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味「語言文字」,上出「語文真味」
摘要:語言文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根基,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宗旨。離開語言文字的教學,就不是語文教學。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緊抓語言文字,進行適度的「咬文嚼字」,充分挖掘語言文字背後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意,你會品味到語文課別有洞天的「真味」。
關鍵詞:語言文字;真味;高效
隨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頒布,語文課改正穩步推進。隨之而產生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法也逐漸被一線教師認可和接受。大家普遍認識到:語文課的最大問題,不是怎麼教的問題,而是教什麼的問題。著名的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指出:「無論是閱讀還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詞。」葉聖陶先生也曾說:「字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詞不離文,文不離詞。毫無疑問,這裡的文就是文本,這裡的詞就是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崔巒老師在《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一文提出語文教學要落實好「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要加強語言的運用。「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聽、說、讀、寫);提高人文素養。但是現在有很多老師並沒有在閱讀教學中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的確,在此之前,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走了一段彎路──將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理解作為語文課的主要目標,語文課堂教學圍繞課文思想內容理解來組織教學過程。
如今,我們要回歸語文本真,應該將教學的重心落實到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上。我們的閱讀課堂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對這些語言現象進行揣摩、理解、學習、模仿、運用。簡言之,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有自己的真味──「語文味」,語文的教學就是要關注語言的學習。教師應該引領學生緊抓語言文字進行「品詞品情品文本」「咬文嚼字悟真味」。一節有實效的語文課,應該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通過教師對語言文字的充分挖掘和獨到見解,引領學生深入剖析,領悟語言文字蘊含的真、善、美。
一、比較品味,實現「情感」共鳴
古人云: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古人對遣詞造句非常重視。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感,要引導學生對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的感受和把握。語感是在長期的讀寫實踐中,在對語言不斷地進行比較、揣摩、欣賞中逐漸積累的。因此教學時,我們要從語言文字入手,緊緊抓住教材中的語言文字或看似平常的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比較、揣摩,細細品味,掌握其內在含義,體會作者在用詞上的獨具匠心,通過比較品味,品味詞語「情感」差異從而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意識。
如《開國大典》一文中:「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不難發現,這四句話反覆出現了五次「一齊」,教師反問學生:「這五個『一齊』可否改為『一起』?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學生通過比較,體會到「一齊」是表示動作一致,整齊劃一,而「一起」則沒有這種感覺。「為什麼人們的動作是如此整齊劃一?」教師繼續追問學生。進行比較,品悟到原來是人們對毛主席的敬仰才會有這樣的統一動作;宣告表明中國從此站起來了,人們對此無比激動、興奮、歡喜的心情是一致的;人們面對中國升起的第一面國旗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連脫帽、肅立的動作都一致。如果我們在教學中這樣引導學生對比推敲,學生就能加深對「一齊」的體驗,通過對比,使學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從而品悟到「一起」與「一齊」的情感差異。
《開國大典》是一片新聞通訊稿。講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三十萬人參加開國大典的事件。新聞通訊稿的用語比一般的文體比較講究用詞,而這一歷史事件的意義非同尋常。細讀文本也可見作者筆端處處流露出那種激昂、興奮溢於言表的情感。當然就要斟詞酌句了,是需要細細考究的,用「一齊」而不用「一起」就可管中窺豹了。通過比較品悟,不僅深入體會到人們那種激動、興奮的心情,也能體會到作者為新中國的誕生而自豪的內心情感,這種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就達成情感共鳴了。
二、對比品味,實現讀寫「遷移」
說明文的語言是非常嚴謹的,因為很多涉及科學知識,是來不得半點馬虎與模糊的。我們教材中,無論哪篇說明文,語言文字都具有嚴謹性。這需要教師以獨特的眼光去關注,去引領學生去品味其用詞的「嚴謹」進而實現讀寫「遷移」。
如《只有一個地球》,通過文本解讀,本文在教參說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其實深究、品味語言文字,它給我們的感受更多是一篇保護地球環境的演說稿。大多數教者囿於教參的說法,將本文上成一篇說明文,為此,教者就圍繞文本的說明方法深挖細鑽,殊不知走向了「死胡同」。因為,文本的語言意識被傳統觀念扼殺了。「慧眼再識文本,另闢蹊徑解讀」還需回到文本的遣詞造句上。一個「只有」體會到地球很美麗,但是很渺小;一個「不加節制」體會到地球很無私,但是人類很貪婪;一個「本來」體會到資源可以再生,但是人類卻非常愚昧;一個「至少」體會到設想移居,但是一切只是妄想。四個具有強烈的對比,不僅僅是用詞的嚴謹與科學,更概括了文本的內容,還向我們強烈暗示文本的表達方法其實是強烈對比!這是之前的教者無法看到的,也是無法解讀到的。推而使之,我們的讀寫遷移就可以這樣設計了:「地球 ,但是 。」這種設計,一方面是模仿文本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一舉兩得,這是巧借詞語促進讀寫統一的妙處,更是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憑藉讀寫結合的方式。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關注語言文字的理解,更要關注語言文字的運用。要做到理解與運用,兩手都要硬,兩者都要練。唯有這樣,我們關注語言文字才有實效,才讓我們的語文課凸顯語文真味。
三、聯繫品味,實現畫面「真切」
文本的用語精準,需要教者的引領,更需要教者進行深入地文本解讀。文本中,我們可以聯繫生活實際,去理解、品味重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有的時候,那些重點詞語就如一幅幅畫面,如此真切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這就更需要教者在此做足文章,「煞費苦心」引領學生去感受那畫面的真情美、意境美。
如《搭石》一課中「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教者是這樣抓住關鍵詞,借「詞」發揮引導學生抓住文本內容的:
師:(出示該語段)你找的是這幅畫面。你們從哪個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生:協調有序。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抬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緊跟上去。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對,既沒有人指揮,然而確實那麼地默契,那麼地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點擊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
師:誰來讀?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
生讀詩。
看到這樣的情景,讀──(生齊讀詩)見下圖所示: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生再次融情朗讀。)
師: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指板書)──
生:一道風景。
從字面理解,到聯繫上下文體會,學生對「協調有序」的觸摸還停留在「文」上。學生與老師反覆合作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與走搭石形成通感,身臨其境地體會「抬起腳來,緊跟上去」的和諧,體會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既體現對語言的揣摩,又滲透人文的浸潤,實現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還原文本達到理解文本內容的目的,自然就能品味到作者用詞體現出畫面的「真切」美。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學的落腳點在語言文字上。無論是語言文字的理解,還是語言文字的運用,語文課需要我們教者「咬文嚼字」,需要我們教者「玩味文字」。這裡的咬文嚼字,不是讓語文教學鑽「牛角尖」,更不是乾巴巴地將語言文字與文本隔離進行孤立地理解與運用;「玩味文字」更不能走入玩文字遊戲的誤區,而是將理解的語言文字的方法轉化為學生真正的閱讀能力,將運用語言的能力轉化為學生讀寫能力,並最終為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奠基!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讀詩過元旦?
※題目為《夢想》的作文怎麼寫?
※蘇教版語文教材話題梳理
※如何教語文
※[語文]名句名篇默寫題型新變化及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