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的利劍:橫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之興衰史

公元732年左右的阿拉伯人統治地區,白色區域。 7世紀之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創立,強盛的阿拉伯帝國驟然崛起,充滿活力的阿拉伯民族基本形成,輝煌燦爛的阿拉伯文明開始誕生。這一切不僅使在古典時代一直沉寂著的世界第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一躍成為人類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也使曾孕育過兩河流域、恆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等諸多古典文明的西亞、南亞和北非地區的面貌煥然一新,更使人類中古文明的發展呈現出互種新的格局,並對人類近現代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真主的最後啟示」——伊斯蘭教的創立 】 沙漠之子——貝杜因人 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南為阿拉伯海,面積約為32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半島內地大部分為燥熱的沙漠,間或夾雜著可供游牧或農耕的小塊綠洲。西南葉門地區,雨水相對充沛,存在著相對發達的農業文明。公元前數世紀,此地就曾先後出現了賽白人和希米亞人國家。瀕臨紅海的西部希賈茲(漢志)地區,錯落散布著水草豐盛的綠洲,宜於放牧,以游牧為生的貝杜因人大多聚居於此。長期以來,希賈茲地區就是亞歐非三大洲商業貿易的重要商路之一,沿路形成了一些城市,其中麥加城,因有1眼清澈的滲滲泉水,便於過往商旅飲用而成為商貿重鎮。此外,該城尚有被人們視為天降聖物的黑色隕石和克而白古寺,因而成為半島的宗教祭祀中心。位於麥加以北的雅特裡布也是1座商貿之城。因地處綠洲,盛產椰棗、穀物和蔬菜。 公元最初幾個世紀,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處在文明世界的邊緣。貝杜因人逐水草而居,以游牧為生,但因自然環境惡劣,經濟基礎相當脆弱,駱駝和椰棗是貝杜因人經濟生活中的兩大支柱。乾旱的沙漠氣候和人口增長的壓力,迫使部分貝杜因人向外遷徙,但多數部落為爭奪水源、牲畜和牧場陷入相互攻伐和仇殺之中,使貝杜因人養成了劫掠好戰的尚武性格。此外,沙漠生活的不穩定性、冒險性和各部落的分散孤立性,使多神自然崇拜在貝杜因人中十分流行。 多重的社會危機 4、5世紀以後,阿拉伯半島的內外局勢出現劇烈震蕩,整個社會陷於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機之中。 首先是生存危機。北方的拜占廷和波斯兩大帝國為爭奪西亞霸權,展開曠日持久的戰爭。525年,拜占廷盟邦衣索比亞人攻佔半島南部葉門地區,滅阿拉伯的希米亞王國。後來,波斯軍隊又驅逐衣索比亞人,佔領葉門。這兩次入侵使南阿拉伯的農業文明遭到徹底毀滅,定居該地的人口大量北遷,重新返回遊牧或半游牧狀態。此後,愈演愈烈的諸國爭霸戰爭,使傳統的國際商路由阿拉伯半島西部轉移到波斯灣和兩河流域,居住在希賈茲地區、以經商為主要收入的貝杜因人因而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財路,麥加商人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廣大民眾失去謀生手段,陷入了破產的困境。 其次是社會危機。生存環境的惡化,給已處於文明世界門檻上的阿拉伯社會以猛烈衝擊,隨著貧富差距增大,社會的內部矛盾日漸凸現。麥加商人貴族在商路被阻斷的情況下,將大量商業資本轉化為高利貸,盤剝貧苦民眾。許多貧民因不甘淪為債務奴隸或各種形式的依附者而時起抗爭。社會內部的衝突與對抗,使麥加貴族認識到,要鞏固自己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維持社會秩序、擴張土地和發展貿易,就必須建立1個統一的、強有力的統治機構。廣大民眾也深切渴望有1個公平合理的權力機構,以實現社會安定、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望。 再次為信仰危機。生存的艱辛與社會的動亂,使阿拉伯人的內心產生種種困惑,為何世代尊奉的各種自然神靈在如此深重苦難之際不伸出救援之手?那些征服者又是憑藉著哪方神靈的佑助才變得如此驕橫?在對多神崇拜日益失去信心後,貝杜因人逐漸把自身凄苦的現狀與上天冥冥之中的神靈關聯在一起。傳統的自然多神崇拜信仰體系開始鬆動瓦解,而周邊地區猶太教、基督教等一神教的信仰觀念傳入阿拉伯半島,也給了貝杜因人以朦隴的啟示。 偉大的先知 當生存、社會和信仰等重重危機,痛苦地困擾著貝杜因人的同時,也在鋪墊著社會變革的歷史舞台。