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歷史
如何學習歷史
我們在談論如何學習歷史之前,似乎應該先談談兩個更基本的問題,一是歷史是什麼 二是為什麼要學歷史。如果對這兩個基本問題欠缺清楚的理解,是無法談論如何學習之類問題的。 歷史是什麼 這個問題還有提出來談談的必要嗎 我們從小學五年級的社會課中開始讀到歷史,國中讀了三年,五本教科書幾乎都翻爛了,現在還在上歷史課,難道我們連歷史是什麼都沒弄清楚嗎 還需要你再提出來談談嗎 對的,我正是這樣想,正因為我們讀了好幾年歷史課,背了好些本歷史教科書,就以為很知道「歷史」是什麼了。其實,我們都沒仔細地想過,也沒有經常地討論,我們對「歷史」只有一些大概的印象,而沒有清楚的概念。如果不信的話,我問你們兩個問題,看看你們會不會回答,或者有沒有想過。第一,一般講到「歷史」這個詞,都包含兩層意思,是那兩層 歷史指過去發生的事,沒有錯,這是一層,還有一層呢 那是指對過去事情的瞭解,也就是說,歷史不只是指過去發生的事,還包括我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瞭解。我們在講一件所謂「歷史事實」的時候,在我們心中,過去的那個事實和我們對那個事實的瞭解,這兩個層次是相當清楚的嗎 我想恐怕沒有吧!我們在講一件「歷史事實」的時候,大概真的相信過去就是那樣,就像教科書中所寫的那樣,如果覺得教科書不好,寫得很遜,不相信教科書的講法,也會相信另一種講法才是事實,反正歷史事實是一種事實,我們是可以知道的。也許,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還有一個問題,是接著這個問題的,如果你同意「歷史」的兩層意思,一是過去的事情,一是對過去事情的瞭解,那麼,這兩層意思之間呈現出怎樣的關係呢。如果你說問得太玄,好,簡單地問,那一層的意思最重要 你很可能會說,那一定是第一層意思,過去的事情,先有了過去的事情,才會有對它瞭解的需要,才會去瞭解它。但是,你能不能倒過來想一想,過去的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呢 如果不先有對過去事情的瞭解工作,我們是不知道那個曾經有過的事情的。甚至可以進一步說,如果沒有對過去的瞭解,過去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存在的。瞭解過去,是每一個人的工作嗎 當然不是,那是歷史家的工作,所以,有人說:沒有歷史家就沒有歷史。你也許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請你注意這種說法的理由,如果你不同意的話,請你反駁它,把它駁倒,這時候你就會覺得很難駁倒,你就會相信這種說法有點道理了。如果我們同意歷史有兩層意思,而且對過去事情的瞭解比過去事情的本身還要重要,那我們對為什麼要學歷史這個問題就可以有一個新的答案了。我們在問:為什麼要學歷史這樣問題的時候,其實也等於在問:歷史有什麼用 這個問題。我們也不妨先把這個問題做點簡單的分析。如果說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而且是具有影響的大事的話,我們知道它,有什麼用呢 你可以說,現在是從過去演變而來的,不知道過去就無法瞭解現在,這一點我完全同意。但是如果你說,知道過去的一些大事就可以瞭解現在,我卻要你證明給我看。記得前後朝代的名稱,開國的國君,朝廷的大事,政府的制度就會對今天的政治現象有所理解嗎 你很難提得出足以說服人的論證,同樣,你知道各個時代食衣住行的大概情形,對於瞭解今天的生活文化有怎樣幫助,我也看不出來。相反地,由於今天和過去差別很大,記得過去的一些事,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沒有什麼幫助,或者說是沒有什麼用的。如果你說,讀歷史只是為了考試,那就太簡單,把歷史廢掉,改讀一些真正有用的科目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只是為了考試,就更證明這個科目是沒有用的,不值得學的,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廢掉它。