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二)朱棣治國

中國有一句老話,說是:馬上能夠得天下,馬上不能夠治天下。什麼叫馬上得天下呢,就是奪取政權要靠武功;治理國家,不能夠單純地靠武功,要憑文治。也就是說,在一個政權建立以後,它需要從「打天下」向「治理天下」的轉移。朱元璋是奪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炆作為第二位帝王,他應該從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轉變。過去說這種轉變叫做「文治」。但是,歷史沒有給他機遇,他本來想轉變,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轉變,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上台以後,他仍然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也就是他得了天下以後,怎麼樣治理天下。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朱棣皇位的得來跟別人是不一樣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是從他的祖父朱元璋那兒合法繼承來的,政權屬於平穩過渡。而朱棣的王位卻是靠使用武力,從他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奪過來的,人心不穩。如果朱棣光是靠使用武力,靠殘暴殺戮等手段,顯然無法治理好整個國家。那麼,朱棣雄心勃勃想大幹一番,他會選擇什麼地方來作為突破口,從而開始進行從武功到文治的轉變呢?大家知道,朱元璋的謚號是「高皇帝」。明成祖,也就是最早廟號叫「明太宗」的這位皇帝,他的謚號是什麼呢?他的謚號叫做「文皇帝」。為什麼是「文皇帝」呢?實際上,這裡頭就概括了明成祖他所處的時代特點,也就是從武功——奪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個轉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來治國的一位著名帝王。明成祖的文治可以說非常顯赫,他的文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就是文官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大家知道,文官制度是中國傳統政治制度非常有代表性的、有特色的制度。* 從隋唐以來開始逐漸形成的文官制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關係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自隋唐以來,雖然朝代更替難以避免,但從政治穩定的角度上來說卻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國家統一真正成了歷史發展的主旋律。能出現這樣的一種格局,這與逐漸趨於完善的文官制度不無關係。朱元璋建國以後,大體上繼承了元朝的制度,但是有所改變。我們曾經說過,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發動了一次所謂「胡惟庸之獄」,就此把明朝的制度做了一次大的改變,什麼改變呢?就是中國實行了很長時間的丞相制度取消了。這個制度取消以後,由皇帝直接來統率六部。皇帝統率六部,事無巨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公務繁忙,怎麼辦?朱元璋曾經設立四輔官,春、夏、秋、冬四輔官來幫助他處理日常事務。但是這四輔官並沒有決策的功能,他不過是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日常公務、公文這樣的一些功能。朱允炆上台以後,對於朱元璋的制度有所調整。怎麼調整呢?他嫌文臣的地位太低,把文臣的地位從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所以在靖難之役當中,明成祖的謀士就發表一通檄文,說,祖宗不許立丞相,你們現在不是一個丞相,反倒有六個丞相了。為什麼呢?六個部的尚書都登了二品了,都和丞相差不多,你們不是在敗壞祖宗的制度嗎?朱允炆被推翻了。那麼朱棣面對著這樣的制度,他採取什麼措施呢?朱棣同樣不能夠直接面對六部來處理這麼繁忙的工作,他怎麼辦?他設立了殿閣大學士,當時叫做「備顧問」,幫他起草文書,處理皇帝交辦的一些事情。這些殿閣大學士也沒有辦公的衙門,也沒有下邊的屬員,就是在皇帝身邊辦事。不要小看這些級別也不高,也沒有衙門,也沒有屬員的官員,他們就是後來內閣的雛形。所以,什麼時候中國有了內閣呢?明成祖時期,內閣在明成祖時期初步具有了規模。內閣制度的出現,是中國歷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這個制度被明朝沿用了兩百多年,清朝也繼承下來了。