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解讀與探究
《過秦論》解讀與探究
預習提示
春秋以來,戰亂頻仍,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亂使人口銳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上書漢文帝,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
這篇課文選自賈誼的《過秦論·上》,是我國古代文壇上著名的一篇賦體散文。過,在這裡用如動詞,點明本文旨在講論秦王朝的過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但作者於開篇卻撇開題目,充分發揮賦體「鋪采摛文」的特長,不徑言秦之過而先以奔放之言歷舉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以豪邁之語詳述秦之興,不先寫秦之亡而先以昂揚之筆書秦之盛,猶如長河入海直奔尾閭之窟。作者在縱筆潑墨繪足龍騰雲卷之態後予以點睛:「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辭賦的藝術手段,使得文勢充暢,波瀾層迭,議論風發,題旨軒昂,使人不僅理性上可以得到啟迪,感情上也能夠得到震動。
《過秦論》共有上、中、下三篇。其中寫得最好、影響最大的是上篇。它最早附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篇末。《漢書》《文選》也都選錄了這一篇。從明、清到當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文章,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評它為「雄駿宏肆」,近人吳闓生在《古文范》的夾批中評它「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大多數評論者稱說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
《過秦論》作為辭賦家的政論,在當時獨標新幟,這種文風沾溉後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宮賦》,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陽樓記》等,都能明顯地看到其影響。今天我們學習它,也能從它別具一格的散文藝術上,獲得有益的啟示。
根據本文特點,在學法上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1.把握作者意圖。本文總結秦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意在借古諷今,即從反面說明「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於施行仁義,目的是勸漢文帝對人民實行寬鬆的政策。把握住作者的這個意圖,對本文的內容、結構和寫法就可以洞若觀火。
2.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通篇是敘,僅在最後通過簡短的議論引出中心論點。因此,閱讀時,要認真分析敘和議的關係,體會其論點和論據內在的邏輯關係。
3.本文是用賦體寫政論,賦體在語言上的特點是多有排比、對偶。因此,我們要利用這一特點,運用對文見義的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4.氣盛是本文最重要的特點,作者調動各種手法使文章排山倒海,勢如破竹。因此,要加強朗讀,以體會這種氣勢。
課文解讀
秦孝公①據崤函②之固,擁雍州③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④,有席捲天下⑤,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⑥之心。(秦孝公佔據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著,藉以窺視周王室那樣的天子權勢,有席捲天下,征服九州,橫掃四海的意圖和并吞四周荒遠之地的雄心。①秦孝公:生於公元前381年,死於前338年,戰國時秦 國的國君,名渠梁。穆公十五世孫。他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富國強兵。②崤函:xiáohán,崤山和函谷關。崤山,在函谷關的東邊。函谷關,在河南省靈寶縣。③雍州:包括今陝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肅省除去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青海省的東南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帶地方。雍,yōnɡ。④周室:這裡指代天子之位的權勢,並非實指周王室。戰國初期,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所統治的地盤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萬多人口。⑤席捲天下:與下文「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同義鋪排。⑥八荒:原指八方荒遠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這一句寫秦國的地理優勢及其統一天下的雄心。作者為什麼從孝公起筆呢?因為在戰國初期,萬乘之國共有七個,秦居其一,實力與其餘六國相等。直至孝公之初,秦與各諸侯相比,也並無優勢。但是,秦憑藉易守難攻的險要地勢,卻有著并吞天下的巨大野心。「君臣固守」寫秦偏居一隅,嚴陣以待,謹防諸侯來犯。一個「窺」字,透出秦對天子之位虎視眈眈,暗中伺機而動,隨時準備猛然竄出、一統天下的勃勃雄心。]當是時也,商君①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②而斗諸侯③。(在那時候,有商君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崤山以東諸侯各國自相爭鬥。①商君:即商鞅,約生於公元前390年,死於前338年。戰國時衛人。姓公孫,名鞅。因封於商,號曰商君。先仕魏,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死,入秦,歷任左庶長、大良造。相秦十九年,輔助秦孝公變法,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主張,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使秦國富強。孝公死,公子虔等誣陷鞅謀反,車裂死。②連衡:也作「連橫」,是一種離間六國,使它們各自同秦國聯合,從而實施各個擊破的策略。戰國時,蘇秦遊說六國聯合以抗秦,稱合縱;張儀與蘇秦相對,遊說六國共同事奉秦國,稱連橫。③斗諸侯:使諸侯自相爭鬥。斗,使動用法。「連衡」一句為虛筆,張儀相秦始於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328年,是商鞅死後十年的事。本文屬賦體政論,敘史一般用概述方式,有時為了行文的需要,不一定盡如歷史事實。下文還有多處類似的情況,閱讀時請留意。)[這幾句寫秦孝公為實現并吞天下的野心,任用商鞅,制定對內變法圖治,富國強兵,對外「連橫以斗諸侯」的基本國策。國勢得以強盛,由「窺周室」進而開始「奪周室」。]於是秦人拱手①而取西河②之外。(因此,秦人毫不費力地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①拱手:兩手合抱,形容毫不費力。②西河:又稱河西,今陝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秦孝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為將而擊之。商鞅遺書公子,願與為好會而罷兵。會盟既已,商鞅虜公子而襲奪其軍。其後十年間,魏屢敗於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獻於秦以和。)[最後用「取西河」之地這個典型事例說明新的國策所取得的戰果。「拱手」二字運用了誇張的手法,說明土地來得極易,以此烘襯商鞅變法的巨大效果。]
開頭第一段寫秦王朝勢力的崛起。這一段在寫法上很有特色,首先題目是「過秦」,但作者在開筆對秦之「過」隻字不提,卻反過來大寫秦之興盛,寫秦治國之策及其奇效。這是為什麼呢?讓讀者一頭霧水,不知就裡,開下文波瀾起伏之源。其次,文筆氣勢很盛,「有席捲天下」四句,「席捲」、「包舉」、「囊括」、「并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四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兼以誇張,筆鋒銳不可當,咄咄逼人,有欲罷不能之感。這就是寫賦的所謂「鋪張揚厲」的手法。不僅造成逼人的氣勢,而且大大強化句子的語意。《古文觀止》評述說:「四句只一意,而必當疊寫之者,蓋極言秦先虎狼之心,非一辭而足也。」 作者連用幾個句子來表達同一個意思,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盡致。
