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有與放棄的和弦
佔有與放棄的和弦(1)
快樂雖然是情感領域的享受,卻是非要用理智去判斷,去追求不可的。
順應慾望的天性
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樂避苦。羅素說:「渴望生存的愉悅,追求生命的快樂,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權利。」
這並不是說完全聽從天性的牽引就可以自然達到快樂,因為對於人來說,快樂就是心靈沒有煩擾,身體沒有痛苦,而不僅僅是感官的刺激。快樂應該是一個整體,而不是破碎的片斷。因此,我們所要追求的是一種持久的快樂,而不是曇花一現似的強烈感覺。
要得到這種快樂,必須既順應天性,又學會把握天性,消除不必要的慾望,在自己和外界之間尋求融合。
所謂慾望,也就是我們的需要和追求。
慾望是建立在人身的基礎之上的,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種器官,既是溝通與感受世界的渠道,也是導致慾望的基礎。眼睛追求悅目的色彩;耳朵追求動聽的音樂;舌頭追求美味的食物;鼻子追求芬芳的氣息;身體追求舒適的環境。
以這五種器官的追求為基礎,各種各樣的慾望就衍生出來。其中包括對吃喝的慾望,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包括對改善生活環境的追求,這也是生存的重要條件;另外還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因為沒有了精神追求,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成為行屍走肉。
在上述各種的慾望中,對食和色的追求是最大的兩種,也是人類得以生存並延續後代的基本手段。孟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
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甚至人在不同的狀態下,慾望又會有所偏重。有人覺得擁有金錢是人生最大的樂趣,為了掙錢可以不顧一切;有人認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為了美色可以將一切拋諸腦後;有人立志「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了名聲不惜犧牲一切;貪吃如饕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凡此種種慾望,概括起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精神上的追求;二是物質上的追求。前者屬於心理慾望,後者屬於生理慾望。
在這些慾望中,有一些天然的本能,是人追求快樂之所必需。比如說維持生計以保證自己不飢不寒、保證身心健康。鵲鶴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人類也一樣,睡不過八尺,食不過升米。儘管如此,這八尺和升米仍然是必需的。
人要生存,我們所必需的天然慾望,是最低的一個層次。但是最低層次的慾望也是最強烈的慾望。
一對生活在小城市裡的工人夫妻,有必要的物質保障,肚中不餓,身上不冷,夜有所歸,即使說貧困得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甚至也給孩子買不起鋼琴,但是仍然能夠享受一種淡然的快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些慾望是必須滿足的,但滿足的條件也是簡單的,也就是飲食居住、健康、愛情、工作和別人的尊重等。因此,這些最低層次的慾望是快樂的前提。在這個問題上,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物質決定精神的規律。
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後,財富和感情就成為是困擾人們的首要問題。嚴格來說,這些並不是人作為動物生存所必需要,但卻是天然的。
一個人擁有財富和榮譽,或其它任何身外之物,如果這些東西並沒有引起我們的更多貪求,就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多數人根本無法拒絕它們的煩擾,不能不因此受到蠱惑,因此萬貫家財反而變成了難填的欲壑,它所帶來的不是富有,更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貧困與煩惱。
一個人生活上的快樂,可能來自方方面面,只要保持身體健康與心平氣和,我們可以自然進入快樂境界。
