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應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應贊助媒體:非藥品招商網 時間:2011-04-21 13:56:08 來源:本站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 -

與用藥目的無關的由藥物引起的機體反應稱為不良反應。其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後遺反應、過敏反應、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等。副作用屬藥物固有反應,正常量出現較輕微。毒性反應指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機能異常和結構的病理變化,嚴重程度隨劑量增加或療程延長而增加。抗生素的毒性反應臨床較多見,如及時停葯可緩解和恢復,但亦可造成嚴重後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 神經系統毒性反應;氨基糖甙類損害第八對腦神經,引起耳鳴、眩暈、耳聾;大劑量青黴素G或半合成青黴素或引起神經肌肉阻滯,表現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驟停。氯黴素、環絲氨酸引起精神病反應等。

  ② 造血系統毒性反應;氯黴素可引起再障性貧血;氯黴素、氨苄青黴素、鏈黴素、新生黴素等有時可引起粒細胞缺乏症。訂大黴素、卡那黴素、先鋒黴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細胞減少,頭孢菌素類偶致紅細胞或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嗜酸性細胞增加。

  ③ 肝、腎毒性反應:妥布黴素偶可致轉氨酶升高,多數頭孢菌素類大劑量可致轉氨酶、鹼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類、氨基甙類及磺胺葯可引起腎小管損害。

  ④ 胃腸道反應:口服抗生素後可引起胃部不適,如噁心、嘔吐、上腹飽脹及食慾減退等。四環素類中尤以金黴素、強力黴素、二甲四環素顯著。大環內脂類中以紅霉素類最重,麥迪黴素、螺旋黴素較輕。四環素類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潰瘍。

  ⑤ 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調,引起維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偽膜性腸炎、急性出血腸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黴素和氯林可黴素引起的偽膜性腸炎最多見,其次是先鋒黴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腸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黴素引起,以氨苄青黴素引起的機會最多。另外,長期口服大劑量新黴素和應用卡那黴素引起腸粘膜退行性變,導致吸收不良綜合症,使嬰兒腹瀉和長期體重不增,應預重視。少數人用抗生素後引起肛門瘙癢及肛周糜爛,停葯後癥狀可消失。

  ⑥ 抗生素的過敏反應一般分為過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應、葯熱、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和變態反應性心肌損害等。

⑦ 抗生素後遺效應是指停葯後的後遺生物效應,如鏈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聾。許多化療葯可引起"三致"作用。利福平的致畸率為4.3%,氯黴素、灰黃黴素和某些抗腫瘤抗生素有致突變和致癌作用等。

藥物影響

  1.青黴素長時間使用可引起低血鉀。

  2.頭孢菌素對腎臟有損,並可引起低血鉀及胃粘膜損傷,導致維生素K缺乏。

  3.慶大黴素長期服用,可致低鉀血症,鈣、鎂吸收下降,維生素K合成減少。

  4.四環素類抗生素(如四環素、金黴素、強力黴素等)可以與某些元素(如銅、鐵、鋅、錳、鈷、鈣、鎂等)結合形成不易被吸收的化合物,降低機體對藥物及營養素的吸收。牛奶中含這些元素較多,所以服四環素類葯時不宜食用。

  5.氯黴素可引起缺鐵性貧血,降低葉酸、維生素B12水平,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6.抗菌增效劑——甲氧苄胺嘧啶(TMP)可導致葉酸缺乏,長期服用可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血小板和白細胞下降,所以應及時查血象。

共1頁當前第1頁1
推薦閱讀:

如何鍛煉,反應能力,爆發力以及耐力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
這些你不在意的小細節,卻時時刻刻反應了你的教養!
[轉載]開始靜坐時氣機的反應
長壽應該做到三慢四快--吃飯、脾氣、心跳要慢;走路、反應、排便、入睡要快

TAG:抗生素 | 反應 | 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