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過百億,去年公司凈利潤7.4億,一個男記者,娛樂全中國

繼2016年一年股價下跌35%,經歷了上市以來股價年度最大的跌幅後,進入2017年第一季度的光線傳媒並沒有迎來反轉,股價繼續處於跌勢。

王長田持有光線傳媒股票的市值,從2016年5月16日收盤的約177億元,下跌至今年5月27日收盤約100億元,其在上市公司的身家縮水了77億元。截止發稿時,光線傳媒的股價仍處於跌勢。

二級市場不少投資者信心遭遇打擊,紛紛質疑光線傳媒以及王長田的態度。

面對外界和投資人的追問,王長田有點不爽。上個月,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回應稱,「每天都有投資者問我公司是不是出了問題,到底會不會漲、要不要拋,我能說什麼呢?如果你信任一家公司,就長線持有它;如果不信任,就拋棄它。」

「信則持有,不信就賣。」對於資本的去留選擇,王長田的態度很鮮明。畢竟,光線傳媒去年的業績,可以稱得上是「亮眼」。公司2016年凈利潤高達7.4億元,大漲逾八成。加之,光線傳媒日前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比上年同期的4.51億元增加34.96%。

然而 ,「好到沒朋友」的業績以及「唰唰」下跌的股價之間的反差,也給外界帶來了糾結:光線這家公司是否還值得投資?

業界也在期待,素以「精打細算」著稱的王長田,下一步會如何規劃和布局?

起舞

外界對光線傳媒以及王長田的質疑與擔憂從一開始就存在,時間回到19年前。

從體制內出來的王長田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專業電視策劃與製作機構——「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也就是「光線傳媒」的前身。

1998年夏,旗下第一個娛樂新聞節目《中國娛樂報道》(後改名為《娛樂現場》)在試播的時候,王長田收穫外界的懷疑並不少於今天。彼時,一位京城的娛樂記者甚至不留情面地評價該節目,「光線傳媒根本不懂娛樂新聞,整個娛樂圈不會接受這個節目」。

彼時,在泱泱大台的正規軍之外,外界並不看好光線傳媒新的商業模式。《中國娛樂報道》的嘗試,在外界看來,無疑是王長田在政策的縫隙中小步起舞。

多年以後,王長田依然記得小步起舞時那種請求的眼神:「請你們留步,再多看幾眼我的片子吧!」

「最初辦公司的10萬元是向幾個朋友湊的。」王長田坦然地說,「中心成立之初,人手少,技術力量薄弱,根本不可能製作出像模像樣的文化娛樂新聞,我們主要靠賣策劃報告、小專題片養活自己。」 1999年3月,他的5個合伙人走了4個,只剩他一人獨挑大旗,他一度心灰意冷過。

直到1999年7月1日,《中國娛樂報道》正式開播,讓光線傳媒從幕後走向前台,人們才開始漸漸接受它,其收視率甚至超過了湖南衛視的名牌節目《快樂大本營》,由此引發諸多電視台的購買熱潮。同年10月,播出該欄目的電視台由起初的二十幾家迅速增長到近百家。有了《中國娛樂報道》的製作經驗,王長田抓緊時機,繼續推出了《北京特快》、《中國音樂風雲榜》和《娛樂人物周刊》等節目,在傳媒界以及娛樂界引發了巨大的轟動,王長田也因此一戰成名。

後來,王長田將這種圍繞一檔娛樂節目向周邊不斷拓展比如娛樂節目、明星訪談節目等,稱為「節目群」。這種節目的「矩陣」效應,也為光線傳媒聚合了更多的廣告,同時增強了對娛樂圈資源的吸引力。「比如,一個明星到我這兒來,A節目幫他做娛樂新聞,B節目幫他做音樂推廣,C節目幫他做明星訪談,這樣我們的優勢就出來了,然後就賺到錢了。」王長田說。

1999年,光線收入230萬元,到五年後的2004年,達到2.5個億。經歷了五年的高速發展後,王長田自稱,光線傳媒在國內一度沒有對手。

以新聞的方式做娛樂,將娛樂新聞節目視作「產品」,這些想法和大膽的嘗試,在當時的電視傳媒界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和王長田的性格、以及早年媒體界的經歷和積累分不開。

求變

王長田是一個「總比別人早走一步,主動求變」的人,「除了剛畢業時的工作是被動的,我職業生涯的其他轉變都是主動求變的結果。」

在主動求變、辭職創業之前,他曾在媒體圈浸淫了近十年。

出生於1965年的王長田,1988年從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很順利地被分配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局,當了一名國家公務員。彼時,初出牛犢的他,理想的職業是做一名社會民生記者。

