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證嚴法師《三十七道品講義》(五):五力篇

釋證嚴法師《三十七道品講義》(五):五力篇作者:釋證嚴

第一、信力第二、精進力第三、念力第四、定力第五、慧力

  我們已經講完「五根」,具足這五種善根後,仍然要加強堅固其力量,否則有根無力,根一樣會敗壞,所以我們一定要再增加根力。《止觀輔行》1問云:「名同於根,何須更立?」  「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令根增長,根成惡破,複名為力。」  「名同於根,何須更立?」既然「五根」與「五力」的名稱都一樣,為何要將它分別,根之外再加上力呢?「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令根增長,根成惡破,複名為力。」意思是善根雖然已經生出,四念處的道理也了解,但是必須再往下紮根,堅定穩固它的附著力,而且惡習尚未破除,所以要再修習善念,使善根增長。    此處所謂的「惡」,是指我們平常的習氣,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根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的習氣從無始劫以來,就由過去生帶至此生,而且又加上現在社會各種形態的污染,和社會觀念混雜在一起,而產生「惡」。    舉一譬喻來說,佛教像一個鎔爐,眾生的陋習就像廢鐵、雜鐵一樣;佛教以佛法灌輸我們的精神、洗凈我們的心地,我們聽到佛法的時候,覺得佛陀的教育及佛法的開導真是非常有道理,並且當場覺悟自己過去所做皆非;自覺錯誤而自我反省,如同廢鐵在熱爐中已經被火烤熱燒紅,並且開始軟化。但是這些熱紅的軟鐵若沒有繼續燒烤,一旦火勢漸小,它還是會冷卻,還原成本來的廢鐵,一點雜質都沒有除掉。    眾生的習氣都是如此,聽了佛法之後,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是若沒有接受人事的磨練,仍然不會有任何改變,所以我們一定要在人與事中互相接觸,才有真正磨練的機會。因此我常常將人事的的磨練比喻成一隻鐵鎚,所謂「打鐵趁熱」──當一個人接受佛法之後,覺得過去皆非,今日開始要創造真正的人生;那麼我們就要在建立這種人生觀時,立刻以人事磨練來鞭策,使做到事理圓融、人事圓滿的程度。    所以,人事磨練是慈濟工作最好的大鐵鎚,它除了啟發人的良知之外,還可以鞭策人發揮良能。因此,想要使善根萌生並增強它的力量,除了佛法精神的教育之外,還必須加以人事的磨練。    「信」為生命之所寄    我曾經親身接觸過一個人生實例。這是一個心理有障礙的青年,從小就失去父親,由母親撫養長大。因為他是獨子,所以母親更加疼愛他,將一切的愛都給了兒子,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他十二歲那年,母親病重垂危,只好在臨終前為他找個可靠並且肯照顧他的監護人,最後他請兒子的堂兄及堂嫂來代他撫養。    因為他父親在家中排行老么,他的堂兄與他父親的年齡非常相近。他母親放心地將他交託給他們夫婦,希望他們把他當做親生兒子來愛護、撫育,使他長大成人。    他的堂兄、堂嫂受了他母親再三託付,真的對他百般呵護,甚至比自己的親生子更加疼愛,於是,堂嫂如同親生母親一樣無微不至,結果使他變得非常依賴而產生一種戀母情結。    他讀高中時,功課非常好,但是學校課業對他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壓力,而且他覺得同學排斥他、嫉妒他。在這種情形下,他漸漸地與人隔離、遠離人群,對嫂子的依賴性卻越來越強烈。 有一次他由於心情煩悶,覺得孤立無依,一回到家就向堂嫂傾訴,並全身投進堂嫂的懷抱中,如同子女向母親訴苦一般,將所有的情緒發泄出來。經過這一次的親匿行為後,他忽然覺得自己對堂嫂的感情變得很複雜,但是他嫂子對他的親匿擁抱,是非常單純的母性之愛,是一種關心與鼓勵的安撫與慰藉……。 沒想到這種無比溫存、萬般關切的動作,竟讓他想入非非,產生不健康的心理,一看到堂嫂就覺得自己有罪惡感,內疚極深。在學校,他坐立不安,覺得同學不但嫉妒他,而且已經知道他的秘密。其實,大家都一樣照常上學念書,並不知道什麼;只是他自己的心理在作怪,疑神疑鬼,看到同學三五成群在談話,便認為大家都在談論他、排斥他。 他平時成績很好,所以老師會在課堂上表揚他,現在老師請他出來受表揚時,他就覺得老師好像已經知道他的事,並且故意以反面來教導他。而這些事情一定是同學們告的密,所以他一看見老師,就起一份罪惡、慚愧的心。    老師看他的成績好,但是近日精神卻有點恍惚,不能安定,於是特別找他個別輔導,溫和地問他原因,並表示自己真正的關心與鼓勵,最後又提醒他要努力用功,不可胡思亂想。    他放假回家,一走到自己的村莊,看見堂嫂既想親近,又想逃避,走在路上或田間,見人對著他笑,他就覺得人家心懷鬼胎;若是不跟他打招呼,就以為別人已經知道他犯的罪,所以他再也不敢住在自己家理,趕緊逃回台北,住進學校宿舍。  總而言之,經過這一次的打擊之後,他失去了定力,本來學識能力很強的他,再也無法保持學業成績的水準,一直對自己缺乏信心。最後他發現自己有嚴重心理問題,於是主動地去找心理醫師解決。心理醫生耐心的開導他,使他的情緒在短期內安撫下來,重新努力用功,學業成績才又突飛猛進;但是沒多久,他的雜念妄想及罪惡感又開始作祟,結果成績再度一落千丈,心理問題也更加嚴重,到處疑神疑鬼,精神恍惚,散亂不定。    有一天他走在街上,不幸被一輛摩托車從後面撞來而受傷倒地,被人送到醫院急救後,他的堂兄、堂嫂及老師、同學全都趕到醫院照顧他,每個人都非常關心他的病情。但是別人的關心與照顧,對他而言卻是一種侮辱,因為他認為大家都覺得他自己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並且認為這樣憐憫他是件非常可恥的事。老師知道他的情形後,就告訴大家讓他獨立,不要使他產生自卑感。兩三天之後,他見大家都不來探望他,竟然覺得所有人都放棄了他。    後來,心理醫生又再度到醫院找他,不斷加以輔導,當他的病情漸漸穩定,身體慢慢康復後,心理醫生便帶他出院。他與醫師共同相處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內,他的心情非常平靜、穩定。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獨自出門,走在台北西門町的街上,碰到一群人圍聚在一塊說長論短,不知是在咒罵何人。他無意間聽到人家說「這種人最沒有用,應該去死」,便誤以為連不認識他的人都叫他去死,那自己還活在這世界上做什麼呢?根本毫無意義與價值。    此時他覺得所有鼓勵他的人都在欺騙他,因此萌生自殺的念頭,認為自己活在人間沒有什麼用,於是跑到淡水河的某一水門,割腕自殺,等到被人發現時,他已經失血過多而昏迷不醒了。後來仍然被送到醫院急救,這次他真的是從死神的手裡被救回來。在他養病的這段時間,所有的人都盡量避開,讓他冷靜地接受心理醫師的照顧與輔導,終於在這次的醫治下,他的身體不但恢復健康,心理也不再異常。聽說幾年來,他一直非常平靜,大學也畢業了,並且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但是他康復的這段時間裡,曾經對我說,自己雖然久無發病的跡象,卻仍然對自己的信心不夠堅定,沒有把握是否日後都能如此順利正常。這是以前我所遇到的一位年輕人的人生經歷,很慶幸的是,這幾年來,他沒有再發生任何異常情況,可見他真的已經平靜穩定下來了。    多一分信任少一分疑念    宗教除了要使我們看開人生之外,還教我們萌生善根,也就是往下紮根,穩固基礎與根本。剛剛我所提到的這位年輕人,雖然大家都鼓勵他上進,使他產生信心,但是信根尚未穩固,儘管他有一段時間非常平靜,但是仍有自我傷害的心理,這就是根基不穩,力量不足;如果他的自信心能增加力量,那麼,自然能排除外界許多無關自己的是非。