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新概念、新舉措、新亮點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新概念、新舉措、新亮點

劉春

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大家好!我們這個講座的內容是關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的新概念、新舉措和新亮點。

大家知道今年的10月20號—23號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召開,這次會議的一個主題就是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那麼根據這個《決定》的要求提出了當前和今後我們要加大力度,推進法治國家進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工作,所以學習掌握和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就成為我們當前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要抓的一個重要工作。

那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主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且非常明確的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兩個百年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法治的保障,離不開完善的法治環境。這一點是非常清楚,非常清楚的。那麼就四、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內容來需要我們全面掌握、認真理解、加大力度、加以貫徹,但是這其中我們在學習中當然面臨這個問題那就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它有哪些新概念新舉措新任務呢?也就是說他代表我們當前對中國的政治文明建設改革發展的歷史包括法治進程的一個即是一個總結也是對當前今後未來的一個指導。所以它就必然包含一些新的理念新的舉措,提出一些新的任務新的使命也就是說肯定有新亮點。好,那這些新亮點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這個講座要談的主題了。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從頭到尾我們看完之後,你會發現亮點多多。而且一些新概念、新提法、新使命,它不僅是思想解放的產物也是啊有及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就是根據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全面推進現代化進程新階段的新問題新矛盾和新要求提出來的,說這些這都是新的,你解決新問題必然要有新思維新思路吧,這當然這些就構成了新任務、新使命、新提法、新亮點當然就構成了。所以我們重點掌握重點的來理解這些新亮點、新舉措、新使命,實際上就是我們當前學習貫徹四中全會決定精神的一個重要方法,那好了,這些新概念、新提法、新理念、新舉措主要表現在哪呢?從我個人的觀點看,四中全會決定的新理念、新舉措、新亮點我們大致上可以總結為20個方面。簡單的講叫做什麼?20個大亮點、20個大亮點。也就是說正是因為也這20個大亮點這才凸顯了四中全會新的精神對社會發展新問題的回應解決以及滿足改革開放發展需要的要求。它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滿足發展需求,20個大亮點。那好了,我們按順序來談這20個方面。他有的是提法、有的是概念、有的呢就是體制機制改革的設計設計。

一、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

那我們就按照順序、按照順序:第一個是決定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地位、作用有新的提法有新的提法。你看全會認為,說我們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這個概念這個提法這可是新的過去有嗎?沒有。也就是對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對吧。我們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發展,這裡邊發揮引領和規範作用的是什麼?法治。你看這就是它的新定位這就是它的新任務,新任務。也就是社會主義法治發揮得是引領和規範作用,我們要注意這是兩個方面兩個方面過去沒有這麼提過,你看第一個引領意思「引」就是帶領指引、牽引吶,「領」就是帶領導向引領嘛。說這無形中用引領的概念可以說極大的增強或者說提高了法治的地位,使得它被富於了更高更大力度的重視。為什麼它不僅僅它不是我們過去理解的一個工具更不是一個技術人員的手段,什麼法律制度。而是什麼?而是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揮牽引作用。發揮牽引作用,發揮領導作用。你看它這個定位是不是更高了,過去沒有這麼高的評價過法治吧。沒有。所以法治首先發揮得是引領作用第二是什麼?規範作用,因為我們知道法治在現實生活是通過法律制度發揮作用的,法律制度是什麼?是行為規則行為規則,他對人們的履行義務行使權力提供依據提供依託提供標準。這不就規範作用嗎?所以說這兩者作用的發揮是統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而尤其引領作用這樣的定位這是第一次、第一次。這是一個新提法新概念標誌著什麼?標誌著我們對法治的地位對法治的作用的定位更高了、更高了。當然這各種的原因也不意外,為什麼因為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它必須要通過一定的力量加以牽引。那通過什麼法治。因為法治我們更多的理解為似乎是行為規則就剛才講到第二個作用規範。但是法治在另外的一個角度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法治還是一種價值,還是一種正能量的指引,還是整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精神的凝結。

尤其那個憲法,憲法根本大法的意義其中一個就是把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整個政治文化經濟繁榮社會公正需要那些準則,準則啊,它上升成為憲法的規則它即是規範又是價值,即是行為規則是凝結大家行為努力和積極性的什麼一個正能量所以它首先發揮得是引領,這一點我們要清醒地把握,清醒的把握。所以正如有的人評價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定它象徵著我們對法治的定位和作用的進一步深化和提升。這個判斷是準確的,首先你看就體現在這的評價你過去把法治只是簡單的理解為是一種規則的層面,甚至就是個技術工具那現在評價首先是引領,引領就是價值就是能量就是動力就是槓桿這叫引領。那這個地位不是提升了嗎?所以我們大力加強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項工作的力度,首先是要讓法治對我們的經濟繁榮、政治文明、文化發展社會變革生態環境的保護髮揮引領作用,牽引作用。就是火車頭這就是一個大槓桿。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好這是第一個新概念新概念過去,過去沒有。

