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人擠人,鄭爸爸帶你深度游故宮,看那古老匠人的巧奪天工

歷經幾百年歲月變遷

這滄桑而神秘的紫禁城

依然為我們展示著他恢弘的氣勢

酌情考慮入網方式

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時代

古老的匠人是如何建造出如此輝煌的宮殿?

鄭爸爸帶著我們一起穿梭千年

感受古人的智慧!

▲故宮的歷史變遷(點擊查看大圖)

紫禁城歷經數次被火焚燒,重建和修復,以滄桑和厚重的姿態見證著歷史變遷,朝代更替,悲歡離合。這麼多年來,被許許多多珍愛他的人保護著,我們要延續著這寶貴的財富,將古人的智慧更好的傳承。

下面要給大家講解一下鄭爸爸在視頻中講到的知識點。從古至今的匠人,巧奪天工的設計。看似不經意的設計,中間都蘊含了豐富的建築智慧。

6種最常見的屋頂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細節

在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常用的屋頂有六種,按照建築等級排序發,分別是:硬山頂、廡殿頂、懸山頂、歇山頂、卷棚頂、攢尖頂。

01硬山頂

硬山頂是一種中國最普遍的屋頂,建築等級最低。各地有各自的特色,閩、粵並賦予五行之特徵。

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

硬山頂出現較晚,明清以後出現在我國南北方住宅建築中,根據清朝規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

02懸山頂

懸山頂,有五脊二坡。

屋面雙坡,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挑出山牆,使屋檐懸伸在山牆之外覆蓋山牆,故又稱挑山頂。懸山頂等級上低於廡殿頂和歇山頂,僅高於硬山頂。

03廡殿頂

廡殿頂,又稱「五脊四坡頂」,被尊為中國最高形式的屋頂,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古時稱為「四阿頂」,早在殷商時代即出現,其外觀簡潔大氣,多為宮殿寺廟之主殿所用。

▲太和殿重檐廡殿頂

廡殿頂又分為單檐和重檐兩種,所謂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頂之下,四角各加一條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宮的太和殿是重檐廡殿頂,而故宮的英華殿、弘義閣、體仁閣則為單檐廡殿頂。

04歇山頂

歇山頂的「歇」是休止之意,前後兩坡為正坡,屋頂左右兩坡只做下半,上半段轉成三角形山花,此種屋頂可視做上三分之二為懸山頂,下三分之一是廡殿頂,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有正脊一條、上部垂脊四條,四角與垂脊間有戧(qiang)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四條,故又稱九脊頂。

一般的歇山頂應用非常廣泛,宮中其他諸建築,以及祠廟壇社、寺觀衙署等官家、公眾殿堂等都襲用歇山屋頂。

重檐歇山頂

▲保和殿重檐歇山頂

重檐歇山頂,重檐即將屋檐做成二重或三重,通常上檐小而下檐大。重檐歇山頂等級僅次於重檐廡殿頂,多用於規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宮的太和門、天安門、鐘樓、鼓樓等。

十字歇山頂

十字歇山頂,由歇山頂的基本樣式加以延伸,可以演變出四面歇山頂、卷棚歇山頂等變體。所謂四面歇山頂是由兩個歇山頂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構成的屋頂,也稱十字歇山頂,北京故宮的角樓是典型代表。

05卷棚頂

卷棚頂,又稱元寶頂,整體外貌與硬山、懸山一樣,唯一的區別是沒有明顯的正脊,屋面前坡於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如果說上述四種屋面稜角分明,顯出一種陽剛之氣,那麼卷棚頂就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

06攢尖頂

攢尖頂,是圓形和正多邊形建築的屋頂造型。除圓形攢尖頂無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頂匯聚,脊間坡面略呈弧形。江南各式屋頂的屋檐與屋角的起翹都大於北方,然以攢尖頂最為懸殊,有飛檐之稱。這種形狀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輕盈欲飛的美感。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從空中俯瞰工字形三台,可見太和殿用重檐廡殿頂,中和殿用攢尖頂,而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頂,主從分明。

脊獸

實用·裝飾·等級制度

▲太和殿的脊獸

很多建築都有脊獸的設計,視頻中出現的是太和殿的脊獸。中國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人們用瓦釘來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對釘帽的美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動物形象,脊獸由瓦製成,稱作脊獸。

