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名勝古迹簡介
【龍門石窟】 在河南洛陽市南13公里的伊河兩岸。《水經注》云:「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河歷其北流」,周又名伊闕。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又為山水相趣的風景區。石窟造像開創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四百餘年的大規模營造,兩山窟龕,密似蜂窩。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和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共計窟龕二千一百多個,造像九萬七千三百餘尊,題記和碑碣三千六百多品,佛塔三十九座。這些古代藝術大師創造的豐富多彩的藝術造像,成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和藝術的重要資料。石窟中的飛天,或在流雲中自由翱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飛舞,或奏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令人嘆為觀止。龍門石窟的題記、碑刻,如著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代著名書法家楮遂良書寫的「伊闕佛龕之碎」等,都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 【古陽洞】 在龍門山(西山)南部。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比較豐富的一個洞窟。窟內兩壁鐫有三列佛龕,其拱額和佛像背光精巧富麗,圖案紋飾豐富多采。供養人像姿態虔誠持重,生動逼真,有運動感。刻品琳琅滿目,為研究北魏石窟藝術的珍貴資料。洞窟內的造像題記,書法質樸古拙,所謂「龍門二十品」,十九品即在此洞窟內,是研究書法史的珍品。 【賓陽洞】 在龍門山(西山)北部。共三洞。中洞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開鑿,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建成,歷時二十四年,用工八十萬零二千多個。主佛釋迦牟尼和弟子、二菩薩,面相清瘦略長,衣紋摺疊規整而稠密,體現了北魏造像的藝術特色。南北兩壁為一佛、二菩薩,窟頂雕蓮花寶蓋和十個迎風飄逸的伎樂供養天人。洞口內壁兩側為大型浮雕,分《維摩變》、《佛本生故事》、《皇帝禮佛圖》和《皇后札佛圖》及《十神王像》四層。但《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大型浮雕解放前已被帝國主義分子盜往國外。南洞和北洞始刻於北魏,遲至唐初方才完成。 【蓮花洞】 在龍門山(西山)。因窟外左上方有明代書刻「伊闕」二字,又名伊闕洞。建於北魏晚期。主佛釋迦牟尼立像,高5.1米。面部和兩手已損毀,但仍能看出雙手前伸,右邊迦葉手持錫杖,可能為「釋迦乞食像」。洞中佛龕較多,構圖精美多彩,有尖拱、相拱和屋檐拱,有瓔珞、帷幕和華繩,又有雲紋、卷草紋和幾何紋,以及蓮花、寶相花等,刻工精細,富於變化。窟頂鐫刻有一大蓮花,其旁的高浮雕大型飛天,更是婀娜多姿,優雅傳神。 【藥方洞】 在龍門山(西山)北部。開創於北魏晚期,建成於唐代武則天時,歷時約二百年。洞內的主佛、弟子、菩薩和洞外的力士,八角蓮柱,皆為北齊作品,具有多樣的藝術風格,是龍門石窟中唯一具有北齊造像的較大洞窟。洞口兩側所刻治療瘧疾、反胃、心疼、消渴、瘟疫等一百四十六種疾病的藥方,為唐初作品,是研究我國古代醫藥學的重要資料。 【潛溪寺】 又名齋拔堂。在龍門山(西山)北端。為此處第一大窟。寺下泉水迸流,故有潛溪之名。唐代初年開鑿,洞內雕刻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主佛阿彌陀佛端坐須彌座上,比例勻稱,面部豐滿,神情備智慈祥。二菩薩豐腴圓潤,雙目俯視,造型敦厚,是唐初雕塑藝術中的佳作。天王身著甲胄,足踏鬼怪,豎眉挺立,表現了武士神情。 【萬佛洞】 在龍門山(西山)南部。建成於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因洞內南、北兩壁滿刻一萬五千尊佛像,故名。正壁阿彌陀佛端坐於八角形束腰蓮花座上,神情安詳肅穆,背後雕刻五十二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坐一菩薩或供養人像,布局別緻。甫、北兩壁佛像下雕刻的伎樂人,舞蹈者婀娜多姿,衣帶飄揚,奏樂者手執樂器,形象生動。洞口南壁上的觀世音像,右手執麈尾,輕依肩頭;左手提凈瓶,嬌柔無力。儘管頭部泐損,從她優美動人的體態中不難想像其明媚的面龐。 【奉先寺】 在龍門山(西山)南端。唐高宗初年開鑿,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的露天大龕。佛龕南北寬36米,東西長41米,有盧舍那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九尊雕像。主佛盧舍那高17.14米。面容豐腴飽滿,修眉長目,嘴角微翹,流露出對人間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兩旁的弟子,迎葉嚴謹持重,阿難溫順虔誠,菩薩端莊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剛健。群像形神兼備,刀法圓熟,是唐代雕塑藝術中的代表作。 