二、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那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第二個新理念、新提法是什麼?第二個就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這個目標體系里,因為你看決定講的很清楚總目標是什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加快法治國家建設這總目標,但是總目標它要分解,所以說首當其衝決定講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形成完善的全面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法治體系。這法治體系包括那些內容呢?五大方面五大方面,五大方面就是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地法治監督體系、有利的法治保障體系、第五個亮點來了,亮點來啊,形成完善的黨內法則體系這是第二個亮點。這個新在何處?你在五大體系第五個是黨前面四個是國家而我們過去啊在講到中國的法治體系的時候從來沒有把黨的黨規、黨法、黨內的紀律、黨內的行為規範列為是整個國家法治體系的一個什麼組成部分,從來沒有。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就是四中全會決定。所以說這是第二個新。這個新就體現在一:它的一:把國家法律體系和執政黨的黨規黨法體系融會貫通、融會貫通這樣就明確了他們相互之間不可分離彼此啊相互作用緊密關聯的真實關係這就明確了,你按照傳統的過去老的說法黨是黨國家是國家似乎是兩張皮。但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教訓多方面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那執政黨它肯定有黨內的規章有黨內的規範有黨內的紀律這些黨規黨法。執政黨要領導國家要操作國家機器而國家機器它是一整套憲法法律的規則軌道來運行的這麼一個實體那好了,操作法治機器的黨它自己的法、黨內的規章黨法如果不能和他所操作的這個國家的法治機器融會貫通的話,不等於把執政黨和國家機器事實上分離開了嗎?分離開了。出去他們是兩張皮的話你又怎麼做到執政黨在國家的政權運作國家中,加大力度扎紮實實的來貫徹法治的精神呢,但是貫徹不了,你兩張皮對吧,黨是黨法是法。他怎麼互通,那現在我們的認識變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講的非常清楚整個國家的法治體系是一個大系統大格局這裡邊即有國家的法律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進度體系和法度保障體系又有什麼又有我們執政黨的黨規黨法體系而且它政就是國家政權這一塊這個法治機器和黨的組織體系之間是互通的為什麼因為如果法治的精神來看本來啊,就是一個精髓國家這個法治機器要按照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運作。那你執政黨你操作這個國家機器包括你執政黨作用一個組織你也必須在這個體系中運作所以既然是在一個軌道是一個激勵,一個運作激勵而且實踐中也分不開所以在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鑒定上,四中全會就很明確的表述為五大體系的第五個就是黨的體系完整的。這樣就解決了過去我們長期困擾的黨和政府似乎它是兩張皮的問題,這不是一個突破嘛這可就是新理念。當然講到這,是不是有人要也有一種擔心什麼呢?他是那你這樣是不是黨政不分了?是不是甚至是可能這麼下去以黨代政了呢?我們過去有這樣的教訓吶。

按照十八屆四中全會這裡邊的提法和理念定位,我們可以說這樣做把黨的黨規黨法和國家的法治機器的法規法律融會貫通,定位為一個大體系恰恰是防止以黨代政、恰恰是要防範黨法取代國法,恰恰是這樣。為什麼就剛才我說的嘛你過去是兩張皮兩張皮公然雙方它這個二者之間呢就不相不太相容也沒有互動關係,甚至還發生對立,甚至脫節。發生摩擦。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那才容易發生什麼以黨代政啊,因為發揮了黨的作用和削弱了國家機器啊。那才發生那樣的後果啊,現在我們把它變成一個大體系統一布局關聯互動各司其職。這樣才真正保證了黨政按在法治的軌道上各守其職、各盡其責。才防止什麼防止可能黨政不分或者以黨的力量來取代國家法治機器的力量,這才能防止,所以說恰恰相反所以說我們過去啊包括在整個共產主義史上,黨政不分的問題以黨代政的問題根本上就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用那種片面的僵化的、形式上似乎上道理黨是黨國是國,涇渭分明小蔥拌豆腐。而恰恰這樣的分別恰恰埋下了什麼埋下了二者衝突,埋下了二者摩擦的伏筆嘛。埋下這伏筆嘛。所以我們今年四中全會這樣的定位啊我可以跟他表述為這是一個法治理論法治實踐中的大突破。大突破。也是我們這麼多年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黨依法執政實踐探索摸索的自然的正確結論這是對的。所以既然黨規、黨法、黨的紀律體系等等它也是整個國家法治體系的一部分,那這就好辦了。

你比如說從嚴治黨,大家知道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本身結束,但是習總書記說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路上好了,習總書記當時在總結大會上講話講的就非常清楚。靠什麼從嚴治黨,要更加突出,黨自身的法治。這就啟示了我們黨規黨法要更加突出要具備更多的法治化的內涵,真正要做到從嚴治黨要從哪著手,要從啊從嚴黨規、黨法從嚴入手,而黨規黨法的精神價值從而而來呢,它能夠脫離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另搞一套嗎?不可能吧。不還是從社會主義法治中來嘛。對吧從社會主義法治中來,所以這樣就把治黨的問題和治國啊也和諧同步有序互動也成為一個整體。你看也成為一個整體。你看包括黨規黨法和我們的國法在這樣的理念下在一個大體系大系統的理念下,我們就有意識的做到,他們的良性互動,有意識的做到融會貫通,有意識的做到黨組織和國家機器各司其職怎麼銜接,我們注意銜接怎麼掛鉤。你看對於我們做到在實踐中做到這一點這種大布局統一大布局的思路是有推動作用。

比如說用幹部,大家知道用幹部有政治和法律兩個層面。兩個層面。政治的層面是什麼是執政黨管幹部這是政治原則。所以執政黨對於選拔任用提拔幹部考察,通過自己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人員工作條例,通過自己的相關的具體的組織法規來推動怎麼選拔任用考察幹部這黨管幹部。當時我們知道黨管幹部的中間有一部分是屬於必須經過嚴格的法治程序才能產生的,尤其是那些任期制官員你注意,任期是官員都要經過人大任期制,就是首長類公務員實行任期制都要經過人大,所以這就必然發生什麼國家機器通過法治程序產生幹部產生公職人員,和執政黨通過自己的考察選拔程序推薦幹部二者怎麼關聯怎麼互動啊?你看這不就來了,這就是執政黨的政治過程和國家法治機器的法治過程你怎麼銜接怎麼銜接所以說如果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這個定位這個理念,就打開了一個光明大道,打開了非常寬闊大門,就是把黨的黨管幹部的具體黨內的法規條例,和國家的公務員法和國家公職人員管理的法規有效銜接,為什麼?一個體系、這一個體系有效銜接啊,有效銜接的後果是什麼是整個這個幹部使用、選拔、考察和提拔的流程啊,井井有條,有序運行,才能實現這一點,這就是它的意義,就是它的意義而不是政治程序和法治程序成為兩張皮。而不是甚至還發生衝突。所以我們說這第二個大亮點國家法治體系裡邊包含了黨的黨內法規體系,使得我們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但是自己的領導和自身運作,也由於我們的大體系的定位而融入了法治的進程要服從法治的精神要為法治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而奮鬥,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觀點和精神的那些精髓貫徹到你無論是用幹部還是決策的方方面面,這不就做到了黨和法治過程的有序結合嘛!真正做到關聯互動,所以我們說這是一個大突破這是一個新命題。因此它當然是一個亮點了。當然是一個亮點了,這第二個大亮點。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的「三大要點」

