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冬天的北京都有什麼鳥?去哪兒看?【市區篇】

北京有這麼多鳥……

當霾已經成為北京冬季的常見景觀之後,很多人不禁會懷疑,在這樣的環境下,野外還有動物生存嗎?實際上,北京的野鳥記錄已經超過了480種,佔全國鳥種總數的三分之一。和華北其他地區相比,北京的鳥類多樣性已經算是非常豐富了。

北京深秋的遷徙鴨群,這張照片里有5種鴨子:綠頭鴨、琵嘴鴨、赤膀鴨、綠翅鴨和花臉鴨。攝於昌平。

關於北京什麼季節什麼地點都能發現什麼鳥這件事兒能寫成一本書。在這篇文章里我只能簡單地介紹一下現在,也就是北京的冬季,都有哪些環境、地點值得觀鳥愛好者探索,以及不同的環境大致都有哪些常見或有特色的鳥。

根據鳥兒們出現在北京的時間差異,鳥被分成了不同的居留型,如夏候鳥(在北京繁殖後南遷越冬的)、冬候鳥(在別處繁殖在北京越冬的)、留鳥(一年四季呆在北京的)、旅鳥(遷徙路過北京的)、迷鳥(分布區本不在北京但是因為一些原因莫名出現在北京的)。如果把北京有記錄的480多種鳥按上面的分法畫個餅狀圖,則可以看出留鳥和冬候鳥加起來大約佔四分之一的比例,這些就是我們冬季觀鳥的主打物種了。

北京鳥類居留型示意圖。數據基於北京觀鳥會. 2014. 北京鳥類名錄 (2014年版). 名錄編輯:關翔宇、劉陽。有增補。

冬季比其他季節的觀鳥難度都要低,鳥好找好拍還不怕人。您並不需要在數不盡的樹葉里找跟樹葉長得一樣而且還不斷地蹦來蹦去的小柳鶯,也不需要擔心看一半中暑了或者下雨了,只需要把自己裹得嚴實點兒就行了。此外,在夏天您接近鳥可能會驚擾到它們繁殖,春秋又可能會干擾到它們遷徙途中的休息,唯獨在冬天,特別是下雪之後,您會發現原來北京的鳥也能離人這麼近啊。

下雪之後離人很近的三道眉草鵐(wú),攝於北京。鵐類是麻雀的親戚,國內有30多種,除了某些特殊種類外,多數鵐的體型、習性、食性都和麻雀相似。

那麼,北京的冬天都有哪些地方能看鳥呢?實際上哪都能看鳥,比如馬路邊兒上就有麻雀、喜鵲、灰喜鵲、烏鴉等鳥,仔細觀察加運氣好的話可能能看到啄木鳥在啄樹,或者看到飛過的紅隼、雀鷹之類的常見猛禽,但是如果想看更多、更有特色的鳥,還是要挑一挑地方的。在這裡我簡單粗暴地把北京冬季觀鳥地點分成城市(近處)和郊區(遠處)兩部分,今天先聊聊第一部分:在城市裡觀鳥。

冬季如何在北京城區找鳥?

北京市區冬季的鳥類還是很有特色的,數量也不比郊區少到哪兒去,甚至還有像長耳鴞、小嘴烏鴉這類一到冬天就往城裡扎堆的鳥。這裡面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城市熱島效應造成了冬季城區溫度明顯比郊區高,住起來更暖和。熱島效應使得城區公園存留了一些不封凍的水域,聚集了野鴨、鷺和翠鳥等濕地鳥類。此外由於城區公園種植了很多園林觀賞植物,其中像金銀忍冬這樣的灌木在初冬還存留著不少果實,也為諸如太平鳥、燕雀、鶇(dōng)等林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小嘴烏鴉是冬季北京市中心的 「一景」。每到傍晚,都會有大群小嘴烏鴉從郊區浩浩蕩蕩進城,停落在王府井、長安街、北師大等地路邊的樹頂,第二天早晨它們又會集群飛回郊區。友情提示:盡量不要把車停在它們夜棲的樹下,否則您會花很多時間擦車的。

太平鳥還有個名字叫 「十二黃」,因其十二枚尾羽尖端的黃色而得名。這種漂亮的鳥兒有時在北京集群越冬,它們會以薔薇、忍冬、油松等植物殘留的果實、種子和芽苞為食,通常見於植物多樣性較豐富的市區公園。

所以在北京市區觀鳥一是找植物多樣性豐富的地方,二是找水源,特別是不封凍的水源。綜合這倆因素可以看出北京城區的多數公園和一些環境比較好的高校都是觀鳥的好地方。其中,特別推薦: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頤和園、圓明園、北京植物園、南海子公園和天壇。如果能拿到進入許可的話,那麼北大和清華的校園也是很好的觀鳥地點。

