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帶上唐詩 之七《日暖藍田》 文化撫順

說走就走帶上唐詩(七)

  ——來吧,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融化進唐詩與山水的懷抱,穿梭於歷史和現實的深情。

  日暖藍田

  白衣勝雪,玉樹臨風,弦動不覺花落,彈鋏而有龍吟。這個人……不是白子畫,也不是西門吹雪,而是我心目中的少年王維。王維15歲赴京城長安準備科舉考試,幾年光景即名動公卿,後經引薦至玉真公主面前,一曲《郁輪袍》加幾首小詩,遂令玉真傾倒,許以狀元。

  玉真公主作為唐玄宗同父同母的親妹妹(這才是皇宮中真正的親妹妹),極受唐玄宗寵愛、信任,英豪之氣與姑姑太平、堂姐安樂兩位公主有一拼,曾被評為當時全國最有影響力女性第一名(那時太平、安樂已被唐玄宗消滅,楊貴妃還沒出道)。玉真公主的住處是當時的文化藝術中心,也是皇室與朝野文人溝通交流的橋頭堡。總之她推薦的人才連唐玄宗都要給面子——王維參加殿試真的奪冠了。

  但王維對得起玉真公主的推薦。即使在人才輩出的盛唐,王維也能算得上罕見的才子,甚至可以說是盛唐文藝界第一人,有多方面的文化藝術成就。王維彈給玉真聽的《郁輪袍》就是他自己創作的,據說這個曲子是《霸王卸甲》(與《十面埋伏》齊名的琵琶大麴)的前身,十分了得。不僅作曲,作詞的水平王維也同樣出類拔萃,他的《渭城曲》(即《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紅極一時。安史之亂後,唐朝最有名的歌唱家李龜年流落江南,沿途唱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所到之處,人盡淚下,就連嚴肅詩人杜甫同志在相逢後都少見地寫出了極富情韻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王維的才華不止於音樂。中國畫的構成境界有「詩書畫印」一說,就是說畫一幅好畫不算完事兒,還得在畫上題一首好詩,當然詩要寫得很有書法水平,最後在畫上再噼噼啪啪地蓋上一二三四個印章——這才是完美的畫作!雖然「詩書畫印」的情況是在宋、元之後逐漸形成的,但王維已經提前全面修習了各項技能,他在詩歌、書法、繪畫、篆刻每個方面都是高手,尤以詩、畫出眾——畫被尊為南宗山水之祖(錢鍾書還說他是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詩與李杜齊名。

  王維與李白、杜甫同為盛唐詩壇00後新人(他們都生於公元700年後),但王維成名更早。我們所熟知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他17歲時的作品,那個時候,與他同歲的李白正在家裡「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杜甫還是個6歲的孩子。王維在當時的影響也更大——這個您可能不願意接受。現在看來,放眼古今甚至中外,李杜都是最重要的詩人,王維好像還有差距。即使具體到整個唐朝的詩人,要選拔前三名的話,也有很多人不認同王維,他們更欣賞白居易甚至韓愈。這是因為後人對詩人的評價除了創作水平,還要看其他一些事情,比如他們作品的思想性和對詩歌發展的影響(這兩方面王維確實不如李杜)。思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評判是有差異的。王孟田園山水詩的背後是隱逸,往大里說,隱逸是個人的需求卻不是社會的長期需要——是難以得到持久認同和宣揚的。而在影響方面,時人只是聚焦於詩人至當時的影響,不可能對他們影響後世的程度有清晰認識。這樣看來,說王昌齡、王維在盛唐時比李白、杜甫受歡迎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呢?僅僅從詩歌的藝術欣賞性上來看,也有很多人認為王維是略勝於李杜的。

  王維詩的一個特點是「淡」。王維的詩自然恬靜、淡遠脫俗。我們先找兩首他的代表作看看有多麼淡:

  下馬飲君酒,  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歸卧終南陲。  但去莫復問,  白雲無盡時。

  詩名《送別》。您有沒有想說:「這就是王維的代表作嗎?」然後……沒有準備和我翻臉吧?翻臉之前您高低先冷靜一會兒,靜下心來細讀幾遍,也許就會原諒我了。想想一知心哥們兒就坐在桌前,面對好友,情深依依,好多話說不出來,也不用多說,好的壞的都窩在心裡……那種滋味難以言表,意淡而情濃。沒有嘮嘮叨叨地勸導、開脫或故作瀟洒或拍案而起的同情,這種不多問不多說的送別,讓我覺得特別man。再來看一首邊塞詩《隴西行》:

