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臆解  道經〔上〕   【現代】徐梵澄

◎ 序

  老子一書,自古為之註解者多矣。韓非而後,著名者無慮數十百家。其見於漢志者,如鄰氏、徐氏、傅氏等之書早佚。至今存之河上公、王弼等數家註解,乃學人所熟知。近代歐西稍知此學,譯者如林,英、法、德等文字皆有。而為博士論文者,又指不勝屈。凡此皆有專家為之著錄,書目稍裒然矣。  建國以來,地不愛實,鼎彝碑版,時出於山椒水涘。多歷代學人夢想而未之見者。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老子帛書二種,尤為可貴,一篆一隸,皆西漢初年鈔本,可謂學術史上之一大事,與汲冢竹書及孔壁古文之重要相若。既已有編印本發行矣,取以比勘通行諸本,見編次不同,字多通假,而大體無異。然帛本一字之殊,固宜珍若璆琳者也。綜合觀之,實堪嘆美。在昔名註疏之仍多疵 者,未有此西漢初元本故也,惜夫!  梵澄學殖淺薄,自愧讀書不多。時值艱虞,遭家多難,自放於域外者,三十餘年。以一九七九年歸國,聞老子有帛書本,亟求得而讀之,以驚以喜。遂就諸本斟酌,寫成一定本,而亦未必定。越數年,以為說原文應是如此如彼,蓋有其由,亦當說明之,遂就全部老子哲學為之解。文字既有揀擇,句讀稍異尋常,義理遂可批判。未肯全襲舊說,間亦稍出新裁,根據不豐,祇名臆解。  雖然,亦非造次而為之者。嘗以謂俗儒詁經,道士宣教,多說廢話。尤以倡儒、釋、道三教合一者,撏扯牽合,遂成「同善社」之談。而自來口義、語錄、講章之類,一發議論,策鋒便起,徒快語言,羌無實義。凡此皆心所不以為然者,不敢效也。故每章撮其大意說之。疑難處釋之,其原自明白無需解釋者,略之。析理參以周易及先秦古說,不廢莊子;偶見頗同西洋哲學者,標出之,意在點染以時代精神;無所發揮,蓋非論老子哲學也。隸事,多取春秋傳,間有取後世者,皆歷史大事。音義多本之爾雅、詩序、說文等,以古字義解古文義,亦時有渙然冰釋,怡然理順者。要之,求以至簡潔淺顯之文字,解明書中之義理,恰如其分,適可而止。

              乙丑人日 徐梵澄序於北京◎版本

  民國十三年上海涵芬樓影印道藏「慕」字函出老子二種:  一、道德真經──茲簡稱曰「真本」;二、道經古本(篇上)德經古本(篇下)。──茲簡稱曰「古本」。  以上兩種,皆題「唐太史令傳奕校定」,屬「洞神部」本文類,帛書有甲、乙兩本。一九七三年十二月,自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所發現者,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九七六年三月第一次印刷。通行本,即通俗坊間諸本,然多據近人楊樹達增補老子古義本,民國十七年五月上海中華書局四版。