穆罕默德順應時代與社會的需求,毅然登上歷史舞台,肩負起變革歷史命運的重任。 穆罕默德(約570—632年)出生於麥加城古萊西部落哈希姆族的1個沒落商人貴族家庭。他生前喪父,幼年喪母,由年邁的祖父撫養成人。早年他為人放牧,稍長隨叔、伯前往他鄉經商,曾到過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地。約25歲時,受雇於富孀赫蒂徹,為其經商。同年與其結婚,經濟狀況遂得以改觀,生活相當安穩富足。孤苦貧困的經歷使穆罕默德從小意志堅強,複雜的經商閱歷又使他拓展了視野,與赫蒂徹的婚姻更使其有了穩定的生活保障和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一切為穆罕默德發揮聰明才智,施展遠大抱負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生活在麥加下層社會之中的穆罕默德,對阿拉伯社會狀況有著深刻的體驗和了解,能夠體察到身處亂世之中的大多數阿拉伯同胞心中不斷翻滾的潮流。在長期的經商過程中,他了解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並受初創的「哈尼夫」一神教思潮的影響,因而對宗教與阿拉伯社會的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雖目不識丁,但卻勤於觀察,敏於思索,以求解決困擾世人的難題。他經常躲在麥加郊外的希拉山洞中潛修冥思,漸漸體悟到,要把阿拉伯人從異族欺凌和社會的重重危機中拯救出來,必須首先拯救他們的靈魂。在汲取猶太教、基督教教義和沿襲貝杜因人原始信仰的基礎上,穆罕默德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體系——伊斯蘭教。其核心觀念是以麥加古萊西部落的主神安拉(真主)為宇宙天地間的唯一真神和造物主;信奉安拉的人死後得以復活,升入天堂,否則墮入地獄;而穆罕默德本人就是安拉選定的使者,他向眾人宣播真主的最後啟示:獨奉真神安拉,擯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伊斯蘭」l詞,原意為順從,即順從安拉的意志;凡信仰伊斯蘭教者被稱為「穆斯林」,意為獨尊安拉,服從先知的人。 610年,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教。最初是秘密的,其接受者僅局限於他的近親密友及下層平民和奴隸。後傳教逐漸公開,信徒日眾,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並引起以倭馬亞家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獨尊一神的伊斯蘭教的擴展,必將導致傳統多神崇拜的廢弛,麥加城多神崇拜的中心地位也將喪失,進而危及倭馬亞家族因管理克而白神廟而獲得的經濟、社會利益。驕橫的倭馬亞家族等貴族豪門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人身攻擊,對其教義進行抵制,繼而發展到暴力迫害。622年,穆罕默德在生命受到威脅、家族放棄對他的保護之後,被迫出走,遷往雅特裡布城,伊斯蘭教史上稱其為「徙志」。這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重大轉折。雅特裡布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創建宗教國家政權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爭端,甚得民心。此後,他將自己的主張付諸社會實踐。他以穆斯林的麥加「遷士」和麥地那「輔士」為基本力量,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並制定憲章,凡47條,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其主要內容為:在公社內不分氏族部落,穆斯林皆以兄弟相待,互相幫助;公社內部嚴禁仇殺,若有爭議須由真主或先知予以調解、裁決;維持社會秩序,保障私人財產權,對非法侵害他人財產者,予以嚴懲;公社成員若因信奉真主而受到他人傷害或侵擾,公社有為其復仇的神聖義務等。「烏馬」公社這一組織體制不僅是穆斯林的宗教社團,也是一種軍事和行政組織,實際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政權雛型。在公社中,穆罕默德一身而三任,既是宗教領袖,又為行政首腦和軍事統帥。這種宗教色彩濃厚的組織形式極其適合生活在沙漠之中的貝杜因人的需要。 為了鞏固新生的麥地那政權,穆罕默德指揮烏馬公社,以軍事戰爭的方式,籌集財富和武器。624年,他成功地組織了伯德爾戰役,以少勝多,襲擊了麥加倭馬亞家族的1支武裝商隊。