你們不要以為這是講笑話。類似的事情真的發生過,不過不是在台灣。七○年代英國出現了「歷史科的危機」(historyni danger),因為英國學生參加會考的時候,選考歷史的學生急驟減少,探討原因,是學生認為背誦一些史實,知道王朝興替以及帝王將相的名字,毫無用處。於是,人們就要問,記得這些沒有用處的過去的事情,有必要嗎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就把這門科目從課表中抽出來,代之以其他實際有用的科目,像是社會學、經濟學等。看來都比歷史有助於我們今天的生活,都要有用得多。這時候歷史學家怎麼辦呢 他們為了要讓「歷史」這門科目繼續留存在學生學習的課表中,必須說明,甚至可以說是證明歷史是有用的,而且不是其他科目所能取代的。英國關心歷史教學的學者們,知道沒有辦法讓人們相信知道過去的一些事情就對認識當今社會有所幫助,於是,他們不從歷史是什麼的第一層意思──過去的事情去思考,而是從第二層意思──對過去事情的瞭解去思考。他們認為學生說記得過去一些事情沒有什麼用,並沒講錯,但這並不是說歷史沒有用處,因為歷史的重點是對過去事情的瞭解,學習歷史就是要學習如何瞭解過去的事情,而不是記得一些過去的事情。於是,對於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以及如何學歷史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解答,許多學者和老師都認同這個新方向,在歷史教學領域內,一個稱之為「新歷史」(new history)的觀念和方法很快取代了舊的,傳統的觀念和方法,英國的歷史教學也因之而起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個從傳統歷史教學到新歷史教學的改革變化中,學生反應如何呢 學生的反應很好,因為參加會考的學生選考歷史這科的逐漸增加,前些年已經超過了地理和生物。為什麼會如此呢 學生覺得學歷史有用處是一項重要的原因。 我們能不能從英國的這個例子中說明:學習歷史是指學習如何瞭解過去的事情,而懂得如何瞭解過去就是有用的,就足以回答為什麼要學歷史這個問題呢 看起來似乎是離得遠了一些,但實際上卻是有其關連的。我們可以這樣來想:如何瞭解過去事情就是認識過去、瞭解過去的方法,而這套方法就是取得歷史知識的方法,而這套方法是怎樣得來的呢 它必須依據我們對歷史知識的性質和結構的理解,才能現畫設計。所以,如何瞭解過去事情,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不容易,一方面既要對歷史知識的性質和結構有所理解,另一方面又要對如何獲得這門知識的方法有所掌握。 但是,這很重要,因為惟有把歷史知識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如何去學習它弄清楚,我們學歷史才是在學習一門學問。而這門認識過去的學問是與其他學問都不一樣的。至於這門學問竹特點是什麼,我可以簡單地說說:歷史是過去的事情,我們怎麼能夠知道過去呢 要靠資料,這些資料提供的訊息可以相信還是不能相信呢 要看資料中提供的證據是不是充分。至於證據能不能夠得出一個論斷呢 要看證據如何運用,推證是不是合理。你們聽到這裡可能會懷疑,我們也要這樣去學習歷史嗎 我們學歷史就是要經過一次史學方法的訓練嗎 我的回答是,我剛剛提到的,只是簡單地說說,實際情形還要複雜得多。你們學習歷史,當然不是要做歷史學家,不需要去做一些細密的考訂和推理的工作,但是,既然學習歷史,就應該知道歷史知識是怎麼一回事,只知道一些表面現象是不夠的。為什麼呢 因為你知道了歷史知識是怎麼一回事,你才會感覺到知道過去的事情真不容易,我們目前所知道的過去事情也是經過資料的論證推斷而得到的,不同的資料以及不同的推證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看法。