【看經寺】 在龍門香山(東山)。建於唐代武則天時。洞頂雕有蓮花藻井,上面的浮雕飛天,體態豐潤,衣帶飄逸,給人一種凌空飛舞的韻律美。壁下浮雕的二十九尊羅漢像,相傳是從摩訶迦葉到菩提達摩二十九個天竺祖師衣缽相承的形象,性格刻畫入微,生動有致,是羅漢群像中的佳作。 【白居易墓】 在龍門香山(東山)的琵琶峰上。白居易(772—846)字樂天,陝西渭南縣人,生於河南新鄭縣。唐代大詩人。晚年寓居香山,自號香山居士。文學上倡導新樂府運動。詩作自然流暢,抨擊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逝世後即葬於此。琵琶峰形似琵琶,墓前立」唐少傅白公之墓」碑,峰頂松柏蔥鬱,景色清麗。東眺嵩岳少室隱約可見,西瞰長橋卧波水平如鏡,北顧邙山蜿蜒起伏,南望窟龕密似蜂巢,是龍門重點遊覽勝地。 【白馬寺】 在河南洛陽市東10公里。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佛教傳入我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傳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求取佛經,在月氏遇來自天竺的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四人同行,用白馬馱經迎回洛陽。次年建寺,以白馬命名。寺址在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里,原建築規模雄偉,今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建築。山門內東西兩側有當時在中國傳教的攝摩騰和竺法蘭兩僧墓。所藏唐代經幢、元代碑刻都有較高藝術價值。原有石刻彌勒菩薩像,已被盜往美國。寺東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建造的齊雲塔,四角十三層,高24米,巍然屹立。白馬寺背負邙山,南臨洛同河,古剎高塔,遙相輝映。 【漢魏洛陽故城】 在河南洛陽市東12公里處。東起寺里碑,西到白馬寺,南起大郊村,北至邙山,洛河從中穿過,登高鳥瞰,城牆透迤相連,故城輪廓盡收眼底。西周始建東都洛邑,東周敬王遷都於此。西漢劉邦即位,初都洛陽,後遷長安。劉秀建東漢王朝,定都洛陽,曹魏、西晉、北魏等朝先後在此建都。前後千餘年,漢魏兩代為繁盛時期,故稱漢魏洛陽故城。南城牆早被洛河沖毀,今存三面城牆,上有十四個缺口,為當時「樓皆兩重,朱闕雙立」的城門所在地。城內主要大街八條,寬40多米。宮城分南、北兩部,據文獻記載:「南宮太極殿,高十餘丈,建翔鳳干其上」;「北宮德陽殿,可容萬人,文石作壇,畫屋朱梁,玉階金住,有珠簾玉戶如桂宮之稱」。城內最大寺院為永寧寺。東漢大學遺址在城南,當時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多達三萬餘人。城西的白馬寺、城南的靈台,都是我國古代著名建築。 【西漢壁畫墓】 在河南洛陽市王城公園內。1957年在洛陽老城西北發掘,後移至王城公園內復原保存。墓室用空心磚和小磚混合建築而成,主室長方形,頂部起脊,兩側斜坡,周壁垂直,中間砌有過梁隔牆,形成前後兩室,總長6.1米。耳室在前室的兩側,為了字形,小磚砌築。拱形頂。後室內有人骨架兩具,隨葬遺物多在前室和耳室內,有陶罐、瓮、倉、灶及部分車馬飾,共計四百五十六件。時間約當西漢中期,距今己二千餘年。前後兩室有極其精緻的大幅壁畫,有打鬼的方相氏、星宿圖、吉祥、升仙、二桃殺三士等,色彩艷麗,結構緊湊,形象生動。筆法簡練豪放,線條流利挺勁,景象富麗動人。人物性格鮮明,比例恰當,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另有復原的東漢墓、西晉墓各一座。 【關林】 在河南洛陽市南7公里。北臨洛水,南望伊闕,風景秀麗。相傳三國時蜀將關羽之頭埋葬於此。墓冢高大,猶如土丘,冢周有參天翠柏,蔚然成林、故稱關林。冢前有清人所立的「漢壽亭侯關雲長之墓」石碑一通。碑前的關帝廟系明代建築,由層層大殿、山門、戲樓構成一個整體。山門西側的石坊,刻雕精緻,殿前的石欄、華表及門窗上的木雕,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兩側的廊房陳列有洛陽附近出土的歷代石刻。 【含嘉倉】 在河南洛陽市老城北。地當隋唐東都洛陽宮城的東北。創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唐代繼續使用,敵亦稱隋唐含嘉倉。四周有城牆,面積42萬平方米。倉城內有整齊的圓形窖穴二百五十餘座。窖穴口徑8—18米,深6—12米,口大底小,圓壁斜下內收,窖底堅硬,經人烘烤,其上縱橫鋪木板兩層,周圍砌木板,均經油漆,防潮、防腐措施周密、細緻。其中一窖還保存有已炭化的粟米。大部分窖內有磚刻銘文,記載窖穴的位置、編號、儲糧來源、品種、數量、入害年月,以及管理人的姓名和官職等。據銘文記載,糧食來源於蘇州、邢州、冀州、德州、濮州、魏州、滄州、楚州、滁州等地,入害糧食最高在一萬石以上。 【周公廟】 在河南洛陽老城西關外定鼎南路東側。相傳隋朝末年王世充興建。歷代重修。周公即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因營建洛邑,穩定東方後人尊為聖賢。廟內主要建築有前殿和定鼎堂,兩側均有廂房。定鼎堂後有一小院,頗為幽靜。廟內有明、清碑記數通。
推薦閱讀:
※擱淺的洛陽部督大案
※洛陽白雲山
※251年9月7日,曹魏太傅司馬懿病逝於洛陽,謚舞陽宣文侯
※洛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探尋范仲淹歸葬洛陽萬安山的前塵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