一年半後,文質彬彬的他帶著純粹的新聞理想進入《中華工商時報》。1992年,作為記者的王長田還跟著下海經商潮去哈爾濱做過生意,儘管不賺不賠,他還是回到了報社繼續他的記者生涯。幾年後,一路晉陞為新聞部副主任。

但「下海」之心不死。(投黑馬www.touheima.com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1995年,看到電視行業崛起之勢的王長田選擇結束自己五年的記者生涯,跳槽到北京電視台,並很快創辦了自己的名牌欄目《北京特快》。嗅到電視行業制播分離的可能以及由此帶來的機遇,1998年,王長田正式選擇在娛樂圈開疆拓土,走向創業的道路,創辦光線傳媒。

一年後,《中國娛樂報道》一炮而紅。《中國娛樂報道》的出現,在中國電視史上的意義非凡,按照王長田的說法,「它迎合了電視業制播分離以及電視業主體功能向娛樂轉化的兩大潮流。」

媒體人這個群體,因其身處接收和解讀信息的前線陣地上,往往能更早接觸到社會發展趨勢的細微變化,他們對商業和時代變化的判斷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更加敏銳。

早在1994年,中國就出現了第一家民營電視機構——嘉實廣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隨後又有夏駿的電視人打造的銀漢傳播等相繼出爐,但最終都不了了之。

中國電視界的商業大變革,從1998年開始。彼時,分別率領光線傳媒、歡樂傳媒、派格太合、唐龍國際的王長田、董朝暉、孫健君、陸興東,被稱為「民營四公子」,他們都試圖構建民營電視的版圖,試圖在市場中稱霸一方,紛紛使出「大招」。

此時,作為新聞記者出身的王長田和剛剛開播一個月的《中國娛樂報道》為了爭取節目的資源,不得不泡在梅地亞中心,求助於當時的娛樂記者,瘋狂抄錄他們的通訊錄。

據說,當時但凡有些氣候的影視明星,幾乎都被光線傳媒的編導電話「騷擾」過。王長田也曾表示,自己可以在十分鐘內找到任何一個藝人的聯繫方式。

一場大戰下來,主動求變的王長田跑得最快,他創立的光線傳媒最終得以生存下來,並且一枝獨大。王長田後來回憶,「創業初期,你的產品可能會被其他競爭者取代。此時的對策是,一定要先生存下來。」

後來,《新周刊》在「新銳200人」中將王長田選入其中,並評價他為「未來民營電視辭典的第一個詞條」。 王長田也因此被外界稱為「中國娛樂新聞教父」,他曾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影響和改變娛樂行業,「我希望娛樂界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行業,而不是外人所說的潛規則橫行、沒有道德底線的行業。」

打法

儘管作為國內娛樂新聞節目的先行者,但這並不意味著光線傳媒足以一直保持長久的優勢。

做內容創作早期,光線傳媒旗下積聚了一批熟悉娛樂產業的一批媒體人。推崇「冷眼看熱鬧,辣手做新聞」的王長田帶領的團隊也的確做了很多在當時看來劍走偏鋒的選題,比如「《四大天王》淡出江湖」、「商家搭車《還珠格格》」等。

然而,沒過多久,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衛星頻道整個改變了中國電視的狀況,對地面頻道形成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城市電視,對製作公司有更大的依賴,這意味著我們有更大的空間。」王長田後來回憶說。

但是,這些變化對當初的內容製作團隊無疑也是一種挑戰。「我們也活得並不太好,利潤不斷下降,於是便開始考慮轉型。」求變的王長田一直有著自己的「精打細算」,他知道在哪個階段求變轉型,更清楚如何調配媒體圈和娛樂圈的資源。

經過深思熟慮後,一直致力於做節目的王長田開始轉向了電影製作、電視劇等業務。到了2008年,王長田就已經將成立不久的光線影業推到了民營電影公司的前三名。

最初,他剛找到電影這個切口時,很多人並不看好,就連在證監會上市審查的時候,所有創業板的審查委員會,以及過會那一天,所有發審委員最擔心的問題是光線影業究竟能不能做好。「畢竟像華誼、博納已經做得不錯了,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憑什麼做得比他們好?」王長田一一說服了他們。

不只是面臨著模式的質疑,在籌備資金準備上市時也是困難重重。2007年11月19日,光線傳媒嘗試通過與華友世紀正式宣布合併成立新公司「光線華友」,曲線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時隔半年後,事情出現了反轉,與華友世紀分道揚鑣的光線傳媒另謀渠道獨立上市。

2008年7月30日,光線傳媒對外宣布,獲得北京銀行超過1億元的貸款額度,為重啟上市做鋪墊。到了2009年,已是光線傳媒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很多媒體評價成立十年的光線傳媒真正做到了「娛樂全中國」。事實上也是如此,除了製作炙手可熱的電視娛樂節目之外,它的業務領域涉及到現場活動、電視劇、影視經紀人等,拓寬了民營電視機構的運營模式。