脊獸最初的功能是為了保護木栓和鐵釘,防止漏水和生鏽,對脊的連接部起固定和支撐作用。後來脊獸發展出了裝飾功能,並有嚴格的等級意義,不同等級的建築所安放的脊獸數量和形式都有嚴格限制。小獸越多,建築級別越高,常見為九、七、五、三不等,均為奇數。

這些美觀實用的小獸端坐檐角,為古建築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梁思成評價道:「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

大漆工藝

對木傢具、建築進行保養與美化

大漆又名生漆、國漆、天然漆,故泛稱中國漆。這是一種天然樹脂塗料,是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的一種白色粘性乳液,經加工而製成的塗料。

▲大漆工藝製品

大漆工藝是中國傳統工藝中對木傢具、建築進行保養與美化的一種手段。從天然漆樹中采割生漆,漆膜光亮,色澤耐久,保光性能特優,因而具有經久不會變色,不易污染,不怕蟲蛀和不受溫度影響。故宮建築迄今已有數百年之久,樑柱未腐,主要是塗有大漆之故。

藻井

殿堂建築物頂部裝飾

▲太和殿的藻井

很多宮殿都有藻井,視頻中出現的是太和殿的藻井。藻井為殿堂建築物頂部天花裝飾的一種。當中為一突雕蟠龍,垂首銜珠,稱為龍井,是清代建築中最華貴的藻井。

太和殿的藻井位於大殿的正中央,共分上、中、下三層,上為圓井,下為方井,中為八角井,在八角井上設一圓井的這種設計正體現了中國"上天下地"、"天圓地方"的傳統說法。藻井內雕有一條俯首下視的金龍,口銜軒轅鏡,雕刻精細,與大殿內巨柱上的金色蟠龍互相映襯,更加烘托出了帝王宮闕的莊嚴和華貴。

「樣式雷」 建築設計世家

「樣式雷」,是對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 中國清代宮廷建築匠師家族:雷發達,雷金玉,雷家璽,雷家瑋,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等。因為雷家幾代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用今天話說就是首席建築設計師),即被世人尊稱為"樣式雷",也有口語話"樣子雷"的叫法。

▲「樣式雷」的設計圖

雷家有七代為皇家進行宮殿、園囿、陵寢以及衙署、廟宇等設計和修建工程,包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及清東陵和西陵等這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設計都是出自這個"樣式雷』家族,他們是我國古代建築設計史、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傑出代表和傳奇。

燙樣

由最簡單的材料組合成立體微縮景觀

▲「樣式雷」所做燙樣

雷氏家族進行建築設計方案,都按1/100或1/200 比例先製作模型小樣進呈內廷 ,以供審定。模型用草紙板熱壓製成,故名燙樣。其台基、瓦頂、柱枋、門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風紗櫥等均按比例製成,因而形象逼真,數據準確,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它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設計水平,也填補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研究的空白。現存燙樣主要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重建圓明園、頤和園、西苑等地時所做的設計模型。

雷氏家族燙樣獨樹一幟,是了解清代建築和設計程序的重要資料。留存於世的部分燙樣現存於北京故宮。

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

▲斗拱的組成構件

斗與拱,均為我國木結構建築中的支承構件,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與拱之間的方形墊木叫斗。斗拱承重結構,可使屋檐較大程度外伸,形式優美,為我國傳統建築造型的一個主要特徵。

斗拱,是漢族建築上特有的構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 是較大建築物的柱與屋頂間之過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將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間接的先納至額枋上再轉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帶紀念性的建築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木匠皇帝」朱由校

他不愛江山,愛木工

明熹宗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明熹宗朱由校在歷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皇帝,他心靈手巧,對製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

▲明熹宗手工制物

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摺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明熹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還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熹宗更加高興,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

「海綿城市」 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在說城牆磚時,鄭爸爸提到了」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推薦閱讀:

宋 李迪 秋卉草蟲 台北故宮博物院
故宮《十二美人圖》
大明·弘治皇帝的青花瓷(上篇)
捐19件文物給故宮的農民罹難 故宮再補助10萬元
為什麼他可以在故宮當文物? | 品牌新事

TAG:故宮 | 用人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