  十里一走馬,  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  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  烽火斷無煙。

  淡淡地道來,對邊塞軍情的緊急、絕望卻一點都沒吃了回扣,最後落在景色上,兩邊將士的心情——都盡在不言中。從用詞造句到繪景敘情,王維詩的基調都是建在「淡」字上,淡而能抓住真髓,淡而能虜獲人心。

  王維詩中還能讀出一個「俠」字。田園派又稱山水田園派或田園山水派,王維是該派的第一號代表人物。王維最大的成就是山水詩,但並不是說他的能力僅限於此,相反,他和好友王昌齡一樣,是個全能型選手,各種題材和體裁均有建樹。邊塞詩主要出現在王維的創作前期,他在《隴頭吟》和《老將行》中,對邊塞老將的苦辣辛酸給予深深的同情,和王昌齡同樣俠肝義膽,是個敢於為弱者說話的人。他在《少年行四首》中,分別吟詠了少年遊俠相逢縱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的豪邁、出征邊塞「縱死尤聞俠骨香」的無畏、勇武無敵「虜騎千群只似無」的氣概和最後論功封侯賜印卻是「將軍配出明光宮」的結局。在《觀獵》中,他更是以「風勁角弓鳴」的開篇展示了他飛揚遒勁的筆鋒——他與三位邊塞詩人李頎、高適、岑參也是好友,被並稱為「王李高岑」,在創作和思想上也都有相通之處。但王維最有名的邊塞詩還是那首《使至塞上》,因為裡面有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首詩之所以在邊塞詩中熠熠生輝,正是來源於王維詮釋山水、借用山水的能力。這句詩好在哪裡,可以去看看《紅樓夢》中香菱向林黛玉學作詩時的對話,看看她們對「直」和「圓」的膜拜。

  有人認為曹雪芹是唐宋之後最大的才子、文學家,是不是太誇張不知道,但曹先生肯定是非常有水平的。黛玉談詩時一是提出了在用詞譴句上「不以詞害意」的觀點,二是對詩家進行了點評。她先是否定了詩學陸遊,提出了要學王維的五言律詩、杜甫的七言律詩、李白的七言絕句,點出了李杜王最突出的成就和對他們的推崇。學過李杜王之後,黛玉建議去學陶淵明、應瑒和謝阮庾鮑。應瑒是東漢末建安七子之一,謝阮庾鮑應該指的是南朝宋的謝靈運、三國魏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南朝梁的庾信和南朝宋晚於謝靈運的鮑照(杜甫誇偶像李白「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就是把李白比為庾信、鮑照,可見二人在盛唐的號召力)。這六個人都是一時之翹楚,對唐詩都頗有影響,其中對王維影響最大的是陶淵明和謝靈運。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創派大宗師,除了詩歌,他的隱逸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王維。王維19歲的時候作了一首《桃源行》,以詩的形式幾乎把《桃花源記》重新寫了一遍(可見迷戀程度之深)。山水詩的思想源於阮籍的「法自然而為化」,而開創山水詩的鼻祖就是謝靈運。從陶淵明到謝靈運,在詩歌中,人與自然越來越親近和諧。到王維這裡,以一種新的姿態進行了詮釋,更加靈動奇妙,展現了他「靈」的特點。來看他的《書事》:

  輕陰閣小雨,  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  欲上人衣來。

  輕陰隔開了小雨,妙!懶懶地開門步入深院,啥樣的心情呢?最妙在後面,苔蘚的青綠色要撲到衣服上來了!化無情之景為有情之物(語文書上說這叫「擬人」),動靜相宜,物我交融,意趣橫生,一絲欣喜和驚奇輕靈地衝破寧靜與慵懶而活力頓生。他在《山中》又展示了另一種融入自然的方式:

  荊溪白石出,  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  空翠濕人衣。

  如果說白居易擅長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樣的方式對讀者進行顏色轟炸的話,那王維就是把色彩不經意地鋪染開來。水少而露出白石,天寒而紅葉稀疏,在無雨的天氣,空濛的綠色撲面而來,直欲沁入衣衫。多麼美好的錯覺啊!(與透人心肺的霧霾是多麼強烈的反差)而且,要知道,這可是在描寫深秋初冬的景色,沒有通常文人們那種難言的蕭索和做作的哀愁,只有與大自然清靈的擁抱。寫出這樣的詩,又會是一位什麼樣的詩人呢?

