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客觀看速度 穩字當先話增長

2013年07月10日 11:17 來源:經濟日報編者按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增速仍處於較高合理區間,就業保持穩定,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經濟運行中錯綜複雜的因素也在增加,存在一些兩難、多難的問題,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切。本報從今日起推出「經濟形勢怎麼看·系列特稿」,對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宏觀經濟政策、經濟長期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進行梳理分析。敬請關注。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2.7%,上半年同比上漲2.4%,明顯低於全年3.5%的物價控制目標。堅持實行穩健的宏觀政策,全年通脹壓力不會明顯增大,但經濟增速將呈總體放緩態勢。這一點,從本月初公布的國民經濟先行指數——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回落,即可看出端倪。對此,如果繼續習慣於以高速增長視角觀察中國經濟,不禁會產生種種憂慮和擔心。然而,若能客觀理性地正視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入潛在增長率趨緩的現實,也許就會得出新的結論。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經濟運行正在步入一個中長期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復甦的交織階段。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國宏觀政策卻一直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始終強調要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速度,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增長。那麼,這一宏觀政策的依據從何而來?首先,就業形勢雖有壓力但總體穩定。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4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3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42萬人,一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1%。與此同時,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16645萬人,同比增加274萬人,增長1.7%。從新增就業人數看,在低於8%的GDP增速下,我們已經完成全年預定目標的三分之一。進一步看,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背景下,新增就業目標的較好完成並沒有以犧牲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為代價。今年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8015元。聯繫到去年我國在GDP增速7.8%的條件下,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66萬人,創造9年來最高,這些事實都在向人們表明,GDP增速高低,已不再是衡量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唯一標誌。其次,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正在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據分析,由於勞動人口數量與結構的變化,以及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東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服務業比重上升、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等積極因素的影響,我國就業需求彈性有所提高,已由過去30多年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拉動100萬人就業增加到目前的140萬人左右。就業需求彈性與經濟增速之間出現的這種可喜變化,不僅是多年來我們不斷加大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力度的結果,同時也為我們今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提供了更為寬鬆和有利的外部環境。第三,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中長期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態勢,是經濟發展走出高速增長階段的必然結果,完全不必過分憂慮。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持續高速增長,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正在發生改變,比如:人口紅利逐步消失、資源環境約束強化、資本邊際收益降低,等等,在沒有完成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目標之前,我國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必然會呈現持續放緩態勢。與此同時,在長期高速發展基礎上,我國國民經濟總量和基數明顯增大,同樣1個百分點的經濟增幅,在2000年可增加GDP900多億元,到2012年則擴大到6倍以上,高達6000多億元。總之,只要我們按照中央要求,牢牢把握好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的工作總基調,切實保持好7%左右經濟增速,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是有充分把握的。有關測算表明,未來的幾年中,我國經濟年均增速達到6.9%左右,就可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現「兩個翻一番」的目標;如果考慮到人口增長等因素影響,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粗略估計,GDP年均增速7.1%左右、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保障。可見,目前經濟增速的適度放緩,並不會延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那麼,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我們能否在現有基礎上繼續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速?經濟運行與增長速度之間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在聯繫呢?從供給面看,自2012年9月份企穩回升以來,我國經濟基本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今年一季度GDP增長7.7%,分別較上年同期和四季度放緩0.4和0.2個百分點,與2012年前三季度各季降幅超過1.5個百分點相比,經濟穩定性有所提高。1月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9.4%,增幅同比放緩1.3個百分點,與2012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相比,亦明顯收窄。從需求面看,總體狀況相對穩定。一是投資增速較快。1月至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20.4%,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同比加快2.8個百分點;基本建設投資增長24.1%,增幅同比加快19.5個百分點。二是消費實際增速基本穩定。1月至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2.6%,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3%,雖然增幅同比放緩了1.9個百分點,但增幅同比依然提高0.4個百分點。此外,從今年前5個月情況看,外貿出口增長9%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提高。企業庫存雖然增量同比繼續下降,但庫存總量增速有所提高,月度庫存增量趨於穩定,庫存總量變化對經濟的下壓作用開始縮小。另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470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5%。其中,主營活動利潤497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8%。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利潤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等4個行業,共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活動利潤增長8.7個百分點。這從一個側面表明,在市場困難的情況下,國民經濟基礎產業、先進位造業和對能源產業的需求,依然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經濟增速放緩並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的基本面,但經濟運行中並非沒有問題。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產能過剩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實則是對經濟增長提速的心理預期。要看到,解決上述問題,切不可盲目轉回傳統的經濟擴張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儘快放棄依靠傳統資源稟賦和落後產能實現增長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把立足點放到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新路上來,通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重塑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與活力。綜上所述,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不僅是經濟發展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客觀結果,也是新一屆政府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主動作為。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釋放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市場預期的明確信號,要求把棚戶區改造既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也作為重大發展工程,以期有效拉動投資、消費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通過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提高城鎮化質量,讓更多困難群眾住進新居,為企業發展提供機遇,為擴大就業增添崗位,發揮助推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和民生不斷改善的積極效應。與此同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獲准通過、中國與瑞士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在這些不斷顯現的改革開放新期待的共同作用下,我們理應對下半年乃至未來更長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速抱有充分的信心。標籤:【編輯:王安寧】
推薦閱讀:

德國簽證寶典— 出簽拼速度,簽證種類不糊塗!
怎樣加快做事的速度?
女性注意了!能不能守好這「四大關」,決定了更年期的衰老速度!
如何解釋第一至第六宇宙速度?
速度達到幾倍音速的戰鬥機:連超音速導彈都追到懷疑人生

TAG:理性 | 速度 | 客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