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心理學
06-13
(psychologyofmusic)研究人的心理與音樂之間的關係的一門學科。應用心理學的方法和理論,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人類的各種音樂感受和音樂活動及經驗,並試圖總結出音樂與人類心理活動的規律,揭示出音樂的本質,並涉及聲學、美學、社會學及生理學等學科的一門新興的學科。音樂心理學研究的範圍幾乎包括音樂活動的各個方面,如人對音樂的音響感受,音樂的認知過程和情感反應,創作心理,表演心理,欣賞心理,音樂訓練心理,音樂對人的心智發展的作用,音樂對人的行為的影響,音樂才能的形成、定義、分類和測定,音樂對人的保健以及對心理或生理方面疾病的治療作用等。古代,人們就已意識到音樂與人類心理的關係。歷代哲學家、思想家、美學家及音樂理論家們在解釋音樂如何對人類產生影響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嘗試,但多限於對錶面想像的描述。19世紀中葉後,科學的進步為研究心理學提供了技術手段,許多音響物理和生理實驗的科學儀器的研製發明,為音樂心理學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科學的基礎。音樂心理學的形成是以直接探索音樂的音響本質和人對聲音感覺的「心理聲學」(psychoacoustics)為前導的。黑姆爾霍茨用系統觀察法研究了樂音與感覺的關係,其著作《作為音樂理論的生理學基礎的音感覺論》(1863)是最先採用心理學方法研究音樂的著作。他認為人類的聽覺生理條件決定了音樂實踐中的某些共同特徵;並以此證明了世界不同地區和風格的音樂何以在音律、音階的選擇上存在同樣特點。施通普夫對音樂感覺的研究使音樂心理學稱為獨立的學科。近代音樂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和成果大體如下:①聲音和聽覺。音樂依賴於聲音和聽覺。聲音的發生雖是物理現象,但是感知聲音是生理-心理活動。聽覺器官對聲音進行初步分析,再經大腦進一步分析,便產生音高、響度(強度)、音色的知覺和心理反應。以音高為例,中國古代傳統稱高音為清音,稱低音為濁音;古希臘人則分別稱為「銳」和「重」。又,聲音的一個心理特徵還受聲波另一物理特徵的影響。例如,相同頻率的音,當強度不同時,聽起來音高會有不同。1000赫(約相當於b2音)以下較低的音,隨著強度的增加,聽起來音高有所降低;1000赫以上較高的音,隨著強度的增加,聽起來音高有所增高。有關聲音的聽覺心理特徵的研究,即屬於心理聲學。②時間和空間。時間是構成音樂感知的重要特徵。所有聽覺特性,包括音高、響度和音色,均取決於時間因素。節奏作為音樂的基本要素,是時間的模式,與音響或休止的時限有關,伴有周期性、重音或其他聲音屬性變化。「個體時間」是個人內在的時間知覺,是作曲、演奏或欣賞的主觀知覺。個體時間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響,是自我調節的。由於作曲家、演奏家和聽眾對於樂曲的情感反應大體一致,三者之間的個體時間得到統一,聽眾便從樂曲中得到時間知覺的滿足。空間知覺與運動反應特有的聯繫,是演奏家尤其需要具備的條件。空間定位與反饋機制有關,它保證了演奏技巧的精確性。③記憶和注意。記憶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通常是反覆感知的過程。沒有記憶,人就不能積累經驗,無法熟悉音樂。音樂記憶與邏輯記憶屬於不同的記憶系統。注意是感知的重要條件,它可以使人腦對於某些輸入的反應加強,而對其他輸入刺激加以抑制。聽音樂時的聽覺注意,主觀上可以指向橫向的曲調,也可以指向縱向的和聲,並且受曲調完整性、音響特徵等客觀因素的影響。④意象和想像。人腦中再現出客觀事物的形象就是意象。音樂的特徵是音響,人腦中顯現的音樂基本上視聽覺意象,它是音樂才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意象主要分為音高意向和節奏意象。音高意象的基礎是調性的感覺,節奏意象的基礎是拍子的感覺。每個人的感受、記憶、組織、概念化以及預期音高要素和節奏要素的能力,取決於其音高意象和節奏意象才能。意象與記憶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的特徵是人們對有組織的音響直覺地得到的音樂理解,而無須依靠對有組織的音響給予某種完善的理論解釋。對客觀事物進行探索和發現的心理過程,可以通過意象加以創造,這就是想像。聽覺想像和聽覺意象一樣,是重要的音樂心理活動,在鮮明的音樂意象基礎上進行豐富的音樂想像,是音樂創作、表演、欣賞不可缺少的能力。⑤情感和審美。