而從資料的論證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古代的情形和我們很不一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都受到時代的影響,是很複雜的,不容易瞭解的,要下工夫的。這樣說來,從理解歷史知識,強調如何瞭解過去事情這個觀點來學習歷史,可以得到兩項效果,一是不滿意只知道一些表面現象,而是要問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也就會觸及資料,證據和推理等方面。學生通過一些思辨訓練來瞭解過去事情,也將有助於對今天情勢的瞭解,因為不論過去與現在,對人世社會的瞭解方法仍是十分相似的。如果我們說,對過去的瞭解就是歷史思維的話,那麼這種歷史思維有助於我們對人世社會的認識、而且是任何其他思維所不能取代的。第二,通過對資料,證據等的初步分析和推理,我們瞭解與我們今天很不一樣的過去的情形,會讓我們感覺到古代的事情與人物都是十分複雜的,不是用簡單的概括方式就能夠瞭解的。能夠認識到古代的人與事都是複雜的,也就會理解當今的人世社會也是複雜的,都是需要仔細分析資料、查驗証據方能得到較為中肯的看法。這方面的能力,學校科目之中,也只有歷史可以給予訓練。總而言之,學生步出校門,走進社會,面對的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情況。在學校課程之中,能夠讓學生知道他們將要面對的是十分複雜的人世社會,而又能提供他們一些認識瞭解這替複雜情勢的訓練,使他們也具備一點基本的應付能力,大概只有「歷史」這一門。而歷史的用處也在這裡顯現出來。 根據以上的談論,可以簡單歸納出一項簡單的觀點,那就是:歷史是指對過去的瞭解,學習歷史是為了發展並提昇我們對過去瞭解的能力,也就是歷史的認知能力或歷史思維的能力。根據這樣的觀點,我們就要進入主題,談談如何學習歷史。我只有兩個很簡單的建議,多想一想和多讀一點。我相信學歷史還有其他的方法,你們也應該聽聽不同品建議,不要認為方法只有一種。「多想一想」很重要。歷史不只是過去的事情,不用腦筋,強記死背,知道很多,雖不至於毫無用處,但對於歷史認知能力的提昇沒什麼幫助則是可以說的。多想一想,自然能夠提昇我們的思考能力,但是,想什麼呢 我覺得不妨從兩方面試試看。首先,我們讀到某一段歷史時,先想想,那時候是怎樣的情形呢 儘量使那些事情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構成一幅歷史的圖像。當然,我們不能憑空想像,一定要有一些做為依憑的素材,教科書的敘述,上課老師的講述是素材的主要來源,如果還不夠的話,還沒辦法在我們腦中構成一幅圖像,怎麼辦呢,去圖書館查資料是一個辦法,但是,我們有去圖書館查資料的時間嗎 到了圖書館從那裡找起 恐怕都是實際的困難。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問老師。在課堂上問,或下課之後問,都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春秋時代晉楚之間打了好幾場仗,在教科書中提到的有城濮之戰,晉勝;邲之戰,楚勝,鄢陵之戰,晉勝;湛阪之戰,晉勝。我們讀歷史不能只記得春秋時代晉楚之間有過這幾場戰爭,誰勝誰負,重要的是戰爭是怎樣進行的,是步兵攻堅,騎兵包抄;還是戰車衝鋒,步卒跟隨 老師講到戰爭的形式是車戰,還要解釋戰車上人員如何配置,這些人如何作戰,戰負如何判定之類的問題,也談談這些戰役大概持續多長的時間,藉以瞭解它規模與影響的大小。也就是說,我們讀到這一段,戰場上大概的樣子一定要出現在我們的腦子裡,我們要知道的是那個戰爭的情景,而不是誰勝誰敗。我相信老師講到這個地方,一定會描述得十分清楚,不然的話,到了戰國時代,教科書上說「步卒騎兵代替了車戰」就沒辦解釋了。你們也許會說戰爭的場景是最容易想像和描述的,但是歷史中戰爭終究是一小部份,其他大部份的內容也可以用想像的辦法,在我們的腦海中構築一幅圖像嗎 我的答案是對的,任何一件值得學習的歷史問題,都可以構成一幅歷史的圖像,只是有些圖像比較模糊幽暗,不像戰爭那樣的鮮明熱鬧。就以人物為例,每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在我們的心中,都應該栩栩如生,都應該讓我們感覺到他與眾不同的特色,他的事功、識見與修養等等。