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淺釋,金剛經淺釋,楞嚴經淺釋

達摩說:《心經》通,一切經通;心經不通,一切難通。要通大乘經典,得從心經入手。心經是大乘的核心,故稱為心經。心經,說的是心性,一切所言,不離本心,不離自性。[轉]心經淺釋,金剛經淺釋,楞嚴經淺釋4|心經淺釋引子:幾年前來廈門觀音寺印經書,偶然間跟一位同修談到心經,我說了幾句見解。同修很驚訝,說「你所說的心經,跟我從慧明法師那裡聽到的是一模一樣」。我很奇怪:「慧明法師是誰?他也這麼解釋心經么?」常常有人指責我「你是大德么?你是阿羅漢么?你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的見解?不要誤導人了,你是造業,你好可憐。」所以特此聲明。本人既非大德,也非高僧。既未證阿羅漢,也未開悟。以下所說,皆是虛言戲論。虛言者,因自己未證也。戲論者,因妄想分別也。本人絕對沒資格講經說法,也不敢講。以下淺釋,只是提供一個如何讀《心經》的一些建議,僅供參考。覺得有價值的就拿去用。覺得是垃圾的,就丟了。前言:達摩說:《心經》通,一切經通;心經不通,一切難通。要通大乘經典,得從心經入手。心經是大乘的核心,故稱為心經。為何很多人讀心經,讀而不通,不知所云么,為何呢?比如「色即是空」,有人說「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色是物質,空是能量。」以此解釋,已是南轅北轍,方向錯了。當然南轅北轍,達到極致,也可以繞地球一圈,到達目的地,問題是你能否到達極致。唯物和科學,發達到極致,可以驗證真理。但問題是你是否已發達到極致。物質是色,能量也是色,皆非空也。而物質是空,能量也是空,皆是空也。要通心經,第一點,就是要以唯心為前提,大乘佛經,皆是唯心為宗,說的是心性,萬法唯心也。心經更是說心性,不是唯物為宗,而是唯心為宗。所以,以唯物的觀點,去解釋心經,說「色即是空」,是物質轉化為能量,已是大錯特錯。心經,說的是心性,一切所言,不離本心,不離自性。要通心經,首先要明白這個前提。要通心經,第二點,就是明心。心經,說的既然是心性。那你首先要明白,何為心?心都不知道,自然不知道心經所說的真理了。好比一個瞎子,從來未見過太陽,你一直跟他說太陽,無論你如何描述,他都無法真實正確的明白你所說。為何呢?因為沒見過啊。同樣的,你既然不明了何為心,那跟你說再多的心經的經文,你也是不知所云。要通心經,第三點,要明白心經的綱要。1.觀自在……照見……。2.……,以無所得故。3.……心無掛礙……。四個要點:觀照,自在,無所得,心無掛礙。明心第一要通心經,先要明心。《楞嚴經》開篇第一,就是教你明心見性。諸位看官,請集中注意力,跟著引導走,當下明心。1.無處可得。先要明白一個最簡單的公理。「你看見我。」在「你看見我」的過程中,你是能見,是主體。我是所見,是客體。一個見,必有能見的主體,和所見的客體,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見。而既然「你看見我」,我就不是你。因為,我是你所看見的客體。你是能見的主體,而非所見的客體。主體非客體。那個能見的主體—心,不是所看見的客體。這個是公理1。眼:同樣的,你看到了天,天就不是你,天就是所看見的客體。你看見地,地就不是你,地只是你所看見的客體。無論你看見了天地,光明,黑暗。這些都是你所看見的客體,而不是那個能見的主體—心。耳:同樣的,你聽見了風聲,雨聲,雷聲,吵鬧,安靜。這些所聽見的,風聲雨聲雷聲,吵鬧,安靜,都不是那個能聽見的主體—心。他們只是你所聽見的客體。鼻:同樣的,你嗅見了花香果香,花香果香,臭味,清淡。也只是你所聞見的客體,而不是那個能聞的主體—心。舌:同樣的,你嘗到了酸甜苦辣咸,這些都是你所品嘗見的客體,而不是那個能嘗的主體—心。身:同樣的,你感覺到了冷暖麻癢,這些都是你所感覺到的客體,而不是那個能感覺的主體—心。意:同樣的,你想到了善惡美醜,這些都是你所意識到的客體,而不是那個能意識的主體—心。從以上,六根六種感官的作用,我們可以明白,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感,意所識,皆是客體,而不是那個能看,能聽,能嗅,能嘗,能感,能識的主體—心。