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拍星野——天文風光攝影技巧
【星野攝影的器材要求】 能長時間曝光的相機都可拍星空,想要效果好首推數碼單反相機,新出的微單相機也有很不錯的。選擇相機主要看畫質和畫幅,高感光度畫質越好,星空的噪點越少;畫幅越大,同樣的鏡頭能拍到更廣闊的星空。 大光圈的廣角定焦鏡頭和廣角變焦鏡頭是拍星空的利器,因為廣角拍出來的星空比較接近人眼的視角,且曝光30秒之內星星不會有明顯的拖線。大光圈的標準鏡頭適合拍星座特寫和行星合月。長焦鏡頭拍太陽、月亮還行,拍星空就會嚴重拖線。
長時間曝光時相機一定要穩固,質量良好的三腳架不可或缺。另外還要準備一個定時遙控器,一來減少相機震動,二來可以設定長時間曝光、間隔定時和延時攝影。 星野攝影物品清單:機身、鏡頭、雲台、三腳架、定時遙控器、電池、存儲卡、氣吹、鏡頭筆、手電筒等等,出門拍攝前務必檢查一遍。另外,夏天防蚊蟲蛇、冬天禦寒保暖需要的東西也別忘記帶上。【星野攝影的環境要求】 想要拍到壯美的星空,關鍵是去晴朗無月的夜晚到光害小的地方拍。一般副熱帶高壓控制期、颱風前後、冷空氣過境後天氣會晴朗通透。天氣特別好時,有月光也可拍星空,因為月光可以給大範圍的景物補光,只是星光會暗淡些。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光害小的地方越來越少。我們只能逃離城市,上高山下鄉野才行。具體哪個地方適合拍星空,可以多留意天文愛好者常去哪裡拍,還有探親、訪友、旅行時多觀察周圍的環境和夜空,自己挖掘好的拍攝地。
【星野攝影的拍攝技巧】 星野攝影技巧簡單來說就是手動對焦,手動曝光。拍星空時相機的常規設置是:M或B手動檔、raw+jpg格式、鎢絲燈或手動白平衡(3500-4500K)、風光風格、高ISO降噪開(時間不充裕時建議關閉)。鏡頭也撥到M手動檔,有對焦刻度的一般扭到無限遠∞標示處,有實時取景功能的相機最好對著亮星放大10倍來精細對焦。試拍之後回放100%來檢查對焦情況。 「怎麼拍漫天的繁星?」 在光害較小的地方,肉眼就能看到很多星星的話,可用大光圈(常用值F1.4、F1.8、F2.8、F3.5、F4.0)和高ISO(常用值1600、3200、6400,盡量少用擴展的高感光度)曝光10-30秒。在光害較大的地方,就要降低ISO,縮小光圈,減少曝光時間,根據夜空的亮度來調整參數。注意ISO越高,相片噪點越厲害,曝光時間越長,星星拖線越明顯。要綜合各種利弊來選擇合適的參數,每個參數組合有什麼不同,最好自己試拍並回放100%仔細查看。關於光圈,通常拍風光要用小光圈,為什麼拍星空要大光圈?那是因為星空比一般的風景暗弱很多,用小光圈拍不到幾顆星,只能犧牲一下景深和畫質,用大光圈把更多的暗星拍下來。 「怎麼拍星星的軌跡?」 在光害較小的地方,可以直接用小光圈、低ISO長時間曝光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一次成像。不過這樣做有風險,例如相機中途沒電、三腳架被人踢了一腳、鏡頭突然被強光照射等情況,拍攝就功虧一簣了。現在多是通過固定相機和攝影參數連拍一系列相片,後期用「Startrails」這個軟體來疊加成星跡,國際天文攝影大賽是允許這種手法的。用大光圈、高ISO、單張曝光10-30秒、間隔1秒來連拍光害小的星空可以疊加出非常密集的星跡,還可以出個副產品——延時攝影視頻。拍攝流星也是用這個方法。因為流星的速度快,只能用大光圈和高ISO來提高單位時間的曝光量,這樣才能捕抓更多流星。另外,流星可能出現在天空的任何方位,最好固定相機守株待兔式捕抓流星。同理,螢火蟲也是這麼拍。用小光圈、低ISO、縮短單張曝光時間,在光污染大的城裡也能疊出稀疏的星跡。用星跡的形式來表現風景名勝和地標建築的星空,效果鮮明又有時空動感。單張的曝光效果以地景曝光合適而又可見星星為準,單張的星星數量決定了星跡的密集程度。累計曝光時間越長,疊加出來的星跡就越長。注意有些相機開了機內降噪後,需要降噪後才能拍下一張,因此連拍星空時最好關閉高ISO降噪。【星野攝影需要的天文常識】 星野攝影除了要具備星空攝影技巧,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天文基礎知識,這樣拍攝出來的天文風光作品才會既有藝術欣賞性,又有科學趣味性,內涵更豐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星星在天空中運行的規律。因為地球自轉,星星和日月一樣會東升西落。以北半球來說,星星看起來是繞著北天極逆時針旋轉,在天空的不同位置,星星運轉的弧圈是不同的。