孝公既沒①,惠文、武、昭襄②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③巴、蜀,東割膏腴④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⑤。(孝公死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後繼承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吞併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盤,向北佔領要害的郡邑。①沒:通「歿」,死。②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兒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兒子,昭襄王是武王的異母弟。③舉:攻取。④膏腴:ɡāoyú,指土地肥沃。⑤要害之郡:指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地區。)[ 這裡用高度概括的語言,按四個方位分寫秦領土日益擴大的情形,表現它的勢力全方位地空前增長,而「蒙故業,因遺策」則點明了秦繼續強大的根本原因。]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①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②天下之士,合從③締交,相與④為一。(諸侯各國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的優秀人才,採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結成一個整體。①愛:吝嗇,小氣。②致:招致,招納。③合從:與秦「連橫」之策相對,是聯合六國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從,通「縱」。④與:幫助、援助。)[這幾句寫面對秦國日益強大的形勢,六國採用的「弱秦」舉措,招攬人才,合縱締交。「恐懼」反襯了秦之強大,咄咄逼人。「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六國重封抗秦將相,說明決心之大。]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①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②從離③衡,兼④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明見識,有智謀,心地忠誠而講求信義,待人寬厚,愛惜人才,對賢能之士很敬重,他們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衡之策,把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的部隊兼并起來結成聯軍。①四君:指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楚春申君黃歇、魏信陵君魏無忌。他們都是當時僅次於國君的當政者,皆以招攬賓客著稱。②約,結。③離,使離散。④兼,兼并、統一。)[諸侯各國不僅制定了對付秦國的策略,而且有著堅定地執行這些策略的國家重臣。]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①、徐尚②、蘇秦③、杜赫④之屬為之謀,齊明⑤、周最⑥、陳軫⑦、召滑⑧、樓緩⑨、翟景⑩、蘇厲(11)、樂毅(12)之徒通其意,吳起(13)、孫臏(14)、帶佗(15)、倪良、王廖(16)、田忌(17)、廉頗、趙奢(18)之倫制(19)其兵。(在這時,六國人才濟濟,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為他們溝通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為他們統率軍隊。①寧越:趙人。②徐尚:宋人。③蘇秦:洛陽人,是當時的「合從長」。④杜赫:周人。⑤齊明:東周臣。⑥周最:東周君兒子。⑦陳軫:楚人。⑧召滑:楚臣;召,shào。⑨樓緩:魏相。⑩翟景:魏人。翟,zhài。(11)蘇厲:蘇秦的弟弟。(12)樂毅:燕將。樂,yuè。(13)吳起:魏將,後入楚。(14)孫臏:齊將。(15)帶佗:楚將。(16)倪良、王廖:都是當時的兵家。(17)田忌:齊將。(18)廉頗、趙奢:趙將。(19)制:統領、統帥。)[以上寫六國「弱秦」舉措的落實。在外交方面,「約從離衡」,不僅合縱而且離衡;在軍事方面,「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九國之師實現了統一指揮;在人才方面,有四君子這樣英明的決策人物,更有許多傑出的運籌帷幄的謀士、口若懸河的辯士,決勝千里的將領,可謂人才濟濟,群英薈萃。]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①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②。秦無亡矢遺鏃③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他們曾經以十倍於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開往函谷關去攻打秦國。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困苦不堪的境地了。這樣一來,合縱解散了,盟約潰散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①叩關:攻打函谷關。叩,擊。②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九國,就是上文的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逡巡,qūn xún,有所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前進。六國首次合縱在公元前334年至前332年之間,蘇秦說六國合縱,任縱約長,佩六國相印,「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六國攻秦,楚懷王任縱約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皆引兵而歸。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合攻秦。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於河外。據《史記·六國表》載,並沒有「九國之師」齊出動的情況。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不盡合歷史事實,前面說過,政論敘史只是一種概述方式,跟史書記載不同。③鏃:zú,箭頭。)[這幾句用對比誇張的方法寫九國諸侯與秦的交戰。九國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兵多將廣,聲威顯赫,攻勢凌厲,力量強大到極點,但是面對秦人打開的關門,「逡巡而不敢進」,尚未交鋒,「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各國只好改變策略,拆散合縱,由合力攻秦轉而「爭割地而賂秦」。作者這樣寫,好像諸侯「從散約敗」,不是秦用武力攻戰的結果,而是用武力恫嚇的結果,從反面襯託了秦國的強大。]秦有餘力而制其弊①,追亡逐北②,伏屍百萬③,流血漂櫓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秦有剩餘的力量趁著各諸侯國困敝的時候來制服他們,秦追趕九國逃亡敗北的軍隊,百萬敗兵橫屍道路,血流成河,連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憑藉這有利的形勢,主宰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的諸侯國主動表示屈服,弱的諸侯國入秦朝拜稱臣。①弊:通「敝」,困敝、疲敝。②北:敗北,潰敗。③伏屍百萬:這說的不是一次戰役的死亡人數。秦擊六國殺傷人數史書皆有記載,如前293年擊韓伊闕,斬首24萬;前273年擊魏華陽軍,斬首13萬,又說15萬;前260年,破趙長平軍,殺卒45萬;其餘,斬首不足十萬者略而不書。④櫓:盾牌。)[這是寫秦在嚇退九國之師的進攻,逼迫九國「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之後,乘勢發起強大的軍事進攻,結果九國「伏屍百萬,流血漂櫓」,一敗塗地,只好聽由秦來「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竟至「強國入朝,弱國請服」,一概俯首稱臣。作者極盡誇大之能事卻又全無言過其實之弊,造成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宏大氣勢。]延及孝文王①、庄襄王②,享國③之日淺,國家無事。(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繼位,他們統治的時間不長,秦國沒有什麼大事。①孝文王:昭襄王的兒子,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②庄襄王:孝文王的兒子,在位三年。③享國:帝王在位的年數。)[ 這裡只用「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九個字略寫。]
這一段對諸侯是先揚後抑,寫諸侯合縱締交,羅致人才,共謀弱秦,極力渲染其人才之眾多,陣容之壯大,實力之雄厚,反秦攻秦聲勢之浩大,後寫其不戰自潰,一敗塗地,既反襯秦的勢力強盛,也為下文陳涉與九國之師的對比埋下伏筆。對秦國則是寓褒於貶,以突兀之筆極寫其擴張壯大的雄勢,既正面寫出秦的不可戰勝,為下段蓄勢,表明秦統一全國已成定局,也為後文所謂「攻守之勢異也」張本。