當然清朝還有很多別的改變,因為滿洲固有的一些傳統,比如它設立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比如它後來要加強君主專制,設立了軍機處,等等,但是內閣制度在明朝永樂以後的兩百多年,在清朝都繼承下來。內閣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對中國政治制度向前推進的一個大的建樹。* 文官制度確實是完善起來了,但光有完善的制度,沒有有才幹的人來具體執行,還將會一事無成。朱棣重視文官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接下來他就開始以進行人才的選拔了,那麼朱棣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選拔?他有哪些具體的舉措?他又是否真的能夠做到才盡其用呢?明成祖他的文治採取的第二個措施,就是完善科舉制度,廣泛招攬人才。洪武以前,全國各地都建有了學校,就是學校在府、州、縣,包括中央,都建立得很完備。朱元璋開國有一句話叫「首重農桑學校」,要發展農業,要重視教育,一個是經濟,一個是精神。朱棣繼承了朱元璋的事業,同樣重視學校的辦理。永樂四年三月初一,朱棣親自來到孔廟進行祭祀。他在親自撰寫的碑文當中這麼說:「朕惟帝王之興,首舉學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他說,帝王要興起的時候,一定要首先辦好學校,崇尚道德,弘揚教化。古代不把能力的教育作為唯一的教育,它把道德的教育,教化,放在首位,然後是能力。目的是什麼呢?目的就是「致天下之治」,就是達到天下的治理和太平要靠學校。他說,「孔子不可一日無」,不能一天沒有孔子,為什麼呢?因為孔子之道是至大,至高無上的、最大的道。洪武年間實行科舉,在很長時期內並沒有形成完備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之後,明朝的科舉制度才完善起來。朱棣重視科舉,把科舉制度制度化、完善化。從永樂年間開始,三年一次鄉試、會試從未間斷。為了延攬人才,朱棣認為,從舉人當中選拔這些進士,遠遠數量不夠,也有些舉人沒有考上進士怎麼辦呢?他們的機會很可惜,他就選了一些人繼續在太學當中進行培養,有點類似咱們現在的復讀生。但是這些復讀的舉人確實出了很多的人才,比如說當時有的一些大學士,就是從這些落第舉人出身的。還有,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我們曾經說過朱棣這個人很殘暴,對於政治反對派的鎮壓是非常殘忍的,但是,如果你忠於他,你為他辦事情,他看中了,他也要傾心一任,就是他毫無保留地依靠你。因此在朱棣的朝廷裡面,不僅有在靖難之役當中幫他奪取天下的人,還有以前建文帝朝廷當中歸順過來的人,這些人他都給予信任。有的人不經過科舉他也能夠重用。比如說內閣大學士楊士齊,就沒有經過科舉,最後楊士齊不僅做了大學士,而且擔任了《太祖實錄》的總裁官。就是官做得很大,明成祖給予很大的信任。明成祖這個人對人才還有一個特點: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期間,有很多官員是久任,就是任職的時間很長。如果一個政權動蕩,如果皇帝對下邊的大臣不夠信任,他會經常更換人。但是朱棣不這樣,他看準了人,相信他,一直用他。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在朱棣的內閣當中,剛才談楊士齊,他先後在位43年,經過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在位43年作為內閣大學士;金幼孜,內閣大學士,在位30年;楊榮,在位37年,也是內閣大學士;楊普,在位22年。六卿,所謂六部尚書也都是久任:吏部尚書蹇義,在位34年;戶部尚書夏嚴及,在位29年;禮部尚書胡濙,在位32年。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這說明明成祖他能夠推誠待人,他能夠識別人才,他一旦識別人才他就不懷疑,給他權利,讓他做事情,這反映出他的一種胸襟和他的知人之明。所以通過這些個措施我們看出,明朝的文官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就完善起來了。* 如此看來,明成祖朱棣不僅有他殘酷無情的一面,也有他非常值得稱道的一面。經過他的手完善起來的文官制度,不僅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甚至與同時期的西方官員選拔制度比較起來,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優點。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但是俗話說得好:有比較,才有鑒別。我們不妨來看一下,17世紀初的西方人當時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文官制度與中國文化的?我舉一例子,現在,特別是近百年來,我們中國落後於西方了,一些人的頭腦裡頭總認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但是也有一個時期,西方人認為中國的一切都是好的。