  王維並非沒有苦悶哀傷,只是他可以更加淡然地面對。詩裡面說到的荊溪是從藍田西南的秦嶺山中流向長安的小河,王維隱居的輞川距這裡不遠,同在藍田。據說王維在輞川別墅(請注意這是別墅啊別墅)的隱居生活是一種「半官半隱」或者叫「亦官亦隱」的狀態。這是什麼狀態俺搞不太清楚,但很顯然,在物質生活上,他比「採菊東籬」的陶淵明和蹭「故人雞黍」的孟浩然要幸福得多。與武俠小說忘了介紹俠客們怎麼掙錢一樣,讀詩的時候我們也容易忽略詩人們的現實生活。其實,很多時候個人際遇對一個人思想形成的影響更甚於時代烙印。王維少年得意,最後做到四品尚書右丞(相較三品丞相的差距還算好),這是其他隱者所不能比的。所以,王維在高蹈和進取之間的徘徊相對優雅而飄逸自如,孟浩然卻只能無奈地不得不走向高蹈之路。

  李白的情況則是無心高蹈卻進取不成,與王維的反差更要大一些,反映到山水詩的創作上,風格與王維也大相徑庭。李白的山水詩不少,其中尤以《望廬山瀑布》和《望天門山》受人喜愛,水平也頗高,但顯然李白的山水不是田園山水中的山水。兩人之比較:李白心高氣傲,取景壯奇,筆勢雄渾宏大,情緒憂憤激昂,將山水拿來為我所用,多寫南方景色,喜用七言;王維沉靜平和,取景微雅,語句沖淡自然,意境閑適幽深,把自己融入山水之中,多為北方景色,常作五言。不同的兩個人,也有不同的命運:李白的仕途曇花一現,最終折戟沉沙;王維入仕的時間比較長,期間雖兩次被貶甚至幾乎被處死,但總體來說有驚無險。

  王維先後遇到兩位恩主,第一位當然是玉真公主。但我總感覺玉真對他的這次提攜讓他心裡多少有些鬱悶——被引薦給玉真公主時,他是作為樂師抱著琵琶出場的(這算什麼事,是參加國考還是衛視選秀呢);中了狀元後,被任為八品太樂丞(對剛參加工作的新人來說是不低的品級,但卻是管理皇家樂隊的)。即使這樣,沒多久後就被神秘地貶謫出京,到濟州任司倉參軍(管倉庫),一干幾年。

  王維的第二位恩主是張九齡。王維中狀元還有一個插曲,據傳之前其實玉真已經把狀元許給了另一個才子——張九皋,只是看到王維後她立即變卦,把小張放了鴿子。這位小張是張九齡的弟弟。按常理,王維和張九齡是結下樑子了,不過張九齡到底是一代名相,沒把這當回事兒,他把王維弄回京師,擢拔為右拾遺。雖然也僅是八品,但從任職此位的前輩陳子昂張九齡後輩杜甫白居易們來看,這才是真正才子的工作崗位。然而更鬱悶的是,剛乾了兩年,張九齡被貶了,他的許多門生好友們也難以倖免。王維到軍營避了一下風頭,回京後就開始了半隱居的生活。

  輞川的生活一混就是十多年,權相李林甫把持朝政的日子裡,王維雖有升遷,但朝氣已失,「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成了他生活的追求。也是在這期間,他由學庄信道而更參禪悟理,於是,詩佛誕生了。作為一代詩佛,王維的山水詩自然有「禪」的味道。

  仙道詩歌是山水詩的重要源頭,到南北朝的時候,佛教大盛,詩歌中也禪意大盛,追隨謝靈運腳步的王籍(南朝梁)有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逾同愈),是展現山水詩中禪之美的典範。裡面的意境,就是王維盼望的「聽暮蟬」生活所要聽的。盛唐的山水禪詩比南北朝的更美,看一首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惟余鐘磬音。