本段承開篇「鋪張揚厲」的語言風格,多重排比,變化其用,如鋪錦列繡,排紅疊翠,以造成繁弦急管般的熱烈氣氛。寫「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先以「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個相同的主謂結構的句式排比,顯示「合從締交」範圍之廣。接著以「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三個相同的聯合結構的片語排比,形容上述四君子的謀略才幹,顯示「合縱締交」基礎之牢。再以 「……杜赫之屬為之謀」,「……樂毅之徒通其意」,「……趙奢之倫制其兵」三個基本相同的帶有長串定語的主語以及相同謂語形式的句子,說明六國人才濟濟,群英薈萃,顯示「天下之士」合從締交,戮力攻秦的力量。在將六國抗秦的氣勢上揚至極點之後,猛然一跌,點出六國「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接著以「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伏,弱國入朝」八個結構異同交錯的四言句,顯示秦乘勝進擊,宰割諸侯的摧枯拉朽的聲勢。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奔放,但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機械呆板了,因此,作者變化其用,將多種句式的排比句組合起來,整齊與參差結合,相為映照,使文章張弛有致、氣韻流轉。為了突出聲勢浩大的氣氛,作者又在集中排比之時襯以對比誇張,以「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與諸侯之「困」對比,以九國「十倍之地、百萬之眾」的強大勢力與「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的慘敗對比,造成一種高屋建瓴,所向披靡的氣勢。
從行文來說,一篇氣盛的文章也不能一點不喘息。文段末尾只用「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九個字一筆帶過,就給全篇形成一個短暫的停頓。「如人吐氣」,作者在這裡巧妙地安插一個「氣口」,為下文蓄勢。可見也是匠心獨運。
及至始皇①,奮六世②之餘烈,振③長策④而御⑤宇內,吞二周⑥而亡諸侯,履至尊⑦而制六合⑧,執敲扑⑨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到始皇的時候,他大大地發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業,揮舞著長鞭來駕馭全中國,吞併東周、西周,消滅各個諸侯國,登上最尊貴的寶座來統治天下,用種種刑具來迫害天下百姓,威風震懾四海。①始皇:公元前259至前210年,姓蠃,名政。先後滅六國,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稱皇帝,自為始皇帝。廢周朝分封建國制度,置三十六郡;收繳天下的兵器,聚之咸陽;統一法度,車同軌,書同文;築長城,治馳道。又採用丞相李斯意見,焚書坑儒。信方士說,求神仙。多次巡視全國,大修宮室,以供游觀。第五次出巡,途徑沙丘平台,即今河北廣宗西北大平台時暴病而死,在位三十六年。死後一年,即爆發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前206年,秦王朝滅亡。②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③振:「振長策」的「振」,舉起;「威振四海」的「振」,通「震」,震驚。④策:馬鞭子。⑤御:駕御,統治。⑥二周:在東周王朝最後的周赧王時,東西周分治。西周都於河南東部舊王城,東周則都鞏,史稱東西二周。西周滅於秦昭王五十一年,東周滅於秦莊襄王元年,不是始皇時事。作者只是為了行文方便才這樣寫的。⑦履至尊:登帝位。⑧六合:天地四方。⑨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南取百越①之地,以為桂林、象郡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③,委命④下吏⑤。乃使蒙恬⑥北築長城而守藩籬⑦,卻⑧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給司法官吏審訊。於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守衛邊境,擊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南下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①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每個部落都有名稱,而統稱百越,也叫百粵。②桂林、象郡:在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帶。③俯首系頸:意思是願意順從投降。系頸,頸上繫繩,表示投降。④委命:寄託性命。⑤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審訊。⑥蒙恬:秦將。始皇時領兵30萬北逐匈奴,修築萬里長城。⑦藩籬:比喻邊疆上的屏障。藩,籬笆。⑧卻:擊退。)[以上寫秦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登基稱帝。「振長策而御宇內」四句寫其攻天下的威勢,「南取百粵」、「北築長城」寫秦疆域的廣大、國勢的強盛。]於是廢先王①之道,焚百家之言②,以愚黔首③;隳④名城⑤,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⑥,鑄以為金人⑦十二,以弱⑧天下之民。(接著就廢除孝公以來歷代先王的治國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毀壞著名的城邑,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把它們全部銷熔,用來鑄成十二個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①先王:一般指堯舜禹湯文武幾個有名的帝王,但本文指的當是秦自孝公以來六代君王。先,已死去的長輩。②焚百家之言:指秦始皇焚書坑儒。百家之言,諸子百家各學派的著作。言,言論,這裡指著作。③黔首:秦朝稱百姓為「黔首」。黔,qián,黑色。④隳:huī,毀壞。⑤名城:高大的城牆。⑥銷鋒鏑:銷毀兵器。銷,熔化金屬。鋒,兵刃。鏑,dí,箭頭。⑦金人:《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斤,置廷宮中。」又傳:鑄銅人十二,各重二十四萬斤。⑧弱:使……變弱小。)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①,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②。(然後憑藉華山修建城牆,據有億丈高的城牆,借用黃河做護城河,面臨不可測量的深淵,用它們作為堅固的防禦工事。派遣優秀的將領、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手執強弩和鋒利的兵器守衛著要害的地方,盤問過往的行人。①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這幾個句子用了所謂「合敘」修辭格,理解時要拆分為下面的順序,「踐華為城,據億丈之城;因河為池,臨不測之淵。」踐,與下句「因」對文同義,當釋「憑」;課本釋「踏」,似欠妥。億丈之城,指華山。不測之淵,指黃河。②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這兩個句子用了互文的手法,應當理解為,「良將勁弩、信臣精卒,守要害之處,陳利兵而誰何」。信臣,可靠的大臣。誰何,呵問他是誰,就是緝查盤問的意思。何,通「呵」,呵喝。另解「誰何」,即誰也不能把他奈何。)[以上寫秦由攻天下轉為守天下後實施的治國之策,主要有,焚書坑儒,實行愚民政策;收天下之兵,實行弱民政策;重兵把守險要之處,實行暴力專制政策。]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①之固,金城②千里,子孫帝王③萬世之業也。(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裡自以為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銅牆鐵壁,正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可以萬代相傳的帝王基業。①關中:秦以函谷關為門戶,關中即指秦雍州地。②金城:堅固的城池。金,比喻堅固。③子孫帝王:子子孫孫稱帝稱王。帝王,名詞活用動詞。《秦始皇本紀》二十六年詔曰:「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這是寫秦一廂情願的想法。作者突出秦始皇的巨大野心,目的是為下文張目,與秦的迅速滅亡形成強烈反差。秦始皇一切辦法都想盡了。但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他的每一項舉措都成了秦王朝加速滅亡的禍根。]
這一段寫秦始皇消滅諸侯、統一天下、建立並強化中央集權封建帝國的整個過程。秦始皇不僅消滅了各國諸侯,而且繼續擴大版圖,創建了史無前例的大帝國。這意味著秦從此由攻天下轉入守天下,所以下文接著說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壓民,以「關中之固,金城千里」來確保「子孫帝王萬世之業」。在這段文字中「奮六世之餘烈」 、「廢先王之道」是關鍵性的語句。前一句說明秦始皇統一天下,是承繼「先王之道」的結果;後一句揭示秦始皇在奪取天下之後,放棄了由孝公開始的富國強兵的仁義之策,而改為殘酷無比的暴戾之策,這是秦迅速覆滅的緣由,為本文結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張本。
這段文字與上文一樣也是極盡鋪排誇飾之能事,一方面極力鋪敘秦始皇統一天下,用四個意義相同結構相同的排比句式張大秦「威振四海」的盛勢;另一方面又用一連串的對偶句極力鋪敘秦始皇鞏固政權的一系列措施,以突顯其愚民弱民殘民的霸勢。
