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養出「白眼狼」的孩子
白眼狼,大概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那樣。可是現實里,缺乏感恩心,沒有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孩子卻是屢見不鮮,極端者更是花樣翻新,比如汪九刀(在機場刺母親9刀的汪佳晶)、葯八刀(撞傷路人後又下車砍八刀的葯家鑫)之流,出身蠻不錯的家庭環境,父母更是含辛茹苦地撫育成人,卻不料忘恩負義,變成了民間俗語里常說的「白眼狼」,扼腕之餘令人慨嘆、齒冷……
為人父母,誰也不想有這樣的孩子,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順能幹,成為人上人。然而正如《紅樓夢》里的《好了歌》中所唱: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雖說上述「白眼狼」似的孩子出現在自家的幾率可能沒那麼高,但是孝子賢孫卻也往往寥寥可數,反倒是紈絝子弟,敗家兒女比比皆是。
那麼,我們如何教育,才能養育一個懂得感恩,知道承擔責任的好孩子,或者說至少避免養出上述那種「白眼狼」似的孩子呢?
我將這個問題歸結為: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感恩心,這樣更便於闡述。其實一個人的責任感和感恩心,應該是在教育的啟蒙階段,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並踐行的一個心理行為習慣。比如基本的責任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起碼的感恩心——別人對你好是值得珍惜的事,並且應該回報對方等等。當然這些基本價值觀的樹立,後期還需要不斷強化以達到心性塑造的目的。
但如果這個早期的基本功課沒有做好,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缺乏感恩心、沒有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人。而後伴隨青春期的到來,這些缺點漸漸成為致命傷——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即這個孩子會因為自我意識的到來,變得特別討人嫌,自私而冷漠,讓周圍的世界對他唯恐避之不及,連父母也漸漸覺得這孩子怎麼變得越來越討厭。一些在孩子小時候沒感覺到不妥當的行為模式:比如風捲殘雲地吃光自己喜歡的食物,視滿桌人如無物;遇事有麻煩就往別人身上一推,彷彿自己永遠沒責任;或者想怎麼樣就怎樣為所欲為,膽大妄為;以及憑藉尖牙利齒處處對父母反唇相譏等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覺得面目可憎,讓父母覺得很沒有臉面,恨不得壓根沒生過這樣的孩子……
而任其發展下去,這樣的孩子很可能一生都逃不出「失敗者」的命運窠臼,不僅給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帶來煩惱和夢魘,也給社會帶來累贅和負擔,更甚者成為上述汪九刀、葯八刀類的罪犯,即令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白眼狼」,一生打上恥辱的印記。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感恩心呢?具體操作可能因為不同的孩子秉性不同,需要應機而化,所以我這裡僅僅分享幾個原則性問題:
1.首先感恩,是心與心的碰觸,父母親隨時隨地的美德流露,才是成就孩子感恩之花的陽光雨露
從孩子呱呱降生,到長大成人之前,父母無可推卸地承擔著養育和教導孩子的責任。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親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音容笑貌都會成為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而擁有感恩之心,父母對外往往容易展現出隨和、樂觀、善意的形象,本能地尊老愛幼,對人親善和友好,這些其實都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同時,這樣的心態還帶給當事人更多的內心力量,幫助他們能夠坦然面對困境,哪怕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也不輕易怨天尤人,反倒可以過得安寧而幸福,就像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展現出來的小查理的家庭:四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終日癱卧在一張床上,房間狹小而四處漏風,可是查理卻不是霜打的茄子樣,而是充滿活力和熱情,兩隻眼睛清澈而晶亮,行為舉止透出貴氣,讓人過目不忘。