第三個大亮點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中,特別提到了我們以什麼樣的結構和什麼樣的組織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尤其這個全面指的是什麼,這裡面的新提法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提到的三個要點。這三個要點可以建立起我們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格局。大結構的基本印象,就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大藍圖是什麼就是在十八大以後習總書記提到的三大要點。這三個要點現在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定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說這是新提法新舉措那三大要點呢,第一個叫做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就我們現在不是依法治國,但是依法治國是宏觀的,通過什麼作為主幹通過什麼部位作為抓手?兩個。依法治國要首先要通過依法執政黨的這一手抓抓穩,滲透法治的精神。第二個抓手政治這邊要做到依法行政。這一下你看執政的權要依法,政府公共管理權要依法。這樣就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找到了兩個支柱支柱,就是在管理社會的最大兩個權力,一個黨權一個政府的權力,行政權你就體現在這,這兩大支柱呢就構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兩個主幹。這不就共同推進,所以應該說第一個要點就是三位一體共同推進,是抓住了依法治國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個也是三位一體第二個三位一體是什麼是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一體建設。第二個要點我們現在建設法治國家那法治國家首先體現在那首先體現在也是兩個支柱。法治國家的標誌是有兩大大支柱。一個叫法治政府,我們知道法治國家的觀念首先叫法治國家,第二個大支柱法治社會全體公民、企業、社團、社會力量構成法治力量法治政府加上法治社會的力量就是法治國家的兩大支柱。所以這叫三位一體,三位一體。這第二個要點。

全面推進依法治第三個要點是什麼?是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叫什麼這叫四位一體四位一體,這個就更全面了,你看科學立法指的是提高立法質量。嚴格立法指的是主要是政府政府部門執法單位,要不折不扣的依法辦事。正公正司法集中在法院公平裁判,公平裁判,不能有偏有向更不能枉法裁判。當然最後全民守法每個公民都有守法的義務。這四個方面有構成了尤其是構成了當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抓手。因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固然有一個遠期目標,就是大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高整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大目標、宏觀的。但是你總的有一個抓手著手點從著手就這四個。立法上要追求質量,科學立法;執法上首先要做到不折不扣依法辦事;司法上首先要做到保障司法公正,你不能有偏有向;全體的公民要養成遵法、畏法、守法的習慣,全民守法。所以我們看,在這個四中全會決定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就包含這三要素,簡單的就三個角度,就構成了我們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達到的目標達到的目標而這些都是新的提法。這是第三。

四、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第四個亮點是提出了什麼提出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關係的命題。這一方面的提法有新提法,這是第四個亮點。因為我們知道,在中國建設法治國家首當其衝要說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所以在這方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就提的非常清楚,怎麼說呢?說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你看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什麼最深層次就是那個地基,不是有那個基石嗎?是哪個一摞基石里最低下的那個就決定所有基石的。最根本的保障。你看這個地位可重要啊這個地位可是可以說是關鍵的搖要害的地位,要害的。但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定位不僅僅是這樣,你看它的新提法說什麼,把黨的領導貫徹依法治國的全過程的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

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這個前面我們也論述了,執政黨他本身就是應該融入進法治進程中來。所以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也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你看這兩句話可是新話新提法。你看我們過去一直說的啊黨要領導社會主義法治但是我問一句話那黨能離開社會主義法治嗎?對吧,這個問題四中全會回答了什麼意思就是黨作為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的一個根本保障本身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一部分而且就在黨的領導這邊來看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什麼意思?就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這不就說了根本保障。但是倒過來那黨的領導能離開社會主義法治嗎?對吧,這是一個單向依賴關係呢,還是一個彼此一分關係,這個問題過去我們一直沒有正面解決,過去我們強調的單向依存。什麼意思?就是社會主義法治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黨的領導就離開的領導社會主義沒法發展。但是另外一句話講的少,無形中跟我們留下來的印象,什麼印象呢,單向依存,就是法治要依賴於黨、要靠在黨的領導身上。你不靠的話法治就倒了,但是這就給我們構成了這是單向依存關係,法治靠黨,簡單的講,這個把我們把很多形容詞都跟他所略掉以後,叫什麼法治要靠黨。但是倒過來沒說,它黨靠法治啊,黨靠不靠法治,這個大家注意,整個國際運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在長達幾十年時間內就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就沒有解決這個話老是說一半,就是法治離不開黨這麼一個問題,老是這麼說,但是倒過來沒人敢說了,黨能不能離開法治,黨如果離開法治黨的定位如何黨的價值何在,沒人探索。沒有探索。這一點是什麼時候突破的,就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講的非常清楚兩句話非常完整這就是新提法啊,這就是新理念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僅是對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總結,也是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教訓總結,也就是兩要堅持辯證法的觀點,法治離不開黨,法治要靠黨,同時黨也要靠法治,法治離開了黨,沒法有序推進,不能順利。倒過來講,黨要離開法治,黨的領導也會偏離政權方向甚至變味,看見沒有,這就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反兩個方面的教訓,所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講的就斬釘截鐵啊,這個新理念講的就是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什麼意思?你沒有選擇你也的靠法你看這就全了。這抵的過去傳統的、單向依存叫法要靠黨變成了什麼雙向依存也就是法要靠黨才能發展,倒過來黨也要靠法治才能堅持和鞏固的領導你看這樣就全面了,這樣才符合一是符合實踐的法理二也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因為實踐也告訴我們,黨的領導如果離開法治,黨的領導的正確方向怎麼保持,如何保持對吧,而且離開了法治,黨的領導作為人民當家作主的一個重要表現,還能不能夠堅持這樣的定位,那不是一個大的問號嗎?所以十八屆四中全會這個表述,不僅僅解決的是一個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大問題。儘管這兩句話似乎說的很簡單,但是它作為一個結論卻來之不易。為什麼?我們付出了重大代價。因為當年確實有人認為,法治依靠黨,但是黨不一定依靠法,黨不一定。這當年蘇聯斯大林時代不都這樣,但是你看後來的下場這是沉痛的教訓。所以說四中全會這個亮點、這個定位、這個結論反映的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什麼客觀規律。

所以你看四中全會講的很清楚,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但是倒過來黨遵行法治的精神黨本身也要在法治的體系內運行也才能做到什麼才能做到鞏固和發展發揮了黨的領導作用,當然也才能做到什麼從嚴治黨,國際共產運動史上為什麼好多黨做不到從嚴治黨,某種意義上有這叫遊離於國家的法治體系之外,這最後不是人治嗎?對吧,無規章可循也不承擔什麼責任。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也不清楚,你說這麼的領導地位他怎麼維護啊,怎麼改善吶,這就是大問題。所以說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這解決了,起碼在認識上,我們的定位上解決了,這是第四個大亮點。