這段文字與前文也有不同。如果說第一段寫秦的野心,第二段寫秦的勢力,那麼這一段寫秦始皇:野心與勢力,兼而有之。第二段用正反對比手法把秦與九國兩面寫,本段卻全從秦單面寫,把秦始皇的勢力和野心描繪得淋漓盡致,愈寫愈足,愈寫愈神氣。但是揚至極高處,也便跌入極深處。愈寫秦之強大,就愈見秦之驕橫愚昧;愈寫秦之自信太強,就愈見秦之主觀片面;愈寫秦之野心極大,就愈見秦之眼光短淺。作者雖處處敘而不論,卻處處為最後一段的議論在「蓄勢」。這樣的文章,讀起來自然感到飽滿酣暢,氣勢逼人。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①。(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①殊俗:不同的風俗,指邊遠的地方。)[ 第四段以此開端,古人評說:加此二句,「十分酣恣。」「酣恣」表現在哪裡?原來上文已將秦王朝的盛勢抬至極處,這裡再向上一揚,猶如秦始皇臨死時的迴光返照,秦王朝之盛全是虛假之象,盛極之時就是其滅亡之日。於是,文章頓時反跌下來,改從陳涉寫起。]然陳涉①瓮牖繩樞②之子,氓隸③之人,而遷徙之徒④也;才能不及中人⑤,非有仲尼、墨翟⑥之賢,陶朱⑦、猗頓⑧之富;躡足⑨行伍⑩之間,而倔起(11)阡陌(12)之中,率疲弊(13)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14)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15)。山東(16)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可是,陳涉不過是個以破瓦罐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物,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並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於戍邊軍卒之中,從民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人如同雲一樣聚集起來,像回聲似的應和他,都帶著糧食,影子似地跟著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①陳涉:即陳勝,字涉。公元前?至前208年,秦陽城人。秦二世元年七月,與吳廣率領戍卒900人,在蘄縣大澤鄉揭竿起義,詐稱公子扶蘇、楚將項燕,時諸群縣苦秦苛法,雲集響應。既佔領陳縣,勝乃自立為王,國號張楚。與秦將章邯戰,兵敗還至下城父,為其御夫庄賈所害。②瓮牖繩樞:以破瓮作窗戶,以草繩替代戶樞系門板。形容家裡窮。牖,yǒu,窗戶。樞,shū,門扇開關的樞軸。③氓隸:農村中地位低下的人。陳涉少時為人佣耕,所以稱他為「氓隸」。氓,ménɡ,古時指農村居民。隸,奴隸。④遷徙之徒:被徵發戍邊的人。指陳涉在秦二世元年被徵發戍守漁陽。⑤中人:平常的人。⑥仲尼、墨翟:孔子、墨子。翟,dí。⑦陶朱:就是春秋時期越國的范蠡。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隱居於陶,即現在山東省定陶縣西北,自稱陶朱公。他善於經營生計,所以後人常以「陶朱」為富人的代稱。蠡,lí。⑧猗頓:春秋時魯國人。他向陶朱公學致富之術,大畜牛羊於猗氏,即現在山西省臨猗縣南部,積累了很多財物。猗,yī。⑨躡足:蹈,用腳踏地。這裡有「置身於……」的意思。⑩行伍:hánɡwǔ,古代軍隊編製,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故以「行伍」代指軍隊。(11)倔起:突然興起。倔,通「崛」。(12)阡陌,qiānmò,本是田間小道,這裡代指民間。(13)弊:通「敝」,困敝、疲敝。(14)揭:舉。(15)贏糧而景從:擔著乾糧如影隨形地跟著。贏,擔負。景,同「影」。(16)山東:指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
這一段寫陳涉起義和秦王朝的覆滅。重點是寫陳涉起義。用低襯寫法極寫陳涉的平凡:論出身……、論才能……、論軍隊……、論武器……、論旌旗……都沒有圖舉大事的條件,與秦始皇一統天下,「威振四海」、「餘威震於殊俗」的盛勢,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陳涉義旗一舉,天下響應,豪傑並起,強秦頃刻覆滅。返觀「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九國「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卻越來越強盛;而陳涉「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秦卻土崩瓦解。可見秦始皇「廢先王之道」,施暴政,失民心,乃亡國之舉。這就為下面的議論作了有力的鋪墊。
本段同樣運用鋪排誇張的手法,例如寫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三句同寫其地位卑微,可謂潑墨如雲。這是因為這些地方一辭雖能達意,卻不能「極言」,達不到強化、極化的目的。
且夫①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②也。(再說,一統天下的秦王朝並不是變得弱小,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從前那個樣子。①且夫:複合虛詞,表進層,相當「再說」、「而且」、「況且」。②自若:猶自如,保持原狀。)[強大的秦王朝為什麼一朝覆滅?這是一個極富刺激的問題。原因可能有很多,是不是山河改了舊觀?「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地理優勢依然存在。這就排除了第一個原因。]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①棘②矜③,非銛④於鉤⑤戟⑥長鎩⑦也;謫戍⑧之眾,非抗⑨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⑩之士也。(陳涉的地位並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更尊貴;鋤頭木棍並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卒並不比九國部隊更強大;至於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策略,陳涉也比不上九國的武將謀臣。①耰:yōu,古時的一種碎土平田用的農具,似耙而無齒。②棘:酸棗木。③矜:qín,矛柄,這裡指木棍。④銛:xiān,鋒利。⑤鉤:短兵器,似劍而曲。⑥戟:以戈和矛合為一體的長柄兵器。⑦鎩:shā,長矛。⑧謫戍:指被徵發戍守邊遠地區。⑨抗:匹敵,相當。⑩向時:先前。)[是不是敵人過於強大,陳涉強過九國諸侯?無論地位、兵器、軍隊、用兵之道都遠不可與九國相比。這就排除了第二個原因。]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①長絜②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可是九國諸侯條件好失敗了,陳涉條件差成功了,二者成敗大不一樣,取得的功業也完全相反。假使拿崤山以東諸國跟陳涉量一量長短大小,比一比權勢威力,那簡直有天淵之別,不可相提並論。①度:duó,度量。②絜:xié,衡量。)[山東之國與陳涉既然不可同日而語,但為什麼成敗異變,功業相反呢?作者在此再一次激起讀者深思。上面已經說明,原因不在山河,原因也不在陳涉,一句話原因不在客觀,那當然就只有從秦自身去分析了。於是,文章很自然地又轉入對秦歷史的反思。]然秦以區區①之地,致萬乘②之勢,序八州③而朝同列④,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⑤而七廟隳,身死人手⑦,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然而秦憑藉著它那塊小小的地盤,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給八州的列國諸侯安排先後序列,讓它們來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然後將天下作為一家私產,用崤山、函谷關作為宮牆;但是僅僅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裡,被天下人恥笑的原因,是什麼呢?那是因為秦王朝不再施行仁義之政因而使攻天下和守天下的形勢完全不同了啊。①區區:狹小。②萬乘:兵車萬輛。表示軍事力量強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諸侯地方百里,出兵車千乘。故又以萬乘代指天子。乘,shènɡ,古時車輛叫乘。春秋時甲車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③序八州:給八州按次第排列座次。序,座次、次序,這裡是排列次序的意思。八州,指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梁州。古時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國分別居於其他八州。④朝同列: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同列,同在朝班,此指六國諸侯。秦與六國本來都是周王朝的同列諸侯。「序八州」「朝同列」都是形容秦的霸主地位。⑤一夫作難:指陳涉起義。難,nàn,起事,首事。⑥七廟隳:宗廟毀滅,就是國家滅亡的意思。七廟,天子的宗廟。歷代帝王為進行宗法統治,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禮記·王制》:「天子七廟。」⑦身死人手:指秦二世胡亥為趙高殺死,秦王子嬰為項羽所殺。子嬰,秦始皇長子扶蘇之子。趙高殺二世,立子嬰,去帝號,稱王,在位四十六日。劉邦兵至霸上,子嬰白馬素車以降,後為項羽殺。)[秦攻天下「以區區之地」,而「致萬乘之勢」,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由弱而強,越來越強;秦守天下「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由盛而衰,以至於一朝覆亡,是什麼使秦留下了這麼一條歷史的軌跡呢?原來秦攻天下行的是「先王之道」、仁義之策,守天下「廢先王之道」,行暴政之舉,「仁義不施」因而「攻守之勢異也」。]