其實別人無心的眼光看他,他卻當作有色的眼光,別人無意批評的言語,他卻認為人家對他有所齟齬;而堂兄、堂嫂將他視如自己的孩子,他卻對堂嫂環抱撫慰的母愛之情產生複雜的感覺而自覺罪不可赦,總是以為他破壞了人倫、喪失了善念而造下了罪惡。    這就是對自我信心的力量太弱的關係。我們學佛就是要撥開人生的是非,尤其是心理作祟的問題更要儘快解決。這裡所談的,就是要加強「五根」的力量,一個人看開宇宙的真理後,要將此信念與精神往下紮根,加強信根的力量,產生信力,除了能相信別人之外,還能相信自己。    所以我常常說,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也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或不原諒的人;如果我們能具足此「三無」,則能使心理健康並正常發展,而自然會寬容人、愛人、信任人。若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你否定了世間的一切,當然對自己的信念也消失了,學佛就是要堅定我們的信根,也要堅定我們的信念。所以這段文中說「善根雖生,惡猶未破」,雖然善根已經萌生出來,但是壞的觀念尚未洗除,因此應該更進一步自我鍛煉,善加修習,加強善根的力量,若能如此,則能破除惡習。    總之,根的力量一定要增長強化。如同農夫耕種田地一樣,施肥時要分別肥料的用途;保護作物的葉子,還是加強根部生長,都有一定的施肥方法。現在我們應該加強根部的力量,如此自然能滅除罪惡;多一分信心,就能減少一分疑念。方才所說的這個青年,就是缺乏信心,所以會生疑念,若能加強信心就可減少疑念,並能增加力量;所以「信根」之後還要加上「信力」。    五力是五根的增上    「五根」接著談到「五力」,力就是加強根的力量,有根無力也無法成就我們的道業。發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福,發多大的願就有多大的力;也就是說發心發願之後,還必須身體力行,若只是發願而不去推行、不好好去實踐,那麼,願再大也只是虛願而已。所以發願之後,就把善念牢植於心中,這稱為善根;而加強根的力量,身體力行,就稱為願力。願與力要平衡,力才能推動願的實現,所以力是非常重要的。力就是動作,就是身體力行。    最近大家都很忙碌,我們的工作房不只是大家在工作,連台北來的幾位老菩薩也跟著從早忙到晚,幫忙完成這些加工產品,她們的手若多動一下,我們的成品就多增加一塊,一天中無數的分分秒秒過去,她們的手也跟著進行無數次的動作;諸位同修也是一樣,一大早坐上工作台,手握著機器,電源一開,電動機器就開始轉動,大家的手也不斷地操作機器,而產品就一塊一塊地生產出來,這便是「動作」──力。我們若有心要自力更生來修行,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維持生計,這份願當然是很好的,但是你若只坐在那兒不肯操作,要怎麼自力更生呢?所以既然有這樣的心愿,就要去勞作。    我們慈濟醫院成立的周年紀念日即將來臨,為了慶祝慈院周年紀念日,每一位蒞臨參加的大德都有一份紀念品,大家為了節省額外的支出,所以親自製作,因此後面也有一批工作人員在趕工。像吳教授這麼大的年紀,也和大家一樣,如此關心這件事,熱心地教導大家,雖然他在颱風天回去學校兩天,準備開班授課,但是又在颱風天趕回來,這就是他的關心,而且他把這份關心轉化為力量。若是他只在口頭上說說,只坐在台北家中關心,那麼,今天也不會有這些成果。他關心就表現在行動中,從台北來指導我們,在他教導我們工作的這段時間裡,為了準備下學期的課業,於費南颱風來臨時趕回台北。兩天後雖然亞力士颱風又侵襲本省,但是他仍然冒著風雨趕來花蓮。    你們看看,這就是願心所表現出來的願力,這樣,我們才能完成那些成品;總之,這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運用佛陀的教育。所以,只要我們心中發願,就不能減少這份表現於行動的動作,這就叫作力量,有力才能有成就,因此「根」上要再加「力」,以完成道業。    「五根」與「五力」的名稱相同,首字都是信、進、念、定、慧。    第一、信力    「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長,則能遮諸煩惱,不為偏小諸疑所動,故名信力。」    「五根」首為「信根」,「五力」第一是「信力」,「信」是信正道及助道法。我們要有信心,信不能偏差,信一偏則見見就偏,見有所偏差則行為就不正,所以信必定要正信。    正道包括已講過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還有未講的「八正道」;這就是佛陀所說的人間物理、生理、心理之正確道法,所以我們要信,就要信正道和助道法,也就是三十七道品助道法,這才是正確的佛法。    「若信根增長,則能遮諸煩惱」──遮是預防,我們的正信、正念若能增長,堅固信根,就能夠預防各種煩惱的產生。人生有許多苦惱,生為凡夫,或墮落三途,甚至常在六道,就是因為有這念無明的煩惱。而無明的煩惱都是由邪知邪見所生的,邪知邪見則是因為欠缺正信的道業,所以產生許多煩惱,在六道中無法脫離。    如果我們能堅定信根,自然能廢除許多煩惱,也不會受偏小諸疑所動──「偏」即偏差的信念,「小」即小乘的見解。人生在世,難免會有種種疑難,若能建立正知正見,則一些民間信仰與民俗的觀念,都不能動搖我們的心。    不要認為社會上的領導人物就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有位花蓮地方的人士來到這裡,他是某個機構的首長,雖然平時管理眾人的事,但是本身卻有一份不能安定下來的心理,對於宗教、自己的身體和家庭,都存疑惑之心。例如他身體不好,就懷疑自己那裡不對勁,是不是罹患什麼重病……?於是去請教某人士,那位人士告訴他:「可能是你沒有拜祖先,所以祖先不安,而你的身體也跟著不安。」    他聽了之後想一想,認為這件事可能是真的,因為他有三位兄弟,最近他兄弟的妻子一懷孕就會流產,而且他本身身體也不好,所以他認為這位人士告訴他的話是真的──可能是自己沒有拜祖先,祖先的靈魂不安,以致家人也不得安寧。因此,他一直問我要如何處理。    殊不知平時他也學禪,而且禪學中的幾句名言他也說得很好。他說:「說實在話,人死時應該慶祝,不應該悲哀,因為人死即是解脫之時。」我就說:「對!生死事大,說時簡單,但平時一稍有坎坷就非常徨恐,真正有幾個人能修行到如此超脫──真正體認到往生是好事,而值得慶賀?話說回來,既然能真正徹底領悟到往生是解脫,就不會把平時遇到的坎坷及不如意事,都歸咎於沒拜祖先。」    我分析了祖先與子孫的關係給他聽,也做了一番人生舍此取彼,彼此之間因緣業力的說明後,他才真正體會到佛教教育應該是如此。這就是「信力」,若有堅定的信力,自然不會被其他偏小諸疑擾亂自己的心,所以我們學佛正信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在世俗上能領導他人,卻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見解;儘管自認是佛教中人,卻還告訴他人說這是祖先在作祟,那就錯了。    佛教是一種大智慧的教育,我們要教育自己、教育他人,須先建立正信的念力,多以正信的念力來建設自己的精神教育,這就稱為「信力」。    第二、精進力    「行此正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是為精進根。」    學佛一定要分秒必爭,要時時行動,不要停頓。「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論多麼遙遠的道路,都要由第一步開始。如人兩腳行路,踏前腳時要提起後腳,再繼續往前邁步。    今天該做的事若不能專心做好,而將精神用在昨天的事上,這是錯誤的,這是故步自封,把自己限制在雙腳站立的範圍之內,不肯精進,便永遠不會進步。