  憑這首詩,常建成為盛唐田園派排在王孟之後的第三號人物一點也不奇怪。

  王籍、常建他們能看到感受到並表達出來如此美的禪意,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但王維對「禪」的解讀卻是另一種方式——「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悠閑縹緲,整個人似乎都融入了自然、化入了禪境。而且王維還有他的獨門兵器——「空」。當然,這個「空」不是空虛、空無更不是空洞,而是那種漫沒靈魂的空靈悠遠、清明澄凈。像前文的「空翠濕人衣」,一個「空」字,把那種淡而無邊的綠色、那種看得見摸不著嗅不到卻撲身而來的生機、那種掉入負離子倉的感覺,清晰而全維度地展現給你。再來品品他空曠、空寂、空明、空凈的空前感覺。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這首是《鹿柴》。(景即影。柴讀寨,就是寨的意思,用樹木搭的為柴、用石頭搭的為砦。)再看《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對大自然的領悟,真是好得讓人感嘆。在「空」的依託下必須拍案而大呼一個「活」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本人辭彙量已難以深度表達了)。蘇軾讚美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對王維作品的藝術特點和藝術價值的歸納同樣令人讚歎,為之後文學家和評論家所稱頌。但我覺得說王維「詩中有畫」還很不夠——聲光影共出,靜中有動、動靜相宜,分明是「詩中有個小視頻」嘛。(考慮到蘇軾沒看過視頻,我原諒他了。)

  再把王維壓箱子底兒的《山居秋暝》掏出來看看: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淡、靈、空、活,集於一體……可是,在這個巔峰解讀的時刻……出現了一個疑問。這首詩前面說的是山水,後來卻又是「浣女」啊「漁舟」的,那它究竟是山水詩還是田園詩呢?這就要說到山水詩和田園詩的區別了。從字面上就能看出差異——描寫對象的差異:山水是自然景色,田園是人類改造過的大自然、是鄉村。但不只這麼簡單,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雖然有山,卻就是田園。這就要從作者的內心去分辨:田園是農村生活的樸實、恬淡,山水是對大自然的感受、依戀。就是說,究竟算什麼詩與作者的生活環境、狀態以及隱逸心態等很多因素有關。然而,我們還是不要勉強去分辨吧,詩到王孟,山水與田園似乎已無法割開,只是王重於山水、孟偏于田園吧。

  悠閑的時光總是一晃即過,災難性的安史之亂來了,然後唐玄宗丟下群臣逃跑了,詩人們的災難也來了。大批的官員來不及逃走,被迫接受大燕皇帝安祿山的官職,特別是王維這樣的著名人士,人家想忘都忘不掉。再然後,長安收復,唐肅宗回來了,王維們迎來更大的災難——被投入大牢等著被消滅。幸運的王維在弟弟王縉和好友裴迪的幫助下繼續做官(護駕有功的王縉願以官職換哥哥無罪,裴迪繪聲繪色地證實王維在長安不顧危險偷偷寫詩懷念皇上),同樣情況的另一位山水詩人儲光羲則被貶謫嶺南瘴癘之地而亡。

  藍田(今屬西安)在長安城附近的終南山腳下,自古為關中通往東南方向諸省的要道之一。藍田南部山麓地區因山河相間如輞(車輪周圍的框子),被稱為輞川,這裡,因大詩人王維隱居而聞名,也成為我心中的聖地。然而王維並不是一位真正的隱者,他更像是隱逸者和進取者之間的一座橋樑或一個結點。向他身後望去,一排是孟浩然、常建、儲光羲這些山水詩人,一排則是李頎、高適、岑參這些邊塞名家。但在這些身影的交疊中,王維真實地活了自己,也給我們留下真實的美麗。

  藍,是一種玉,玉多而成田,故名藍田。李商隱有詩云「藍田日暖玉生煙」,王維就是藍田最大的一塊玉。寒冬暖日里,站在王維親手種植的那棵巍峨的銀杏樹下,我聽見他對元二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裡,還有他哪些故人呢?


推薦閱讀:

遼寧撫順女官員用190㎡宅子存放奢侈品
撫順出啥事了?張國立、張鐵林、王剛都來了……
解放前千金寨妓女生活記錄_[當代撫順]_撫順七千年

TAG:文化 | 唐詩 | 撫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