這不僅給倭馬亞家族以沉重打擊,而且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安拉神佑的結果,大大提高了穆罕默德的威望,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此後數年間,穆罕默德先後與麥加軍隊兩度交鋒。特別是627年,他以掘壕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迅速兼并周圍部落。與此同時,穆罕默德還遣使四齣,遊說半島各個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使麥地那國家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630年初,權勢日臻鞏固的穆罕默德率萬人大軍兵臨麥加城下,迫使倭馬亞貴族歸順投降。入城之後,他不計前嫌,對城中居民施以寬大政策,不擾民生。他嚴令搗毀城中各種崇拜偶像,顯示出獨尊安拉一神信仰的堅定性。但同時他又將天降隕石和克而白神廟作為伊斯蘭教獨奉的聖物和朝覲聖地保護下來,顯示出調解傳統宗教與新生伊斯蘭教關係的高超政治藝術,從而使伊斯蘭教取得了對半島居民的神聖統治地位。大勢所趨,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這意味著在伊斯蘭教旗幟的導引下,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踏上了建立統一國家的路程。 伊斯蘭的聖泉——古蘭經 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作為1位偉大的宗教家和社會改革家,穆罕默德順應時勢,以宗教革命的形式,推動阿拉伯社會的變革和國家的創建,將一盤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鑄成1個堅強的民族統一體,並以宗教信仰為手段,成功地開闢了把阿拉伯人由被征服者轉變成征服者的途徑,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從麥加創教始,到麥地那建立宗教政權,穆罕默德一直致力於伊斯蘭教義的創建工作,他從倡行、維護獨尊安拉真主的一神教出發,藉助猶太——基督教的某些觀念,對當時阿拉伯半島的種種社會問題予以解答,逐步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教義體系。而其全部內容則被弟子信徒們以《古蘭經》的方式固定下來。這部聖典既簡述了伊斯蘭教的基本宗教原理,又解答了廣泛的社會立法和倫理問題;既展現出1個博大精深的宗教理論體系,又表現了穆罕默德除舊布新、改造社會的宏偉構想和務實主張。《古蘭經》既是伊斯蘭教精神的神聖源泉,也是阿拉伯社會的政治、經濟、司法、軍事體制的理論基石。 【阿拉伯帝國的創建與擴張 】 神權共和時代 穆罕默德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因而故後,穆斯林內部為爭奪先知繼承人的位置展開一番爭鬥,最後經各派協商,共同認可由先知身前摯友、最早的信徒和岳父阿布·伯克爾出任先知在世間的代表,號「哈里發」。伯克爾632至634年在位,其後又先後有歐麥爾(634—644年)、奧斯曼(644—656年)和阿里(656—661年)依序擔任哈里發之職。歷史上將這4位哈里發統治時期稱之為神權共和時代。 在此期間,歷任哈里發利用北方拜占廷、波斯兩大帝國長期爭戰的有利時機,指揮以貝杜因騎兵為主的穆斯林武裝,揮舞聖戰大旗,進行大規模的武力擴張。首先擊敗拜占廷,攻陷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地區,繼而分兵東西兩路,展開全面進攻。東線接連攻破波斯軍隊防線,佔領了伊拉克和伊朗大部地區。西線連敗拜占廷,佔領巴勒斯坦和埃及。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在位時,擴張戰爭如火如荼,勢不可擋。東線阿拉伯軍隊乘勝追擊戰敗的薩珊波斯王室,進軍呼羅珊。651年,徹底滅亡薩珊王朝,並奪得呼羅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等地。西線大軍,攻入北非利比亞。正當對外擴張戰爭捷報頻傳之際,阿拉伯人內部發生分裂。以先知的堂弟、女婿阿里為首的哈希姆家族,對出身於倭馬亞家族的奧斯曼出任哈里發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組建起什葉派,與奧斯曼所奉行的遜尼派相對立。穆斯林內部哄爭由此開端。656年,奧斯曼被刺,阿里繼任哈里發。但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首的倭馬亞家族拒不承認阿里政權。雙方數次火拚,未分勝負,僵持不下。不久,什葉派內部又出現分裂,部分對阿里不滿的下層穆斯林組建軍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661年該派刺殺阿里,神權共和時代由此結束。 橫跨三大洲的帝國——倭馬亞王朝 穆阿維葉以大馬士革為都,建立了哈里發政權。