第五段分析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這一段由敘事轉為議論,是前文史實的邏輯結論。首先回應篇首,指出秦朝勢力依舊,江山依舊,強調秦朝滅亡的原因並不在於軍力和地理優勢的喪失。然後呼應第二段,把陳涉與九國對比,他在地位、武器、兵力、策略等方面都遠遠不如九國,實在是不可同年而語,強調秦朝滅亡的原因並不在於陳涉有什麼強大的力量。但是為什麼九國與陳涉「成敗異變,功業相反」呢?於是轉入對秦自身的分析。秦從開始強盛到統一天下歷經「百有餘年」的輝煌,但陳涉「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這是什麼原因呢?自然地提出「何也」的設問,逼出對秦王朝覆滅原因的論斷:「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作者以遞進式的對比提出設問,最後以答問作結,一語破底,點出中心論點,是全文論述的歸宿。
這一段論述的邏輯力量就在於作者運用了選言推理(即排除法)的形式。秦王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作者先盡其可能進行列舉。從客觀來說,無非是天災人禍,或者山河有變,失去了原有的地理優勢,自然條件變得對秦不利,或者是陳涉過於強大,秦無力抗拒,這兩條客觀原因排除了,於是只有從秦自身尋找主觀原因。「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秦攻天下時一步步強大而至於統一全國,那是因為什麼?因為孝公任用商鞅,「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而後世「蒙故業,因遺策」、秦始皇攻天下時也是「奮六世之餘烈」,厲行「先王之道」;為什麼後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那是秦始皇、秦二世守天下時「廢先王之道」。行先王仁義之道興,廢先王仁義之道亡,在因果關係的對比中自然地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特色鑒賞
1.以賦寫論。賈誼是西漢時期傑出的辭賦家和政論家。他的賦寫得雲蒸雨降、迴腸盪氣;他的政論寫得峻拔鋒利、語警詞工。《過秦論》則兼及辭賦的文采輝耀、語勢騰縱和政論的見解精闢、雄辯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為別具一格的辭賦家的政論。如題為過秦,但開篇不言秦過而歷舉秦之功,盡書秦之盛,直至篇末才點出秦過之所在。正如金聖嘆所說:「《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之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間『然而』二字一轉,未轉以前,重疊只是論秦如此之強,既轉以後,重疊只是論陳如此之微。……最是疏奇之筆。」一篇政論,卻以敘為主,以敘代議,是這篇文章奇妙之一。語言上也明顯地帶有賦的特色,講究鋪排渲染,例如開頭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四語;中間寫九國之師攻秦,四君、九國、謀臣、策士、武將,一一列名,顯得很有聲勢;寫秦始皇,則極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內」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駢偶,如「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 ,讀起來鏗鏘有聲。它的駢偶非常靈活,有時字數不完全相等,有些駢語甚至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如此變化多端,不顯單調。
2.對比論述。本文對比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全篇對比。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宏偉,氣勢磅礴,論說有力。例如作者寫陳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不成軍旅,可是「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隨即得到天下人的響應、支援,「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寫陳涉起事如此之易,和前文寫諸侯攻秦如彼之難,遙為映照,對比鮮明,為下文議論作了必要的鋪墊。陳涉之位和九國之君比,尊卑懸殊;陳涉武器和九國之械比,利鈍大別;陳涉之眾和九國之軍比,眾寡極異;陳涉之謀和九國之士比,智愚徑庭,陳涉和山東之國「度長絜大,比權量力」不可同時而語,可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這就激起讀者急切追尋原因,為作者揭示答案蓄積了語勢。最後是總比,秦佔地由小到大,廣有天下,勢力由弱到強,統制諸侯,統治由暫到久,長及百年。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宰割天下者反身死人手,「何也?」一個設問句逼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個主旨的提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
二是極化對比。將對比雙方推向極至,用誇張的手法敘事狀物,例如寫秦由興而盛的「攻勢」,將攻和被攻的雙方向兩極強化,對比之下顯得氣魄很大,且更能說明問題。秦孝公時,「君臣固守以窺周室」,一個「窺」字,透出了秦伺機而動的野心,寫出了他偏居一隅的地位,也暗示了周天子地廣人眾、位高權重的形勢。雙方力量懸殊,而「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河之外大片土地,只是「拱手」便得,極言取之甚易,如反掌之勞,似吹灰之力。這反而突顯了秦的兵力雄厚。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時,「九國之師」「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兵多將廣,聲威顯赫,攻勢凌厲,結果「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秦不費一刀一箭,就叫山東六國「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始皇時,「卻匈奴七百餘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所有這些,都是採取將雙方「極化」的辦法,反襯而說明問題。一般的誇張,通常是「言峻則嵩高極天,論狹則河不容舠,說多則子孫千億,稱少則民靡孑遺,襄陵舉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論」,就事物的某一屬性予以誇大。而賈誼寫秦攻之易,卻先將雙方極化,再將攻取極化,則文詞便壯采飛揚,足可披瞽駭聾。「壯詞可得喻其真」,像「拱手而取」、「無亡矢遺鏃之費」,「辭雖已甚,其義無害也」,反而有助於文義的鮮明顯豁。
問題探究
有兩個問題提出來探討:一是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二是學習本文有什麼現實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關於本文主旨,爭論的焦點在對文章最後一句話「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理解。
傳統的解釋是;秦始皇仁義不施因而使秦攻天下與守天下的形勢發生了完全相反的變化。也就是說,秦攻天下時行仁政,因而「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但秦在統一天下,「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之後,不施仁政,因而「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頃刻覆亡。
但是,有人不同意,認為這樣理解,把仁義決定攻天下和守天下,誇大了仁義的作用。「仁義不施」只是針對守天下,並不包括攻天下。攻和守面臨兩種不同的形勢,方略也就不同。《過秦論》共有三篇,理解《過秦論》上篇的中心論點,必須結合中篇和下篇的有關論述,因三篇是一個整體,觀點一致,只是有所側重。中篇有語:「夫兼并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中篇重點分析:天下百姓歸順於秦,始皇和二世不施仁義,而是施行嚴刑峻法,導致秦的滅亡,從而得出「牧民之道,務在安之」的結論。而下篇則指出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自身,是因「本未並失,故不能長」。由此可見「攻天下」當以詐力和武力為主,而「守天下」則必須實行仁義。秦所以亡是用攻天下的辦法守天下。《教師教學用書》採用了這一說法:「作者所謂『攻守之勢異』,指的是秦要統一全國,自然要對山東諸侯採取攻勢,逐步消滅它們;而在統一全國之後要防止人民顛覆它的政權,這就轉入守勢了。處於攻勢『尚詐力』,處於守勢『貴順權』。『順權』,就是施行仁義以收攏民心。秦滅六國後依舊殘酷地壓迫人民,不施仁義,故而迅速滅亡。這是賈誼的基本觀點。要講清這一點,就必須以史實為據,說明秦的興亡過程。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東諸侯曾多次合縱抗秦,皆被張儀等人的連衡術所破,韓、魏、楚三國多次獻地於秦,秦土日廣,這是秦的『詐力』策略的勝利,作者把所有這些史實都集中到九國之師攻秦失敗一事上來加以表現。說到秦統一全國後,則著重揭露秦始皇壓迫人民的政策──這其實是「詐力」策略的繼續。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秦在轉入守勢之後,『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它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