真是最極端的貧窮也無法湮滅美德的高貴。舉這個例子是說:當父母自身的美德,譬如感恩和擔當成為行動的指向標,那麼孩子用不著師長諄諄教誨,也不必家長千叮萬囑,他只要和這樣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久了,就會自然懂得孝順和感恩,會自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說到這裡,我想起曾經帶樂一孩子們看過的一本書,《佐賀的超級阿嬤》,因為孩子們很喜歡,後來還專門下載電影給孩子們看。講的是一個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主人公是小男孩昭廣,他的父親死於原子病(核輻射),媽媽做了賣酒女,所以被寄養在外婆家,外婆早年喪夫,獨自養育七個子女成才(最小的還是弱智兒),一輩子勤懇,勞作,老邁之年仍然以打掃學校廁所為生,但是從不怨天尤人,而是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感恩。甚至對於貧窮——這種大多數人的噩夢一樣的境遇,她的態度是:要「窮得開朗」。她示現給昭廣的是感恩、和善、積極、努力、有尊嚴的形象。昭廣也因而從一個貧窮執拗的笨男孩成長為一個全國有名的相聲員,並且一生感恩阿嬤,孝順阿嬤,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百折不撓。總結一下:正是阿嬤的美德催開了昭廣的智慧之花,這種長輩以身作則,不言而教的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也許到了這兒,家長就會問:那麼,我怎麼變得有感恩心呢?其實,感恩心是你本身就有的東西,它並不需要藉由去獲得什麼特別實物而得到,作為人性的光輝,它一直以來都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之所以不對外顯露,是因為被遺忘的緣故。所以只要我們心念扭轉,理性之光所及,即能擁有,就像「一燈能滅千年暗」一樣神奇。
如何扭轉心念呢?讓我們看看下面這部道家的古書怎麼說。
比如說《黃帝陰符經》里提到: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即安。
仔細體會這幾句話,會發現人活在這個世上,感恩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萬物之盜「的人,一旦離開了盜取,生命無以為系。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面對每天必不可少的空氣,水,陽光、食物……你能找得到哪一樣是我們該得的呢?
不該得而得到了;有食有衣,雖不是社會上層,然而比那些更艱辛的付出著的人生活得還好,比很多同樣出身的人更受人尊重;還有文明發展所帶來的各樣福利,以及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種種便捷……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歡欣慶幸,不值得感恩戴德嗎?
毫無疑問,抱著這種歡欣、慶幸、與感恩心態的父母,一定生活得陽光積極,充滿熱情和活力。除了自己不會唧唧歪歪,不會陰鬱心機之外,言傳身教之間,必定會把感恩和惜福的觀念傳遞給孩子以及周圍的世界,一定影響到孩子,使他自小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要愛父母,尊重周圍的世界。
可是我們很多家長呢,當著孩子的面埋怨工作辛苦,領導苛刻,社會不公平,老師不負責……需要反思的是:當我們這樣的言行流露的時候,孩子接收到的是感恩,惜福,還是抱怨和消極呢?所以說,扭轉心念,讓自己的感恩心升起,並且在生活中時時觀照,覺知自己的言行是否正向積極,這樣訓練一段時間,當你能夠自然而然地處處示現出來的時候,那麼,恭喜你,感恩心在你身上復甦了。而擁有這樣的心態,生活回饋給你的必將是另一番天地,不信,可以去試試看。
