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FE35、FE55、FE24-70、FE70-200及E10-18等五款微單鏡頭點評

索尼FE24-70mm/4 OSS的不嚴謹實拍對比,兼談另外四款用於全幅微單的索尼鏡頭友情提示:本帖中可供下載的所有原圖都存放在臨時借用的伺服器上,不保證永遠有效,想下載原圖者,請抓緊時間。正文:索尼的全畫幅微單確實令人振奮,但振奮之餘,原生鏡頭缺少的問題困擾著每一個人。到目前為止,不算尚未上市的FE16-35,只有五種,三個變焦,兩個定焦。除FE28-70外,俺已經將其餘四款陸續收入囊中。因此萌發了相對這幾個鏡頭評論一番的想法。一、FE55mm/1.8和FE35mm/2.8:FE55是俺入手的第一個全畫幅微單鏡頭,因為這個鏡頭爭議少,即使在無忌這個索尼推出啥就有人黑啥的地方,FE55算是為數不多的幸運兒了。對於1.8的光圈,也沒太多的人計較,估計大家都和俺一樣,慢慢明白了只要玩索尼全幅微單,基本上就等於和1.4絕交了的道理。當然,也有人懷疑不是全金屬鏡身。俺買了之後,也沒搞清楚到底是不是,但拿在手裡能給你一種十足的金屬感,做工也挺棒,俺覺得這也行了。至於成像,沒啥可挑剔的,可能有人認為色彩比以往的蔡司50標頭稍差,但如果不是自己親自用兩個頭刻意對比,一般人恐怕感覺不出來,俺就是這種一般人之一。不過,對俺來說,俺覺得鏡頭的體積有點大。俺買微單的初衷就是圖小巧,一個標頭做成這麼大頗不稱心。但這僅僅是俺的感覺而已,不代表別人,因為不是每個人玩微單的想法都和俺一樣。和FE55相比,FE35就沒那麼幸運了。毋庸諱言,俺對這個FE35也一直耿耿於懷。仔細想了一下,大家對FE35不滿的主要還是價格和規格之間的平衡。假如索尼稍微大方一點,把這個鏡頭做成2.0光圈的,即使還是這個價格,也可止沸。做成2.8光圈的也行,價格定在三千元左右,大家的不滿也會減少。即使FE35的成像無可挑剔,價格依然是用戶購買時最在意的因素之一。有人認為,索尼是為了保護自己的RX1系列而故意把這個FE35的光圈縮小了。也許是這個原因,但也未必,因為俺覺得那些不買FE35的人未必肯定去買RX1等,可換鏡頭和不可換鏡頭的相機畢竟不是一個系列,用戶群也不見得相同。這個鏡頭的畫質和FE55一樣,沒啥可吐槽。對焦迅速且安靜,俺準備將其作為A7S的掛機頭,配合靜音快門在一些不利明目張胆拍照的地方使用。很多人不滿鏡頭的材質,俺也是其中一個,俺乃俗人一個,當然不會脫俗。儘管和FE55一樣,FE35拿在手裡也有一種金屬感,但畢竟太輕,總覺得花這麼多錢買個輕飄飄的東西有些不上算。不過,一旦將FE35安裝在機身上就會發現,它的重量和A7系列機身還是很般配的,輕飄飄的感覺也沒有了。至於鏡片太小,和指甲蓋一樣,確實如此,不過光圈都縮到2.8了,鏡片小就小吧,還計較它幹啥?俺喜歡這個鏡頭體積小巧緊湊,拿在手裡不惹人注目,符合俺要求器材盡量低調的標準。FE35mm F2.8 和 FE 24-70mm F4 OSS安裝在A7系列機身上的效果:俺覺得FE24-70加上遮光罩就更大了,因此決定不用,但為了保護鏡頭,花了小五百元為其專門買了一個B+W的67mm的UV鏡。覺得FE35的原配遮光罩太難看,花了幾塊錢買了一個山寨鏤空遮光罩,這樣既可不用UV,出去時連鏡頭蓋都可以不帶了。