對上述兩種說法,你有什麼看法呢?我們在本書中採用了傳統的說法,你認為有沒有道理?
第二個問題:《史記》記載過項羽這麼一則故事。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於是他的叔父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竟學。」項梁再也弄不明白,項羽究竟該讀什麼書呢?後來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項梁與項羽一起前往觀看。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由此可見,項羽真正想讀的書乃是帝王之術。不知是項梁不懂這門學問呢,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最終也未見項梁授項羽以帝王之術。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後來項羽到手的天下竟被劉邦奪了過去,留下一段歷史的最大遺憾。
所謂帝王之術,其實並不神秘,就是人們常說的治國安邦的學問,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管理學。從大的方面講,是管理一個國家、一個省;從小的方面講,是管理一個縣、一個鄉、一個企業。這門學問可不能不學,它關係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興衰榮枯。
怎麼學?學史論,學史書,是一條捷徑。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充分說明學習歷史學習史論的重要性。賈誼的《過秦論》是一篇傑出的史論,你讀了之後,從中感受到了什麼樣的深刻教益呢?請談談自己的想法。
探究思路:
第一個問題:《教師教學用書》的這個說法,優點是把《過秦論》三篇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但是,它沒有注意到:第一,三篇各有側重,上篇側重始皇的過錯,中篇側重二世的過錯,下篇側重三世的過錯;第二,秦攻天下之時也有守「天下」的問題,攻諸侯固然用「詐」,但是守秦地也用「詐」?如是,對商鞅「內立法度,務耕織」怎麼解釋?第三,說《過秦論》(上)敘史時處處扣住「尚詐力」,也很牽強,作者陳述的那些史料來自文外,從文章本身看不出來,這種分析的方法有違「探本求源、披文入情」的原則。
本書採用傳統的解釋,在文中的依據是:孝公制定了強秦之策:「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孝公沒後,「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到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因而「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很快「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統一全國。但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廢先王之道」,於是秦由興盛很快地走向滅亡。由此看來,作者的思路很清晰,他旨在說明,秦行孝公之道(即文中提到的「先王之道」)則興,廢孝公之道則亡。這裡的關鍵是,孝公之道算不算「仁義」之道。徐應佩先生等引司馬遷的評議,認為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是仁義之舉。他們在《峻拔鋒利,語警詞工──談賈誼的〈過秦論〉》一文中說:「作者寫秦氣銳勢盛,是為了說明這是施仁義的結果。可是賈誼只將施仁布義隱嵌於字裡行間,反而鋪張揚厲地大寫追亡逐北、席捲天下的聲勢,待到文末點題後,回顧前文一一審視細察,始覺作者原來處處設伏,密而不漏。作者於第一段就帶出了秦能輕取易攻的原因:『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由於採取了商鞅的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對內、對外政策,司馬遷也認為這屬仁義之舉。他說:『地形險阻,所以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為治也。猶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義為本,而以固塞之法為枝葉,豈不然哉!』作者敘秦的每一階段,都緊扣住這點。本文題旨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於前文卻明寫、詳寫『攻守之勢』,暗寫、略寫『仁義之施』,氣蘊於內,象呈於外,使人首先從氣勢磅礴的文辭上得到感染,直到最後才將內蘊的含義加以挑明,讀者撥除疑念,釋除懸念,把握主旨,則頓覺原來的潛義伏理騰躍而出,熠然生輝,戛然作響。」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賈誼在文中雖然沒有明言孝公施行仁政,但是他明確地指出了秦始皇在「廢先王之道」後,施行的是愚民弱民殘民的暴政,如此,賈誼也便從側面肯定了孝公行的是仁義之道。由此可見,傳統的說法揭示了前面的敘和後面的議,即材料和觀點的內在聯繫,比較切近文本原意。
第二個問題:秦王朝是一個很特殊的王朝,它的暴興暴亡,歷來引起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的極大注意,人們對此從各個不同的側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而賈誼的三篇《過秦論》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漢文帝採納了賈誼的意見,致使漢朝的生產和經濟很快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為後來漢武帝戰勝匈奴、開拓疆土,打下了雄厚的基礎。我們今天讀《過秦論》仍然會很有啟發。比如賈誼分析秦施行孝公的治國之策則強,拋棄孝公的治國之策則亡,從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中得出一個結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個論斷充分說明了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誠如毛澤東所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總結我們黨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無不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正確。又如賈誼說:「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這話講的是秦始皇,批評他「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以致「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但兩千年以後的我們聽起來,卻仍如晨鐘暮鼓,振聾發聵。我們曾經高舉階級鬥爭的大旗,打土豪分田地,奪取了天下。但是在建國之後,卻仍然階級鬥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其道不易,其政不改」,不是差一點也丟了天下?歷史不會重演,人們常常這麼說。但是馬克思卻說,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其實,歷史何止相似,歷史天天都在重演!前世之事,後事之師,賈誼之言如雷貫耳。
讀《過秦論》,放眼看世界,兩千年前的歷史不正在重演么?血風腥雨的戰國時代和當今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又何其相似乃爾!當今美國,世界老大,意欲籍其強大國力,稱霸世界,其窮兵黷武,霸道無忌,酷似不可一世的強秦,而其他國家,則如各懷心胎苦於自保的九國。一超多強,合縱連橫,活脫脫一部戰國史的翻版!怎樣避免兩千年的歷史再成現實,這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大課題。因此,我們要好好地讀一讀歷史,讀一讀前人優秀的史論,使自己變得聰明起來。
訓練提高
1.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義:
(1) 因 : ①蒙故業,因遺策。( ) ②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
③後因伐木,始見此山。( ) 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
⑤相如因持壁卻立。( ) ⑥廉頗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2)策 ①振長策而御宇內。() ②蒙故業,因遺策。()
③可以策勵期望者誰乎?() ④策之不能盡其道。( )
(3)制 ①覆至尊而制六合。( ) ②吳起、孫臏……之倫制其兵。( )
③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 ④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⑤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 )
(4)兵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②吳起、孫臏……之倫制其兵。( )