學習佛法也是如此,若能專心一念於今天該做的事,就叫做道心;如果時時惦記著昨天的事,就叫做雜亂心。學道最重要的是守護今天的道心,不僅是要守護道心,更要推動向前邁進,這稱為精進。精就是無雜,進就是不退,無雜就是專心;所以專心不退轉,就叫做「精進」。    「行此正道法」,正道法就是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五根及現在所說的五力,以及將來要分析的七覺支、八正道,這些都是正道法,也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看開道理、如何做好該做的事,這些都是佛陀對眾生最基本的教育。一個學佛者一定遵循三十七助道品的方法,這是凡夫達到聖人境域所要學習的道法。    「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去身心懈怠」──「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能夠使我們萌生善念,使善根發芽;而「五根」、「五力」的道法,能使善根增長,深入泥土中,如此則可堅固根力,使一切的善念都增長。所謂「增長」,不只是要往上生長,還要往下紮根,與泥土、水分、空氣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增長根力。精進根增長之後,便能除去身心的懈怠。    林洋港夫人的人生觀    很多人都太過於保護自我,怕身體太勞類累,而捨不得付出力量;有的人怕雙手太粗糙,捨不得用雙手做事。現代的婦女常常上美容院,因此美容院的生意相當好,他們為了使青春永駐,就到美容院磨青春痘,把皮膚磨得又細又白,除此之外,更怕臉上有皺紋,連笑都不敢笑;結果面容變得非常冷酷、嚴肅,有句話形容得很好──「冷若冰霜」。有的人雖然很明艷、很漂亮,但是卻冷冽似冰霜,把笑靨凍結起來,成了名副其實的「冰霜美人」。    為了保持青春永駐,不肯展現笑容,使家庭氣氛變得陰森森的,實在是件可怕的事。除此之外,還怕雙手粗糙,手腳的指甲都要經過美容師的修剪,修得又細又長,且塗抹得非常艷紅,因此不願用手做家事、洗衣服,工作時還要戴手套、擦護手膏,唯恐雙手粗糙生繭,像這樣就是太愛護身軀了。    佛陀教育我們,形貌並不重要,真正值得人喜愛的是溫柔、殷勤。溫柔是指面容乾淨,時常面帶笑容,微笑的面容比抹黑擦白的化妝更漂亮,所以我們應該常常保持溫柔的氣質及乾淨的面貌,這樣會令人更喜愛;而粗糙的雙手比塗滿色彩的手更令人覺得踏實、可貴。    以前林洋港先生擔任內政部長時,我曾拜訪過他,我們在談話時,正好林太太從菜市場回來。她與一般的婦女一樣勤儉,以她的身分,並不需要上市場、下廚房、打少掃房屋,而且以現代的觀念來說,她應該是個裝扮華麗的貴夫人,這樣才能配合她的身分。但事實並非如此,她的雙手已工作得粗糙厚短,指甲也鈍鈍的,我們倆握手時,我摸著她粗糙的手,她婆婆就說:「我的衣服都是媳婦親手做的,每針每線都經過她的手……。」    林太太接著就說:「我出生於農村,叫我享受,我享受不來,家裡的事我都自己做。婆婆喜歡吃軟的食物,若請傭人來掌廚,也不一定合她的口味。我上有婆婆,下有子女,希望婆婆、先生及孩子們都能高興快樂,所以親自下廚為家人做羹湯。」    我覺得這樣的女人最美,因為她無地位高下的分別心,也無貢高、我慢之之心,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樸實鄉下婦人的口吻,一點也沒有官場的派頭或架勢,這是她最美好溫柔的氣質,而那雙手就是她賢淑的代表。    人不可為了求安逸、怕操勞,而過度保護自我,這樣反而無法提升人格;真正的人格必須身體力行,親自勞作,勤快工作。修行一定要由自身修起,若缺乏勤快就叫做懈怠,多增長善根,就能去除身心懈怠。    安危他日終無定    取捨之極定於內,    安危之萌定於外矣!    然安非一日之安,    危非一日之危,    皆從漸不可察,    以道德積道得,    以禮義積禮義,    以刻薄積怨恨。    任何事都必須發自內心,要積極勤快,所謂「取捨之極定於內」,要取善舍惡,以達到最虔誠的境域,必須由自己的內心來決定。心能分別善惡,應取的堅持取得,應舍的就要徹底舍離,善惡分明,就是最終極的目標。取善則安,取惡則危,要好好取善,不要染著惡念。    「安危之萌定於外矣」,我們是否能平安幸福地過日子,或是會招惹危險的事,都是決於內而現於外。若行善事則是種善因,將來必定會得善報;若取惡行惡則種惡因,以後所受的必是惡果,這些果報都顯現於外在的形。有句話說:「為善得福,為惡遭殃。」為善作惡都起於內心之一念,而所得的果報必定現於外,為人所見。所以說:「安危之萌定於外矣!」    若心存善念,則外在所表現的行為,必定是謹守禮儀,人事和睦;內心若常存著不滿的意念,就會表現出疑慮不平的形態,對人產生厭噁心而遠離人群。    「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想得到一生的平安與幸福,要做到人見人愛,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所能做到的。必須長時間培養善根,時時修養人格、凈化氣質;若能如此,則無論到何處,都會令人覺得如沐春風般的安詳。所以說,想要處處安詳,時時安寧,就必須培養氣質,長時間不斷地修心養性。    我常常談到「修養」這兩個字,必須注意自己的「聲」及「色」,也就是談話和態度。我們與人談話時,聲音要柔和,常常說善話,在我們的心中沒有壞人,也沒有壞事;多揚人之善、多行善事,多親近人,少說是非──無論我們談論什麼人,決對不說他的惡行,要隱惡揚善。    法華經中教導行菩薩道者,要有「莫論人長,莫說人短」的觀念,不讚美,也不誹謗他人。所謂讚美,是為了培養己之善;而如果對方非真善而說他善,則是虛偽,這會使人產生錯覺,若此人不是善人,依然在罪惡中,我們可以隱惡,不必宣揚他的罪惡,更不必無中生有來讚美他;但是對方,一點點的小過失,不可大肆宣揚。    與人相處時,一定要常心存善念,待人踏實真誠,長期培養安詳的氣氛,所以說「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做了罪惡的事,並不是今日做今日就受報,業,也是長時間所累積成的,所以我們必須常常自我警惕。    「皆從漸不可察」──這些善行惡行,都是自內心無形中所產生的,心善則行善,心惡則行惡,這是人的習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性本是善良的,怎麼會生出罪惡呢?這是因為我們在人世中散失了善良的本性,因此背道而行,造下罪惡;若沒有察覺自己的錯誤,則積惡成山、惡貫滿盈。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守護好今日的道心,不要一時疏忽,沒有察覺惡習,經年累月積累成惡的習氣而傷害了善念。    「以道德積道德,以禮義積禮義」──若能培養道德心,自然會表現出道德的形態;心存禮義,就會以禮義待人。德行是由內心的道德觀所培養出來的,遵守禮義,自然會表現出規矩正當的行為,所以說「以道德積道德,以禮義積禮義」。   「以刻薄積怨恨」──若是以刻薄之心待人,就會招來許多怨恨。不論是道德、禮義、刻薄,都是由心所生,學佛必定要內修外行,而最要緊的是照顧好基礎根本,要好好專心一意修持道念。所以說「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是為精進力」,精進修行,守持道念,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能化俗諦為道諦,使世俗的行動進入真理的道路,就叫做出世之法。    以上就是精進力。「精進」還是一樣要講求內心的道念,不可故步自封,在日常生活中散亂了心念,而毫無所得。    第三、念力    每一天我都生活在感恩的心念中,因為以感恩心來生活,即使多麼辛苦都覺得非常快樂,甘之如飴。    每一日翻開報紙或打開電視收看新聞報導,就會感慨國外到處是天災人禍,已經到了不忍卒睹的凄慘地步。