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銀幕上的「戰爭」|獲獎軍事題材影片有何「獨到之處」
戛納銀幕上的「戰爭」
盤點戛納國際電影節
「金棕櫚」獲獎軍事戰爭影片
軍迷 李勝強
戛納國際電影節向來「口味獨特」,特別是對表現藝術、政治、人性、情愛、倫理、信仰等小眾口味的電影青睞有加。縱觀70年的「金棕櫚」獎上榜名單,軍事戰爭題材的獲獎影片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本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片單里,同樣如此。
那麼,到底哪種軍事戰爭題材影片會得到戛納評委的肯定呢?下面我們就盤點幾部被戛納「欽點」的軍事戰爭題材影片,從中一窺軍事戰爭影片在戛納的生存問鼎之道。
「如此好笑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如此讓人絕望」
《陸軍野戰醫院》海報。
——1970年第23屆「金棕櫚」獲獎影片《陸軍野戰醫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喜劇電影因為「沒深度、不嚴肅」,一般不受文藝氣息很重的正規電影節待見,但這部《陸軍野戰醫院》是個另類。
這部喜劇片描寫的是在朝鮮戰爭期間的陸軍野戰醫院裡,兩名美國軍醫視戰爭如無物,工作之餘無事生非、終日惡搞的故事。儘管主要場景是離前線不遠的戰地醫院,但整部電影幾乎沒有出現過一槍一炮。影片採用了寫實手法和黑色幽默,探討了權威、道德、性、戰爭等多元素話題。這種對生活、社會、人生的深度解構和調侃正是戛納鍾情的要素之一,尤其混合了黑色喜劇元素和政治諷刺意味,極端大膽的《陸軍野戰醫院》正中戛納下懷。
更值一提的是,影片上映時抹去了所有有關朝鮮的元素,直接誘導觀眾跟當時的越南戰爭「產生聯想」,進而強化影片本身對越戰的影射和對戰爭的諷刺。這種赤裸裸的反戰情緒在上世紀70年代那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也給《陸軍野戰醫院》角逐「金棕櫚」加分不少。
「我的電影不是關於越南,這就是越南」
越戰題材經典影片《現代啟示錄》。
——1979年第32屆「金棕櫚」獲獎影片《現代啟示錄》
「我的電影不是關於越南,這就是越南。」這句科波拉著名的言論,說出了這部電影之所以深得「金棕櫚」青睞的最可貴的兩個品質:一方面從電影技術上完美還原出了當時越南戰場的血腥殘酷,另一方面它又深度反思了戰爭、人性,它將人性在瘋狂戰爭中暴露的野性和恐怖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戛納最熱衷的「套路」之一。
電影里,美國情報官維爾德上尉奉命帶回或除掉已「黑化」的庫爾茲上校。接到命令後,維爾德率領小分隊,冒險乘坐小艇深入柬埔寨,一路上目睹了種種暴行、恐怖、殺戮和死亡的場景,自己也逐漸變得瘋狂。
據說,當時《現代啟示錄》還沒有剪輯完成,戛納就被這部「半成品」電影的史詩氣質迷住了,正像有些影迷對這部電影給予的評價一樣,「它是所有戰爭電影里『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任何戰爭,甚至廣而言之說它表現任何人生都不為過。」更有影迷說,儘管過了將近40年,這部電影依舊富有令人震驚和敬畏的能力。
「一曲武士世界行將終結的悲愴輓歌」
——1980年第33屆「金棕櫚」獲獎影片《影武者》
黑澤明的這部宏偉的武士史詩電影講述了日本戰國時代,武田信玄與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軍激戰,不幸死在軍中,危急關頭幾個家臣秘密找出一個面貌酷似信玄的盜賊,假裝信玄以穩定軍心,並維持了三年之久的故事。
從「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到主動要求假扮信玄,再到以一個「影子武士」的身份去挽救即將逝去的武田家族……電影通過一個小人物的視角講述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展示出了一個渺小個體面對歷史洪流時的震撼與無助,渲染出一個時代的殘影和個人的濃濃悲劇情懷。