但是在這方方面面的快樂背後,卻有著一個共同的規則,那就是我們不可違逆天性,而應順性而為,去滿足必需的慾望,以及一些不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煩擾的慾望,無論它們是天然還是社會給我們的。
慾望並非都是壞事,有些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覺的本能慾望自不待言,就是對外界財富和聲名的追求,實際上也無須視如洪水猛獸,關鍵是如何通過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實現自己的慾望。
只有學會了認識和管理慾望,我們就能超越對外來事物的依賴,對一點一滴都感到富有和滿足。一天三餐或者四餐,一晚只能睡一張床——即使是一個賣茶葉蛋的小販,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享受生活,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安泰舒服。
禁慾帶不來快樂
禪宗公案裡面,有這樣一則。
有一位老太婆,建了一座庵供養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常老太婆都讓一位姑娘送飯服侍修行的和尚,這位姑娘美如天仙。
一天,老太婆對姑娘說︰「等一下送飯去,你抱住他,試試修行的功力。」於是那姑娘就這麼做了,並問︰「你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嗎﹖」那和尚說︰「三九寒冬天,枯木依寒石。」
老太婆聽姑娘講了和尚的話,不僅沒有讚佩,而是十分生氣地對姑娘說︰「看來二十年,白白供養了一個俗漢。」於是把和尚趕了出去,一把火燒了草庵。
很多人最初讀到這則公案時,都無法明白:和尚守戒,當然不可對美女破戒,和尚功力不同凡響,能夠如如不動,見色不動心,見色成空,和尚不但心不為所動,甚至已經見「空」了,這種禪定功深還得了。老太婆應鼓掌讚揚,怎麼反把和尚趕了出去,一把火把庵燒了,難道老太婆還希望和尚跟美女,卿卿我我才對嗎﹖
筆者開始也不明白,後來讀到一位學佛多年的人的解讀文章,才漸漸明白:那和尚的定力不錯,但定入了「頑空」,陷入了另外一種我執,成了「枯木死灰」,也就成了「大愚痴」,成了不通情理與不懂得慈悲的「無情無義」。
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即使我們脫離開禪定修行的角度來談,它也牽涉到一個很深刻的人生問題,那就是我們對待慾望的態度。
人的慾望無限,但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慾望,由此,競爭和衝突就不可避免。如果以佔有慾的滿足為最高追求,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攻擊別人,必然會處處遭到別人的抵抗和還擊,人生中就會危機四伏。
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管理,這種危機就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不安定因素,破壞生活的節奏,使人生失去正確的方向。
有人企圖用清心寡欲來解決由此帶來的問題,甚至用到割捨二字。但是一味地鼓吹擺脫所有慾望是愚蠢和偏激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擺脫,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來善加管理,獲得圓融。
在對人生的態度上,歷來都有禁慾和縱慾兩種觀點的對立與爭論。
儒家思想早期也有一定的禁慾色彩,後來發展至宋明理學,衍生出「滅人慾,存天理」的極端主張,認為善必須在滅除人性的基礎上才能顯現,甚至主張「餓死事小,失貞事大」,對慾望的否定達到慘無人道的地步。
西方哲學對於慾望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古希臘犬儒派也竭力推崇禁慾的生活,認為慾望是導致一切痛苦的根源,並提出「美德是知足,無欲是神聖」,主張從無欲的生活中享有輕鬆和自在。他們所有的財產,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幾樣東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條討飯口袋、一個喝水的缽。該派的代表人物第歐根尼在河邊見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啟發,覺得缽也是多餘的累贅,索性連缽都扔了。