2011年,光線傳媒順利登陸A股創業板,成為繼華誼兄弟、華策影視之後第三家在內地上市的影視傳媒公司。

上市後不久,光線傳媒業績驕人。2012年,與徐崢合作拍攝的喜劇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以下稱為《泰囧》)公映,上映5天票房突破3億元人民幣,創造了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上映一個月票房更是達至12.6億元人民幣,成為當年華語片市場最大票房黑馬。而光線傳媒的股票市值也從48億升到85億,一個月漲幅77%,王長田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感覺。

這突如其來的票房業績,王長田始料未及,「此前有電影公司的人跟我說能到四億,那會兒我也不敢想。」2012年12月12日是《泰囧》上映的日子,當晚,從七八點開始,王長田就自己的在辦公室寫了一晚上的書法,他反覆在寫四個大字,「柳暗花明」,焦慮得不停發微博等票房數字。

而當初拍板投資這部電影時的故事卻頗值得玩味。

2011年的某一天,當擅長不憑藉任何劇本文字跟觀眾直接溝通,並且不在藝術和商業上糾結的徐崢出現在王長田面前,手舞足蹈地給他講故事的時候,徐崢的商業電影理念也擊中了王長田的商業神經。

徐崢曾說,「我就是要做一個類型片。我按捺住了自己的說教衝動,只想純粹做一部喜劇片。我不想做一個有多麼高的藝術價值,但拍出來沒人看的影片。我就想拍一個這樣的電影:在售票處,姑娘挽著男朋友胳膊,說,哎呀,我就要看這個,你給我買爆米花,去看它吧。」

王長田是僅有的敢大膽又乾脆地為這一幕付費的人,「徐崢從來沒有搞過電影,給我講20分鐘故事,要2500萬,我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然而,《泰囧》上映不久,「徐崢上法院告王長田索要3億元分賬」的謠言傳出。後來徐崢表示,「我也不知道那個謠言怎麼出來的,《泰囧》這部電影的成功是件美好的事情,我不希望它被這些負面的東西影響。」不過他當時確認,「因為《泰囧》還沒有進入結算資金的階段,所以那4000萬紅包王長田還沒有給我。」

在《泰囧》拿下華語票房冠軍之後,《港囧》接連創下12項紀錄讓業內大為吃驚,上映13日狂攬15億,也讓徐崢變成身價20億投資人。

有媒體分析稱,如果說在《泰囧》中,光線傳媒是最大的贏家。那麼,在《港囧》這單生意上,王長田賺到的錢應該是不到1億元,而徐崢的收入已經達到了1.5億。但王長田並沒有跟徐錚簽訂「捆綁式合作」協議,在他看來,那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合作模式。

2013年,光線傳媒憑藉電影《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大獲豐收,票房短期破億,光線傳媒市值達到145.07億元人民幣,躋身中國電影第一軍團。

追夢

2014年,49歲的王長田以個人凈資產23億元進入「福布斯華人富豪榜」,排名第109位。

此時,光線傳媒在內容製作上已經非常成熟,王長田也將公司目標定為「中國最好的內容公司」。

也就是在這一年,一向喜歡在公開場合大談「夢想」、「影響力」和「改變」的王長田提出他的「中國迪士尼夢」。他提出光線傳媒要對標迪士尼模式,按照「內容+渠道+衍生品」的模式,布局全產業鏈,他試圖立足於電視、電影,並不斷向外展開新業務,將投資一個公司集群,包括遊戲公司、動畫公司、互聯網視頻公司、網路文學公司、視頻技術公司、主題公園公司等。一言以概之,但凡娛樂產業鏈上相關環節,光線傳媒都躍躍欲試。

這似乎也不僅僅是王長田一個人的夢,至少放眼國內,關於「中國版迪士尼」這個命題的探討,喊口號的人確實不少。

首富王健林曾放豪言,「要讓上海迪士尼二十年內無法盈利」;樂視影業的張昭曾說,迪士尼的IP戰略證明它們是最有互聯網思維的公司,樂視影業要做這樣的互聯網影視公司;華誼的王中軍則在宣布華誼布局實景娛樂時說,「未來我們可能要比迪士尼更豐富」。

簡單而言,迪士尼的模式就是「泛娛樂+主題樂園」,迪士尼1752億美元的市值,吸引著無數後來者追隨、複製甚至超越和顛覆,早年熟悉歐美影視文化的王長田就是穩穩地追隨者之一。為此,光線傳媒開始不斷跨界擴張,開始將遊戲、動畫納入發展版圖。2014年6月17日,一口氣宣布了三筆投資方案——收購手游公司熱鋒網路51%股權,斥資2.08億元控股動畫製作公司藍弧文化,啟動總投資達100億元的實景娛樂項目「中國電影世界」。