 道經〔上〕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注釋〕  第一章第一節,據甲本增四「也」字。  「無欲」──宋儒多在「無」字斷句。(參陸象山說)。勘甲、乙兩本,後皆有「也」字,作「故恆無欲也……,恆有欲也」。  通行本作「無名,天地之始」。茲據甲、乙兩本,訂作「萬物之始也」。  通行本作「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茲據甲、乙兩本,訂其多「此」字,「而」字,「之玄」二字。皆刪。  通行本「……以觀其徼」。甲、乙兩本皆作「以觀其所噭」。──「所噭」,所通也。茲據通行本刪「所」字。  首章第一句「道可道」,通常釋為「道可言」。──禮記禮器:「蓋道求而未之得也。」鄭註:「道猶言也。」大學:「道學也。」或釋為「語」。荀子榮辱篇:「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實。」此二「道」字皆訓「語」。──或釋此為「可由」,或「可從」,或「可行」。皆有證以成其說。  雖然,於此請別貢一說:  帛書甲、乙兩本,此句皆有「也」字。「也」為疑問語則同「邪」,即「耶」。──禮記曲禮:「奈何去社稷也?」論語為政:「子張問十世可知也?」「也」皆同「邪」。──第二字「可」則「何」之省文。──石鼓文「其魚維何」作「其魚隹可」。雲夢秦簡「購幾可」即「購幾何」,「可」即「何也」。「盜封嗇夫可論」即「盜封嗇夫何論」。  然則此第一句當作:「道,何道耶?」  更進而問一句:「非常道耶?」  其次仍為兩問句:「名,何名耶?非常名耶?」  以「道」與「名」並說,就文字而論,則作連續之兩問句,聲調振起。其所以第三句仍當作疑問語者,乃就全書之大義勘得之。老子全書中所說之道,乃恆常者。(「恆」、「常」同義。漢文帝名「恆」,避諱改作「常」,如「常山」、「嫦峨」,原是「恆山」、「娥」,皆因諱改。由此推知此帛書甲、乙兩本,寫成在漢文帝以前。)  「眇」通「妙」,皆訓「微細」。與妙麗之義無關。  「噭」、「徼」、「竅」,皆同音通假。訓「空」。有空斯有可通。喻道至極微細,亦又僻漫通達,故下文有「可名於小」、「可名於大」之說。  「觀」,諦視也。  十大經成法篇:「萬物之多,皆閱一空。」注者引文子道原篇:「老子曰:『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孔」即「竅」也。  玄,說文:「幽遠也。」原字義為「黑而有赤色者」。凡染,(謂絲、帛、羽等染以紅色),「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見爾雅釋器)。「三入為纁,五入為緅,七入為緇」(見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繢)。鄭注周禮:「玄色者,在緅、緇之間,其六入者歟!」──是則為深赤近黑之色,由是而義轉為「幽遠」。易坤:「天玄而地黃。」亦言天之幽遠。  通行諸本及帛書甲、乙兩本,皆以此章始。章名古本皆無,真本有,此作體道章第一。  〖臆解〗  道,本無可名言者,然不得不藉名言以說道。此老子一書之所為作也。始以問曰:「此道也,何道耶?非恆常之道耶?」又問曰:「此名也,何名耶?非恆常之名耶?」──是謂非於恆常之道外別立一道;非於恆常之名外別立一名。  說萬物之始,有道存焉,所謂「先天地生」者。然此非創化論而是道論。說有其物,無以名之。及名之為道矣,可曰「萬物之母」。  老氏之道,用世道也。將以說侯王,化天下。欲者,侯王之志欲、願欲也①。有欲、無欲異其度,於微,於竅觀其通,將以通此道之精微也。  「玄之又玄」者,言此道之高、深、幽、遠也。──同一物也,自上俯而觀之謂之深,自下仰而望之謂之高。極視窺其幽,平眺謂之遠。皆況道也。以此而攝萬類,謂為「眾眇之門」。即從入之途,此書是也。  〔注釋〕  ①參下第三十三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己。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釋〕  通行本此作養身章第二。  甲本第一句無「之」字,作「美為美」。乙本有。  「皆知善」句,據文子微明篇,淮南子道應篇所引,皆作「皆知善之為善」。多三字。甲、乙兩本皆無之。  「高、下之相盈也」,通行本作「……相傾」。「盈,非也」。見廣雅釋詁。  「恆也」。二字為句,通行本無。此帛書佳處。  「萬物作而弗始也」。古本作「……不為始」。此下之「而不有」、「而不恃」,「而弗居」,皆動詞。故此「始」字亦當是動詞,義為「作始」或「為始」。然勘通行本(所據即河上公、王弼諸本),此句作「萬物作焉而不辭」。「辭」之言,「治」也。古代聽獄之成辭曰「治」。竊疑此原作「治」。亦動詞。「始」乃借字。通行本此下有「生而不有」一句。甲、乙兩本皆無,茲芟。  〖臆解〗  美、惡相對為言,今言美、丑。必一切皆不美,然後見美之為美。一切皆不善,然後知善之為善。就有、無,難、易,高、下……等而言,皆為相對。此乃常情,故曰「恆也」。  「無為」者,非謂無所作為也。倘人皆無所作為,則人事皆息,而文明亦於是乎止,此即西哲康德所謂不善,不可普遍化者也。老氏之所謂「無為」,茲出其三語曰:弗治,任人民自然而治;弗恃,即無所負,無所賴;弗居,於事不居其功。由是則弗去,即不違,亦不離也。  「不言之教」,此日常所見者也。揚眉瞬目,舉手投足,皆可示意,不待語言。為教,則非言教而為身教。此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者也。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也。  〔注釋〕  在通行本此作安民章第三。  「不見可欲」,「見」同「現」,顯也,示也。「使民不亂」,各本多作「使民心不亂」,或作「使心不亂」。甲、乙兩本皆無「心」字,較勝。  「使夫……」句,通行本作「使夫知(智)者弗敢為也」。加一「者」字,義遂迥別。「不敢」與「弗為」平行語。  末句古本作「為無為,則無不為矣」。此據乙本,較勝。  〖臆解〗  「上」者,尊尚之謂。封建之制,位之崇者莫若國君,而傳位者長子。自禹傳啟以後,立皆以長不以賢。殷雖兄終弟及,亦以長幼為序。若儲位不定,求賢者而立之,則爭端皆起,此史不絕書者也。蓋賢與不賢,標準難定。人或賢於此而不賢於彼,或賢於始而不賢於終。甚或至不肖者沽名釣譽而偽為賢善,用之亦往往亂天下。