在《聖經》中,對貪慾和人類的墮落也進行了關聯。亞當和夏娃本來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樂園中,卻受魔鬼的誘惑而偷吃禁果,結果被逐出樂園。因此,在基督教的道德規範中,慾望和清凈的教徒生活是衝突的,只有克制貪慾,才能獲得心靈的純凈。
直到中世紀,對慾望的否定仍然是主流哲學。只有到了啟蒙主義運動之後,慾望的合理性才開始被肯定,飲食睡眠及性愛才被視為人類的本能,因而是合理的和合乎道德的,人類才得到哲學上的理由來享這些需求。
在個體來說,一些人卻認為拚命感受生命的歡樂和痛苦才是快樂,認為唯有如此才能不負此生,這種觀點是如此不堪一擊,因此早已為人所批判。也有許多人主張禁慾,視沒有任何慾望的古井之水為心境的最高境界。
但是佛祖釋伽牟尼以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禁慾不能帶來覺悟和快樂。
釋伽牟尼未得道時,禁慾為印度各宗教所共同崇尚,他們認為肉體是罪惡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體來滅除慾望,死後才能享受天堂的快樂。
於是,他也來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親眼目睹各種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飢挨餓;有的整天泡在水裡;有的整天單足站立;有的裸露身體,在烈日下爆曬自己。他身體力行地參與了苦修實踐,「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他的身體極度虛弱,直至連在河中沐浴都無法爬上岸。
他苦行6年,終於意識到:極端的禁慾除了讓身體羸弱,並不能通達宇宙和人生的真相。
對於飢者來說,要快樂必須有一簞食、一瓢飲;對於寒者,要快樂也必須有一身棉、一爐炭;對於學者,要快樂就需要一本書,這些都不是禁慾所能解決的問題。
只有勇敢正視自己的慾望,才能找到徹底解決的辦法,讓自己活的更加坦然。我們都有心靈和大腦,心靈和肉體與世界的接觸和觀照提供了慾望,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但是大腦給了我們思考的能力,善加管理,善加協調,就能從無窮的苦惱中解脫出來。
我們既不主張盲目的受苦,因為這既沒有任何理論根據,也沒有實際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會有任何結果。同時,我們也不應放縱慾望。我們只?需要學著把佔有慾收斂一下,把爭鬥心轉化為欣賞心,以化解因之而起的種種衝突和危機。
二者結合,就是人生的智慧。
第一部分第二章 佔有與放棄的和弦(2)
只需要半杯咖啡
宋朝呂蒙正曾三次為相,為人明智豁達,留下了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
有人送他據說能照二百里的古鏡,呂蒙正幽默地說:「臉面不過像碟子一樣大小,哪裡用得著照見二百里的鏡子呢?」
又有一次,一個下屬送了一個古硯給他,對他說:「這古硯不需加水,只要一呵氣就濕潤得可以磨墨寫字。」
呂蒙正半開玩笑地說:「即使一天呵出十擔水,也不過值十個錢罷了,我要這種硯能有什麼用呢?」
隨著人類慾望的不斷升級,社會上到處物慾橫流,人的佔有慾不停地被滋養著,象一隻脫韁的野馬,無休止地向新的領域競逐,使我們的心被它左右而不得自在。
人生到底需要什麼?需要多少?這兩個問題不象呂蒙正面臨的問題那樣簡單,因為每個不同的人生所需要的東西,並不象能照二百里的鏡子和不須用水的寶硯一樣一目了然。我們不能問別人,也不能看別人,而應該閉上眼睛問問自己的心靈。
與呂蒙正的明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晉代的石崇。他曾經和王愷鬥富。王愷用麥芽糖洗鍋,石崇以蠟燭代替柴草來煮飯;王愷用紫色的蠶絲作路兩旁的屏幕,長達四十里,石崇就用錦作屏幕,長五十里;石崇用香料和成泥來刷牆,王愷則用赤石脂當塗料。
有一次,王愷把晉武帝所賜的珊瑚樹拿出來當眾炫耀,高二尺多,枝柯扶疏,堪稱稀世珍寶。石崇當場用鐵如意將其擊碎,然後取出自己所藏的六、七株珊瑚樹,每枝高達三四尺,光彩耀目,讓王愷隨意挑選。
接下來,石崇失寵,被逮捕下獄。他在被捆綁起來的時候,嘆息著說:「這不過是因為小人因為想要我的財產而害我罷了。」前來抓他的官員說:「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早一點把家財散出去一些呢?」
石崇無言以對,最後為自己的奢侈付出了代價,人頭落地。
多數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無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無所不有,事事如意。這種境遇可能就相當於「半杯咖啡」。當我們面對這半杯咖啡,心裡產生什麼念頭呢?