例如曾經有三個颱風,雖然沒有橫越台灣,但是卻登陸韓國,造成嚴重的災害,遇難的人民有一百多人,而無家可歸的災民更達幾萬人。這三個颱風與台灣擦肩而過,險些使我們進入暴風圈內,但是卻轉向韓國,造成無比的風災、水災,真是天有不測風雲。    韓國發生水災,而歐洲希臘等地,卻受熱浪侵襲,短短几天內,因酷熱天氣而熱死的,竟高達一千兩百多人,新聞報導說,這些死亡人數還不斷地增加,以上的數目只是最保守的估計。    所以我每天都生活在感恩之中──感謝三寶恩及佛陀的教育。    度人先從救心起    佛陀示現人間,教化眾生,他說「救世必須先救心」,眾生心得救則世間能得救。佛陀出生於印度,而佛法流傳於中國;但不幸的是,大陸淪陷後,人民在共黨專正之下,信仰不得自由,有名無實,只是形式上的宗教而已。我們生活的地區──台灣,是中國屬地中的一個小小凈土,是一個真正安和樂利的凈土,人民的生活自由快樂,信仰也自由。不但豐衣足食,不必為物質生活而煩惱,還可以自由信教,接受佛法的教育,以洗鍊我們的身心、啟發我們的善念,大家心存善念,和諧相處,彼此鼓勵,破惡從善。    台灣地區,土地不大,但賢人善士很多,我們能夠接受佛法,來洗鍊自己的身心,是因為台灣地區有許多宗教家負起佛陀的使命,四處弘揚佛法;所以我非常感謝三寶的恩德,以佛法洗鍊我們眾生的心地,使人人有善念,得到龍天護法的加持。每次發布強烈颱風來襲的消息,我們都能在有驚無險的狀況中平安度過,看看國外的天災,我們實在是得天獨厚呀!所以我們更要珍惜佛法的教育,不斷地推行佛法,凈化社會、家庭、人心。    有時我會覺得這個社會實在太悲哀,許多人沒有接觸到佛法而醉生夢死。賭博形成了一股社會的歪風,所謂「大家樂」,其實是連累大家墮落,並非使大家快樂!而且它害了許多人家破人亡,敗壞社會風氣。還有年輕人飆車,常常在平直的大道上賽車,這種賽車還具有賭博性,不僅賭金錢,還賭生命!年輕人飆車,以生命做賭注,不知一旦發生車禍,會造成多大的家庭困擾。不三思而行,逞一時之快,而造成終身的遺憾。    除了飆車帶來社會的混亂與家庭的不幸之外,在電視上還看到飛車的報導,有一山坡地因斷層關係,形成了一條寬長的大溝,有人為了表現英雄氣魄,飛車橫越山溝,這就是以生命做賭注。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傳播媒體不是報導社會歪風,就是渲染各種不良風氣;結果吸引了人們注意的焦點,無形中鼓勵了這些不正當的事,若非這些傳播媒介的渲染,也不會引起這麼多人心念的偏向。    好事不出門,壞事卻傳千里,傳播媒體不宜老是追蹤壞新聞。例如「大家樂」,本來不知道的人,也是從電視報導及報章雜誌吸收相關的常識而引起好奇心,並起而效尤。飆車原本只是少數人、少數地區的行為,但是一上了電視,就引起很多人的好奇與圍觀,每逢有人飆車,便有許多人來湊熱鬧、看好戲。那些青少年愛表現,以為有那麼多人圍觀是件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事;所以,人聚集愈多,產生的困擾也就越多。    警察為了維持安寧,出動警車阻止飆車,結果發生機車撞警車的事件,許多旁觀民眾藉機滋事,焚毀警車,路過的貨車司機見警員維持治安,青少年卻在那兒惹事生非,於是下車勸告他們;但盲目的旁觀群眾,卻將他的貨車推下山溝,再點火燃燒。這真是無法無天,擾亂社會的安寧;而報紙、電視卻以頭條新聞報導渲染,助長這些社會歪風,使它越來越盛。    一念含融三千界    人性本善,由於傳播界不正確的作風與報導,而引發人們罪惡的心態。吸毒、注射速賜康,使青少年的心理日趨墮落,社會風氣敗壞,這些都是罪惡的人生、罪惡的心念,而造成社會罪惡的形態。若再這樣下去,真的是損人不利己,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現今社會幸而有佛法的教導,引發人們向善之心,否則,若全是惡人出頭,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每個人都應該負起端正社會風氣的責任,由本身作起,身體力行並以身作則勸導他人向善,這就叫做「善念」。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念」字,以念力來增長信根(信念)、幫助精進、助長正念,總而言之,就是以「力」來幫助「根」的成長,這就是「念力」。    「念正道法,若念根增長,則能破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名念力。」    「念正道法」,念即念正道的方法,人若能常常念於正道,則心能凈化,這叫做收心。若能將心收攝在正氣、正道及正確的生活上,就能齊家,使家庭幸福和樂;能安定一個家庭,就能安撫一個社會。社會若能繁榮於正道法中,有正確的教育與信仰,則這個國家就會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不要認為國家的災難、吉祥與我無關,其實這是息息相關、血脈相連的,所謂「國之安危始於匹夫」,國家興亡實在繫於每個老百姓的身上,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應該負起國家安危的大任。要負起重責大任,則必先修好本身的正心、正法、正念。所以這裡說:「念正道法」──時時刻刻念正道、正法,接受正確的道理與教育。    「若念根增長,則能破諸邪想」。念根是正念的根本,若能增長起來,則可破除一切邪念妄想。人的心念若不正確,則行為不正直。人之所以不能進步,就在於懈怠、無正念。我常說「人身難得」,能生為人並非易事,佛法說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就是眾生輪迴之道。天道在人道之上,若不行十善業,就不容易上生天道享受天樂。人道則是善惡摻雜;善人在過去生中行善,所以今生來世能在世人間享福報,豐衣足食,名利與地位都超越一般人,這是在過去生中造福行善的人。有的人在世間生活得非常痛苦,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許多業力纏繞在他身邊,這就是因為他在過去生中造了惡業;所以人間是善惡摻半的境界。除了人道之外,尚有阿修羅道;阿修羅道就比人道更苦了,阿修羅的眾生不肯做好事,心存惡念作姦犯科,不肯安於正當的生活中,偏偏要成群結黨,吃喝嫖賭,每天在不得安寧的日子中度過,常常逞兇鬥狠,惹是生非,這就是阿修羅道。我們若一點事都不做,則將來必然下地獄,甚至輪迴於畜生道及餓鬼道。    人身難得,生而為人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修行,我們能看到世間許多惡人而產生自我警惕之心,看到世間無數苦難的人也會使我們引發善念,生起助人的善心,這就是修行的機會。所以說「人身難得」,我們生而為人有機會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才不會思想偏差;不起邪念,就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的功德。所以說:若念根(正念)增長,則能破諸邪想,成就一切正念,圓滿出世之功德。    我們要謹記:    「念誠乃得道,自致法滅度,善念得智慧,一切縛得解。」    「念誠乃得道」──我們的正念若能確實地建立,就能得道。我常說:「修行如初,成佛有餘。」修行時若能守住最初求道時的那一念心,則成佛就不難了,所謂「念誠乃得道」,只要心誠意誠,虔敬修持,自然能夠成就道業。    「自致法滅度」──修行不是別人替我們修的,路也不是別人替我們走的,如果作惡犯罪,縱然父母或子女及時修行,也不能代為彌補這些罪過。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修你得,我修我得」,總而言之,還是要我們自己去追求正法,自己去實行正道。所以說「自致法滅度」,滅度就是得道的意思,不會使我們身不由己的輪迴在六道之中。    