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方神韻 青州龍興寺藏佛造像藝術

青州地區的佛教造像被業界稱為「青州樣式」,是北朝晚期佛教造像的突出代表。雖然北齊僅存在了27年,在佛教藝術史上卻意義重大。由於北齊統治階級恢復鮮卑人的習俗,同時青州素受南朝文化影響,印度笈多造像藝術與南朝張僧繇「面短而艷」的藝術風格的傳入,讓青州地區的造像藝術一改前朝「秀骨清像」的審美,形成了「面型漸趨豐頤,衣紋漸趨簡潔」的薄衣佛像新風格,其中尤以龍興寺造像最具地方特色而廣受關注。

龍興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是一處延續千餘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的最北部,南北長 8.7米、東西寬6.8米,坑內有規律地埋藏有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的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岩、陶、鐵、木及泥塑等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等多種技法。

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現,為研究中國佛教美術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的實物資料。青州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的發掘是近年來中國境內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時期中國佛教藝術的傑出成就,為研究佛教在我國的傳播及雕塑、繪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其中的佛像精品先後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英國、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精品展或大型專題展。當人們看到那些面帶微笑的佛像、衣著雍容華貴的菩薩、呼之欲出的飛天、生動活潑的護法和多姿多彩的荷蓮時,無不被其深深折服。

自佛教從遙遠的印度傳入中國後,中國人開始了製造佛像的歷史。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製作先後受到中亞和印度的影響。青州佛教造像中年代最早的是北魏晚期的作品,數量不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帶有背屏的造像,佛像大多身材單薄、肩部低垂,是典型的中國漢人的體態。佛像面部的顴骨微微突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智者的形象,這樣的造像風格被稱為秀骨清像。不僅如此,從印度遠道而來的佛只是到了中國後才穿起寬衣大袖褒衣博帶的長衫。佛像上的漢化風格是當時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普遍漢化傾向的一個縮影。

戰亂與分裂沒有阻斷南北朝時期文化的交流,控制北方政權的草原民族開始向南方王朝的漢族文化學習,大規模的漢化運動在北魏孝文帝時期最為活躍。青州自古就地處南北交通的要道,歷史上一度從屬南朝,南北文化長期在這裡交匯,在佛教造像上自然響應並且主導了造像的漢化風格。接近漢人的體態和中國傳統樣式的長衫,這種瀟洒清秀的風格一直延續到公元六世紀上半葉的東魏時期。但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公元六世紀中期以後北齊時期的佛教造像時,第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徵完全被新的造像風格所取代。背屏式的浮雕造像幾乎消失,而單體的圓雕造像,面部大多豐滿圓潤,和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飾風格相比,北齊造像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審美情趣。所有造像的服飾都輕薄貼體,顯露出健康優美的身段,早期從印度傳入的藝術風格再次成為主流。

在青州地區出土的北齊時代的石刻拓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當時胡人已經廣泛地進入到青州進行經濟和文化活動,與異域的交流也體現在同時期的佛教造像上。一些造像身上用淺浮雕或者彩繪的形式,清晰地勾畫出了胡人的形象。另一些佛像,或是採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紋,好像打濕的衣衫緊貼身體,或是身上沒有任何皺褶,肌膚的輪廓充分顯現著人體的優美,在北方中原一帶的同期作品中,這種造像的樣式極為罕見,他們可能就是史書文獻中記載過的「曹衣出水」的樣式。

從造型形制上,北齊時期龍興寺造像中單體圓雕造像的數量增多,而背屏式造像趨於減少。菩薩像所受儀軌約束較少,往往雕刻精美,有較強的世俗生活氣息。青州石雕佛教造像舉世聞名,它們的確名不虛傳,就整體而言,這應是我所見到過的石雕佛教造像之中最精美的。

青州博物館是四座圍合在一起的仿古建築,就建在原來青州城垣的殘基之上,氣象堂皇。最著名的龍興寺造像展廳近年重新布展陳列,突出展示了龍興寺出土造像的總集成,但是都罩上了玻璃罩,而且感覺展出的造像也少了許多。不過,對於佛教美術愛好者來說,這裡還是一個夢幻之地。

下面有兩百多張照片,我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欣賞、觀察、理解這些偉大的作品,並與各位共享。

展廳布局

彩繪背屏式佛菩薩三尊像 東魏

通高310厘米,石灰石質。主佛的面部、胸部,皮膚裸露部分均為貼金。主尊螺發高髻,上施寶藍色,杏眼長目,面部表情溫和,胸前有結帶,飾頭光和身光。右脅侍菩薩上身殘,左脅侍菩薩頭戴寶冠,身著天衣,佩項圈,腹部飾蝴蝶狀飾物。三尊像背連蓮瓣狀背屏,背屏下部主尊兩側是高浮雕彩繪的雙龍,口銜蓮花,蓮葉,蓮蕾形成基座,托起二脅侍,背屏上部正中為一單層側面塔,飾山花,蕉葉。塔兩側環繞肥田八身,四身托塔,二身舞蹈,二身分執排蕭和鈸。