這是在什麼時候呢?這是在明朝時候。1621年,英國出版了一本書,這本書叫《憂鬱症的解剖》,書裡頭有三十多處提到中國,特別是讚揚中國人的勤勞、彬彬有禮,讚揚中國良好的政府和考核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作者說:「他們從哲學家和博士當中挑選官員,他們政治上的顯貴是從德行上的顯貴中提拔上來的,顯貴來自事業上的成就,而不是出身的高尚。」科舉制度在近百年來,或者是在更長的時期內,遭到了很多的抨擊、批判,因為它裡頭有很多弊病,比如說《儒林外史》當中就批判它,比如說像小說《聊齋志異》當中批評科舉制度。它有弊病,但是它有最優秀的一點,就是它能夠平等地選拔人才。中國有一句老話,什麼話啊?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你分數夠了,你明天就可以跟別人一樣,平起平坐。當然,這受教育的機會可能是不平等的,可能他們家很窮,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他們家很有錢,可能是天天可以受教育,但是在考試的上面是平等的。這和西方的完全從世族、家庭、血統、出身來選拔官員相比較,是絕對優秀的。中國人愛讀書,喜歡競爭,讀書就能夠有前途,這是從什麼時候奠定的?是中國科舉制度留下的。所以我們在批評科舉制度的時候,我們也要認識科舉制度當中它所包有的優秀的文化。當然西方對於中國的崇拜還包括各種各樣,用中國的瓷器,喜歡中國的園林,用中國的傢具,幾乎中國的一切都是好的,有這麼一個時期。所以,我們中國人不能夠妄自菲薄。但是中國的最讓西方人看重的是中國的文官制度,中國的這個文官制度和中國儒學的人文精神實際上推動了西方啟蒙運動,西方的資產階級革命前期,很多的情況下是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我們的傳統文化處於這樣一種領先地位,這確實是一件讓人感到愉快的事。其實,不管西方人怎樣看待我們,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確實有許許多多優秀的方面,值得我們自己好好總結,我們不能狂妄自大,但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當年明成祖朱棣雄心勃勃,下令編纂的一部書,都會讓500多年後的我們覺得氣勢不凡,並且還會讓我們為之牽腸掛肚。當時編纂的這部書,僅在人力方面就動用了3000多人,那麼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值得朱棣如此興師動眾?由於朱棣的提倡,所以一時國內都有一種很注重文化的風氣。在朱棣的身邊也經常聚集著一批文人、書法家、畫家,能寫詩,能作賦,包括朱棣出征打蒙古,他的身邊大學士都跟隨著,走到一個地方,吟詩作賦,題寫功績。永樂年間的文治還有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就是《永樂大典》的編纂。朱棣這個人,說好聽的,叫心胸大、氣魄大,說不好聽的呢,叫做好大喜功。他編書也貪大,他要編成一部全世界最大的書,他要把全天下所有的書都收羅進來編成一部書,這部書就是後來的《永樂大典》。他對他手下的人說,老百姓的家庭如果有了錢還要買書收藏,國家為什麼不能夠把天下的書都收羅起來呢?於是永樂元年,他即位不到一個月的時候,他就命侍讀學士解縉,也是一個著名的文人,來搜羅天下所有圖書,編成一部大書。這部書大到什麼程度呢?自從有文字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無厭浩繁。」不怕大,越大越好。第二年,這個書就編成了。這個書,朱棣給它命了一個名字,叫做《文獻大成》。朱棣看著這個書,心裡很高興,但是他發現還有很多的書不完備,於是又命令曾經幫助他出謀劃策打天下的這位和尚叫做姚廣孝的人,再領銜編纂一部大書。這個書什麼時候完成?一直到了永樂五年完成,這個書就是後來被稱作《永樂大典》的這樣一部大書。*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一部大型類書,全書一共22937卷,裝訂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它把各種書收集到一起,按照朱元璋洪武年間頒布的一部韻書《洪武正韻》來根據不同的內容分為不同的類。全書輯錄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8000餘種古書資料,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文獻資料,是非常寶貴的古代文化遺產。《永樂大典》編纂,一共動用了3000多人,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是一個盛事。這個盛事是中國文化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很多的書、失傳的著作,通過《永樂大典》得到了保存。到了清朝以後,一些失傳的書沒有了,從哪兒去找?《永樂大典》裡頭。一直到解放以後,我們有些書失傳了,還從《永樂大典》當中又集出了一些書。