五、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第五個大亮點依法執政的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這個新新在何處,這個新跟前面我們講的有關係。你看我們一直講依法執政,而且在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的就講到了,要提高黨依法執政的能力,但是依法執政這四個字的表表象上的意思似乎是單向的,就是依法執政就是黨依法作工具來執掌政權,但是這裡邊你看,如果要扣這個字眼的話,似乎沒有涉及黨自身需不需要依法治黨呢?這個問題啊帶四中全會裡解決了,就把依法執政的內涵,增加了豐富了就依法執政。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叫做黨要根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這個沒問題,這個傳統意思上講怎麼講但是第二個這回是新的,就是依法執政也包括黨要根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說白了就依法執政,也包含了黨以法治的精神治黨,不簡單是一個執政的問題,這樣你看依法執政的理念是不是豐富了,是不是增長了,起碼擴大了。而且把黨放進來了,一方面是你依法執政你要依照憲法法律操作國家機器,另外一方面你作為操作者,因為國家治國理政,國家的政權政務如果是機器的話,黨是操作機器的人,但是黨作為一個組織作為操作機器的主體,它也有一個自身建設問題,也有一個行為規則問題,某種意義上說,也有一個黨要不要約束的問題,這回四中全會的這據表述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是你操作國家機器,你是原動力,你是掌控者,但是你自身的建設也要遵循法治的精神,服從法治的規範,要按照你自己在整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里定的那些黨內的法規和規則從嚴治黨。兩個內容都說全了,所以說依法執政的內涵擴大了,這是十八屆四中全會一大貢獻。即指執政又指治黨,而執政和治黨又不是分離的,二者是一個不可分離的一張紙的兩面,你要好治國理政,就必須要把黨治好,你看把黨治好,要治好黨就要在治國理政中千方百計加大力度落實和遵循法治的精神,所以說二者它不可分離。你從嚴治黨,依法治黨的一個最後的成果是體現在治國上,國家治理好了,最終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於治黨。為什麼?本身這個執政黨的這個什麼黨內法規體系黨本身就在國家的法律體系裡邊,它不是在外邊。這個總結也是一個大亮點點。所以過去一些各種各樣的觀點,包括一些奇奇怪怪的觀點,在的四中全會以後,也就不能在甚囂塵上了,一天到晚光說你治國理政怎麼治國,但是一說到要治理黨了,似乎就找不到北了,治國需要法律和憲法,黨的黨內的黨規黨法從哪來的,這回都解決了,一個大體系融會貫通、不可分離。這個是解決了。

六、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第六個大亮點,這是一個概念。什麼概念?我們注意,這次十八屆四中全會有一些新概念,甚至這些概念過去曾經還有過爭議,理不辯不鳴嘛,經過反覆的爭論,達成了共識,我們也草採納了這些概念。這就是四中全會決定里明確的講到,法律是治國之重器,這個嚴格上說不是這一句啊,關鍵是下一句你聽量法是善治之前提,這個量法和善治這兩個概念啊,寫進黨的決定中,這可是社會主義法治和黨的依法執政的大突破大突破。什麼意思?大家注意啊,一說法,歷來有良法和惡法之爭啊,你注意啊良法惡法那可不是是法就是好事啊,我們現在你看四中全會用了良法的概念,給大家傳遞個什麼信息呢,傳遞的就是我們這裡講的所謂的法律制度憲法法律指的是什麼良法。在過去在黨的文件中,在黨的決定中是不涉及的,僅僅是學術爭論,甚至談國外的事情。但是這回良法這個概念是正堂入室,作為一個重要的概念,進了我們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這不是一個突破嗎?這不是一個新理念嗎?所以說大家注意,這個概念的使用可就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我們的社會主義法治要走良法之路,這就是說那些已經脫離現實甚至不能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等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都是惡法,就要通過修改、通過廢除、充分科學立法加以糾正。第二個概念這裡邊,是一對良法和善治,善治這善治也在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決定的文件中過去沒有,第一次。

善治指的是什麼?指的就是咱們最老從儒家來說,就是良身之治這個最高你知道誰來論述這個善治嗎?就是我們的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你看孔子在整個國家治理社會管理的這一大堆學說里,你注意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什麼?孔子學說的核心就兩字仁政,施仁政。那麼所謂仁政是什麼?仁政後來我們中國歷史上解釋得很清楚就是良善之治,就是你貫徹的是一套啊,好的價值觀,法律裡邊包含的好的道德倫理取向是滿足眾人的要求,而且在一個社會維持正常秩序是一個致力於和諧社會的這樣一個治理模式,這叫什麼這叫良善之治。就是當年,古代孔子他所推崇的仁政。所以說歷來政府的治理社會治理到底是仁政還是苛政,到底是遏制還劣制?這就是個選擇啊,這就是選擇所以你看我們今天這一段概念,這個概念本身不是新的,我在這裡說新的就是黨的決定里寫進去是新的,我們施良法就要去惡法,施善治、施仁政就要去苛政、去劣政,就是明確的傳達這種理念而且是本來就是我們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法寶,就優秀傳統的一個法寶對吧,施良法、去惡法,施仁政、施善政,善治,去苛政、去劣政,所以這是一個突破啊,概念本身不是新的但是作為治國理政的一個指導性文件里可是一個新理念。我們中央在這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上的新突破對政治文明的大探索,確實是卓有成效,這第六大亮點。

七、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

第七大亮點,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的決策的程序,這是一個新提法。我們知道,黨是執政黨政府人大的重大決策它的原建議、原動因在哪在黨,黨是不是應該重視國家的重大政策,比如說一個地方的重大決策的制定,如果你重視,是不是應該把它當做一個嚴肅的、需要慎重對待的事來對待,那是應該的。但是你必須承認,這些關係到國計民生、關係到本地發展大決策事項,就我們黨的支持,他對於什麼事項可以列入優先順序,什麼事項可以遵循什麼範圍內的程序,嚴格的說不十分清晰,說白了就是程序缺乏、不健全。所以這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法治國家建設進程依依法執政的這個命題下就提出來,立法工作重大問題決策首先黨要有一個程序。事項本身你要列足,先後順序,參與的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等等,走那些步驟。因為程序最終是一個步驟問題,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規定,而且越是重大決策案,立法,越應該有更慎重的、更具有協調性、更具有協商性的程序來保障立法決策的證據,你看這樣的命題這四中全會提到的。

