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弗洛伊德主義

第一節弗洛伊德主義概況一、弗洛伊德的生平和著作弗洛伊德主義以其創始人、奧地利精神病醫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 rmind Freud,1856—1939)而得名4弗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弗萊堡一個猶太商人 家庭,1860年隨家移居維也納,1873年以優異成績考人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 1876年開始在著名生理學家布呂克(E.Brlicke)的研究所工作,1881年獲醫學 博士學位。18S2—1885年間,他進人維也納全科醫院工作,深人研究腦解剖和精 神病理學,並先後在外、內、小兒、皮膚等科服務,獲得了廣泛的臨床經驗。1885 年10月,弗洛伊德來到當時是世界精神病研究中心的巴黎,在著名精神病學家 夏爾科(J.MChajxot)的指導下學習和工作。在夏爾科的影響下^他開始從事對 精神病的心理原因的研究,1886年2月回到維也納後,以自&的名義開了私人 診所。爾後又和維也納著名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布魯爾(J.Breur)合作研究 並治療歇斯底里。1S95年,兩人合作發表了《歇斯底里研究》一書.後來,由於見 解不合而分道揚鑣,弗洛伊德不顧他人的辱罵與攻擊,繼續自己的研究,相繼發 表了《夢的解釋K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K1904)、《性慾理論三講》 (1905K這些著作奠定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基礎,使他聲名大噪。1902年,弗洛 伊德和他的學生阿德勒(A.AdieO等一起創立了「心理學周三學會1908年,第 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在薩爾茨堡舉行成立大會,「周三學會」更名為維也納精 神分析學會,1909年,弗洛伊德在他的另一個學生榮格(C.G.JUng)陪同下應遨 赴美國講學。爾後,他又發表f《精神分析引論K1910)、《圖騰和禁忌K1913)、 《論精神分析運動史K1914)、《超越快樂原則K1920)、《文明及其不滿》(1920)、 《群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和本我》(1923)等著作5這時,弗袼伊 德學說的影響已遍及世界&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台,法西斯主義當局宣布弗 洛伊德的著作為禁書,並下令加以焚毀。1938年,法西斯軍隊人侵奧地利,弗洛 伊德和他的家眷流亡到倫敦。翌年,他在倫敦逝世.在他生命行將結束之際,他又發表了他的最後一部著作《摩西與一神教》(1939)。二、精神分析學的歷史演變「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那裡,原只是一種治療精神病的方法與技術。弗洛伊 德認為,有些精神病的原因不是機體性的(如腦神經組織損傷等),而是機能性 的,屬於精神性的紊亂和失調。對這些精神病,必須從發掘病人內心的隱秘著手, 發現致病原因,使患者從受盲目的潛意識的支配,上升到受自覺理性的支配。他 獨自創立了自由聯想法,即啟發病人拋開任何羞恥感和批判意識,愛說什麼就說 什麼,由此摸清病人的致病原因和經過。自由聯想法是精神分析法的實質和核 心,它的確立也就是精神分析法的確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他的獨特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精神分析學」作 為一個理論體系,在他那裡原也首先是指一神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科 分支。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也是一種真實存在,雖然無法用單純的物理學、 化學、生理學的概念來解釋,但還是有原因可尋的&由於他開創性的工作,人的潛 意識成了科學研究的對象。自191〇年發表《精神分析引論》以後,弗洛伊德的研究進人了新的階段。他 開始認識到自己在心理學上的基本發現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他的學說對人類 問題提供的解釋遠遠超出了神經精神病學的狹隘範圍。於是他的立足點越來越 髙,探討的問題愈來愈一般化,研究的對象從精神病患者擴大到了整個人類,把 他的心理學中的基本原理廣泛地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領 域。這使他的研究哲學化了,精神分析學成了一種哲學,一神社會歷史學說。精 神分析學也因此獲得了「弗洛伊德主義」的稱號。弗洛伊德自以為通過把他的精神分析理論應用於社會現象領域,他的學說 就大大地向前發展了。然而事與願違,他的學說反而出現了深刻危機t他還在世 的時候,他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已出現分裂u最早起來修正他的學說的是他的兩 個髙足——阿德勒與榮格。阿德勒提出了所謂「個體心理學」,榮格則提出所謂 「分析心理學"弗洛伊德去世後,居住在美國的以弗洛姆、霍尼(K.Horney)為主要代表的 一批年輕的精神分析學家,對弗洛伊德的學說作了更加系統的修正6他們認為, 精神分析學向「社會心理學」方向發展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片面地強調了人作 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慾望,忽視了社會因素對人的作用.於是,他們在基本保 持精神分析學原貌的前提下,強調了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的作用。他們使 精神分析學發展成一種「新弗洛伊德主義"為了改變弗洛伊德忽視社會因素對人的作用的局限性,有些精神分析學家440致力於把精神分析學「嫁接於」馬克思主義g他們認為後者雖然同前者是對立的, 但卻深刻地說明了社會因素對人的影響,因此可以彌補前者的不足。這樣,從「新 弗洛伊德主義」中又衍生出了所謂「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三、精神分析學的自然科學和哲學前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具有自然科學和哲學前提,它是弗洛伊德對他所生 活的那個時代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觀選擇的結果.自然科學前提變態心理學。18世紀、19世紀,在醫學研究中占統治地位的乃是機械唯物論 觀點,人們習慣干用生理機制上的癉礙來解釋精神失常D後來,由干無數臨床經 驗表明不少精祌病患者的神經系統是完好無損的,這就啟迪人們應駕在心理方 面去尋找精神病的根源。於是,變態心理學的研究應運而生,布魯爾和夏爾科是 變態心理學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者。弗洛伊德通過他們受到了變態心理學的強烈 影響。達爾文的進化論。弗洛伊德承認,他從生物學的觀點看待人的傾向以及關於 人類行為的本性是被決定的「決定論」觀點,主要受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影響.赫爾姆霍茲學派的能童學說&弗洛伊德把這一學派在物理學研究中所提出 的「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恆定律引人心理學的研究系統中。