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了沒:年輕人,你以什麼姿態反逼婚?

文/噓噓 編輯/雲將軍

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socialor

「社會學了沒」微信公眾號(ID:socialors)點擊此處,一鍵關注,萬般精彩

一個沒被逼過婚的人對逼婚話題似乎是無法置喙的。但曾多次在飯局上遭遇好心人誤診的我完全可以想像那會是怎樣的一副新版「年畫」:用各種句式語氣盤查的父母,用各種招數閃躲迴避的孩子。有男/女朋友沒有?打算什麼時候結婚?——那些許久未見的親戚像天邊飄來故鄉的烏雲,隨時送來戶籍警式的問候。此時的父母手中雖在忙別的事情,卻耳朵豎得像天線,等著從放鬆警惕的你那兒再探虛實。

真是糟心的黑色三分鐘。合著好容易搶了票一路顛簸回家,是為了給自己找堵的。不奇怪網上會流傳各種化憋屈為惡搞的各種搶答攻略,反逼婚則成了新青年們流行的街頭口號。

對於那些你都忘了姓什麼對方也弄錯了你婚沒婚生沒生的所謂親朋,大可不必挽起袖子去普法什麼叫隱私權。人家並沒對你的人生和生人懷有真實的興趣和熱情,就像對他們自己的一樣。婚姻孩子工作,只是普通家庭三大主旋律和節日寒暄時的必備廢話。真要遇上有人凝重地問你,同志,你覺得中國該往何處去?你大概瞬間就石化了。

一個真(XU)正(WEI)的成年人,要敢於面對考驗演技的人生。只是再好的演技也瞞混不過「天下無不是的」挾生養以令屁孩的父母們那一關。反逼婚勢在必行。反逼婚的姿態卻曖昧不明。離家出走,反抗萬惡的舊制度!這是小說中五四青年們反逼婚的鏗鏘姿態。可能的現代版本是,儘早實現經濟上情感上的獨立,與父母劃清楚河漢界。這需要有扛得住皮肉苦過得了親情關的鋼鐵般的革命意志。

大部分人的反逼婚做不到這樣一刀切式的決絕,還沒打就要招的拆牆派大有人在。對於這一撮被搞定的朋友,依然戰鬥在一線的同志們只能每逢佳節的時候送去誠摯的慰問與祝福。而那些戰鬥著的同志,所要繼續的,就是開動腦筋,尋找一條既不傷害父母感情又不喪失堅持的折衷的路,這不是一個僅靠過年攻略可以解決的問題。

沒有讓人腦洞大開的現成錦囊。在年輕人擁有更多話語權的網路空間里,父母早已經被描畫成擋住自由去路的妖魔。集體喊出反逼婚,對於有「悟性」的父母來說,或許會有所觸動。然而,這聽起來好像總缺了一點什麼。

反逼婚的年輕人,是在一個日漸開放多元的社會中成長的一代,生活方式對TA們而言,是選擇題而不是規定動作。在經濟的保障下,TA們有能力走出社區,走向更大的城市,甚至去到世界的另一邊,見識世界的豐饒,生命的多樣。之所以會反逼婚,是因為TA們不再想沿襲父母走過的路。

逼婚的父母,卻是在高度同質化紀律化的環境下長大,他們很多人沒有「我」的概念,不知「自主」為何物,大多數人的選擇就是他們的選擇。他們攜帶著那個時代少得可憐的人生模版來規劃自己的人生:結婚,生育,懷抱期許。然後到了一定年紀,也預備著按同齡人的套路來出牌:孩子能上重點上重點,能送出國送出國,能給介紹對象給介紹對象,能帶孫子幫帶孫子。可是,忽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被什麼東西卡住了,他們被子女們告知,你們錯了,我不要按你們的方式生活。

這也是真是讓人堵得慌啊,他們本來也和子女們一樣,有很多煩心的破事,不能說的秘密和解不開的小疙瘩啊,舊怨未平,子女又添新亂。是,不是所有父母都在從事逼婚事業,可是,神仙一樣的識趣又有趣的父母畢竟少有,一聲你可以轉換觀念,可以去跳廣場舞啊,說起來簡單,可他們心中的委屈、焦慮和恐懼,有誰替他們遍個段子吼一吼?

這當然不是在為逼婚辯護。我絲毫不覺得父母有理由讓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我只是覺得,年輕人遲早是最後的勝利者,如果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去要求自主,並藉此將自己融入到更高層面的自由事業中,那麼,也會同樣有能力去發現權力關係並非代際關係的全部,私人生活中的抗爭和文化變遷制度革新之間可能並不適用同一種邏輯。

只要血緣有一天還存在,家庭還是大多數人的情感所系,在反逼婚的同時就可以順帶想想:怎樣才能把矛盾重重的代際關係轉變成輕鬆自在的兩代年輕人(父母也是曾經的年輕人)的平等關係?子女們向父母索要的那個叫做自由的東西,是否可能變成兩代年輕人的共同訴求?

「社會學了沒」——社會有學問,讓社會學走進生活,傳播社會常識,有趣、專業、接地氣的大社會興趣社區。微信號:socialors。


推薦閱讀:

一個被槍殺的年輕幼師,你有什麼樣的感想?
醫生告誡: 甘油三酯高莫忽視, 6大食物可多吃, 讓血管年輕!
離職阿里4年後,我給年輕人的7點建議
前天年輕女子跳明月湖輕生 警方五套方案成功營救
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透,年老時看淡

TAG:社會學 | 社會 | 年輕人 | 年輕 | 逼婚 | 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