2、其次是家長得有自尊,別用自己的苟且來成就孩子的矯情和炫耀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想一下,那些「父母尚在苟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的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是不是父母對他們有求必應,即便自己吃糠咽菜,也竭盡全力給孩子錦衣玉食的生活而造成的呢;是不是自己佝僂著身軀奔波忙碌,卻讓孩子堂而皇之去盡情享受而造成的呢;是不是父母過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又無力無能去改變,只好把自己的理想嫁接在孩子身上,千方百計讓孩子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而造成的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樣的父母不僅不該稱道,而且應該被潑冷水,因為,他們缺乏勇氣和毅力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及社會地位,活的少有尊嚴,卻又費心巴腦地養育出一個不懂感恩,也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的孩子,不僅給社會添負擔,也讓自己的晚年生活一地雞毛。最糟糕的是:父母親這樣做的最大惡果是:一個原本靈性的、本來無限可能的生命走向萎縮和墮落,過了純屬添亂的一生。
自己活得苟且馬虎,卻幫著孩子過孔雀的生活,這是極度缺乏自尊的行為。表面上看,好像對孩子無止境地愛和奉獻,深層次的原因是:父母不喜歡自己,也不願意改變自己,於是把自己的妄心投射在孩子身上,想讓他們過得體面,過得有尊嚴,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共生」模式。也就是說,他們不是國王,卻想讓自己的孩子當王子。由於這種妄心驅動,他們沒有自己,只為孩子活著;甚至是做牛做馬,卑賤甚至屈辱地活著;忘記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忘記了其實自己也可以活出一個尊貴的人。現下,這種共生模式在我們周圍泛濫成災,最後 勢必釀成越來越多的家庭悲劇,對社會亦無半點好處,家長們不得不引以為戒。
愛,是無所求的付出;感恩心,更是心與心的碰撞;這一切都需要彼此間的尊重。而這種親子之間泛濫的共生模式,讓父母理所當然把自己的貪求投射到孩子身上,不知不覺間極盡所能地剝奪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導致他們的精神空虛,內在貧乏,沒有感恩心,沒有責任和榮譽,沒有歸宿感,變成世界上最可憐的流浪漢,這裡面有一點點尊重嗎?
父母真正尊重自己的做法是:明白孩子有孩子的人生,父母也有父母要完成的使命,孩子要為自己而活,父母更要率先示現:生命是用來榮耀自己的,而不是用來浪費的,努力活出一個讓自己榮耀的狀態,讓孩子從內心尊重和敬愛自己,這才是王道。
3、最後是家長得尊重孩子,別用自己養豬的方式去折損孩子的未來
尊重孩子,是出於精神上的平等觀。每一個孩子,來到父母身邊的時候,雖然都是以毫無生存能力的嬰兒面世,但是,他們的靈魂可不一定比我們弱小,甚至還可能比我們都老成得多,所以,尊重他們的獨立精神;尊重他們要體驗和經歷各種考驗從而提升自己的來意;尊重他們終將要獨立面對世界的選擇,才是真正尊重孩子。對此,哲人紀伯倫有非常深刻的領會,他甚至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為了能夠真正領會尊重孩子的深意,讓我們先讀一下這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紀伯倫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讀這首詩,仔細去體會,會讓人把抓取的心慢慢放下,變得平靜而安寧。雖然詩句並不會教會我們如何教養孩子,至少他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於和孩子捆綁在一起。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而自由的存在,父母親是,孩子也是。父母如果尊重孩子的尊嚴,就讓他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代勞,不包辦,不嬌慣;給他犯錯誤和改進的機會,讓他從錯誤中學習,懂得自己繞開障礙;讓他矢志不移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讓生命來榮耀自己的靈魂。
然而,放眼望去,周圍的現實生活中充斥著「養豬和被養」的關係。我自己的朋友圈裡就有自稱養豬高手的媽媽,常常曬給孩子做的各種好吃的食物、玩具、服飾等,甚至連出外旅遊,也不是有心去感悟人文和風景,而是忙著給孩子找當地好吃的大快朵頤。至於甘心給孩子當服務生,買各種名貴品牌,在各種場合大秀孩子的家長就更常見了。而他們之所以不隱藏,而是樂於炫耀這些所作所為,無非就是想向世界昭示:看,孩子,我多麼愛你,我喂你吃,打扮你,給你打掃,保護你不受苦,幫你長得肥肥的,美美的……不論有多少美譽之詞,最後都還可以跟一句話:等你長大了,好讓你出去被別人吃。
別惱火,這些話雖然聽著不舒心,可是請您靜心想一下:在這樣一個競爭力嚴峻的時代,你如此任性和自以為是,全部包辦,鞠躬盡瘁地養出一個弱勢無能的孩子,然後把他推入群狼環飼的社會,如果你不是想讓他被人欺、被狼吃,難道是想讓他給狼演節目逗樂子么!