王莽之流,史亦書不勝書。倘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豈不可期郅治?然此理想而已,自古未嘗見於實事,東西方皆然。求賢能不可盡得,在位不盡皆賢能,不得已稽事功而任法,而督責之術起矣。老氏於此逕曰「不上賢」,此老子與韓非之所可以同傳也。  「不貴難得之貨」,此亦為國君言之。象箸玉杯,壽山艮岳,皆亡國之君之所貴也。國亡,民儘其所有而盜之矣。  「虛心」四句,四其字皆指人民。「恆使民無知無欲也」,非謂使其蠢如鹿豕,人肉視息者也。謂無知於其所不當知,無欲於其所不當欲。虛心謂謙柔,則不爭。實腹謂溫飽,則不盜。志弱謂無所妄冀,骨強謂氣力沈雄。要之使人不為亂事。心既不敢,力亦不為。  【原文】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注釋〕  通行本此作無源章第四。  第一句古本作「道盅而用之又不滿」。則意謂斟酌用之。  「有弗盈也」,真本作「或似不盈」。「有」同「又」。  「兮」字,甲、乙兩本皆作「呵」,字象氣之上出而分也,讀當如「呵」。  「吾不知」三字下有「其」字,甲本此處破缺。乙本有,真本有。通行本無之,且句末無「也」字。  〖臆解〗  此章題曰「無源章」,殊為不諦。  「沖」訓「虛」,與「盈」相對。「盈」訓「滿」,滿則有限也。「用之又弗盈」,謂道虛,然用之無盡也。在於人事,其能挫人之銳氣,解人之糾紛,和眾之光明,同眾之塵垢者,必有道者,蓋以沖虛處之者也。  「不知其誰之子」,即無以名之者。「象」,似也。言「宗」言「先」,皆謂古始。古始而有,不能謂之「無源」,大致誤解老氏「有生於無」者乃標此題。「淵兮」、「湛兮」,皆況道之言。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注釋〕  通行本此作虛用章第五。  「多聞數窮」,通行本作「言多數窮」,或「多言數窮」,茲據甲、乙兩本。  「不若守於中」,通行本作「不如守中」。  〖臆解〗  此數句簡寥,而涉及時間、空間,及知識。  芻,乾草。芻狗,以乾草束成狗形,傅以泥,加以粉飾,即芻靈也。後世廟堂中塑像,多如此為之。蓋先秦民間,有此風俗。用之於祈禳,祀畢則棄之。莊子中說之甚明。謂萬物當其時,得其用,則貴;時已過,用已畢,則棄之矣。  儒家尚仁,天地間以人為主。老氏貴自然。春生不為仁,秋殺不為不仁。率以自然為主。此其分辨處。自然非可以人道囿者。  橐龠,鼓風之器。以譬空間之虛。虛空則無屈曲可言。──「動而愈出」,無動必無所成。表天地間「生生之厚」。以人事言,則勞動所以生產。  萬事萬物,無限者也。聞之多而數之窮,人壽有限,所謂「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中」,中也。如射之中的。不若知其所止,守其知之中者。即莊子所謂「適得,則幾矣」。──「得」與「中」古音同,義同。(此說出章枚叔)──此屬知識論。  【原文】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兮若存,用之不勤。  〔注釋〕  通行本此作成象章第六。  「勤」,甲、乙兩本皆作「堇」,勞也。左僖廾八傳「令尹其不勤民」,註:「盡心儘力,無所愛惜為勤」。  〖臆解〗  老子書中,有引用他書者,如此章乃出自黃帝書,如《列子天瑞篇》所云。──《列子》為偽書,(參姚際恆《古今偽書考》),自來疑張湛綴古書為之。但此說其出黃帝書者,庸或不偽。即黃帝書亦必周、秦間依託為之,黃帝時必無其書也。──蓋就涵義觀之,乃涉及創化論者,穿插於此。  疑此乃周、秦間方士之說,大易說陰、陽兩儀。此「玄牝」或謂「陰」,謂之曰「穀神」。推至遠古,則生殖崇拜也。然宇宙間實有「力」在。分說之為陰、陽、剛、柔皆可。疑此乃就養神、制氣,辟穀、導引諸術為言。力內而氣外,「綿綿兮」二句,與調氣之事合。  【原文】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注釋〕  通行本此作韜光章第七。  「退」,通行本作「後」。甲本作「芮」。茲據乙本。「芮」是「內」之借字,與「外」對言。然以「退」與「先」對言,較合。  〖臆解〗  「天長地久」,今當謂之「長存」,不當謂之「長生」。以無生者況有生者,似覺不類。然此章主旨,謂聖人之外身而已。近世科學進步,養生家無所不至,其實徒養其身,適足以戕賊之者,眾矣。參苓日進,針葯時施,採集窮於山海,殘害及於猿鹿。葆健康而增衰弱,求長壽而促修齡,不可謂非現代文明之大病。若是者,外之者愈已。  其用世,同此義也。在己為私,背私為公。私其身,私其有,終亦不保。自來成大事者,皆無私。如諸葛公之成都八百株桑樹,乃可謂「能成其私」。  【原文】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注釋〕  通行本此作易性章第八。  「水善利……」句,通行本下接「夫唯不爭……」二句。真本、古本同。茲據甲、乙兩本,「夫唯不爭……」兩句,置「動善時」句下。  甲本作「水善利萬物而有靜(爭)」。乙本同,作「……有爭」。帛書編者疑「有」當作「不」。然「有」同「又」,疑當是「又靜」。  「予善天」,通行本作「與善仁」。──「予」同「與」。甲本作「予善信」,脫三字。按「天」古讀鐵因切,興也。左宣十二傳「孤不天」,獨今言「不興」。作「予善天」者是。「信」讀如「伸」,與「天」為韻。「治」平聲,與「能」「時」為韻。(「能」,許書,從肉,以聲。段註:古音在一部,由之而入於咳則為奴來切。由一部而入於六部,則為奴登切。其義則一也。陸士衡輓歌一,葉「時」、「思」、「能」、「離」。)  〖臆解〗  論於理實,水,激之使高可在山,導之使下可歸壑,原無所謂爭與不爭。其性本靜,其動由於外力。此亦可喻「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見禮記)──故於此句,竟可讀曰:「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又靜。」  在水為靜,喻在人為不爭。眾人之所惡,非眾人之所爭也。以水之善利萬物,喻人事之「善時」、「善能」等;由是近於道而無尤。  【原文】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富貴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釋〕  通行本此作運夷章第九。  「持」,另本作「

