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客家正月初九民俗:拜天公

正月初九

客語「九」與「久」同音,因此客家人把「九」作為「吉祥」的象徵,有廣泛的「崇九」風俗。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選與九相關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九」在客家人的婚煙嫁娶中顯得尤為重要,男女雙方相親、換帖,一般都選在初九、十九、二十九,聘金尾數要帶「九」,如一千九百九十九元,迎親的隊伍也要湊足九人或十八人或十九人,凡禮品也都要「九」方為吉利,這樣便可以「天長地久」、百年好合。客家山歌也用「韭」諭「九」,如:「燕子含泥過九江,妹子送郎出外鄉。九月九日種韭菜,兩人交情久久長。」贛南客家人對「九」尤其重視,把正月初九視為良辰吉日。春節後,出門做工、經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這天才離家啟程,期望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在北方以及江南,正月初九都是一個趕廟會的好日子。是日,甘肅天水市民年年傾城而出,前往天靖山麓玉泉觀「朝觀」。從正月初八晚上開始,市民像潮水般湧向玉泉觀,觀前觀上,爆竹喧天,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到零點時,人流幾乎水泄不通,鐘磬聲、鼓樂聲、歡笑聲相融相和。龐大的朝觀群流光溢彩,人流迤邐半山,遊樂盛況空前。夜半之後,人流漸歇。初九廟會日,遠遠近近的人們扶老攜幼,三五成群雲集玉泉觀,掀起「朝觀」的又一高潮。今無錫市梅村鎮乃春秋時期勾吳的都城,創建這個古國的是吳姓的始祖泰伯。梅村鎮的泰伯廟,又名泰伯祠、至德祠,也叫讓王廟。據說是在泰伯生前居住的舊宅遺址上建立的,初建於東漢。每年正月初九傳說是泰伯生日,泰伯廟有焚香參拜「讓王爺」的習俗。

粵東客家正月初九開始「賞燈」,而粵北連平縣忠信鎮客家則在這一天舉行規模越來越盛大的「忠信花燈節」。由於正月初九是道教元始天尊即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各地客家除了虔誠「拜天公」,也都陸續開始「送燈」、「迎燈」、「接燈」、「上燈」,不斷演繹出客家人越來越精彩的添丁文化。廣東三大族群之一的「廣府人」也多在這一天開始慶花燈,甚至舉辦集祭祀與娛樂於一體的「花燈會」。每年正月初九,佛山南海區羅村鎮的「樂安花燈會」都吸引著數萬甚至十幾萬的遊客,這一民間習俗已經傳承了三百餘年。這一天,按照當地習俗,位於羅村附近的聯星上邊村還將百年祝壽錦幛擺出祠堂供遊人鑒賞,宴請全村老人吃飯以表孝心,百年壽幛自然就成了聯星上邊村民敬老習俗的見證。

拜天公

正月初九道教稱為「天誕」,宮觀要設道場舉行金籙醮儀,稱「玉皇會」。參加醮儀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齋天」大禮,以祈福延壽。齋天,就是祭天。道士們擊鼓誦經,拜「玉皇懺」,上「天表」(上給玉皇的章表)。

閩南人、潮汕人尤其崇拜天公。泉州人稱這一天為「天公日」,家家戶戶要焚香禮讚天神,叫做「燒天香」。台灣地區閩南人、潮汕人稱這一天為「天公生」,意思就是天公的生日。從正月初九子時開始到凌晨四點,都是祭祀天公的最佳時間。他們拜天公的祭品也比客家人更加豐盛:扎有紅紙的麵線塔以及五果、六齋,更有一隻只金豬供奉給至高無上的神靈。民俗性最為獨特的是閩南人還以甘蔗拜祭天公。傳說唐朝末年,黃巢的軍隊曾在新年期間從北方到南方(也有人說是宋朝楊宗保,又有人說是唐代開漳聖王陳元光),北方軍隊在遇到服飾與語言不同的福建原住民時,由於聽到這些居民自稱是「狼」(閩南音「人」的讀音),而大開殺戒。面對北方強兵的福建土著,只好紛紛逃到甘蔗園內躲避,直到北兵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才停止了殺戳,福建土著才走出蔗園。據說,僥倖生存的福建土著便把走出蔗園的日子,即正月初九日,用來補過新年,因此形成了後來「天公生大過年」的風俗。

