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卡扎菲之死:誰會歡呼?誰會失落?

卡扎菲之死:誰會歡呼?誰會失落?作者:特約記者夏木 發自北京 來源:南風窗 日期:2011-11-04 瀏覽:7657   在北約戰機的轟炸和反對派青年軍的圍追堵截下,卡扎菲終於沒能逃出他的故鄉蘇爾特,在一個骯髒的水泥管道中,迎來了生命中最羞辱的時刻。他在生命最後時刻遭受暴力的血腥場面,在全世界的媒體上不斷播放,有人終於鬆了口氣,有人為之扼腕嘆息,更有那些和他一樣的獨裁者心有餘悸。  瘋子、獨裁者、政治強人,貼在卡扎菲身上的一切標籤都隨他一起,被埋葬在撒哈拉沙漠中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卡扎菲的倒台或許真正標誌著中東『強人』政治時代的終結。」中國前駐伊朗大使、中東問題專家華黎明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經過5次中東戰爭、冷戰結束以及全球化後,那批當年在「民族解放運動」浪潮中,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君主制王朝的青年愛國軍官已經大大落伍於時代,他們雖然名義上是共和國,實際建立的都是清一色的家長制國家,都是獨裁統治。當他們從革命軍人變成了執政的政治家時,「執政為民」的觀念在這些政治家的頭腦中已蕩然無存,今天面對民眾如此強烈的反對是歷史的必然。    美國鬆了一口氣  就在卡扎菲10月20日被捕的前兩天,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突訪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在華黎明看來,希拉里當時應該是去催促利比亞過渡委員會儘快結束戰爭,「美國參與利比亞戰爭備受共和黨的指責,被指違反憲法。如果卡扎菲不能儘早捉到的話,奧巴馬在國會將面臨巨大壓力。再加上美國國內糟糕的經濟問題,奧巴馬對此十分緊張。卡扎菲斃命對奧巴馬政府來說,是終於鬆了一口氣。」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也認為,希拉里離開後的第二天,卡扎菲就被抓到了,很大程度上是個巧合,但是,卡扎菲之所以選在希拉里離開之後的第二天突圍,可能是他擔心希拉里來利比亞和「過渡委」就他的最終命運達成了什麼協議。「根據現在情況來看,卡扎菲的突圍車隊本來應該是凌晨3時出發的,但由於準備工作不足,在早晨8時多才出發,於是就給北約飛機的目視偵察和近距離機關炮的攻擊提供了便利。一系列客觀條件的聚合促成了卡扎菲落網的時間和地點。」  在華黎明看來,利比亞參戰模式對於美國來說,或許是一次「不留腳印、成本最低的成功試驗」。美國五角大樓10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份美軍在利比亞問題上的軍費支出為11億美元。相較於在伊拉克支出的1萬多億美元、在阿富汗的5000億美元,美國在利比亞的花費似乎微不足道。這或許是因為,北非地區向來是英法的「勢力範圍」,美國有意讓歐洲國家多發揮作用。按殷罡的說法,今後美國和歐洲在利比亞石油資源上不會存在太大爭鬥。  相較於美國的從容,在華黎明看來,歐洲國家特別是英法,在國內經濟較為困難的情況下打了這場戰爭,戰後一定會利用其在戰爭中支持反對派武裝的政治立場,來換取在利比亞的經濟利益。而在卡扎菲執政後期,利比亞一些主要油田的開發、石油管道和石油輸出港口等的建設上,向來同利比亞經濟關係密切的義大利發揮了顯著作用。同時,法國在卡扎菲執政後期的石油資源分配方面,占的份額最少。所以,在殷罡看來,法國可能會藉此爭取更多的份額,這也意味著別的國家要讓出一些份額,儘管這很難做到。    阿盟、非盟與中俄  卡扎菲長期被阿拉伯世界視為一個麻煩製造者,不受歡迎。1969年卡扎菲通過軍事政變上台後,就曾要求同埃及統一,並派人外出想購買原子彈,試圖交給埃及以威懾以色列,儘管計劃並未得逞。他還在巴以衝突中支持巴勒斯坦極端派別搞恐怖活動。在中東和平進程開啟之後,卡扎菲認為整個阿拉伯世界,包括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解組織,都向西方「投降」了。他認為自己過去付出巨大代價支持阿拉伯世界,是辦了件「蠢事」。  「正是從那時起,卡扎菲開始淡化自己的阿拉伯色彩,強調自己的非洲認同。」