八、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第八個大亮點是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那這個亮點是什麼就是民主立法。而且為了保障民主立法,四中全會涉及的也非常清楚,就是民主立法就要強調人民的參與,人民群眾參與,就要強調公開,就要強調多方面的協商,這才叫民主。那靠什麼保障呢,四中全會對於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的保障提出了,叫健全立法機關主導因為立法,肯定是立法機關主導,那就是全國人大以及其他有立法權的人大,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各方不是那一方,就是廣泛的參與,而且為了滿足這種參與的訴求,匯聚保障科學立法、合理立法的這種力量,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什麼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民主立法說了半天,公民都參與了,公民參與他是需要有步驟的,說白了他的有門,好拓寬,門開大點。這是一個亮點就是我們這背後反映一個什麼,反映我們中國的立法進程,有過去的快馬加鞭、馬不停蹄追求數量,今天進入到質量了。為什麼因為改革到了新層次,需要對於立法工作,進行深思熟慮需要對於立法涉及的事項進行全方位的思考那這樣就必須建立在什麼協商大家參與更多的獲取有意義的必要的信息基礎上,你通過什麼就是通過透明、開放、充分的協商,這不就是整個參與,就這麼來的,它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我們國家發展的一個階段,發展到了一個改革的深層次的階段,需要更多的匯聚人民群眾的力量,深層次的原因是這樣反映在立法上就是民主立法。

九、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那麼第九個亮點是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這第九個亮點是什麼呢?這第九個新舉措是什麼?就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了立法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領域。你立法工作面臨的方方面面的事,千頭萬緒,從何入手啊,哪些是應該先加以應對,那些問題應該先解決呢,四中全會說很清楚,重點領域就是首先加快完善叫做三大公平的法律制度,哪三大公平呢?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三大公平我們知道,公平是法律之核、法律法規之魂,沒有了公平也就沒有了法律,有就沒有法律。所以追求公平是法律的天然的使命,天然使命這個不用說對吧,所以但是這個公平對吧,你怎麼體現?他就體現在第一個人民享受的權利公平不公平?所以這就是賦權,規定各種各樣的權利這一塊法律公平的,第二就是機會啊,權利公平來但是機會公平不公平啊,你別張三李四一天到晚都是機會王五李六的啥事沒有,那最後不就造成社會矛盾嗎?機會公平就類似於我們現在講的起點公平,這是有這又牽扯到什麼機會公平牽扯到市場,市場主體,人民受教育,就業各種各樣的機會,機會公平。

為什麼你看,現在社會包括企業招人,包括這個招考公務員,反歧視,你過去有些企業設定了什麼光招男性不招女性,那麼對於女性的歧視嗎,另外什麼光招黨員,不招非黨員,在某種意思上也是歧視,為什麼,除了及個別的崗位,其他你可以說98%的崗位你不能設定這樣的標準,是不是等於歧視嗎,另外你入黨幹什麼,入黨是為了找工作,這不把黨員的定位搞歪了嗎?不公平,所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你看我們要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講的就是這些,靠什麼,靠法律,規則公平就是你無論是經商,還是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人會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包括社會資源、分配問題,所以說,具體的群體具體的人,能分到多少社會資源,這個需要什麼需要規則,規則公平。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規範和諧社會啊,公平有區別,這樣才能穩定啊社會。所以這就是重點啊,這就是當前的重點。這有利於團結,一定找找團結。

比如說愁富,我們知道中國社會相當一些人有愁富情緒,但是你注意啊。愁富相當都是愁富的人,他不是愁那個富本身,他是愁機會,規則不公平,甚至一些富人或者一些獲得更大利益的人,是通過不公平的機會,呃鑽了某一些遊戲規則的空子,最後致富了,這大楷行,你這種致富能讓大家心服口服嗎,當然不服啦。不服就愁富不是,所以以法治的手段,就是要通過營造公平這個環境,來舒緩社會矛盾。給大家應有的機會,應有的權利,和應當遵守的共同規則,這就是應對我們問題啊,所以說,為什麼於法有據放在這。

大家知道中國的這個法治啊,有三點水的,這「氵」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水平公平嘛。但是最平的就是水面嘛,這時候不管幹什麼都要找水平,為什麼?因為只有水才平,那山啊,土地都不行,啊因為只有水才能找基準,所以你看那個法治,三點水,滲透了一個法律的和諧,就是公平。公平你要你要像水面一樣平,你看看這是多高的境界啊,好了這是第九個大亮點。

十、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

第十個大亮點,就是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這個命題,這可以是新理念,黨的十八大之後,這最早是習總書記提的,這次寫到了我們四中全會裡頭,這就傳遞給我們一個非常有正對性的思路,而且也為立法尋找重點和方向,指明了道路,立法工作服務於什麼,你服務於改革,你是為改革服務的,所以第一立法於改革的向銜接,怎麼向銜接呢,就是改革發展需要,滿足改革的要求,你不能兩張皮,更不能脫節,這是第一,銜接。同時正因為法治和改革銜接了以後,這樣就為改革啊提供了依據,所以我們的改革進場到今天,尤其黨的十八大之後你看最近這一年多,提什麼就是重大改革,一定要於法有據,這滲透的就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情趣,你公職人員辦一個具體的事要依法辦事,那麼改革那麼大的事你不應該依法辦事嗎?依法辦事的第一個標準就是,你做這個事要依據,有什麼依據,法規上的,於法有據,而且你依法工作,既然是為改革服務,是要保護改革的,推動改革的,所以整個國家都立法工作啊,你要主動去適應改革,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你看這樣的理念,也就是這第十個這個提法,新任務、新舉措,這不也是亮點嗎,要求我們法律工作,尤其立法,緊密切合改革的需要,與改革的步驟、進程、節奏相匹配,相配套,相銜接。你看,這個理念,這不新理念嗎。這第十。