歷史人物決不應該只是一個曾經做過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們在學歷史時,讀到某個人物時,如何能夠如見其人呢 也許我們對他的生平事跡,學問性情所知不多,但在有限的資料上,也要馳情地想像一番:他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他如何做這些事 這些事對當時及後來有何影響 他留給我們後人怎樣的啟發只要我們多想一想,這位人物就會留在我們的心中。如果對他十分敬佩,傾慕不己,自己的人生態度,處世作風也多少會受到影響。歷史之所以能夠發揮這樣的功用,主要還是讀歷史的人努力用功,細心體會的結果。人物的例子很多,就以東晉的王導和祖逖兩人來談談。現行的教科書說用了不很少的字數敘述王導:當時北方大亂,中原人士相率南渡,王導為之撫輯流亡,收其賢人君子,復延結吳地故老,共度艱危。當時荊、揚二州地方安定,戶口殷實,在王導謁力輔佐下,東晉立國的基 礎賴以穩固,時人稱之為「江左夷吾」。課文對史事作了清楚的敘述,但我們只是記得這件事,是很不夠的。我們要想一想,由於王導的努力,東晉政權得以建立,中原的動亂不致擴及南方,中原的文化方才得以延續。王導的功業是很了不起的,當時人對他十分佩服,把他比作管仲。這時我們要想一想,這樣一件了不起的大功勞一定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是他以中原大士族的身分帶著琅玡王司馬睿去拜訪吳地領袖人物顧榮,於是中原流亡人士與當地勢力人物就齊心合力,共度艱危。如果這樣講,第一、就把歷史的事情講得太簡單,我們無法從這樣簡單的事情中瞭解到人世社會的複雜,也就不可能從歷史中得到什麼啟示。第二,如果事情就這麼簡單,何以當時人們這麼佩服他,把他比做管仲呢 這一點也很難講得通。多想一想,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中原胡人起事,士人紛紛南渡,吳地人的心理如何 特別是朝廷任官還是依據出身,流亡人士身分尊貴,職位就高於當地人士,當地人能服氣嗎 王導想盡辦法促成兩方人士的合作,費盡苦心來維持安定的局面,是極不容易的事,這是他功業的由來,也是當時人佩服他的原因。多想一想,想到當時的情景,想到當時重要人物的處境,去體會他們的想法,這樣才能進入歷史的世界。再說祖逖,課文是:祖逖范陽(河北涿縣)人,永嘉之亂,率親族至淮泗避難,素懷恢復之志。元帝即位,上書北伐,自行招募士兵,擊揖渡江,慷慨激昂,以廓清中原自誓。祖逖渡江後,次第收復黃河以南許多土地,與石勒隔河對峙八年,因得不到後方援助,憂憤而死;收復的土地,又為後趙奪去。 劉琨、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大家從小就聽講過。課文敘述十分簡明,我們讀的時候,還是需要多想一想,祖逖上書北伐,晉元帝和王導同意嗎 他自行招募士兵,可見未獲同意,王導為什麼不同意 祖逖渡江之後,如何能夠「次第收復黃河以南許多土地」 如果沒有把祖逖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奮鬥不懈,獲致人們的敬重與愛戴的情景講述出來,祖逖之所以廣為後世欽敬的理由也就無以彰顯。如果學生只知道祖逖北伐,收復了失土,就認為他了不起,也是把歷史上的事情看得太簡單,這樣就會失去學習歷史的功用。最後,課文說「因得不到後方援助,憂憤而死。」好像祖逖收復河南土地都是依靠後方的援助,顯然不是事實,可知祖逖的「憂憤而死」是另有原因的。簡言之,王導失勢,元帝親政,朝廷與士族之衝突升高,動亂將無法避免,這是王敦起兵的背景,也是祖逖憤死的緣由。這兩個例子說明,儘管課文已有相當清楚的說明,還是無法讓我們進入那個時代的情境裡面,去體會他們的憂慮與歡樂,去理解他們的見識與作風,對於那個時代與那些人物真正地有一點瞭解。不過,只要學習的時候多想一想,老師多帶一帶,進入情境,瞭解歷史應該不是困難的事。 其次,我們應該多想一想的是「為什麼」。為什麼是原因的探討,歷史是離不開原因的,時間序列中的因果關係正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結構,抽離掉這一部分,歷史知識就無法成立。