無身:同樣的,你看見聽見感覺到你的手,腳,身體。那你的手腳身體,就是你所看,所聽,所感的客體。就不是那個能看,能聽,能感的主體。所以,你的手腳身體,就不是心。所以身體非心。無想:同樣的你意識到你頭腦中的思想,善惡美醜,喜怒哀樂等等。這些你所能意識到的,都是你所意識到的客體。都不是那個能意識的主體—心。所以思想非心。無我:同樣的,你意識到「我」。這個我,就是你所意識到的客體,也就不是那個能意識的主體—心。所以我識非心。綜合以上,可得:無心。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感所識,皆不是那個能見能聞能嗅能嘗能感能識的主體—心。身體也不是心,思想也不是心,我識也不是心。你找不到你的心。所以說:無心。2.不離於心。反過來,還有一個很簡單的公理。「我看見你」,既然我看見你了,那我所見到的你,就離不開那個能見的心。如果能離開,我又如何知道「我看見你」呢?所以,所見,離不開能見,是為公理2。眼:同樣的,我看見天地山河,光明,黑暗。那所見到的天地山河,光明,黑暗,離不開能見的主體—心。耳:同樣的,我聽見風雨雷聲,吵鬧,安靜。那所聽見的,風雨雷聲,吵鬧,安靜,離不開能聽的主體—心。鼻:你嗅見了花香果香,花香果香,臭味,清淡。這些所嗅見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嗅的主體—心。舌:你嘗到了酸甜苦辣咸,這些都是你所品嘗到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嘗的主體—心。身:同樣的,你感覺到了冷暖麻癢,這些都是你所感覺到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感覺的主體—心。意:同樣的你意識到你頭腦中的思想,善惡美醜,喜怒哀樂等等。這些你所能意識到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意識的主體—心。身體:同樣的,你看見聽見感覺到你的手,腳,身體。那你的手腳身體,就是你所看,所聽,所感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看,能聽,能感的主體。所以,你的手腳身體,離不開你的心。所以,身體離不開心。思想:同樣的你意識到你頭腦中的思想,善惡美醜,喜怒哀樂等等。這些你所能意識到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意識的主體—心。所以思想離不開心。我:同樣的,你意識到「我」。這個我,也是你所意識到的客體,也離不開那個能意識的主體—心。所以我識離不開心。3.我是我在。那到底什麼是心呢?這使我想到了《聖經》,彼得問上帝,你是誰。上帝回答「I am」。上帝回答的很好。「I am」.有兩種意義:1.「我是」。2.我在或「自在」。心是什麼,心就是「I am」,就是「我是」,就是「我自」,就是「自在」。1)我是。我是。有兩重意義:我是X,有帶賓語,有帶客體。這表示有任意的可能性。我是天,我是地,我是神,我是鬼,我是人,我是動物,我是物體……,我可以是任何東西。所以說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心的體現。也可以說,上帝造萬物,一切都是上帝的體現。我是,沒有賓語,沒有客體。心,或者上帝,可以體現為任意東西,而任意一個東西,卻不是心本身,不是上帝本身。心,上帝超脫於一切具體事物之外。天不是心不是上帝,地也不是,神也不是,鬼也不是,人也不是,動物也不是,物體也不是……一切具體的東西都不是他。當然,反過來,一切具體的東西又離不開他。2)我在,自在。我在,自在。心就是存在,上帝就是存在。存在,可以體現為任意的具體的物體,而任意的具體的物體,又不是他,也離不開他。4.能見之性。禪宗說「明心見性」,其中「見性」,是古文,通「現性」,見通現。為何呢,因為,性不是可以見的。性,不是客體。凡所有見的客體,皆不是能見的主體,都不是他,「說是一物,則不中。」