根據地理位置和具體環境的不同,每個公園都有自己的「鳥況」特點。例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濕地區域有較大面積葦叢,因此冬季可能會看到大麻鳽、文須雀、棕頭鴉雀、葦鵐等喜歡在蘆葦盪中活動的鳥。

大麻鳽體型粗壯(體長達75cm),然而它平時隱藏在蘆葦叢中難以被發現。北京地區的大麻鳽以遷徙過境(旅鳥)為主,春秋比較多見,也有少量個體在濕地葦叢越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潛流濕地近幾年冬天經常有它的記錄。

棕頭鴉雀是一種非常活潑可愛且分布廣泛的小鳥,看上去就像一個長著長尾羽的小球兒,因而在民間得名 「驢糞球兒」。棕頭鴉雀主要活動於中低海拔的灌叢和葦叢種,在北京城區常見於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植物園等地,冬季常集群活動。

棕頭鴉雀的行為非常有趣,有時候會表演諸如引體向上之類的高難度動作。

燕雀是北京最常見的冬候鳥之一,雖然長得跟麻雀差不多大,但可比麻雀花哨多了。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植物園、圓明園、頤和園等任何有林地的公園都有可能看見成群結隊的燕雀出沒,甚至幾百隻的大群也經常能見到。

頤和園、圓明園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地都有較大面積的水域,因此冬季在沒有封凍的區域有成群的越冬雁鴨類,甚至天鵝也偶爾會出現。

未封凍水域里的越冬水鳥:小天鵝(幼鳥)和綠頭鴨。2011年1月攝於圓明園。

黑水雞一般被認為是北京的夏候鳥,但是近幾年的冬天在北京城區公園未封凍的水域頻現越冬記錄。

北京植物園因為離山區很近,因此冬季能看到更多山地特色的鳥類,如赤頸鶇、棕眉山岩鷚(liù)、銀喉長尾山雀、黑頭鳾(shī)、山噪鶥(méi)等。此外,植物園裡種了不少金銀忍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頤和園、圓明園等地方也有一些),初冬時掛滿了小紅果的忍冬能吸引到大量的斑鶇、烏鶇、赤頸鶇、燕雀、白頭鵯來聚餐,甚至像太平鳥、小太平鳥這樣不那麼常見的鳥也會過來一起吃。

漂亮的小太平鳥在冬季並不常見,看到它時大多是在金銀忍冬附近。小太平鳥俗稱「十二紅」,和太平鳥很像,但它的尾羽尖端是紅色的而非黃色。北京植物園是北京冬季小太平鳥記錄最集中的地區,最近幾年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記錄也多了起來。

斑鶇(dōng)是北京的常見冬候鳥,北京有兩個亞種:肚皮斑紋為紅褐色的指名亞種和肚皮偏黑色的eunomus亞種(就是照片里的這個),也有的學術研究認為它倆應分成兩個獨立種。

黑頭鳾(shī)屬於雀形目鳾科,這一類的鳥都有個非常有趣的習性:喜歡頭朝下貼著樹皮爬,尋找樹皮下面的昆蟲。黑頭鳾是中國特有鳥種,主要分布在華北和東北,在北京多見於西北部的山區。北京植物園是離市區最近的黑頭鳾觀賞地點。

天壇公園歷史悠久,公園裡的古柏樹比較多,一直以來是長耳鴞在北京的固定越冬地。可惜近幾年來日趨嚴重的人為干擾導致這裡幾乎已經看不到長耳鴞了,而南海子公園則成為一個新興的長耳鴞記錄點。

像上世紀末那樣幾十甚至上百隻長耳鴞集群在天壇、國子監越冬的場景已經再也見不到了,四九城中從此再也沒有能穩定記錄到越冬長耳鴞的地點。目前只有南海子公園、十三陵等地偶現有越冬個體。

旋木雀是一種行為非常奇妙的雀形目鳥類:小小的一隻鳥兒從樹榦下方繞著圈往上爬,依靠長長的嘴在樹皮下找蟲子吃,爬完了一棵樹,再換一棵樹從最下方開始重新爬。旋木雀在北京冬季記錄不多(其他季節更少),天壇是北京地區旋木雀記錄比較集中的地點。