閩南人、潮汕人拜天公時,燒的金箔紙也和其它的神誕不同,使用大壽金紙,比一般的金紙大一倍以上。如果家中有十六歲以下的男孩,還得燒用紙做的燈座。燈座非常的考究,上面印有神像、龍的圖案、麒麟的圖案等,還印著「叩答恩光」、「一心誠敬」的字樣。也有用印著「叩答恩光」的金紙代替,無論是燈座或金紙,圖案都非常精緻。閩南人拜天公向來有「只能多不能少」的習俗,認為慶天公誕必須越來越熱鬧,拜祭品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中國北方過去也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

客家人視「天」為至高無上的神靈,是眾神之神。客家人稱天為「天公」、「天老爺」「天神」、「天神爺」、「玉皇大帝」等,天公崇拜是客家地區普遍流行的民間信仰習俗。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客家地區雖然也有「玉皇廟」一類祭祀天帝的宮、觀、壇、廟,但此類廟宇不僅數量少,而且去敬拜的人也不多,香火不旺。正月初九,客家民間「拜天公」多在露天舉行,比如家居門口、庭院或天井,或擺設供桌,或撮土焚香。但也有人逢「天公生日」到宮觀壇廟參加燒香或「齋天」儀式。

客家地區的天神一般沒有塑像的,人們拜天神多用天公神像,也有用紅紙或紅木牌寫上「天公神位」(俗稱「聖旨牌」)加以供奉的。客家人認為天神高居天界,人們是無法看到天公容貌的,因此不能為天神塑像。此外,閩西地區與其他客家地區的天公崇拜有一個重要區別是,即前者多撮土焚香或對天公爐行祭拜之禮,而後者則兼用天公爐和天公燈代表天公。

閩西地區祭拜天公儀式也相當隆重,祭壇擺設在祠堂正廳天公爐下,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或「上桌」,桌前要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麵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年初九「拜天公」當天,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否則就有褻瀆天公之嫌。祭品如果要用雞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還「天公願」,則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客家人拜祭天公的主要法器名曰「天公爐」,也稱作「天神爐」,專為祭祀天公而設。天公爐大都置於寺廟正殿前的天井或廟埕中,有高腳,上面有覆頂,是寺廟中尺寸最大的香爐。通常於神誕當天,寺廟會舉行進香活動,地點通常在附近神格較高之廟宇或去一神格之較古老的廟宇,而當神明入廟或返駕,必須於天公爐上通過,稱之為「過爐」,具有潔凈與增顯神威的功用。

天公爐又叫做「天公座」,就字面來講它就是一座香爐,代表的是「天公」,只不過它的形式也有分別,或者一座三足銅爐;或者一懸吊小爐;更或者是一簡便插座,足供信眾膜拜插香而已,至於它所擺放的位置,不只是家庭與寺廟有別,其實也含有相當的社會學與族群文化意涵。在一般客家人人的家堂中,為祭祀天公,都會在廳堂前方正中懸一個香爐,早晚焚香供奉,這個香爐就是「天公爐」,不過,也有些人家是將天公爐擱在神桌上,更有的在客廳前的圍牆裡留一個洞當作天公爐。這些家庭式的天公爐除了平日供家人虔誠上香外,至正月初九天公生日時,祭典或儀式則更加謹慎隆重。居家拜天公,可分兩類:一是家中設有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天公爐的話,就會把把供桌設於天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公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意念雖殊途而同歸;至於在一般寺廟,天公爐體積龐大,安放在廣場中央,或設置在天井以供信徒祭拜,其祭拜的原則也和一般家庭的一樣,朝拜時都要向外朝天膜拜,才是正確的膜拜程序與禮儀。