〔圖片字〕」,帛書編者以謂「殖」借,是也。通行本作「持」。「揣」,乙本作「

〔圖片字〕」,古本作「耑」。由「

」可知「耑」聲之「揣」、「耑」,古讀如「端」。「摶」之借字。  「梲」,土活切,解也。通「銳」、「脫」。此句義是「摶而脫之」,奪也。「兌」字破缺為「允」,注家遂紛紜其說。此從古本。「室」、「守」雙聲,「驕」、「咎」疊韻。  末句古本作「成名功遂身退」,茲從甲、乙兩本。  〖臆解〗  貨殖之事,自生民以來有之矣。晚周,我國經濟已甚發展。而自來失政治之柄者,多往操經濟之權。商人是也。或富或貴,人生必有其求,故老氏戒其盈,戒其驕。  老子古義引淮南子道應篇,為此章解說,甚合。  魏武侯問於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對曰:「數戰而數勝。」武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其獨以亡,何故也?」對曰:「數戰則民罷(通假「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而國不亡者,天下鮮矣。驕則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獨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剄於干遂也。故老子曰……。」  【原文】  戴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槫氣至柔,能嬰兒乎?修除玄監,能毋疵乎?愛民活國,能毋以為乎?天門啟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注釋〕  通行本此作能為章第十。  「抱一」,古本作「袌一」。字同。  「能嬰兒乎」?古本、真本,皆作「能如嬰兒乎」?  「修除玄監」,通行本皆作「滌除玄覽」。茲從乙本。帛書編者考訂「監」為「鑑」省文,鏡也。引淮南子修務篇「執玄鑒於心」,及太玄童之次八「修其玄鑒,渝」為證。其說甚諦。「鑑」、「鑒」同字。  「活國」,乙本作「栝國」,「活」之借字。通行本作「治國」。  「生而弗有」句下,通行本有「為而毋恃」句。茲據甲、乙兩本芟。  〖臆解〗  「戴」,諸本多作「載」,語辭,通假字。茲據乙本作「戴」,即負戴之謂。今字義未變。  昭明文選注引鍾會老子註:「經護為營也。」以解謝靈運「得以慰營魂」句。疑古言屏營、怔營,皆有不安之意,則「營魄」可釋為不安之魄,或不安之魂魄。簡言之也。故河上公註:「魂魄也。」  「魂魄」:「心之精爽,是謂魂魄。」爽,明也。(左昭二十五年傳)  又「子產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左昭七年傳)  說文:「魂,陽氣也。魄,陰神也。」段玉裁註:「陰,當作。陽言氣、陰言神者,陰中有陽也。……淮南子曰:『地氣為魄。』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鄭云:「氣,謂噓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聰明為魄。……按魂魄皆生而有之。而字皆從鬼者,魂魄不離形質而非形質也。形質亡而魂魄存,是人所歸也。故從鬼。」漢人言陰陽五行,皆本古說而較成系統。其實此人之一知覺性也。近物質者曰魄,屬形體而為之基;屬思想者曰,則心智之高者也。謂之曰精神亦無不可。俗言「三魂七魄」,是謂生人一體,魄居其七而魂居其三。(蘇子瞻之流,以謂動靜即精神,其言稍虛,亦近是。)  「抱一」,一,道也。書中反覆言之。此即孔子「吾道一以貫之」之「一」。「能毋離乎?」即「能不離此道乎?」此下言「一」處甚多。  「專氣至柔」。此乃「養氣」之事。氣之發於身外者,今謂之「氛圍」。氣之行於身內者,則肌體器官之運用也。氣之動,必有力在於其間。此與呼吸之空氣異撰。然有鍊氣者,則從事於「調息」,即調製呼吸或吐納之空氣也。其樞機仍在乎心思或意志。凡心之所至,氣必隨之。故孟子曰:「志至焉,氣次焉。」志氣相為表裡,非氣無以持志;非志無以行氣。「專」者,端一之也。調之熟則不用心。  「柔」,和也。如管子四時「然則柔風甘雨乃至」,謂「和風甘雨」。養其氣,臻於至和,且將問:「能如嬰兒乎?」嬰兒天真,無所用其心,純任自然生長。道家以之。「返老還童」之類是也。下文更說及嬰兒之和。  「修除玄鑑」者:自來人之知覺性清明,所謂「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則可說其心如明鏡,此境界不可常保。常人二六時中,有其心極清明之時,有其心極昏暗之時;即上智亦有其下愚之時。故當勤加修治之,如鏡,使之「無疵」瑕,則能明照。此屬深邃之心理學,取譬之說曰「玄 」。  「愛民活國,能無以為乎?」無為,老氏所反覆申言者也。為也。但毋執,不恃,不居功,不為主宰,……是以不敗。  「天門辟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四句一貫,乃心理境界之事。