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體驗,它取決於人的需要。美感也是一種情感,是對事物的美的態度和評價的體驗。音樂的基本作用在於影響人的情感變化或情緒。音樂引起的情感反應是可測的。音樂的表現力在何處,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音樂是情感的語言,其表現力在於情感的表現(情緒說);有的學者認為音樂是樂音運動的形式,其表現力在於形式美(漢斯立克學說);有的學者認為音樂的表現力是人的情感生活的體驗,是主觀現實的表現。⑥興趣和意志。興趣和意志是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和主觀能動性,其基礎是精神需要和社會需要。興趣是大腦皮層興奮性增高的結果,對音樂感到興趣就會對音樂學習等活動比較積極,效果也比較好。意志是自覺地確立目的、支配行動的過程,對音樂的意志行動就會自我調節克服困難,在音樂學習等方面取得成就。興趣和意志雖對音樂活動有積極意義,但不能代替音樂才能所起的作用。⑦氣質和性格。氣質是人固有的心理特徵,決定著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點,影響著人的活動方式,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在人的心理活動中的表現。性格是個性心理特徵之一,表現在對現實比較穩定的態度和各種行為習慣中,決定著活動的方向,是高級神經活動在外界影響下所形成的神經聯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和性格特徵,這種個性反映在音樂作品或表演上,就稱為獨特的音樂風格,使音樂藝術更加豐富多彩。⑧才能和成就。音樂才能是人進行音樂活動的潛能,基本上是人對音樂要素的認識過程和情感反應的能力的綜合,它與音樂知識、技能有聯繫又有區別。音樂才能的組成可分成三個部分:音高才能、節奏才能、音樂審美表現-解釋才能。影響音樂才能發展的主要因素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音樂才能可以通過音樂才能測驗加以測量。音樂才能測驗與音樂成就之間的關係,近似智力測驗與學術成就之間的關係,但前者的關係較後者疏遠。⑨學習和教育。當代有關學習的理論亦適用於學習音樂。音樂學習同樣包括從簡單的感知性學習到複雜的概念性學習過程。音樂學習中感知性學習是概念性學習的準備和基礎,適當的學習可以使人學會如何去學習。早期教育是音樂教育的重要課題,嬰幼兒時期是音樂才能迅速發展的階段,掌握住幼兒音樂教育對音樂才能的發展極為有利。除了社會意義外,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原則。⑩音樂起源和公用。音樂起源與人類大腦皮層發達及社會文化發展密切相關。關於音樂起源有許多假說,例如,勞動歌聲理論認為勞動歌聲為音樂提供了基礎;達爾文(C.R.Darwin,1809~82)學說認為音樂的發展與人類的性本能有關,音樂最初是一種求偶的呼喚。音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將它作為藝術品滿足情感和審美需要之外,還廣泛將它應用於教育、禮儀、娛樂、商業和心理治療等方面。近代歐美心理學有不同的學派,都影響著音樂心理學,不過一般學者大都持折衷的觀點。主要學派有:「構造主義」(structuralism)。美國學者蒂奇納(E.B.Titchener,1867~1927)為代表,認為心理學的對象依賴於經驗者的經驗。意識經驗可分為一些元素(感覺、意象、情感),各元素混合而成知覺、情緒等心理過程。構造主義者在感覺如何反映客觀現實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如音高、響度、音色依存於物質刺激因素。西肖爾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行為主義」(behaviorism)。美國學者沃森(J.B.Watson,1878~1958)為代表,認為心理學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機體應付環境的一切活動都是行為,行為總是「刺激-反應」的反射。俄國生理學家巴普洛夫(I.P.Pavlov,1849~1936)的條件反射原理充實了這一理論。倫丁(R.Lundin)在其著作《客觀音樂心理學》(AnObjectivePsychologyofMusic)(1953)一書中,發表了人對樂章的各個要素——音高、音強、音色等方面反應的測試結果,並對各種反應做了綜合性研究。行為主義者對音樂學習做了論證,強調環境的重要作用,但過於絕對化,忽視了人的自我組織性、目的性和創造性。