家庭拜天公祭品

台灣客家人是客家人中「拜天公」最為盛大的,其崇拜歷史也非常悠久。《台灣縣誌》云:「九日為天誕之期,家家燒紙,望空叩拜,浮屠之家,宣經禮懺,是為稱祝誕。」《淡水廳志》云:「初九日天誕,演戲達旦,是為天公戲。」而《台灣省通志》的記載描述則最為詳盡:「正月初九日,為玉皇大帝聖誕,俗稱天公生,全家齋戒沐浴,備上下桌,上桌五果六齋,扎紅麵線清茶,下桌供五牲、紅龜粿等;至午夜以後,全家整齊衣冠,依序行三跪九叩,首禮拜祀;全日祭神演劇,大家小戶,爭相慶祝。」上述史料中的台灣人主要指客家人和閩南人,即客籍與閩籍。

雖說天公信仰閩客不分,閩籍與客籍的信眾一樣為數眾多,但從一些祭祀方法、天公爐擺放位置、三界公稱謂等的不同,看出閩客文化差異性的蛛絲馬跡,以下就依田調觀察所得之現象做二部分:

其一,對天公爐的定義與擺設方式論閩客於共同天公信仰之差異。既談天公爐,首先從兩族群文化對天公爐與三界公爐定義不同談起,台灣閩籍家庭在廳堂橫樑上懸掛著天官的「三界公爐」,一般認為是「天公爐」,也就是把玉皇大帝當作三官之一的「天官」,是祭拜玉皇大帝之用。因之,今日原籍漳州人家均稱天公爐為「三界公爐」,亦即說天公系三官之中的天官,故奉祀天官的同時,亦必須奉祀地官、水官;但在客籍人家,天公爐和三界公爐有別,也不混淆,對客籍人而言,祭拜時習慣將三界公爐擺放在天公爐的兩旁。再者,從天公爐擺放位置的不同說起,閩南人將天公爐(或說天公燈)擺放於正廳,而客家人則不把天公爐放在屋內,不同於閩南人將天公爐設於正廳的燈樑上的形式,客家的天公爐必需見天,因此一定得設在戶外,差別只是有的設在正廳門外、有的在圍牆上、有的則在禾埕中央另立香爐,各應其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方式,並沒有一定規格或形制。

其二、對三官大帝的認知及對天公的祭拜方式不同。天公為所有神祇中具有最高神格者,其與配祀神三官大帝之間的從屬關係與否也可以作為閩客差異比較的對象之一,渡海來台的泉州閩籍後裔移植原鄉對「天公祖」的信仰習慣,而來自客家族群者除了崇祀天公外還要加上對於天、地、水「三官」的崇敬,客家人在除夕與正月初一這兩天內依序敬天、祭祖、拜神,到了正月十五的上元天官誕辰,按照慣例則是「做福」或「祈福」的日子。另外,閩客之間的差異還要從對三界公的稱呼說起,三官大帝多是台灣先民由原鄉恭請香火或香爐渡海奉祀而建廟,閩南稱為「三界公」;而客家稱「三界爺」,一如閩客族群對天公分別稱呼「天公祖」及「天公伯」的不同般各有其趣。至於在對天公的祭拜方式上,閩客至少具有一般的共同規格,於祭拜天公的儀式上均相當隆重。然而閩客不同的是,閩人拜天公另有以甘蔗拜祭者,在祭壇兩側各放一枝甘蔗,以便朝望天空祭神,且要求祭神的甘蔗須帶枝葉,以象徵節節上升與開枝散葉之意。(25)

普遍地,客家人「拜天公」不僅只在正月初九。從年頭到年尾,在客家聚居區都有拜天公的活動。客家人每年正月初一零時開始敬天公;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正月十五祈福「許天神」,即在天神前許願,祈求老少平安;正月二十日是「天穿日」,各地客家都要「補天穿」,以求不破財;十月十五日「下元節」還要「還天神」,即還願,感謝天神一年來對老少平安的庇佑。另外,客家人無論拜任何神靈,必須先拜天公。如到廟堂拜神,要先向門外拜天神;拜見土地伯公要先向門外拜見天神;清明掃墓「掛紙」時要向墳堂外拜天神,然後祭墓。婚嫁時,也是先拜天地,後拜祖宗、高堂、父母,最後才夫妻對拜。


推薦閱讀:

客家風俗風水
客家古樸有趣的婚禮
客家老行當:做風水
著名期刊《絲綢之路》發表《煙雲深處的「小南京」——興寧》
福茶之心:客家傀儡戲,至今記憶猶新『鄉記』

TAG:民俗 | 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