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④兵者,國之大事。( )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5)致 ①然秦以區區之地, 致萬乘之勢。( ) ②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
③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④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 )
(6)信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 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③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④低眉信手續續彈。( )
2.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詞語,並給其歸類:
⑴會盟而謀弱秦。 ⑵序八州而朝同列。 ⑶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⑷天下雲集響應。 ⑸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⑹吞二周而亡諸侯。 ⑺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⑻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⑼外連衡而斗諸侯。 ⑽據崤函之固。 ⑾ 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⒀卻匈奴七百餘里。 ⒁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⒂山東豪傑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答:第一問,活用的詞語:
。
第二問,歸類:(1)使動用法: ;(2)名詞作狀語: ;(3)形容詞作動詞: ;(4)名詞用作動詞: ;(5)形容詞活用名詞: ;(6)動詞活用作名詞: 。
3.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斗諸侯。 ②孝公既沒。 ③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④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⑤威振四海。 ⑥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⑦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⑧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4.下列詞語在句中意義完全相同的項有 。
①愛:A.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
②士:A.於是六國之士。 B.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③延:A.秦人開關延敵。 B.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④弊:A.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B.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
⑤弱:A.秦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答:
5.古人為了使文章有變化,不獃滯,遇到上下文有相同的字詞重複出現的情況.就用近義詞代替,避免「同字互出」。這種情況在連用結構相同的句子時,更為常見。試找出下列加點的詞語的近義詞,井附上相關的句子。
(1)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2)席捲天下。
(3)南取漢中。 (4)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
(5)宰割天下。 (6)蒙故業。
(7)率疲敝之卒。 (8)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
答:
6.對下句子的翻譯正確的有: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毀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認為天下百姓從此懦弱無能。
B.收繳天下的兵器,把它們集中到咸陽,(然後)銷毀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認為天下百姓從此懦弱無能。
C.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毀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用這個辦法削弱天下百姓。
D.收繳天下的兵器,把它們集中到咸陽,(然後)銷毀這些兵器,經過鑄造做成十二個金屬人,用這個辦法來削弱天下百姓。
(2).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A.(秦始皇)踏上華山修建城牆,憑藉黃河作為護城河,上佔據億丈高的城堡,下面臨不可測度的深淵,自以為(他的江山)十分堅固。
B.(秦始皇)踏上華山、憑藉黃河,把他們看成城牆和護城河,佔據著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又緊靠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自以為(他的江山)十分堅固。
C.(秦始皇)憑藉華山築城,佔據著億丈高的城牆,憑藉黃河修護城河,面對著不可測量的深淵,把它們當作堅固的防卸工事。
D.(秦始皇)憑藉華山當做城牆,憑藉黃河當做護城河,佔據著億丈高的城牆,面對著不可測量的深淵,把它們當作堅固的防卸工事。
7.參考括弧內的注釋,閱讀下面文字,然後回答(1)-(3)題: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施展)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治)天下始(前提)。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通」罹」,遭遇)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掌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
(1)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詞語:
①先詐力而後仁義。
②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
③秦離戰國而王天下。
(2)這些文字說明的中心是什麼?它為什麼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採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
答:
(3)將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
答:
8.下面有兩首詩,一首是李商隱寫的《賈生》,一首是毛澤東寫的《賈誼》,請品讀後答題。 賈生 李商隱 賈 誼 毛澤東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世無倫,
賈生才調更無倫。 哭泣情懷吊屈文。
可憐夜半虛前席, 梁王墮馬尋常事, 不問蒼生問鬼神。 何須哀傷付一生。
註:《賈生》詩的背景是:賈生自長沙返回,被漢文帝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剛舉行過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動靠近對方,形容聽得入神)。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1)對兩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詩「賈生才調更無倫」,毛詩將「更」改為「世」,更突出了賈誼是曠世少有的才人,表現了詩人對賈生的讚美之情。
B.毛詩「哭泣情懷吊屈文」,指的是賈誼的《吊屈原賦》,作者引此旨在感嘆屈誼和屈原一樣失意不得志。
C.李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以漢文帝「虛前席」的行動,從側面表現了賈誼令漢文帝折服的學問和才能。
D.李詩「可憐」是「可惜」的意思,內中也含「可悲、可嘆」之意。毛詩「尋常」,是「平常、普通」,不值得小題大做的意思。
(2)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生》「宣室求賢」「夜半虛席」,在一般封建士大夫心目中,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李商隱卻獨具隻眼,翻出新意。
B.《賈生》前三句極力描寫漢文帝如何虛心向賈生求教,渲染一代聖君的形象,最後一句跌出真意,原來漢文帝是一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昏君啊。用了先揚後抑的手法。
C.《賈誼》對賈誼因梁王墮馬哀傷而死,深表惋惜。賈誼既以天下為己任,卻又為梁王陪上一條性命,真是不值得啊!暗中批評賈誼心胸過於狹窄。
D.《賈誼》啟示我們,一個人懷才不遇,原因是多方面的,賈誼仕途多舛、賷志而沒,在很大程度上事屬偶然,如果不是梁王墮馬,他的後半生又當如何?