這是用A7 + FE35 從f2.8到f22光圈下的拍攝效果:點擊此處下載7張原圖

二、FE24-70點評:俺一直對FE24-70和FE70-200這兩個F4光圈的E口全畫幅鏡頭猶豫不決,主要是覺得F4光圈不夠大。但從索尼的鏡頭推出趨勢來看,至少近年來不會有恆定2.8的問世了,即使問世,體積也會很大。因此,價格下來一些之後,俺就一樣進了一個。不過,從無忌上的輿論來看,FE24-70是一個很不受人待見的鏡頭。記得以前很多人都說E16-70和E16-50差不多,說除了F4恆定光圈外,成像並沒好多少。如今,同樣的理論又落在了FE24-70和和FE28-70之上了。不過,俺對蔡司的小藍標有信心,因為以前被人說得十分不堪的E16-70和E24後來證明都是非常好的鏡頭。因此,看到FE24-70港貨價格是五千多的時候,俺決定冒險進一隻。通過購買之前認真做功課,根據擁有此頭的人的經驗,大致得出如下結論:FE24-70的廣角端成像邊角稍差,長焦端比較肉。廣角端成像邊角稍差很好理解,因為是E卡口的短法蘭距所致,這個俺能接受。但對於長焦端較肉的說法心裡沒底,成像太肉確實影響心情。因此鏡頭到手之後立即將其放在A7R上和手裡的A口的24-70mm F2.8進行了一番對比實拍對比。結果證明,FE24-70在70mm端確實不如A口70mm端表現,但尚可接受。看在五千多價格的份上,俺覺得沒啥。另外,攝影器材,尤其是鏡頭,性能和體積往往成正比,減小體積要以性能為代價,兩者之間是妥協的關係。俺認為SAL24-70/2.8和SEL24-70/4妥協得恰到好處,在縮小一點光圈和降低一些畫質的條件下,減少了重量和體積,同時也拉開了兩者的價格。因此,俺認為那些把FE24-70說得一錢不值的言論有些過於苛刻。除了畫質之外,FE24-70討人喜歡的地方還有手感,全金屬鏡身,沉甸甸的,拿在手裡踏實,拍攝起來穩當,還有很大的撫摸價值。無論是變焦環還是對焦環,阻尼都非常均勻,純金屬的,上面沒有橡膠敷皮,不用擔心天長日久變色或者細縫裡進灰,讓鏡頭顯得髒了吧唧的。不過金屬變焦環也有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容易露白,俺的FE24-70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發現變焦環已經露出了金屬的白色,因此必須多加小心才行。另外,這是一個防抖鏡頭,儘管有人認為防抖沒用,但俺認為很有用。並且,俺不認為打開防抖會明顯降低畫質。三、FE24-70和A口24070對比:這是兩組一共四張對比圖,從左至右為FE24-70F4、FE24-70F2.8、FE24-70F2.8、FE24-70F4,光圈用的都是F4,都是70mm端,手持拍攝,儘管天氣霧霾,但不影響對比。點擊此處下載四張原圖

下面是畫面中央100%截圖。第一張,FE24-70F4:

(點擊小圖放大查看)第二張,A口24-70F2.8:

(點擊小圖放大查看)第三張,A口24-70F2.8:

(點擊小圖放大查看)第四張,FE24-70F4:

(點擊小圖放大查看)北京天氣放晴,俺又用兩個鏡頭分別放在A7R上進行了對比,光圈從F4-F22,都是70mm端,也是手持,結果發現兩個鏡頭的表現非常接近。點擊此處下載A口2470的原圖點擊此處下載FE2470的原圖