綜合來看,北京城區的多數公園植被狀況其實都不錯,這樣才吸引了不少越冬林鳥。如果把公園裡的植被簡單粗暴地分成三類——針葉林、闊葉林和灌叢——您會發現這三類地方能看見的鳥不太一樣,比如針葉林里冬季可能會有金翅雀和戴菊,闊葉林里則活躍著各種啄木鳥、山雀和白頭鵯(bēi),而灌叢里則可能有棕頭鴉雀和山鶥等鳥。即使在同樣的環境(比如闊葉林)里的鳥,不同種類的活動位置也常常有所差異:既有喜歡在樹頂呆著的鳥(比如喜鵲),又有喜歡在樹中段活動的鳥(比如啄木鳥),還有喜歡在林下地面爬來爬去撿種子的鳥(比如珠頸斑鳩)。

像這樣在不同的環境中尋找、觀察不同的鳥,是觀鳥最大的樂趣之一。這事兒用專業名詞描述叫「棲息地選擇」或者「取食生態位」的差異,而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不同種類的鳥喜歡呆的地兒和愛吃的食兒得多少岔開點兒,要不就打起來了誰都過不好。

白頭鵯(bēi)俗稱「白頭翁」,在我國南方是非常常見的路邊鳥。北京在20年前並沒有白頭鵯,這之後可能是由於氣候原因,白頭鵯的分布區迅速從南方向北擴展。現在白頭鵯不僅在北京一年四季都很常見,而且已經在東北建立了穩定的種群。

灰頭綠啄木鳥是北京較常見的啄木鳥之一,但數量並沒有最常見的大斑啄木鳥那麼多。啄木鳥喜歡沿著樹榦從下往上爬,一邊移動一邊尋找隱藏在樹榦內的昆蟲。冬天蟲子少的時候,啄木鳥也會吃些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灰頭綠啄木鳥還有一項特殊愛好,就是經常下到地面啄食螞蟻。

珠頸斑鳩是北京市區最常見的野鴿子,在各種公園、街心花園甚至單位、住宅院子里都有可能見到它的蹤影。珠頸斑鳩多在地面活動,有時也上樹休息。

在見到黃腰柳鶯之前,您一定想像不出來它有多小。這個體長僅9厘米、只有麻雀三分之二大的小東西在北京有穩定的越冬記錄,而且經常集小群出沒。

喜鵲是北京最常見的留鳥之一,大家都認識。冬季在高大的樹木頂部非常顯眼的巨大編織巢就是它的手筆。然而您知道嗎?喜鵲巢能用很多年,它的外層由粗樹枝搭成,還常用到線繩或鐵絲固定,非常結實,是頂部封閉的球狀結構;喜鵲巢的出入口是位於巢側面的一個洞,從洞里鑽進去才能看到內層的巢是由細樹枝、乾草編織而成並用泥漿加固成型的碗狀結構。外層的結構負責固定位置、遮風擋雨,內層舒適保暖,堪稱大師級設計。

城市公園(包括高校校園)觀鳥的另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方便,省錢省時間,而且還時不時地有驚喜。北京所有的城市公園都是可以藉助公共交通到達的。城市公園面積不大,鳥種相對集中,觀鳥效率高:您如果有點兒觀鳥經驗,去趟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或者植物園,一般半天能看20多種,下午已經吃完飯回家了。去的次數多了沒準兒哪次就有高端鳥種在等著您,比方說您可能在植物園觀察一大群燕雀的時候從裡面找出一隻蒼頭燕雀,找到它的那一刻感覺就跟中獎了似的。再比如2007年底北大來了只歐亞鴝,2014年底天壇又出現了一隻。歐亞鴝是來自歐洲和亞洲西部的客人,現身東部的機會太少了,北京迄今為止也就這兩筆記錄。

北京極罕見的迷鳥歐亞鴝,它還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知更鳥。

蒼頭燕雀是北京的罕見冬候鳥,它一般單獨活動或者跟燕雀一起組隊晃蕩。它的核心分布區在歐洲到亞洲西部,跟歐亞鴝差不多。蒼頭燕雀在北京的記錄比歐亞鴝多,每年冬天都有那麼幾筆記錄。

所以沒事兒多去公園裡轉轉,沒準兒您就是北京第三隻歐亞鴝的發現者呢!

本文作者:紅嘴藍鵲(朱雷)本文編輯:【小母鳥】鷹之舞照片作者:紅嘴藍鵲(朱雷) & 鷹之舞

--------------------------------------

歡迎掃描二維碼訪問我們新建的公眾號:鳥生。這裡有紅嘴藍鵲和鷹之舞這兩隻鳥兒的原創內容,寫鳥和其他動物的有趣的故事。有自然攝影、科學小故事、鳥畫、國內外博物旅行攻略和遊記,以及野生動物保護等內容。

推薦閱讀:

在北京,每天摩托車上下班是怎樣的體驗?
北京圓通倒閉?一場大風暴來了!
衚衕里的廢棄自行車們
北京最近的事,我想說...
如何在北京生活得有歸屬感?

TAG:京都 |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