十一、提出完整的法治政府要件

第十一個新提法,新亮點是什麼,是各界是提出了完整的法治政府的要件。在過去沒有啊,這個也是新的。就是四中全會裡面說的,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幾個要件, 6大構成要件,這6大構成要件的這個表述,是四中全會第1次,所以它是新理念,而且這6大要件啊,都跟法這1個字分不開,都分不開,就是圍繞法來理解,法治任務,法治任務,你不做法的文章行嗎。所以說你構成法治政府的支柱和要件,必須凸顯法治的精神,必須合乎法治的規則,你看,職能科學,我們知道,整個政府的職能靠什麼設定,依法設定,依法設全,第二是,原則法定,你的這個部門多大的權利,對吧,部門和部門之間許可權如何,邊界又何在,這個要有法律,否者的話那不打架嗎,那不衝突嗎。第三個是執法嚴明,這就咱們講的嚴格執法,但是現在這個就是主要矛盾,執法嚴明講的就是不折不扣,嚴格依法辦事。第四,公開公正,你按照法律的規定,你政府工作,除了涉及到國家安全,國防的事情,其他不都是公開的嗎,是吧,公開是常態啊,不公開是特例啊,公開,不這個本身就是國家的法律規定,透明政府,廉潔高效,廉潔指的是一系列的先例,就按法律這塊來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公務員的守則,你的規則,你的職業,職業道德,不都是法律上都規定,守法誠信,就說建設,誠信政府,說這6大要件,構成一個叫做法治社會的整體,這是四中全會,聽著非常明確,那我們當前和下一步,法治政府的打造,法治政府的構建,是不是應該在這6大方面,下功夫啊,說白了,6位一體,缺一不可,比如說前面5個都做到了,就是這最後誠信做不到,也不行,我們知道守法和誠信,歷來是雙胞胎,不誠信的人能守法嗎。嚴格守法之後,你誠不誠信了,所以說這是第十一大亮點。

十二、健全依法決策機制

第十二大亮點是講到了決策,在決策上有什麼新提法,那就是健全依法決策機制,你看決策要依法,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你看重大行政決策啊,要走哪幾個程序啊,這個四中全會上可講的非常清楚,第一個公眾參與,第一步吧,第二步,還得有專家論證,第三風險評估,第四合法性審查,第五集體討論決定,那麼這個步驟這個程序能亂嗎?不能亂,你不能是集體討論定了,領導有意圖了,再交給相關專家去論證。那專家怎麼論證呢?順著領導的意圖來說啊,這個程序啊,那就反了,程序就反了。那麼尤其是決定里講到,這一點可以說,這一點是對於保證決策科學正確的一個殺手鐧。

什麼提法呢?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什麼意思啊?你當個縣長,當個市長、當個省長,重大決策都拘留在案,終身追責,終身呢!你過了幾年這官不當了,回家了,退休了,甚至轉崗了。對不起,你做的決策出了事了,無論跑到天涯海角,只要活著,終身嘛,活著嘛,就跑不了,就脫不了干係,你看這厲害不厲害?這個問責可是到到底的。終身追究啊,而且倒查呀,倒查從發生問題往上查呀,這就告訴我們,四中全會告訴我們,什麼叫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責任政府嘛,大家注意近代以來本來責任政府的理念,就是全世界的共同理念,只不過是我們相當長時間不談這個,那現在我們這個理念也確立起來了,法治政府就是責任政府。任何決策都有人承擔責任,你跑不了,在某種意義上說,俗話說,這官將來真是壓力大了,不太好當了,為什麼?你的追責措施完備了。你逃脫不了,這嚴厲不嚴厲,這就說四中全會講到行政裁量權的基準制度等等,這都是圍繞決策。核心就是保障決策的合法性,保障決策法治規定的那個決策的責任制能夠落實。尤其是什麼終身追究、倒查,這不都是新理念嘛,新措施嘛。

十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

第十三個亮點,是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這裡講的就是四中全會新提法是講到司法公正的地位和作用有新的表述。這是新概念,你看這裡的表述,說司法公正對於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這就表述引領,引領的又來了,什麼意思啊?這司法公正對於社會公正,說白了就是社會公正的牽引器,就是社會公正的發動機,就是實現社會公正的槓桿,就這個道理。這是個新的定位,引領,引領說我們前面講的,牽引和帶領。社會公正不公正,要看司法公正不公正,社會公正的能量足不足,要看司法公正做的程度好還是差?就這個關係,你們看。而且四中全會講的非常清楚,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什麼意思?你社會公正大的追求,但是你那個案子,哪個是一件不公正的案子,也會徹底葬送人們對司法、對法律,包括對國家的信心,徹底葬送了,是吧?這個司法不公啊,對於破壞國家的公信力來講,就是釜底抽薪。那既然是這樣的地位,那怎麼辦?我們就要加大力度,高度重視司法公正問題,為什麼?因為它就是要害,它就是那個槓桿,它就是那個發動機,它就是那個火車頭。這就是四中全會這個理念,這個概念,引領作用,什麼致命破壞,告訴我們的。

十四、優化司法職權配置

第十四大亮點,什麼?優化司法職權配置,這裡邊四中全會涉及的具體體制的比如說推動審判權、執行權相分離嗎?體制改革試點呢,就現在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要實現審判和執行的適當分離。怎麼分離?這就是四中全會涉及什麼?比如說最高人民法院要設立巡迴法庭,而且還要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域、區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等等。核心是什麼?核心是實現審判、執行、適當分離。這不就是新提法嘛,當然,這些論證是在中央批准那個司法體制改革的試點方案中已經確定,就今年6月份,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經確立。因為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巨大的改革,如果將來做的這些那中國的司法體制改革邁出不小的一步,你比如說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巡迴法庭,那過去沒有啊!說這個成立巡迴法庭這個事,這完全是改革做的加法,屬於增量改革。又一說巡迴法庭,我們一聽不都是老外嘛,美國不都是,但是現在我們把國外的一些好經驗,好方法,對我們也適用的,這不也引用了嘛,借鑒了,你像巡迴法庭的作用是什麼?巡迴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嚴格地說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某一大區域的派駐法庭,它不受當地的政府截至,又不等同於當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它就純粹是最高人民法院,它超越地域,超越行政部門,超越利益結構關係,這不就能夠做到去行政化嗎?能夠更好的保證公正嗎?而且巡迴法庭做判決、做審理,它本身它也會做到和當地法院的相對分離呀,你看既實現了司法權和行政權的相對拉開距離,去行政化嘛。同時又在我們司法內部有利於促進形成審判權和執行權的相對隔離,相分離,你看這樣的改革力度不小,如果真能做到,那可以說那是邁出不小一步,這當然是新舉措了,當然是新舉措了。