「善念得智慧」──若有一份善念,就能得到智慧;若缺少善念,就會時時陷於無明亂心之中。智慧如何求得呢?佛陀在世時,舉了一例來說明,他說:    「有位求道者,以非常誠懇的心去求師,而這位師父並不太重視這位弟子;弟子跟隨他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師父都沒有傳授這位弟子一點道法。不過,這位弟子非常誠懇恭敬,死心塌地的跟隨師父,幾年來,心念始終如一。    『有一天,師父出門辦事遇到朋友,於是相邀對酌,結果喝得酩酊大醉;醉醺醺地回到家,就往床上用力一坐,然後倒頭呼呼大睡。沒想到這一用力竟然把床腳震斷了一隻,弟子一看到師父的床鋪只剩下三隻腳,就趕快蹲到床下,用肩膀支撐那折斷的床腳,讓師父能四平八穩地躺在床上。至第二天天明時,師父醒來看到弟子蹲在床下,並用肩膀撐著床鋪,就問弟子為何整夜蹲在那兒?弟子回答說:「因為師父醉酒,怕師父睡不穩,滑落床下受傷,所以不敢驚擾您,而以自己的肩膀支撐床鋪。」    「師父聽了深受感動,因為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傳授弟子一點道法,從此開始認真地將自己的法門傳給他。過了一段時間,幾乎已傳授這位弟子八成的道法,這時,師父想試試弟子的誠意。有一天,他將鹽拌在水裡充當酒,對弟子說:『我想喝酒!』然後將整桶鹽水喝下。結果,喝完鹽水就開始嘔吐,吐完後,他又假裝酒醉昏睡,弟子便寸步不離地在師父身邊照顧,師父像說醉話一樣告訴弟子『你若尊重我,就把地上的東西吃下。』說完就假裝睡著了。他一面偷偷觀察弟子的反應,一面裝睡,沒想到弟子真的蹲下要把師父吐出來的東西吃下去。師父見狀,趕緊伸手將弟子拉起來,非常感動的說:『你這一念誠心令我無比感動,我全部的道法你已學了八分,其餘的二分,我會專心一意地傳授給你。』」    修習佛法就是要抱持這念誠心,所以說「善念得智慧」,有誠懇的心意,修行的誠念,才能夠得到師長所傳授的真理與教法,開啟自己的智慧。    「一切縛得解」──一切的無明煩惱及種種束縛,也能用智慧去解除。    善念能成就一切出世正念的功德,所以稱為念力。每個人應該多向正道念力去實行,謹記「天下安危始於匹夫」,人人要好好修養正念。    法由心起,心向惡則念惡,若趨於善則必定念善。學道也是一樣,專心一念精進力行,則日日殷勤不懈,心若一時疏忽懈怠,則修行的功夫就會懶散,所以,「念」是非常重要的,「念誠乃得道」,若有誠懇的心念,不怕修道不得,要謹記心念的力量。    第四、定力    「攝心正道法,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諸事理,是名定力。」    「定力」──「定」就是堅定的意思,一件事若要做成功,就必須堅定信念、堅定志願、堅定信念,所以,「定」也就是一切事情成就的力量。例如在校求學者,讀書、考試、成就學業,需要定力;經營事業者,若想要成功,也需要這份堅定的力量;而我們學道、修行,更不能欠缺「定」──堅定的志念。所以,定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人生成功之母。    「定」,就是把心統一起來,「攝」的意思就是統一。例如攝影,用照相機攝取影像,把外界的景物形像牢牢地收攝在一起。而攝心就是控制、統一心念的意思,心念必須收攝統一於正道之中,這就是「攝心正道法」。「正道法」也可稱為「助道法」──幫助我們如何修行才能成功的方法,我們的心要行茲在茲,學茲在茲。    已經聽過的道法,必須專心一意反覆溫習,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們讀了書、聽了道理之後,要不斷地反覆溫習,才能夠有所得。與此同理,有些人今天要聽這位法師說的法,明天要聽那位法師說的法,師師有道,這位法師說念佛很好,可以帶業往生;那位法師說坐禪很好,可以立地成佛。究竟你要帶業往生、或是要立地成佛?心念會混亂不清,所以最好選擇正確的教法後,專心攝意在此道法上。    我每天早上向大家講話,都沒有離開人生的佛教,也非鏡花水月,談些玄秘的理論。我所鼓勵的,就是佛陀教育眾生回歸人性、為人生服務的道理,我平時將佛法的道理藉各種事相闡述出來,與大家互相切磋勉勵,若能全神貫注、專一心思於佛教及慈濟的精神上,那麼,這就是我們為人的成功之道,也就是修學人生佛教的道法。所以,我們要攝心正道,行茲在茲,既然走在這條慈濟的道上,就要全心全意,心無二志;人在這兒,心也要在這兒,腳也要走在這條康莊的菩薩道上,不可心神散亂,這就是所謂的「攝心正道法」。    一暴十寒非定之道    「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諸事理。」──心若能專一,透徹我們所聽的道理,便能體會到實踐道理是如此簡單容易,這就是「體悟」,也可說是「定根增長」;所學、所行皆一致,就是真正的體悟。有句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若是光說不練,則永遠無法知道快了是什麼,如果能身體力行去幫助別人,便能體會到助人的快樂。在基督教或天主教中稱此為「見證」,佛法中稱為「體悟」;能體悟則定根增長,若定根增長,則能破除諸亂想。    多付出、多幫助別人,心靈就能得到安穩與快樂,無有亂想,發現道理,稱為「發諸事理」。想徹底了解佛法,不只是空口論道,而必須身體力行、實踐。行道是「事」,論道是「理」;我們要能說能行,悟而實證;若是明白道理,這只是「悟」而已,要真正身體力行去證實,才能有所得。若光會談論道理仍然不夠,因為這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而已,必須真正去實行。所以說:能說能行,才是真正的道;悟而能證,才是真正的理。    我們必定要攝心於正道法,如此「定根」自然會增長;若一切的疑想能撥開,事與理自然能合一。總而言之,「定根」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殷勤地體會證悟。    遠公曰:    「天地之間誠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見有能生者。無上妙道昭昭然在於心目之間,故不難見,要在志之堅、行之力、坐立可待。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則勤而夕則憚之;豈獨目前難見,予恐終其身而背之矣!」    慧遠大師說:「天地之間誠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見有能生者。」──他的意思是說,天地宇宙之間縱然有許多生長力極強、很容易繁衍的植物,見土即能活命,但是這些東西也需要因緣具備──有陽光、水份、空氣、土壤,才能夠生長;如果這些因緣沒有具足,則種子無法繼續生存成長。所以他說,若將種子種在土裡,只照射一日的陽光,其餘十日都籠罩在陰影中,那麼,這顆種子將無法生長起來。    過去我們常常種田,這個道理應該很容易了解,也能夠體會。以前我們種花生等五穀雜糧時,只要一將種子埋進土裡,就希望隔天有陽光日照;但是若每天出大太陽,也令人煩惱,所以過幾天後,就希望下陣雨,補充水分;一但多雨不晴,又會開始擔憂,因為根部一直泡在水中會爛掉。所以種子種下後,也必須有適當的因緣來助成,水分、土壤、陽光、空氣,都要非常均勻,種子才能成長。    學佛與此同理,最初發心時,大家都很認真,恨不得一日當兩日,用功拜佛念佛。但是眾生都有一個毛病,有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好像佛每時每刻都在面前,因此非常認真修行。「學佛二年,佛在半天」──這時候便認為佛已經離我遠些,偷懶幾天沒有關係,就這樣拖延懶散,一年之中,拖了好幾個月。「學佛三年,佛在天邊」──日子久了,心中的佛已經無影無蹤,既然看不見佛,於是長年懈怠不肯用功,這種情形就稱為「一暴十寒」。    剛開始時非常認真用功,日子一久,就慢慢鬆懈,到最後,心中一點念也沒有了。