由於原因和結果是一種推論的關係,所以它的特點是在已知結果之後對原因的探討,設法找出最重要的原因。導致一個結果的原因不只一個,在好幾個已經列舉出來的原因之中,是否包括了最重要的那一個 為什麼這個原因比其他幾個重要 都是必須說明和解釋的。而這種探討最重要的原因並加以解釋就是理解歷史的重要步驟,在踏出這一步,進行這個工作的時候,我們用的是思考、分析和推理。相對而言,在討論歷史上的因果關係時,記憶力是派不上用場的。我也舉一個例子稍加說明。現行課本第二冊第五三頁,述及宋初統一天下相當順利的原因,是這樣寫的: 宋以十七年(西元九六三──九七九年)的時間統一中國,中間並未遭遇重大抵抗,情況可謂順利。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宋初割據的國家,多已傳位二、三代以上,暮氣漸深,彼此之間,只求和平相處,不注意武力。二、宋建都汴涼,備受北方,契丹的威脅,不能不備精兵,實力遠較南方為強。三、宋對降臣及被征服者,都能予以保全,並加優待,不但消除了反側之意,而且還收效忠之益。 宋初統有天下,並未經過諸如秦末和隋末各方勢力的激烈拼殺,其原因為何,確實值得探討,但課文所舉的三項,在我看來,都不是關鍵所在。第一項將中原力量與其他割據勢力作對比,不無道理,但欠嫌空泛,有欠嚴謹。第二項與第三項雖然也都是一種解釋,終究是其次的,非但是其次,甚至是否能構成為「原因」,仍然值得商確。五代末年,中原力量已明顯凌駕各方,這是長時期情勢發展的歸趨,不能說是為了備禦契丹而駐有精兵。而且此一趨勢在當時人眼中已十分明顯,割據勢力的朝臣尤其敏感,一有機會自然輸誠汴京,這也是大趨勢下的必然結果,單獨列為一項原因,並不妥當。我所說的這個五代末年即已出現的趨勢,在課本中已經講過,在講五代的最後一段: 十國中,以吳及其後續者南唐的勢力較大,與北方五代政權對立,成為南北兩大勢力。南北對抗的態勢,隨著北方勢力的合併,後周世宗的奮發圖強,以及南方國家的日漸奢靡、腐敗,而趨於瓦解,最後為崛起於北方的宋所統一。 這段敘述,除了「崛起」二字略有不妥,已經把北宋初年不需大動干戈就能統一天下的原因講得清楚明白,課本中另外再列三項原因,可以說是多餘的,不需要的。 我沒有批評教科書的意思。我只是藉以說明我們在讀歷史時如何多想一想其中的因果關係。因果關係是一種解釋,最好的做法應該是從不同的資料中,找出某一史事的因果關係,並且加以說明。例如,我們讀了淝水戰役之前苻堅朝廷關於是否應該出兵南征的討論,看到愛護苻堅、支持苻堅的人,特別是本族氐人一致反對,而想伺機復國的異族大臣卻十分贊成,我們就可以判定出兵是不對的,而且是必然招致失敗的,至於理由則可以從雙方意見中歸結出來。但是,我們的教科書中根本不選錄資料,如果不是老師印發講義上課討論,極少接觸的可能,反觀英國教科書,幾乎每一課都錄有資料,都有討論的問題,大陸最新的教科書中也開始增添了史料部分,只是不如英國教科書多。那麼,我們教科書中沒有史料,老師又不發課外資料,那我們如何訓練解釋因果的能力呢 就教科書的內容,仔細地想一想,看看它的說法是不是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也是一種練習的方法。這樣做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要相信教科書的解釋就是唯一的正確解釋,教科書上的某些解釋並不高明,可以討論,是不需要背誦的,用記憶的方式應付歷史上的因果關係,使因果關係的解釋史事的特性完全喪失,尤其是不妥當的做法。請注意,我這裡只說教科書中的因果解釋可以不要背誦記憶,不是說教科書的內容都不要背誦記憶,我認為每一課中的重要史事還是需要記的,只是光記得這些重要史實並不等於讀好了歷史。要讀好歷史,想一想的工夫是決不能少的,想一想每一個時代,每一位人物等等的特色,勾勒出一幅幅歷史的圖像之外,還要對於事情發生演變的因果關係多想一想,想到得出自己滿意的解釋為止。 至於說多讀一點,道理應該是很明白的,教科書限於篇幅,記載史事有限,甚至過於精簡,提供我們建構歷史圖像的資料相當貧乏。