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想不敗—兩代思想先軀的傳承

漢語的更新改變了思維方式

  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就是追尋現代中國的歷史,或者說追尋現代中國的一個過程。

  中國從古代向近代轉型,是從1895年也就是甲午戰爭失敗引發維新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1840年以後的50多年時間,可以看做是一個序幕,中國人還沒有清醒地認識到要在文化上、制度上有什麼改變。魯迅評《紅樓夢》時說過一句話:「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紅樓夢》那個時代,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上的大一統集權制已面臨崩解,曹雪芹領會到了大廈將傾,借賈寶玉夫子自道,代表了曹雪芹的一種覺悟,但結局是看破紅塵。我們今天特別推崇康、雍、乾,自豪於所謂「康乾盛世」。殊不知有盛必有衰,所有「盛世」都意味將走向「衰世」。統治者製造出來的「盛世」,不能說對老百姓沒有任何好處,在某些物質方面也確能提供一些保障,讓你吃得更多一點、更好一點,穿得更漂亮一點。但「盛世」的背後一定是危機。所以,還應該記住另一句經典——居安思危。

  歷史一定是曲線的。即使是美國這樣建立了民主制度的國家,也有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社會的進程也是波浪式的,只不過曲線的波浪比較小,波浪震蕩一下,很快就會過去而已。美國可以300年內基本上保持穩定,是因為政治制度不動,憲法幾百年沒有大的變動,最多增加幾條修正案而已。即使在世界大戰期間,四年一輪的選舉也照樣舉行。英國與美國體制不同,它是君主立憲制,在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領袖丘吉爾就得下台,因為建設的時期到來了,不再需要戰爭英雄,而需要新面孔。但是,一個沒有邁進現代制度軌道的國家,起伏就會非常大。意識到起伏的規律,意識到時代危機的,往往是少數人,甚至是極少數人。這些人就是這個民族的先知。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近代的轉型才真正上路。這個時候的中國人,特別是讀書人,開始意識到中國按照原來的道路走下去已經走不通了,必須要做出改變,必須要有新的東西。於是,出現了戊戌變法、立憲運動、辛亥革命。

  在這個段落當中,文化思想層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梁啟超,一個是章太炎。他們倆很不一樣,可以說構成了一種平衡,一種互補。

  梁啟超主張改良,主張維新變法。維新變法失敗以後,流亡日本,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他辦《新民叢報》以及其他很多刊物,寫了大量的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新民說》。他提出了「新民」這個詞,而且大量使用從日語轉譯過來的概念、術語,比如,國民、權利、公德、進步等一系列我們今天還在用的詞。語言是文化的核心,有什麼樣的語言就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

  「自由」這個詞是梁啟超直接從日語譯過來的。嚴復就不使用「自由」這個詞,他認為在中文裡這個詞容易產生歧義,國人會以為自由就是沒有任何約束,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嚴復再三斟酌,想出了一個詞,這是一個真正的好詞,叫「群己權界」。「群」是多數人,是群體;「己」是個體,是自己。自由就是做不傷害他人的事,做法律沒有禁止的事。嚴復認為,「群己權界」這個複雜的片語,能更準確地表達自由這個概念。先秦漢語里雖然已出現過「自由」這個詞,但與今天講的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概念的含義不同。是梁啟超這些人從外來詞中引進中國,一經引入就賦予了它們新的涵義,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我們的漢語開始更新,我們的思維方式就有了改變。在此之前,我們只有專制沒有自由,只有王權沒有人權,只有臣民而沒有國民,只有帝王的權力,而沒有人民的權利。有了這些概念,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就悄悄開始了更新。

文化的兩脈傳承

  如果我們說,梁啟超是一個引入了外來文化因素的人,那麼,章太炎就是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他們構成了思想起飛的雙翼。

  章太炎最崇拜的人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所以,給自己起了個號叫「太炎」。作為一代國學大師,其國學功底之深,可謂後無來者,在中國讀「四書五經」的人當中,名望極高。他的主要觀點是種族主義,純粹的種族主義。戊戌時代他主張改良,戊戌之後轉向反滿革命。這麼一個資深的、國學深湛的人挺身而出,號召排滿。影響之大令孫中山極為感佩。孫中山自述,自從章太炎出來以後,江南讀書界對清政府的看法開始改變。其次,他信仰共和,主張建立法治。但是,他不是從西方現代政治,而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去尋找思想資源。他找到了兩個人,一個是商鞅,一個是韓非子,所以,他的「法治」是「法家的治」,實際上又回到古代去了。後來,他乾脆主張「五個無」:無政府、無人類、無聚落、無眾生、無世界……什麼都無,又到了佛學裡面去了。

  章太炎在文化上對中國的影響很大,在倡導種族主義上面,是一個有大功的人。在日本時,魯迅、周作人兄弟都是他的學生。北京大學的前身叫京師大學堂,早期是桐城派的天下,等到蔡元培當校長前後,桐城派被章門弟子所取代,黃侃這些人基本上把持了北大整個文科的位置。

  對政治制度的認識,章太炎與梁啟超,構成了兩條不同的路徑。前者是戊戌維新時代的中心人物之一,後者是辛亥革命時期主張革命的中心人物之一。在文化上,他們各有千秋,但是,他們的主張不一樣,他們思想的方向不一致。