人並不因擁有比其它人更多的東西而快樂,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需求,也知道如何滿足它,同時意識到有些東西雖然很吸引人,但對自己的人生毫無價值。一句話,當他只需要半杯咖啡的時候,他不會因為杯子不滿而苦惱。
面對著琳琅滿目的商品,幾乎所有的人都被激發起消費的慾望:這世界上有多少好東西啊!可是讓我們看一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表現吧。他在面對繁華的集市時,也發出了一聲驚嘆:「這市場有多少我不需要的東西呵!」
1936年,英國湯普森急救中心住進了一位好萊塢影星。
這位影星是好萊塢最胖的演員之一,在英國演出時突發心肌衰竭。搶救人員用了世界上最好的藥物和最先進的儀器設備,但仍然回天乏術。
臨終前,這位演員自言自語說:「無論你的身體如何龐大,生命所需要也僅僅是一顆心臟。
如果我們意識到,以人類佔有的空間與宇宙的浩瀚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渺乎其小;以人類生存的時間與宇宙的永恆相比,不過是電光石火,一瞬即逝,過多的東西對自己已如雞肋,何苦還要筋疲力盡地去追逐呢?如果我們已經盡了所能,要得到所希望的東西就要破壞已經擁有的,那麼何苦讓煩惱和悔恨來佔據我們的人生。
我們平常所受的教育,都告訴我們做事不應半途而廢,而要用「再挖半米」的精神堅持到底,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可有時候這種積極所打擊的,既有不求上進的想法,也有人生的和諧。因為過多的財富和身體上的贅肉一樣,不過是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而已。
我們每個人從小接受追求成功的教育,是因為成功是社會對個體的要求,沒有個體不斷努力地追求成功,整個社會就不能進步和發展。
然而作為一個純粹的人,從個體本原的生物性來說,快樂才是本質的要求,也是更重要的本能。成功只是造就人生快樂的因素之一,倘若犧牲其餘的一切因素去贏取成功,那代價未免太高了。
如果不能把成功作為對快樂的追求手段,把二者和諧統一起來,得到的也許只是在實現外界的期望時短暫的滿足。如果把這種滿足也稱為快樂的話,但這已經是一種異化為必須要靠成功去「買」的快樂,而不像真正的快樂。
而且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同步增長的不是生活的快樂指數,而是揮之不去的壓力和疲憊,這時,成功不僅無法再「買」到快樂,而且令人身心交瘁,降低生活質量,而且成為精神失落與茫的原因。
有一個人到市場上買鞋。賣鞋的人告訴他:鞋有大中小不同的碼數,但價錢一樣,都是兩個銅錢。您穿多大碼的?
這個人想了想:我要最大碼的。
賣鞋的人懷疑地看了看他的腳,又看了看他:「以我看,你的腳穿中碼的可能比較合適,您為什麼不試一試呢?」
這個人斬釘截鐵地回答:「不用試了。既然價錢一樣,我為什麼不要大碼的呢?」
世界上有多少人被自己的慾望所推動,貪多求大,實際上卻和這個買鞋的人一樣。鞋子不合腳,不舒服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人不斷地奔跑,到頭來卻發現跑錯了方向;人不斷地追求,到頭來卻發現得到的並不是需要的。
世上有許多人「永不言敗」,放任自己去追求那些看似輝煌,而實際上違背本性的「成功」,這樣的人生就處於失控狀態,其根源在於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
人總是特別容易被一些假象迷惑,而出於本能也特別不願正視自己的某些弱點,加之金錢、地位、權力又常常容易讓人膨脹,飄飄然之後更是無法看清真正的自我。因此,了解和管理自己的需求,其意義比盲目地奔跑更大一些。
如果我們有幸擁有了權力和財富,或者成為一個名人,外界的讚美會鼓勵我們繼續拼搏;如果我們達不到,認識的人就會說「怎麼混成這個樣子」,即便不說,也會在目光和潛意識中流露出來。如果僅僅是有人這樣認為倒沒什麼關係,要命的是我們也接受了這種認識,我們會覺得自己沒有的東西太多了,應該去努力追逐那些權勢和財富,求名得名,求利得利。
我們因此不再能心平氣和地對待自己了,也不能平等地認識自己了,就會像那撲向火光的飛蛾,只知道向亮處去,卻並不知道那裡的意義,那裡究竟有沒有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物。
不要和誘惑較勁
在生活中最快樂的人並不一定擁有最好的東西,他們只是回歸自我,珍惜和運用了得到的東西,而拒絕了更多的誘惑。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僱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只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