莊子天運亦嘗言及「天門」,而義不詳。「為雌」者,謂心思不取主動而守被動。「以知」者,用智也。「明白四達」,以明也。明與智,同為知覺性境界,然明大而智小。明勝於智。古之學道者,求博大之明,非局限之智。及其「明白四達」矣,有時恍然大悟,或靈感奔注。此境有如「天門」之開,萬象輝煌,妙美畢露。時則當聽其自然而絕不用心智於其間,居被動而任此明之四達廣被。及至私心起,智用出,則靈感寂,明悟晦,而「天門」闔矣。  「生之,畜之」,畜,養也。「之」指人民。與「愛民活國」句相應。  【原文】  三十幅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而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注釋〕  通行本此作無用章第十一。  「三十」,甲、乙兩本皆作「卅」。  通行本此章無「也」字,茲據甲、乙兩本補。  甲、乙兩本皆無「以為室」三字,茲據通行本補。  帛書編者在「有」字斷句,作「當其無有」,三句皆然。茲據通行本在「無」字斷句。因章末以「有之」與「無之」對舉。  〖臆解〗  此章利、用分言,有、無對舉。此無,皆所謂空處。歐陽修嘗讀此章,以謂如此說無,不合。蓋必藉有以為用也。古人於理實或有糾結,多文字上之窒礙,或名詞之涵義已變,或在當時自然明白為不待言者,後世遇其空闕,則思路斷而不通。此非老子說愚而歐陽修之說為智也。一言了之,此「無」表「虛」而已。「虛」有限,「無」無際也。  就哲學言,絕對之無蓋不可有。王弼往見裴徽,徽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所不足。」──王弼誠為善解老子者。(見三國志鍾會傳注)自來以誤解老氏之「無」,加以誤解釋氏之「空」,於是思想成混沌之局。其貽害於社會者多已。  【原文】  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  〔注釋〕  通行本此作檢欲章第十二。  「是以……」句,通行本無「之治也」三字。甲、乙兩本皆有。  「五色……」以下諸句,在莊子天地篇,牟子理惑論,及諸通行本,皆「五色」、「五聲」、「五味」、「馳騁……等」,排比成序。由此可見此帛書兩本之古。在學術史上,體系條然之說,多為後起也。  〖臆解〗  此章論治道,為統治階級說,主旨乃去奢泰而存儉樸,亦深中近代西洋文明之病。  謂「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聾」者,非咎「五色」以至「五音」等也。乃謂縱情於色彩之美,聲音之樂,以至於使人目欲盲、耳欲聾之境也。馳騁田獵,貪冒貨賄,幾於喪心病狂。以至於使人目欲盲、耳欲聾之境也。馳騁田*,貪冒貨賄,幾於喪心病狂。以至於飲食,而亡失味覺。(「爽」,亡也)。──此皆牒述奢靡無度之事,盡人皆知其不可者。如孟子亦有「流連荒忘」之戒。所以遊說諸侯者。  若就五色、五音等本實論之,皆無使人目盲,耳聾之理,亦不受其咎。  此五句之後,旋轉曰:「是以聖人之治也」,則其義更明顯。論此等之妨於治道。去其浮華而崇實際,所謂「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此,此道也。  【原文】  寵辱若驚,遺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遺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故遺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  〔注釋〕  通行本此作厭恥章第十三。  此章「遺」字,通行本皆作「貴」。由文義訂其為「遺」之省。字從辵,「貴」聲。今廣東尚存此字古音。  「寵之為下也」句,通行本簡作「寵為下」。或作「寵為上,辱為下」。無甚意義。原義是受寵則必為人之下,故有卑義。於是得之失之皆若驚。  「有何患」句,「有」通「又」,當是「又何患」?  「故遺……」句,莊子在 篇引作「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夫可以托天下;(「夫」或作「則」)。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淮南子道應篇引作」貴以身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通常以兩「焉」字皆屬下句,然與文義不貫。)棄智遺身,魏、晉人常說。「若」訓「汝」,「女」同「汝」。今皆言「你」、「您」。甲、乙兩本皆同。  〖臆解〗  此章與前(七)「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義一貫。為己身者私,為天下者公。世固未有為私而能成大事者,況徒為其身,末矣。  【原文】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

