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
當地時間2017年1月20日,美國華盛頓國會山,特朗普在美國第45任總統就職典禮上宣誓。 新華社 圖
當地時間1月20日中午,我在杜克大學政治系大樓的教室里,跟來自中國上海華東師大的春季短期美國文化交流團師生一道觀看唐納德·特朗普的就職典禮。
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從來就是舉世矚目的政治大戲,其形式就是美國價值觀的重申、美國新任總統的政治宣言。從1789年的首任總統華盛頓開始,兩百多年來,算上特朗普,共有44位總統舉行過就職典禮。就職典禮的核心是大法官帶領,總統手扶一部聖經,宣誓就職,最後一句「上帝保佑」結束。這體現了對法治和基督教的雙重傳承,雖然美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國體。接下來是總統就職演講。然而這些演講中,成為經典、讓後人銘記的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應景的政治演講。
在典禮開始前,我向中國師生提起兩位總統演講的警句,一句是當年39歲的肯尼迪1961年的演講:「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這是年輕的民主黨總統呼籲美國民眾為國奉獻的愛國情操。當天的就職典禮主持人就引用了肯尼迪這句名言。另一句是1981年70歲的總統里根的演講:「政府不是我們的問題解決者,政府本身就是問題。」 展現的是里根「大市場、小政府」的理念和美國社會對政府和公權力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特朗普的就職演講,其實遠不如總統競選那麼戲劇化,基本是把他的競選口號和主題繼續放大,並沒有因為身份從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地產大亨和總統競選人變成了世界最強國家的總統,而明顯改變他的語氣和觀點。
演講一開始,他就以人民的化身說話:「今天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行政權力轉移,而是華盛頓政治利益集團的權力向人民的轉移。」「人民將記住今天這個日子,他們成了國家的主人。」「美國這麼多年的『大屠殺』(carnage)在今天終止。」他演講中的所謂「大屠殺」,不過是指美國社會的痼疾,如精英與草根的對立、內城圈(inner city)的犯罪、毒品等,加上特朗普特別反感的非法移民等,如何就可以稱為「大屠殺」?此詞在英文中堪比二戰中納粹的反猶主義大屠殺(holocaust)和非洲盧安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slaughter, massacre)等辭彙,意義極端。特朗普一向說話口無遮攔,在就職演講時依然用詞聳人聽聞,不改他「反體制」、「造反派」的一貫風格。
綜合看來,特朗普演講大肆攻擊的敵人有二: 一是盤踞在華盛頓的建制派利益集團(這裡他把民主黨、共和黨的官僚體制一鍋端);二是外國政府、外國非法移民、外國公司和企業,或曰外國人。他特別點名伊斯蘭極端分子和搶走美國工作的外國公司。這些都是他競選時的老生常談,目的是煽動選民。他的總統就職演講依然是競選時的煽動、蠱惑、極端的語言風格,堪稱肆無忌憚,體現了他這個「局外人」、「造反派」的政治品牌。同時,他越過或忽視圍繞在他身邊的華盛頓政客(包括他的副總統彭斯、兩党參眾兩院議員、前總統等等), 直截了當面對他的擁躉,向所謂「美國人民」大聲喊話。
當他一開場就劈頭蓋臉地猛批華盛頓的官僚政客時,電視同時展示了坐在他旁邊的奧巴馬的特寫鏡頭,這位剛卸任總統面色嚴峻甚至慍怒,聽著大嘴巴新總統發飆,猛烈攻擊美國政客和建制派,全盤否定特朗普之前的一切政府作為。
當然,特朗普演講不乏「正能量」。一是民粹主義主題,人民至上; 二是民族主義主題,美國至上。短短16分鐘的演講,提到「美國人民」(people)10次,隻字未提」自由」(liberty)和「民主」(democracy)這兩大美國價值觀的基石。演講中充滿「美國第一」、「美國強大」的口號。他承諾不向世界輸出美國道路或生活方式(American way of life)。他號召美國人民不分男女黑白,都團結在愛國主義的大旗下。
特朗普的就職演講,就內容而言並無新意,是在重複和強調他一以貫之的選舉口號與言論。不過,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講,兩百多年來形成了「總統演講八股文」的套路,一般而言四平八穩、官氣十足,都要強調美國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強調彌合兩黨和社會政治分歧;強調尊重美國憲法和政體遊戲規則,做一個全民總統;強調嚴格遵循三權分立原則,承諾總統(實際是首席行政官)所主管的行政部門跟美國的司法、立法部門合作,等等。這也是很少有總統演講被世人記憶的原因。像特朗普這樣枉顧總統就職演講的八股規範,把就職演講搞成了競選演講或他常年主持的脫口秀,也的確獨樹一幟,堪稱奇葩。
細究起來,這一方面反映了這位新任總統特立獨行的個性,也反映了他作為美國政治體制的「局外人」,作為生意人、商人的自我定位(他時時流露出把國家治理當成公司治理的行事風格)。