說他是任何一個具體的東西,都錯了。「言語道斷」,無法用言語表達。因為他不是客體,無法用任何客體來表達他。他只能現,不能見。見性:眼能看見,耳能聽見,鼻能嗅見,舌能嘗見,身能感見,意能識見,皆是見。見性,我這裡指「能見之性」。耳聰目明的人,能看見五顏六色,能聽見種種聲言。那瞎子,聾子呢,能看見,能聽見么?是否也有「能見之性」呢?我說也能,瞎子可以看見黑暗,聾子可以聽見安靜。同樣的,鼻塞,能聞到閉塞。舌麻,能嘗到麻。身麻,也感到身麻。愚痴,也能意識到無知。雖然六根的功能不全,而那個「能見之性」卻依然存在。所以「能見之性」,超脫於六根之外。當然也不離六根的功用。所以瞎子也有「能看見之性」,聾子也有能聽見之性,鼻塞的也有能嗅見之性,舌麻的也有能嘗見之性,癱瘓的也有能感覺之性,愚痴的也有能意識之性。他們都有「能見之性」。同樣,六道一切眾生,無論是天神仙妖鬼,乃至畜生,蟲子,他們都有「能見之性」。而此性,平等沒有差別。能見之性,不會因為耳聰目明,而有所增加。不會因為,耳聾目瞎,他們就有所減少。不會因為是天仙就增,不會因為是人畜就減。是為「不增不減」。同樣,不會因為你看到乾淨的東西,能見之性,就變得乾淨。也不會因為,你看到污穢的東西,就變得污穢。不會因為身在天仙就凈,不會因為身在鬼畜就垢。是為「不垢不凈」。同樣,不會因為你出生了,他們就產生,也不會因為你死亡了,他們就消滅。是為「不生不滅」。他們在時間之外,如果說有開始,那他們就在開始之前。如果說有終結,他們就在終結之後。開始和終結,都是他們所見的客體,而不是他們。所以說「無始無終」。他們在空間之外,說大說小,都是所見的客體。說大,他在大之外。說小,他在小之內。所以說「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個特徵,現代人很容易理解。好比電視電腦的屏幕。不會因為顯示乾淨的東西,屏幕就變乾淨;不會因為顯示污濁的東西,屏幕就變污濁。不會因為顯示事物的增長,屏幕就增長;不會因為顯示,事物的減少,屏幕就減少。不會因為顯示事物的生長,屏幕就生長;不會因為顯示事物的死亡,屏幕就死亡。顯示時間,顯示遠古,屏幕在那遠古之前就存在;顯示未來,屏幕在那未來之後,也存在。顯示大的宏觀,屏幕在那宏觀之外;顯示小的微觀,屏幕也在那微觀之內。一切都是屏幕的顯現,而屏幕又非這一切。一切離不開屏幕,而屏幕又超脫其外。而我們的世界,就是心性,這個大屏幕的顯現。一切事物離不開心性,而心性又不是任何一事物。是為「不即不離」。而這個大屏幕,有人稱之為心,性,佛性,如來,摩尼寶珠,大圓鏡。也有人稱呼為上帝,神。也有人,稱之為道,太極。也有人簡單客觀點,稱之為存在,自在。英文就是「being 存在,如是", be, is, am, are 是,在. 也就是"I am"。「如是」,有2層意思:1. 如此,像這些。 2.如如確是,如如不變,確實就是。同於「如來:如實,如如不動的本來真相」。明心見性,也就是認識自我。「我是誰?」--答「我是」。我,心,可以是任何東西。我,心,又不是任何東西。我是!「Who am I?」--「I am。」I am something.I am not anything.I am!觀照第二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聖賢,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讓你明白,本來就沒有問題,只是你自作多情,庸人自擾而已。既然沒有問題,也不需要解決。如此才是真正的解決。是為無為法。而,如果有問題,就需要解決。而一個問題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如此循環不斷,永無止境。看是解決,其實根本沒有解決。是為有為法。何為觀照?觀照是心性的最基本的作用。「需具兩隻眼,照破兩頭事」。一般人看,都是朝一端看。「我看見你了」。一般人,只看到「你」,卻沒有看到「我」。而觀照,就是朝兩頭看。「我看見你」,既看「你」,也看到「我」,看到「我」在「看見你」。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看,才是觀照。