此後哈里發均由倭馬亞家族成員世襲擔任,史稱其為倭馬亞王朝(661—750年),因其崇尚白色,故中國史籍稱之為「白衣大食」。阿拉伯社會進入帝國時代。 倭馬亞王朝時代是阿拉伯人軍事擴張的第二個高峰期。東方戰線、阿拉伯軍隊侵入中亞,佔領喀布爾、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花刺子模等廣大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相對峙。另1支東線軍隊,攻入南亞次大陸的北端,佔領信德一帶。北方戰線,阿拉伯軍隊曾3次發兵,圍攻拜占廷國都君士坦丁堡。西方戰線進展最為猛烈,不僅佔領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到摩洛哥的馬格里布地區,還以皈依伊斯蘭教的北非土著柏柏爾人為主力,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南歐的西班牙半島。在剪滅西哥特王國後,翻越比利牛斯山脈,攻入西歐法蘭克王國。732年,普瓦提埃戰役失利,阿拉伯人方停止向西歐內陸的進攻,不過在義大利和法國的地中海沿岸仍頻頻得手。 從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到732年普瓦提埃戰役的l00年間,阿拉伯由1個落後的游牧部落組成的小邦,一躍擴展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其疆域分別與大唐帝國、拜占廷帝國和查理曼帝國為鄰,並世稱雄。其擴張速度之快,疆域之廣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充分顯示出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強大衝擊力。 政教合一——阿拉伯帝國的政權體制 除秉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倭馬亞王朝還大量吸收以拜占廷帝國為主的其他文明國度的典章制度,形成1種伊斯蘭教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哈里發為帝國最高元首、軍事統帥和宗教領袖,擁有宗教和世俗大權,控制著從中央到地方的軍政、稅收和宗教三大權力系統。中央由各部大臣執掌政務,輔助哈里發。地方分為五大行政區,各區置總督,統理一方軍政,但財賦稅收一直由哈里發任命的專職稅務官司理。地方司法由總督任命的法官負責,多由精通《古蘭經》和《聖訓》的伊斯蘭教學者擔任,專司穆斯林案件,而非穆斯林則由各自宗教領袖負責。帝國高級官員多由阿拉伯貴族充任,低級官吏則由原拜占廷及波斯的官吏擔任。7、8世紀之交,帝國開始統一鑄造貨幣,金幣為第納爾,銀幣為第爾汗,並將阿拉伯語定為帝國官方語言,使帝國統治披上濃厚的阿拉伯民族色彩。 百年的征服擴張,使阿拉伯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社會更趨多樣化,但從社會權利角度而言,帝國內部存在著四大等級:一是享有廣泛特權的阿拉伯人。其上層由先知家族、歷代哈里發家族、重要的遷士和輔士家族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他們政治地位優越,廣蓄田產和財富,役使著眾多奴僕;其下層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這是帝國維持統治的重要社會力量。他們多以戰爭為業,名列軍冊,憑藉軍功分享戰利品為生,多攜妻帶子居住在各地的軍營大寨之中。二是麥瓦利平民等級,即非阿拉伯血統的新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多為敘利亞和伊朗人。他們文化程度較高,掌握著一定的生產技藝,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按伊斯蘭教原理,凡皈依真主的人均享有同等地位。實際上,麥瓦利所享有的社會待遇要大大低於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故而該等級中的不滿情緒十分強烈。三是迪米階層,即帝國境內未改宗的異教徒。其人數眾多,是社會生產的主要勞動者和帝國政府基本的剝削對象。迪米除了承受政治壓迫、經濟剝削之外,還遭到穆斯林的種種宗教、社會歧視。四是奴隸階層,這是1個連做人的起碼資格都不具備的最低等級。原始時代的阿拉伯社會就存在一定數量的奴隸。在後來的長期征服戰爭中所俘獲的戰俘,又源源不斷地為其增添新的成員。即使擴張戰爭停息後,販賣奴隸現象仍十分普遍。奴隸貿易是當時1項獲利豐厚的商業行當。阿拉伯的奴隸大多不直接從事生產,主要是在哈里發宮廷和貴族豪門的府邪中充當僕役、侍從、姬妾妃嬪、孌童歌女等,從而成為勞動者的負擔和社會的贅疣。也有一些國有奴隸在官吏的嚴格管束下從事農業生產。 龐大而統一的帝國為阿拉伯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倭馬亞王朝前期,農業發達,商業興旺,帝國政府每年都收取大量稅賦。