殷罡認為,卡扎菲的垮台及利比亞內戰同阿盟的態度有直接關係。整個阿拉伯世界,除了敘利亞之外,對卡扎菲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厭惡,甚至是痛恨。聯合國安理會迅速通過第1970號決議,以及中國、俄羅斯對第1973號決議投棄權票,在一定程度上都考慮了阿拉伯聯盟的要求。  卡扎菲死後,阿拉伯世界的「強人」毫無疑問會最直接感受到壓力,甚至是恐懼,但利比亞並不是阿拉伯聯盟的主流國家,因此卡扎菲政權的垮台不會影響到阿盟整體的對外關係。「我們看到,從卡扎菲政權垮台到其被擊斃,中東地區傳來了伊朗方面的歡呼。這種歡呼是阿拉伯聯盟、阿拉伯人民不願意聽到的,他們不願意外部力量對阿拉伯內部事務『說三道四』。在他們眼裡,持久對手、競爭對象、潛在敵人是伊朗,是波斯人,是什葉派。」殷罡說。  真正感受到失落的或許是非洲聯盟。1999年9月,卡扎菲在利比亞錫爾特城召開的非統特別首腦會議期間,正式提出了「非洲聯盟」的設想,並為其最終形成積極活動。卡扎菲生前是非盟的最大經濟援助者,非洲的許多小國都曾接受過卡扎菲大量的資金援助。  卡扎菲的死或許令非洲國家感到「尷尬」。華黎明說,這次非盟國家在對待處置卡扎菲的問題上一直採取了猶豫不定的態度,儘管聯合國在通過第1973號決議時,南非作為非洲國家的代表投了贊成票,立場比投了棄權票的「金磚四國」和德國還要反卡。  在殷罡看來,利比亞政權更迭,俄羅斯在軍火貿易上會承受比較大的損失,中國的損失則體現在內戰迫停和毀壞了一些承包工程上。「應該清楚的一點是,中國在利比亞沒有投資,完全是工程承包。這些工程承包又集中在基礎建設方面,而在基礎建設方面,中國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競爭力。今後利比亞新政府在恢復和擴大這些基礎建設項目的時候,不可能不考慮到中國的實力。」    最大的危險  卡扎菲對利比亞的統治維持了長達42年之久,但始終沒有建立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卡扎菲更像是一個放大版的貝都因傳統部落的酋長。」華黎明說,卡扎菲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現存制度都表示不滿,他否定資本主義,否定社會主義,然而他建立的卻是個人高度集權的國家,與現代政治制度悖逆。利比亞新政權建立後,首先面臨的是重新建立國家機構、國家機器和相關的法律法制。  今天的利比亞仍舊是一個部落國家,全國有至少150個部落,東部、西部等地的部落之間素來缺乏認同,在卡扎菲時代的境遇也迥異。在利比亞實現現代民主,需要建立跨部落的、甚至跨宗教的現代政黨,這種難度可想而知。不過,在殷罡看來,利比亞最大的危險,還不在於部落之間一般的利益衝突,而是政治伊斯蘭勢力在今後民主建設當中發揮的作用。  卡扎菲執政時期,他對利比亞的政治伊斯蘭勢力及其激進活動、對基地組織鎮壓得非常嚴厲。在其政權垮台之後,伊斯蘭勢力、宗教政治勢力在利比亞必然強烈反彈。在卡扎菲執政後期,始終堅持在利比亞西南部山區同卡扎菲作對的伊斯蘭武裝,也就是利比亞伊斯蘭戰鬥團,在這次全國動亂中角色關鍵。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培訓下,伊斯蘭戰鬥團擁有了強大的作戰能力,他們組成的突擊隊也是8月22日至23日突襲的黎波里的重要力量。 伊斯蘭戰鬥團在利比亞內戰過程中迅速崛起,但他們的目標是既反對卡扎菲的統治,也反對西方在阿拉伯地區的存在。伊斯蘭戰鬥團的領導人貝爾哈吉前不久剛剛被基地組織任命為利比亞伊斯蘭戰鬥團和北非基地組織的總負責人。  「必須高度關注今年7月『過渡委』最高軍事領導人尤尼斯被槍殺這一事件。」殷罡說,尤尼斯曾經是卡扎菲政權負責鎮壓伊斯蘭極端武裝的特種部隊的最高指揮官,之後他被誘捕、酷刑處死,說明在「過渡委」內部存在著非常激烈的意識形態對立,這種對立不可能不在利比亞今後政治重建過程中表現出來。
推薦閱讀:

天下羅氏:磁圭 不該失落的羅氏村落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
為什麼人會莫名奇妙的感到不開心 我沒有想什麼啊~就是有時候心情就不自覺的失落起來?
失落的國寶:清東陵被盜財寶流落何地
易學研究失落的一環----《連山》中天易學

TAG:卡扎菲 | 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