在這部影片里,黑澤明不僅還原了日本當時壯闊的戰爭背景,還摻雜了他關於現實、信仰、意義等複雜主題的意象,這些哲學層面的電影元素提升了整部影片的內在氣質,而且符合戛納「厚重、深刻、前衛」等審美,再加上黑澤明鏡頭畫面的美輪美奐和影片內容的厚重紮實,以及用莎士比亞、能劇和抽象現代主義般的濃烈色彩,渲染出來的悲劇氣質,一下子就征服了戛納的評委。
「在沒有人性的年代,找到了人性的光芒。」
第55屆「金棕櫚」獲獎影片《鋼琴家》,是根據鋼琴家西皮爾曼的自傳改編的戰爭劇情片。
——2002年第55屆「金棕櫚」獲獎影片《鋼琴家》
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西皮爾曼逃脫了去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命運,但卻流落在華沙街頭,天天心驚膽戰地在猶太人聚居區掙扎求生,在城市的廢墟中飽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
幸運的是他偶遇了一個「知音」,一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這個德國軍官冒死保護了他,使他撐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這是一部色調和節奏都異常冷靜的電影,在導演的掌控下,沒有將軍的運籌帷幄,沒有士兵的衝鋒陷陣,也沒有炮火的狂轟濫炸,只有布羅迪飾演的那個鋼琴師,瘦削的身材、悲戚的面容,以及惶惶不可終日的恐懼,讓人感受到了那個悲哀、無助、黑暗的戰爭年代。在影片里,觀眾看到了人的尊嚴被踐踏蹂躪的悲哀,看到了藝術的魅力在廢墟上的閃光,也看到了人的精神之光在殺戮中的閃現。
最終,這部有著明顯「奧斯卡」氣質的電影,因為直抵心靈的震撼也贏得了「金棕櫚」的芳心,正如有影評所說,這部悲哀的影片「在沒有人性的年代,找到了人性之光」。
「愛爾蘭的河水是鹹的,因為那是愛爾蘭人的眼淚。」
——2006年第59屆「金棕櫚」獲獎影片《風吹麥浪》
這是由肯·洛奇導演的一部歷史戰爭片,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達米安和泰迪兄弟在愛爾蘭獨立戰爭與愛爾蘭內戰中,由並肩作戰到反目成仇的故事。時代激蕩、家國情懷、兄弟親情,這部影片從一開始就具備了史詩電影的基本元素和故事張力。
像其他史詩電影一樣,《風吹麥浪》的劇本有著濃郁的文學氣質。開篇中規中矩,「行文」娓娓道來,一股穩穩噹噹的老派文藝電影風。雖說戛納始終堅持藝術與商業相結合,甚至更偏向藝術一點。但絕不是單純地「為藝術而藝術」,對生活、人性、社會、信仰等的批判與揭露,一直是戛納選擇電影的基本條件。
所以,電影后來出現了兩個互相照應、又殘酷血腥的槍決片段,也是這部影片的兩個高潮,一個是哥哥槍決了弟弟,一個是小孩兒出賣同伴後也被槍決,讓這部影片突然就有了震撼人心的厚度和力度,讓人聞到了大地麥香之中濃濃的戰爭血腥的味道。
通過生活的詩情畫意和戰爭的血腥殘酷、親情的血濃於水和手足的反目成仇、信仰的篤定堅守與理想的分道揚鑣,等等,這些令人無可奈何的矛盾和錯位,這部影片表現出了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高度關注。
所以,導演在整部影片中採用了對歷史細節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嚴肅寫實的風格,讓懇切的攝製初衷和厚重的人文關懷一覽無餘,客觀上這也點中了戛納評委兼顧「現實主義和人文主義」的麻骨,「金棕櫚」順理成章就落在了《風吹麥浪》的頭上。
(原標題:戛納銀幕上的「戰爭」,本文刊於《中國國防報-軍事特刊》2017年5月26日第19版)
推薦閱讀:
※戛納型男·每日商報
※范冰冰「仙鶴裝」驚艷戛納
※戛納紅毯女星鏤空裝惹攝影師尷尬
※第70屆戛納節范冰冰意外被搶鏡,而她真有勇氣這個都敢往身上穿
※中國四美戛納紅毯成焦點 不靠怪不靠露到底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