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
第一位遲疑了一下回答:「三米。」
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半米。」
所有的目光都盯在第三位的身上,誰知他沉了沉氣,說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我會盡量遠離懸崖,越遠越好。」
公司錄取了第三位。公司老總,一位歷經商海鏖戰的老人認為:人不能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首禪詩說: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央;
心中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退步原來是向前,是因為戰勝了誘惑,遠離了危險。
佔有慾越強烈,由此而來的煩惱也就越多。不知足的人,眼睛只盯著外面的世界,他即使成為粒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雙重統治者,也會覺得意猶未盡。
這樣,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僅沒有使生活更自由和輕鬆,反而使生活節奏加快,帶來更多的煩惱,幾乎達到人類承受能力的極限。
本世紀4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面對西方社會的精神狀況,作出了如下的斷言:「世界發展的趨向顯示,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在於饑荒、地震、病菌或癌病,而在於人類本身,因為就目前而言,我們仍然沒有適當的方法來防止比自然災害更危險的人類心靈疾病的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01年世界衛生報告說,目前全世界精神障礙患者達4.5億,每4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段產生某種精神障礙。
但是真正靜下來想一想,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也許僅僅換來了一些本可以不必佔有的東西。
大家也許都明白: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然而,對於一個社會的人來說,拋開可能獲得的利益不談,僅成功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誘惑。
對於我們來說,世間沒有任何東西,能比成功的感覺更令人舒暢的了。成功有擋不住的誘惑,它激勵著無數追求成功的人們為之奮鬥,付出乃至犧牲生命。走出了現實的時空,忘卻了現實的困難苦惱,把注意力投向未來,全為了一個目的。
最近,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進取心強的人在面對壓力時往往更容易患病。
研究人員把該校法律系一年級的48名新生分成兩組進行了追蹤調查,第一組學生的進取心較強,另一組相對較弱。主要調查他們在受到壓力後的人格類型和健康狀況,調查者讓學生們自己回答面對某些壓力時是樂觀還是悲觀。
在實驗開始和第八周後,研究人員先後兩次採集調查對象的血液,分析其中CD4白細胞和免疫系統中有助於抗感染及其患病的成分。
結果表明,在兩個需要同時實現的目標發生衝突時,第一組的學生比第二組的學生的免疫性要差一些,因為前者想同時實現兩個目標就需更努力,而後者會放棄一個目標以減少壓力;在兩個目標沒有衝突時,前者的免疫性比後者相對好。
研究人員說,與第二組學生相比,第一組學生中很少有人放棄目標,他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學校和社會兩方面的目標,所以他們很辛苦,患病的可能性就增大。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觀點,研究人員還比較了外地學生和當地學生所感到的壓力水平。他們假定當地學生都早已有一個交際圈,他們需要努力維持這個圈子,對外地學生只要求他們發展一個小一點的交際圈,以減少壓力。結果顯示,從外地來上學的新生免疫細胞數量較高,而當地學生因為學校和以前的社交圈衝突,負面情緒較多,免疫細胞較少。
但身處頂峰的時候,真的快樂嗎?過分追求成功,也可能像那些苦練蓋世武功的俠客一樣,最後令人身心憔悴,甚至走火入魔到「揮刀自宮」的地步,這和過分貪求名利是一個道理。
羅納爾德·謝爾德斯特列姆是一位退了休的老船員,他在瑞典的幾家報紙上刊登廣告,宣稱:他經過四十幾年的研究,發明了一種可以永遠發揮作用的防暈船的方法,誰要給他寄上三克朗,便可以得到這種藥方。