背屏式佛菩薩三尊造像 北魏晚期

通高113厘米,石灰石質,主佛的肉髻與髮髻表面刻水渦紋,頭部略下低,面相清秀,表情和悅,雙肩下削,著褒衣博帶式大衣,施無畏、與願印,衣紋為減地式陰刻突棱狀,比較特別。二菩薩像頭頂束高髮髻,面相清秀。

貼金彩繪石雕三尊像 東魏

尼智明石雕造像 東魏天平三年

高83厘米,寬66厘米,厚9.5厘米。造像為三尊像。本尊佛像螺形高髻,面相較長,眼微睜,嘴上翹,呈微笑狀。內著僧祗支,外著褒衣博帶袈裟,袈裟下擺略向外侈,跣足立於覆蓮台上。雙手已佚。本尊頭後有由淺刻蓮瓣和同心圓等組成的頭光,外有彩繪忍冬花環;背光為橢圓形,亦由淺刻的蓮瓣、條紋組成;外側彩繪忍冬花紋帶。二脅侍圓形頭光,冠飾均殘,額前留三個髮辮,冠繒垂至肩部。內穿對襟衫,帔帛從雙肩下垂,再向上卷至肘間,然後下垂,長裙繫於上腹部,下擺略向外移,一脅侍手持蓮蕾和桃形飾件,一脅侍手持蓮蕾,提凈瓶,均跣足立於覆蓮台上。造像上部刻火焰紋,頂部殘,僅存左右兩尊結跏趺坐於覆蓮座上的化佛。造像彩繪保存完好。造像下連長方形基座,上題發願文。

貼金彩繪背屏式佛菩薩三尊造像 東魏-北齊

通高138厘米,石灰石質,主佛頭頂的肉髻低平,表面飾有密小的螺紋,面相豐滿,雙腮胖圓;二脅侍菩薩的面部略長。主佛肉髻的作法是北齊特有的樣式,這種樣式影響到了隋乃至唐。

彩繪背屏式佛菩薩三尊造像 北魏晚期-東魏

貼金彩繪背屏式佛菩薩三尊造像 北魏-東魏

邢長振造釋迦像 東魏天平三年

賈淑姿造佛菩薩三尊像 北魏永安三年

彩繪石雕佛立像 東魏

貼金彩繪背屏式釋迦造像 北魏晚期

貼金彩繪造像局部(托塔飛天) 北魏晚期-東魏

貼金彩繪脅侍菩薩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

通高200厘米,菩薩體態勻稱,身體修長,頭戴貼金寶冠,寶繒下垂至肩,黑髮順肩而下,在肩部飾兩個貼金圓形飾物。面相圓潤,慈祥。頸配貼金項飾,著百褶長裙,腰間束帶打結,長裙曳地,跣足立於蓮台上。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齊-隋

通高165厘米,菩薩頭戴透雕花蔓冠,面相清秀,雙目低垂,表情莊重,頭髮垂至雙肩,上著對襟衣,佩項圈披帛托住瓔珞自雙肩垂在腹下交叉上卷。一條提於左手。一條轉至身後。下身貼體長裙,裙側垂瓔珞。身前的裙帶上飾九方浮雕圖案。菩薩裝飾華麗,跣足立於蓮台之上,腳趾伸於蓮台外。給人以高貴、典雅的感覺。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通高115厘米,石灰石質,造像螺發高髻,眉目清秀,面露微笑,手施無畏與願印,身著通肩田相袈裟,跣足而立,造像上彩繪保存完好,鮮艷如新。

貼金彩繪思惟菩薩像 北齊

通高90厘米,菩薩頭戴花蔓高冠,寶繒垂肩,面相圓潤,清秀,微含笑意,眼微睜,左右臂殘,右手殘指留於右下腮。袒上身,頸佩項圈,下著紅色長裙,裙帶下垂。腰左、右側有圓璧和香囊佩飾。長裙下擺重疊,半跏趺坐於束腰藤座上。座下雕一飛龍,口銜蓮花托起菩薩一腳。

彩繪菩薩立像 北魏晚期-東魏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齊

通高110厘米,像高95厘米,寬28厘米,厚20厘米,重50千克。圓雕立像,石灰石質。菩薩高髻,所束冠巾貼金,裸上身,頸部佩戴貼金項圈和瓔珞,綠色披帛飾有金邊,順肩下垂,雙腕戴貼金手鐲,左手輕提披帛,右臂半舉胸前。下身著紅色長裙,腰部束帶打結。跣足立於綠色蓮台之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高69厘米,寬20厘米,厚12厘米,重30千克。圓雕立像,石灰石質。螺形髮髻,面相圓潤,眼睛微睜,面部、頸部、胸部貼金。身披右袒式袈裟,半遮右肩,紅色袈裟飾有綠邊,衣紋為陰線刻,袈裟輕薄貼體。