好比一粒生長力很強的種子,照射一日的陽光之後,緊接著十天把它放在陰暗中,那麼,即使它很容易成長,也無法繼續堅固地生長下去。學佛也是一樣,必須有恆心──恆久的長遠心,不可只有一念熱心,馬上又退轉了道心,若是如此,就無法在佛道上有所成就。所以我常常警惕大眾:「學佛如初,成佛有餘」,發心學佛後,要始終抱持著當初發心的那一念心;做事也是一樣,要守持如初的心志。    一個人初發道心時,即時遇到不如意的痛苦事,也心甘情願,無有怨尤;人事再岐嶇、再坎坷,也能寬容大量地包容,這就是初發的道心。一旦日子久了,心量愈來愈狹小,道心越來越退轉,這就是所謂的「一暴十寒」。    我常常說「成者自成」、「悟者自悟」,一位老師盡心儘力地教導學生、愛護學生,但是卻不能代替學生成就學業,還必須看學生本身是否用功,才能有所成就。佛陀以平等的愛心來教育我們、引導我們,但是真正的修行必須自己去修,修養也要靠自己去力行,若只聞而不修,或思之卻不修,也不能有所成就。    佛陀常為這類眾生而擔心,所以我們要好好守持定力,既已發心,就要堅固這一念初心,不可因周圍的環境而影響了定力。所以說:「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見有能生者」,日晒一天,蔭蓋十天,不曾見過如此仍能夠繼續生長的種子。    定是無上妙道之種芽    又說:「無上妙道昭昭然在於心目之間,故不難見」──無上的妙道,是指佛陀的教理非常微妙,這個無上微妙的道理要勞勞地印在心版上;不要像字寫在黑板上,很輕易地就可以擦掉。黑板只是短時間的作用,不能永久留下寫上去的無上妙道,我們應該將文字與道理好好地收攝在心靈里,將道法深刻地印在心版上,若能如此,就叫做「昭昭然在於心目之間」。    今天聽到一個道理,內心有所體會,若將這些道理應用在日常生活的人與事上,就能夠馬上破除諸亂想,這就是內心領會到無上的妙理,所以說:「故不難見」,這些妙道是簡單易懂的,說什麼「修行會道難」,其實,只要你把道理常常銘記在心,則無論何時接觸到人與事,就能體會到所聽過的道理,這不是很容易嗎?    所以他又說:「要在志之堅、行之力、坐立可待」──道理就是這麼簡單而易懂,想要求取真理並不困難,只要立志堅定,努力實行,則很快就能體悟妙道。所以我一再鼓勵大家,學佛不是光聽佛法或坐禪念佛而已,必須身體力行。而慧遠大師也說,只要立定志願、身體力行、恆久持續下去,就可以很快求得無上妙法。所以,「坐立可待」這句話的意思,並非叫我們坐禪等待證道,而是說堅志力行才能輕而易舉地求得正道法。    「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假若今天告訴你的道理,你都相信,而且都認為很有道理,但是一受環境的影響,便心志動搖,開始起疑心,如此就不容易得道了。所以說「朝則勤而夕而憚之,豈獨目前難見,予恐終其身而背之矣!」──早上雖然很勤奮,晚上卻懈怠懶散,說實在話,這樣不僅不能很快見道,恐怕終身都會背道而行。    一個人想追求道,卻偷懶懈怠,就會背道而行,無法「會道」──心領神會,與道合。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殷勤精進,建立我們的志向、堅定我們得心念,這樣,心與道就不會背道而行了。    「定能生慧」,「慧」由「定」生,「定」是學佛者三無漏學──戒、定、慧之一,想求得智慧必須培養定力。多用心,建立志願,堅定心念,以增長定力,堅固「定根」,「定根」不斷地增長,就可破諸亂想,發諸事理,這都靠我們的堅志力行。    玉里義診與心靈救拔    有一次,慈濟醫院義診服務隊下鄉,地點是玉里及富里。看了外在境界人與事,我深深體會到佛陀來人間的目的。  佛陀所說的教法,無一不是啟發我們智慧的根源,佛陀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在人事上則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及五蘊熾盛苦;種種的苦難,都在人與事中。我在玉里看到的那些病苦眾生,他們不只是病,還加上貧,除了物質及身體上的貧病交迫之外,心靈更有嚴重的缺陷,像這些人就是我常說「貧中之貧」的眾生──他們除了物質上的匱乏之外,也欠缺常識智慧。  第一天晚上,我們結束一天的義診工作,大家聚在一塊兒休息,有兩位護士坐在我的身邊,我問她們:「看了這些病患,你們有何感想呢?」她們就說:「我們覺得義診的意義非常好,如果能再進一步為病者服務,那將會更好。」我問說:「你們有沒有發現比較特殊的個案呢?」其中一位護士回答:「一位老人患有高血壓及心臟病,而且是嚴重的心絞痛,隨時都可能病發死亡,但是我們沒帶舌含片出來……。如果有了舌含片,並且隨身攜帶,即使他半夜忽然心絞痛,這顆救命藥丸立刻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可惜我們少帶了這種葯。」  我一聽她這樣說,馬上告訴她應該早一點說,因為我隨身攜帶這種藥品。她接著又談到這個老人的病情,根據我們醫生的診治說,她必須馬上送回醫院開刀,但是病患不了解自己病情的危險性,還堅持說:「我這個時候怎麼可以到花蓮動手術呢?我必須回家照顧我的孫媳婦,因為她坐月子,我要幫她的忙。」醫生急切地勸她說:「你這種病怎麼可以再去操勞?你要趕快到醫院做深入的檢察及治療。」她仍輕鬆地回答:「如果有人能幫我照顧孫媳婦一天,我再去看看!」  像這樣,既貧又病的人實在太苦了,她一點都不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性,還認為這是突發性的病痛,只要痛過就好了,完全不了解這是關係著生死存亡的危機。但是話說回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因為我後來問了這個老人家的家庭環境,才知道她有兩個兒子,但是卻因車禍及癌症先後往生,她的一個媳婦不耐貧苦而離家出走,另外一個媳婦患有「超高血壓症」,半身不遂,卧病於床,每天讓這個老人照顧生活起居;而且現在她的孫媳婦又剛分娩,不但無法幫忙家務,還得讓她照顧。  這個老人,今年已經七十六歲,雖然本身帶著嚴重的病痛,不但要照顧一個長卧在床的媳婦,又要幫忙孫媳婦坐月子。像這種人生境遇是不是非常可憐呢?家境貧寒,家人又患重疾,她本身也深深埋藏著威脅生命的危機,這種「貧中之貧」的個案,確實非常可憐。當然,其他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  例如富里地區等偏遠地帶,有很多癱在床上的患者不能出門看病,幸虧我們的救護車隨著義診隊為病患服務,來來回回接送這些長年在病床上掙扎的病人前來看病,在這些患者中,有許多是必須回慈院做檢查、追蹤病源的人。當時我詢問的結果,得知這類病患竟已逾七十人之多。  還有一位年輕人,車禍受傷,雖然只是一點外傷,卻不懂得醫療衛生常識,不知道消毒方法,以減少細菌感染,還用粗劣的方法醫治。直到那天,他來我們義診的外科部診治,我看他膝蓋上貼著一塊很大的布條,行動非常不便,於是走上前去看他的病情,護士小姐小心地拆掉那塊骯髒的布條,當她掀開布條的那一剎那,我當場感到全身毛骨悚然!真的難以形容他傷口的潰爛惡狀──只見一堆腐爛壞死的肉下,白骨暴露,黑紅、青白的顏色交雜混合……。  才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卻被痛苦折磨到這種地步,像這樣生活在偏遠鄉下,完全沒有醫療常識的人,真是令人同情。  如果生活在現代都市社會的人,物質與常識不知比他們好上好幾倍,所以說,我們真正應該善加惜福,好好接受佛陀的教育,學習如何去除愚鈍貧乏的根源。因此,今天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產生「慧力」,如果我們具足智慧、常識,自然能改善自己的家庭環境,也可以使我們的生命多一層保障,追求我們永遠不息的慧命。   所以,「慧」是一切成就的泉源,是福與慧的根基,我們應該專一心思去追究──如何產生智慧的力量。  