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文化的歷史形成和現實意義(2)
其次,文昌文化深受士大夫尊崇。文昌帝君是我國古代文章、學問、科舉士子的保護神,讀書人將他奉為文財神。自古以來我國提倡學而優則仕。宋代重視科舉取士,各地祈求神靈保佑功名利祿蔚然成風,受唐宋皇帝敕封的梓潼文昌帝君自然備受文士信奉。清初「文昌之祠遍天下」,一直是進京參加會考的考生們頂禮膜拜的聖殿。文昌帝君是以道德化身而主科舉,這是文昌崇拜的最基本特點。元明以後,隨著科舉制度的規模化和制度化,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漸普遍。全國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
文昌文化還受到民間廣泛歡迎。文昌信仰不主張遁世清修和禁慾苦修,而是在正常人的生活中,積德行善、忠孝親友,並且十分肯定世人通過個人的努力從而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及對富貴生活嚮往的精神,因此它有著廣泛的民間信仰基礎,給芸芸眾生以精神慰藉。文昌信仰融入民眾日常生活。宋元以來,不僅於各大都會,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香火或神像、神位。對文昌君的信仰是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傳說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的誕辰,文昌廟每年都要舉行大型祭祀活動。每逢農曆初一、十五,信徒也都要赴文昌廟燒香叩拜。特別是大年三十晚上,信徒們紛紛燒香供獻,祈福消災。道路上車水馬龍,山門前人山人海,廟堂里香火繚繞,鞭炮聲不絕於耳。在歷史上,作為祭祀文昌君的活動,還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傳統節日和儀式內容。這些內容包括跳神會、廟會、日常祭祀等。
文昌文化的影響越過國門,在海外華人圈得到普遍傳播,並波及朝鮮、日本、越南等國,構成帶有國際性的「文昌文化」。朝鮮半島是東亞最早輸入文昌文化的地方。據史料記載,15世紀中葉,朝鮮人開始信奉文昌帝君。1392年,李成桂的李氏王朝(1392-1910)建立,定國號「朝鮮」,並在漢陽(今首爾)新建昭格殿,供奉文昌帝君神像。日本大約在江戶時代(1603-1867)初期,文昌經籍《陰騭文》便已傳入,琉球等地普遍崇拜文昌,建有敬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閣,或在神廟中設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塑像。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在道教宮觀或其他廟宇供奉文昌帝君塑像,如越南在河內玉山寺供奉三聖——文昌、關羽和興道王。美國的洛杉磯和舊金山是華人聚居的地方,當地的「天后廟」和「岡州廟」都供有文昌帝君塑像。
三、文昌文化的現實意義
文昌文化是中國數千年文明歷史在政治思想,宗教哲學、意識形態、道德範疇等多方面的綜合反映,是經過歷代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等互相滲透、互相交織、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過程,逐漸形成的融政治、經濟、宗教、文學、藝術、道德、民俗等成為一體的,具有系統性、廣博性、複雜性、歷史性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現象,她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植根於人民中,傳播於國內外,成為人類文化的一項巨大遺產和精神財富。
1、勸善思想。
文昌文化最具鮮明特色的就是勸善思想,文昌勸善思想反映在勸善書里。
文昌勸善書最早出現在宋元時期,主要有《文昌帝君陰騭文》、《文帝孝經》、《文昌應化元皇大道真君說注聲延嗣妙應真經》、《文昌心懺》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該文共638個字,概括為「為官賢明,造福社會;篤行孝道,和睦宗親;品行端潔,戒除邪淫;慈悲物命,廣行陰鷙」32個字,確立了廣行陰騭的道德準則,訂立了「忠主、孝親、敬兄、信友」的道德標準。以仁德為基礎,以忠孝為根本點的道德準則和道德標準,所涉及的內容從家庭倫理到社會倫理各方面,教人忠君孝親、尊老愛幼、和睦夫婦、修橋補路、饒人責已、崇文尊道、近善遠惡、愛護自然。
《陰騭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排除了空洞的理論說教,結合歷史上的真人真事,進行教化規勸,如:「於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施茶水以解渴煩」等,這些詞句所代表的竇禹鈞、范純仁、郭元振、孫叔、程一德等皆是被載入史冊的人物。這些人物為什麼能夠科場中意,仕途無限呢?《陰騭文》是這樣解釋的,就是凡人不見得通過轟轟烈烈的場面來表現自己,只要心地善良,從一點一滴的善事做起,便可以得到報應,當然這種報應是上天的答覆,善良的結果。近一點報在自身,遠一點報在兒孫身上,只是時間早遲的問題。如以宋代程一德為例,程一德粗知文字,孜孜為善,每遇到嘉言善行就刊刻施人,夜夢文昌帝君對他說,你刻善書的事已經報達天庭,上帝許諾昌揚你的後代。果然他的子孫俱少年高第,南宋程明道、程伊川兩位大理學家也是其後裔。《陰騭文·靈驗》有四川蘇仲一事,有一年四川大歉,眉山蘇仲捐土地三千畝,施散給無地的農民,救活無數饑民;同時又刊刻印刷《陰騭文》,免費在民間散發,這樣,由於他廣結善緣,所以他的兒子蘇洵、孫子蘇軾、蘇轍都登科做官,又為有宋一代的大文豪。 《陰騭文》對挽救道德危機,緩和階級對立情緒,維護當時社會正常的綱常秩序,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酷民吏」、「慈祥為國救民」、「勿倚權勢而辱善良」、「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衾影」,為配合今天的中華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敬重文化的思想。
以「文昌帝君」口吻寫下的「勸惜字紙文」及所附「敬字十凡例」,當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條聖律。
敬惜字紙,也就是敬惜帶字的紙,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燕京舊俗志》記載:「污踐字紙,即系污衊孔聖,罪惡極重,倘敢不惜字紙,幾乎與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於是,就出現了勸人敬惜字紙的善書,也就是所謂「惜字功律」。
「敬惜字紙」是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的一種良好美德,是中國文化傳統理念之一,代表著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字紙,代表的是文化。敬惜字紙,也就是要求敬重和愛護文化。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所以,敬惜字紙的思想內涵,不僅在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在當今,仍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有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文字是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字,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一個隔斷與歷史文化聯繫的民族,是無根的民族,就是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習近平主席在視察北師大時指出:「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在網路化、信息化的今天,隨著文字載體的多樣化,文字的神聖性被逐漸消解。信息時代的突飛猛進,使許多年輕人沉迷在視聽世界中,只知道玩計算機和手機,連大學生都提筆忘字。據新華網2014年9月15日報道,重慶一所二本大學畢業的學生,在一家公司應聘複試中,400字簡歷居然有24個錯別字,而且字寫得很難看,直接被公司PASS掉。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悲哀的事。現在很多大中學生不讀楚辭漢賦,不背唐詩宋詞,不讀古代散文,不讀明清原著,更不要說儒佛道經典書籍了。習近平主席在北師大表示:「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有很深的指導意義的。
「敬惜字紙」的敬重文化的思想內涵,有助於我們珍惜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