表現在星跡上,北邊是同心圓,東邊和西邊是斜線,南邊是大圓弧。地球自轉時還繞日公轉,一個太陽日比恆星日多轉59′,這就造成了星星升起的時間每天提早近4分鐘,每個月提早約兩個小時,一年後回到相同的時間。星星在一年間的移動變化造成了四季星空的不同。以中緯度為例,晚上8~10點所見的星空稱為該季節的星空,在一個晚上通常可以看到三個季節的星空。 接著,我們來認識一下星星在天空中分布的特點。古人們為了便於認識恆星,把星星分成不同的星座。現代星座是國際劃定的88個星座,但說到亮星,中國還是使用古代流傳至今的星名。認識星座,以前我們常用紙質星圖,現在智能手機普及了,安裝天文應用更便捷。在此推薦幾款天文應用:星空指南、星際漫步(Star Walk)、虛擬天文館(Stellarium)、星空觀測者(SkySafari)、星圖(Star Chart)、谷歌星空(Google Sky Map)等。這些應用大多能顯示實地實時的星空,只需把手機舉起來,屏幕顯示的星空就能和實際的星空對應起來。通過不斷練習辨認,記住每個季節的特色星座和亮星組合,在拍星野的時候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不會出現天蠍少了頭、獵戶缺了胳膊等遺憾的事情。 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四季星空的特點。 春季星空——北斗高懸,獅子吼天。春季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懸於北方天空的北斗七星,連接鬥口的兩顆星並延長5倍距離可以找到北極星,沿著斗柄幾顆星延伸出去畫一條大弧線,明亮的大角星和角宿一都在這條曲線上,這就是春季大麴線。獅子座是春季代表星座,它的頭部形似大鐮刀,尾部由三角形組成。 夏季星空——銀漢燦爛,天蠍出沒。夏季星空最壯美的就是銀河,但只能在光害小的地方才能欣賞到。在天頂,銀河兩岸明亮的織女星和牛郎星與銀河中的天津四構成了夏季大三角。在南方天空,銀河最寬闊的部分有一個S形的夏季代表星座——天蠍座。 秋季星空——王族爭霸,飛馬當空。秋季星空稍顯暗淡,頭頂由飛馬座和仙女座亮星組成的秋季四邊形因而十分顯眼。仙王座、仙后座、仙女座、英仙座、飛馬座、鯨魚座等星座構成神話中的王族星座,是秋季的主要星座。 冬季星空——星鑽璀璨,獵戶威武。冬季代表星座非高懸南天的獵戶座莫屬,俗話說的三星高照就是指獵戶座腰帶的那三顆亮星。冬季星空的銀河雖然最暗淡,但亮星卻是最多的。由參宿四、天狼星和南河三組成了冬季大三角。由五車二、北河三、南河三、天狼星、參宿七和畢宿五組成了冬季大六邊形,形如一顆大鑽石,非常璀璨。 關於流星雨,不得不說以下的知識。 每天都有流星划過天空,但想要過癮地觀賞和拍攝流星最好守候北半球的三大流星雨:1月3~4日極大的象限儀流星雨;8月12~13日極大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3~14日極大的雙子座流星雨。每年極大時刻稍有不同,可留意靠譜天文組織發布的流星雨預報。例如國際流星組織(IMO)預報2014年的雙子座流星雨將在北京時間12月14日(星期天)晚上20點前後達到極大,預計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有120顆左右。這就意味著若天氣晴好,14日前半夜在光害小的地方几乎每分鐘都能看到流星。天龍座流星雨和獅子座流星雨要到特定的回歸年才會下「暴雨」,平常年份只是「毛毛雨」。那些流量小的流星雨就留給天文發燒友去研究吧,早點洗洗睡,別被一些嘩眾取寵的新聞報道忽悠了。【提升星野攝影的檔次】 星野攝影的前景是影響美感的重要因素。常見的前景有自然地貌、建築物、動植物、人物等。星空配合不同的地面景觀可以玩出各種花樣,展現個人風格。構圖時星空為主,前景為輔。前景若漆黑一片,可對其進行適當的補光,讓畫面層次更豐富,提升星野攝影的檔次。閃光燈、手電筒、車燈、蠟燭等都可以作為補光的光源。拍攝時注意色彩搭配,冷暖對比的色調會更加吸引人。 星空中出現的流星、彗星、人造衛星、月暈、黃道光、氣輝、極光等景象可以為天文風光增色不少,只是這些東西可遇不可求,遇到了一定要把握機會。 「單反相機+三腳架」天文風光攝影的技巧先分享到這裡,可能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深入探討,有機會歡迎大家與菲比繼續交流指教。 本文刪減版發表於《廣東攝影》2013年第4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