只靠教科書的內容,我們很難會對某一時代、某一史事或某一人物的特點能有清晰的瞭解,能夠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因果關係的推論解釋練習,更是需要資料作為依據,教科書中的敘述終究太少了一些。所以,除非老師上課的時候講得很好,讓我們對於那時候的情景,那些人物的精神以及重要制度的意義有所瞭解,我們的思緒才會跟著老師轉,在老師的指引下進入了那個歷史的世界。但是,更好的方法是大家讀一點有關的資料,上課時略作討論,這樣更有助於對史事的瞭解或對人物的認識。道理儘管明白,實際上該怎麼做才好 我們總不能夠要求老師每一節課都要準備資料印成講義,在英國、德國資料都是在教科書上的,也不是要老師自己準備。老師自己準備有三個困難,一是沒這麼多時間,二是沒足夠的圖書,三是選的資料未必就是最好的。期望老師每一節課,或常常提供閱讀資料是不切實際,也是不大可能的要求。但是,期望老師時時介紹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特別是適合高中學生年齡閱讀的書籍或文章,讓有興趣的學生自己找來閱讀,則是合理的要求。如果數量不多,介紹又很詳細則尤為理想。真正又精彩又適合高中生讀的文章則不妨製成講義,發給學生,讓他們寫點閱讀心得,也是不錯的作業設計。高中學生修習的科目很多,分給歷史的時間相當有限,不能讀太多的資料,這樣的考慮是正確的,但是,總也要分一點時間給歷史課吧!你們會說,是有的啊,就是準備小考,要把課文背熟總得花些時間吧!但是,在我看來,與其背課文應付小考,不如讀點課外資料,寫點心得報告,因為背課文不需花腦筋,背過即忘,毫無意義,看資料寫報告就非得花點腦筋不可,總是有點好處的。如果老師介紹的文章不多,而且又深了一點,並不適合我們閱讀。那麼,我們是否應該自己到圖書館找歷史書讀呢 如果你有這麼高的興趣,又有這麼多的時間,沒什麼不可以。但是,既無濃厚興趣,又乏足夠時間,是不是可以不讀呢 我的想法是,你可以不去圖書館找歷史書來讀,但總應該讀點報紙的國際大事版吧!讀國際大事也是瞭解人世社會的複雜情形,對於我們瞭解古代也是很幫助的。 最後,再強調一下多想一想,多讀一點的好處,主要的好處是學會如何理解過去,不論你將來是不是選讀第一類組,懂得如何學習歷史總是一件重要的事。其次的好處是可以在聯考中得到高分。近幾年聯考試題之中,不少題目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答對,而瑣細的記憶題已經很少出現,所以,要得到聯考高分,一定不可以死背書。相反地,多想一想課文中的情景,因果間的關係,再利用時間多讀一些有益的資料,自己的能力有所提昇,應付聯考就不會感到困難,必定可以得到高分。我們到學校讀書,主要是求知識,聯考不是主要目標,能夠得到高分,也只能算是次要的好處。當然,這項好處也是蠻重要的。
一、教師要命製有水準的史料分析題,給學生練習方有意義,水準不佳甚至不及格的史料分析題,徒增學生困擾迷惑,不如不練習。
二、命製有水準題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讀正史、通鑑之類的史料,而是去讀今人的研究論著。從今人論著中可以看到重要的史料及其解釋。教師命題一定要找重要的問題,對所命的題目要有徹底的瞭解。
三、今人論著範圍極廣,應先讀最有成就學者的論著,這些論著,這些論著水準最高,大多取得共識,據以命題,錯失較少。不知名學者的論著,閱讀之時,一定要有鑑別能力,否則少用為好。四、史料分析題的選項設計要多花心思,選項問的差異要大,不可太近,更不能模稜兩可,不可以有故意考倒學生的心理。五、只要正常教學,把時代的情景,人物的特色,制度的精神等作了清楚交待,也介紹一點適當的資料,上課略作討論,課後稍加閱讀,使學生能力有所提升,即可應付裕如,不需刻意練習。
推薦閱讀:
※日本海軍興衰史 (五):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的大敗之戰
※《向上吧詩詞》全集中有哪些隱藏的知識?
※天才道 · 歷史篇 | 太極拳神話傳說回歸歷史(三)
※相撲的歷史
※五四愛國運動對當時中國的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