下面是FE24-70/F4和A口24-70/F2.8在廣角端24mm的不同光圈對比:點擊此處下載12張原圖

這是用A7R + FE24-70在廣角端24mm從f4到f22光圈下的拍攝效果:點擊此處下載7張原圖

更多FE24-70試拍:全開光圈,70mm端,A7R + FE24-70

點擊此處查看第1張原片或點擊右鍵另存至本地點擊此處查看第2張原片或點擊右鍵另存至本地點擊此處查看第3張原片或點擊右鍵另存至本地點擊此處查看第4張原片或點擊右鍵另存至本地點擊此處查看第5張原片或點擊右鍵另存至本地四、FE70-200點評:俺的這個FE70-200是八千多買的,說實在的,有點貴,再等等可能價格還會下來一些。俺認為,索尼缺少的是FE70-300或FE55-300這樣的鏡頭,以前一直轉接DT55-300代替長焦。DT55-300的畫質非常出色,但用起來問題也不少。首先是半幅,其次是SAM馬達,對焦聲音太大。而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防抖。因此,俺買這個FE70-200的最大動機就是為了防抖。FE70-200的防抖確實沒有讓俺失望,OSS的表現剛剛的,很容易做到1/20s手持不糊。FE720的對焦表現大致是這樣:廣角端比長焦端對焦快,大光圈比小光圈對焦快(實時顯示效果打開時),在白天普通光線下,無論長焦端和短焦端,在三個A7和a6000上,對焦速度均可滿足拍攝要求。在暗光下,對焦明顯速度下降,尤其是長焦端,三個A7和a6000均如此。其中A7S在暗光下對焦最快,其餘三台都差不多,a6000也沒顯出多大優勢。不過,俺對這一點並不在意,因為有人請俺說說FE720的對焦,俺才想起說的。俺覺得FE720暗光下對焦比較慢沒啥,因為在實際應用中,很難出現在暗光下用這個頭拍攝的需求,因此無所謂。俺發現,無忌上對於FE70-200表示不滿的人還不太多,基本認為此頭雖不以銳利見長,但出片耐看,尤其是色彩具有美能達的風格。儘管俺不是美能達鏡頭的追隨者,但也覺得這個鏡頭成像非常不錯,而且很銳,具體結果下面有原圖可供下載。和俺一直在用的DT55-300相比,俺為了防抖功能,犧牲了100mm焦距,進了一支FE70-200。在長度上,DT55-300+轉接環和FE70-200 F4並未長多少。俺用尺子量了一下,前者的長度是15.7cm,後者的長度是17.5cm,也就是說僅僅長了不到兩厘米。不過,將這個鏡頭安裝在機身上時,卻顯得非常招搖。因為FE70-200的鏡身粗了不少,而更主要是白色鏡身。說實在的,俺討厭白色鏡身。可除了尼康的70-200基本上是黑色之外,佳能和索尼都把70-200搞成白色的。白色的固然漂亮,很多人覺得拿在手裡很威風,但俺覺得照相器材太威風了不是好事,俺不喜歡,因為器材太惹眼則不利於拍照。俺以前拿著a6000出去試拍,沒幾個人理會,但這次換上了FE70-200,連保安都會多看俺幾眼。唉,索尼咋就不兩種顏色的FE70-200呢?另外,FE720的那個白色遮光罩尤其可怕,亮騷指數100%,俺決定放棄不用,但為了保護鏡頭,俺花了五百多塊錢買了一塊B+W的UV鏡,是那種新型的 Haze MRC nano,感覺超好。對於70-200mm這樣焦段的鏡頭,俺主要關心其長焦端的表現。俺買FE70-200主要是用於兩個機身,一個是A7R,一個是a6000,因此也分別將其放在兩個機身上試了試200mm端的成像。點擊此處下載20張原圖俺沒有索尼的二代的720G,因此找出了佳能的小白兔EF70-200 F2.8 IS II放在A7R上從f2.8-22拍了11張。點擊此處下載11張原圖在沒看結果之前,俺認定小白兔肯定要比FE720更銳利,但結果頗出意料,不僅沒發現前者比後者好,仔細看了看。相同光圈下的表現好像還不如前者呢。說明,兩者都沒用UV,都是手持拍攝,自動對焦,佳能頭用的是唯卓EF-NEX轉接環。由於俺不太相信DXO上的對比,不是懷疑DXO的權威性,而是因為佳能沒有3600萬像素的機身,讓小白兔在得分上吃虧,因此自己比了一下。俺一向認為小白兔非常銳利,如今這個結果真讓俺有些意外。想當初,這個小白兔可是俺花了一萬六千多大洋買的國行呢。當然,這也屬於不嚴謹的對比,連三腳架都沒用,因此結果僅供有興趣者參考。五、E10-18mm/4 OSS點評:俺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要再買半幅E口鏡頭,因為俺要以玩全幅機身為主。為此,俺抵抗住了E16-70和E24的誘惑,因為俺一直惦記著這兩個牛頭。不過,最近俺還是進了一隻E10-18mm/4 OSS,主要原因在於看到有人將這個鏡頭放在全幅機身上使用。有關這個鏡頭的點評,俺已經發表在俺的a6000和A7的貼子里了,這裡再將主要內容整合到這裡,便於大家參考。除了希望能用於全幅機身之外,俺最近下決心進E10-18/4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俺還有NEX6和a6000兩個半幅機身,即使E10-18/4用在A7系列上表現不好也不算白買。從無忌的帖子里得知,很多都是通過後期矯正E10-18/4在全幅機身的暗角和畸變的。俺為了玩轉接,曾特意花了78港幣買了鏡頭補償APP,因此俺的第一感覺就是使用這個APP,因為俺覺得後期太麻煩,能不後期就不後期,後期對俺來說屬於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果然,這個APP還是很有用的,經過試拍,不說大喜過望,至少也算基本滿意。在A7上的APP設定如下:周邊陰影(黑白)+16,周邊陰影(紅色)-4,周邊陰影(藍色)0。色差(紅色)攝+16,色差(藍色)0。失真+6。經過反覆試驗,這一設定可讓E10-18/4在A7上較為滿意地使用12-16mm焦段拍攝。有兩個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將10-18作為全副頭使用時,不要使用遮光罩,因為原配遮光罩是為APS-C視角設計的。UV鏡也盡量不用,任何遮擋都有可能縮小可用焦段的範圍。只有至於有人說拆掉鏡頭後組上的檔板,效果可能更好,但俺有些捨不得,沒這樣做。第二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E10-18比較適合用於A7和A7S,在A7R上的表現不是很好,兩邊會有紅移,紫邊也變得十分明顯。和俺一直使用的福倫達旁軸超廣相比,E10-18的近攝能力強。但E10-18當全畫幅使用時畸變較為明顯。另外,E10-18儘管也有星芒。但遠不如福倫達燦爛,尤其是大光圈下。俺覺得這是E10-18最大的遺憾,因為俺有時候也喜歡用超廣拍夜景。另外,E10-18不是G頭,也不是蔡司,用料差,塑料感強,拿在手裡輕飄飄的,四千多的價格似乎有點貴。但考慮到將其放在A7上,半幅加全幅,可以覆蓋12-27mm的範圍,加上還有防抖,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不乏一定的推薦價值。但必須說明,在全幅模式下用E10-18拍攝,本身是一種非常規的挑戰性玩法,挑戰器材的同時,也挑戰自己。當將其用在A7上時,拍風光無所謂,但由於畸變因素的影響,拍建築時要盡量避免在畫面里出現橫平豎直的線條。因此,對於比較挑剔的用戶,需慎重考慮,還是老老實實地將其用在半幅機身上最踏實。綠帽子問題:本來A7R用得好好的,但後來發現A7機身才七千多,因此又沒了一台A7。沒想到真是便宜沒好貨,拿出去試拍時立刻發現了明顯的綠帽子現象。所謂「綠帽子」就是強光周圍會散發出半圈非常明顯的綠色光暈。記得以前有人在無忌發帖說過這個現象,還發了圖,當時沒引起俺的足夠重視,如今深受其害。如下圖所示:

後來懷疑是不是鏡頭原來,因此又帶上幾台不同機身和鏡頭出去試拍。說明:俺從來不用UV鏡,所以綠帽子和那玩意無關。下面是一組用相同的f4光圈、在相同的場景下針對綠帽子現象的對比拍攝,之一:用富士X-E2 + 18-55套頭拍攝

之二:用索尼a6000 轉接 福倫達35mm F1.2拍攝

之三:用索尼a6000 + FE55mm F1.8拍攝

之四:用索尼A7 轉接 福倫達35mm F1.2拍攝

之五:用索尼A7R 轉接 福倫達35mm F1.2拍攝

之六:用索尼A7 + FE55mm F1.8拍攝

之七:用索尼A7R + FE55mm F1.8拍攝

之八:用索尼A7 + FE24-70mm F4拍攝

之九:用索尼A7S + FE35mm F2.8拍攝

結論:1. 富士X-E2套機拍的片子沒有綠帽子。2. 使用無隙和邊緣傾斜技術的CMOS,並且是去低通的A7R表現最好,綠帽子現象幾乎沒有,或者可以忽略。3. 低像素的A7S,綠帽子現象幾乎沒有,或者可以忽略。4. 使用普通CMOS和有低通的A7表現最差,綠帽子剛剛的,華麗無比。5. 使用無隙CMOS,但沒有邊緣傾斜技術和沒有去低通的a6000,有綠帽子,但不是很嚴重。6. 俺看了看以前用NEX6拍的片子,也有綠帽子,但都不如A7明顯。看來以後用A7拍攝夜景時要小心了。7. 綠帽子和UV無關,首貼中的所有片子均無UV8. 綠帽子和打開或關閉前簾快門無關,為了印證所謂索尼客服的腦殘說法,特意關閉了前簾快門進行過測試。9. 綠帽子只是用來形容白色點光源下出現的光暈,如果點光源是其他顏色,帽子就不見得就是綠色的了,可能是黃色或其他顏色。10. 並非A7用FE定焦會出現綠帽子,變焦頭照樣有,例如A7 + FE24-70時。關於A7ii的綠帽子情況:感謝 「洋酒2瓶」 在其 「小手一滑,A7II到手鳥」 的帖子里提供的第一手樣片,再次證明索尼A72並未解決綠帽子問題,見原帖第175樓,網址:http://forum.xitek.com/thread-1393174-1-1-1.html

製造商 : SONY型號 : ILCE-7M2光圈 : f/1.8曝光時間 : 1/60ISO感光度 : 1600焦距 : 55mm 本帖最後由 天漠虎峪 於 2014-12-14 12:25 編輯 作者相關熱貼:我攝影,我快樂!點評頂級全畫幅小DC索尼RX1 我攝影,我快樂!俄羅斯伏爾加河之行 10月26日尼康新品發布會D7000倉促試拍記 談談如何給尼康及所有數碼相機照片添加GPS數據 新近了尼康28-300mm/F3.5-5.6鏡頭,發幾張試拍的圖 我攝影,我快樂!從SD15入手,詳細點評適馬SD1M
推薦閱讀:

4K視頻+5軸防抖 全畫幅微單索尼A7RII首測
霞浦灘涂漁光戀 |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II拍攝記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 II 行攝隨感
趙嘉:搭建微單系統,核心器材「一步到位」輔助器材「偏向穩定」

TAG:鏡頭 | 點評 | 索尼 | 微單 | 35、 | 微單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