然而經濟的繁榮並不能彌掩社會內部的種種矛盾衝突。殘暴的征服統治,勢必導致深刻的階級矛盾。阿拉伯人的驕橫高傲又使眾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斷加劇。遜尼派與什葉派及其他派別的教派爭鬥愈演愈烈,並逐漸與階級、民族矛盾錯綜複雜地聯結在一起。帝國不僅未能把什葉派徹底鎮壓下去,反而又出現了l個由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後裔為主的阿拔斯派。各種反抗倭馬亞王朝統治的潮流逐漸匯合,成為埋葬倭馬亞王朝的巨大力量。 阿拉伯的黃金時代——阿拔斯王朝 747年,奴隸出身的艾卜·穆斯林領導呼羅珊人民舉行起義,吹響了埋葬倭馬亞王朝的號角。什葉派、阿拔斯派和呼羅珊義軍聯合,共同與帝國軍隊作戰,經5載血戰,終於752年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阿拔斯派首領、伊拉克的大貴族艾卜勒·阿拔斯利用人民起義的力量建立起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因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故中國史籍稱其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建立伊始,不僅大肆捕殺倭馬亞餘黨,而且也背信棄義地殺害了艾卜·穆斯林,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阿拔斯王朝的建立與鞏固,標誌著阿拉伯帝國進入了1個新的時代。新王朝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營建了新都巴格達。該城宏偉壯觀,人口眾多,商貿繁盛,是與當時的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的世界性大都市。 隨著新王朝的建立,阿拉伯帝國的社會面貌也發生相應變化。在這一時期,帝國已基本完成阿拉伯化或伊斯蘭化的進程。阿拉伯血統已不再是決定人們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統治階級成分進一步擴展,除阿拉伯貴族之外,伊拉克、敘利亞、埃及、波斯各地封建主也都進入統治階級的行列。帝國政治也由以往的貴族政治轉變為官僚政治。帝國國都東遷至兩河流域,不僅造成社會經濟重心的空間移動,也使帝國更多地接受了波斯專制主義的政治傳統和社會風尚。阿拉伯帝國的君主專制統治空前膨脹,此時的哈里發們不僅自稱是先知的代理人而且也是安拉真主在塵世間的代表,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他們憑藉龐大的官僚機器,對廣袤疆域內的各族人民進行封建統治。官僚機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維齊爾」,即宰相,輔佐哈里發總理萬機,權勢極大。維齊爾之下,有財政、司法、工商、農業、軍事、警務和驛站(情報)諸部大臣,此外尚有處理日常文秘的樞密院和負責整飾吏治的督察院。為防止地方總督權勢過大,阿拔斯王朝將前朝原有的5大行政區,細分為24個行省。原來隸屬於地方行政部門的地方司法系統也逐漸分離出來,形成由中央大法官到地方各省法官組成的獨立系統,以適應專制統治的需要。軍隊是阿拔斯王朝的有力支柱,但與前朝的軍事體制相比,也有相當大的變化。傳統的全民皆兵的部落兵制,逐漸被經過嚴格訓練、領受軍餉的正規常備軍所取代。其核心是由波斯呼羅珊人組成的近衛軍,內分騎兵、步兵和弓奇兵等兵種。後來,近衛和主要是由突厥奴隸(馬本路克)組成。 拔斯王朝最初的百年間,帝國的對外擴張已達極至狀態,國內政治穩固。社會安寧、農商發展、文化昌明,聲威遠播,是帝國國勢極盛的「黃金時代」。 封建生產關係的形成與經濟的發展 】 阿拉伯的土地國有制度 6、7世紀之交,阿拉伯人尚處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階段,以游牧為主的各個部落遷徙不定,未能永久佔有固定的土地,因而在阿拉伯人之間,只是剛剛出現了動產的私有制,而土地的私有觀念尚未形成。穆罕默德在創建伊斯蘭教和國家之初,巧妙地把這一狀態與一神信仰融為一體,宣稱創造天地的真主安拉為萬物之主,土地是安拉的財產,只有安拉的使者才有權支配,從而給日後的阿拉伯土地國有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阿拉伯帝國崛起之前,其周邊的拜占廷和波斯帝國皆已踏上封建化的路程。5、6世紀,拜占廷封建制度開始產生,7世紀初年,希拉克略王朝大力推行「吉莫」軍區制度,產生1批軍事封建主,封建依附關係初步形成。6世紀中葉,薩珊波斯皇帝科斯洛埃斯一世在鎮壓了馬資達克起義後,推行有條件的軍事封土製,封建制度也獲得初步確定。而當阿拉伯帝國武力征服的浪潮席捲西亞北非之後,這些原有的封建制度、依附關係均為阿拉伯人直接繼承。