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被長期誤解的一句話。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的這句話,被用於證明上層的不仁不義,視百姓和萬物為豬狗。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與之完全相反:天地是沒有感情的,所以萬事萬物,包括人類,在它看來,都和豬狗一般。
這其實很好理解,比如說,一陣大雨從天而降,它淋在你家房頭,也淋在我家房頭,並不為因為你地位、身份、財富的不同而不同,一場瘟疫來襲,平民百姓遭殃,住在皇宮裡的也遭殃,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的,體現了公平性,這就是它大仁的地方,因此就可以說:大仁不仁,不仁大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很有名,這句話也十分陰險,同時刻薄 ,因為他把事情看得太透徹了。
天地造就了一切,但是一切對於它來說都是平等公正的,它也無所謂仁,無所謂不仁,造就了萬物,又把萬物當做芻狗一樣玩耍。
「芻狗」這個詞,三國的王弼曾經解釋為「芻和狗」,解釋為兩樣東西,這是不對的。因為在更早的《莊子 天運篇》、《淮南子》等都對芻狗有詳細的解釋。綜合這幾篇古籍的意思,就是把草紮成狗的樣子,再披上錦繡,加上紋飾,纏上紅絲,當做祭祀時的用品。
舉行祭祀儀式時,卿大夫們要恭恭敬敬的抬著芻狗,像抬著神靈一樣進行祭祀。等到祭祀一結束,這芻狗就沒用啦,既然是用草扎的,該用來當柴火燒就燒掉,該扔掉就扔掉了。
所以,與天地之廣大相比,萬事萬物無論是山川河嶽,還是浮游塵埃,在天地(宇宙)的「眼裡」,都和芻狗一樣,有時候非常尊貴,有時候又非常卑賤。
祭祀以前,芻狗很是尊貴,祭祀完了,芻狗便是微賤無用之物。棄之任其自消自滅。老子在這裡引申為,天地視萬物都是平等的,無所謂仁與不仁。天生萬物,地養萬物,至於萬物怎麼著,那是萬物自己的事情,與天地無關。
老子的另一句「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即聖人也開沒有所謂的仁愛與不仁愛,對待百姓也應該像天地對待萬物一樣,任憑生生息息。老子說這話的意思,大約就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最好的表達吧?
推薦閱讀:
※汽車必知常識 ABCD級車究竟是啥意思
※《將敬酒》古詩的意思和整首詩
※八字中偏印是什麼意思
※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楊鵬講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八字中劫財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