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生仔的悲哀 《排華決議》催生畸形移民

隱忍種族歧視法案61年 旅美華人眾生態紙生仔的悲哀 《排華決議》催生畸形移民

  

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華裔攝影家黃宗沾遺像。《僑報》記者邱晨攝

中華僑總會聯誼會秘書長黃金泉。《僑報》記者蔚宇攝

百歲人瑞黃齊耀手拿當年留在天使島的資料訴訟「紙生仔」給他留下的痛苦。《僑報》記者邱晨攝

  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李海峰(左)探望知名華人胡順先生(中)。《僑報》記者蔚宇攝

  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決議》,來美華裔移民人數被凍結,除學者、外交官和商人外,不允許任何華人進入美國。那些已在美國境內的華人,也不准許加入美國籍。《排華決議》的實施,阻止了19世紀末因淘金或修鐵路的在美華人與在中國故鄉的家人團聚。

  1906年,舊金山發生了大地震,雷電引起的大火把移民局移民檔案焚毀。一些華裔移民在這場災難中看到了機會,他們聲稱已在排華法案出台前即入了美國籍,但檔案已被毀,這樣便可獲得出入美國邊境的自由。回到故鄉後,他們便可把自家的親屬接來美國,或將親屬的資料賣給那些願意來美與親人團聚或謀生的人。那些以買來的假身份進入美國的華人,當時被稱為「紙生仔」。

  聖塔庫魯斯加大亞美學華裔教授楊碧芳指出,1910年至1940年間約有17.5萬人進入美國境內,其中80%至90%是「紙生仔」。

  華裔律師檔案濃縮「紙生仔」移民史

  首位在加州取得律師執照的華裔律師洪耀宗經歷了美國華裔移民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2005年5月,洪耀宗之子洪振興將其父開業時的大量檔案資料,捐獻給了位於洛杉磯縣的杭亭頓圖書館。《洛杉磯時報》曾大幅跨頁報道了洪振興捐獻的這批珍貴資料,稱其為「濃縮華埠時代的膠囊。」

  在杭亭頓圖書館接受的約70箱洪耀宗開業檔案資料中,包括華裔女演員黃柳霜(ANNMAYWONG)和首位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華裔攝影家黃宗沾(JAMES WONG HOWE)的移民檔案資料,以及聯邦大法官劉成威的家庭移民資料,展現了早期華裔來美奮鬥成長的歷程。

  這部分檔案中也包含了大量上世紀50年代之前「紙生仔」的移民資料記錄了當時在洛杉磯華埠中生活的部分華人是如何通過購買假移民文件,佯稱是某華裔公民回鄉與其妻子生產的兒子移民美國的。

  195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招認法案」,這一法案出台後,華埠不少「紙生仔」向政府坦白了以假身份進入美國的經過,並開始使用自家原有的姓氏,才開始了平靜的生活。但也有不少用「紙身份」進入美國的華人,在「招認法案」實施時期選擇了「隱瞞」。

  花錢買出生證父親與大哥竟成「親兄弟」

  美洲各地中華會館、中華公所、中華僑總會聯誼會秘書長黃金泉透露,他自己也曾是《排華法案》的受害者,進入美國的時候,他與父親、大哥一起,都是花錢買了別人的出生證。父親與大哥,還冒認了「親兄弟」。很多年以來,這些經歷都是他們心頭的傷痛。

  黃金泉表示,美洲各地的中華會館,幾乎都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一直都是以維護華裔權益為宗旨。特別是在《排華決議》期間,各地的中華會館幾乎成為華人社會的管理者,承擔華人在美國的保護者的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華會館號召華人參加美軍,為美國效忠,參與推動美國廢除《排華決議》。儘管《排華決議》廢除了60餘年,但美國政府近日就該決議正式向旅美華人致歉的舉動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做別人的兒子「紙生仔」失母愛

  在迪斯尼公司任職多年的黃齊耀是繪製動畫片《小鹿斑比》的主要藝術家,可他也是當年十餘萬「紙生仔」中的一員。「紙生仔」一代人心中的扭曲與痛苦一直困擾著他。

  冒用「商人之子」的名義,從廣東台山移民美國的黃齊耀,終於闖過了天使島的「鬼門關」,與他在美的父親團聚。可他們父子一直要用假身份,時刻擔心暴露真身份而被移民局驅逐出境。進入美國後很長一段時間黃齊耀父子的日子過得並不安寧,「總是擔驚受怕,這樣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黃齊耀回憶說。

  黃齊耀幼年時家境清貧,一邊上學一邊打工。他曾在洛杉磯中國城的旅館內做清潔工多年。「家中太窮了,母親一直沒有機會移民來美,」父子兩人一直沒有攢足能夠回台山老家探親的錢,待黃齊耀成年後有機會返鄉時,母親早已過世。