他們一方面以土地歸安拉所有為準則,將奪占的原拜占廷和薩珊王室以及元老貴族的土地收歸哈里發國家所有;另一方面,又沿襲原有的剝削方式,由哈里發國家向耕種這些土地的農民徵收地租,從而確立起土地國有製為主導地位的封建生產關係。 在神權共和時代的頭兩任哈里發時期,尚禁止阿拉伯穆斯林以個體身份佔有土地,但至奧斯曼和阿里掌權之後,在阿拉伯軍事貴族集團中,土地私有觀念急劇膨脹,貴族們紛紛擯棄傳統的財富觀念,開始大量佔有土地。首先,哈里發及其後裔們變成了阿拉伯最大的封建地產主,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西亞北非地區封建制度的發展;其次,倭馬亞王朝以後,大批軍事貴族和地方官吏以代領或租借方式私吞國有土地,這種被稱為「卡提亞」的佔有地,可以買賣和轉讓,與個人私有地已無多大區別。廣大的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也獲得了小塊土地佔有權。再次,到倭馬亞王朝末年,以軍事貴族為主體的阿拉伯封建地主階級在全帝國範圍內形成,為了適應擴張戰爭漸趨停息的局勢,哈里發政權開始沿襲薩珊波斯的軍事封土製,以維繫統治階級內部的團結與穩定。國家把土地授予軍政人員,准其終身佔有,以徵收地稅作為俸給和供養士兵的費用,被封者在戰時為哈里發提供兵力,這種軍事封土製度史稱「伊克塔」。阿拔斯王朝興起後,為鞏固其統治,對國有土地進行重新調整和分配,軍事封土製獲得普遍推行。此時的「伊克塔」不僅指土地,也包括土地之上的農戶和水利灌溉設施,其規模小至1村1庄,大至1縣1省。由中央僚臣、地方總督、軍事將領和普通士兵佔有的大小「伊克塔」遍及整個帝國,成為阿拉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體形態。 繁榮的社會經濟 封建制度的形成,極大地刺激了阿拉伯帝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這首先表現為農業經濟的繁榮。敘利亞、兩河流域、埃及、伊朗等被征服地區,遠在上古時代就是舉世聞名的農耕發達區域。在帝國初期安定的社會局勢和有序的經濟環境下,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步入新的發展期。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等地成為河渠縱橫、沃野千里的首富之地。其他荒蕪不毛之地也都闢為良田。阿拉伯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水稻、棉花、亞麻等,園藝作物也相當豐富,有椰棗、橄欖、李、桃、杏、桔、蘋果、西瓜、葡萄和各種蔬菜。農業已成為哈里發政權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手工業生產在繁榮的農業經濟帶動下,也日趨發達,尤其是紡織業佔有重要地位。埃及的亞麻、波斯東部的絲綢和遍及各地的地毯紡織業是阿拉伯帝國工業的驕傲。當西歐查理大帝和他的伯爵們還在穿粗麻衣,外披羊皮祆之時,阿拉伯的哈里發及其臣僚們,早已是身著精美絕倫的錦緞綉袍了。此外,玻璃、武器、皮革、造紙、珠寶和傢具製造業也十分興旺。尤其是從中國引入的造紙工業不僅滿足了本國的需求,還遠銷歐洲。 安拉的忠實奴僕——商人 具有古老傳統的阿拉伯商業在帝國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早在伊斯蘭教創立時期,穆罕默德就認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實奴僕」,並斷定忠實的穆斯林商人在復生日將「居於安拉寶座的蔭影之下」。《古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隨著國家的形成,帝國的創立,商業貴族也成為帝國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成分。文化傳統、地理位置、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業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國出現了與當時東西方封建文明不盡相同的工商業繁榮局面。無數的穆斯林商人活躍於亞歐非三大洲,從事著以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活動,從東南亞的蘇門答臘、馬來亞到南亞印度,再到西南歐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歐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有阿拉伯商人的身影。當時中國的廣州、泉州、揚州等地,也聚居著成百上千的穆斯林商人。中國的絲綢、瓷器,印度和馬來群島的香料、礦物、染料、蔗糖,中亞的寶石,東非的象牙、金砂,北歐和羅斯的蜂蜜、黃蠟、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經營的大宗商品。