很多父母可能不會願意承認,他們就是這樣養孩子的,更甚者,孩子自小要星星不給月亮,把溺愛做到極致,俗話說:慣子如殺子,得到的又是怎樣的孩子呢?
前幾年,有媒體披露一位考上博士的女孩聲淚俱下跪求媽媽的圖片。這個已經成年並且擁有高學歷的孩子,因為無法自理生活而不顧尊嚴,跪求媽媽留在學校,象之前一樣繼續照顧自己,想來那位媽媽當時內心的感受,不是蒼涼和無奈就可以概括的。
還有一個外交官的女兒,自小備受恩寵,恃著漂亮聰明在褔窩長大,留學時在美國高速路上飆車,被警察抓住後,大罵並撒野,還往警察臉上吐痰;住房子和房東打架,砸傢具,打遍美國後回到香港,驕橫升級為狂躁暴戾,多次被單位開除,無法立足,逼得70歲的老父跪地求饒,求她別鬧了……
還有個例子更揪心。說的是一個官二代,小時候父母有求必應,從不違逆,最極端的是孩子六歲時家裡來客,媽媽倒茶待客,孩子走出來在爸爸杯子里吐了兩口痰,然後當著客人的面,指著鼻子命令爸爸喝下去,結果他爸爸笑著說:你真有創意,一面端起孩子吐痰的茶杯喝茶下去。後來的故事就比較悲催,這個孩子開著凱迪拉克,載了兩名裸體美女在高速路上飆車,因為車速太快,撞上護欄死了。
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些家長不可謂不愛孩子,甚至可以說愛孩子勝過愛他們自己。可是,為什麼他們養出來的孩子對他們沒有感恩,沒有尊重,沒有愛,甚至如汪九刀之流,會充滿仇恨,欲殺之而後快呢?
人身難得。每一個靈魂假人身來到世上都不易,而靈魂來的目的無非是獲得體驗,提升,進而趨向圓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人來到世上,本來他可以通過自我負責,自我奮鬥,得到他想要的體驗,即便是遭受各種挫折後百鍊成鋼的艱辛體驗,但很可能這就是他的靈魂想要的。可是作為至親的父母,卻硬生生剝奪了這個機會,讓他的靈魂漂泊無依,像豬一樣生活了一世,等於白白來一趟,過著沒有絲毫尊嚴的生活。那麼,他不殺,何以平內憤?
話說到這裡,上述汪九刀,葯八刀的事件就不難理解了。他們的價值觀有一點就是:你們應該為我做一切事情,如果做不到,就是對不起我,那我就要恨你,殺你。不同之處在於,葯八刀對自己的家庭尚有一絲責任,而汪九刀,則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仇恨,包括含辛茹苦養育他的母親,所以才有了千里迢迢坐飛機回來,眾目睽睽之下機場拔刀,狂刺母親整整九刀的慘劇。從心理層面來說,他們的靈魂對父母應該是充滿怨恨的。
所以,父母們警醒吧:放下心中的妄念,自尊尊人;努力修持自己,用自身的美德流露,來澆灌孩子的感恩之花;同時別忘了給孩子真正的自由——讓孩子承擔他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唯有當我們把自由和尊嚴還給自己的孩子,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也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否則,背離了這個原則,不是危言聳聽:你有多愛,孩子就有多恨。
推薦閱讀:
※你很漂亮,為了避免不協調,也請你聰明
※如何避免被狗咬傷
※這6個能治療糖尿病的偏方都是假的,你別再被忽悠了,有這三種思維模式才能避免被騙
※避免誘因才能防止銀屑病複發
※初次交往時,怎樣避免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