所以,觀照就是「觀自在」:觀察,自己在做什麼。「我看見你」,就是觀察,「我」在「看見你」。觀察我在做什麼,是為觀自在。既看到主體,也看到客體,保持中立。不被所看到的客體席捲進去,而迷失自我。時時刻刻,觀察自在。既看的清楚明了,又不迷失。只要做到這點就行。在觀察客體的同時,也觀察主體,觀察自在,不被客體所吸取,不迷失。跟客體保持距離,不失去自我。這好比看電視,要明白自己是在看電視。一切劇情,都看的明明白白,而不被劇情所吸引,不迷失其中。不去認同劇情,不要因劇情而痛苦流淚,而憤怒沮喪。一旦去認同劇情,你就捲入其中,就進入輪迴,永無止境。1.觀照無常事物無常:天亮,天黑。人來,人去。生老病死,一切皆是無常。觀照,就是觀察事物的無常:事物的產生,存在,毀壞,消失;人的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一切都是無常。而,你只要觀察就行,不要去捲入,不要去干涉。任其生滅。妄念無常:同時也觀照自己的妄念,妄念也是如此。一個來了,一個去了。一個生了,一個滅了。妄念也是無常,也是生滅。所以,對妄念,無需斷除。只要不去認同,不去理睬,他們自然會自生自滅,何勞斷除?2.觀照無我。眼耳鼻舌身意:眼所見,皆是客體,非我也。天地山河,手腳身體,皆是所見,皆非我也。耳所聞,皆是客體,非我也。言語音樂,安靜吵鬧,皆是所聞,皆是客體,非我也。鼻所嗅,舌所嘗,身所感,皆是客體,非我也。頭腦所思所想,皆是客體,非我也。無論善惡美醜,皆是客體,非我也。3.觀照空性。人來,人去,天亮,天黑,生老病死,一切無常。而我的觀照,一直恆在。人來,我無所來;人去,我無所去。天亮,我不增亮,天黑我不變黑。出生,我無所生。死亡,我無所死。衰老,我無所老。生病,我無所病。「能見之性」,觀照之性,從不增,從不減。從不生,從不死。從不垢,從不凈。從不善,從不惡。超脫物外。正因為,超脫其外,所以能起用,觀照一切事物,明明白白,觀照生老病死,觀照詬凈善惡,觀照增減來去。4.無所得。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所見,色聲香味觸法。物質,思想。色受想行識。生老病死,等等一切,皆非我也。皆是無常,皆不可得。能見之性,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生老病死,超脫其外。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所可得。無所,無客體的意思。沒有任何客體可得。超脫物外。而當下具足,從不動搖,從不生滅,從不增減。而且能生萬法。一切法從此生,萬法不離此性。《金剛經》淺釋11.一合相。何為一合相?這個是我們認知世界的習慣。比如蘋果,我們對蘋果的認識是「圓圓的,紅紅的;吃起來,脆脆的,格嘰格嘰的響。甜甜的。清香的。摸上去,硬硬的,光滑的。好吃,對身體好。」圓圓的,紅紅的:眼所見,色相。吃起來,格嘰格嘰的響:耳所聞,聲相。甜甜的。甜甜的:舌所嘗,味相。清香的:鼻所嗅,香相。摸上去,硬硬的,光滑的:身所感,觸相。好吃,對身體好:意所識,法相。我們認知事物,就是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去認知,得到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相。把以上六相,組合在一起,我們命名為「蘋果」。蘋果就是個名相。而他包含的就是其他六相,色聲香味觸法六相。所以,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其實把色聲香味觸法六相組合在一起的名相,也就是「一合相」。而離開這六相,離開這一合相,你對蘋果就一無所知了。所以,其實你不懂什麼是蘋果。也從未真正認知蘋果。同樣對任何事物,我們的認識都是「一合相」,離開這一合相,我們對任何事物,其實都是一無所知,從未真正的去認知他的本質。22.二問。《金剛經》說的是什麼呢?金剛經,其實就是在回答兩個問題「云何住,雲和降服其心。」「云何住?」,請問的「云何住」的主語是什麼呢?什麼東西要「云何住?」什麼東西需要「住」?這主語應該是指「心」。