美國政治分析專家認為,特朗普實際上是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出來競選的,最後劫持了共和黨的平台,盜取了民主黨激進候選人伯納德·桑德斯的為「鐵鏽地帶」失業和弱勢白人草根鼓與乎的民粹主義口號與旗幟。他作為一個億萬富翁,竟然以草根和「人民」的代言人自居,在就職演講中,儼然以民粹運動的領袖面貌宣稱,告訴他的聽眾「今天你們成了國家的主人」, 」你們成為歷史性運動的一部分,在世界史上聞所未聞」 。
專家認為,特朗普上台後將首先面臨共和黨的內鬥。他所代表的右翼意識形態,是所謂「運動派保守主義」,與共和黨主流的「傳統保守主義」相去甚遠,必將反映在政策層面。當然,他任命的內閣部長多半是億萬富豪和退役將軍,跟真正的草根訴求才是風馬牛不相及,但這並不妨礙他高舉草根、民粹和美國第一、美國至上的孤立主義意識形態大旗,以牢牢吸引他的選民。他的選民多半是中西部鐵鏽地區和中南部聖經地區的下層白人,受教育程度低,是所謂福音派(Evangelical) 即極端保守的原教旨基督教派的信徒,與從事高科技、擁有高學歷的城市白領是鮮明對立的群體,在大選中涇渭分明。
就職典禮之後,我主要關注了NPR(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和PBS(美國公共電視台)的專家分析。這是兩家相對公正嚴肅專業的媒體,跟偏向民主黨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立場的大部分商業媒體是有區別的。NPR專家團隊對特朗普演講做了逐字逐句的詳盡分析。他們引用大量歷史案例與文獻、大量實證數據,對許多歷史先例和特朗普的許多言行舉止,做了非常專業的分析。綜合起來,這些專家提供了以下的意見,可供中國讀者參考。
首先, 特朗普是一個運氣太好的總統,因為他是近二三十年以來45任總統中,在上台時面對經濟最好狀態的唯一一位。他的前任奧巴馬上台時,美國正經歷金融海嘯,經濟跌入低谷。八年以來,美國經濟復甦,GDP由2008年4% 的負增長到現在1.7%的正增長;失業率從2008年的14.5%下降到2016年底的4%;金融股市復甦,標準普爾指數從2009年的930點上升到2016年的2266點,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增長。所以,這些專家樂觀地預測,特朗普完全可以在今後四年內對美國經濟任何事情都不做,也不至於讓美國經濟重陷危機。他也大可以大張旗鼓地搞基礎建設(修路、蓋房、造橋……),同時大力恢復美國製造業(估計還是從房地產而不是從軍火-石油能源方面開始)。
不過,現在的經濟復甦並非高質量,跟美聯儲多年來大肆印發美鈔、壓低利率的戰略有關。美國社會兩極分化、窮富差距拉大的局面,會不斷惡化。特朗普一方面不忘叫嚷減稅,一方面許諾大力推進基礎建設,但美國聯邦政府的高赤字運轉造成痼疾,在奧巴馬時代更是雪上加霜,他特朗普到哪裡搞到錢來實施修路建橋的基礎建設?
談到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也不能簡單理解為他要回到孤立主義、反全球化的立場,雖然這是他一貫的選舉口號,在就職演講中也老調重彈。毋庸置疑的是,他的國際戰略一定會強調美國經濟利益優先。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也是全球高科技(全球化主要動力)的最大引領者。特朗普上台不可能改變這一局面。無論他怎麼高調鼓吹美國第一、美國至上的民粹主義加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他必然致力於全球經濟利益的再平衡、再分配。毫無疑問,特朗普的國際戰略一定會高舉美國利益大旗,這比奧巴馬和民主黨充滿政治正確的全球化高調要更加兇狠嚴苛,在尋求全球權力平衡方面,也會比他的前任更加強硬。
最後,奧巴馬民主黨時代的政治正確意識形態高調會有所收斂。新英格蘭和西部知識精英(媒體、教育、高科技領域)和黑人精英這些民主黨鐵杆們的政治正確性言論,一旦失去了了制度支撐,或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類似「9·11 」後小布希反恐和新保守、新自由主義盛行的年代,美國意識形態鐘擺會向右,向民粹、民族主義傾斜。這是一個大的歷史趨勢,從特朗普就職典禮中透出的種種跡象,似乎可以看到端倪。
全球化雖然是近四十年來的歷史潮流,但國際秩序幾百年來所依賴的民族-國家體制以及種種貿易保護主義、以國家為主體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以國家為核心的地緣政治利益等等,與全球化這一新的歷史趨勢始終處於此消彼長的博弈狀態。2016年席捲全球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潮流,正是這種歷史博弈的展現。
美國第45任、第44位總統特朗普的就職,是歷史大潮的一個聚焦點,至於歷史向何處發展,美國向何處發展,一切難以定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2017,民粹不是歐洲的宿命
※為什麼很多人評價川普為民粹主義
※外媒:台「反服貿」盡顯民粹 大陸需重思考統一大計
※蔡英文成功解決國道收費員的訴求是台灣災難的開始么?
TAG:民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