〔圖片字〕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

〔圖片字〕,其下不忽,尋尋兮,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注釋〕  通行本此作贊玄章第十四。  帛書編者訂通行本之「夷、希、微」為「微、希、夷」,是也。竊意「捪」即今之言「捫」。混,另作「

〔圖片字〕」,從「束」,僅見於石鼓文,乙本作「

〔圖片字〕」,猶今之言「捆」,因借為「混」。皆同在十三部。  「一者」,此二字通行本皆無。茲據甲、乙兩本,外此僅古本有。──此二字句甚關重要。帛書佳。  「不

〔圖片字〕」,通行本作「不皦」,乙本作「不謬」。──按「

〔圖片字〕」,從人,收聲,讀如「皦」,猶「荍」,從艸,收聲之讀如「蕎」也。(古音第三部轉第二部)即「皎」之借字。  「不忽」,甲、乙兩本皆同。忽,古多假「芴」為之,俗作「

(圖片字)」。(見說文段注),漢人「

(圖片字)」、「昧」通用不分。故通行本亦作「昧」。窈也,幽也。與「皎」對舉。  「尋尋兮」,通行本作「繩繩」,無「兮」字。按:尋,長也。方言:「海岱大野之間曰尋。自關而西,秦、晉、梁、益之間,凡物長謂之尋。」──「繩繩」,「動行無窮極也」。繩省聲。──意即綿長無盡。毛詩 斯:「宜爾子孫繩繩兮」,朱傳:「不絕貌」。  「無物之象」,真本此句重複。  「惚恍」,古本作「 芒」,獨今言「恍惚」。  「執今之道」,帛書兩本皆同。通行本作「執古之道」。──此帛書之殊勝處。  「以御今之有」,古本作「可以……」蓋未見帛書,以上文為「執古之道」,故添一「可」字。──「今之有」,近人劉申叔謂「有」當為「或」,「或」即「域」之借字。義亦近是。「域」固可借為「或」,而「有」當為「或」,蓋未必然。「有」,古亦讀如「以」,當與下文「始」,「紀」為韻,皆一部上聲字。萬有也。──添「可」字乃於義有疑,使成為不定式。若作「執古之道」,則下文「以知古始」為贅文。  〖臆解〗  此章於道乃作直述。  微、希、夷,謂其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換言之,非識感所得者。