9.古人探討秦之興亡的詩文很多,你是否也感興趣?請於課後把這些詩文搜集整理一下,看看自己還有什麼新的見解,寫一篇短文發表出來,好嗎?。
答:
解析與答案
1.解析:對課文中的重要詞語要注意積累,而且要盡量聯繫學過的課文,加深印象,進行歸納。
答案:
因:①沿襲。(「因」與「蒙」對文同義)②憑藉,依仗。(「踐」與「因」對文同義)③由於,選自《雁盪山》。④因而,選自《石鐘山記》。⑤ 於是,乘機,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⑥經由、通過……(導引、帶路)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
策:①馬鞭子。②策略。③鞭策。④鞭打,引申為駕馭。選自《馬說》。
制:①控制。②統率。③制服。④規模。選自《岳陽樓記》。⑤控制。選自《赤壁之戰》。
兵:①兵器。②軍隊。③軍備。④軍事,戰爭。選自《孫子兵法》⑤兵器。
致:①到,達到。②得到,獲得。選自《送東陽馬生序》。③招致。④表示,表達。選自《赤壁之戰》。
信:①可靠的。②言語真實,守信用。選自《曹劌論戰》。③通「伸」,伸張。選自《隆中對》。④隨便,隨意(信口開河)。選自《琵琶行》
2.解析:對於詞類活用問題,要熟練地掌握判定詞類活用的基本方法,比如名詞如果在句中用作謂語,或者後面帶了賓語,則可斷定其活用為動詞;形容詞在句中用作賓語,或者位於定心片語中心語的位置,則可斷定其活用作名詞。動詞如果處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則是活用為名詞;動詞和後面的賓語如果不是一般的支配關係,而是特殊的使動或意動的關係,則是一般動詞活用為使動和意動用法。如此等等,務必非常熟悉。
答案:第一問,句中活用的詞語有:⑴弱,形容詞活用動詞,使動用法。⑵序,名詞活用動詞;朝,動詞使動用法。⑶席、包、囊,名詞活用作狀語。⑷雲、響,名詞活用作狀語。⑸小弱,形容詞活用動詞。⑹亡,動詞使動用法。⑺北,名詞活用作狀語。⑻愚,形容詞活用動詞,使動用法。⑼外,名詞活用作狀語;斗,動詞使動用法。⑽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⑾亡、北,動詞活用名詞;伏,動詞使動用法。⑿利、便,形容詞活用名詞。⒀卻,動詞使動用法。⒁帝王,名詞活用動詞。⒂亡,動詞使動用法。
第二問,歸類:(1)使動用法: ⑴⑵⑹⑻⑼⑾⒀⒂;(2)名詞活用作狀語:⑶⑷⑺⑼;(3)形容詞作動詞:⑴⑸⑻;(4)名詞活用作動詞:⑵ ⒁;(5)形容詞活用名詞:⑽⑿ ;(6)動詞活用作名詞:⑾。
3.解析:對於通假字,一要熟練掌握常見的通假用字,二是只有在用其本義在文中不能得到合理解釋時才考慮通假替代,三是要注意上下文,例如「秦有餘力而制其弊」中的「弊」字,課本上釋「弱點、毛病」,取其本義,不妥,應釋通「敝」,疲敝、困敝。因為這個句子與前文「而天下諸侯已困矣」相照應,知「弊」即「困」之義;又後有「率疲弊之卒」佐證。
答案:①衡,通「橫」。②沒,通「歿」。③從,通「縱」。④弊,通「敝」。⑤振,通「震」。⑥何,通「呵」。⑦倔,通「崛」。⑧景,通「影」。
4.解析:此題旨在啟示我們注意多義詞。①A.吝嗇、吝惜。B.愛護、珍惜。②士,古時四民之一,位於庶民之上。《穀梁梁傳》:「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士民,學道藝和習武勇的人。③A.延納,延請。B.延續,延長。④通「敝」,困敝,疲敝。⑤A.形容詞使動用法,使……變弱小,削弱。B.形容詞,弱小。
答案:②④。
5.解析:本題旨在了解古文中為避免「同字重出」而用近義詞替代的手法。掌握這一點,對於利用「對文見義」的方法來解讀生疏難懂的文言詞語,大有裨益。
答案: (1)擁雍州之地。(擁、據,近義。)(2)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包舉、囊括、并吞、席捲,近義;宇內、四海、八荒、天下,近義。)(3)西舉巴蜀。(舉、取,近義。)(4)……之屬通其意,……之倫制其兵。(徒、屬、倫,近義。)(5)分裂山河。(分裂、宰割,近義。)(6)因遺策。(因、蒙,近義。)(7)將數百之眾。(將、率,近義。)(8)氓隸之人,遷徙之徒。(人、徒、子,近義。)
6.解析:文言文的翻譯要做到「信、達、雅」,起碼要從以下幾點檢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個實詞、虛詞的意義是什麼,譯文中有沒有錯譯或漏譯;其二,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們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語法習慣;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風格,各種修辭格的處理是否得當。(1)「兵」指兵器,不是軍隊;鋒鏑,用了借代手法,代指兵器。「弱」形容詞使動用法。(2)「踐」課文注為「踏」有誤。根據對文,應與「因」近義。《康熙字典》引《釋文》:「踐,借也」,憑藉。「以為」是「以(之)為」,譯為「把它們當作」。這個句子用了「合敘」的方法,翻譯時語序宜作適當調整。
答案:(1)D。(2)C 。
7.解析:這是課後閱讀題,選自《過秦論》中篇。本段文字的突出特徵是,和課文同樣,具有很強的邏輯說服力,通過閱讀有利於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①先、後,形容詞活用動詞,意動用法,把……放在前頭,把……放在後頭。②高、貴,形容詞活用動詞,意動用法,以……為高,以……為貴。③王,名詞活用動詞,統一。
(2)這段文字說明的中心是秦為什麼滅亡。文章的論證方法有,正反對比論證,先論述秦何以滅亡,後從正面假設,秦怎樣才不會滅亡:如果秦擬用上世、殷周治國之策,則「未有傾危之患也」。而在論述秦何以滅亡的時候,又用一個嚴密的邏輯推理。這個推理的大前提是: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這是公認的道理,不用證明)。小前提是: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前面已列出材料證明: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因此,推出的結論是:(秦)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3)譯文:
秦王懷著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威,禁除詩書古籍,實行嚴刑酷法,把詭詐權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後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實行兼并,要重視詭詐和實力;安定國家,要重視順時權變:這就是說奪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秦經歷了戰國到統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令沒有變,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秦王孤身無輔卻擁有天下,所以他的滅亡很快就來到了。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著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己的政策,那麼後代即使出現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禍患。
8.解析:李詩比較曲折隱晦,毛詩比較直露,但對於直露的詩也不一定就能準確無誤地理解。本題測試的重點放在毛詩。(1)B項的旨意要從詩的整體來考慮,毛詩第一句贊賈誼的才能,第二句是藉以寫他的遠大志向,後兩句則是感嘆他因梁王墮馬而死,實在可惜。(2)D項偏離了詩的旨意,與詩的內容不符,它與C項的分析也存在矛盾關係。
答案:(1)B。(2)D。
9.解析:這是一道探索創新題,進行這樣的練習,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創新意識。
答案:略。
推薦閱讀:
※符號學解讀李雙江兒子打人事件
※八字測車禍實例解讀
※從紫微斗數解讀您的婚姻會如何
※何麗野:《周易》象思維在現代哲學範式中的解讀及意義
※解讀「旺夫」 女人謹記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