第五、慧力  「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若慧根增長,則能除一切邪妄之執,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這裡所謂的「慧」,是透徹了「四念處觀」而產生的「慧」,「四念處」我們以前已經說過,是對「身」、「受」、「心」、「法」的四種觀察法,只要仔細觀察,謹慎思考,就能了透這四種真諦道理,然後產生「智慧」。  「照了一切諸法」──為何四念處之慧,能照徹所有萬法呢?這是說我們的智慧如心靈之光,之所以不能明白人生的道理,是因為我們的心地黑暗,愚痴無明,「無明」即心內欠缺一份光明。其實,這份心靈之光是人人具有的,只是被各種色彩遮蓋了。好像一盞燈一樣,本來是一個會發光的物體,只要接通電源就馬上發出亮光,但是如果它被外物遮蓋包圍,光亮就無法照射到外面;並非它不會發光,而是外殼被蓋住了。  我們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原有的慧性,有一份心念的慧光,因為被「無明」遮蔽,而使得這份慧光無法自照。倘若我們能透徹四念處的道理,就像拿開電燈外圍的遮蓋物一樣,光亮能夠照設四方,所以說「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只要將遮蓋慧光的障礙物拿開,就能夠放出光明,照耀外界的種種人、事、物、理。  『若慧根增長,則能除一切邪妄之執,破一切偏小之慧。』如果能曾強慧根的力量,並且將其應用於生活上,就能減除一切邪妄的執著;『邪』是邪思──不正確的想法。  慧光切破生之繭殼  我們應該了解,並不是我們沒有頭腦,只是我們的思想、觀念有所偏差。學佛就是要破除一切邪妄的執著。知識與真理是我們應該了解與認識的,懂得道理之後,還必須去實行,急道而不行道,就是『偏邪』;知而不行也是偏差,偏在那裡呢?就是偏於狹小的智慧──我思、我見、我執。  學佛若想付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為眾生服務,一定要先破除這種小我的心理。好像一隻小雞一樣,必須啄破蛋殼,才能脫殼而出,然後從小雞長成大雞,大雞才能再生蛋,孵小雞。  我們學佛就是如此,眾生的無明,如同被一層硬殼包圍遮蓋,想追求佛道、開啟智慧,就必須像小雞一樣,破殼而出,才能夠見到宇宙天地的光明,否則,永遠被包在殼裡面,暗無天日;這就是偏小的智慧。論語說:『學而時習之。』『學』者『覺』也,學是覺的開始,覺是學的終點,覺與學兩字,只有下半部的字形不同;學的下半部是『子』字,覺的下面是『見』字。  『學』的字形像雞子破殼而出的樣子,因為『學』的上半部如破裂成兩半的蛋殼,如果蛋殼不破,則雞子永遠被包在橢圓形的硬殼內,見不到天地之光明。我們凡夫心就是這樣,像被一層殼包圍住,若想要學佛,就必須先突破這層殼,所以『學』就是『覺』,去除蒙蔽而覺悟,而且必須『學而實習之』,時時刻刻去溫習。『習』字是由『羽』字和『日』字所構成,如鳥學飛,有日日不間斷、屢次振羽學飛的意思。鳥類剛展翅學飛之時,不能飛遠,儘管如此,仍然要不斷練習,飛到高處時若掉下來,還是一樣要繼續揮動翅膀往上飛。  一隻鳥脫殼而出,只見到天地仍是不夠的,必須再學習飛翔、訓練翅膀的力量,才能非得高、飛得遠,逍遙自在,翱翔於天地宇宙之間。我們學佛若能增長慧根,就不會執著於邪妄;能破除邪妄的執著,自然能去除一切偏狹的小慧。『偏』就是不正、不普遍,偏於某一種法、某一種角落,因此我們一定要時時自我訓練,所謂『物以類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必須善加選擇,慎擇有智慧的人,時常親近他,多向他學習。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常避無義,不親愚人』,人生在世,首重此『義』字,『義』即行所當行的意思;我們既然要學佛、學做人,最忌不義,不義就是無義,無義就是貪利。所以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小人完全貪圖利益,而君子卻重義輕利,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就在於義與利之間而已。所以,我們學佛必須要遠離不義,要做個有義的人,不可做無義的人。  想要避開無義的事,就得『不親愚人』,愚者就是沒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完全只為自己著想、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我們必須時時『斯從賢善』,常常追隨賢人善士,若能時常追隨賢人,就可以增長智慧;若時時附從善人,就會常常增加福德。賢人能增長我們的智慧,善人能培養我們的福德,所以我們要多多親近附從賢善之人,接受他們的影響與引導。  我們若附從愚痴者,也會受其影響與感染,所以大家要謹慎注意,善加選擇,能附從賢善之人,自然能受他們的感化,這就是『思從賢善,親附上士』。  這幾句偈文,就是有關於『慧力』的培養,我們要如何才能產生智慧的力量呢?智慧,就是從世間萬法中產生的,我們要多多歷練,若能常常歷練,自然可以增長智慧。常言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若能多接觸人事、多一份經驗,就可以多增長一份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上的人與事,深具歷練我們智慧的功能。  有人說,人性是不固定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定性』。也有人說善惡無定性──善惡的標準,很難做一個固定的評價,但我們可以由人的行為來判斷善行或惡行。一個人是智慧或愚痴,可以觀察此人平時所喜好親近的人、事、物,以便作為評斷的依據。  所以慧遠大師教導後學者,首先就是勸人遠離不義,捨棄私利,親近有義。  『不親愚人』,愚是愚痴的意思,人生在世,不知從何而來?更不知往何處去?在這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我們應該尋找自己將來的去處,而學佛就是要找尋一個正確的方向。假如我們常常親近愚痴的人,則前途將茫茫然,方向也容易有偏差,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論語里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希望大家能得一善而拳拳服膺,不要忘記。  君子是『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而小人卻只求飲食的甘美與居處的安適。君子既不求山珍海味的飲食,也不求高樓大廈的居處,看輕物質上的享受,也看淡了私利、遠離利慾,不去追逐。而且必須做的事唯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平時待人接物須敏捷勤快(敏是智慧),謹慎深思,選擇有意義的事情、親近正義之道,並跟從賢德之人。  古人說『捨生取義』,我們學佛行菩薩道,就是要學這些,要看開小我,完成大我;也可以說學佛的目標──只要能使眾生得到安樂,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這叫做『敏於事』,運用智慧深思,觀察世間的人與事,從事有意義的行動。除了選擇有意義的行為之外,對於言語也必須非常謹慎,這就是『慎於言』。我們不可說些無益的道理,而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地引導眾生走入菩薩的道路中。  這就是學佛者所應該追求的事,孔子教育世俗人立身處世的道理,都已到達這種境界了,更何況是我們學佛者,以超然的精神來處世與教育眾生,更應該要以身作則。所以『就有道而正焉』,是指親近有道德仁義的人,以導引我們走上正途;若是不慎而親近愚人,就會使我們誤入迷津。