩』,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後補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完了之後是滅法。彌勒菩薩之後下生,什麼時候下生?大約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他下生成佛。這部經我們看到,彌勒菩薩後半部他是當機的,世尊特別囑咐他要弘揚這個法門。彌勒下生成佛,我們可以想到他會弘揚哪個法門?當然是凈土法門,他當然會講《無量壽經》,這個也是非常殊勝的。
最後,『及賢劫中一切菩薩』。這個「賢劫」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一個大的時期,大劫,這個大劫裡面有一千尊佛出世,所以稱為賢劫。釋迦牟尼佛是賢劫中第四尊佛,彌勒菩薩成佛是第五尊佛,後面還有九百九十五尊。這賢劫中一切菩薩他們現在是候補佛,最後一位是韋馱菩薩成佛,第一千尊。他們現在全都來參加這個法會,都來聽《無量壽經》,換句話說,賢劫千佛肯定都會宣揚這部經,會講這個法門,勸導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部經太殊勝了!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第一品就先講到這裡。下個禮拜一我們繼續來學習這部經,國語我們一、三、五,二、四、六是粵語。今天講得有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鍾茂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十三集)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 (第六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06
※平等能解決一切問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