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 百年弘揚

科學精神 百年弘揚作者:白春禮 《光明日報》( 2015年11月06日10版)

CFP

今年是中國科學社成立100周年。1915年10月25日,中國科學社由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中國學生髮起,其前身是1914年為創辦《科學》雜誌而成立的科學社。9名主要發起人為趙元任、任鴻雋、秉志、楊銓(楊杏佛)、周仁、胡明復、過探先、章元善、金邦正。

中國科學社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科學學術團體,也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間綜合性科學團體。據任鴻雋先生統計:「《科學》至1950年為止,共出版三十二卷,以每卷十二期,每期六萬字計算,應有三千餘萬字。」他估計,有一千多位作者通過《科學》發表了學術觀點。1985年,《科學》雜誌復刊,由周光召先生任主編。

《科學》現任主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中國科學社和《科學》雜誌一百周年紀念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認為《科學》在中國近現代科學和文化發展史上,作出了眾多歷史貢獻,其大力倡導的「科學精神」在歷史上起到了振聾發聵的啟蒙作用,在今天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依然需要大力弘揚。

1.對「科學精神」的弘揚

「科學」和「民主」是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陳獨秀先生曾經指出,政治之有共和,學術之有科學。蔡元培先生也認為,並世各國之富強,正與科學之發達以駢進。胡適先生更生動形象地談到,在那個時代,有一個名詞在國內幾乎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無論懂與不懂,無論守舊和維新,人們都不敢公然對它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度。那個名詞就是「科學」。

追根溯源,國人「科學」觀的發展演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眾所周知,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曾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因此,當近代科學在西方誕生並東漸中國以後,中國社會起初對它是俯視的,或言「西學中源」,或斥為「奇技淫巧」。等到近代科學發展成熟,西方列強用其物化成果——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時,國人才認識到中西強弱差距,開始仰視西學,要「師夷長技以制夷」,但對科學的理解大多仍持「中體西用」立場,仍停留在「技」和「器」的層面。後來「洋務運動」失敗,維新繼起,科舉廢除,新學伊始,國人才逐漸開始關注科學的理論成果——知識,然而一般只將科學看作「分科之學」。

直到民國初年,國人對科學的理解還相當膚淺和混亂,大多分不清科學與技術,甚至分不清科學與魔術,更談不上對科學的本質和功能有清楚的認識。直至《科學》創刊,這一時期對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的系統引進和對科學思想的廣泛傳播,才開始使國人把近代科學看作一個整體,當作一種思維方法、一種現代文化、一種精神文明,來認識、來傳播、來建設、來發展。

1916年1月,《科學》第2卷第1期刊出了中國科學社社長任鴻雋的《科學精神論》,首次在中文文獻中創用「科學精神」一詞並作系統論述:「科學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自此,「科學精神」這個詞在中國逐漸流傳,到今天已成為一個常用詞,並被賦予豐富的含義。1922年,中國科學社舉行第七次年會,梁啟超與會發表題為「科學精神與東西文化」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有系統之真知識,叫作科學;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叫作科學精神。」

「求真」是「科學」和「科學精神」必須遵循的鐵律;而在中國,對這一真諦的認知和昭示,始於《科學》創刊號。《發刊詞》首先指出「世界強國,其民權國力之發展,必與其學術思想之進步為平行線」,發出對「科學」與「民主」的深長呼喚。繼而,從科學之有造於物質、有造於人生、有造於智識,以及有助於提高人的道德水準四方面論述了其社會功能。最後,更直抒要「激揚求是之心,引發致用之理」,表達了傳播科學、求真至善的「科學救國」理想。

至此,新文化運動倡導的「科學」,不僅指具體的科學技術、科學知識,而且主要是指與封建迷信、矇昧無知相對應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以及認識和判斷事物的科學方法。人們開始強調要用「科學」的尺度衡量世界一切事物,崇尚理性,反對迷信和愚昧,認為只有具備「科學精神」的「一尊理性」,國人才能擺脫「無常識之思維、無理由之信仰」的束縛,成為新鮮活潑的一代新人。

在一百年前的中國,對科學的本質和功能有如此清醒、深刻的認識,的確難能可貴。這些文字,不啻在當時擂響了思想解放的時代戰鼓,如黃鐘大呂,啟振國人;即使在一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也依然覺得那麼直達本真、切中肯綮,那麼澎湃慷慨、激動人心。

一百年來,《科學》始終堅持「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幟志」,在傳播科學的旗幟上不斷注入「弘揚科學精神」的靈魂,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提供科學精神和動力源泉。

綜上所述,從「奇技淫巧」到「師夷長技」,從「西學中源」到「中體西用」,從「知識」層面的「分科之學」到「思維」層面的「精神文化」,正是有了這些認識上的不斷飛躍,近代科學作為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文明,才開始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些新的價值觀不僅引發了近當代中國社會的廣泛深刻變革,而且成為百年來始終熠熠生輝、光芒四射的燈塔,在時至今日的國家現代化進程中持續發揮著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這一歷史變革,雖不能說全是《科學》之功,但的確可以說端賴《科學》開山發軔之力。

