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烈酒贈英雄

  英國18世紀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說:「男孩喝紅酒;男人喝波爾圖酒(一種甜酒);而要想當英雄,就得喝白蘭地。」

  英雄,從來只與烈酒匹配。

  烈酒指的是經過蒸餾的酒。世上有所謂「三大蒸餾酒」,即以大麥為原料的蘇格蘭威士忌、以葡萄酒為原料的法國干邑白蘭地和以高粱為原料的中國茅台。

  烈酒一直被人們賦予英雄氣概,因其壯烈,史上無數叱吒風雲的領袖、名將,紛紛為之折服。

  拿破崙偏愛干邑。他一生馳騁沙場,足跡踏遍大半個歐洲,總帶著干邑白蘭地,並且以此犒賞立下戰功的將士。即使後來他被放逐到聖赫勒拿島,干邑也被帶到船上,與這位落難的皇帝同行。

  法國的另一位名將、二戰英雄戴高樂,更把干邑視為民族主義的象徵。選上總統之後,他便不容英國的威士忌出現在官邸愛麗舍宮的餐桌上,而只喝乾邑。據說,這與他視自己為法國產品的超級大使,以及二戰期間他曾在英國遭遇白眼和冷遇有關。

  相對而言,丘吉爾沒那麼狹隘。作為英國領袖,他沒有使自己的選擇限於威士忌,反對干邑情有獨鍾,每天早上都得喝上一杯–這個習慣甚至終其一生。干邑和雪茄是他生平兩大至愛。

  中國有所謂「好花贈佳人,美酒待名士」,法國人也一樣深明此理。

  1957年10月14日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67歲生日,法國人為了感謝這位領導盟軍反攻歐洲、解放法國的統帥,也為了祝願兩國人民友誼永固,敬贈兩大桶釀了67年的法國白蘭地。這兩桶極品白蘭地由專機送到華盛頓,並在總統生日那一天,在全世界的目光中舉行盛大的贈酒儀式。

  那天上午10點,4位俊朗的法國青年,穿著雪白的皇宮衛士禮服,駕著法國中世紀時期的典雅馬車,進入白宮廣場。那兩個酒桶由法國藝術家精心設計,古色古香。4位衛士舉著酒桶走向白宮時,全場掌聲雷動,歡呼聲震天,美國人高唱《馬賽曲》來投桃報李。

  干邑這個盛產上好白蘭地的地方,是備受愛戴的法皇法蘭西斯一世的故鄉,加上一直用來供應宮廷和貴族,因此當地白蘭地一直帶有一種皇族的貴氣,尤其是它以上好葡萄來釀製,讓人更覺身價非凡。

  與白蘭地成為一大對比的是以穀物釀製、較為平民化的威士忌。尤其對美國人來說,在殖民地早年,葡萄並不適合在西岸種植,若遠隔重洋從歐洲運白蘭地來,成本太過昂貴。而五穀在美國內陸比較容易種植,因此威士忌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釀製,不用擔心被英國殖民者徵稅或封鎖。因此,威士忌對美國人另有一層特殊文化涵義,象徵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深受民眾喜愛。其國父華盛頓便是其中之一,還自行設廠釀製。

  林肯這樣說過:「告訴我格蘭特將軍喝的是哪個牌子的威士忌,讓我給其他將軍也發一桶。」大家都知道,格蘭特是美國南北戰爭時北軍名將,驍勇善戰,所向披靡。林肯以威士忌和他相聯繫,顯示出這種烈酒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林肯還曾吩咐:「聽著,以我的名義,給所有將軍都發一桶威士忌。這樣,我們就能很快打贏這場戰爭。」

  這種做法在美國軍中也有人承繼。「鐵血將軍」巴頓,二戰期間帶領麾下的第7軍攻克義大利西西里島時,便吩咐手下弄來100箱威士忌以犒賞將士。

  美軍有威士忌,中國紅軍有茅台。

  1972年尼克松訪華,國宴中周恩來向客人介紹茅台酒,說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尼克松報以一個笑話,說他聽說一個人喝茅台喝多了,想來一支飯後煙,一點火整個人便點著了!周恩來開懷大笑,當真拿來火柴,點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愉快地說:「尼克松先生,請看,它確實可以燃燒!」

  後來他進一步說:「長征路上,茅台酒被我們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藥,洗傷、鎮痛、解毒、治傷風感冒……」進中南海之後,每逢患上感冒等小病,他都盡量不吃藥,而是喝點茅台行氣活血。

  當年兩萬五千里長征,紅軍路經貴州,攻佔了茅台鎮,把那裡的特產茅台酒通通喝光。當時周恩來用容量超過一兩的杯子,一下子喝了25杯,酒量讓人咋舌。有了這段歷史,茅台便與共產黨和紅軍結下不解之緣。

  許世友是一員虎將,也是一個粗人,有時近乎蠻橫。他的酒量在南京一眾幹部中數第一,他喜歡讓屬下跟自己斗酒,把酒量看作挑選人材的重要指標之一,讓下屬吃盡苦頭,有口難言。周恩來為了勸化他,有一次與他單對單賭酒。對於這種馳名的烈酒,大家猜猜他能喝下多少?尋常酒客一瓶已是極限,結果周恩來喝了整整兩瓶(兩斤)!許世友不支倒下,周恩來仍可勉強撐住。賭酒勝了之後,他便要求許以後不強人所難,更要求他保重身體,一次喝酒不超過6杯,即半斤。而許世友也認識到山外有山、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推薦閱讀:

絕不能讓國家與英雄一起被毀滅在中國重演
打黑英雄
突然獲得超能力,想當英雄需要準備些什麼?
英雄張學良與三位夫人的照片
他是抗金英雄,卻為何被施耐庵寫成梁山齷齪男

TAG: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