「心云何住。」而心有住么?若心本無住,又何來「云何住」呢?「云何降服其心?」請問,心在哪?你只要找到心了,才可以去降服他,不然你要降服什麼呢?所以,這兩個問題,其實還是「明心」的問題。要回答「心云何住,如何降服其心?」你先要明心。先明白心在哪?心有住么?然後才有「心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問題。所以《金剛經》說的還是心的問題。要通《金剛經》前提也一樣是明心。心若不明,如何能懂金剛金所言呢?33.三諦。「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這些是金剛經中,很常見的三段論:XX者,即非XX,是名XX.」也就是三諦,假空中三諦。「XX者」—假名,假諦。「即非XX」—空性,空諦。「是名XX」—中道,中諦。什麼意思呢?聯繫到心性,和唯心就明白了。「XX者--心是XX,即非XX--心即非XX,是名XX—心是。」。心是XX:一切法,皆是心所識,所見,所現。所以,「XX者」,就是假相,就是一合相。為 「假諦」。心即非XX:所以XX者,實質就是心,心離一切事物,非一切事物,所以「即非XX」。皆是「心」所現,皆是空性。皆遠離一切假相,一切一合相。為 「空諦」。心是:而既然「心」此時此刻,體現為「XX」,心就不離XX。XX即是假相,也是空性的心,同時具備此兩重意義。故「是名XX」。為 「中諦」。也就是相應與「我是」的三諦:任何事物,自生都可以稱為我。XX者--「我是XX。」即非XX--「我非XX。是名XX--「我是。」而「是名XX」,就包含了兩重意義:是XX,即非XX。也就是「我是」,就包含了兩重意義:我是XX,我非XX。心可以是任何事物,而又非任何事物。而任何事物,即是任何事物,也非任何事物。因為,任何事物其實都是心。比如,佛法為例:佛法者—我是佛法,心是佛法。一切法皆自稱為我,皆是心所體現。即非佛法—我非佛法,心非佛法。心又遠離一切法,非任何客體。是名佛法—我是,心是。是,既可以是一切法,也可以非一切法。是,是肯定的,包容的。包容了,假相和空性。他不是否定的,不是排斥的。為中道。相—非—是,為三段。對一個事物,先否定,再肯定。不即不離也。XX者,--相。即非XX,--不即。是名XX,--不離。44.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個是兩對矛盾。人我的對立,眾生和壽者的對立。眾生和壽者,也就是凡聖的對立。世間法,最喜歡的就是二元對立,二乘論。有善有惡,有是有非,有得有失,無處不是矛盾, 無處不是對立,無處不是鬥爭,無處不是輪迴。「我對,你不對。只見人過,不見己過。」人我爭鬥,是己非人,損人利己。一切的根源,就是人我之相。我們是凡人,佛菩薩是聖人。我們不是聖人,聖人是偉大的,遙不可及的。於是把佛菩薩當做偶像頂禮膜拜,將其神化。變得無所不能,無人可及。於是宗教產生了。宗教產生,人們就開始遺忘真理真相了。繼而大德產生了,於是崇拜大德,「凡是大德所說的都是對的,凡是大德所做的都是對。否定大德就是錯的。即使大德有錯,說大德的過錯,也是錯的。」不同的大德,就形成不同的宗派,互相爭鬥,爭奪攻伐。大德產生了,人們就開始遺忘經典了。整天頂禮膜拜偶像,頂禮膜拜佛菩薩和大德,卻從不認真的去學習佛菩薩和大德的知見,從不驗證佛菩薩的成就之道。從不實證實修,自己成為佛菩薩和大德。而只是把佛菩薩當做旗號,爭鬥的旗號而已。所以,要放下四相:人我,凡聖,這四相,這兩對矛盾。這些都是分別執著,煩惱的根源。所以,這些二乘法,不究竟,稱為「戲論」。像是變戲法,像是演戲。看著神奇,看著精彩。卻徒增煩惱,不究竟,不了義,不解脫,不圓覺。
推薦閱讀:

論《金剛經》的中道思想
金剛經講義節要(上)
《金剛經》的殊勝功德:只是聽受了其中的一個偈子,就避免了墮入旁生當中!
長年持誦《金剛經》的心得(三)--原作者:法自在
《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中卷:總釋經題—經文

TAG:金剛經 | 心經 | 金剛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