他把人的整體機體 看做一個能董系統,並認為其中除了以肉體的生理形式表現的機械能、電能和化 學能以外,還有在心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它們能夠相互轉化.他特彆強調 心理能是同性本能不可分割地聯繫著的能,並把這種心理能叫做「里比多」(丨i- bido)D 「里比多」是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哲學前提萊布尼茨的單子論。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認為,一切現實的個別元素(單 子)並不是物理的原子,甚至也不是通常意義的物質。每個單子是一種具有非廣 延性的精神實體.單子是活動和能的中心;一個單子的微覺合成許多單子的統 覺^個別水滴的聲音微不可聞,無數水滴匯成的波浪澎湃的聲音除耳聾者外都可 以聽到,前者名為微覺,後者名為統覺,據此,萊布尼茨還提出了無意識和意識的 等差觀念。萊布尼茨的這些理論無疑使弗洛伊德受到啟發。赫爾巴特的意識閾理論。赫爾巴特把萊布尼茨的無意識觀念發展成為意識 閾理論^他提出,被排擠子閾限以外的觀念是無意識的,一個觀念要衝出閾限上 升到意識,必須和現存於意識中的其他觀念適合和一致,不一致的觀念不能在意 識中共存。觀念之間存在著衝突,它們為了在意識中得到實現而進行積極鬥爭。 他把因與現存於意識中的觀點相衝突從而被排斥於意識之外的觀念稱為「被抑制的觀念"赫爾巴特的這些想法對弗洛伊德有很大影響。叔本華和尼採的唯意志主義D弗洛伊德在談到無意識過程的存在時說/精 神分析並不是首先邁出這一步的」,真正作出「開創性貢獻」的是叔本華,他把叔 本華稱為自己的「前輩」。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學時,正值叔本華、尼採的唯意 志主義廣泛流傳之時。叔本華、尼采等人公開舉起反理性主義的旗幟,在探索人 和世界的真正的內在本性的a號下,對包括資產階級古典人本主義傾向在內的 歐洲理性主義傳統進行了公開的挑戰,他們要求哲學擺脫外在的虛幻世界的引 誘而回復到內心世界,以此來改變歐洲哲學發展的方向。弗洛伊德吸取了這股思 潮的主要觀點,從而他的學說也匯人了這股思潮之中。第二節弗洛伊德早期的兩大「發現弗洛伊德說,他有兩個基本的發現「足以觸怒全人類」?。一是發現有意識的 思維活動底部還有一個廣閫得多的「無意識」存在;二是發現「性本能」是人的精 神活動的核心。它們主要體現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一、心理過程主要是「無意識」的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作處於不同層次的三個系統:意識、前意識和無 意識。意識系統是指同直接感知有關的心理結構,它面向外部世界,完成著感覺 器官的作用。它是人的心理狀態中的最髙形式,是諸心理因素的統帥者。弗洛伊 德說,以前人們總以為「心理的就是意識的"「意識好像正是心理生活的特徵」, 殊不知,「意識的心理過程僅僅是整個心靈的分離的部分和動作」,在意識的底部 還有一個更為廣闊的領域。?處於意識系統邊緣的是前意識系統。前意識是存儲 在記憶中的東西,它一度厲於意識,因與目前的實際情況關係不大,因而被逐出 意識之外,居留在意識的近處離開意識更遠,處於心理結構的深層的是無意識 系統.它是人的生物本能、慾望的儲藏庫。這種本能、慾望具有強烈的心理能量 的負荷,服從於快樂原則,總是迫切地為自己尋找發泄的出路,力圖滲透到意識 中去得到滿足。弗洛伊德指出,由於人作為社會存在物,總是千方百計地掩飾自己心靈中的 動物本能,所以往往很少注意無意識的問題,但是,沒有注意到不等於它就不存 在,恰恰相反,它是人的心理結構的核心,「心理過程主要是無意識的"他在《夢弗洛伊徳「精神分析引論》,紐約192C年,第7頁.參見同上書r第7頁.的解釋》一書中經過對無數個夢怍出分析後最後總結道,「無意識是精神生活的 一般基礎。無意識是個較大的圓圈,它包括了 『意識』這小圓圈;每一個意識都具 有一種無意識的原始階段;而無意識雖然也許停留在那個原始階段上,但卻具有 完全的精神功能,無意識乃是真正的『精神實質〃%?弗洛伊德對無意識的種種不同於意識的特點作了詳盡考察,歸納出了以下 特點:原始性,無意識是心理的最低級、最簡單、最基本的因素,無論從人類系統發 展系列來看,還是從個人心理發育系列來看,它都是人的心理的出發點&它遵循 的是孩童時期和原始人時期的"原來思考法則」,它是最低級的心理現象。所以, 它的構造、機制和功能等各方而都是很不完備的。主動性。這主要表現在它時刻都企圖得到實現,不安於被壓抑的地位,總要 尋求機會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反作用力與作用力相等,正因為它受到極大的 壓抑,所以它具有很強的向上生長的力量。它的這種主動性和生命力是由它的原 始性所決定的。任何事物,越是處於原始階段,越是具有生命力,一個小孩比一個 老人更有生命力,一粒種子比一棵百年大樹更有前途,無意識的原始性賦予它強 大的主動精神。非邏輯性。它作為最原始的心理,由於未能與客觀的物質世界或社會生活發 生全面的、成熟的交往,所以被註定打上了非邏輯性的格印。當它出現以後,它可 以不顧一切地求得自我實現,給人一種根本不講道理的印象,缺乏因果連貫性9非語言性.語言的「詞"「概念」等的使用,必須以學會分析對象為基礎,由於 它尚處在混沌的原始狀態,它既不能嚴格地區分自己,又不能正確地區分對象, 所以它是不可能使用「詞」和語言的其他因素的,既然沒有達到用語言進行概括 的程度,於是它就只能用各種形象的、具體的意象來表達事物.非道德性。它的非道德性表現在對社會生活的態度上,就是視道德原則於不 顧,只以它本身的自我實現為中心。弗洛伊徳說對於無意識的心理過程的承認,乃是對人類和科學別開生面 的新觀點的一個決定性的步驟」②,他所說的「別開生面的新觀點」就是反對把人 看成主要是理性的、有意識的,而認為人主要是非理性的、無意識的&弗洛伊徳無 意識理論的意義已遠遠超出心理學的範圍,而與現代西方各種把人的存在歸結 為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存在的人本主義哲學思潮走到一起去了弗洛伊鐮J夢的解釋倫教1913年,第4S6頁,弗洛伊徳「精神分析引論》,第7頁,二、「性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動的核心弗洛伊德強調無意識,並把無意識歸結為人的基本的本能或內驅力,又把人 的基本的本能或內P力歸結為原始性慾。原始性慾的能量,他稱之為「里比多"弗洛伊德強調,原始性慾是人與生倶來的,它的對象和表現形式則隨著年齡 的增長而變化,他詳細地分析了人的個體發展中所要經歷的一系列心理一性慾 階段。他認為t每個性慾發展階段,在身體上都有一個能使「里比多」興奮滿足的中 心——「動欲區」。第一階段是口腔階段,動欲區是嘴和唇。第二階段是肛門階段, 動欲區是肛門。第三階段是3—6歲的「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動欲區是生殖器, 也正是在這一階段,兒意經歷了從「自戀」向「他戀」的轉折。在這以前,與生俱來 的「里比多」主要停滯在身體內部,身體的任何器官都能使他獲得快感。隨著兒童 長大並學會探究環境時,他便到外部世界尋找發泄的對象&兒童面臨著「對某些 人深情的偏愛」,男孩選擇的第一個愛情對象往往是母親,弗洛伊德稱之為「俄狄 浦斯情結」(〇^iPuS Complex,以希臘神話中娶母殺父的俄狄浦斯取名,亦即戀 母情結).反之,女孩的第一個愛情對象往往是父親,弗洛伊德稱之為「愛蘭克拉 情結」(EleCtra Complex,以希臘神話中為父報仇的愛蘭克拉取名,亦即戀父情 結),這種「情結」對兒童m成長影響很大,只有妥善地解決,兒童的個性才有可能 繼續向前發展。由於弗洛伊德把對性慾發展階段的描述同對人格的形成的分析結合在一 起,用性慾發展階段的進展來解釋人格的形成。因而他的「原始性慾」理論也具有 了哲學意義。在他看來,人們在人格方面的許多差異都是由於人們在上述的性慾 的發展階段進展的情況有所不同所致。弗洛伊德承認f他的這第二個「發現」比第一個「發現」更遭致人們的厭惡,是 精神分析理論中「遭致阻抗的最強烈的部分」 ?。