這僅僅是光線傳媒收購大計劃的開始。按照王長田的規劃,光線要收購的將會是「一個公司群」,收購對象涵蓋遊戲公司、動畫公司、互聯網視頻公司、主題公園類公司等多個領域。

但其實,這份血拚的名單里,能夠嚴格對標到迪士尼模式的是動畫公司和主題公園項目。據悉,上海、大連兩個「中國電影世界」主題公園的開發,都還在漫長的建設期中——毫無疑問,相比萬達,光線傳媒在文化旅遊產業方面的經驗要少很多。

更令業界矚目的,還是動漫產業的布局。按照王長田2014年大量收購遊戲公司時的構想,光線傳媒要實現其核心資產,也就是IP的再變現。2015年10月25日,光線影業集結了十月文化、彼岸天、藍弧文化、玄機科技等13家動漫公司,成立了彩條屋影業,當時很多媒體立刻為其送上「中國皮克斯」的頭銜。

根據公開資料來看,彩條屋影業投資的上述這13家公司,涵蓋了三維動畫、二維動畫、漫畫、遊戲等領域,也覆蓋了IP開發、製作、衍生品等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集結了13家動漫公司的彩條屋,成立近兩年來,出品了多部動畫電影,包括2015年的國產動漫作品《大聖歸來》,2016年憑5.65億票房成為了國產動畫片票房亞軍的《大魚海棠》。

不過,這和好萊塢的票房收入還有著十萬八千里的現實距離。在好萊塢,迪士尼和皮克斯兩個品牌的動畫片,每年都能在全球TOP10票房中佔有一席之地。僅2016年,《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和《瘋狂動物城》兩部片子的全球票房收入就達到了20.42億美元。

此外,中國在電影衍生品方面也是一直被外界吐槽得「不要不要的」,光是盜版問題就夠版權方頭疼的了。而光線傳媒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電影及衍生品收入12.34億元,同比下降5.84%。在這樣的環境下,要讓彩條屋影業真正具備皮克斯的品牌價值,恐怕光線的耕耘期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長田提出「迪士尼夢」之後,雖然光線在泛娛樂領域的投資布局並未減少,但卻在去年5月,以23.83億元的現金和價值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票,換來了貓眼電影57.4%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貓眼主控發行的《驢得水》《情聖》《我不是潘金蓮》,再到發行《記憶大師》,都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

然而,外界依然質疑貓眼的布局以及王長田的商業邏輯。而王長田本人卻對貓眼的發展信心滿滿,「貓眼不會只是一個網上售票系統,將會深入介入電影的其他環節。」在王長田眼中,貓眼的未來定位明確——「互聯網+的綜合娛樂平台」。在業績交流會上,王長田甚至透露「貓眼有獨立上市」的可能。外界認為,這是王長田根據現狀做出的一次戰略轉移。

事實上,王長田一直保持著他的「求變」,如今52歲的王長田要求自己每天都保持生活狀態的年輕化,關注年輕人的文化,「我要了解周圍的年輕人,跟他們接觸,並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什麼樣的東西是他們不喜歡的。跟上他們,就能發現很多新東西,能一直跟上發展潮流並立於潮流中心。」

有人曾說,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是靠不住的,都是暫時的,最後都將會被技術打敗。王長田說自己也特別同意這一觀點,「技術已經改變了我們太多,未來它將重塑製造業,娛樂產業也將會被技術大大改變。」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將近30年的發展,光線傳媒已將業務拓展到了泛娛樂行業的多個領域,實現了娛樂整合營銷、演藝活動策劃、電影電視劇製作發行、藝人經紀等不同業務模塊,這與迪士尼的模式比較類似。雖然國內地位首屈一指,但與迪士尼相比,從作品質量及影響力、國際市場合作表現及人才培養儲備、IP內容儲備上仍舊還有努力的空間。

不容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在IP再變現的道路上,王長田和他的光線傳媒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能否實現他心中的「中國版迪士尼」之夢,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文章來源於:中國企業家雜誌摘編)

推薦閱讀:

五步蛇的利潤
成為中國「鴨王」,1年凈利潤超7億的周黑鴨是如何做到的?|案例
600369:西南證券2015年度利潤分配實施公告_西南證券吧(600369)股吧_東方財富網股吧
精益供應鏈: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精益、節省,才能創造利潤。
中國供應商如何奪回那些失去的利潤?

TAG:中國 | 公司 | 娛樂 | 記者 | 利潤 | 凈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