2.面向未來繼續大力弘揚科學精神

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緬懷先賢,是為了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紀念歷史,是為了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今天的中國,與百年前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進步。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仍然需要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民,繼續高舉著科學的大旗,繼續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引領國家科學發展、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幸福安康。在這方面,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科技界尤其責無旁貸。

立足現實,面向未來,我們需要大力倡導和弘揚以下八個方面的科學精神。

一是對科學真知的不懈追求。實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學的本質,也是科學價值、科學精神、科學文化的核心。理性質疑、自由探索、不盲從權威、對真理不懈追求等,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是科學家的崇高使命和責任。科學家要通過不斷的科學探索和創新活動,重觀察、重實驗、重分析,以「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並進而「教人求得有系統之真知識的方法」。這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不僅是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新時代國民應當具備的思維能力。

二是對經世致用的責任擔當。科學從來就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和增進人類福祉的巨大引擎,需求牽引一直是科技發展的兩大主動力之一。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類,應當成為我們共同的科技價值觀。當前,我國正在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既是大勢所趨,更是形勢所迫,創新發展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的首要基本理念。科技界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既要「激揚求是之心」,更要「引發致用之理」,自覺肩負起創新驅動發展的神聖使命。

三是對勇攀高峰的創新自信。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我國古代有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輝煌科學技術成就;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和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取得了「兩彈一星」、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今年正值該成果誕生50周年)、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剛剛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等世界領先水平的重大原創成果。近年來,我國在鐵基超導、中微子、幹細胞、量子通信、高性能計算、載人航天、高速鐵路、移動通信、清潔能源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創成果。今天,我國科學技術正在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轉向面的提升,實現以跟蹤模仿為主向以並行領跑為主的根本轉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決心、有條件、有能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學家要牢固樹立追求卓越的創新自信、勇攀高峰的雄心壯志,努力為國家創新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四是對協同創新的積極踐行。就自身規律而言,隨著科學技術深入發展,學科領域日益交叉融合,基礎研究、應用研發和產業創新界限日益模糊,跨學科、跨領域、跨創新鏈環節的協同創新,正成為科學發展的新增長點,也是創新突破的重點領域。從人類社會發展要求來看,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糧食安全、網路信息安全、生態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和貧困等重要問題,事關人類共同安危,加強科技合作和協同創新,攜手應對共同挑戰,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更是全球科技界的必然選擇。合作和協同,成為科技創新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必須踐行的重要價值觀。

五是對科學文化的價值傳承。科學文化深度滲透和影響著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工作,影響著創新活動的質量和績效。包括《科學》創辦者在內的老一輩科學家,為中國現代科學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篳路藍縷、嘔心瀝血,奠定了良好基礎和豐富的優秀傳統。珍視和繼承這些優秀傳統,並注入新時代的科學與人文內涵,使其不斷豐富發展和發揚光大,從而構建起符合科學規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科學文化,並加以傳承,是當代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聖責任。

六是對科學倫理的嚴遵恪守。科學倫理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科研工作的高壓線,得到包括科學界在內的全球、全社會的共識和關注。科學的價值觀和合理性標準,也日益成為更多國人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基本判據。值得警惕的是,受社會大環境影響,以學術誠信為基本規範的科學道德正面臨嚴峻挑戰,各種形式的學術不端屢屢觸碰科學倫理的底線,科技界必須從嚴格制度規範和強化自律約束兩個方面入手,加強科學道德建設,凈化、優化學術環境和風氣。

七是對社會風尚的正確引領。科學文化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國社會風尚的風向標和壓艙石。科技界要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創新生態,引領民族文化和社會風尚健康發展。我們要有家國天下、創新為民的情懷,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作風,「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學態度,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品格,獎掖後學、甘為人梯的風範。今天的科學家特別是中青年科學家,要學習和繼承中外歷代優秀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修身養性,嚴格自律,戒急戒驕,去浮去躁,秉持求實致用初心,堅守學術道德底線,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楷模。

八是對科學普及的傾力投入。面向社會公眾的科學傳播與普及工作,有利於構建公民基本的科學知識結構和科學思維能力,從根本上說,是培育民族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啟發公民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崇高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參與科普工作既是社會和時代的要求,也是科學家自身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當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活動日益社會化、大眾化、網路化,這一時代熱潮已經引發創新活動組織方式和創新生態的顯著改變。不僅如此,我們更應當看到,這將對全社會科學精神、科學文化帶來巨大變革,極大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無窮的創造力,極大提升民族創新能力,影響重大,廣泛而深遠,中華民族將迎來新的「科學的春天」。我們科技工作者在為這一時代潮流振臂歡呼的同時,更要積極行動起來,致力於促進科技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度融合,為全社會、全民族創新創業當好先鋒、多作貢獻。

(根據作者在中國科學社和《科學》雜誌一百周年紀念會上的主旨報告整理而成,略有刪節)


推薦閱讀:

TAG:科學 | 精神 | 科學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