實際上,他這第二個「發現」是一 種唯性論,即把性本能當做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東西,並用它來解釋人格的形 成,第三節兩大「發現」在社會歷史領域 的廣泛應用當弗洛伊德在後期把他心理學上的「基本發現」廣泛應用於社會歷史領域①弗洛伊德4性慾三論》,參見《愛情心理學h作家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頁。時,他的理論越束越「哲學化」、「理論化」了,卻又更加走向了荒謬。一、文明社會建立在壓抑無意識的本能、慾望的基礎上弗洛伊德在其後期的《自我與本我》、《文明及其不滿》等著作中,探討了個人 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人類文明的起源,提出了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著一種必 然的衝突,人類的歷史就是其本能遭受壓抑的歷史,文明社會起源於對無意識的 本能、慾望的壓抑和升華的論點。出於解釋社會現象的m要,弗洛伊德後期對他原先的心理結構理論作了一 些修正和補充。他把人的心理垂直地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 「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無意識的心理結構。在「本我」中充滿著被壓抑的本 能、慾望和衝動。它力圖根據快樂原則而通過「自我」得到滿足。「自我」是受知覺 系統影響經過修改來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識,接受外部世界的現 實要求。因此,它根據現實原則行事,主張克制,但不否定本能的要求^ 「超我」是 —個根據社會行為標準和要求而在人的內部世界中起作用、由父母和師長的指 示所形成的結構&它以理性和良知的形式嚴格支配著「自我」,鼓勵和指導「自 我」去壓抑「本我」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相互關係同個人與社會之間 的相互關係是一致的。「本我」追求一種有礙於社會、不利於人類文明的滿足,社 會則藉助於「超我」來壓抑個人所特有的本能、慾望。整個社會是一個禁令和限制 系統,它總是從外部對人的根據快樂原則支配其活動的無意識的本能、慾望的沖 動施加壓力。被壓抑而得不到滿足的本能、慾望,在被排擠到「本我」領域中以後, 以「被壓抑的」形式保存著自己的心理能量,總是力圖通過迂迴的道路得到滿足。 途徑之一就是根據升華原則,以社會所能接受和讚許的活動的形式(例如文學藝 術的創作、科學技術的發明等形式)表現出來。作為人類文明象徵的燦爛的文學 藝術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就是這樣被$造出來的。基於這樣的分析,他對文明表示 了強烈的不滿,弗洛伊德對文明不滿,是否就主張人類回復到文明之前的原始、 自然狀態去呢?也不是的,他一方面對文明不滿,另一方面又肯定文明給人類帶 來的福音。他認為,沒有文明,就沒有藝術和美;沒有文明,也沒有知識和科學。文 明的精?在於使社會力量蓋過個人力置,以便使社會成員約束自己、馴服自己的 本能和慾望、改變自己的本能和慾望的趨向這樣,他把反對文明對本能的壓抑 作為理論起點,最後卻又以主張加強、維持文明對本能的壓抑作為歸宿a正是在 這一方而,他後來受到了「弗洛伊德主義左翼」的嚴厲批判。二、人的行為、活動由無意識的本能、慾望所決定弗洛伊德在其後期的《自我與本我》、《超越快樂原則》等著作中,還進一步探 討了決定入的行為的主要動力。如果說他在早期對人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的 範圍(探討人的心理結構),那麼他在後期則遠遠超出了這一範圍。他在更髙的層 次上探討了決定人的行為的動機,提出了人的全部活動都是受無意識的本能、欲 望支配的著名論點。在早期,弗洛伊德根據生物學分類把人的本能分為兩種:一是個體自我保存 的本能;二是保存種族繁術的本能,即性本能,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 重大破壞後,他把以上所說的兩種本能結合在一起,叫做生存本能;另外又增加 了一種與之相對立的本能,即死亡本能(侵略本能和肖我毀滅本能)。他認為人的 全部活動都受這兩種本能支配:生存本能1慾望強烈地追求著某種器宮的偷快或 機體需要的滿足,它們根據快樂原則支配人的活動f死亡的本能、慾望則是迫切 地追求著破壞、侵略,甚至自我毀滅,它們是以破壞性的或毀滅性的內驅力來支 配人的變態活動的。那麼,支配人的全部活動的這些本能、慾望的源泉又來自哪裡呢?弗洛伊德 強調,它們是由於人的機體內部的興奮,而不是由於外部世界的影響而產生的, 他寫道:「所謂慾望的源泉,應當理解為在身上的某種器宮或部分中的肉體過程& 這種過程的興奮在精神生活中是以慾望的形式表現出來的。」①弗洛伊德還指出,人的行為、活動受這兩種本能支配,實際上也就是受快樂 原則和「強迫重複原則」支配。原先人們總認為,支配人的行為的主要動力是快樂 原則,也就是尋求快樂的滿足/如果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支配作用,那麼絕大多 數的心理過程就必定會伴隨著愉快,或者說必定會導致愉快。然而,普遍的經驗 卻與這種結論完全相悖。」 ?這說明,除了快樂原則,還有一條更基本更符合人的 本能的原則,它的作用超過了快樂原則弗洛伊德經過研究移情現象,終於發現, 人還受「強迫重複原則」所支配9它要求重複以前的狀態,要求回到過去9像人這 樣的有機體,其所源出的狀態是無機狀態,這一原則所要求的正是恢復,回到無 機狀態去。他說強迫重複原則」一般來說與怏樂原則交織在一起起著作用,「只 有在很少的場合,才能觀察到強迫重複原則不在其他動機的支持下單獨地發生 作用"但是必須肯定的是,「強迫重複原則」比起快樂原則是「更原始、更基本、更 富於本能的東西"他承認除了上述兩個原則外,現實原則」也影響著人的行為;《弗格伊德全集》第10卷*徳文版,第215頁,弗洛伊薄:《超越快樂原則:K參見《弗洛伊德後期著作上海譯文出版社]9S&年版.第S—頁3 但「現實原則是非本質的、外在的東西,不能把它看成是人的一切行為的最基本 的動機"三、「愛的聯繫」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核心力置弗洛伊德在《群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等著作中,還把他早期的兩大基本 發現,應用於對集體得以構成和穩固存在的原因的分析,應用於對正常人之間的 相互關係的分析,得出了建立在性本能基礎上的「愛的聯繫」是在一個集體中把 眾多個人聯結在一起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核心力童的結論。弗洛伊德指出,當一群人雖相處在一起但還未形成一個集體時,他們之間總 是充滿著厭惡和對立的情緒,他借用叔本華這樣一個著名的比喻來說明這種情 況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個寒冷的冬天,一群豪豬相互之間緊緊地擠在一 起,它們都想藉助同伴的體溫來使自己免於凍死。但是它們很快就感到對方的刺 扎在自己身上,於是不得不又分散開來,但當它們為了取暖又重新聚攏時,被刺 疼的煩惱又發生了。於是它們為了躲避這兩種煩惱而不停地散開和聚壠,直到最 後它們發現了一個最能忍受的適中的距離。弗洛伊德說,在這種人際關係中「我 們可以看到自愛一自戀的表現,這種自愛的作用是為了保存個人在這整個聯 系中,人顯然隨時準備表現出憎惡和進行改正"但是,當這群人形成一個集體 後,這種「不寬容」的現象便暫時地或永久地消失了。「只要一個集體的形式存在 著,只要在它的限度內,該集體中的個人的舉止行為就表現得好像他們是統一 的,他們相互寬容其他成員的缺點,把自己和其他人看做是平等的,其他人也不 會產生厭惡情緒處於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身上的原來被壓抑著的那些無意 識本能現在統統得到釋放,會使他干出一些以前不會幹、或者不敢幹的事情,這 些行為是不符合他原來的性格的a總之,「在原始集體中,人的情感得到強化,人 的智能受到抑制」②,而集體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得到維護和鞏固。