我們在說《永樂大典》的價值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提到一句,《永樂大典》所收的書,一個是它的量大,再一個,它是原原本本一字不加刪改都收了進來。所以,《永樂大典》它的可貴之處,就是它保護了原始的中國傳統文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永樂大典》的價值確實非同尋常。那麼,500多年過去了,當時花費了那麼多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永樂大典》,後來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呢?它的命運又究竟怎樣?《永樂大典》的命運很坎坷,很複雜。大家知道,明朝是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永樂大典》編成以後,就把這個書運到北京來收藏。但是《永樂大典》曾經遭過一次大的厄難,什麼難呢?嘉靖年間,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宮裡頭著了一場大火,三大殿全燒了,很快就要殃及到收藏《永樂大典》的書庫。嘉靖皇帝非常著急,要求官員們馬上動員人力搶救,一天夜裡頭下三四道詔書。嘉靖皇帝對《永樂大典》情有獨鍾,後來他就想到,這麼一部大書,如果萬一著了火,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沒有了怎麼辦?應該抄錄一部。但是這個工程實在是太大了。雖然大,到了他晚年這次大火發生以後,他還是決心抄了一部。一直抄了好幾年,到他死後的隆慶元年,這個書才抄錄完,這個抄錄完的書分兩個地方存放。大家知道,現在在世界上《永樂大典》沒有多少了,大部分都毀了,而且毀的就是嘉靖皇帝抄的這部。嘉靖皇帝他所看到的那個正本,哪兒去了呢?下落不明。到清朝乾隆年間纂修《四庫全書》的時候,嘉靖時期謄錄的這份《永樂大典》的副本就已經缺了2422卷,1000多冊就沒有了。到了嘉慶、道光年間,都是清朝,修《大清一統志》的時候,又有100多本的《永樂大典》被參加編寫書籍的這些官員偷走了。偷書怎麼偷啊?《永樂大典》很大啊,這個本子,如果從皇宮裡頭拿出那麼一個大本子,帶著包袱,那看門的宦官、把守的這些官員都會發現。後來他們了解到怎麼往出偷?早晨進宮的時候,夾個大包袱,裡頭也挺大,裝的是自己穿的袍子、棉襖什麼的,出來的時候這個袍子就穿到身上了,再把這包袱皮包上這書。早晨起來我夾著包袱進來,晚上我又夾著包袱出去。這樣,《永樂大典》很多帶出了宮外,有的賣給古董商,有的流失到外國。到了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的時候,《永樂大典》又作為「戰利品」被搶走了很多。大家知道後來在解放以後,法國、德國他們曾經把流傳在外邊的《永樂大典》又基本歸還給中國了,有過這樣的事情。就是說,最後一次浩劫,是在英法聯軍攻佔北京的時候。到了光緒年間,也就是光緒元年(1875年)清理《永樂大典》的時候,《永樂大典》還剩多少呢?一共還剩了5000餘冊。到了光緒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永樂大典》還剩了800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這個《永樂大典》又散失一次,《永樂大典》就所剩無幾。到了宣統元年(1909年),在宮裡頭存的《永樂大典》就剩下64冊。就是清朝一朝,把永樂留下來的這個文化盛典給敗了,這個家給敗了。《永樂大典》現在經過各方面的收羅和從全世界各地的徵集,現在在我們國家圖書館還有一些收藏。在北京白石橋的咱們的國家圖書館,現在有《永樂大典》多少冊呢?有221冊。這裡頭有一個謎,剛才我們說的,就是這些流失也好,損毀也好,都是嘉靖年間所抄錄的副本,那個正本哪兒去了?正本沒有,什麼人都沒提到正本在哪。包括明朝末年有一位宦官叫劉若愚,寫了一本書叫《酌中志》,他談到內府藏書的時候,也沒說看見過《永樂大典》。正本哪兒去了?有人認為,是明朝末年李自成進京,一把火把它燒了。但是李自成進京時間很短,而且沒有燒過皇宮,是不是他燒的沒有確切證據。所以有的人把這件事提前,往前懷疑,為什麼到了嘉靖皇帝死以後,這部書也就失蹤了呢?所以有人就認為,這部書是被嘉靖皇帝帶進墳墓了,嘉靖皇帝對這個《永樂大典》情有獨鍾,他說我要找一個可靠的地方把它保存起來。哪兒最可靠?帶到墳裡頭。十三陵裡頭,嘉靖墳墓裡頭可能有一部《永樂大典》,這是一些學者的推測。有沒有呢?這是一個謎。通過以上這些歷史事實,我們可以體會到,為什麼當明成祖死以後,他的繼任者、他的那些大臣們給他上的謚號叫作「文」,「文皇帝」。也就是說,他確實在文治上有非常多的建樹,他實現了從武力開國,到文化、文教治國的一個轉變。
推薦閱讀:

【轉】勤儉治國的崇禎帝為何落得國破身亡?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決定」誕生記:徵求3326人意見
先秦法家「以法治國」思想評析
亂世之梟雄,治國之能臣

TAG: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