首都巴格達不僅是阿拉伯帝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帆槁如林的商業碼頭。此外,巴士拉、安條克、開羅、亞歷山大、凱魯萬、撒馬爾罕等城市也都是東西方中介貿易的重要商埠。 大規模的阿拉伯商業貿易,促進了亞歐非蘭大洲各個封建文明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推動了中古時代印度洋區域和地中海區域海上貿易的繁榮與發展。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與衰亡 】 龐大的哈里發帝國是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信仰的集合體。不同民族與不同信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隔閡與矛盾;廣大人民群眾與貴族官僚、富商階級之間存在著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穆斯林內部也因複雜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別是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又從帝國內部培植起離異的勢力。因此,9世紀中葉以後,哈里發政權已逐步釋放盡自身的能量,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直至走向滅亡。 風起雲湧的人民反抗大潮 廣大下層人民的反抗鬥爭是造成帝國統治根基動搖的主要原因。為了維持龐大的封建國家官僚機器的運轉,滿足無度奢靡生活的需求,哈里發國家一直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致使封建主與廣大民眾間的階級矛盾始終處於不斷惡化的狀態之中,導致此伏彼起、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更是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 出身於亞塞拜然社會下層的巴貝克,利用祆教胡拉夫派的教義,號召民眾與惡神造成的暴力、壓迫、不平等的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號。816年,巴貝克在亞塞拜然首豎義旗,很快便控制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波斯西部等廣大地區。民眾武裝「紅衣軍」一度發展到30萬人,對哈里發政權構成嚴重的威脅。機智善戰的巴貝克率領紅衣軍屢敗官軍,堅持鬥爭20年。馬蒙、穆木台綏木兩任哈里發 圍剿義軍,並懸賞百萬第爾汗緝拿巴貝克。837年,巴貝克為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巴貝克起義的烈火剛剛停息30年後,帝國腹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又爆發黑奴大起義。自建朝以來,阿拔斯王朝就不斷從東非輸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行農業生產,其境遇十分凄慘。哈瓦立及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稱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隸獲得自由和財富,深得廣大奴隸的擁戴。869年3月,阿里率眾起事,很快便聚成20萬之眾。871年,攻陷兩河流域的重鎮巴士拉,一度進至距巴格達僅20公里處,帝國首都岌岌可危。哈里發穆耳台米德派軍征討,剿撫兩計並用。由於阿里在起義後未能及時兌現當初的允諾,義軍力量被削弱。883年,黑奴起義在堅持了14年之後,慘遭失敗,阿里被殺。在世界歷史上,這次黑奴起義是與古代羅馬斯巴達克起義齊名的大規模奴隸反抗鬥爭,它給哈里發國家以沉重打擊。此後,阿拉伯從非洲輸人奴隸的數量明顯減少,整個社會中的奴隸制殘餘也漸趨消亡。 教派分立和封建割據 人民起義浪潮也使阿拔斯帝國境內異端教派的活動更趨活躍。9世紀晚期,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逐漸興起。該派反對遜尼派哈里發政權,主張社會平等、財產共有,廢棄正統的伊斯蘭教規、教禮。890年,該派在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先後延續200餘年。 宗教派別之爭、政治權力的角逐,使帝國統治集團內部爭鬥愈演愈烈。早在阿拔斯王朝創建之初,倭馬亞家族的後裔就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割據獨立,建立後倭馬亞王朝(756——1031年)與阿拔斯哈里發政權分庭抗禮。