這是什麼原因呢?以往研究集體心理學的專家,為了說明這種現象的形成原 因,一直在尋找構成集體的關鍵因素。弗洛伊德認為,由於他們在尋找這個關鍵 因素時走錯了方向,因而沒有得到正確的結果。他指出,真正的方嚮應該是著眼 於集體中領袖與個人之間以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聯繫a這種聯繫是一種「愛的聯 系」,用他的專門術語說,是"里比多聯繫」。這種里比多聯繫才是使集體得以構成 和穩固存在的關鍵因素。「一個集體的本質在於它自身存在的一些里比多聯繫 例如,無論在一個教會或一支軍隊中,每個人由里比多的紐帶一方面同他們的領弗絡伊徳^群體心理學和自我的分析》,紐約1920年版,第55—5S頁6同上書,第45頁, 袖(基督、司令官)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則同該集體中的其他成員系在一起。任何 這樣的集體的成員都具有同樣的錯覺,認為自己有一個頭領,這個頭領對集體中 的所有個人都施以平等的愛J壬何事情都要依賴這樣的錯覺,假如這樣的錯覺消 失了,那隻要外部力量允許,無論是教會還是軍隊都難免解體n弗洛伊德指出,這 種「愛的聯繫」的實質是「自戀性的自愛受到了某些在集體之外所沒有的限制" 這就「使人從利己主義走向利他主義"四、「俄狄浦斯慵結」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終根源弗洛伊德在《圖騰與禁忌》等著作中,應用他的「俄狄浦斯情結」理論探討了 道德和宗教的由來,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結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終根源的著名論點.弗洛伊德認為,在史前的原始部落中,統治全部落的最髙權威——父親把所 有的婦女都據為己有,他的兒子們在俄狄浦斯情結的驅使下企圖與父親共享本 部落的婦女。然而專制的父親卻把抗逆的兒子一個個地驅逐出部落。有一天,忍 無可忍的被翠逐的兒子們聯合迨來,殺死了父親,並把他吃掉了。於是,這種家長 統治的部落方式終於結束,兄弟間的聯合使他們產生足夠的勇氣去成功地完成 他們個人所無法達成的目標。但在這過程中,在滿足妒恨父親的感覺的同時,卻 又產生了對父親的愛和敬仰。這樣,兒子們在心中就產生了一種犯罪感。正是在 其驅使下,他們才搞起了圖騰崇拜.他們把某種動物作為父親的化身嚴禁屠殺, 面在節日里屠殺它的時候卻又變成一種慶典——即圖騰被殘酷地殺害a然後,接 受哀悼。他們在禁止屠殺這種作為父親的化身動物的同時,還禁止與相同圖騰的 婦女發生性關係。弗洛伊德指出,這兩個禁忌「正好和俄狄浦斯情結的二個罪惡 有著隱隱相互照應的地方」 ?。第一個禁忌~ —保護圖騰動物不受傷害,針對著 殺害父親的罪惡,第二個禁忌——禁止與相同圖騰的婦女發生性關係,針對著亂 倫之罪惡。他指出,正是在第一個禁忌的基礎上萌發了宗教,而第二個禁忌則是 「人類道德觀念的起源」②。兄弟們消滅了父親以後,彼此之間卻又因女人面產生 澈烈競爭。在經過許多危機之後,這些兄弟們為了和平居住在一起,只好共同制 定禁止亂倫之道德觀念,大家宣布放棄那些促成與父親衝突之婦女。「至此,帶有 宗教色彩的禁止屠殺圖騰已逐漸再附上了帶有社會色彩的禁止兄弟相互殘殺的 禁律。原有的家長統治形態也開始首次為以血親為基礎的兄弟部落所取代了。因 此,我們可以說,社會的存在是建築於大家對某些共同罪惡的認同;宗教則是由 罪惡感及附於其上的懊悔心理所產生;關於道德,則一部分是基於社會的需要,O弗洛伊德J圖颺與禁忌》,中國民間文藝出板社1986年版,第H5頁, ②同上書,第167、168頁,一部分則出自由罪惡而促成的贖罪心理所造成①第四節阿德勒和榮格對弗洛伊德 理論的改造和發展弗洛伊德學說具有兩個明顯的局限性:一是它的泛性慾主義傾向;二是它片 面地強調了人作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慾望,忽視了社會因素對人的作用。這兩 個局限性隨著他後期把他的學說廣泛用於社會、歷史領域越來越突出,也正因為 如此,弗洛伊德還在世時,他的精神分析學派已出現分裂,他的兩個高足——阿 德勒與榮格先後與他分道揚鐮,企圖克服兩大局限性,改造和發展弗洛伊德學 說。一、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1奵0—1937)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和「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1902年他開始參加弗洛伊德的每周討論會,是弗洛伊德學派的核心人物之一D 1911年,他公開地批評弗洛伊德學說的錯誤,弗洛伊德為了彌補倆人之間日益 增長的分歧,約請他擔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會長,由於弗洛伊德在理論上堅持 己見,阿德勒憤而辭職,另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精神分析學已為弗洛伊德所 專用,阿德勒乃特稱自己的體系為「個體心理學" 其主要著作有《自卑與超越》、 《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採的「權 力童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而產生的。與弗洛伊德強調無意識 慾望、特別是性慾以及俄狄浦斯情結在人生中的作用不同,他特彆強調意志的實 現對人的意義。他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實際上也就是受 「權力意志」的支配/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個人生來就有一種內驅力,將 人格各方面匯合成一個總目標:要求高人一等的「優越感"(superiority),即所謂 「出人頭地"人們的一切動機,不論好歹,都是向著一個方向,追求優越,追求征 服,繼續奮鬥,永不停留。他說一個透徹的研究已經使我們懂得,只要我們的最 —般的前提,即精神是把優越的目標作為它的目標的,得到認可,我們就能夠最 好地了觶梢神的多種多樣而又變化多端的運動,②在他看來,一切哲學家和心 理學家所夢想的自我保存、快樂原則、均衡現象,都是表明向上的內驅力,是我們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第頁,阿德勒;t個體心理的理論和實踐h紐約1923年,第7頁。 生命的基本事實&這種為優越而進行的奮鬥是內在的,不僅在個體的水平上,而 且在一切文化的歷史上同樣進行著這樣的奮鬥,它引導著人和種族永遠不斷進 步。阿德勒也不同意弗洛伊德關於動機的原始基礎集中於性因素的說法,他認 為人對「優越性」的渴望與追求起源於「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則肇端於人在幼 年時的無能。他最初把這種無能主要理解成是「有著器官缺陷、體弱、多病」,這種 不能自助和弱小可以引起「怯愐、優柔寡斷、怕羞、聽話服從」等自卑感;他後來擴 大了「無能」這個概念的範圍,把任何身體的、精神的或是社會的障礙(不管是真 實的或想像的),都列人「無能」的範圍,並認為這些障礙都會引起一般的自卑感. 這樣,他實際上把自卑感當做是任何人從幼年開始就具有的一種普遍的情感。阿 德勒說,對「自卑情結」的發現是個體心理學的重大貢獻。?人們如何去對抗自卑感呢?阿徳勒認為主要方法就是「補償"具有自卑感 的兒童一方而看到別人事事都能做,處處比自己優越,就愧不如人f另一方面又 力圖「補償"自己的不足,力圖克服缺陷以求達到優越的目標,例如,德奧司尼斯 從小患口吃,他暍力補償這個缺陷,面對大海,口含石子,勤學苦練,終於成為希 臘的一位大演說家.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激發人們去補償,而補償正是人們的「向 上意志」的表現,是推動人去追求優越的目標的基本動力。