〔圖片字〕、忽者,明、昧也。上、下者,顯、隱也。謂顯亦不為明,隱亦不為昧。即此一無限之存在。名言相狀,皆非此物也。名之名之,而終非也,則「復歸於無物」。──蓋事物之自體,Ding-an- sich,終不可得,康德(I. Kant)哲學,亦嘗有見於此。──不得已而姑謂之曰「無狀之狀,無物之相」。  柏拉圖(Platon)嘗謂吾人之尋求事物真理,其事有如拘於暗室,微光自後來,所見者,前壁上之影像耳。以是喻此「惚恍」,恰合。  此義亦通於易:「見乃謂之象。」老氏未嘗否定存在。謂恍惚中有象有物。不見其首尾後先,第謂「不見」之耳。由是亦與絕對之「虛無主義」(nihilism)不同,亦與「心有境無」之說異撰。)仍可以王輔嗣之語(見前)解之曰:「老子是(言)有者也。」  進而論之,謂首尾後先皆不可得,是綜合觀於空間、時間,空無際,時亦無窮也。若謂因生緣起,則因無限,緣亦無盡也。是於究極皆不可知,於人生有盡之時空內,得其今之少分而已矣。故曰「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意即以今世之理,治今世之事。──此處一字之異,可觀儒家與道家之處世不同。「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此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者也。儒家之法先王,舉不外此。然時不返古,世必日進,執古御今,有必不可能者。執今御今,斯可矣。由今而返推至古,古可知也。「是謂道紀」,紀,理也。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曰:與兮其若冬涉水,猶兮其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沌兮其若朴,湷兮其若濁,曠兮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注釋〕  通行本此作顯德章第十五。  「……善為道者」,乙本與古本同。甲本此句破缺。通行本皆作「……善為士者」。  「微眇玄達」,各本皆作「……玄通」。同義。  「與兮」即「豫兮」。真本無以下四「兮」字。  「儼兮其若客」,甲、乙兩本及通行諸本皆同。據文子上仁篇,作「……其若容」。  「沌兮……」,通行本作「敦」;「 」作「混」。  「曠兮……」,通行本作「廣」,或作「曠」。  通行本此數句次序微異,字亦稍不同。作「豫焉若冬涉川,獨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權,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濁而……」四句,通行本作「孰能濁以止?(真本無「止」字)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文氣更順。按王註:「夫晦以理物則得明,濁以靜物則得清,安以動物則得生。」則似其所據本尚有一句,如「晦以理之,徐明」。  末句:「是以能敝而不成」,古本與乙本合。通行本作「故能蔽不新成」。景龍本作「能弊復成」。──按「敝」,乙本作「」,或他本作「弊」,作「蔽」,皆同字異體。「能」、「耐」通。義是「耐舊」或「耐損」,今言「經久」,凡物既耐久可用,故不必重新製作也。故曰「不成」。「新」字必後人所加者。  〖臆解〗  秦,漢以前,有隱者,逸民,方士,而無道士,尚無所謂出世道也。而士,則多指武士、勇士。文武亦未甚分別,士之有職位者則稱大夫。──似此章非指「為士」當何如,而說「為道」者治國為奚若也。  冬涉水,戰慄也。四鄰,四境外之鄰國也。(春秋啟疆謂魯侯,「君其備御四鄰」,即四鄰之國。)畏者,所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為國之主,儼然似客,此非所謂為士之說也。其治事則渙若凌釋,若朴、若濁、若谷者,言其風度德量也。靜之、動之,治民事也。徐之者,毋躁也。不欲盈者,戒驕也。能敝者,長久之道也。──此其運用之妙,在於一心,其道深微,故曰「深不可識」。  【原文】  致虛,極也。守靜,督也。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注釋〕  通行本此作歸根章第十六。  「旁」,與「並」與「普」,皆通假字。義是萬物普作。  甲、乙兩本皆作「天物芸芸」。通行本多作「夫物」或「凡物」。作「天物」者較勝。「芸芸」,從真本。  「各復歸於其根」,古本作「各歸其根」。下作「歸根曰靖,靖曰復命」。  「靜,是謂復命」,句稍結穡。疑衍「是」字。或上有脫文。  「公乃王」句,凡真本、古本及此甲、乙兩本並通行本皆作「王」不異。然王註:「蕩然公平,乃至無所不周普也。無所不周普,乃至同乎天也」。則似其所據本原作「公乃周,周乃天」。字脫筆成「王」。  〖臆解〗  秦、漢以前人多信天命。命,使也,令也。謂人受生於天,自有其使命當完成者。殷紂暴虐,亦自信有命在天。仲尼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董仲舒曰:「命者,天之所以命生人也。」