十五、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

第十五個亮點,什麼新舉措?就是關於司法民主的問題。你看咱們前邊講到立法的時候,四中全會講的非常清楚,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司法呢?司法你注意啊,四中全會也凸現了民主,司法民主的理念,這是新舉措,這是新死路。你看這個決定講的非常清楚,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你看?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是需要、必須,你得提供保障,而且司法活動中要完善人民陪審的制度,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你注意啊,這個新概念,陽光司法機制,這可是新概念啊,新提法,新概念,過去沒有啊!什麼叫陽光司法機制呢?就是在司法民主的理念下,透明和公開陽光運行,你看!陽光運行,這可是新提法,但是這個提法嚴格地說我說的是在我們黨的決定里的新提法,司法要陽光,本身這個概念和這個理念,本身不是行的。近代以來的司法,一個成功經驗,各國啊都不反對的,而且這個經驗是超越階級意識形態的,就是司法民主、公開司法、陽光司法。所以說我們今天,黨的決定經過摸索探索也認識到,這是個客觀規律,而且社會這些法治也必須遵循這個規律,我們為什麼把它當做一個原則呢?為什麼不把它當做一個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來加以推進呢?這就寫進來了,這就是陽光司法機制。

而事實上,司法就應該是陽光的,公開透明的。因為只有陽光司法,才能去除什麼?司法腐敗。大家知道,我們老百姓、廣大人民群眾對於司法不公反映最強烈的是什麼?什麼人情案、關係案、什麼金錢案、什麼權錢交易,對吧?都是這些吧,這些為什麼能夠得逞呢?很大的程度是因為不透明,它有一個黑影,有黑箱,它有藏著躲著的地方,又把這事干成了你還不能發現,你看見沒有?原因在哪兒呢?原因是你整個過程、流程不完全透明,被人鑽了漏洞,對吧?所以說去除司法腐敗沒有什麼別的,什麼高科技絕招,第一個就是陽光司法,把司法權利的運行攤在陽光下。

講到這兒,我不得不說一個人了,這就是1916年到1939年,美國最高法院有一位著名的法官叫路易斯·布蘭代斯,你記住啊路易斯·布蘭代斯,這個人當年是美國東部的著名的大律師,他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他專辦民權案、小企業維權案,影響非常之大。所以正因為他的地位有很大的社會影響,所以1916年當時的總統威爾遜就提名他到最高法院當法官,一噹噹了20多年,那麼他是1941去世的。 好,這個路易斯·布蘭代斯在1914年的時候,當時在波士頓,當職業律師的時候出過一本書,這本書到底寫什麼?後人都沒記住,但是他一句名言,布蘭代斯法官,當時不能說是法官是律師,兩年後他才當的法官,他在這本書里一句名言現在為全世界傳誦,什麼話呢?就這一句話,「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就這一句話,大家注意啊,現在全世界傳誦的這句話,就是路易斯·布蘭代斯在1914年說的,那麼他作為一個律師,他深有體會,幹了幾十年就感覺到要去除司法腐敗第一個就是要陽光司法,你看看。美國人當年的判處就是這思路啊,就是這個思路啊!所以說到了今天,我們自己不還是這個嘛,殊途同歸呀,為什麼?只要你是司法,你就恢復到這個問題,可以像作業,司法腐敗,是吧?陽光操作,公開透明,廉潔司法,你看,對吧?那你走哪條路呢?當然要走公開透明、陽光操作嘛。因為什麼?因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那些貪污的事,作弊的事,權錢交易的事,什麼走人情、踐踏法律的事,它的發生概率會大大降低,原因在這兒?所以說我這兒給大家說一句,布蘭代斯法官的一句名言,當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是波士頓的一個民權律師,這是第十五。

十六、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第十六個亮點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於法律的效果和地位,真正的來源有一個非常到位,也具有可以說完全可以說是一種新的表達的理念,這是什麼呢?這就是四中全會決定這麼講,這句話說得好,太好了。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你看四中全會說的這句話,既是現實的反映,又是客觀規律,這就要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不論你有多少法,法律部門多麼複雜,最終它能不能起作用,以及起多大作用,由什麼決定的呢?不是由你這個法律體系多和少,量大還是量小決定的,不是。最終是由人民群眾你這個社會成員,它對你的信仰程度,它對你的尊重程度決定的。你看看,這一點寫進我們的四中全會,這不是新理念嘛,事實上這句話啊,大家注意,這句話最早就十八大之後啊,是我們習總書記講的,習總書記當年在講這個經濟憲法,經濟憲法這個30多年不就講的很清楚嘛,它講的非常清楚嘛,憲法就應該承認這個信仰,你看看,這句話說的多好!為什麼?你說是根本大法,什麼根本規則,根本了半天它要通過人的理解來做吧,如果我信仰它,我尊重它,我把它當做我的依靠,那它應該能夠發揮作用啊!如果不信仰它,我不把它當回事,那它那什麼根本大法能發揮作用嗎?所以這個定位法律的權威是來自於人們的擁護和真誠信仰。是可以說是代表了新的理念,反映的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

那好了,既然是人們的真誠信仰,那你要在文化改造,人們的思想觀念、轉觀念上下文章唄,所以四中全會就決定按照這個思路,提出什麼了?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什麼叫文化?文化就是人們的思維習慣和觀念。法治文化,而且在建設法治文化上,通過轉變觀念、通過大家法律意識的提高,通過人們的法治觀念的增強,怎麼做到什麼呢?說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性、主動性,我主動的守法,清楚"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對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法治的忠實的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什麼意思啊?三種角色,就是最終通過啊,把法律轉化為人民大眾的信仰,它的觀念,它的立場,它的態度,而使大家變成什麼?忠實的崇尚者。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要遵法,知道什麼叫尊法嗎?對吧?但是要知道要做到守法,第一個就是要尊法,尊重法律,忠實的崇尚者,解決要尊法的問題。第二個叫自覺的遵守者,解決什麼?守法的問題。第一個是尊法,第二個是守法。第三個呢,叫堅定的捍衛者,就是每個公民,我們都有責任捍衛法律秩序嘛,這解決了什麼呢?是解決的衛法的問題,保衛法律,你看看,忠實的崇尚者,實現大家的尊法,自覺的遵守者,實現自覺守法。堅定的捍衛者實現衛法,尊法、守法、衛法,保衛,對吧?保衛。所以說這樣的定位,這樣的改革方向,儘管它是主觀的,它是文化層面的,但是它本身要是社會法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戰線呢,對吧?所以說這是一個亮點,這是一個亮點,就是強調法律最終轉化為人們的信仰,轉化為人們的擁護。