他說,當個人面對一 個他無法適當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便是 自卑情結,由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憤怒和眼淚或道歉一樣,都可能是自卑情 結的表現。由於自卑感總是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 現阿德勒後來把補償概念從生理學擴展到心理學領域。並認為兒童乃至所 有成年人的心理差不多完全受補償作用的支配.一方面感到自卑,另一方面又被 天生為爭取優越而奮鬥的補償心理所驅使,這「一推一拉」的過程,存在於人的整 4"一生中。在論述「自卑感」和「補償」的過程中,阿德勒又提出了「生活方式」概念,這一 概念的提出標誌著他在人格形成問題上也與弗洛伊德的觀點迥然不同D他強調 環境特別是家庭決定著一個人在童年就已形成了的人格JL童在克服自卑感、進 行補償、追求優越的過程中,都要受所處環境的影響。兒童在自己所處環境中,總 企圖尋找行之有效的補償方法。由於所處的環境各不相同f所以不同的兒童所找 到的補償方法也大有區別。每一個兒童對自己所尋到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 斷加以總結、歸納和概括,逐漸固定下來,形成一套特殊的行為方式。這種方式一①阿褲勒「自卑與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45頁。 ?同上書,第47—4S頁,經形成就很難改變,以後對付環境就以此為基礎了,阿德勒就把這種特殊的行為 方式稱為「生活方式"二、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榮格(1875—19S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和「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1909 年,弗洛伊德把他定為精神分析運動的法定繼承人,稱他為「王儲" 1911年,在 弗洛伊德的推舉下,榮格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第一任主席,但自1912年榮格 發表了《無意識心理學》一書後,兩人關係開始惡化。1913年在國際精神分析會 議上,兩人爭論得不可開交,弗洛伊德宣稱榮格不再是精神分析學者,1914年榮 格離開了弗洛伊德,創立了「分析心理學」。榮格一生寫下了大量著作,他的大部 分著作已收人《榮格全集》,共17卷。沒有編人的還有《分析心理學的理論和實 踐》J追求靈魂的現代人》、《人及其象徵》、《記憶.夢、反省》等。榮格的「分析心理學」與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一樣,反對弗洛伊德對性慾 的過分倚重.他吸取了柏格森「生命衝動」的思想,不同意把「里比多」看做一種單 純的性力,主張把它看做一種生命力或心力。他說,里比多,較粗略地說是生命 力,類似於柏格森的活力他強調要在比弗洛伊德更廣泛的意義上使用「里比 多」概念。作為一種普遍的生命力,它既表現於生長和生殖,也表現於其他活動。 所以他反對弗洛伊德只用性愛去闡述人的行為。例如,他認為,兒意在3歲至5 歲這段時期,其行為的內驅力不是性愛,而是獲取營養和企求生長的需求,他對 弗洛伊德的「戀母情緒」並不完全否定,但他用一種隨著與母親的供食機能相聯 系著的滿足與對抗而產生的需要來解釋兒童對母親的情愛,他認為,這個時期兒 意的快樂並不出於性的慾望,而是出於依賴母親餵奶的營養需要,當然,他並不 完全否認性愛因素的存在,但他認為,「里比多」的生命力只是在青春期以後才具 有異性愛的形式。他把性愛的作用降低到只是全部內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美 國學者R. S.斯蒂爾說,榮格擴大了里比多一詞的意義,以致此詞幾乎完全失去 了性的涵義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對弗洛伊德學說所作的更重大改造,表現在以具有普遍 和超個人性質的「集體的無意識」來補充弗洛伊德的純粹「個人的無意識」。他認 為,弗洛伊德在意識底部揭示出無意識的存在對人格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但他 把無意識看得太狹窄,沒有對之作出具體分析,他所謂無意識只是個人無意識, 是屬於個體的a其實在個人無童識下面還有一個更深的精神層次——集體無意轉引自麥獨孤d交態心理學大綱》,19扛年英文聢,第191 一 19£頁。R.S*斯蒂爾;《弗洛伊德與榮格:解釋的衝突K波士頓1982年,第2頁,識g對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三者的關係可以作這樣的比喻:意識猶如海 洋中一個島的可見部分;由於潮汐運動才露出來的那些水面下的陸地部分代表 個體的個人無意識;所有的島最終用以作為基地的海床是集體無意識6個人無意 識和集體無意識所包含的內容不同,前者包括所有一切在個人的生活中「被遺 忘、被壓抑、在閾下被感知、被想到和被感受的東西"後者則包括所有一切「並非 由個人獲得而是由遺傳所保留下來的普遍性精神機能"①他把個人無意識的內 容稱為情結,而把集體無意識的內容稱為原型.情結主要來自個人經驗,由一切 衝動和願望、模糊的知覺以及無數的其他經驗組成,它一度是意識的,但因被遺 忘或壓抑,從意識中消逝了。原型不是由個體習得的,是純粹通過遺傳而得來的, 它包含著連遠祖在內的過去所有各個世代所積累起來的那些經驗的影響,而與 個體當下的經驗無關。它也從來沒有在意識里出現過。一個人在集體無意識的 支配下,不需要經驗的幫助,只要處於與祖先相似的環境,就會出現與祖先相似 的行為a許多在哲學上被稱為「先驗知識」的常識,實際上均屬原型即「原始意 象」的範圍。科學家的發明,藝術家的創作,最終都得憑藉「原始意象」,他們在創 造、創作的活動中往往會「豁然開朗」,「如有神助」,這實際上都是「原始意象」在 起著一部分作用。榮格的理論不僅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有影響,對哲學、宗教、歷史、藝術和文 學也有影響。他為了克服弗洛伊徳學說的兩大局隈性面建立「分析心理學」,但後 者對弗洛伊徳「泛性慾主義」的批判改造不過是把「性力」概念擴大為一種普逍的 生命力,使之與柏格森的生命衝動論融合起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弗洛伊徳 的「泛性慾主義"至於他用「集體的無意識」來補充弗洛伊德的「個人的無意識" 把人格的形成主要歸結為遺傳而來的「原始意象」,則把精神分析學進一步引向 了神秘主義。第五節新弗洛伊德主義弗洛伊德逝世以後,一批因受法西斯主義迫害而移居美國的年輕的精神分 析學家,繼承了阿徳勒、榮格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批判地改造的精神,企圖進一 步克服弗洛伊德學說的局限性,建立了「新弗洛伊德主義」,實現了精神分析學從 「古典」向「現代」的轉變u屬於這批精神分析學家的除了霍妮和弗洛姆(Edch Fromm)外,還有沙利文(PL S, Sullivan)、卡丁納(A. Kardiner)、艾里克森(E* Eriksan)等人D這些人在理論側重點上各有所不同,但他們都強調精神病病因學$榮格:《心理類型》,倫教1924年,第615—61S頁, 的社會因素,重視社會環境和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並以之來取代 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正因為如此,「新弗洛伊德主義」常被稱為「心理文化學 派」或「社會心理學派」D精神分析學從「古典」向「現代」轉變,越來越具有了哲學 思潮的意義。下面就以他們中影響最大的霍妮和弗羅姆的理論加以說明。