因為愚痴的人重利輕義,我們自己已經迷惑不清了,若再親近愚者,很容易隨波逐流,舍義求利、迷失自我。所以,我們一定要非常謹慎,選則自己應該親近的人,若能做到這樣,才是真正好學之人。  這就是孔子教導學生應該如何取捨的方法。我們要取義舍利,親近有仁義道德的人,遠離愚痴貪利的人,才能真正奉行孔子的教法;也就是說,『不親愚人』,『就有道而正焉』,才是真正求學行道的人。  所以遠公又接著說:『思從賢善,親附上士。』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選擇賢人善士去親近跟隨,並處處學習,因為賢德的人可以引導我們增長慧根與慧力,使我們的智慧增長,而善心人士可以引導我們增加福德。學佛就是要修福與修慧──福慧雙修,慧能成賢,福則能成善,所以我們要好好選擇隨從賢善之人。  『親附上士』就是說,我們要加入菩薩的行列,並且親自身體力行,走上菩薩的道路,並不是親近附從賢人就好了,還要進一步加入身體力行的行列中。就像我們慈濟善業一樣,若增加了一位委員,就多了一股生力軍;或是說會員從幕後走到幕前──成為正式的慈濟委員,這『從幕後走到幕前』就可以稱為『親附』──親自在這個愛心的行列中身體力行,也就是添列為菩薩,親附上士,成為真正的發心菩薩。  千人學佛,一人得道  佛陀將發心的菩薩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戀意菩薩,一種稱為深心發意的菩薩。所謂『戀意菩薩』是戀著於世間、無法脫離世欲者,其發心只是曇花一現,類似菩薩的形態。雖然他已發了菩薩心,可是平時仍對世間福報依戀不舍,不能深心堅固菩薩心,所以稱為戀意菩薩。  佛陀所提倡的是深心發意的菩薩,不戀著於世間的利益,也不會被世利所引誘,這種發菩薩心的人,就稱為深心堅固的發意菩薩;這種人的發心非常恆久,他的信根、信力與慧根、慧力都非常堅固,不會立即消失,更不容易停息退轉。  現在想學佛的人實在很多,但是真正能成就的人沒有幾個,不只是現在的人如此,過去的人也如此。佛經中可以看到佛陀常常說:『發心學般若菩薩者,其數如恆河沙,然成就佛道者,難得一人。』深深去體會這段文句,我們就可以知道,想求佛道的人確實很多,多得像恆河中的沙一樣,難以數計,但是真正能夠成就無上佛道的人,難得有一、二人。可見,曇花一現、戀意的發心菩薩佔了多數,而能夠深心堅固的發心菩薩就非常少了。  希望大家都能學深心堅固的發意菩薩,若能如此,就是『親附上士』了。  接著慧遠大師又說:『法喜卧安,心悅意清。』我們必須避開無意義、無價值的事情,因為人生無常,時間短暫,無意義的事要儘快舍離,對於有意義的事,要趕快積極去進行。莫親近愚痴的人,或從事無意義的事,要善加思考,追隨賢善之人,加入菩薩的行列中,若能如此,就會常常法喜充滿;因為我們事事有意義,事事遵循理,所以能時時刻刻心安理得;而且,我們所做的事都能利益人群,造福大眾,因此能時時法喜充滿;心中常常充滿法喜,則能隨遇而安,連睡覺也會睡得很安然自在。  常言道:白天做了虧心事,晚上睡覺都會做惡夢。如果心中常常抱持著「愛」與「和」,自然會時時喜悅、快樂的心情,所以大師說:「法喜卧安,心悅意清」,就是心中時時刻刻充滿歡喜的境界。每一次我們開聯誼會的時候,我就會跟委員們說:「你們大家看看那些貧困急難的眾生,當你們做了一件好事,而使他們得救時,你們心中有什麼感想呢?」  每次委員們都會回答同樣的一句話:「第一是滿足;第二是快樂。」所謂「滿足」,就是說人難免會互相比較,認為自己樣樣不如人,不滿足的心態常常浮現。等到進入慈濟之後,親眼目睹那些貧病眾生所遭遇到的坎坷人生,並將自己目前的生活與他們困苦的生活相比較,才忽然覺得自己應該滿足。而且在訪查貧民之後,認為自己尚有餘力去解決他們的困難,所以凡是加入這個愛心行列從事濟貧工作的人,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有成就感自然會歡喜快樂。  這就是委員們共同的心聲,也就是「心悅意清」,我們的心能滿足,自然就會快樂,我們能夠幫助別人,使人得到妥善的救治與安排,心中自然會清朗寧靜。  聖者演法,慧常樂行  「聖人演法,慧常樂行」,聖人出現於世間,就是為了教導眾生。教育人就必須說法,法是由口說出聲音來傳授他人的。例如諸位坐在這裡,我講法給你們聽,你們是聽我的聲音來接受其中的內容,所以這裡所謂的「演法」,是法由聲出的意思。賢哲聖人將他們心中所得的道理教導給後學,我們若想知仁知義懂禮節,就要跟隨聖賢的教法去實行。  現在的年輕人距離聖賢實在是太遙遠了,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尊師重道的心理,逐漸遠離了聖賢的境域,這實在是相當令人惋惜的事。今天,我們學佛一定要尊師重道,尊重過去的賢人與聖教,並且善加保存延續,如此心中才會受用。  我們學佛就要求慧,「慧」被我們的精神心思所統攝,發自歡喜心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稱為「樂行」。智慧收攝於深心,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學問定要應用於生活上,如果不能學以致用,化為踏實的行動,那麼,「智慧」就不能成為力量了。所以「樂行」的意思是說,要歡喜地去推動、實行,學以致用,所以說「慧常樂行」,若能做到這樣,就能成就「慧力」了。  以上就是「五力」的內容,「五根」與「五力」的道理自「四念處」而生,若能從「五根」、「五力」繼續推衍到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將其全盤透徹了解,並且去推動實行,才是真正學佛的弟子,也就是「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才是真正好學求道的人。

註:1、《止觀輔行》1:①解釋《摩訶止觀》的著作。四十卷。唐·荊溪湛然(711~782)述。又名《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止觀輔行弘決》、《止觀輔行》。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冊。自從智34滅度後,天台教運漸衰,異解紛起;加上當時諸宗競起,各張教旨。故智之法燈有漸危之勢。荊溪湛然在此一背景下出世,矢志恢復宗運,盡其一生精力弘揚天台教觀。他最致力於天台三大部的注釋,且認為觀門為天台學的重心,故傾全力於本書的疏解。所以要通達天台學之堂奧,本書是不能忽視的重要著作,並非尋常之註疏可比。本書注釋態度嚴謹,並忠實於《摩訶止觀》原文的意旨,湛然在書中糾正宗內、宗外的異義,除對本派的異說加以極力指摘外,對華嚴、禪、法相諸宗也給予駁斥。湛然在書中除將廣泛之義加以要約,以明示觀門的旨趣外,並在書中表達了著者的彌陀觀、念佛義、唯識唯心事理二觀、戒體論、戒律觀、觀心持戒說、性惡論等重要的天台教義。本書之版本,除各種大藏經所收者之外,台灣之天台傳人慧岳將該書以新式標點分段,重新排版。內含《摩訶止觀》原文,《止觀輔行》全文,並有明·傳燈之科判。這是目前最適合現代人閱讀的版本。湛然除此書外,另有《止觀輔行搜要記》一書,是本書的節要,並訂正本書的誤字,或將文意不詳之處加以補述。②宋·從義《止觀輔行傳弘決補註》,宋·有嚴《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宋·法照《止觀輔行傳弘決讀教記》六卷。
推薦閱讀:

界詮法師:出世間善法與世間善法的區別
妙建法師:有大願有大舍真解脫 是福田是恩田唯三寶
法師開示資料集錦(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九三一卷——第一九四0卷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十四集)-凈空老法師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