  胡順講述華人在美故事

  胡順,1920年生於美國,祖籍廣東中山,少年時代曾回廣州讀書,抗戰時期重返美國。1942年加入美軍,作為華裔士兵的一份子,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創辦「胡順李氏旅行社」,從事旅遊業。任全美華人協會副會長,為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促進中美友好關係不解地努力。1984年,胡順在洛杉磯中國城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1996年被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2004年起任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促進中國統一聯合會最高顧問。

  1920年1月17日,胡順在洛杉磯唐人街降生,他是胡氏人家的第四代傳人。目前胡氏人家在洛杉磯生活已有130年了。11歲前,胡順在洛杉磯生活、讀書。透過長輩們身上不時顯露出的異鄉漂泊之感,小胡順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在胡順父輩小時候,華僑在美國飽受歧視和凌辱,特別是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後的40年里,排華風達到高潮。

  1931年,11歲的胡順被父母送回廣東中山的老家。在父母看來,這樣既可躲避排華風潮,又能讓兒子學習中國文化,了解和熟悉祖宗的土地和父老鄉親。這樣,少年胡順就開始了長達8個年頭的家鄉生活。胡順在學校里如饑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使他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學生。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內憂外患,國恥家仇,在青年胡順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傷痛。1939年,胡順滿懷對法西斯侵略者的仇恨,黯然回到美國。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血氣方剛的胡順毅然報名參加美國海軍,投身反對法西斯的戰鬥。胡順因為一上軍艦就吐個不停,幾次要求上戰場都沒有成功,於是他一直從事軍艦的修理工作,在軍艦上度過了近5年的軍旅生活。1946年,青年胡順從美國海軍退役回到洛杉磯唐人街。世界形勢的變化使得美國的排華風潮有所遏制,華人的處境有所好轉。

  中國僑鄉後代紀念旅美祖輩

  中山是著名的僑鄉,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到北美謀生的華人中不乏中山人的身影。身處海外的他們忍辱負重,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血汗,終於站穩腳跟,在陌生的土壤上生根發芽。

  從2004年開始,中山市外事僑務局和中山廣播電視台曾歷時數年前往海外搜集海外中山人的故事,並製作了大型系列片《海外中山人》。

  近日,《海外中山人》導演宋璋在接受採訪時介紹,有兩位值得尊敬的海外中山人,她們一位用鏡頭記錄了《排華決議》下父輩們刻骨銘心的經歷,另一位則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與歧視性的法規抗爭,並收穫了遲到的公正。

  老華僑申訴一生終獲私有土地

  眾多從中國前往舊金山「淘金」的華人勞工在淘金熱消退後,開始向周邊的城鎮分散,離舊金山東北約75英里的樂居鎮開始成為一個華人集中的聚居地。

  但是受美國《排華決議》的影響,樂居鎮上的居民並不能「樂居」,同時受到美國加州頒布的《外僑土地法》影響,樂居鎮的居民只能租用土地,無法成為土地的擁有者。老一輩的樂居鎮居民逐漸去世,他們的後輩也紛紛離開,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人還在堅守。

  馬月好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從1952年廢除歧視性的《外僑土地法》的前一年開始,馬月好就不斷到當地政府為土地問題申訴。

  馬月好半個多世紀的執著申訴終於有了結果,2004年,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縣從樂居鎮土地擁有者手中買下了土地權,把土地分割之後再向社會公開出售,樂居鎮的原居民或者他們的後代擁有優先購買權。

  把父輩經歷拍成紀錄片

  天使島,一個充滿夢幻的名字,但上世紀上半葉有30年的時間裡,這裡卻是很多剛踏上北美大陸的中國人的夢魘。從1910年到1940年,天使島一共關押過數十萬華人移民。

  出生在美國的劉詠嫦祖籍中山沙溪溪角龍瑞村,小時候她總是能感覺到自己跟周圍許多人不同,但直到父親去世後,她才從母親和其他人那裡知道了父母都來自中國中山曲折身世,父母移民到美國時都曾在天使島被關押,並且前後經歷過3次審問。

  如今,劉詠嫦成為一名電視導演,她決定把父輩的經歷拍成一部紀錄片,她給這個紀錄片取名為《刻骨銘心》,「這部片我拍了6年,我拍這部片,所融入的感情代表很多中國人。」《廣州日報》

  僑報記者邱晨、蔚宇洛杉磯報道


推薦閱讀:

特朗普為聯大決議糾結之時,中國卻悄悄幹了件大事
南非稱聯合國敘利亞決議草案不利於解決危機
安理會未通過譴責對敘利亞動武的決議草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2004-03-12)
烏克蘭克里米亞議會通過加入俄羅斯的決議

TAG:移民 | 排華 | 悲哀 | 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