一、霍妮的「文化和哲學的精神病理學」霍妮(Karen Homey,1885—1952),美籍德國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專家, 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D她曾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的 訓練,1932年移居美國,創立了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霍妮所創造的一個最基本的概念是「基本的焦慮"她同意弗洛伊德關於無 意識衝動決定個人行為的論斷,但堅決反對把無意識衝動理解成是性本能和死 本能的衝動&她認為人不是受快樂原則統治,而是受安全的需要支配個人生 來的主要動機就是尋求安全,避免威脅和恐懼。由於人一生下來往往處於一個看 不見的充滿敵意的世界裡,所以他往往充滿著不安全的恐懼,這種不安全感又直 接導致了焦慮。這樣,尋求安全,解除焦慮就成了人主要的無意識衝動,成了人的 行為的主要內驅力。霍妮在進一步論述如何滿足尋求安全、解除焦慮的衝動的過程中,提出了關 於人格形成的理論。她和弗洛伊德一樣,相信人格是在童年的早期發展起來的, 但是她不同意弗洛伊德用原始性慾發展階段的進展來解釋人格的形成,她強調 社會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雙親在對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霍妮認為,兒童尋求安 全、解除焦慮主要是在家庭這一天地中進行的,兒童能否滿足這方面的衝動、安 全取決於家庭、雙親對兒童的具體態度a假如兒童從家庭、父母中得不到溫暖和 情愛,就可能產生各種不現實的顧慮,這種顧慮得不到及時清除,就可能發展成 為神經性焦慮;相反,假如兒童從家庭、父母中得到了溫暖和情愛,就會感到安全 和滿足,就不會產生焦慮並導致精神病與此同時,兒童也必定要對來自家庭的 影響作出自己的反應。兒童正是在對於家庭的影響怍出的反覆的反應中形成了 人格由於出身於不同家庭,兒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g霍妮不像弗洛伊德那樣「垂直地」把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而認為人格結構是真我、實我和理想我的組合。「真我」是指個人所具有的天賦潛 能中的一部分,是活生生的,是一個人真正的生命的中心。「實我」則是由「真我」 受環境的熏陶煉鑄而成的,它所表現出來的狀況是實際的、現實的。「理想的自 我」也是在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與「實我」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存在於意念中。霍妮比阿德勒、榮格更尖銳地批評了弗洛伊德學說的局限性f更強調了文化 和社會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並且更明確地把治療精神病的關鍵歸之於改453變社會環境,這說明她的理論比阿德勒、榮格的理論又有了新的進步。二、弗洛姆的「人遒主義的糖神分析」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S0)是「新弗洛伊德主義」的最重要的理論 家,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成員.他1922年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別 年起在法蘭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30年代初,他應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負 責人霍克海默之遨參加了 「社會批判理論」的研究,成了該學派的主要撰稿人。 1934年移居美國f先後在紐約社會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任職,40年代以後他 在組織上同法蘭克福學派脫離了關係,投人「新弗洛伊德主義」的創建,同霍妮一 道創立了美國新弗洛伊德主義學會。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尋找自我》、《西 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使命》、《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h《對人的破壞性之研究》等。弗洛姆也像霍妮一樣,對弗洛伊德一味強調性和原欲以及生物本能對人和 社會的作用,提出了強烈的批評a但他對弗洛伊德學說的改造比霍妮更為激進6 這主要表現在他的人性理論和心理革命理論方面:他不像霍妮那樣泛泛面談文 化因素對人的影響,而是把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等各個方面聯繫在一 起;也不像霍妮那樣把文化和社會因素只歸結於家庭環境,面是把興趣放在論述 社會對個人的影響上。弗洛姆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實質h也是一種人道主義理論,因為它 確認有一種一般的、規範的「人性」之存在,構造了一個「人的本性的模式"它的 片面性在於把人性片面地歸結為餓、渴、性等這樣的生物需求。弗洛姆認為人性 並不是生理上種種需求的總和,人性中還包含著屬於社會過程的產物的需求,社 會過程創造了人,也創造了人的需求。弗洛姆所說的社會需求是指人的逃避孤獨,尋求與他人建立關聯的需求,他 通過論述這種需求的形成來說明社會經濟因素對人性的發展所起的作用&他認 為,無論從「人種發牛"還是從「個體發生」看,人從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的過渡 中,都充滿著「生存的矛盾"其中主要的一種是所謂「個體化」與「孤獨感』』之間的 矛盾&在一個人從母胎里誕生出來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一方面逐漸脫離束縛,變 得越來越獨立和自由,越來越「個體化」,另一方面由於切斷了使自己獲得安全、 得到保護的把自己與他人聯繫在一起的「原始紐帶」,因面變得越來越不安全,越 來越滋生了一種「孤獨感」與"失落感"這對矛盾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它的尖 銳化與表現的程度完全取決於社會歷史條件。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裡/『個體 化」與「孤獨感」之間的矛盾已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人就產生了一 種逃避自由、逃避孤獨、尋求與他人結合的強烈的需求。這就構成了現代人人性 的基本內容。弗洛姆的心理革命理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治療與拯救原理!二是培育創發 性的愛的原理。前者主要講怎麼治療心理上有病的人的疾病i後者主要講怎麼對 一般的健康人加以積極的引導,促使他們的人格健全地發展。二者都把心理革命 與社會革命結合在一起。甚至以號召進行徹底的社會革命作為他的心理革命理 論的歸宿.他表示接受弗鉻伊徳的如下觀點:治療人的心理的疾病主要是改變人的心 理結構;改變人的心理結構在於改變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關係,「將無意識變為 意識但他認為「將無意識變為意識」並不是只依靠精神分析學家所能實現 的,也並不是只在心理結構這個天地里所能實現的。關鍵在於他不同意弗洛伊德 把意識理解成理性、把無意識理解成非理性,從而把意識與無意識的關係說成是 理性與人的原始欲求、本能的關係。他強調,意識和無意識同為個人內在的主觀 狀態,它們之間的區別只在於,意識是指已被覺察到的人的情感、慾望和經驗;而 無意識是指尚未被覺察到的人的情感、慾望和經驗&將人的無意識變為意識實質 上就是使尚未被人覺察到的情感經驗讓人覺察到。他認為某種「社會過濾器」阻 止了某些「情感經驗通過它,變成人的意識」?。「社會過濾器」一是指語言,二是 指思維的邏輯方法。