──老氏於此論「復命」,其所謂「命」,獨此義也。今言生命,其義亦不異。  「至虛」與「守靜」合言。──「極」訓「盡」,即大學「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之「極」。「督」訓「中」,即莊子「緣督以為經」之「督」。──「虛」與「靜」交相為用。虛其心,靜其意,然後能觀。事縈於懷則不虛,方寸間營營擾擾,則亦不能靜。此與大學之言「靜而後能安」也同。致虛守靜,於以觀萬事萬物之動。動者,「作」與「復」,往與返,大化之循環也。  天物,生物也。芸芸,動也。眾生芸芸,終必返歸於其根。「曰」,於也。(爾雅釋詁)謂各復歸於其根、於靜。動必有所止,止則靜矣。推之於人生為然。延陵季子之葬其子曰:「骨肉歸於土,命也。若夫 氣,則無不之也。」是知性命之情者也。  子思嘗言「天命之謂性」。(禮記中庸)是老氏之言「復命」,即孔門之言「復性」也。以動靜言,如樂記言「人生而靜,天之性也」,則二說亦同。其分,在言性者重人道,言命者重自然。前者義彌確而弊少,後者義彌而弊多。由「天命」難知,雖宋學巨子朱熹,亦未敢以此為說。而仁、義、禮、智之性,此易於為教者也。故儒家盛言之。  雖然,此所言「復命,常也」,其義獨有大過之者。即於萬事萬物之中,求其至當不易之規律,得其常軌。非軌轍不足以言道,非規律不足以言常。往者如是,今者如是,來者亦如是,此所謂常也。則知常之知,其境界浩大。得其規律而綱紀之,利用之,即凡諸科學之事,而近代文明之所依也。然老氏於此乃以說當時統治階級者,故於其次儆之以「不知常①,妄 ;妄作,凶」。反是則能明、能容、能公、能王(去聲,動詞),能天、能至於道、能至於久,沒身不殆者。  〔注釋〕  ①宋儒非釋氏,程頤嘗說:「只如一株樹,春華秋枯,乃是常理。若是常花,則無此理,卻是妄也。今佛氏以死為無常。有死則有常,無死卻是無常。」──「印度教」諸派於此皆與釋氏同說,義與此恰相反。此由我國自古有易經,說明其理。印度無之也。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  〔注釋〕  通行本此作淳風章第十七。  真本作「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下無「焉」字。  「悠兮」,諸本皆作「猶兮」,真本無「兮」字。「悠」訓「遠」。  「貴言也」,甲、乙兩本同。古本作「貴言哉」。  「成功遂事」,通行本皆作「功成事遂」。此據甲、乙兩本,較勝。  〖臆解〗  此章亦為統治者而言。  為政者,「下知有之」而已。此理想境界也。康衢之謠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農業社會,人皆自食其力,距統治者遠,則其生愈遂。上不擾其下,則下亦僅知有其上而已。倘其典章制度,粲然修明,上下各盡其法守,則亦無用於親譽其上,此漢世賈生論治,所以有朝委裘之說也。不得此而樹威,威使人畏,亦猶可治,然而次矣。乃至威亦不立,則其下侮之矣,末也。  「信不足」,所信者道也。人之信道不足,道未嘗不信也。言治道也。──漢申公之言曰:「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則「貴言也」,遠哉!去道彌遠也。  要之,信道,力行,歸於自然之治。此老氏之主旨也。  【原文】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貞臣。  〔注釋〕  通行本此作俗薄章第十八。  「安有……」,古本皆作「焉有……」,義同。「安」在荀子中常見。「則」也。或言「於是」。見經傳釋詞。  「貞臣」,淮南子道應篇作「忠臣」。諸本皆從之。茲據甲、乙兩本,較勝。  〖臆解〗  柱下史所見、所聞,所聞於傳聞之史事多矣。春秋戰國以前,不計其幾何年而至於有史,有史以後又若干代矣。代者,代之也。殷代夏,周代商,若循環不息;後世之嬗代亦然。大抵易姓之際,新舊交爭,一時必為混沌之局。及至舊者將亡,已無可存之理,而猶有欲挽救頹瀾以存其舊物,必強為之而又必敗滅者,史輒許其忠貞。此至悲至慘之情,史不勝述。孔子稱殷有三仁,即此章所謂「國家昏亂有貞臣」也。  老子蓋由洞明歷史而成其超上哲學者。曠觀乎百世之變,而自立於九霄之上,下視人倫物理,如當世之者,若屑屑不介意,獨申其還淳返樸之道,此在其理論亦無無可非難。其意以謂倘使大道不廢,則仁義不彰。人皆行乎仁義,則亦無所論於仁義,此同於孟子所謂性之者也。猶如家庭和睦,老老幼幼各得其所,一順乎天屬之親,則亦無庸表其子孝、父慈,當其為仁、為義、為孝、為慈,亦不自謂且不自知其為仁、為義、為孝、為慈,是返其本於不立仁義之境,為淳樸之高境,於理論至卓,然後世必不能見諸實事者也。
推薦閱讀:

國風美唐雅苑第三期現代同題《歸途望鄉》
中國這座橋樑被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現代白毛女和謝才萍會不會殊途同歸
現代人的網戀心理
現代簡約風格 享受舒適生活

TAG:現代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