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易德里王朝。 由軍事封土製造成的強大地方割據勢力,對阿拔斯王朝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各地總督和軍事統帥,因封土製的推行,逐漸獲得擁兵自雄、割地自立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9世紀初,帝國內部的離心傾向已成為不可遏制的力量,使帝國大廈千瘡百孔。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西亞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822—875年)。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布獨立,建圖倫王朝(868—905年)。東西各地幾十位總督、軍事統帥皆乘機自立,相互攻伐征戰,并力圖染指中央政權。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撒法利王朝(867—903年)、薩瑪尼王朝(874—999年)、哥疾寧王朝(909—1171年)。大小王國旋起旋仆,忽生忽滅。 帝國的最後衰亡 昔日哈里發的崇高地位已成過眼煙雲,僅蝸居在伊拉克一隅之地,且被突厥籍的近衛軍牢牢控制在手中,成為政治玩偶,任人廢立宰殺。10世紀中葉,波斯地方長官艾哈邁德進兵巴格達,以大元帥的身份控制哈里發。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又殺入伊拉克,其首領稱蘇丹(意即權威者),成為國家的政治領袖,而哈里發只以宗教領袖的身份苟存著。縹悍勇猛的塞爾柱突厥人的到來,使阿拔斯王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拔斯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然而這只是1種迴光返照而已。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哄爭愈發殘酷。11世紀末,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成立,它以波斯西部的阿拉穆特山區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里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的活動。此外,軍事封土製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世界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產和稅收大權的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紊亂的政局,為西歐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向東方擴張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新月與十字架,兩種封建文明開始了又一輪較量。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刺子模國家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巴格達哈里發,但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13世紀初,蒙古旋風驟起,第一次蒙古西征便攻滅花刺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終於沖入西亞大地。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殺末代哈里發,延續數百年之久的阿拔斯王朝連同絕大多數塞爾柱小國終於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哈里發政權的傾覆與阿拉伯帝國的解體只是阿拉伯歷史上特定階段的結束,而伊斯蘭文明依然存在,並發展著。不僅佔據西亞的蒙古伊兒汗國很快就伊斯蘭化了,而且伊斯蘭教還深入非洲中部地區,南亞次大陸的伊斯蘭化也有較大發展。 當年阿拉伯軍隊進入中亞~雖然人數有限但是無論突厥還是吐火羅系的原住民都難以抵擋~阿拉伯人高質量的步兵每次都被幾倍於自己的突厥騎兵圍攻~每次都能化險為夷~硬挺下來~


推薦閱讀:

真主所喜愛的人,就是孝敬父母的人!你是嗎?
現實版「諜影重重」:斯諾登搶戲CIA才是真主角(圖)
對穆斯林來講真主是不是比父母、比愛人更重要?
如來佛祖、真主安拉、上帝,他們三個誰強大?

TAG:阿拉伯帝國 | 真主 | 帝國 | 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