數以千計的人給他寄來了三克朗,但收到的卻是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行簡明扼要的答覆:「請留在陸地上!」
有一位美國作家說:知足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幸事。而老子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的人不受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不會危殆,這樣才能長久。知足是心理上的節制,知止是行為上的規範。
如果我們知道了金錢最大的用處不過是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或者還可以表現自己的價值,弄明白這一點,我們對錢的追求也就能夠知足和知止了。
因此,過分追求名利是沒必要的,更沒有必要用一種英雄主義的大無畏精神,去考驗自己抗拒誘惑的能力,因為一旦發現誘惑無法抗拒時,一切都晚了。
要得到快樂的最簡明扼要的答案是:遠離誘惑。只有超脫誘惑,才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可改變的事情,這也是對自己和別人的一種接受,只有接受自己,才不會在悔恨中失去平和的心態,才能在面對自己不可以改變的事情時不至於失去平衡。
實際上,這一看上去過於簡單的忠告,卻是多數人最難做到的,唯有在能行能為的時候能舍,才能獲得人生的平安與快樂。
第一部分第二章 佔有與放棄的和弦(3)
知足能享的人生
有兩個人一起在沙漠里趕路,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來喝,以解除這種痛苦。他們不時看到遠處有一灣水,可是走過去一看卻只是海市蜃樓。
後來東找西尋,他們終於找到一條河流,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十分清冽。一個人馬上跑上去,把頭扎進水裡喝起來,不一會兒就喝飽了。可是他看到河水實在是太誘人了,又忍不住喝起來,終於痛苦地捂住肚子倒在地上,呻吟起來。
另一個人看到這種情景,只是在一邊獃獃地望著,並不下去喝水。旁邊的人奇怪地問他∶「你們口渴找水喝,現在找到了,為什麼又不喝呢?」
這人回答說∶「你喝得完這麼多的水嗎?要是能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況且從夥伴的向上,我已經看到喝水的痛苦了。既知喝不完,而且還可能那麼痛苦,所以我不去喝了。」
第一個人是愚蠢的,因為他不知足;第二個人也是愚蠢的,因為他因噎廢食。
世界上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容易讓人走上兩個極端。原因很簡單,在沒有找到協調矛盾的辦法之前,任何哲學都無法讓我們從矛盾的一方轉向另一方的。
然而正因為世界上充滿了矛盾,我們才能從矛盾中找到通往和諧之門。《羅娜書簡》中說:人們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卻又通過外遇找回自我;人們在平淡中消失,卻又在激情中回歸;人們在「正確」里痛苦,卻又在「錯誤」里歡樂。
在所有的人生矛盾當中,最大的莫過於佔有與放棄的矛盾。只有在得與失、佔有與放棄的矛盾中找到和諧,才能消除生命的失去與空虛,不至於留下可悲的缺憾。
能夠幫助我們在兩個矛盾中找到和諧出路的,也許是有鳳山的一個廟裡兩件東西:一件是寫著「你來了」的匾額,高掛在正門後的懸樑上;另一件是大算盤,掛在拜殿天井中。
這兩樣東西無言地放在那裡,讓所有來到這兒看到它們的人都悚然警悟:自己遲早要向另一個世界報到,在報到之前,一生功過得失都要用這個算盤算個清楚明白。
近年來,心理學家調查訪問死而復甦的人,進行瀕死經驗的研究,發現了所謂共同臨床死亡經驗。其中有一點是很多當事人談到的,那就是在剛剛死後,會面對一個光體,並和他有心念的交流。其溝通的內容包括回憶當事人一生,並請他回答他一生是否過得快樂。
請記住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要面對這個光體。
我曾經問一位醫生:為什麼嬰兒剛來到人世時,兩隻小手總是握成兩隻小小的拳頭。那位醫生想了想回答說,人生下來兩手握拳,是因為他們死去時兩手是攤開的。
我對這個答非所問的答案著魔似地思索了很久,若有所悟地想到:也許上帝是想用這個奇妙的對比來告訴我們,我們赤裸棵地來到塵世,無論怎樣用握緊的雙拳來為自己打拚,不管聚集佔有了多少財富,最終離開這個世界時,除了快樂的體驗,卻什麼也帶不走,什麼也抓不住,只好攤開雙手,無奈地離開人世。
也放正因如此,人們才把去世叫「撒手西歸」,撒手是放手,放手的意思是我們本抓住或握住什麼,但在西歸那節骨眼就要把它放掉,當然放掉時就兩手空空了。
放棄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走這一遭豈不是沒有意義了嗎?