「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psychology)。格式塔意指「完型」。德國學者韋泰默(M.Wertheimer,1880~1943)等創始。它既研究直接經驗,也研究行為,但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構造主義中的元素論和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公式,認為整體不決定於其個別的元素。局部過程決定與整體的內在特性。例如,一個和弦是作為整體感知的,而不是個別音的集合。格式塔的組織原則,如鄰近原則,不僅適用於空間、圖形,同樣適用於時間、音樂。格式塔理論認為節奏感是先天的(西肖爾稱之為「主觀節奏」),它與人體的對稱活動有關。只是由於人的聽覺記憶的局限,對節奏的擴大形式和對大型音樂結構的控制需要後天學習所獲得的能力。格式塔理論對音樂教育心理研究有一定的影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Freudianpsychoanalyticschool)。奧地利學者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創始。認為除意識之外,人還有潛意識,它包含許多原始衝動,決定人的行為和性格。弗洛伊德對音樂幾無論及,但他的觀點對於音樂治療具有價值。有的學者認為音樂作品的結構和創作的萌芽過程的區別在於,前者屬於意識的功能,後者屬於潛意識的作用。格拉夫在其著作《從貝多芬到肖斯塔科維奇——作曲心理過程》中,運用精神分析理論對音樂的想像力進行了研究。他認為音樂想像源自「原始的力量」,情慾的「非理性的激情」;創造的力量都通過潛意識、通過本能和情感的渠道,引向意識、引向清晰、引向思想和邏輯的形式;藝術創作的目的是「使潛意識意識化」。這種看法雖被認為片面,但有的學者認為潛意識與右腦活動有關,只是不能說明罷了。除了這些觀點之外,一些新學科的出現為音樂心理學的研究開拓了道路。「資訊理論」(informationtheory)旨在利用數學方法研究信息傳送。資訊理論認為,音樂作品可以視為由符號和規則構成的整體,其中不同要素的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數字描述、度量和分析。音樂心理效應的整個過程就是信號的獲得、傳輸、加工、轉換和儲存過程,它可分為五個階段:作曲家的觀念→樂譜→演奏→聽者的接受和觀念。無論是古典音樂或先鋒派音樂,音樂家都是根據自己的音樂體驗,將音樂中的形式、結構等表層的東西展示、傳輸給聽眾。「控制論」(cybernetictheory)。旨在研究生物體、機器等通信和控制的規律。認為兩種狀態(現有狀態和希望的結果)之間存在著「差異」,通過感覺-運動的「反饋」,從「多樣性」中得到一種平衡的狀態。從控制論出發,每個演唱、演奏者乃是一個生物穩態系統。這個系統不僅具有控制感覺行為的能力,而且能夠控制自身的種種變化。依據反饋原理,大腦對音樂信息的加工處理往往要經過多次修正和調節的往複過程,通過反饋,使信號和原有的心理模式間形成多層次平衡。在作曲心理中,反饋作用既存在於創作動機和社會效果之間,也存在於個人的技巧能力和創作意圖之間。在音樂欣賞心理中,這種作用主要反映在音響信號和聽眾記憶的聯繫,以形成某些情況下不穩定的欣賞效果。「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音樂雖非語言,但心理學者可以用語言學術語來探索人接受音樂信息能力的性質和限度。為了研究音樂中難以說清的章法,人們利用計算機處理音樂信息,深入分析名家音樂作品,來明確音樂中的章法以及聽者是如何感覺它的。人工智慧為實驗研究音樂章法提供了直觀推斷法。現在神經生理學研究,尤其是對「裂腦人」(大腦左右兩個半球的聯繫被切斷)的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語言、邏輯思維主要是左腦的功能;一些音樂活動,包括對曲調的感知、意象、想像(甚至靈感、潛意識),主要是右腦的功能(但節奏是左腦的功能)。可以認為,一切正常人都是「兩個人」的混合體。這樣,音樂心理學界對於人的音樂創作、表演、欣賞、審美等心理活動的探索,將從大腦的研究成果得到啟示,加以深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溝通:讓對方無法說「不」的心理操縱術】
※[心理測驗] 能當「賢內助」的機率
※有些機會即使錯過了,也不可惜!
※這個心理測試的原理是什麼?
※女友小時候是留守兒童,後來一直不願意叫她爸媽,我該怎樣勸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