一定的情感經驗需要一定的思維的邏輯方法和一定的語言 領會和表達J卩果受文化背景和社會制度的限制,缺少表達和領會某種情感經驗 的語言和思維的邏輯方法,這些情感經驗就不能進人意識的領域6在這種情況 下,改變文化背景和社會制度,創造新的語言和思維的邏輯方法,就成了心理革 命的關鍵。弗洛姆認為,一切時代文化中的人,永遠面臨著一個如何消除孤獨、達到與 他人結合的問題&心理革命的更重要的任務就是設法使人們滿足這一人性的最 基本的需求。現在,人們往往通過「自戀」的方式,即以個人為中心,或去屈服於別 人,成為他人的附屬.或去控制別人,使他人成為自己的附屬,來達到消除孤獨、 獲取安全的目的。這一方式不可取a惟一可行的辦法在於「同他人建立起一種融 洽的愛的關係」,培育自已「愛的能力他把這種愛說成是「創發性的愛」,是一 個人的潛力充分得到發展的結果,是活生生的生命流露,是一種至髙無上的藝 術^他強調必須把培育「創發性的愛」同培育「創發性的人格"即獨立自主的人格 結合起來.這隻有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才能形成,所以,要把培育愛的工作納人 到改變現行社會制度的鬥爭中去a弗洛姆4超越幻想的鎖鏈》.倫較1982年,第115頁。同上書,第115頁。弗洛姆;《愛的藝術》:倫敦BB2年,第Z2頁,弗洛姆的理論顯然要比翟妮的理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他主要是解決有關 人們的勞動組織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問題a第六節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創立精神分析學不久,他的一個學生賴希就企圖把精神分析學與 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弗洛伊德因此而把賴希開除出精神分析學會並明確地指 出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同精神分析理論是不可調和的,?賴希本人後來也放 棄了這種努力,公開承認他這種「綜合」的嘗試「在邏輯上已經失敗了」?。儘管如 此,從本世紀30年代初以來,西方社會不斷有人致力於實現二者的結合。法蘭克 福學派就是在這種「融合」過稈中形成的。下面主要介紹賴希和馬爾庫塞的有關理論.一、賴希的「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賴希(Wilhelm Reich, 1897—1957〉以「弗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 「生命能」的發現者、「性革命」理論的奠基人知名於世^他1922年獲醫學博士學 位,同年投人精神分析運動,成為弗洛伊德的忘年交。1927年他加人奧地利共產 黨,從此以精神分析^家和共產黨員的雙重身份從事活動^他在理論上企圖把馬 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主義結合起來,在實踐上企圖把政治革命、社會革命與心理 革命、性革命結合起來,結果遭到共產黨和精神分析學會的兩面夾攻,被二者同 時除名,30年代後期他移居美國,致力於對「倭格昂"Corgone)這種生命能的闡 述和研究,賴希的理論以1934年為界分為前後期。前期的主要特點是提出「弗 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體系,賴希認為,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有結合的必要,是由於二者各有 其應用範圍和局限性。馬克思主義實質上是一種社會理論,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 於社會情境之上,在研究人的精神時把注意力投向人的理性方面。與此相反,精 神分析學的研究範圍主要限於個人,特別是個人的「無意識"它與馬克思主義之 所以可能結合,首先在於兩者的長處與短處互補,其次在於兩者有若干共同點。 馬克思主義無疑是一種唯物主義學說;精神分析學基本上也是一門唯物主義科 學,因為弗洛伊德和馬克思一樣把焦點集中在真正的人類霈求上,他的理論出發 點是愛和飢餓這樣具體的物質事實。馬克思主義無疑是一種辯證的理論;而精神轉引自B.納爾遜編「弗洛伊德和二十世紀倫敦195B年,第124—125頁t賴希困難中的人>,1953年梅因版,苒42頁.分析學的本質也是辯證的,因為弗格伊德把心理結構看做是動態的,是本我、自 我、超我之間的活生生的運動變化,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主義在本質上都是批 判的、革命的,正像馬克思主義代表了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批判那樣,精神分析學 代表了對資產階級道德的批判。構成賴希的「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體系主要有「性高潮」、「性格結 構」和「性革命」理論6他認為三者都體現了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綜 合」及兩者的相互改造,「性髙潮」理論主要是用馬克思主義改造弗洛伊德主義。賴希認為,弗洛伊德 理論後期不再把人的幸福與健康歸結為「里比多」能的釋放,而是把注意力投向 了新創立的自我心理學,這一轉向實際上是把原來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理論"唯 心主義」化。他說,他正是為了阻止這一轉變,才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學說指 導下,重新確立了生殖功能作為生理功能、生物功能的性質,並提出了「情慾亢進 力」這一概念來指「有形的性能量"「性格結構」理論是在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主義的相互改造中形成的。馬 克思主義對弗洛伊德主義的「改造」主要體現在:推倒了後者把人類文明與本能 壓抑必然聯繫在一起的結論,使其從悲觀主義變成樂觀主義。賴希改造了弗洛伊 德的人格理論,提出了「三層次人格論"根據這一理論,在最原始的"本我」背後, 還有一個更原始、更根本的「我"這裡蘊藏著與人類文明並不衝突的性衝動和自 然的社會性衝動,只是由於受了外部社會條件的壓抑,形成了人的「性格結構」, 「性能量才轉變成了破壞能童」,形成了人的「破壞性衝動」①&在他看來,這裡強 調了外部社會條件對人性的扭曲,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引進弗洛伊德主義的結果。 弗洛伊德主義對馬克思主義「改造」主要體現在:通過論述「性格結構」的形成, 「彌朴"了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學說原先的兩個明顯缺陷:一是不能正確地解 釋經濟發展過程是怎樣轉化為意識的;二是不能正確地說明意識形態的相對獨 立性。隨著「性格結構」理論的創立,這兩個缺陷終於被彌補了。一定的社會制度 總是要按照它的需要,使人們形成一定的性格結構&宗教、學校、教會教育兒童的 實質是代表社會,按照特定的經濟發展過程的要求,強使兒童形成與這一經濟發 展過程相一致的性格結構。性格結構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和人的意識形態之間 的中心環節,經濟發展過程是藉助於這個中心環節變成意識形態的a又因為意識 形態是「被拋進個人的性格之中的而性格結構又具有穩定性、自主性、獨立 性的特點,所以意識形態也具有了相對獨立性。他強調,性格結構的概念「架橋溝輕希:《性格分析》,紐約19S3年,第29C頁.糧希d法西斯主義的群眾心理學h紐約1946年,第13頁。