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父母秉承「打是親罵是愛」讓孩子很受傷
紐約勵馨舉辦小太陽夏令營,輔導遭受家暴或目睹家暴事件的華裔兒童。(美國《世界日報》/崔芳攝影)
11月22日電 綜合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因為中美教育方式不同,令一些秉承「打是親,罵是愛」傳統的華人父母在管教孩子時頻頻碰壁。華人父母平時管教子女難免動手打孩子,但尺度拿捏不好管教就會成了家暴,涉嫌違法「虐待兒童」。華裔心理醫師表示,華人父母多數在子女不聽話或犯錯時,會處罰孩子,問題是,打罵管教易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
打是親罵是愛?孩子很受傷
從大陸移民(微博)赴美的新手媽媽王女士在孩子哭鬧時,經常想起年幼時遭母親打罵的場面。王女士說:「生下女兒後,很難理解為何母親能對親生骨肉如此狠毒,我絕不會將拳頭揮向女兒。」
亞利桑納州鳳凰城34歲的Tara年少時遭父親體罰是家常便飯,不小心打碎盤子、音樂聲太吵,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能讓父親大發雷霆,而母親從來不過問。她說:「只有搬離父母家後,我才意識到不是每個孩子都是打罵聲中長大。父親從未花心思教導我,而是將他不喜歡的行為用動粗的方式表示不贊同。」CNN報導,最近德州法官亞當斯鞭打女兒的視頻令Tara回想起多年前類似遭遇,她就讀高中時有人向父親告密說,看到Tara與非裔男生接吻,父親回家後衝進她的卧室,用拳頭擊、巴掌摑她,並大聲謾罵。
心理醫師表示,兒童遭受身體或精神虐待會引發創傷症後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而在成人後仍難以驅散心理陰影。Tara說:「我總是焦慮,沒有安全感,對雞毛蒜皮的小事耿耿於懷,因為我從小在家裡怕遭打罵而天天如履薄冰。幸運的是,我得到很好的心理治療,並且找到一個非常棒的丈夫,給我無盡的關懷和濃濃的愛。」
YouTube視頻留言板上名為「sheri226」的一位母親表示,因為她小時候挨打,自己的孩子闖禍後她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打」,但她努力克服這種衝動,並設法與孩子講道理。她說:「不打不罵也不會寵壞孩子,我的女兒們就是明證。」南方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George Holden指出,有些父母可能最初打罵孩子原是為了管教孩子,但有可能在管教過程中越來越控制不好情緒,而如果孩子表現出不在乎或更加叛逆,父母很容易跨越管教界限而變成虐待孩子。
紐約上州的林女士回憶,自己年幼時經常「挑戰父母的權威」,父母吩咐她的事情她總要問為什麼,因為不聽話而挨打,「父母打得很痛,我很生氣但不能還手,在學校與小朋友有爭執時就忍不住打架。」
專門服務家暴受害群體的非營利機構紐約勵馨婦幼關懷中心總幹事劉元芬表示,兒童遭受家庭暴力或目睹家暴場面,長大後容易出現暴力行為。曾被鞭打的兒童易形成錯誤觀念,譬如,「暴力是愛的表現」、「肢體或語言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對比自己弱小的人可以通威脅恐嚇的方式去操控」等,而在家庭暴力陰影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別人充滿敵意,防備心強,自尊心低,感到孤單和害怕。紐約勵馨已連續兩年舉辦「小太陽夏令營」,針對遭受或目睹家暴的華裔兒童進行輔導。
冷靜溝通 處罰子女把握尺度
紐約上州和曼哈頓開業的華裔心理醫師林恩洵表示,許多華裔父母都是在情緒失控時對孩子打罵,給孩子的訊息是「暴力和懲罰」,而真正管教的用途是讓孩子知道每一個行為都會有後果,應該善加溝通,引導孩子走上正路。她舉例說,孩子裝病不想上學,如果硬拖著孩子他們更加反叛,父母可「配合」孩子,但必須聲明,既然生病就要卧床休息,不能看電視或玩玩具,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也不願悶在家裡。
林恩洵說,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管教方式不同,對於兩歲以下哭鬧的孩子,父母可以取走玩具拿走作為「規範」。孩子六歲上學之前,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最緊密,所以將不乖的孩子關在自己房間的「time out」管教方法比較奏效,但父母應掌握時間長短,四歲以下不要超過五分鐘,五、六歲則可以堅持十分鐘。
林恩洵表示,有些父母在管教過程中往往越想越生氣,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大人最好先冷靜下來,告訴孩子過半小時後親子間再交談。她舉了父親管教孩子的經驗,九歲的兒子沉迷於電動遊戲,而不按時完成作業,這位父親告訴孩子晚上睡覺前到書房檢查作業,一旦沒完成就用尺打他手心,然後告訴兒子隔天晚上還要檢查。這名父親因此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兒子預計到不做作業的後果,能夠吸取教訓。
另外,了解孩子的脾氣性格很重要,即使是「time out」管教方式,有的孩子也會變得更加叛逆。林恩洵建議父母應以鼓勵為主,孩子表現好時應多加肯定。
推薦閱讀:
※美國1/3的間諜案被指華人所為,數字觸目驚心
※華人在美國生孩子注意事項
※這個華人不簡單:唾棄中國國籍 娶日本人為妻 公開針對中國軍備
※誰來照顧海外年邁的華人?
※紐約華人過春節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