十七、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第十七個亮點,就是提到了四中全會決定提到了法治工作隊伍的問題。這個在四中全會講的非常清楚,就是社會法治體系建設必須要有一支法治隊伍,所以又提出了叫做四忠於的提法,這是個新提法,四忠於。這是四中全會的新概念,就是這個法治工作隊伍,在所有法治建設中龐大的一支隊伍吧,大家忠於什麼?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第四個忠於法律,前面那三個忠於,那都說過了,但第四個忠於法律過去說的夠嗎?到位嗎?為大家所接受嗎?不一定。所以四中全會的一個新提法,四忠於,也就是忠於法律跟前面忠於黨、忠於國家那是一體的,一回事,而且光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你不忠於法律,最後在前面,這都是空的,假的,所以你是怎麼證明是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呢?你得行動就是得忠於法律,四忠於。

十八、加強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建設

這是一個新的提法,新的提法,這是第十八個亮點,那就是加強立法隊伍,行政執法隊伍,司法隊伍建設,就我們前面不是講到了,法治工作隊伍嘛,這個概念,那法治工作隊伍的主幹是什麼?主幹就是一個立法,第二個執法,第三個司法嘛,在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新提法和新創意是什麼?那就是提到了這個法治工作隊伍,尤其是法治專門隊伍的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這些化我們過去提得不多,在法律職業裡邊,尤其在法治的分工裡邊提呀,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這傳遞一個什麼理念呢?傳遞一些法治分工的工作,本身就是專業,不是人人都能幹,對吧?它是需要專業資質,它本身就是個職業,職業就有門檻,那不是是個人就能幹的,那怎麼辦呢?所以就要設置,你比如說,法官、檢察官、律師,對吧?你怎麼從事這些職業呢?所以要設置完善的叫做法律職業的准入制度。你看,准入制度,就跟那個市場主體,市場准入一樣,而且特彆強調要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收招錄人才,你看這是四中全會強調的,這是著眼於正規化、職業化和專業化。

十九、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那麼第十九個亮點,這主要談什麼?這談的就是黨的領導,那麼這裡邊的提法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加強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你們看,我們前面也涉及到了,黨對法治工作加強領導,但是這裡提出來了,還要改進。比如說你領導法治工作,就要有法治化的規則,用法治的精神去領導,如果你的法治精神,法治它的規則吃不透,沒到位,那你能領導它這個法治建設,所以這就自然提出來一個什麼問題?就把改進和改善我們的領導方式,領導手段的這個任務凸現出來,這不就改進。你看這樣的命題就是在改進,加強和改進,這不就提出來了,而且提出來把黨的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嗎。而且特別講到,要完善和保證黨對確定依法治國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的工作機制的程序,加強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叫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完善黨委依法決策機制,等等。這些都是啊,加強當然更是改善的,更是改善的內容。這也提出設想,這也作出了計劃,就是圍繞加強和改善,這是第十九。

二十、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最後,最後一個亮點,先提高什麼?就是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這句話本身似乎不是新話,但是呢為了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想,依法辦事的能力呀,這一些對策是新的。對吧?你看比如說,四中全會決定,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這個厲害,這個可是,這個手段可是應該說有巨大的針對性,你考察、選拔幹部,到底能不能依法辦事呢?會不會依法辦事呢?這就作為呀考察內容了,而且把依法辦事的這些歷史,這些記錄都作為我們幹部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注意啊,我們過去是GDP,現在大力建設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們的幹部的管理,幹部考察這邊,也不能脫離之外,你也得進入這個體系。好,你進了這個體系,好了,第一個善不善於依法辦事,法治建設的成效如何,那不就是你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考核的一個依據。這個時候牽涉到了提拔了,牽涉到使用了,牽涉到考核了。那更要看這個幹部,會不會依法辦事?善不善於遵守法律?所以說呢,法治化的權重,跟法有關的權重在幹部隊伍的建設,尤其是考核選拔使用中的重要性,根據四中全會決定的精神,這一塊的權重凸現了,加強了。這不是新理念、新舉措。

當然在幹部這一塊,黨的建設這一塊,四中全會還特別提出了,要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這個也不能忽視。因為基層,面對人民群眾關係到民生、民意、穩定社會和諧,這都是大事啊。而在法治國家建設中,說一千道一萬,最後你的體現在基層社會嘛。所以法治建設,尤其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這個重心是什麼?基層的法治化治理。這個命題提出來了,在這個角度提問題我們過去沒提過,也沒提過。

所以就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們注意啊戰鬥堡壘作用,基層黨組織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鬥堡壘,這是不是新話?當然是新話了,過去有這麼說過嗎?說基層黨組織是以前都是政治經濟的戰鬥堡壘,但沒有說過法治的戰鬥堡壘,這回四中全會決定講的非常清楚,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它就是戰鬥堡壘。這個的意思是什麼呢?這個意思就是說從上到下,每一級組織都有責任和義務來推動法治建設,一級有一級的分工,一級有一級的責任,你就是到了基層,你擔負著法治建設的重任,那也是非常艱巨的,非常艱巨的。要大有作為,發揮你的作用,這個作用發揮出來,這不就是堡壘嘛!所以這就是第二十個亮點,新舉措、新提法,就集中在我們的基層黨組織,就集中在幹部考核,就集中在保障民生,保障社會穩定,這一塊。

好,關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的新概念、新舉措、新亮點,我們呢就談到這兒,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這件事,決定了婚姻的甜度
我的錯誤決定,使母親沒過上舒心日子
下班後的狀態,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你的出生時辰決定了你一生的桃花運!
最好的決定,往往是不假思索的那一個

TAG:概念 | 決定 | 新概念 | 《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