彩繪菩薩立像 東魏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彩繪佛立像 北齊

高113厘米,石灰石質。該佛像從頭身比例上看頭部明顯偏大,頭頂為低平肉髻,表面飾螺紋;面相長圓豐滿,雙目下視,為龍興寺北齊佛像的一般特點,手施無畏、與願印、身披低開領的通肩式大衣,內有僧祗支,表面不刻衣紋,極淺地同田相袈裟。大衣質地顯得輕薄,襯出了寬肩、細腰、寬胯身段特點,具有十分典型的北齊佛像風格。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魏晚期

通高168厘米,圓雕石灰石造像。螺發高髻,面相方圓,顴骨略高,嘴角含笑,耳肥大。細長頸,內穿僧祗支,外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刻畫極具裝飾性,跣足而立。佛像頭後飾圓形頭光,最內匝是浮雕的圓形蓮花,蓮花的外面則為磨光繪出。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坐像 北齊-隋

貼金彩繪脅侍菩薩像 東魏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漢白玉菩薩立像 北齊

彩繪漢白玉佛坐像 北齊

彩繪佛坐像 北齊

貼金彩繪菩薩立像 隋

佛、弟子五尊像 唐

佛坐像 唐

通高100厘米,該佛像具有健美的身段,和諧的比例,充分顯示了大唐帝國特有的精神風貌。按唐代佛像的一般規律,倚坐佛像代表著將來在未來世界下生人間的彌勒佛。

彩繪羅漢像 北宋

彩繪佛立像 北齊

貼金彩繪佛頭像 北齊

菩薩頭像 北齊

高浮雕飛天 北魏晚期-東魏

貼金彩繪石雕像局部 北魏晚期-北齊


以上內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歡迎分享

敬請關注南山供秀公眾平台

微信號:13834223302(楠山居)

看完後別忘記分享哦,分享即是收穫,更是一種美德!

侯楠山

-------------------------------------------------------------------------------------

藝術指導、平面設計師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GDC 會員

山西美術家協會設計藝委會 會員

山西省藝術研究會 研究員

太原市美術家協會 理事

-------------------------------------------------------------------------------------

1979年生於山西汾陽

曾就職於正是形象設計,英語周報及合善國際上海公司等

2008年山西「端午情」高校大學生平面設計大賽評委

第二屆山西省海報大展暨<和平·進步>主題海報展執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現就職於中國移動山西公司,業餘時間從事古代佛教造像學習與研究,師從著名佛像鑒定專家、畫家金申老師。

-------------------------------------------------------------------------------------

主要獎項

2008年第二十一屆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入選獎

2007第九屆伊朗德黑蘭國際海報雙年展獲獎作品-入選獎

2006年日本東京字體設計指導俱樂部年展-入選獎

2006年第二屆台灣國際海報展-國際評審獎1項、入選獎2項

2006年第八屆日本富山國際海報三年展-入選獎

2006年第四屆寧波國際海報展-入選獎2項

2006第五屆國際商標標誌雙年展-銅獎

2005年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賽-最佳設計獎1項、優秀設計獎2項

2002年2010上海世博會100招貼展-入選獎

2002年「我愛設計」國際圖形設計競賽-創意獎

2000年山西省首屆汾酒杯廣告與包裝設計大賽-優秀獎4項

-------------------------------------------------------------------------------------

主要參展

2008年世界的目光「祈福中國——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全球優秀平面設計邀請展

2008年情系災區「我們在一起」公益海報展

2008年山西「端午情」高校大學生平面設計大賽展

扇動2007國際扇面設計邀請展

i』m xxx——之我的名片流

2006年「X動力2006」漢字主題國際海報邀請展

2006年瑞士「文山文海」中國文字海報收藏展

2005年第二屆山西省海報大展暨<和平·進步>主題海報展

2004年晉商大院海報參展「中國·國際設計博覽會」

-------------------------------------------------------------------------------------

主要出版物發表

《國際設計年鑒》二OO八

《中國設計年鑒》第五卷

《亞太設計年鑒》第三卷

《3030中國新平面設計》

《中國設計機構年鑒》第二卷

《100 X 10 {Episode 2}》100位年輕設計師的1000件作品

《China Graphics·設計年鑒》

《新紀元中國當代設計》


推薦閱讀:

為空間添加一塊顏色
向那些批評過我的人致敬!
畫家羅貴玉--靈動含蓄 蒼潤渾厚
活動預告|4.16慶祝廈門大學96周年校慶藝享會
德藝雙馨藝術家——韓鏡儒作品鑒賞

TAG:藝術 | 青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