通」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關於社會情況和意識形態之間的鴻溝&性革命」理論貫穿著用弗洛伊德主義「改造」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學說這根 主線,集中體現在以下兩方面:(1)「改造」了用「社會革命代替一切」的觀點&他 認為,馬克思的社會革命學說是一種宏觀革命論,它把革命的目標僅說成是使無 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獲得解放。馬克思的社會革命學說「不管具有多麼重大 意義,尚不能解決人類奴役和自我征服問題」 ?。馬克思的宏觀革命論必須用微 觀革命論,sr性革命」論加以補充。「性革命」淪旨在把無產階級反對統治階級的 權力和制度的鬥爭,同為改變人的性格結構、爭取性解放的鬥爭結合在一起D (2)「改造」了「把一切革命鬥爭都說成是階級鬥爭」的觀點。他認為.不能把革命 鬥爭與階級鬥爭等量齊觀,階級處境與性格結構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性危機並 不產生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衝突,而產生於自然的、永恆的本能需求與 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6所以1真正的革命鬥爭應該是社會全體人員同壓 抑人們的本能需求的社會制度之間的鬥爭。二、馬爾庫塞的「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 1898—1979)是法蘭克福學派的左翼代表人 物,「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有影響的理論家。他早年參加德國社會民 主黨左翼,後赴柏林大學和弗萊堡大學學習,師從海德格爾^ 1M2年獲博士學位 後當了海德格爾的助手,但不久因觀點分歧,兩人分道揚鑣。1932年他與霍克海 默相識,參加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1934年隨研究所遷往美國,先後在美國的一 些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任職任教。60年代末,在西歐、北美的資本主義國家爆發 了轟動一時的「左翼學生造反行動"他被奉為「精神領袖」、「青年造反者之父" 馬爾庫塞的思想發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30年代受存在主義影響較深f40 年代致力於「揭示馬克思主義與黑格爾主義的緊密聯繫」;50年代以後則主要是 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出發解釋馬克思主義,屬於這一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愛 欲與文明》、《本能結構與社會》、《論當代工業社會的攻擊性》、《單向度的人》等.馬爾庫塞認為,弗洛伊德的理論首先是一種哲學理論,主要貢獻是揭示了人 的心理結構的秘密,在一種新的意義上規定了人的本質J也致力於實現弗洛伊德 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這主要體現在:通過對弗洛伊德關於人的心理結構 理論的剖析,提出人的本質是「愛欲」,並在此基礎上,把「愛欲解放」論同馬克思 的「勞動解放」論聯繫在一起,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意識」與「無意識」兩部分,馬爾庫塞認為,因①賴希d性革命論K紐約1974年,第XXVI頁。 458為「意識」後天形成,受「現實原則」支配,「無意識」與生俱來,受「快樂原則」支配, 所以「無意識」比「意識」更能體現人的本質.在弗洛伊德看來,「無意識」是由生本 能和死本能組成的,馬爾庫塞認為,因為生本能與人的「存在原則」相一致,所以 儘管這兩種本能都受「快樂原則」支配,但真正體現人的本質的是生本能。弗洛伊 德把生本能的主要內容規定為口渴、飢餓、性慾等。馬爾庫塞則進一步指出,在這 些內容中,性慾占統治地位。因此把生本能作為人的本質,實際上也就是把性慾 作為人的本質/『性慾」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有時指同生殖機能有關的對異性的 肉慾追求,有時則指人的機體追求快樂的普遍屬性,他在E—種意義上使用「性 欲」一詞時,為了與前者區別開來,又把它稱作「愛欲」。馬爾庫塞強調作為人的本 質的「性慾」應是「愛欲" 在分析人的各種愛欲活動時,弗洛伊德也談到了勞動, 馬爾庫塞則作了系統發揮。他認為,在人的所有愛欲活動中,勞動是最基本的愛 欲活動,因為真正有意義的勞動t應該是人的器官的自由消遣,它為「大規模地發 泄愛欲構成的衝動」提供了機會。他還認為,從弗洛伊德關於人的心理結構的理 論出發,引出人的本質是愛欲,再引出人的本質是勞動,就與馬克思的理論走到 了一起&馬克思最早提出了人的本質在於其自由自覺的活動——勞動,但馬克思 沒有進一步回答為什麼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實現自己,把勞動與愛欲聯繫起來,就 能正確地證明人在勞動中為什麼感到幸福,為什麼人通過勞動能實現自己。馬爾庫塞通過對人的本質的分析,得出結論:人的解放就是愛欲的解放;愛 欲解放的核心是勞動的解放。要使人真正獲得幸福,必須使人所有的活動「愛欲 化"最主要的是勞動的「愛欲化」,勞動的「愛欲化」也就是勞動的解放。作為一種社會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屬於悲觀主義,他把人類文明與 愛欲滿足完全對立起來,認為在愛欲滿足與人類文明兩者之間_人們不能兼有。 馬爾庫塞認為這種悲觀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不相容&馬克思主義的宗旨就是論證 人類走向本質得以實現的無限美好的社會的必然性。為了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 與弗洛伊德主義的結合,馬爾庫塞又致力於推翻弗洛伊德把人類文明與愛欲滿 足對立起來的結論,把他的悲觀主義改造成為樂觀主義。馬爾庫塞認為,弗洛伊德之所以把人類文明同愛欲滿足完全對立起來,是由 於他把「愛欲的反社會性」以及「物質生活資料貧乏」作為文明社會不可避免地壓 抑愛欲的兩個主要根源,這二者實際上均不能成立,愛欲」不同於「性慾"它具 有一種內在的「凝集力」、「團結力」和「約束力"這些內在本性決定了它同穩定的 社會關係不會有根本的衝突;至於「物質生活資料的貧乏」同壓抑愛欲也沒有必 然聯繫,人們完全可以把解決貧乏的生存鬥爭變成一種愛欲活動,使它既創造出 為解決貧乏所必需的物質財富,又為愛欲發泄提供機會。他強調,造成愛欲在文 明社會裡遭受壓抑的主要原因只能從「生存鬥爭的組織方式」中去找。文明社會 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組織「生存鬥爭」時,千方百計地壓抑人們的愛 欲。在他看來,把愛欲壓抑的根源歸結為「統治利益」,是對弗洛伊德理論的一個 最有意義的「修正」,這不僅僅在於推倒了弗洛伊德把人類文明與愛欲滿足對立 起來的結論,使人們找到了「解放愛欲」的關鍵——推翻統治利益,而且在於使弗 洛伊德理論真正成了與馬克思主義相容的學說。馬爾庫塞認為,可以把壓抑區分為「基本的壓抑」與「多餘的壓抑」兩大類,前 者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合理性。後者不帶有必然性,人類完全可以消滅它.在他 看來,在現代工業杜會裡,「基本的壓抑」已基本上不存在,現在主要是由統治者 的利益要求對本能繼續加以壓抑,①現在的壓抑主要是「多餘的壓抑" 只要推 倒「統治利益"就能使愛欲得以解放,
推薦閱讀:

你怎样理解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據弗洛伊德理論,超我太強的人該怎麼調節並改善?
大叔控是戀父情結嗎?
弗洛伊德:焦慮的兆因
壓抑、替代與發生——在胡塞爾與弗洛伊德之間重寫「無意識」

TAG:弗洛伊德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