  舉出他們兩個人來,是為了與下一個階段的兩個重要人物作對比,並試圖分析這兩對人物之間的傳承關係。

  辛亥革命並沒有完成近代轉型。在這個歷史段落中,胡適與魯迅作為文化上的代表性的人物,替代了梁啟超與章太炎。梁啟超與章太炎,胡適與魯迅,構成了傳承關係。這兩對人物,前者都比較深刻,後者都比較淺顯;梁與胡相對比較溫和,章與魯相對比較激烈;從梁到胡,脈絡是自由主義,從章到魯,是指向國民性的;梁與胡接受和使用了更多西方資源,章與魯更多的是來自本土資源,則把中國本土的文化發揚到極致。正是他們的異同,構成了中國近代轉型兩個段落當中的不同側面,缺一不可,他們互為存在,一個成為另一個的見證。

  不同的是,從梁啟超到胡適,最後指向的都是制度,他們所倡導、嚮往、主張的,都是要在中國建立起一個與世界文明國家接軌的制度。而從章太炎到魯迅,本質上都對政治不屑,最後都指向了無政府主義。

  章太炎與魯迅在哲學、文化上的虛無主義的傾向,也許是兩者內在最相通之處。這一點沒有引起學術界足夠的注意。我們讀魯迅的《野草》,那種骨子裡的虛妄、絕望和虛無,是從尼采那裡來的,也是從章太炎那裡來的,是很相似的東西。魯迅懂一點外國,但是主要來自德國,尼采、叔本華都比較極端。所以,他缺乏的是平衡、是寬容。

  作為本民族的思想家,梁啟超和胡適,章太炎和魯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都是民族的靈魂,都能夠代表近代中國所達到的思想高度。從梁啟超到胡適這一脈更具有建設性;從章太炎到魯迅這一脈更具批判性。一個民族在思想文化上不能沒有批判性,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但是,一個民族僅有批判性是不夠的,沒有建設的批判是沒有用的,何況缺乏批判的建設是不存在的。只有這兩者合在一起,兩個輪子一起滾動,歷史才能前行。

思想家是民族的推動力

  如果從學術上說,出現在近代中國轉型期的人物是王國維、陳寅恪這些人,他們在學術的原創性與深度來說,都在梁啟超、胡適之上。但是,對一個時代、一個民族影響最深、最大的往往是思想家而不是學問家。思想家是一個民族的推動力。任何一個民族、任何制度創造的背後,首先是思想創造。沒有思想,制度不可能憑空創造出來。英國的現代制度起源於哪裡?它首先來自包括洛克在內的一批思想家,洛克的《政府論》,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這些人和這些思想的出現,使英國產生了代議制,出現了市場經濟。當然,洛克的思想不是憑空而來,是在那塊土地上世代累積,由他整理成熟的。

  我不是強調思想決定論,但是,思想確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民族的走向。一個民族的進步與發展,與這個民族歷史上出現的最重要的思想家能達到怎樣的高度,一定相輔相成。比如法國,不是因為有了戴高樂這樣的人,有了歷屆的總統、將軍,而是因為有了18世紀的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這些思想者,法國的制度才是今天的這個樣子,法國的文明才是今天的這個面貌。對法國歷史影響最深遠的,並不是法國大革命,而是啟蒙運動。思想家是大腦,政治家、將軍是手腳,是行動者,手腳由大腦來決定。

  中國也一樣,在近代歷史變遷當中,最根本的變遷就是思想的變遷。我為什麼將1895年以前的中國僅僅看做是近代的序幕,認為真正的近代還沒有出現,就是因為還沒有產生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人物。1895年之後,梁啟超、章太炎,包括梁啟超的師傅康有為這些人物登上歷史舞台,歷史才真正發生變化。「五四」最大的成就就是胡適、陳獨秀、魯迅這些人登上舞台,這些人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走向。

  當然,思想家的力量不是雷霆霹靂、疾風暴雨,思想家是和風細雨的,是「潤物細無聲」,是陽光、是空氣、是土壤。思想家總是會比時代超前一點,如果一個民族不能廣泛地接受他們的思想與觀點,思想家註定成為孤獨的失敗者。

  然而,這種失敗只是就某一個時段而言。權力總是一時一地的,在人類文明的長河裡,思想的力量是永恆的。一個民族的思想精英,不會因為時空的改變而失去價值,往往時間越久,其價值越彰顯。

  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還在談論孔子與老子,談論梁啟超與章太炎、胡適與魯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思想家不存在成與敗,只存在是與非。「是和非」正是宇宙的定律。宇宙定律中最根本的法則,在西方人看來,叫自然法,也可以叫人性法。簡單地說,就是只問是「是」還是「非」。這是思想家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是胡適還是魯迅,他們在上個世紀前半葉,最終都沒有能擋住日本入侵,沒能擋住國內戰爭,沒能擋住暴力改變中國的走向。歷史沒有按照他們的意願走,這完全不足以證明他們作為思想家的價值失效了。遺憾的只是,中華民族要承受更多苦難,更大浩劫。

  退一步講,他們這兩代人的努力,至少做到了兩點:一是成功地改變了中國人的語言表述方式;二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看待外部世界的價值評判標準,開始跟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融合。這是他們了不起的成功。總體上講,從晚清以來,以他們的出現為標誌,中國開始從儒家文化獨尊的一元文化向多元的思想發生演變,到「五四」之後,更是百花齊放。雖然最終又逐漸回歸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一家獨尊的一元化狀態。從一元到多元,又回到一元,最近這三十年,又重新從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演變。中國在這條路上剛剛走了一小步而已。我們要在思維方式上跟人類主流文明、普世價值對接,變得更加多元,以更多樣的眼光、更寬廣的氣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推薦閱讀:

安塞腰鼓歷史傳承
華嚴宗的起源、傳承、演變與復興?[游有維]
祭祖傳承中華文化,聚力實現大中國夢--【為公解惑】千人祭祖活動圓滿成功
如何理解《壽司之神》的匠人精神?

TAG:思想 | 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