有!這個意義不是富可敵國,也不是無欲無求,而是在佔有與放手之間,實實在在地享有得到和失去的一切,得到人生的圓滿與快樂。
科學越是昌明,要實現這一意義就越需要致虛極,守靜篤,安時處順,越需要返樸歸真,從大自然尋覓人生的圓滿;物質越是豐富,實現這一意義越需要知足知止。功利主義越是甚囂塵上,我們就越需要為而不爭,功成而不居。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一個靈與肉失衡的社會,和一個精神生活貧乏的時代,安然地享有人生的和諧。
有人說:「除了死別,幽默到處都可顯神通。」但是在以知足能享而不是佔有的姿態來生活的人那裡,生與死也是和諧統一的,後者是前者的繼續,因而不僅不是悲劇,而且是充滿了通達幽默感的話劇。
面對無法延展的生命長度,我們可以改變生命的內容,拓展它的寬度;面對無法左右的天氣,我們可以改變心情;面對無法改變的過去和無法預知的未來,我們可以改變現在;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可以改變態度;面對失去控制的世界,我們可以掌握自己;面對無法改變的嚴酷環境,我們可以曲折順應;面對無法樣樣順利的事業,我們可以事事盡心。攬鏡面對已經無法重新選擇的容貌,以及寫在眼底深深的無奈,我們仍然可以展現笑容。
這就是「知足能享」的人生狀態。
知足能享是佔有與放棄的和弦,是把它們融合在一起所構築成的通向和諧之門。知足能享是一種人生狀態,動靜結合,象一隻手一樣開合自如,而「佔有」就象一隻緊握的拳,無法放手也無法放鬆,而「放棄」就是軟綿綿張開的手掌,握不住任何東西。
所謂知足能享,就是要奉行簡樸的生活原則,避免過度追求佔有慾的滿足,盡最大可能地享有生活中的一切。一句話,我們要以融合的方法管理慾望。
我們生存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並不多,如果生活得簡樸些,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享受人生,而不必為慾望的滿足操勞。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可以提供方便和享受,如果過分追求,反而會成為一種奴役。
所謂心凈則國土凈,只有意識到慾望帶來的危機,我們才能避免追名逐利帶來的煩惱,生活才能趨於純凈和安祥,心靈深處為紛雜事務所掩蓋的快樂之光才能得以顯現。
知足能享的生活,無需太多的時間和付出就可以獲得。兩相對比,只有摒棄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從激烈的生存競爭中解放出來,把簡樸作為生活的基調,才能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氣,體味到更從容淡定的人生。
真正知足能享的人,應當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氣,和煦的微風,溫暖的陽光,而不是在盲目的佔有、比較、競爭中消耗生命。在生命中保有閑暇,就能使心靈獲得更自由的空間。
因此,只有活得簡單一點,享受一點,才能不為物役,活得自由和快樂。推薦閱讀:
※那個可能被放棄的人,是我!
※人生最大的遺憾 莫過於錯誤的堅持和輕易的放棄
※別放棄!還有一種「葯」可用
※心最累的不是堅持什麼,而是放棄什麼;情最煩的不是記住什麼,而是遺棄什麼
※高圓圓&趙又廷:還好沒放棄 終於等到你